社会心理学3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3-社会认知1-社会知觉(可编辑)

[社会心理学]3-社会认知1-社会知觉(可编辑)

第3章社会认知1社会知觉 2009 2- 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从一个生物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及其在这一与他人及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有关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孔子《论语》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志于学问三十而立 [懂礼仪]说话做事有把握四十而不惑 [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得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能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说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论语》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译文不懂得命运没有可能作为君子不懂得礼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辨人家的言语没有可能认识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3章社会认知1 社会知觉 1节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概述 2节印象形成过程 3节社会知觉偏差第 1 节社会认知概述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含义社会知觉的类别认知心理学的含义社会认知的含义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的关系 11 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含义哲学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信息加工知觉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因此知觉也有两大类非社会性信息物知觉社会性信息人知觉非社会性信息指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方面现象的信息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为物知觉objective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金P103一般知觉普通心理学主要讨论人对物的各种物理和时间空间运动等方面的知觉即如何获得关于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以及在知觉过程中的对象与背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知觉恒常性等问题社会性信息指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里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作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 或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的类别黄 1 人知觉如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即形成印象的知觉impression formation 人性知觉自我知觉等 2 角色知觉role perception如对某人从事何种职业的知觉等 3 人际关系的知觉interpersonal relative perception 4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social perception of causation如对行为成败原因的知觉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等 5 群体知觉group perception如对群体特点与性质的知觉群体归属知觉领导关系与领导方式的知觉群体气氛的知觉等两种知觉的区别金103 F海德在其《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人知觉和对物知觉的3个差别①人能体验其内部生活而物不能②物不被认为是其自身活动的原因而人则往往被认为是第一原因③人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知觉者而物则不能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认为还存在以下区别物的特征静态者居多人的特征是变动不居的同类物之间个别差异小人与人之间则个体差异很大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Neissers definition1967Cognitive psychology refers to all processes by which the sensory input is transformed reduced简约 elaborated 精细加工 stored recovered and used Eyssenck2005研究包括注意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情绪概念形成和思维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现象 Sternberg2003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如何觉知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的科学认知心理学的实质与核心王甦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社会认知的含义social cognition 金103社会认知研究包括关于特定社会性对象的全部认识过程知觉社会推理对他人对自身 13所院校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Aronson2005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或更准确地说人们如何选择识记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Baron2000人们解释分析记忆及使用社会环境信息的方式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金103 13所院校由于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着眼于对人及人关系的知觉感受因而不少社会心理学文献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其中主要是指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对群体所建立的最初印象或概念这种印象通常是关于对象的外表特征的认知社会知觉更关注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信息提取的倾向和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知觉的准确性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金103 虽然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主张社会知觉与社会认识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本书中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社会认知要比社会知觉复杂得多在过程上社会知觉只是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结果上社会知觉只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部分社会认知不仅包括对有关对象的外表特征的知觉还涉及对有关对象的记忆推理判断解释等复杂环节看别人怎样做人 2 第一印象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1 印象及其定向作用 22 社会知觉的对象性自然-社会-心理显著性 23 社会知觉的整体性印象整合 24 社会知觉的理解性中心品质研究 25 社会知觉的恒常性刻板印象 2·6 对他人情绪的知觉108 2·7 对他人个性的知觉内隐人格理论 116 21 第一印象的含义印象impression是指人在最初遇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这种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就是印象形成时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特性1 知觉的对象性知觉的对象性是指我们的感觉系统为我们提供的是光色声嗅味和触等各种信息但我们知觉到的却是一个统一体或完整具体的对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相比较它形象清楚好象突出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则好象退到它的后面变得模糊不清知觉的对象性在社会知觉中的表现金105 知觉对象性在社会知觉中的表现 1 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2 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3 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知觉者关心的社会事件容易成为知觉对象而其他事件则成为知觉该对象的背景例如妈妈们在幼儿园门前接孩子回家时每位母亲通常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因此自己的孩子最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别的孩子只是成为知觉该对象的背景特性1 显著性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们的注意通常会转向那些在知觉领域中突出的方面主题而非背景或场景设置这叫做主题背景原则the figure-ground principle 在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显著的线索被应用得最多 Gestalt的客体知觉规律可回答什么线索会比其他线索更显著的问题显著性提高了印象的整体性特性2 知觉的整体性的含义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格式塔心理学家曾对知觉的整体性作过许多研究结果认为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主要有接近因素相似因素完整倾向因素好图形因素好的连续因素和共同命运因素等信息整合的含义当人们与他人相互接触时会接收到对方有关外貌和内在各种人格特征的信息并经过心理加工把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有关对方统一印象的过程叫信息整合实例印象形成往往是多种信息联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人们如何整合这多种信息信息整合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N H Anderson19591965主张平均法 MFishbein1964主张加法法实例现在让你与两个人接触后要求你从一个从-5到5的量尺上对他们的各种品质进行评价甲在机智学术渊博沉着自信等品质上的得分分别是4423 乙在上述四种品质上的得分与甲一样但你还认为乙还有坦率和不讲究衣着的特点你对这两个特点的评价分别是3和-2 你认为你对他们两人最后形成的印象哪个人的会更好些你是根据什么来形成这个最后的印象的评估第一印象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评估evaluation 即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人 Osgood 等1957的经典实验 Osgood 1957对好恶评价特征的研究研究目的证明评价维度可以将许多信息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研究方法使用一种叫做语义差异的测量程序研究过程和材料让被试选择一些描述特征的配对词如愉快一悲伤好一坏强一弱冷一暖去形容一些人或物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得到后人的支持罗森伯格等S.Rosenberg等1968发现人们往往根据社会的和智慧的品质去评价他人但最初人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依据喜欢不喜欢这评价维度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根据三个基本的维度进行评估即评价evaluation如好坏力度potency如强弱和活动向度activity如主动被动其中评价维度在印象形成中最为重要一旦人们对他人或物的判断在这个维度上确定了其它两个维度作用就不太大子 Osgood 随后所设计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三个基本维度在许多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认知都是显著的 Rosenberg等人的研究结果 com 3·2·5平均化原则 P69 com1 要解决的问题 com2 信息整合的法则加法法则平均法则例一例二 com3 Anderson 的加权平均法则和信息整合法则 com1 要解决的问题 P69 我们的大多数印象都不是绝对正性或者绝对负性的而是程度和内容不同的印象的混合我们如何把关于一个人的分离的印象碎片合成一个简单的整体印象呢加法法additive principle 加法法认为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相加的结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公式说明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重要性之和平均法Averaging principle 平均法认为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的平均值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公式表明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重要性的平均例一 P70 假设苏珊刚刚见到了她的肓约对象乔治她很快认为他是一个风趣聪明有礼貌的人不过个子不高而且穿着不雅她从这些特质的。

社会心理学—3社会知觉

社会心理学—3社会知觉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社会知觉
3
认知心理学 p286
定义: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
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
提取
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
储存
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
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
编码
组合,从而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
物理世界 (客观事物)
社会世界/精神世界 (社会性事物)
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 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社会知觉
30
印象管理的作用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
• 促进社会交往 –当获得礼物时应该表示喜欢
• 获取物质或社会奖赏 –策略性的自我展示
(Strategic self-presentation, Jones, 1990)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社会知觉
22
品牌的晕轮效应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社会知觉
23
印象形成的效应3: 刻板效应/刻板印象
(social stereotypical impression)
闭上你的双眼,想象下列这些人物的长相与性别?
大学啦啦队长,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个公司总裁
定义: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 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
软弱的。
¦ 逻辑性强 抱负宏大
¦ 欣赏艺术和文学 ¦
¦ 无依赖感 不因相貌而自负 ¦ 善于表达脉脉温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心理学3

社会心理学3

群体的定义、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已完成1低限交往情况下的群体影响包括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和()∙A、社会阻碍∙B、社会平衡∙C、社会交互∙D、去个性化我的答案:D2社会互动群体的群体影响不包括()∙A、群体的极化∙B、群体思维∙C、去个性化∙D、还有少数派影响我的答案:C3很多世界纪录它不是在训练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赛中这是受()影响∙A、自己∙B、教练∙C、同伴∙D、场地我的答案:C4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讲的是()∙A、社会促进∙B、社会阻碍∙C、社会懈怠∙D、社会交互我的答案:C5他人在场我们被唤起机理,原因是评价顾及和()∙A、嫉妒∙B、分心∙C、表现欲∙D、态度我的答案:B6所谓群体是指成员之间存在着()∙A、互动∙B、联结∙C、共性∙D、集聚我的答案:A7如果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会减少,就会出现社会懈怠。

()我的答案:√8在熟悉的群体中更容易产生社会懈怠我的答案:×9一群人聚在一起就叫群体我的答案:×10不管什么情况下同伴在场都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的答案:×去个体化已完成1群体规模越大危险程度越()∙A、高∙B、低∙C、弱∙D、没危险我的答案:A2在()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虐待俘虏的行为∙A、仇恨俘虏∙B、熟悉俘虏∙C、俘虏脸上有油彩或面具∙D、不认识俘虏我的答案:C3电击实验说明()的匿名性也会产生去个体化的效应∙A、服装∙B、环境∙C、位置∙D、身体我的答案:D4如果一个人在群体中感觉到别人都跟自己一样,就会把行为的责任感归结于()而非自己的选择∙A、他人∙B、社会∙C、情境∙D、事件我的答案:C5()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放弃道德约束而丧失个性∙A、个人出于群体之中∙B、群体潜意识影响下∙C、群体行为影响下∙D、高水平的社会唤起我的答案:D6群体会()原先本有的一般化趋势∙A、减弱∙B、加强∙C、固化∙D、不影响我的答案:B7个性化受群体受规模和()影响∙A、匿名性∙B、群体行为∙C、群体氛围∙D、群体熟悉度我的答案:A8在一群穿着护士服的人群中人们出现暴力行为的频率要低于在一群穿着黑色衣服的人群中暴力行为出现的频率,是因为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根据()行事∙A、情境氛围∙B、情境线索∙C、情境特点∙D、情境构成我的答案:B9在群体中人不会抛弃道德约束感,忘记个人身份而顺从群体的规范.我的答案:×10强调“我们”与“他们”之间的鸿沟,鼓励仇视团体以外的人是强化群体心理的重要手段我的答案:√11社会懈怠是说群体能够扩散责任;社会助长是说群体引发人的唤醒状态我的答案:√12忘却个人身份而顺从群体规范这就是所谓的去个体化我的答案:√13人处在群体中会产生陶醉感,产生一种比平日更强大的力量我的答案:√群体极化已完成1人类希望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这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来达成.这属于()∙A、沟通影响理论∙B、比较影响理论∙C、规范影响理论∙D、信息影响理论我的答案:C2群体的极化现象有()种解释∙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B3群体讨论增强极化的机理属于()理论∙A、群体影响理论∙B、沟通影响理论∙C、规范影响理论∙D、信息影响理论我的答案:D4互联网容易带来群体极化是因为()∙A、交际圈变大了∙B、交际圈变小了∙C、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D、认识更多的人我的答案:C5恐怖主义和恐怖事件的关键就是一个()过程∙A、认知∙B、行为∙C、群体∙D、决策我的答案:C6不同地区的人由于长时期在某地生活会变得更像那个地区的人,这就是群体的极化我的答案:√7规范影响理论中的参照群体是指和自己不一致的群体。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第6章社会态度第一节态度概念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

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

③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

(2)人际因素。

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

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社会心理学笔记第三编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笔记第三编社会关系

第三编社会关系九、偏见:不喜欢他人1、偏见的本质和作用偏见的界定►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偏见:微妙形式和公开形式——双重态度系统(第二章)种族偏见、偏见的微妙形式、性别偏见2、偏见的社会根源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社会不平等不仅滋生了偏见,也造就了不信任►一个具有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保护他们的地位;社会化(容易出现偏见)a. 权威人格:不能容忍软弱,有惩罚性的态度和服从群体权威(在幼时苛刻的管束所致)b. 宗教与偏见:制造偏见也消除偏见c. 从众:偏见随着潮流和规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制度的支持——也支持偏见,有时通过政策,有时通过无意的惯性3、偏见的动机根源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当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尚未可知时,我们往往会转移敌对方向►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避免偏见的动机►仅仅是感觉到被归入某一群体也会产生内群体偏差——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群体更优秀,会提供积极的自我概念亦产生偏袒;自我形象及归属感受威胁会增强此偏差4、偏见的认知根源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分类的做法夸大了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我们越熟悉一个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越多的多样性。

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群体服务偏差:将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天性,忽视其积极行为►即便非典型群体中的某个人只做出一次不常见的行为,便可以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虚假相关。

大众媒体反映并助长了这种现象。

►公正世界现象——指责受害者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因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的是他们应得的一切;5、偏见的后果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永久存在,并且抗拒改变。

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创造出相应的现实;刻板印象威胁——担忧有人依据负面刻板印象来评价自己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吗——一旦接触到生动案例,往往会忽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扭曲认知解释——强烈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感知他人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十、攻击:伤害他人攻击的概念:分为敌意性(伤害作为愤怒的宣泄)工具性(伤害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1、攻击的理论攻击的生物学理论:攻击受遗传、大脑等生物学影响攻击的挫折:攻击理论: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如存在攻击性线索,此愤怒就可激起攻击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是习得的,通过经历和观察,习得攻击的好处2、攻击的影响因素厌恶事件:疼痛、炎热、受攻击等唤醒:任何来源(像锻炼或性刺激)都可导致唤醒,唤醒状态可以强化情绪►性唤起和愤怒等其他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 第三章 社会化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 第三章  社会化的发展
弗认为,超我是从自我的一部分中分化而来,它是在幼 儿时期形成起来的
自居 ?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到了父母的各种道德观念
和行为模式,父母的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一般是 反映了社会上认可的行为与公认的价值观 人的发展过程(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 性器期 )
25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有关个体 社会化的论述
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一)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特 殊地位
父母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大于其他人(包 括教师)的影响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对孩子的 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17
(二)家庭双亲的影响反映了社会 文化的要求
父母总是把自身早已内化了的社会文化灌 输给子女,限制着子女的言行
任何时代的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 法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 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
个人也随时随地对当前的社会环 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做出种种反应, 反作用于环境,从而表现出了人的主 观能动性
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 会化的过程
6
(三)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 一个社会人
儿童要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 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不仅需要在身 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 行交往,发生感情上的联系,否则社 会化就会受到损害
艾里克森 :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 观点,认为精神分析既要考虑生物学影 响,又要注意社会文化影响,主要集中 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给予儿童的影响
人格的发展继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 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整个一生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历着许多阶段的过程
26
二、认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观点 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而不断发

社会心理学 第三次课 人际关系和人际吸引

社会心理学 第三次课 人际关系和人际吸引
自我最表层的内容,是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属于 自我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人们真实的态度;我的第三层次通常是私 密性更高一些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真实评 价;属于自我最深层次的,是我们通常称为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
实际上,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说,通常意义的个人隐私实际上 并不是个人自我最深层次的内容。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的 更深层次的内容,应当是连个人自身都不接受的,与个人的自我价 值相对立的经验、冲动和行为经历。
第二节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规则 *爱情
一、人际吸引规则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三)、相似规则 (四)、互补规则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1、熟悉与人际吸引
(1).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Zajonc,1968)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 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果发现,一个人的 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简言之,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表现为:肯定维度“新的爱更有 吸引力”现象和否定维度“失去的抛却得更彻底”现象。
–弗里德曼等人( Freedman, 1981)的解释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供的满意解释
3、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
人们对自我评价的敏感和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说明, 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维持上,我们必须遵守自我价值保护 原则,即必须在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维持中作为别人的自我 支持力量而存在,只有支持别人的自我价值,才可能被别人 接受和赢得别人。
(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熟悉不是影响喜欢的唯一变量。所接触对象的性质,也影响 着人们喜欢的程度。Perlman & Oskamp与1971选择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作 为研究素材。一类为正面人物,一类为穿着运动服的中性人物,另一类则 为反面人物。结果表明,熟悉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 但对于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社会心理学讲义3--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讲义3--社会化
有道德的人等等,社会化是多面的,
至少可分为五类:
第3章
① 政治社会化 ——指正式负有教育责任的政治家和 教学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灌输政治信息、 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过程。
② 民族社会化 —— 自然人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 的过程。 ③ 法律社会化 —— 人们学会用法律及其制度调节 自己的行为。
④ 性别角色社会化 —— 按照社会规定的男女性别 角色的要求学习支配自己的行为。 ⑤ 道德社会化 —— 将社会肯定的道德准则加以内 化,使公民形成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过程。 第3章
性 格——是人格最鲜明的表现,是在社 会化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习惯化的行为倾向。 性格是人格中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一旦 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第3章
性格是有结构的:

性格结构是多重矛盾的统一


性格结构具有确定性和变异性
性格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主导性

性格结构具有表层性和深层性
3、社会角色的冲突 ① 同一社会角色内心的冲突 ② 新旧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③ 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 ④ 角色规定人格与个体真实人格的冲突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既要学会担当社会 角色,又要不断解决角色冲突的过程,解决角 色冲突的过程本质上个体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
第3章
四、人格的形成 社会化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便有了人格。 ① 什么是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格都作过论 述。奥尔波特曾综述过50种定义。 人格(personality)—— 是个体与其环境 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 (扬国枢)。人格一旦形成,就构成人们之间 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它是人的心理-物 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体现了一个人过去和现 在的全部特征。 第3章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 简报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 简报

上世纪80-90年代许多研究支持原有的对女性的印象: 更少攻击性、更多关心他人、更敏感。 ——使许多人评价两性时,认为“女人”比“男人”更受 欢迎
性别角色发展中使用的有关术语
二,性别角色的影响因素
【生物;社会环境;教育】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影响 基因,第23对染色体 性激素 尤其青春期,男性持续分泌,女性周期性分泌 大脑 丘脑 大脑两半球

2,社会环境因素
(1)文化影响。 存在两种普遍性情况: 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有差异(图); 通常男性受到更高评价(社会的刻板印象图) (2)家庭影响 取名字,选服装,挑玩具,教育方法(父母的不同期望) (3)大众传媒影响 文艺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商业活动中性别偏见(广告 中女、男裸露4:1) ■
2,社会学习理论
基于其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上
父母对儿童“性别适宜性行为”的强化
学校教教育教学活动、同伴社会互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

3,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形成性别认知结构,才会表现出性别化行为; “性别恒常性”是性别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2-3岁同一性,认知自己性别,与他人异同 3-7岁稳定性,性别不随时间变化 6、7岁后一致性,性别不随外表、服饰、活动而变化 与社会学习理论的比较(示意图)
研究发现: 父母对子、女态度无显著差异 双性化教养未明显减少男女性别行为 当只观察一个人时,男女姓别行为差异很小
对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家庭 儿童很小1-2岁,就具有偏爱“像我”者的倾向 童年中期后,有“自我分类”倾向 进而,形成同性别同伴文化 ■
四,性别差异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人大出版 沙莲香 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人大出版 沙莲香 PPT课件

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而定性研究方法遵
循现象学,定量注重概念、假设构成的模 型及其演绎得结果,定性研究强调的是过 程及对现象的整体解释,它并不强调在研 究的开始阶段就有一个理论基础,理论是 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定量研究运用统计分析对所研究的对象进 行数量的描述;而定性研究收集的资料主 要是事件的语言描述,并非完全是数据, 对所研究的问题的描述主要是以语言进行 解释。定量研究的研究者一般采取中立的 立场,定性研究的研究者更多地介入到研 究情境中去。
根据参与的程度,参与观察分为完全 参与观察和半参与观察。
(二)非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 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由于一般不需要被观察者的 配合,使观察者能够做到客观冷静。
二、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旨在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 验结果的各种因素,有目的、有组织地操 纵某个因素,查明对于被实验者的心理效 果和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最独特之处在于 “控制”。
3、比较文化研究要有明确的、有实用 意义的目的,即目的性和实用性。
4、关于社会心理学中比较文化研究方 法论的争论。
二、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原则 (一)保护被试的身心健康 (二)对被试个人资料的保密 (三)慎选研究策略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 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观察、收集资 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 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与撰写研究报告­—— 反映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即研究课题的目 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以及理 论分析等。
一、慎选研究课题
二、详拟研究计划
(一)有效设定控制条件
所谓控制条件,是指除了研究因素之 外,务必使其他条件相对稳定,不让它们 对研究结果发生干扰作用,以防止它们影 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3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3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3简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讨论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两个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群体行为和认知失调。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社会心理学对于理解人类行为中的心理过程和社会互动至关重要。

它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们会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为什么人们会对认知不协调感到不适。

通过研究社会心理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社会环境。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其行为和决策会受到群体压力和影响的现象。

群体行为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非常重要。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集体行动,如群体示威或暴力事件。

在这些情况下,个体的行为往往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

这可能导致个体做出与其个人意愿不一致的行为。

有几个因素可以影响群体行为。

,群体中的规范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倾向于符合群体中的规范,以避免被排斥或受到惩罚。

,群体中的信息影响个体的决策。

如果个体发现自己在群体中是多数意见的话,他们更有可能采取相同的决策。

,群体压力也会影响个体决策。

个体可能因为害怕群体的反对或批评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面临矛盾思想、信念或态度时产生的不适感。

这种心理不适感推动个体通过改变或调整自己的认知来消解矛盾。

认知失调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的行为和决策过程非常重要。

认知失调理论提出了几个关键观点。

,人们倾向于保持一致性。

当个体持有互相矛盾的信念时,他们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从而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来恢复一致性。

,认知失调导致个体更加关注与失调相关的信息。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与他们的信念一致的信息,并忽视与之矛盾的信息。

,个体会采取行动来减轻认知失调。

这可能包括改变行为、修正信念或寻求他人的认同。

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理解人类行为的心理过程和社会互动关系方面。

心理咨询师 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心理咨询师 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五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亲和
成就
动机
利他
动机
动机
权利 动机
侵犯 动机
一、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 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需要引 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则导致亲合行为。
(一)亲合的起源
依恋
真题分享
1.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 联系的心理倾向是( )。(单选)
答案:D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 (一)社会视角 • (二)自我价值保护 • (三)观察位置 • (四)时间因素
真题分享
13.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 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 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 )归 因偏差。(单选)
A.空间性 B.情境性 C.特异性 D.动机性
• •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几种效应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首因效应
相亲
近因效应
离婚
(二)光环效应
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的印象,往往会对 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予肯定的评价。这 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
毁掉普希金的“晕轮效应”
• 自然动机 • 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难度系数
真题分享
1.( )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单选)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价值观 D.社会知觉
真题分享
1.( )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单选)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价值观 D.社会知觉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社会认知n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社会认知n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社会认知偏差
印象管理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含义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归因 四、社会认知的途径 五、社会认知的特征 六、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社会认知的含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 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 行为动机、意向行为 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 过程,是根据认知者 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 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 包括对知觉对象的感 知、印象、判断、推 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 心理活动。
判断1
Smith先生个子不高有些秃头戴一副眼睛,会开车, 诗也写得非常好,请问他是学者还是司机? 单身汉的要求
作用:一是每个群体都有其特殊的风格,其成员总 有共同的特征,有正确的一面。 二是个人的特征常常与其所在的群体中其他成员大 不一样,发生基率谬误(即个体忽视事物发生的概 率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三)社会判断
1.含义
2.社会判断的途径:认知启发
八旬老翁摔倒无人敢扶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2009年09月24日07:48
重庆晚报
1.社会判断的含义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 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评价是人们在对社会事件(人或物或关系) 的某些方面的性质、特征、过程、类型、作 用等进行测定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总 体看法。 推论是在评价的前提下,运用概念系列进行 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认知过程。
李本华和杨国枢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1969)
种类:国民刻板印象、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 象、职业刻板印象 形成途径:一是通过与某些人或群体频繁接触而达成的 认识,二是通过他人介绍、媒体传播等见解资料而获得。 作用:积极方面,刻板印象本身包含有一定的合理的真 实的成分,或多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实际状况,因 而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 活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 消极方面,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 随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 隐没了个体所特有的东西,易犯过度概括的错误。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

(视角)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二.情感的发展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6-8周快乐3-4个月生气8-9个月悲哀、害怕12-18个月亲切感18个月害羞2岁骄傲感3-4岁内疚感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

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

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

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

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三阶段:首先,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和评价第三步,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判断评价自己2.乔治赫伯特米德:角色借用和库利镜中我的理论有些类似,但要更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去到哪里,偏见总会遮蔽真相——怎样理解“偏见及其危害”一、背景介绍在提到偏见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部电影——《十二怒汉》。

影片剧情很简单:一个在平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证人供词和凶器均指向男孩就是杀人凶手。

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并要讨论出结果,才能正式结案。

就在这间休息室里,12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开始了激烈而神圣的讨论。

同时,每个人在思考案情的时候,也在同自己的偏见和惯性思维进行着一场战争。

每个人都要关注案情的细节、分析证词、回忆证人的一举一动,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从最初工程师的怀疑,其他陪审团成员开始认真审视这个案件,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推论和观点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选择。

有人对证人的证词表示怀疑、有人对证人的动作表情有异议、有人对证物有看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表现了出来。

所有人的生活经历也在讨论中一点点展示给观众: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与自己的儿子不合、退休老警察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对贫民窟的年轻人总是鄙夷。

这些偏见都蒙蔽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那个孩子是凶手,放弃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但是,其他人却对案件的疑问越来越多,许多证词都站不住脚,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男孩是无罪的”这一观点。

最后,所有人都摒弃了自己内心的偏见,行使自己神圣的权力,投出了毫无偏见的一票——无罪。

图1电影《十二怒汉》二、偏见的定义关于偏见的定义有很多,安布罗斯.比尔斯在《魔鬼词典》中说:“偏见是一种没有明显依据的易变的观点。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定义偏见的本质: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

奥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说“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所谓偏见,基本有这三种特质。

第一种偏见的特质:无实证的揣测。

又可称为预先判断。

指一个人在欠缺实证、调查,掌握充分论据之前,就「预先」做出自己的喜好、倾向或看法。

e.g.女生的数学能力没有男生好。

第二种偏见的特质:渲染主观看法。

又可称为认知偏误。

通过极为单薄的经验,或者不具有足够代表性的事实,就做出对群体以偏概全的解释。

e.g.美国人比英国人没文化。

第三种偏见的特质:选择性接受。

又可称为确认偏误。

当我们有了一个看法,即使我们知道自己的看法过于片面,仍选择性的接受对我们有利的解释,而忽略、排除那些反对我们的证据,甚至反对者。

e.g.民主制度一定比较好(但明明也有关于民主制度不好的观点)。

因此,我也想对偏见下一个定义。

偏见是一种极为主观,缺乏客观实证的个人见解,并且将这种见解扩大解释为普遍事实,做为价值衡量的标准。

三、产生偏见的主体特点偏见的类型有很多,如种族偏见,性别偏见,自动偏见,在社会心理学教材上都有具体描述,因此我就不加赘述了。

在这里我想谈谈产生偏见的主体,也就是每一个个体有什么特点?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偏见和认知能力的关系成反比,亦即认知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有偏见。

然而,心理学家布兰特和克劳福德对5914位美国民众进行实验,发现无论认知能力高低,凡人皆有偏见。

两者的差异在于偏见的倾向不同,高认知能力的人,他们的偏见更多是对社会有影响的人,譬如他们反对种族主义者,反对操纵经济的华尔街操盘手。

低认知能力者的偏见,则多是族群之间的偏见,更多的偏见在于区分你我。

对于和自己处于同一族群的对象给予正面的偏见,对于和自己异类的群体给予负面的偏见。

此外,高认知能力的人,更倾向于强调个人意志的重要性,也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选择。

譬如对于贫穷的议题,高认知能力者更相信一个人的贫穷是咎由自取的结果,而忽略了某些人在环境中的身不由己。

四、偏见的动机过程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对动机过程的讨论分为三个主题:心理动力机制、人格和宗教。

物质欲望和自尊需求可以通过投射和寻找替罪羊这样的心理动力机制来满足,而由这种需求所引发的焦虑感或威胁感会促使人们寻求“精神支柱/依靠”,它向内作用于个体人格,导致人类群体分化出不同的人格类型:偏见型人格和包容型人格;它向外,使得个体向社会制度(例如宗教)寻求庇护,而宗教内在化后,将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奥尔波特讨论的心理动力机制包括投射与寻找替罪羊。

投射,是指“一个人认为某一外群体具有某些特质,并因这些特质而憎恶该群体,事实上是该个体因为自己身上同样的特质而深受困扰”。

人们将一些不良特征投射到外群身上,仿佛这些特征与自己无关,同时对外群的偏见和歧视也因此而顺理成章。

与投射相似,寻找替罪羊也是偏见的一种极端体现,即某一外群因为被看做是内群不幸的源头而受到不公正的责难。

奥氏将“人格”视为是偏见的基本决定因素,但人格无力解释为什么某个群体全体成员的偏见态度通常具有一致性,也无法对“偏见怎样在社会中达成共识”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

在纳粹德国、在南非,人们表现出一致的种族态度与行为,尽管他们的心理特质是各异的。

偏见的历史特异性是其理论的另一盲点。

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反犹主义在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极端;1942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发生了快速的转变。

可见,偏见在历史上的跌宕不可能归于人格。

图2替罪羊五、偏见一定是消极的吗?我们时常将偏见和偏好视为无知的产物。

但是,偏见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我们建构自己的世界观,这本身就是形成偏见的过程。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偏见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容易组成群体。

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试图告诉大家,偏见时常是天生的、理性的......甚至是有道德的。

在一定程度上我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偏见是天性,也是生存的能力之一。

如果没有偏见和风俗习惯的帮助,我可能无法找到穿越房间的路;也无法知晓自己在不同条件下要做出怎样的行为反应,也无法体会人生关系中的任何感觉。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通过对婴儿的研究,发现人们从小就懂得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辨别好坏,区分你我。

这种区分群体的认知活动,其实是一种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偏见。

生存需要建立基本的认知经验,譬如我们更喜欢照顾我们的人,讨厌经常忽视我们的人,从中建立信赖关系。

六、偏见的危害我们的人生经历成就了我们的现在,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造就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法。

但是,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偏见和我们如影随形。

小的偏见无伤大雅,譬如一个人认为打牌就是要穿红色等刻板意象。

但有的偏见却可能造成对群体的危害,譬如种族、性别等歧视。

当我们做出一些决定和选择时,偏见就会把我们引向一条死路。

大多数时候,偏见只会影响我们个人;但是,如果个人被赋予一项重大权力,要对一个不相关的人负责时,偏见就有可能变成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在《十二怒汉》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偏见是怎样披着真理的外衣为所欲为。

那个男孩是贫民区的不良少年,声名狼藉,他的父亲被人杀害,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凶手。

陪审团的很多人只是凭着貌似合理的依据就认定这个男孩是杀人凶手;有些人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只想赶快结案,然后去享乐,全然不关心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

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过往经历,内心存在先入为主的成见,也认定男孩就是凶手。

若不是那位仗义执言的工程师,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后果。

在他的坚持下,案情讨论得以进行,每个人开始关注案情的细节、证词、证物、证人的举动。

又比如,在“二战”期间,纳粹政府通过法律来强化他们带有的偏见性信念,把犹太人看做是劣等人并企图消灭其文化,他们总共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

图3纳粹屠杀犹太儿童七、如何消除偏见偏见很容易产生却很难消除,社会心理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消除偏见的方法。

要想消除偏见,一种方法是使敌对双方直接接触,并且让双方为了共同目标而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为了让两组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的孩子变得相互友好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一项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合作性活动,当他们相互依赖时,敌意便消失了。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友谊也能够减少偏见。

当个体与其所在群体之外的成员产生友谊时,也可以导致偏见的消除。

友谊使人们能够了解群体外的成员,使其逐渐认同和重视群体外的成员,了解他们的社会规则和风俗习惯,最终达到消除偏见的目的。

另一种方法是诉诸情感。

布鲁教授通过美国人对黑人的解放,以至于黑人从白人的奴隶,到欧巴马当上总统为例。

通过人与人之间出于真挚情感的交流,打动彼此。

思想家桑塔格就曾说过这样的例子,譬如面对战争,当我们的情感变得麻木,我们会对战争的血腥与残忍失去同情。

穆扎弗谢里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夏令营,通过刻意操纵,挑起孩子们分为两个竞争群体,彼此互相敌视、攻讦。

接着通过一系列让他们必须共同合作,方能完成的课题。

在合作过程中,两个群体之间的敌意散去,日趋和谐。

这也提示我们创造合作情境可以有效消除偏见。

八、总结这次讨论课结束之后,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坚信的所谓事实,实际上带有了多么浓厚的偏见色彩,以至于我们从不能真正了解他人的需求与思想,我们所处的世界,混沌从来大于明晰。

也正是由于这点,理性客观的品质才显得独特而神奇。

最后我想以《十二怒汉》中的话来结束:面对这种事,要排除个人偏见总是很难。

不论去到哪里,偏见总是掩盖真相。

但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怀疑,那是我们的司法制度中非常宝贵的东西。

九、参考文献《关于偏见与认知能力关系的研究》作者:马克·布兰特,杰瑞·克劳福德《乌合之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偏见的本质》作者:戈登·奥尔波特《TED演讲:偏见可能是件好事?》作者:保罗·布鲁姆《罗伯斯山洞实验实验》作者:穆扎弗谢里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