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愁字了得——《望江南》、《武陵春》的“愁”赏析
怎一个_愁_字了得_李清照愁情词解析
![怎一个_愁_字了得_李清照愁情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d855177232f60ddcca171.png)
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愁情词解析□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李相福摘要:李清照所留下的词作最令人注目的当数其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情,愁像血液一样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触目皆愁。
本文根据李清照靖康之变的两个生活阶段对其词所表达的愁情进行的解析:前期是个人惜美易逝的闲愁、离别难舍的伤愁、苦思肠结的怨愁;后期是流亡追昔的苦愁、怀国思乡的恨愁。
关键词:李清照;愁情词;闲愁;恨愁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抒写过离愁别绪,但能把“愁”写得细致入微、情真意切、撼动人心者,宋代词人李清照当属佼佼者。
李清照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其父李格非是宋朝四学士之一,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振辰的孙女,擅长诗文。
清照自幼受着浓厚的文学艺术空气的熏陶,在闺中时便工诗文善书画。
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十八岁时,与太学士赵明诚结婚,婚后生活极其美满幸福,这一时期作品中的愁绪,多是淡淡的、幸福的离愁。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之后,赵明诚应诏赴任,不幸中途中暑,身患痢疾,又误服药物,抛下爱妻,独赴黄泉。
国破家亡,词人既失去了故国和故乡,又失去了至亲的亲人,成了一个“孤舟嫠妇”,对李清照这样感情丰富细腻的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因此,在她后期词作,再也无法一睹前期那样的情致,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无限痛楚的心音。
淡淡的闲愁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以咏闺思、寄闲愁、诉别情为主要内容,其风格含蓄委婉,迤俪清新。
早期创作的《如梦令》便含蓄的表达了少女特有的愁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留恋自己喜爱的春日美景,惋惜美好时光的逝去,焦虑于青春年华的虚度,淡淡的寂寞和愁绪的背后,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思春”的情怀。
词人用对话构成情感的递进深入,用粗心的“卷帘人”来反衬自己的敏感细腻,将少女幽隐不可明说的情怀含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与赵明诚结婚后,李清照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成为一个温存多情的少妇,夫妻二人志趣相投,相互爱慕,夫唱妇随,“意会心谋,目行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金石录后序》),所以每一次与丈夫的暂别对她都是一种痛苦,倾诉离别后的相思折磨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怎一个“愁”字了得——《望江南》和《武陵春》对比赏析阅读
![怎一个“愁”字了得——《望江南》和《武陵春》对比赏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93d4fef8c75fbfc77db2a5.png)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人物心情
5、写作手法
武陵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怎一个
“愁”字
了得
——《望江南》 《 武陵春》 对比赏析阅读
请从五个方面进行对比阅读
1、作者 2、写作背景 3、作品内容 4、人物心情 5、写作手法
1、作者
2、写作背景
3、作品内容
李清照的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
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
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就叫作词牌。
比如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就是这首
词的题目。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 就称为上下阕。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虞美人》、《水调歌头》、《菩萨蛮》、 《鹧鸪天》、《江城子》、《清平乐》、
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让我们一起努力: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 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 者的感情。
读准下列字音:
晖(huī ) 嶂( zhàng ) 勒( lè ) 羌(qiāng)
qí ng ) 舴(zé měng 擎( ) 麾(huī )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7654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6.png)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李清照武陵春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注释: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尘香:落花化为尘土,而芳香犹在。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此意同。
日晚倦梳头:按照古代的妇女习惯,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梳妆打扮。
而诗句的意思是到了正午都没有无心梳头,因为无人观赏自己的容貌。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句抒写作者凄凉落寞的心境。
物事人非:风物依旧,人事却已不同。
这里是说,自己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金石、文物、书籍还在,可大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丈夫也已经去世,自己流离失所,一切均已不可与往昔相比。
事事休:一切事情都完了。
双溪:浙江金华的一条河。
东港、西港二水流至金华汇合,称婺港,又称双溪,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这里指的是李清照将要春游的地方。
拟:打算。
舴艋(zé měng)舟:形似蚱蜢的小船。
李清照武陵春译文狂风终于停歇了,花也已被吹尽,只有尘土中还留着一点香气。
太阳已经很高了,我却还是无心梳洗打扮。
眼前的风物还在,可人却不在了,好像一切都没有意义!我想说出满腹的哀愁,可话还没说出口,眼泪却已止不住地流!听说双溪的景色还不错,我也曾想到那里去在溪上泛舟。
可是只怕呵,双溪那样的小的船儿,载不动我这满怀的忧愁!李清照武陵春【赏析】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
李清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
![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8cc37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b.png)
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境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陵春》原文: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赏析1: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是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
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
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
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
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
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
李清照 武陵春(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 武陵春(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2ff2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5.png)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赏析)公元1134年,中年丧夫的李清照经历过再嫁匪徒张汝舟、申请离婚险遭牢狱之灾、家财文物散尽等一连串的痛苦,十月避乱金华,寄居在陈姓友人的寓所。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e97b0d998fcc22bdd10db7.png)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11fc0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8.png)
《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花儿已凋落殆尽,只有尘土还带有花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注释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小令。
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这首词为变格。
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一作“春”。
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晓”。
梳头:古代的妇女习惯,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梳妆打扮。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先:一作“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说:一作“道”。
“尚好”:一作“向好”。
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
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拟:准备、打算。
轻舟:一作“扁舟”。
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剖析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3d263bccbff121dd3683be.png)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https://img.taocdn.com/s3/m/62510c35a300a6c30c229f67.png)
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刘峰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年第04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抒写“愁情”的诗句各尽其妙为人称道。
多愁善感的诗人们以其生花妙笔,将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愁思万般苦痛,铸就成脍炙人口的经典佳句,一次次敲打着我们的心扉。
细细咀嚼这些美不胜收的文字,我们会茅塞顿开,在写作中找寻到如何寓抽象情感于具体意象中的金钥匙。
一、比喻法:打造清词丽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此句是李煜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李煜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变成一个失去自由的阶下囚,处于极度的忧愁郁闷之中,他将自己的满腔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将“愁”这一抽象的情意通过视觉艺术形象已化为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的永无休止、迢迢不断、绵绵无绝,让人深切感受到一个人感情涌动的深度和力度。
如此缠绵悲切的词句,充满浓郁的感伤之情,让人不禁悲从中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一代词宗李清照,半生漂泊,一生悲苦,常在词中倾诉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丈夫病逝所带来的深深的悲怨。
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深重的悲苦,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愁”实体化,能掂出重量,连船都承载不动,作者的心境是如何的凄酸悲凉啊!舟轻愁重之喻,令人怆然泪下!此句新颖别致,化虚为实,堪称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妙用比喻,打造生动俏丽的妙句,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余韵无穷。
二、夸张法:把玩奇崛想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李白的诗浪漫豪放,李白写愁想象离奇,令人惊叹于其气魄和笔力。
李白一生屡遭挫折,志向却始终未泯。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
壮志未酬人已老,怎不悲愤?怎不抑郁?三千丈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离奇的夸张,浪漫的手法,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武陵春》李清照宋词赏析
![《武陵春》李清照宋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a1eff1f01dc281e43af01c.png)
《武陵春》李清照宋词赏析●武陵春李清照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词作鉴赏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武陵春》《望江南》赏析
![《武陵春》《望江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5b24c5360cba1aa811da3e.png)
赏意境 悟诗情
(画面展现)一个 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 晨梳洗完毕,独自一 人登上望江楼,倚靠 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 面。千帆过尽盼望的 人都没有出现,太阳 独倚 希望 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 望 江 过尽 失望 面上,江水慢慢地流 南 肠断 痛苦 着,思念的柔肠萦绕 在那片白蘋洲上。
切 盼 夫 归
诗词赏析之法 赏意境 悟诗情
•
“ 愁 ”
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 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触景生情, 以景衬情(间接抒情,用语含蓄)。
“日晚倦梳头” 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写愁。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接抒 情,一改含蓄为直露,这是情怀使然,汹涌澎 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 由渲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作探究 赏意境 悟诗 情
•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
• 学习要求: • 1、小组长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组织 学习,头脑风暴。 • 2、大胆展示,勇于置疑。
展示提升 赏意境 悟诗情
•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词是围绕哪 个字展开的?(文眼)
•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 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诗词赏析之法 赏意境 悟诗情
• 一、描摹诗歌图景 • 二、概括意象特点 • 三、剖析诗人情感
赏析 望江南.温庭筠
走进文本
望江南
温庭筠yún 唐诗人,词人,他的词“多写闺 情”, 被尊为“花间鼻祖”。
梳洗罢,独倚yǐ/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 是,斜晖huī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蘋pín洲。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问君能有几多愁?》——赏读《望江南》《武陵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问君能有几多愁?》——赏读《望江南》《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3f02b91643323968001c921e.png)
《望江南》
事件
景物
感情
《武陵春》
自由朗读古词,整体感知内容。
时间
《望江南》
早晨到傍晚
事件
女子登楼盼人归
景物
楼头、帆船、 斜晖、江水、 白频洲
感情
希望—失望— 绝望
《武陵春》
日晚
风、尘、花、 泪、双溪、舴 女子深陷愁网, 艋舟(后两都 想要挣脱而不得。 均为想象中的 景物)
愁苦
细读诗词,品悟愁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
九年级上 中山纪念中学 毛锦花
齐读两词,读准字音和节奏
望江南
温庭筠
武陵春
李清照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自由朗读古词,整体感知内容。
细读诗歌,品悟愁情。
合作探究三:再自由动情朗诵一遍,品味一下两首词在 具体描绘愁时的艺术方法各有什么妙处。
《望江南》一、一波三折的愁情。 二、细节传愁。 三、融愁于景,情景交融。 四、夸张诉愁 《武陵春》前三点同《望江南》 四、直接抒愁 五、比喻摹愁
自由组合,深情背诵,感受愁情。
脉脉此愁凭谁诉? 千古知音在今朝!
课后作业
默写《望江南》和《武陵春》 阅读《给那个望江南的女子》《无言的思念》。
读图诵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视频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词五首 李清照 《武陵春》 演唱 九年级语文上册-国语流畅.qsv
李煜、李清照愁情差异
![李煜、李清照愁情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00ee5ea9b89680203d825a1.png)
李煜、李清照词中愁情差异分析内容摘要:李煜、李清照作为词坛的两位大家,愁情是他们创作的主题。
他们的作品约有三分之二都是言愁的。
尽管二人同抒愁情,但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愁中存在很大差异。
李煜的愁具有理性色彩,抒愁时“如生马驹,不受控捉”,且往往将愁寄予梦这个意象中;而李清照的愁则是感性色彩较浓,表达时也要比李煜委婉含蓄的多,她选择的意象也与李煜不同,她更偏爱酒,往往以酒浇愁。
造成二者这种差别的原因很多,本文仅就其性别、处境、文化底蕴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李煜;李清照;宋词以悲为美,是中国文学的传统,而词作为一种敢于、肯于表现作者情感生活的一种文体。
更是与悲愁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言诗之所能言。
”诗虽宜言情,但词则更适于言情,并且它似乎就是专门为抒情而诞生的,所以它成了最适宜于抒发文人内心深处真情实感的文学样式。
文人们的愁绪悲情通过词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感伤情调也就成了词特征的亮点。
南唐后主李煜和宋代词人李清照,这两位词史上的大家,无疑也难逃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的樊篱,难以回避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更难以回避那不幸的悲剧命运。
愁情悲绪于是就成了他们创作的主题,在他们的作品中扮演了主角。
看二者的作品我们会发现,有三分之二都是言愁的。
即便在他们创作的前期,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群臣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①身为贵妇的李清照,笔下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他们后期词更是笼罩着国破家亡,动荡乱离的浓愁悲雾。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李煜《浪淘沙》)、“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升华”(李清照《清平乐》)。
这种凄苦悲愁在两位的词作中处处可见。
坎坷人生、不幸遭遇及生命的悲剧郁结成团团愁绪出现在他们词中。
但他同时又由于他们独特的人生处境,不同的文化底蕴以及性别的差异,使这种愁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由一国之君到阶下囚,这巨大的反差使李煜词作中的“愁”上升到了对生命无常的悲愁。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5b7eeb0508763230121214.png)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 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 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 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 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 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 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 落红成阵的 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 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 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 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 流落金华, 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 睹物思人, 物是人非, 不禁悲从中来, 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 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 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 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 “也拟”、 “只恐” 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 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 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 “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a9a9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4.png)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
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
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
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长夜如磐,风雨如晦,把酒问天,相知有谁?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只好「独抱浓愁无好梦」,只好「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名门望族里,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
驾驭诗词格律她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品评史实人物,她又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
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在水晶宫里。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
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
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且看这首《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为词的艺术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
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翻译及赏析答案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翻译及赏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4813b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7.png)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翻译及赏析答案《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词吧,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首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qī)。
乍暖还寒⑴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注释】(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3)乍暖还(x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
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4)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
(5)怎敌地:对付,抵挡。
(6)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
(7)损:表示程度极高。
(8)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9)堪摘:可,可摘。
(10)次第:光景、情境。
(11)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12)晚:一作“晓”。
《声声慢·寻寻觅觅》【翻译】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41d836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b.png)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导读: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
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双溪:水名,双江于金华县城南,为当地名胜。
②舴艋(zé měng):小船。
【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
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哎,我真担心呀,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啊!译文2:狂风终于停歇了,花也已被吹尽,只有尘土中还留着一点香气。
太阳已经很高了,我却还是无心梳洗打扮。
眼前的风物还在,可人却不在了,好像一切都没有意义!我想说出满腹的哀愁,可话还没说出口,眼泪却已止不住地流!听说双溪的景色还不错,我也曾想到那里去在溪上泛舟。
可是只怕呵,双溪那样的小的船儿,载不动我这满怀的忧愁!译文3:风停了,凋零的残花满地,只有余香留散在尘泥里,虽然太阳已升得很高了,但我懒得梳头。
看到物是人非,对一切都已心灰意懒,还没开口,眼泪就先流出来了。
听说双溪那边春光还好,也想去那儿乘船春游。
但舟轻愁重,象蚱蜢一样的小船,载不动自己这么多的愁呀。
译文4:狂风已住,尘土里充满了花香,繁花被风摧残落尽,太阳已高我还懒于梳头。
都因为“物事人非”——欢乐痛苦事事皆休,要诉说泪水却先流。
听说双溪那边春光还好,也想到那里泛轻舟。
怎一个愁字了得——论李清照词的感伤美
![怎一个愁字了得——论李清照词的感伤美](https://img.taocdn.com/s3/m/f469c780e53a580216fcfe70.png)
音”表现最为充分的便是她的那首《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
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三五。铺翠冠儿,捻金
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 去。不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遏乐》)
其时,最能表达这一时代所普遍存在之哀伤情绪的词 人,就非女词人李清照莫属。这些词虽然同时伴随着善 于概括富有哲思的特色,但作品的感伤色彩却并未冲 淡,反而酿出了更强的感染力量。如下列词句: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
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伤,反映出时代动乱、社会衰败沉积在内心中的戚苦。 而这恼人的痛苦跨越空间,跨越时间,甚至跨越人的有 限之生,怎能不惹人伤感万分呢。于是哀国的痛苦激起 了感情的洪波,创造了具有悲剧美的意境。
哀别、衷情、哀国是体现李词感伤美最重要的三个 方面。这些词风格沉郁悲凉,具有浓厚而又含蓄的意 境,较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的晏殊和 “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柳永来说,其思致情调都是决然不
词写元宵节时的感受,将“中州盛曰”与“如今”对 照,饱含沧桑之感和家国沦亡之痛。上片运用侬丽的词 语,描绘了一个辽阔深邃的场景,用以表现苍茫愁惨的 情怀。下片回忆中州盛曰的欢乐情景,细加描绘,以乐
衬悲。又以苦涩语结尾,既表现词人坚强的生活意志, 又因强作欢态而愈显悲哀。往事容易唤起人们深切的 追忆,美好的回忆更能萦人心怀,而因祖国沦丧而葬送 的美好生活更是使人揪心难忘。血泪的词章,凄楚的忧
武陵春
![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93c93cdd2cc58bd63186bdbd.png)
《武陵春》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 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 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 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 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课堂总结(两首词的异同)
题材上: 写生活中个人情趣、恋情、愁思。
相 抒发的思想感情: 个人的荣辱悲喜,离愁别绪。 同 点 风格上:语言含蓄而圆润、精丽而清新;音
律都比较婉约、柔美;结构深细缜密。
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其他名作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婉约派
李清照、 秦观为代 表
1.《望江南》对夫的思念。《武陵春》还包括故国之 思,情感较为深广。
不 同 点
2.《望江南》反映由希望到失望到肠断的心理变化。 《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轻松,终究愁 重难遣。 3. 《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知识 拓展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物是人?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 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 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一个愁字了得——《望江南》、《武陵春》的“愁”赏析
发表时间:2016-05-20T10:38:30.0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作者:祁雪明[导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中有两首婉约派词,即温庭筠的《望江南》、李清照的《武陵春》。
两首词均以愁为主线,然而细究之下我们不难发现愁也有深浅之分、大小之别、轻重之度。
本文就从深浅、大小、轻重三个方面对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鉴赏。
祁雪明青海省西宁市五一学校810006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中有两首婉约派词,即温庭筠的《望江南》、李清照的《武陵春》。
两首词均以愁为主线,然而细究之下我们不难发现愁也有深浅之分、大小之别、轻重之度。
本文就从深浅、大小、轻重三个方面对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鉴赏。
一、从“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与“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看愁之深浅。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望江南》中的思妇盼夫归,虽过尽千帆皆不是,却还每日梳洗打扮,为什么?因为思妇虽愁可心中还有希望,天天打扮为的是有一天能让久别的丈夫看到她最美丽的容颜。
可见远行的丈夫或许还能乘舟而来与她相聚,到时愁就会荡然无存,等待的结果或许是无尽的喜悦。
而《武陵春》中李清照则不同,她日晚倦梳头,为什么倦梳头?因为她自己知道再美的容颜也已无人欣赏,她打扮给谁看呢?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她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是53岁,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等待她的只有无尽的愁,“此恨绵绵无绝期”,真是哀莫大于心死。
相比较之下,前者那是生离之愁,后者却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分。
二、从“过尽千帆皆不是”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看愁之大小。
《望江南》中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妇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
她带着希望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希望自己的丈夫就在其中一艘上,可是她一次次满怀希望又一次次以失望告终,从希望到失望可以想象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
但是我们也不难猜出她明天、后天还要继续等下去,因为希望还在。
李清照却不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点明了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
国破家亡,丈夫离世,文物尽失,自己也流离失所,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者是儿女私情、相思之愁,后者是国仇家恨,比较之下大小自别。
三、从“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与“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看愁之轻重。
《望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是思妇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
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
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里收拢回来,集中在“白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有多少美好的回忆,如今想起恐怕嘴角还会泛起笑意。
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
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
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
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
但事实上,她的痛苦太大了,哀愁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
“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
李后主在《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
秦观的《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是将愁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
而李清照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
然而舟轻愁重,使作者担心双溪舟小,载不动如许之愁。
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那就只有一个人坐在家里闭门负愁、独自销魂了。
回忆过去只剩眼泪,欲泛舟遣愁也无力出行。
前者还有脉脉余晖、悠悠江水相伴,后者只能独自在家闭门自愁,愁之轻重也不度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