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1)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学设计第【1】篇〗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三首诗词都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寄情,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诗词佳作。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学习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有感情诵读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读懂诗词,感受诗词的魅力,从而陶冶审美的情趣、享受审美的乐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与文字资料课件;水中间的小块陆地课件;三首诗词意境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本课三首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人诗句连连看1.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诗人对应连一连。

2.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相关诗句连连看的游戏形式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夯实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

二、课前预习成果展1.借助拼音读好古诗词。

(1)指名读诗词。

2.交流作者资料。

孟浩然: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的大部分作品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引领下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教材内容。

对作者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感悟其写作风格。

三、品析字词悟诗情(一)《宿建德江》1.释诗题。

宿:住。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宿建德江:诗人乘船路过建德江,傍晚停船靠岸休息。

2.明诗意。

过渡:同学们,此时留宿在建德江的孟浩然,能安然入眠吗?不能入眠的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诗里的哪个字、哪个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可以做做记号。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德”,通过字形了解“德”的内涵。

2、借助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秋江暮色中诗人孤身一人停宿于建德江的画面,体会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初步了解羁旅之思。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初步了解借景抒情。

4、背诵全诗。

重难点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初步了解借景抒情。

难点:借助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秋江暮色中诗人孤身一人停宿于建德江的画面,体会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初步了解羁旅之思。

教学过程一、诗文回顾,情境导入师简介羁旅诗后展示相关诗句,全班齐读,而后师创设情景导入。

PPT展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师引入《宿建德江》:唐代诗人孟浩然孤身一人,漫游吴越途径建德江的时候也写下了一首流传至今的羁旅诗《宿建德江》,我们今天一起来感受感受孟浩然的情思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羁旅诗有个初步认识,初步了解羁旅诗大多抒发思乡思亲之情,便于体会诗人在《宿建德江》抒发的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二、解读诗题,初读感知1、学生字:齐读课题,师指导书写“德”, 通过字形讲解“德”的内涵2、解诗题:读了诗题后,你读懂了什么?预设:“宿”的意思,“宿”住宿、留宿。

“建德江”是一个地名。

诗人正在建德江留宿。

师生对话中点出理解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3、初读诗歌,疏通字词,读出节奏(1)个人读师点评,指导读音:“烟渚”的“渚”,多音字“宿”“泊”(2)自由读(3)点名读,点名学生评价(4)PPT展示节奏,师生合作读,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多种方式朗读,把握朗读节奏,体会诗歌的味道。

三、再读古诗,明意悟情1、借助创作背景悟情介绍诗人写作背景,PPT展示,全班齐读师:你们觉得求官不成、仕途失意的孟浩然是什么心情呢?预设:“愁”“愁苦”……(板书:仕途失意)设计意图:联系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情,是学诗的重要方法。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案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案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宿建德江》的背景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

2. 教师朗读《宿建德江》全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 收集学生的分享,了解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新课导入【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宿建德江》的诗意和主题。

2. 引导学生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内容】1. 教师详细讲解《宿建德江》的诗意和主题。

2.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活动】1.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诗意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

2. 收集学生的分析,了解他们对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宿建德江》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培养学生的诗歌解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教师带领学生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

【教学活动】1. 学生积极参与诗歌解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学生与同学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诗歌解析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解析和讨论结果,了解他们对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诗歌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意象和表达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意象和表达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 教师提供诗歌创作的指导和反馈。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运用所学意象和表达手法。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诗中的生字新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景色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人寄情山水、以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孤独与愁苦,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古诗原文、注释、插图等)。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等辅助材料。

学生预习古诗,尝试理解诗句意思。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已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2.简要介绍孟浩然及其《宿建德江》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很多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诗,那些诗句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看看他又如何以秋江暮色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孟浩然及《宿建德江》的创作背景)教师: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

《宿建德江》就是他在旅途中,面对秋江暮色,心生感慨之作。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断句。

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古诗,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情况。

4.指导读准“渚(zhǔ)”的字音。

5.指导书写“德”,书写时注意右边“心”上面的一横不要漏掉,学生正确规范书写3遍。

6.学生练读,齐读,教师指名读。

(三)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尝试理解诗句意思。

2.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解决疑难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三首之《宿建德江》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三首之《宿建德江》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1张PPT)

三、说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读写这首诗的生字词及释义。 2. 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3. 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 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 么的不平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
板块四、拓展延伸 正所谓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 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出示其他古诗:) 举头望,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六、说教学过程
1.出示古诗:
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 (揭示课题)
2、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 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 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毕生。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 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应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 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特殊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 编诗二卷。 【介绍建德江。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 月飞远。他的心飞到(故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 ,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宿建德江》并理解其意境。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多音字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诗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会运用偏旁部首和形近字的辨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诗人孟浩然的孤寂情怀,体会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古诗文的欣赏。

二、教学重点(一)课文朗读与节奏把握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二)生字生词的理解与运用1. 重点讲解“德”、“宿”等字的多音字特点及其组词。

三、教学难点(一)诗句的深层含义理解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

(二)诗歌情感的体验与表达1. 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背景(1)展示建德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江水、小舟、树木等自然景观,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简单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容(1)提问学生:“如果你们是诗人,独自一人在江边,会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课文《宿建德江》的主题——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文朗读1. 朗读示范在开始课文朗读之前,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突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通过示范,让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2. 学生跟读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跟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同时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连读。

3. 朗读技巧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朗读的技巧,包括如何根据诗句的意境调整语速和语调,如何通过停顿来表达情感的起伏。

引导学生理解,朗读不仅是读出声音,更要读出情感和意境。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学课件

移船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赏析】 第一句写羁旅夜泊,为下文写景抒情做准备;
第二句写日暮添愁,其中的“日暮”是“客愁新” 的原因,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这两句写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因为
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 近人。 愁思似乎因亲近的明月而得到慰藉。作者用凝 练的语言描绘出建德江的月夜美景,情景交融,构成 了一个特殊的意境。
1.会写“德、鹊”等 4 个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建德江》。
3. 结合诗句,说一说《宿建德江》表达的情感。
4. 想象并说说《宿建德江》中描写的画面。
字词学习

què
chá
dào
道德 喜鹊 蝉n 鸣 稻子
bó 停泊
泊 pō 湖泊
傍晚,船家都把船停泊(bó) 在湖泊(pō)边上。
部编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1单元 )
课文导入
我国山河壮丽、风光迷人,自古流传下许多描写自 然风光的优美诗词。本文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三首:孟 浩然夜宿建德江,看天低月近;苏轼望湖楼饮酒,赏西 湖风雨;辛弃疾夜行黄沙道,听蝉鸣蛙声。 让我们走 进课文,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学习目标
xín 实行
行 gháng行业
这个公司实行(xíng)改革以后, 迅速发展为行(háng)业模范。
德(德国)
鹊(声名鹊起)

què
得(得到)
雀(鸦雀无声)
chán
蝉(金蝉)
dà 禅(参禅) o
稻(水稻) 道(道路)
易错辨析

《宿建德江》ppt教学课件

《宿建德江》ppt教学课件
03 借助历史典故
运用与建德江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丰富 诗歌的意象层次,增强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 内涵。
审美体验引导
01
02
03
视觉审美
通过ppt中的图片、色彩 、布局等视觉元素,引导 读者感受诗歌所描绘的自 然美景和孤独氛围。
听觉审美
借助配乐、朗诵等音频资 料,让读者在听觉上感受 到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性 。
现场朗诵表演:感受诗歌韵律之美
朗诵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朗诵练习,注意发音、语调、停顿 等朗诵技巧。
现场表演
邀请学生现场朗诵《宿建德江》,配以适当的背 景音乐和图片。
感受韵律
通过现场朗诵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 韵律之美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06
总结回顾与课后作业布置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诗人孟浩然的背景介绍
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04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史
建德江地理位置及特点
建德江地理位置
文化底蕴
位于浙江省西部,是钱塘江上游的一 段。
建德江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 蕴,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自然风光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水自中流, 景色秀美。
唐代文人墨客在建德江活动
唐代诗人游览建德江
唐代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都曾游览建德江,并留下 不朽诗篇。
诗人放眼四望,原野空旷无际,远处的天空显得 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倒映在水中的 月影似乎更加靠近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映衬 的手法,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受。
诗歌整体结构分析
《宿建德江》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诗都遵循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体现了古典 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以景寄情,通过对烟雾笼罩的沙洲、苍茫的原野、低垂的天空、清澈的江水和 近人的月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羁旅之思和孤独感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第【1】篇〗《宿建德江》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在自学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3、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现在请大家看课文,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读好。

自由读《宿建德江》(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2 、教学生字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在古诗中大家都能读好这些生字,我们去掉古诗的语境,你还能读准这些生字吗?3 、再读古诗: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自读)来,你来读一读,你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他读得真不错,那我们向他学习,大家齐读《宿建德江》。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1、同学们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

教师范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看板书)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

(齐读)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部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宿建德江》,使学生能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诗意、感悟作者情感的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将讨论的精华记录在黑板上。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了《宿建德江》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还通过分析和实践活动加深了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宿建德江》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夜宿建德江畔所见景色的诗。它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是唐代山水田园诗风的代表作之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解析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江清月近人”中的动静结合和情感表达。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宿建德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并背诵《宿建德江》全诗;分析诗歌的意境、描绘的画面及其表现手法;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建德”、“江清”等;体会诗人孟浩然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比阅读,了解古代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的共同特点。同时,结合教材,拓展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格律、韵脚等。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精品教学课件

远离家乡
仕途失意
人在旅途,漂泊不定,许多诗人都 留下了满怀愁绪的诗句,你能说一句吗?
月落乌啼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张继
读一读
在朗读时,我们 可以通过放慢语速和 语调,重读“愁”字 来读出诗人的愁绪。
背一背
可借助书中的 插图背诵诗句。
结构梳理
宿建德江
远景 近景
远离家乡 愁
仕途失意
主题概括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途径建德江 时所作,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客”是诗人自指, “愁”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后两句是唐诗中 铺写景物的名句,“低”和“旷”、“近”和“清” 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此情此景既是诗人所见,亦 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 孤寂心情。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我们来 讨论一下吧。

书写时不要漏掉 右半部分“心”字上 面的一横。
明诗意
指诗人自己
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 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 禁涌上心头。
明诗意
原野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 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 中的人十分亲近。
空阔远大
远景 近景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宿建德江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
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 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 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位 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 浩然集》三卷传世。
初读课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解诗题
地点 留宿
时间:夜晚
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宿建德江》教材版本: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古诗词《宿建德江》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2.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领悟作者的情感、思想、艺术表现等方面。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的情感、思想、艺术表现等方面。

教学难点:翻译古籍古文。

教学方法:听写、课堂比较、解析诗词。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表关于江河的故事、传说以及好听的歌曲等。

(2)展示图片,呈现江河风光,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课堂讲解(1)了解作者背景作者:杜甫时代:唐代(2)了解诗词内容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解析诗词第一句:“移舟泊烟渚”,写作者途中泊船停留在烟雾缭绕的渚边。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临夜思家,客情已愁,但苦思无故,又无办法解决,愁上心头。

第三句:“野旷天低树”,此句形容大自然,当时是狂风呼啸的夜晚,树木显得寂寞而孤单。

第四句:“江清月近人”,写作者伸手不见五指,静观夜景。

画面衬托江水的清澈和良夜的宁静。

第五句:“三万里河东入海”,远看长江入海口,长达三万里的江水翻腾汇入大海,气度宏阔。

第六句:“五千仞岳上摩天”,写下壮阔的自然美景。

形容高山,像塔一样穿天而起,恢弘大气。

三、巩固练习(1)听写诗词第一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这句话所描绘的景象。

(2)通过课堂比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掌握诗词。

四、拓展任务:假设你是杜甫,写一篇关于此诗的续写。

五、作业布置:背诵本课诗词,并完成拓展任务。

教学反思:本课是古诗词中的《宿建德江》。

希望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印象,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内涵,达到教材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比较丰富,既有听写、解析,又有课堂比较、拓展任务等。

新部编版《宿建德江》教学课件1

新部编版《宿建德江》教学课件1


5语言在他们 手里 被 赋 予 新 的生 命 , 而 不 仅仅 是 将 它 修 修补 补 , 使 之 有力 一 点 , 用 法多 样 一 些 而 已 .

6.他们审慎的 态 度 和 巧 妙的 手 法 使 语 言具 备 了 不 寻 常的 气 势驭, 语 言 的 价 值大 为 提 高

3.优秀的诗文 作 品 清 新 自然 , 不 落 言 筌, 用 朴 实 的 语言 、 平 常 的 事物 创 造 出 似 浅而 实 深 的 意 境, 使 读 者 在 平淡 的 语 句 中 体味 作 者 的 深 意。

4.引导社会力 量 办 教 育 是普 通 百 姓 难 以作 壁 上 观 的 事, 它 不 仅 关 系到 教 育 资 源 多元 化 的 配 置 ,也 有 利 于 办 好人 民 满 意 的 教育 。

8.真正的大家 并 不 着 意 去创 造 新 词 , 而是 想 方 设 法 使自 己 所 用 的 词语 丰 富 起 来 ,使 其 含 义 和 用法 更 加 深 刻 ,更 有 分 量

9.只要看一下 当 代 许 多 法国 作 家 的 事 例便 可 以 知 道 ,普 通 人 当 中 这种 天 赋 是 多 么缺 乏 啊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 泊 烟渚, 日暮 客 愁新。 野旷 天 低树, 江清 月 近人。

1.消 费 反 作 用 于 生 产 。 消 费 可 以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 促 进 生 产 发 展 , 推 动生 产 的 调 整 和升 级 。

2.促 进 消 费 有 利 于 扩 大 内 需 , 统 筹 国 内 国 际 两 个 市 场 , 减 少 对外 依 存 度 。
【唐】孟浩然
sù (住宿) 宿 xiǔ (一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介绍作者及建德江。

二、教授新课: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理解诗意。

2)个体感知: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交流。

3)说一说:你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下。

(如果有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4)比一比: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

(小组比赛)5)问一问:客人的“愁绪”有哪些?后两句诗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读一读:有感情朗读。

7)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快。

三、复习巩固:对照,发挥联想,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

(先写后说)四、古诗欣赏:《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课后作业: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教学后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公开课教案第【2】篇〗宿建德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词“德、渚”,理解诗文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感受诗歌意境,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导入1.谈话导入:分享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宿建德江说课稿部编版

宿建德江说课稿部编版

宿建德江说课稿部编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宿建德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是诗人漫游吴越时所作,描绘了建德江日暮时分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的愁思。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诗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唐诗的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初步的诗歌感知能力。

但对于古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意境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之情,体会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领略古诗的韵味。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各自的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宿建德江》课件语文统编版五四制初一

《宿建德江》课件语文统编版五四制初一

《宿建德江》课件语文统编版五四制初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统编版五四制初一教材中的《宿建德江》一诗。

具体内容包括诗的全文解读,分析诗句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

涉及的章节为第三单元“江河流韵”中的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背诵《宿建德江》,感受诗中的自然美和哲理。

2. 分析和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和解读《宿建德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抄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江河流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宿建德江》,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3. 诗句解析:详细解读诗句,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等。

a. 对偶: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拟人: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宿建德江》的鉴赏题,指导学生如何答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并解读诗中的另一句名句,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人的情感表达,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诗句名句2. 修辞手法a. 对偶b. 拟人3. 诗人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宿建德江》中的意境,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a. 江水、月光、云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

b. 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心感受和表达。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分析和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理解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有许多旧忧。
4.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工整的对偶句写景:野旷、天低、江清、月近。 一写远眺,一写近观,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 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
使情物化。
总结: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景色?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羁旅之思、异乡愁绪
课外拓展:
你还能想到其他表现羁旅之思的古诗句么?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羁旅愁思 愁
2.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 “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 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 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3.如何理解“日暮客愁新”中“新”?
“新”的内涵丰富。 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 即无归之愁; 另一方面来自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
宿建德江(1)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 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 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 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问题探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