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粘稠度
痰液粘稠度判断
及次数
黄粘痰提示感染 较重,白粘痰提示 气道湿化不足,需
注意加强雾化吸 入,避免痰液堵塞 人工气道
黄粘痰提小严重感染,需加强 抗感染治疗并注意调整治疗 方案,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提示气道过干或伴有机体脱 水,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必要 湿化过度:呼吸急促、痰液呈水样、SpO2下降3%以上
痰液量的计算:使用吸痰桶的计算方法
24h痰液量=24h总液面量-200ml(消毒液)-24h吸痰前后冲管液总量
使用一次性引流装置的计算方法:痰液量二总液面量-吸痰前后冲管液总量(500ml生理
盐水的量)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 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痰液粘稠度分级
\痰液粘 稠度 区别\
I度(稀痰)
H度(中度粘痰)
皿度(重度粘痰)
痰液性状
稀痰
较I度粘稠
明显粘稠
痰液颜色
米汤或白色泡沫状
白色或黄白色粘
痰
黄色伴血丝痰、血痰
能否咳出
易咳出
用力咳
不易咳出
吸痰后吸痰
管内壁痰液
滞留情况
无
易被冲净
大量滞留,不易冲净
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
给予处理
感染较轻
如痰量过多,提示 气管内滴药过量,
气道湿化及吸痰指引
②、绝对禁止向气管内滴注液体。 ③、所有的湿化均是为了保护气道功能和加强痰液引流减
少肺部感染,所以均应以痰液的粘稠程度和痰液清除能力 来决定湿化程度,并且应该及时排除痰液。 ④、有创患者的痰液如果可见明显的出血则应该加强湿化, 应尽量绝对禁止有血栓、痰栓形成。
痰液吸引
ARRC及22014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专家共识的部分要点:
气道湿化与吸痰指引
湿化程度的判断
可根据痰液粘稠度来判断湿化程度,痰液粘稠度主 要分为3级。
1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 留。
2度: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接头内壁 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
3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 而塌陷,接头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③、所有无创病人的加温湿化罐均应该加入铝芯及滤纸以 加强湿化(无创通气时气流速度较快、较大,所以气道更 易干燥),可以面罩内附有水珠和痰液粘稠度来判断,并 尽量间断脱机经口饮水或漱口(时间间隔应以q2-q3h为宜) 并咳痰。
痰液的临床分级
精选
痰液的临床分级
气管切开术后的痰液黏稠度分度
Ⅰ度:痰如米汤,容易咳出;Ⅱ度:痰液外观黏稠,需用力咳出;Ⅲ度: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附于气管壁上,不易咳出
具体的判断依据是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1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2度: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
3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不同分度的痰液常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护士可根据痰液的分度判断病情的变化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1度提示感染较轻,如痰量过多,提示气管内滴药过量,可适当减少滴药量及次数
2度:黄粘痰提示感染较重,白粘痰提示气道湿化不足,需注意加强气管内滴药及雾化吸入,避免痰液堵塞人工气道
3度:黄粘痰提示严重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并注意调整治疗方案,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提示气道过干或伴有机体脱水,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需加大气管滴药的量及次数,必要时加大输液量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
痰液分级 文档 (3)
稀痰(Ⅰ度)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内壁无痰液滞留。
白色稀痰提示正常或感染较轻;如量过多,提示湿化过度;一般湿化量为2ml/2~3h。
中度粘痰(Ⅱ度):白粘痰或黄白痰,吸痰后有少量在内壁滞留,可被水冲洗干净。
白粘痰示湿化不足,加强湿化黄粘痰提示较明显感染,加强湿化的同时结合抗生素应用。
湿化量2~4ml/1h重度粘痰(Ⅲ度):痰粘而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
痰极粘稠,有痰痂形成示湿化极度不足,气道过干或伴有机体脱水现象;黄粘稠痰示严重感染,都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湿化量可达4~8ml/30分钟病人发生药液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1选择血管管径粗、弹性好、走行直、易固定的静脉输注药物。
、对于恶病质患者长期用药,血管充盈差,应主张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PICC导管应用,可减药物外渗及静脉炎。
●2、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另外开放静脉通道继续用药。
●3、报告责任护士或年资老的护士及护士长。
●4、必要时护士长邀请医师、药剂师、护理专家会诊。
●5、根据外渗药液不同给予拮抗剂进行局部封闭。
●6、药液外渗24小时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7、药液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8、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避免局部受压,做好护理纪录。
●9.建立药物外渗本,由责任护士填写外渗药物、皮肤情况,处理措施,处理结果,以积累临床经验。
(书写论文时有数据)。
●10、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吸痰量判断标准
吸痰量判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用于清除呼吸道和气道中的痰液,以维持呼吸通畅。
合理的吸痰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非常重要,因此制定一份吸痰量判断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吸痰量的判断标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吸痰量的判断标准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痰液特性和疾病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在制定吸痰量判断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吸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吸痰量的判断标准应包括吸痰的频率、次数和时间等方面。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确定每次吸痰的痰液量和吸痰的频率。
一般来说,吸痰的频率应根据痰液的稠度和患者的病情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吸痰的频率应保持在每4-6小时吸痰一次的水平。
吸痰量的判断标准还应包括吸痰技术的要求和标准。
在吸痰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吸痰技术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吸痰的效果和减少患者的不适。
吸痰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和不舒适感,以确保吸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制定吸痰量判断标准时,还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
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吸痰量的判断标准应及时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患者的最新情况。
通过及时调整吸痰量判断标准,可以提高吸痰的效果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呼吸道和气道健康。
制定一份合理的吸痰量判断标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制定吸痰量的判断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吸痰的效果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希望相关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吸痰量判断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字数不足,仅供参考】第二篇示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通常用于治疗患有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者患有吞咽障碍的患者。
吸痰的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对于吸痰的量的判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护理效果。
以下将从什么是吸痰、吸痰量判断标准、吸痰前的准备、吸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吸痰量判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形容咳嗽咳得厉害的词
形容咳嗽咳得厉害的词咳嗽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反应,通常是由于呼吸道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的。
当咳嗽变得剧烈且持续时,我们可能会形容它咳得很厉害。
下面是一些可以形容咳嗽的词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咳嗽剧烈:形容咳嗽强烈而有力,不断重复。
2. 呛喉咳嗽:形容咳嗽时,似乎有东西卡住喉咙,导致咳嗽声音沙哑,病人感到不舒服。
3. 干咳:形容咳嗽时没有痰液,而是干燥的声音。
4. 咳嗽频繁:形容咳嗽反复出现,不间断。
5. 咳嗽剧痛:形容咳嗽时伴有疼痛感,导致病人身体不适。
6. 痰液粘稠:形容痰液黏稠度高,不容易咳出。
7. 咳嗽持久:形容咳嗽时间长久,没有很快缓解的迹象。
8. 深咳:形容咳嗽声音低沉有力,似乎从深处发出。
9. 咳嗽呛腰:形容咳嗽时感到腰部受到牵拉,导致疼痛。
10. 咳嗽喘息:形容咳嗽时伴有喘息声,呼吸困难。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它有助于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和痰液。
然而,当咳嗽变得频繁和剧烈时,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咳嗽通常是由感冒、流感、哮喘、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当感染引起的咳嗽持续存在时,我们可能会形容它咳得很厉害。
此时,咳嗽声音会变得尖锐、沙哑,甚至带有呛喉的感觉。
咳嗽的程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描述。
如果咳嗽声音持久、频繁而且剧烈,我们可以说咳嗽剧烈。
有时,咳嗽时可能感到疼痛,这时我们可以形容它咳嗽剧痛。
此外,如果咳嗽次数多且不断重复,我们可以说咳嗽频繁。
有些人可能会经历干咳的情况,这意味着咳嗽时没有痰液,只有干燥的声音。
咳嗽还可以对喉咙和胸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时候,在咳嗽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腰部被牵拉,导致呼吸困难和胸闷,这被称为咳嗽喘息。
此外,痰液也可以影响咳嗽的剧烈程度。
当痰液粘稠度较高时,它不容易咳出,导致咳嗽持续时间较长。
咳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一个信号,因此当我们发现咳嗽变得剧烈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通过诊断和治疗来确定咳嗽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疗法。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的管理
人工气道吸痰的管理1吸痰管的选择:根据气管导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成人一般选用12F-14F号一次性硅胶管。
若吸痰管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患者感到憋气。
若过细则吸痰不畅。
气管切开者长度约30cm,气管插管者长度约40-50cm,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 ,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
2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如痰液潴留在人工气道内、口腔或鼻腔内,可听到痰鸣音、干罗音、湿罗音,患者烦躁不安,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患者要求吸痰或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高,出现峰压报警、咳嗽、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吸痰。
尤其在体位改变、雾化治疗、气管导管或套管护理、更换呼吸机管道、调节呼吸机参数时应判断是否需要吸痰。
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如粘膜的损伤、气道痉挛等,减少患者的痛苦3 有效的吸痰程序3.1 吸痰前评估: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
适时吸痰主要指的是以下几种表现:患者咳嗽或呼吸窘迫症,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3.2 协助排痰:根据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痰液的潴留部位,调整患者体位,使痰液潴留的肺区域在上。
具体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轴式翻身予以叩背。
根据听诊情况及胸片情况着重叩击炎症较重的一侧,以便痰液松动,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吸出。
3.3 根据痰液的黏稠度雾化加湿,加大吸氧浓度。
3.4 吸痰操作:3.4.1正确掌握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操作,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注意事项,3.4.2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3.4.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4.4吸痰的手法:阻断吸痰管的负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直到有阻力感或估计吸痰管接近气管导管末端,此时应将吸痰管后退1-2cm,开放负压边吸引边鼓励患者咳嗽,然后向上提拉进行左右旋转式吸引。
吸痰动作要轻柔、快捷、力求吸痰彻底又不损伤粘膜,以免引起病人气管粘膜出血;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发生低氧血症。
震动排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痰液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痰液的排出对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部分患者咳痰能力较弱,痰液难以排出,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困难。
振动排痰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旨在帮助患者有效咳出痰液。
本实验旨在通过振动排痰治疗,探讨其对痰液排出的效果。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振动排痰对痰液排出的效果;2. 分析振动排痰治疗的安全性;3. 探讨振动排痰治疗的适用范围。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60例痰液排出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2. 振动排痰治疗:采用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治疗部位为背部、胸部、肩部等,治疗时间为每次15分钟,每天2次。
3. 观察指标:(1)痰液排出量:记录治疗前后的痰液排出量;(2)痰液粘稠度:采用痰液粘度计测定痰液粘稠度;(3)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四、实验结果1. 痰液排出量:实验组治疗前痰液排出量为(60.2±10.5)ml,治疗后为(90.8±12.3)ml;对照组治疗前痰液排出量为(55.8±9.8)ml,治疗后为(65.2±11.0)ml。
实验组治疗后痰液排出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痰液粘稠度:实验组治疗前痰液粘稠度为(3.2±0.6)mm²/s,治疗后为(2.1±0.3)mm²/s;对照组治疗前痰液粘稠度为(2.8±0.5)mm²/s,治疗后为(2.6±0.4)mm²/s。
吸痰和气道湿化的
•谢谢!
• 痰液黏稠度+++: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困难
• 痰液黏稠度++++:吸不出痰液,有痰痂
滴入湿化液的量及频率
痰液性质
+
湿化液
1ml
湿化频率
q3h
++
+++ ++++
2ml
3ml 4ml
q2h
q1h Q1/2—1h
吸痰
• 痰液湿化到+——++ • 痰液聚集到喉部 • 口咽通气道的应用
吸痰最佳时机吸痰和气道ຫໍສະໝຸດ 化的关系左梦捷气道湿化
• 向口咽部滴入湿化液 • 湿化气道门户(口咽部)
• 使痰液黏稠度保持在+~++
• 痰液易于咳出或吸出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减少并发症
气道湿化方法及配置
• 方法:向口咽部滴入湿化液 • 湿化液的配置:生理盐水100ml内加入糜蛋 白酶2万单位
观察指标
• 痰液黏稠度+:痰液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易咳出或吸出 • 痰液黏稠度++:痰液外观比较粘稠,吸痰较困难
痰液粘稠度判断
危重病人的护理之气管切开的吸痰护理1、病区环境管理安排患者于靠近治疗区的重症病室,专人守护,严格控制探视,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实行保护性隔离,减少交叉感染机率。
为患者准备好纸笔,以便沟通。
室内温度22-24℃,湿度在60%-70%。
每日湿式清扫2-4次,病室内每日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及地面1-2次,病室内空气消毒机消毒时间为:8-9时、14-15时、20-21时。
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
适时吸痰主要指的是以下4种表现: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1 吸痰前的准备工作1.1 物品准备1.1.1 首先要保证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保证有效的负压,一般成人10.64~15.96kPa,婴儿应控制在7.98~10.64kPa。
1.1.3 备好不同型号的无菌吸痰管及无菌手套。
1.2 吸痰前病人的准备耐心的态度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吸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2.3 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痰液的位置。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轴式翻身。
叩背时注意叩背的顺序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避开关节、脊柱,手呈叩杯状。
根据听诊情况及胸片情况着重扣击炎症较重的一侧,以便痰液松动,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吸出。
1.2.4 定时做雾化吸入2~4次/d,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加入治疗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沭舒坦。
对于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要人工鼻。
2 吸痰时的要领及注意事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吸痰应遵循评估-听诊-翻身-叩背-吸痰-再次听诊-评价的顺序2.1 由于吸痰过程中病人的氧气被部分或完全中断,所以吸痰前一定要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吸入以增加机体的氧储备。
未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高流量吸氧5~10L/3min,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予80%氧气3min。
2.2 为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吸痰前先自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3~5ml,注水时应拔掉针头,在病人吸气时缓缓注入,待病人行5~10次通气后吸出,对于痰液特别粘稠不易吸出时可同法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2~3ml 后再行吸引。
什么是痰液?
什么是痰液?痰液是人体呼吸道系统产生的一种分泌物,同时也是人体排除呼吸道废物和防御病原体的重要途径。
痰液的颜色、粘稠度和气味等特征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线索。
下面将通过科普文章的方式,详细介绍痰液的定义、作用和与健康相关的知识。
一、痰液的定义痰液是呼吸道粘膜上分泌的一种黏稠液体,它主要由气道上皮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分泌而成。
在正常情况下,痰液在呼吸道内帮助排除粘膜上的细菌、病毒、灰尘和其他有害物质,以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痰液的成分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糖类、脂质和细胞碎片等。
其中,蛋白质是痰液黏稠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与痰液的抗菌作用密切相关。
二、痰液的作用1. 清除喉咙和气管中的有害物质:痰液中的黏液能够黏附在异物和有害物质上,帮助将其排出体外,保护呼吸道的畅通。
2. 防御病原体:痰液中含有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它们能够识别并吞噬病原体,提高机体对各类感染的抵抗力。
3. 保护气道黏膜:痰液能够保护气道黏膜免受干燥、刺激和损伤,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环境。
三、与健康相关的知识1. 痰液的颜色与健康状态有关:正常情况下,痰液呈透明或白色,偏黄或浑浊可能是感染的信号,淡红色或深红色可能与出血有关。
2. 痰液的气味提示疾病:痰液中出现恶臭味可能是细菌感染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3. 干燥环境容易导致痰液黏稠:如果呼吸道缺乏适当的湿度,痰液会变得黏稠,难以排出体外,容易引发感染。
4. 注意饮食与痰液产生的关系: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和高糖食品等不利于呼吸道健康,容易导致痰液产生增加。
总结:痰液是呼吸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除有害物质、防御病原体和保护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正常痰液呈透明或白色,异常颜色、气味或黏稠度可能与疾病有关,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合理饮食和及时就医等措施都能帮助我们保持呼吸道的健康。
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够让大家对痰液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呼吸道健康。
湿化效果判断标准
1.痰液黏稠度[1,2,3]:根据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和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的黏度分为3度。
I度(稀痰):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中度黏稠):痰液外观较工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黏稠):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
2.湿化效果判断标准:①湿化程度。
根据痰液粘稠度判定湿化程度,痰液粘稠度分3度,I度为分泌物稀薄,判断为湿化过度;I1度为分泌物适中,判断为湿化效果好;Ⅲ度为分泌物粘稠,判断为湿化不足。
②是否发生痰栓堵塞。
③导管拔除后是否附着痰痂。
④是否继发肺部感染。
3.大多数学者把湿化效果归为以下3种。
①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管内无干呜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
②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
③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1]施毅,陈正堂. 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王志红,周兰姝. 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板社,2003:209—2l0[3]姜超美,白淑玲,王辰.人工气道后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7):434.(未找到原文)另:尚未找到合适的国外证据。
吸痰操作流程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溅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质、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段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连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量。
吸痰操作流程
1、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无痰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4、戴手套。
5、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6、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
7、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合格痰液检查标准
合格痰液检查标准
痰液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黏稠度等特征来判断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格痰液检查标准:
1. 色泽:正常痰液应为清亮的白色或透明,轻度带黄或浅绿色也属正常范围。
如果痰液呈现明显的黄绿色、褐色、红色等异常颜色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出血。
2. 性状:正常痰液应该为稀薄、液态,如有粘稠、黏液质地或带有异味可能表示存在病变。
3. 肉眼观察:正常痰液内应无白细胞、红细胞或细菌等可见物质。
如果有白细胞增加、红细胞增多、细菌分离等结果可能表示存在感染。
4. 微生物培养:痰液样品可以进行微生物培养,如有细菌、真菌、病毒等的阳性结果可能表示存在相应的感染。
请注意,具体的合格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方法和临床情况而有所不同。
只有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判断结果的意义并给予相应的诊疗建议。
咳痰的名词解释
咳痰的名词解释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咳痰是指通过咳嗽将气管和呼吸道的黏液排出体外的过程。
咳痰能够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病理产物,保护呼吸系统免受各种疾病的侵害。
不过,咳痰的出现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咳痰的产生机制。
咳痰主要是由于呼吸道粘膜上柱状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和腺体分泌的粘液混合而成。
这种黏液具有粘稠度高、半透明的特点,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黏液会增加分泌,黏度也会增加。
人体会通过咳嗽将堆积在呼吸道的黏液排出,从而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
咳痰的形态和颜色通常可以反映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正常情况下,咳出的痰液应该是透明或白色的。
如果出现黄色、绿色或浑浊的痰液,多半与细菌感染有关。
这种感染主要引发外周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可能需要通过抗生素治疗来纠正。
而如果痰液变为红色或棕色,则可能是由于出血或其他病变引起的,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诊断。
咳嗽引起的咳痰可以根据痰液的黏稠度分为干咳和湿咳。
干咳时咳出的痰液较少,黏液较为干燥,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等疾病。
相反,湿咳时咳出的痰液较多,黏液较为湿润,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根据咳痰的情况,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进展,并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除了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咳痰也是一种防御机制,有助于保护呼吸系统。
通过咳嗽,人体可以将吸入的灰尘、病菌、病毒、过敏原等异物排出体外,避免其对呼吸道造成损害。
咳痰还能清除呼吸道内的过多黏液,防止黏液积聚引发炎症。
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适度的咳痰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忧。
然而,如果咳痰持续时间过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胸闷、咳血等,就需要及时就医了解疾病的原因。
咳嗽和咳痰是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
同时,咳痰也可以是一些其他系统疾病的信号,如胃食管反流病、鼻窦炎、心力衰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六区危重病人的护理之
气管切开的吸痰护理
1、病区环境管理
安排患者于靠近治疗区的重症病室,专人守护,严格控制探视,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实行保护性隔离,减少交叉感染机率。
为患者准备好纸笔,以便沟通。
室内温度22-24℃,湿度在60%-70%。
每日湿式清扫2-4次,病室内每日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及地面1-2次,病室内空气消毒机消毒时间为:8-9时、14-15时、20-21时。
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
适时吸痰主要指的是以下4种表现:
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1 吸痰前的准备工作
1.1 物品准备
1.1.1 首先要保证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保证有效的负压,一般成人10.64~15.96kPa,婴儿应控制在7.98~10.64kPa。
1.1.3 备好不同型号的无菌吸痰管及无菌手套。
1.2 吸痰前病人的准备
耐心的态度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吸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2.3 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痰液的位置。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轴式翻身。
叩背时注意叩背的顺序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避开关节、脊柱,手呈叩杯状。
根据听诊情况及胸片情况着重扣击炎症较重的一侧,以便痰液松动,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吸出。
1.2.4 定时做雾化吸入2~4次/d,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加入治疗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沭舒坦。
对于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要人工鼻。
2 吸痰时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吸痰应遵循评估-听诊-翻身-叩背-吸痰-再次听诊-评价的顺序
2.1 由于吸痰过程中病人的氧气被部分或完全中断,所以吸痰前一定要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吸入以增加机体的氧储备。
未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高流量吸氧5~10L/3min,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予80%氧气3min。
2.2 为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吸痰前先自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3~5ml,注水时应拔掉针头,在病人吸气时缓缓注入,待病人行5~10次通气后吸出,对于痰液特别粘稠不易吸出时可同法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2~3ml 后再行吸引。
2.3 吸痰时病人头部不可过度后仰,影响吸痰效果及气体交换。
2.4 在吸痰管的选择上,吸痰管的外径一般为气管插管内径的1/2~2/3,这样有利于气体从缝隙处进入气道。
吸痰管过细,会导致插入次数增加和吸痰不尽,而过粗会阻碍气体交换和加重缺氧,对痰液粘稠者可选用较大外径的吸痰管。
2.5 吸痰管插入深度应超过气管插管外约0.5~1cm,,到达合适深度后放开负压,边旋转、边上提、边吸引,在最初的3~4cm或感觉痰液较多的地方要慢一些,随后较迅速的退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min,吸痰动作要轻柔[2]。
2.6 吸痰顺序一般为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鼻腔。
2.7 吸痰过程要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面色、口唇颜色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吸氧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2.8 吸痰完毕,再次给予高流量(5~10L/min)、高浓度(80%)吸氧3min。
2.9 吸痰后再次听诊双肺呼吸音以评价吸痰效果。
3 吸痰后的处理工作
3.1 将吸痰管及连接管冲洗干净,将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桶中,将连接管头端放在空筒注射器中。
3.2 及时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3.3 气管内所滴注药液、注药用的注射器、冲管用的生理盐水,每24h更换一次。
吸痰车、吸引装置、各管道表面每日用500ml/L有效氯湿纱布擦拭一遍。
3.4 储液瓶内吸出液要及时倾倒,不得超过1/2满。
3.5 储液瓶每周消毒一次,方法为浸泡于含氯消毒剂500mg/L中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连接每周更换一次。
2、吸痰时机及流程
痰液粘稠度
区别
Ⅰ度(稀痰)Ⅱ度(中度粘痰)Ⅲ度(重度粘痰)痰液性状稀痰较Ⅰ度粘稠明显粘稠
痰液颜色米汤或白色泡沫状白色或黄白色粘痰黄色伴血丝痰、血痰能否咳出易咳出用力咳不易咳出
吸痰后玻璃头内壁痰液滞留情况无易被冲净
大量滞留,不易冲净
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
补加湿化液时间及量2ml / 2-3h 4ml / 1h 4-8ml / 0.5h
备注(湿化程度)1、湿化不足:痰痂形成
2、湿化过度:呼吸急促、痰液呈水样、SpO2下降3%以上
1、“轻”:吸痰动作轻柔,吸痰管轻轻插入,不可反复上下提插。
2、“快”:吸痰动作迅速,每次吸痰时间<15 S。
3、“转”:采用边捻吸吸引边上提的吸痰方法,防止拉锯式和边插边吸的损伤性吸痰。
4、“散”:采用一次性多孔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1/2的吸痰管。
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