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愁词欣赏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象浅析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d6ca630b1c59eef8c7b4fe.png)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象浅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姚亦登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时代文学 SHIDAI WENXUE 2008,(10) 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idwx20081005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过自己的余生。
在中国古诗词中.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举杯邀明 月.对影成三人”、“朱门酒内臭,路有冻死骨”等关于酒 的名言佳句。但我却认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借酒抒情 是她试图解除痛苦的一种方式。“我们读<漱玉词》时。
94
当然李清照词中抒写“愁”的意象还很多.这些意 象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形象性.常给读者以丰富的想 象,给读者提供一个很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正是这些意 象的组合运用,使得李清照的词增强了情感力量。
不尽。 四、用雁来表达思念之愁
李清照词中的“雁”字也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 字。一提到雁,人们很容易想到大雁传书,除此之外,在 李清照词中,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我们较为熟悉 的句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 是候鸟,春来北飞,秋来南飞,秋天正是“雁字回时”,在 这里.给我们点出了凉秋,使词人萌发出一种悲秋的思 绪。同时在这还寄托着渴望收到丈夫来信的心情。又 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这里 的大雁呜叫着向南飞去。词人却回不了家,她看到雁的 南归心理格外伤心。除了思夫思乡情感之外,还因为丈 夫已逝,北宋已亡的因素。词人只能在思念与孤独中庹
二、借酒消愁
可以发现作者的情感中总有个“愁”。精神生活上的一 种痛苦感,表现在易安词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悲伤、忧 郁、孤独。Iq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首词是词人 在落日的黄昏后.因为思念别离的丈夫.把自己主观的 “愁”与“难熬”分别揉进了客观的空间景物与时间.巧 妙地再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传达出对爱人的深切思 念。又如“三杯两盏淡酒,怎敢他。晚来风急”,词人试图 用酒来麻痹自己的心灵和情感.还是无法敢得住晚上 骤然袭来的寒风的这折磨,反而使身心均感到苦楚。 三、风雨喻愁 自然界的景物随处可见.然而一阵清风却常常会 吹起词人情感的涟漪:一阵急雨更会搅乱词人心中的 愁绪,使人坐卧不安。无怪乎陆机《文赋》道:“悲落叶于 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时序更迭, 都会引起生命的律动。雨丝、情思,本是不相干的事物, 但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往往不拘泥于客观的现实, 而是诉诸人的主观感受。雨丝和情思、愁思在形状上有 相似之处。即词人想要借迷蒙霏微的雨丝,表现情思、 愁丝之纤细、深永、轻柔,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叶阔,细雨敲 打,显碍雨意更浓,愈发增加愁苦情调。点点细雨滴在 梧桐树上,这种愁苦又有谁去理解?正如她的离愁连绵
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注释及赏析
![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3211c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0.png)
【导语】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产⽣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绪,具有浓厚的时代⾊彩。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欢迎阅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独⾃怎⽣得⿊?梧桐更兼细⾬,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守着窗⼉⼀作:守著窗⼉) 译⽂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伤⼼,因为都是旧⽇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独⾃⼀个⼈怎么熬到天⿊?梧桐叶上细⾬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个“愁”字了结!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切都找回来,表现⾮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忽然变暖,⼜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本作“晓”。
⑹损:表⽰程度极⾼。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怎样的。
⽣: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暗⽤⽩居易《长恨歌》“秋⾬梧桐叶落时”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个愁字了得:⼀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浅斟低唱,⽽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
这⾸词起句便不寻常,⼀连⽤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即使在赋曲也。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乐美。
愁原文赏析及翻译(15篇)
![愁原文赏析及翻译(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1d2ff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c.png)
愁原文赏析及翻译(15篇)愁原文赏析及翻译(15篇)愁原文赏析及翻译1原文: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豕灰)。
译文萧瑟秋风吹得大地百草枯干,华山苍碧的身影傍晚带微寒。
我年当二十仕途坎坷不得意,心中愁苦颓丧如衰枯的秋兰。
衣服烂得像飞鹑胯下马如狗,面临岔路口拔剑向天发怒吼。
酒店下马后脱下秋衣作抵押,请赊给我这宜阳人一壶美酒。
酒醉中我呼唤老天层云不散,万里白昼顷刻之间一片凄迷。
店主人劝我好好保养身子骨,别让那尘世俗物填塞在心里。
注释飞鹑(chún):形容衣衫褴褛。
马如狗:形容马极瘦小。
《后汉书》“车如鸡栖马如狗。
”临歧:面临岔路。
旗亭:此指酒肆。
贳(shì):赊欠。
宜阳:地名,即福昌县,在今河南省。
填豗(huī):豗,相击。
填豗,就是填塞心胸的意思。
赏析:“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开头二句写景。
秋风萧瑟,草木干枯,傍晚时分,寒气袭人,路旁的花树呈现出愁惨的容颜。
诗人把自己的心理因素融和在外界的景物之中,使外在景物增添了生命的光彩,带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三四句写情。
李贺二十一岁应河南府试。
初试告捷,满以为从此便可扶摇直上,不料有人以李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为由,阻挠他参加进士考试。
“一心愁谢如枯兰”正是这种抑郁悲愤心境的写照。
“枯兰”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之后忧伤绝望的“心”,奇特而又妥帖,兰花素雅,象征诗人高洁的胸怀;兰花枯谢,则是他那颗被揉碎了的心的生动外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衣如飞鹑马如狗”写衣着和坐骑,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显示自己穷困不堪的处境。
“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击剑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
“吼”字是拟物,也是拟人。
剑本来是不会“吼”的,这里用猛兽的咆哮声来比拟击剑人心底的“怒吼”。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e97b0d998fcc22bdd10db7.png)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李清照写愁的诗句赏析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李清照出神入化的一首词,最后一句,写出了“愁”的最高境界
![李清照出神入化的一首词,最后一句,写出了“愁”的最高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2349e25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c.png)
李清照出神入化的一首词,最后一句,写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关于“愁”,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陆游说“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李清照也有一首写“愁”的词,无一“愁”字,却写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当真是出神入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词人,她生于北宋,却卒于南宋,一场靖康之难,将她的人生劈成了两半。
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门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
李清照从小便才名远播,连苏轼的另一学生晁补之都对她赞不绝口。
她在18岁那年嫁给了门当户对、志趣相投的太学生赵明诚。
婚后两人琴瑟和鸣,赌书泼茶,过了一段蜜里调油的日子。
可惜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后来赵明诚到外地求学,两人开始了异地相思。
在此期间,李清照写写下了很多相思之作,这首《醉花阴》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词的开头便营造了一种极其愁闷的氛围。
天空中布满了乌云,这样阴沉沉的天气,本就令人烦闷到了极点,在这样的佳节里,李清照又想起远方的丈夫,心中又添了几分愁苦。
这里的“永昼”耐人寻味,原本夏日才会给人“永昼”的感觉,秋天应该是白昼越来越短才是,可作者却反其道而行。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她才会度日如年。
接着的“瑞脑”一句便又从室外转回了室内。
“瑞脑”是一种熏香名,她在室内静坐,呆呆地望着香炉中冉冉上升的青烟。
而她的愁苦就像这缕缕青烟,绵绵不尽。
李清照不是第一个以香烟来衬托愁苦的,温庭筠在《更漏子》中就曾言“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烟霭袅袅,情思难解,短短几字便将闺中少妇的轻愁写到了极致。
接下来的“佳节”一句点明了节令——重阳,就像王维所言“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本是团聚的节日,可是她偏偏和丈夫两地分隔,一个“又”字,境界全出,写尽她的孤独落寞。
《宋词鉴赏辞典李清照》(李清照)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宋词鉴赏辞典李清照》(李清照)全文翻译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1f3f0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5.png)
《宋词鉴赏辞典李清照》(李清照)全文翻译注释赏析宋词鉴赏辞典李清照李清照系列:宋词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1。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3,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1将息:休息,保养。
2怎生:怎么。
3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词意】如同失落了什么,我寻寻觅觅,只见一切景物冷冷清清,我的心情凄凄惨惨戚戚。
正是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调养休息。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晚来的冷风吹得紧急。
正伤心之时,大雁飞过去了,却原来是旧日相识。
满地的菊花零落堆积,它憔悴瘦损,如今还有谁能将它采撷?守着窗儿,独自怎么才能熬到天色昏黑?桐梧凄凄更加细雨淋沥,到黄昏时分。
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这情景堪嗟堪泣,怎能用一个「愁」字了结?【赏析】这是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写作者历遭国破家亡、丧偶流离的愁苦悲惨。
起首三句连用七对叠字,有排空而来的怨情,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音乐效果。
似泣如诉,笼罩全词。
在写法上也是独创。
在这种凄凉的境况下,又是「乍暖还寒」的悲秋时节。
虽有「淡酒」御寒,可又偏是「晚来风急」,真是雪上加霜,环境层层压迫,外力重重摧折;正是诗人历遭劫难、备受痛苦的形象写照。
「雁过也」三句更进而把苦难与离乱结合起来,借旧时相识的大雁回归,寄托自己流落他乡的凄凉身世。
下片是在上片愁闷无法排遣后的触景生情。
首三句写庭院景象的凄凉。
「黄花」无人采摘,只是「满地堆积」,一切不可收拾,一切百无聊赖。
次二句写室内永昼难度的孤寂。
「梧桐」三句内外并举,物我相呼。
最后「这次第」一言总括了上面种种惨淡景象,迸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不解愁结。
全词以突兀的开头,继而借一些典型的凄凉物像,用舒缓婉曲的絮语诉说愁情,一层层推进,将一「愁」字推出,用「怎一个」反问,将愁情推向高峰,让读者永不排解,感染力极强。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f8d7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f.png)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清照《武陵春》赏析李清照《武陵春》赏析9篇李清照《武陵春》赏析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词作品《武陵春》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李清照——十首愁词,独抱浓愁无好梦
![李清照——十首愁词,独抱浓愁无好梦](https://img.taocdn.com/s3/m/f68fe6b5a1c7aa00b42acb6e.png)
一个“愁”字,是打开李清照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这个“愁”字,也是解读李清照诗词内涵的关键字眼。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这个“愁”字,就是李清照作品中的“词眼”。
易安居士爱将“酒”字入词,更爱用“愁”字入词。
她爱写愁绪,与其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年轻时,不识愁滋味,是淡淡的轻愁。
结婚后,尝到离别滋味,是寂寞的思愁。
寡居后,形单影只,是国仇家难的浓愁。
李清照写愁的作品非常多,表现手法也极其丰富。
这里所选的十首李清照“愁词”,都是直接用“愁”字入词的作品,也是她“愁词”中的精华之作。
另外一些不带“愁”字但同样表达愁绪的作品,也很多。
由于篇幅限制,不作列举。
(一)《念奴娇·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简评: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
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
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
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
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在这六字之中,词人为离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又因明诚外出而实有此情,并非虚构。
全词从上片的天阴写到下片的天晴,从前的愁绪萦回到后面的轩朗,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词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浑然天成。
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闺怨词。
(二)《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简评: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后,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
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秋思深处的相思与愁绪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秋思深处的相思与愁绪](https://img.taocdn.com/s3/m/c385f8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d.png)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秋思深处的相思与愁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别情佳作。
全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揭示了中华民族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展现了她精湛的审美传达技巧。
一、作品赏析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粉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
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飘零,水独自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2、注释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
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这里指小船。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三、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
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
![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1bd75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c.png)
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瑞脑:龙脑香。
②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是其婚后所作。
在词作中,抒发了词人在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据说,这首词还有一段佳话。
据记载,赵明诚婚后外出做官,李清照想念赵明诚,就把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以表爱意。
赵明诚接到之后,不服气,决意要与李清照比试比试,于是三夜闭门不出,也不许任何人打扰,苦苦思索,终于写了五十首词,并把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混于其中,叫来朋友陆德夫来评判。
最后,思索良久的陆德夫说,还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好。
赵明诚傻眼了,不得不服自己的夫人。
这虽然是逸闻轶事,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李清照的才能。
这首《醉花阴》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片写词人独自生活中的苦闷与寂寞。
首先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
”“永昼”即漫长的白天。
其意思是说,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薄雾浓云。
其中,一个“愁”字,不但写出了“薄雾浓云”似如“愁眉紧锁”的状态,而且也写出了词人愁闷难过的心态。
接着写道:“瑞脑消金兽。
”“瑞脑”是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指兽形的铜香炉。
《声声慢》中的“愁”赏析
![《声声慢》中的“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ec9567b307e87101f696ea.png)
《声声慢》中的“愁”赏析导语:《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下面是整理的《声声慢》中的“愁”赏析。
欢迎阅读!上阕:起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话七组叠词,看似简单明了,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营造了有一种可以笼罩世界的忧愁氛围。
词人在经受了国破家亡、丧父、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孤苦伶仃,百无聊赖,空虚郁闷。
为了排解这一哀愁,试着、幻想着去寻找那不可能拾回的过往,不过残秋无情,冷血的呈现出一片萧杀,更使词人感到凄凉悲切。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和“ 还”形象的描绘了秋天那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使得词人左右不是,无以适从。
只能如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游离在这个让人坐立不安的世界,痛苦的搜寻着无人知晓的东西,是自己更加痛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不是酒淡,而是愁之深之苦,以至于烈酒都无法将其麻醉,无法让词人自己借酒消愁,而只会愁上加愁、愁更愁。
无限惆怅袭来,在这个多事之秋,词人无力却只能抵挡那渐渐强劲的北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秋雁南飞,一如漂客回家过年。
而流离失所的李清照无限伤心,看到连大雁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了自由翱翔,伤心之时,加重了作者思乡之情,在万般愁苦之中又深深地烙上了一刀乡愁。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秋风吹尽落叶,吹谢了菊花,光秃秃地,如同坟墓上象征性的一棵小树,如同词人万籁死寂之后憔悴的容颜,已经不起任何蹂躏。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重感情的人是痛苦,总有被忽视的感觉,更何况国破家亡、丧父丧业的词人,只能独自娇弱的倚靠着那单薄的小窗,泪眼婆娑的巴望着那些曾经的温暖。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魁梧的梧桐树赤条条地伴着那刺心的深秋细雨,在黄昏这样一个让人留意却稍纵即逝的时分,让词人百疮千孔的心受着滴滴点点如打翻的五味瓶的折磨,连点滴之轻也承受不起。
李清照有关愁的诗词
![李清照有关愁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b67a02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e.png)
李清照有关愁的诗词
哎呀呀,李清照啊,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大才女呀!她写的那些有
关愁的诗词,真的是太绝了!就说那首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哇塞,这一连串的叠词,把那种愁苦的感觉一下子就给
拉满了,你能想象出来那种感觉吗?就好像你一个人在冷冷清清的地方,心里空落落的,难受得不行!这不就跟咱有时候心情不好,感觉
心里堵得慌似的嘛。
还有那首,“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说这愁得多重啊,连船都载不动!这就好比你心里的烦恼多得像小山一样,压得你都快
喘不过气来了。
李清照咋这么会形容呢!她能用那么简单的词句,把
愁绪刻画得那么深刻,真的太了不起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心情特别不好,就感觉自己跟李清照写的那些愁绪
特别有共鸣。
我就一直在想,她当时到底经历了啥呀,能写出这么让
人感同身受的诗词。
她一个女子,在那个时代,肯定也有很多无奈和
心酸吧。
就像咱现在,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忧愁。
咱再看看她的其他诗词,每一首都带着那么浓的愁绪。
这说明了啥?说明她对生活的感受特别细腻,能捕捉到那些细微的情绪。
咱平时也
得学着点呀,多去感受感受身边的事情,说不定咱也能写出点有味道
的东西来呢。
我觉得李清照有关愁的诗词,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
她让我们看到了愁绪也可以这么美,这么有感染力。
这些诗词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愁绪,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那些美好。
不管啥时候,读一读李清照的诗词,都能让咱的心情平静下来,好好去思考思考人生呢!。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2b23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6.png)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文言文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1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这首词是李清照用多情娟丽之笔书写的浪漫情怀,再现了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缱绻思绪。
这首词从思想上来说,首先体现了夫妻人格上平等,是一对恩爱夫妻的相思之情。
这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婚姻家庭观念背道而驰。
这一点,在词中有深情的表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或者赵明诚有二心,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
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
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真爱不分阶级地位,没有金钱世俗名利夹杂,否则,就不叫爱情。
这是我们现代人对爱情的诠释。
古往今来,爱情是超越时空和阶级限制的。
在封建社会里,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从一而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平等。
但李清照是幸运的,和他的丈夫两相恩爱,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少有的。
像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也极为鲜见。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其次,这首词也体现了李清照感情的自我封闭,不能向外人诉说的孤独哀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名句诗词18首一定要记得!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名句诗词18首一定要记得!](https://img.taocdn.com/s3/m/355a12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3.png)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名句诗词18首一定要记得!展开全文喜欢李清照的诗词,最爱欣赏易安居士的名句。
李清照的诗词善于抒情造境。
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瑰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鉴赏】舴艋,读作则猛,是指小船。
这两句词意思是:原想在江上泛舟寄情,却怕双溪中的舴艋小舟,载不动我内心许多的深愁。
这两句词描写情愁的深重,竟连舴艋舟都负荷不住,那么人的心灵又怎能承受如此深的愁呢?原词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写词名家,她的作品无论写情写景,多半细腻、生动,感人至深。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便是李清照描写情愁的名句,后人常用这两句词,来形容内心无限的愁苦。
【原诗】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处】宋·李清照《绝句》【鉴赏】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随着宋王朝逃难到南方,痛感朝廷的和谈政策太不争气。
她写此绝句,以楚霸王失败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讽刺南宋当权者苟且偷安的行为。
【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多少事,欲说还休。
【出处】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鉴赏】原词中金猊:金属做的,状似狮子的的香炉。
“香冷金猊”:是说香炉里的香早已烧完,炉子冷了。
被翻红浪:指被子散乱在床上没有叠起来。
宝奁:镜匣。
生怕:最怕。
此词写临别,先是写因离愁别绪,懒得叠被梳头;再则写千言万语,却是欲说还休。
为什么不说呢?因为这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原诗】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李清照写愁的名句
![李清照写愁的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9ee462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9.png)
李清照写愁的名句李清照,北宋末年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才女”。
她的词作清丽含蓄,婉约悲凉,尤以写愁著名。
下面将基于她的词句,探讨她将愁写得如此深刻和动人的原因,并给出相关参考内容。
李清照的愁常常表现为对时光流转和痛失爱人的忧伤。
她用细腻的笔触和含蓄的语言,勾勒出内心的痛苦和孤苦无助之情。
首先,李清照的愁常常与时光流转和岁月荏苒相联系。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她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她通过重复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句子结构,表达了对逝去时间和悄然散去的青春的无奈和忧伤。
参考内容可涉及对时光流转和青春消逝的感慨,如《岁月神偷》这部电影中展现了时光的荏苒和流水般逝去的感觉。
其次,李清照的愁常常与爱人离别和相思之情相关联。
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她这样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一句中,“日暮”和“兴尽晚回舟”表达了别离的伤感与无奈。
李清照的词作中常常出现这种温柔而浓烈的别离情感,使人们感到无尽的思恋之苦。
参考内容可涉及对爱情的思念和分离的痛苦,如歌曲《别了,我的爱人》这样的作品。
此外,李清照的愁常常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事易散的感到不安和无奈。
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她写道:“独自凭栏,无限风露月。
”这一句表达了李清照对远方人事的忧伤和思考。
参考内容可涉及对人事易散和人情冷暖的感慨,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以及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
总之,李清照通过她的词作将愁写得如此深刻和动人,主要原因在于她运用了细腻而含蓄的语言,勾勒出内心的痛苦和孤苦无助之情。
她对时光流转、爱人离别和世事变迁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忧伤和沉思。
参考内容可以通过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等多个领域进行延伸,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感受到李清照作品中的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愁词欣赏
说愁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欧阳修《蝶 恋花》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 幕遮》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苏轼《昭君怨》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辛弃疾《菩萨蛮》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 鱼儿》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陆游《鹊桥仙.七夕》
听愁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撷愁——愁肠百结之句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点绛唇》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念奴娇 春情》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行香子》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 寄。——《孤雁儿》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 愁。 ——《凤凰台上忆吹萧》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 字采桑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 声慢》
品愁
析愁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爱情生活、自然景物, 韵调优美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 乡忆旧,思念亡夫,情 调悲伤
听愁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愁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 阳,玉枕纱橱,半夜凉 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
品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
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 她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珍藏的文物 大半散失,亲爱的丈夫病死,自己也流离异 乡,无依无靠,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所以词情极其悲苦。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 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
古人通常是通过这些物象来写愁:
①用月亮来表现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张继的“月落乌啼 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 问青天”。 ②用水来表现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唐朝诗人李欣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③用酒来表现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 愁”、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④用头发来表现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说愁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柳永《曲玉管》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张先《天仙子》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木兰花》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晏几道《阮郎归》 *桐花半亩,静缩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文英《鹧鸪天》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刘辰翁《永遇乐》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5 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 (南北宋之交)女词人。是 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 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 精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 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 大宗”,是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词具有鲜明独特的艺 术风格,对后世影响较大, 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 “易安体”,现传《漱玉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