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人卫版):原子结构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第一章 原子结构

无机化学第一章  原子结构

n的物理意义:
(1)主量子数描述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离核的远近; n越大,表示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离核越远。 (2) n是决定轨道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n越小,轨道能 量越低;n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单电子原子体系,能量完全由n值决定;对于多电子原子 体系,能量不仅与n有关,还与原子轨道的形状有关。 (3) 对于同一n,有时会有几个原子轨道,在这些轨道上 运动的电子在近于相同的空间范围运动,可认为属同一 电子层,可用光谱学符号K,L,M,N …… 。
(一)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Louis de Broglie)
h h = = p mv
(de Broglie关系式)
16
1927年,Davissson和Germer应用Ni晶体 进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
17
(二) 不确定原理(Werner Heisenberg, 1927) 微观粒子,不能同时准确测量其位臵和 动量。不确定原理关系式:
2
原子结构的发展简史
1803年 英国人 道尔顿(J.Dalton) 提出了他的原子论。 1811年 意大利人 阿伏伽德罗(Avogadro,Amedeo)提出分子论. 1865年 英国人 麦克斯韦(J.C.Maxwell)指出光是电磁波. 1869年 俄国人 门捷列夫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1878年 英国人 克鲁克斯(W.Crookes)首先发现了阴极射线. 1885年 瑞士人 巴尔末(Balmer)在可见光区发现线性光谱. 1891年 德国人 阿.维尔纳的配位学说, 配合物结构理论. 1897年 英国人 约瑟夫· 约翰· 汤姆生(J· Thomson)发现电子. J· 1900年 德国人 普朗克 (M.Planck) 提出量子论。 1905年瑞士人爱因斯坦 (Einstein) 用光子论解释光电效应.

无机化学 第一章原子结构

无机化学    第一章原子结构
1.概率和概率密度
概率:用统计性的方法可以判断电子在核外空间 某一区域内出现机会的多少,数学上,称这种 机会的百分数为概率。
概率密度: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 概率。 概率 =体积×概率密度
为了直观、形象地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概率 密度的分布情况,量子力学引入了电子云的概念 。
数,即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如: 186O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
2.同位素: 具有相同核电核数,不同中子数的核素互称同位素。如氢的3 种同位素氕(H),氘(D),氚(T)。
3.同位素丰度:某元素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分数组成(原子百分比)。例如, 氧的同位素丰度为:f(16O)=99.76%, f(17O)=0.04%,f(18O)=0.20%, 而单核素元素,如氟,同位素丰度为f(19F)=100%。
22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5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电子衍射实验示意图
用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通过薄晶体片射击感光荧屏,得到明 暗相间的环纹,类似于光波的衍射环纹。






薄晶体片
感光屏幕
衍射环纹
23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5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1-5-3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在可见光区,它的光谱只由几根分立的线状谱线组成(不连续的),
其波长和代号如下所示:
谱线

编号(n) 1



H …
2
3
4
5…
波长/nm 656.279 486.133 434.048 410.175 397.009 …
不难发现,从红到紫,谱线的波长间隔越来越小。n>5的谱

无机化学课件8-原子结构.ppt

无机化学课件8-原子结构.ppt

3. 磁量子数m m = 0,±1, ±2, ±3 ……±l ; m决定原子轨道在核外的空间取向。 l=0, m =0,s轨道为球形,只一个取向; l=1, m =0,±1,代表pz , px和py3个轨道; l=2, m =0,±1, ±2, 代表d亚层有5个取向的轨道:
dz2 , dxz , dyz , dxy , dx2- y2 。
n
主 层
l
亚 层
m
原子轨道
1 K 0 1s 0
1s
2 L 0 2s 0 1 2p 0,±1
2s 2pz,2px,2py
3 M 0 3s 0
3s
1 3p 0,±1
3pz,3px,3py
2 3d 0,±1, ±2
3d z
2
,3d
xz
,3d
y
z,3d
xy
,3d
x
2
-
y2
4 N 0 4s 0
4s
1 4p 0,±1
①核外电子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轨 道上运动,且不辐射能量;
②通常,电子处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能 量最低——基态;原子获得能量后,电子被 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原子处于激发态;
③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光能,光的频率 取决于轨道间的能量差。
h E2 E1 E2 E1
h
E:轨道能量
原子能级
量子力学模型(1926年)
8.1.2 氢原子光谱
1.光和电磁辐射

橙 黄绿 青 蓝

2.氢原子光谱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得到氢的 线状光谱,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的特点是在可见区有四条比较明显的谱线,通常用 H,H,H,H 来表示,见下图 。

无机化学_1章原子结构2

无机化学_1章原子结构2

宏观粒子子弹 m 1.0 102 kg, v 1.0 103 m.s 1
6.6 1035 m
显然,包括宏观物体如运动着的垒球和枪弹等都可按德布罗依 公式计算它们的波长。由于宏观物体的波长极短以致无法测量,所以宏观 物体的波长就难以察觉,主要表现为粒性,服从经典力学的运动规律。只 有象电子、原子等质量极小的微粒才具有与 x射线数量级相近的波长才符 合德布罗依公式,然而如此短的波长在一般条件下仍不易显现出来。
地面接收降水
一个个雨滴,不能是半个雨滴完成
雨滴有大有小 相当于较大的雨滴,落到地面的动能较大 相当于较小的雨滴,落到地面的动能较小 21
波尔模型基础四----爱因斯坦光子学说
1905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将能量量子化概念扩展到光本身,即入 射光本身的能量也按普朗克方程量子化, 并将这一份份数值为1的能量叫光子 (photons),一束光线就是一束光子流, 频率一定的光子其能量都相同,光的强 弱只表明光子的多少,而与每个光子的 The 能量无关。
题表面看来似乎不太复杂,但却长期使许多科学家既神往又 困扰,经历了一个生动而又曲折的探索过程。 卢瑟福的有核模型 Bohr在
氢原子的光谱实验 普朗克的量子化学 的基础上,建立了Bohr理论.
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
波粒二象性
18
波尔模型基础三--普朗克的量子化学
19
波粒二象性—解决原子结构问题的“总开关”
波尔理论的基本内容(2)
关于轨道能量量子化的概念。电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也 意味着能量量子化,即原子只能处于上述条件所限定的几 个能态,不可能存在其他能态: 定态(stationary state):所有这些允许能态之统称,核 外电子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定态轨道上运动,且不 辐射能量; 基态(ground state): n 值为 1 的定态,通常电子保持 在能量最低的这一基态, 基态是能量最低即最稳定的状 态。 激发态(excited states):除基态以外的其余定态,各激 发态的能量随 n 值增大而增高,电子只有从外部吸收足 26 够能量时才能到达激发态。

无机化学 第1章原子结构PPT课件

无机化学 第1章原子结构PPT课件

• 玻尔理论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玻尔理论合理的是:核外电子处于定态时有确定的能 量;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的能量变化。在原子中引 入能级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在原子结 构理论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玻尔提出的模型却遭到了失败。因为它不能说明多电 子原子光谱,也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这 是由于电子是微观粒子,不同于宏观物体,电子运动 不遵守经典力学的规律。而有本身的特征和规律。玻 尔理论虽然引入了量子化,但并没有完全摆脱经典力 学的束缚,它的电子绕核运动的固定轨道的观点不符 合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性,因此原子的玻尔模型不可避 免地要被新的模型所代替--即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物质波称为概率波,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概率分
布的规律。
1-1-3-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㈠ 薛定谔方程
1粒 92 x 2的 62年波 ,粒 奥两2 y 2 地 象 利性 科的2 z 学基2家础薛上8 h 定,m 2锷通2在过E 考光虑学V 实和 物力 微学0
的对比,把微粒的运动用类似于光波动的运 物理意义动:方对程于来一描个述质。量为m,在势能为V的势场中运动的微 粒来说,薛定谔方程的每一个合理的解Ψ,就表示该微粒运动 的某一定态,与该解Ψ相对应的能量值即为该定态所对应的能 级。
Ψ1s 1s 原子轨道
n = 2 l = 0 m = 0 Ψ200(x,y,z)
Ψ2s 2s 原子轨道
n = 2 l = 1 m = 0 Ψ210(x,y,z)
n = 3 l = 2 m = 0 Ψ320(x,y,z) 通常, l = 0 l = 1 l = 2
Ψ2p
Ψ3d l= 3
1-1-3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1-1-3-1 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的特性

无机化学(人卫版)第一章 原子结构

无机化学(人卫版)第一章 原子结构

1/ 4
3 / 4 cos
r / r0
3 / 4 sin cos 3 / 4 sin sin
(r, , ) = R (r) • Y (, )
(1)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原子轨道角度 分布图表示波函数 的角度部分l, m( , )随 和 变化的 图象。 如:所有的pz 原子 轨道的波函数的角 度 部 分 YpZ 数 学 式 为:
由此可见,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运动的 特征。因而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的 牛顿力学理论,而必须用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
力学理论。
8.1.3 测不准原理
波粒二象性的微粒,它们的运动并不服从牛顿 定律,不能同时准确测定它们的速度和位置。 1927年,海森堡(Heisenberg W)经严格推导 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其数学表达式为: xp h 其中,x(位置误差)与p(动量误差)的乘积为 一定值h(h为普朗克常量),因此,也就无法描 绘出电子运动的轨迹来。说明核外电子运动不可能 沿着一个玻尔理论所指的固定轨道运动,而只能用 统计的方法,指出它在核外某处出现的可能性—— 概率的大小。
钻穿效应: 从而受到核电荷的有效吸引而降低能量的 现象。 钻穿效应还使得4s,5s轨道的能量分别低于3d, 4d轨道的能量,6s,7s轨道的能量低于4f,5f轨道 的能量;这一现象也称为能级交错现象。
8.3.2 核外电子的排布 鲍林近似能级图:
Pauling根据光谱
实验数据及理论 计算结果,把原 子轨道能级按从 低到高分为几个 能级组。
(2)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 )
具有相同l值的可视为处于同一“亚层”。 l 的取值: 0,1,2,3……(n-1)。 对应的光谱符号: s, p, d, f…... (n-1个亚层) l 决定了ψ的角度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形状。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
无机化学是关于非有机物的研究,其原子结构由空间分子结构和核结构组成。

空间分子结构指物质的真实结构,而核结构是由原子核的结构组成,它由原子核和原子核外的电子构成。

首先,原子核结构包括核子和中子。

核子是原子核内的结构元素,它由原子核发射出的小点组成,可以由质量数和发射能量来描述。

原子核中的中子由原子核发射出的小点组成,可以由质量数和发射能量来描述。

其次,原子核外的电子结构可被分为电子层和电子层内的电子结构。

电子层由电子结构组成,它指电子组成原子的层次结构,如
1s,2s,2p,3s,3p,3d等加以形成,可以描述电子结构中各个电子能级的特征,比如它们的质量数和能量。

再次,原子核结构可以用空间分子结构来描述。

它是一种由原子核及其中的各原子组成的空间图案,根据质量数,其中原子核的形状可以描述为球形或长方体形,其中的原子由不同数量的电子组成,并且有多种层次结构,以便随着原子核电子束断裂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

最后,空间分子结构还可以用于描述无机化学元素的分子性质,如分子式、分子量、熔点、沸点、折射率等。

无机化学第五章 原子结构

无机化学第五章 原子结构

n=1
l=0
m=0
只有一种伸展方向 球形轨道 一条轨道, 1s轨道
1s电子
y
+
z
x
S轨道
l=0
n=2 l=1
m=0
2s轨道
2s电子
m = -1 有三种伸展方向 m=0 m = +1 2px、2py、2pz z
-
+
x y
+
-
+
Pz轨道
Px轨道
Py轨道
三条p轨道, 2p轨道; 2p电子, n=2,有四条轨道。
用E=n+0.7l 解释:
7p
7 原 子 轨 6 道 近 似 5 能 级 4 图 3
2 1
6d 7s 6p 5d
每一方框:
5f
能级组(周期) 能级组的划分:
6s
5p 5s 4d
4f
E = n + 0.7l E6s<E4f<E5d<E6p E6s = 6 + 0.7×0 = 6
第三电子层一共有9条原子轨道
z Spd 原 子 轨 道 的 角 度 分 布 剖 面 图
+
y
z x +
z x
+
x
+
x
-
-
Ys
z + +
Ypy
z + +
Ypx
y
Ypz
+ +
x
z
+
y
x
Ydxz +
Ydyz
+
-
y
Ydxy
+
x x
Ydz2

无机化学(人卫版):原子结构87页PPT

无机化学(人卫版):原子结构87页PPT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87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无机化学(人卫版):原子结 构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课件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课件
03
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的电子排布
01
02
03
泡利不相容原理
同一能级上不能有两个或 更多的相同自旋状态的电 子。
洪特规则
在等价能级上,电子优先 以自旋方向相同的方式排 列。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 轨道。
原子的能级与跃迁
原子的能级由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决 定。
反应。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通常较多,容易形成共价键

非金属元素在固态下通常呈 现共价晶体或分子晶体,具
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非金属元素在气态和液态时表 现出明显的非金属特性,例如 氧化性、还原性、电负性等。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
01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 。
当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电子可以从一个能级 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跃迁的能量差决定了光谱线的波长,不同的光谱 线对应于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
02
原子轨道理论
原子轨道的概念与分类
原子轨道的概念
原子轨道是指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周围 运动状态的波函数。
原子轨道的分类
根据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取向,原子 轨道可分为s、p、d、f等类型。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原子结构概述 • 原子轨道理论 •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 •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 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原子结构
目录
01
原子结构概述
原子的基本组成
01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02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而中子数则影响同位素 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 mc2
联立,得 mc2 = h
20
P 表示光子的动量,
P=mc
将式 (6-8) 代入式 (6-7) 中,整理得
P = hv / c,
或 P=h/
P是表征粒子性的物理量动量 ,是表征波动性的物 理量波长 。所以很好地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本质。
21
1924 年,法国物理学家 Louis de Broglie 提出了微观
Y ( , )
3 cos A cos 4π

cos
0o
30 o
60 o
90 o 120 o
180 o
1
0.866
0.5
0 0
-0.5 -0.5A
-1 -A
Y2pz A
0.866A 0.5A
ψ 波函数 (空间坐标x ,y , z 的函数):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
原子轨道: 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7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模型 Na光谱
所有波长


黄 绿
青 蓝

8
氢原子光谱的特点是在可见区有四条比较明显的谱线,
通常用 H,H,H,H 来表示
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9
10
任何原子被激发时,都可以给出原子光谱,而且每种
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这使人们意识到原子光谱与原
子结构之间势必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人们试图利用
Planck 认为在微观领域能量是不连续的,物质吸收或放
出的能量总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的整倍数。这个最小的
能量单位称为能量子。
1905 年瑞士科学家 Einstein 在解释光电效应时,提 出了光子论。Einstein 认为能量以光的形式传播时,其最
小单位称为光量子,也叫光子。光子能量的大小与光的频
中的原子序数。 虽然早在 1886 年德国科学家 E. Goldstein 在高压放 电实验中发现了带正电粒子的射线,直到 1920 年人们才
将带正电荷的氢原子核称为质子。 1932 年英国物理学家 J. Chadwick 进一步发现穿透性
很强但不带电荷的粒子流,即中子。后来在雾室中证明, 中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粒子之一。由此,才真正形成了经 典的原子模型。
们还将了解到更多的量子化的物理量。
13
1913 年丹麦科学家 Bohr 在 Planck 量子论、 Einstein光子论和 Rutherford 有核原子模型的 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理论,即著名的 Bohr 理论。
Bohr 理论认为,核外电子在特定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轨道具有固定的能量 E。Bohr 计算了氢原子的原子轨道
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并预言了高速运动的电子的
物质波的波长
= h / P = h / mv
1927年,Davissson和Germer应用Ni晶体进行电子衍 射实验,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
二、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1.
海森堡的测不准关系 :
测不准原理说明了微观粒子运动有其特殊的
规律,不能用经典力学处理微观粒子的运动,而 这种特殊的规律是由微粒自身的本质所决定的。
2,…,n-1
s
s, p
s, p,d
s, p,d, f
39
l 决定了电子云的形状。
l =0, s 亚层, 球形
l =1, p 亚层, 亚铃型
z
电子云
z
y x
y x
Y
2 2p z
Y2pz
z
原子轨道
l =2, d 亚层, 花瓣型
y
y
x z
x z
y x
3d xy
3d x 2 y 2
3d z 2
41
取值范围 0 2。
28
直角坐标( x,y,z)与球坐标(r,θ,φ)的转换
x r sin cos
y r sin sin
z r cos
r x y z
2 2 2
r x y z
2 2
2
Ψ
x , y , z Ψ r , , R r Y ,
研究,陆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钋等,发现了放射过程
中的α 粒子、β 粒子和γ 射线。
5
1911 年,Rutherford 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提出了
新的原子模型,称为原子行星模型或核型原子模型。
6
英国物理学家 G. J. Mosley 在 1913 年证实了原子核
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也等于该原子在元素周期表
3)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可以跃迁到离核
较近的轨道上同时释放出光能
17
玻尔理论对于代表氢原子线状光谱规律性的 Rydberg
公式经验公式的解释,是令人满意的。
玻尔理论极其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它的原子 模型仍然有着局限性。玻尔理论虽然引用了 Planck 的量 子论,但在计算氢原子的轨道半径时,仍是以经典力学为 基础的,因此它不能正确反映微粒运动的规律,所以它为 后来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所取代势所必然。
率成正比
12
E = h
式中 E 为光子的能量, 为光子的频率,h 为 Planck
常数,其值为 6.62610-34 Js。物质以光的形式吸收或放
出的能量只能是光量子能量的整数倍。 电量的最小单位是一个电子的电量。 电量是量子化的。量子化是微观领域的重要特征,后面我
我们将以上的说法概括为一句话,在微观领域中能量、
Rutherford 的有核原子模型从理论上解释氢原子光谱时,
这一原子模型受到了强烈的挑战。
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 Bohr 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理 论,解释了当时的氢原子线状光谱,既说明了谱线产生的 原因,也说明了谱线的波数所表现出的规律性。
11
1900 18
1.1.2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7 世纪末,Newton 和 Huygens 分别提出了光的微粒
说和波动说,但光的本质是波还是微粒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直到 20 世纪初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光既有波的性质又具有
粒子的性质,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9
将 光子的能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式 E = h 与相对论中的质能联系定律公式
的远近。n = 1,代表第一层,这是离核
最近的电子层;n = 2,代表第二层;n
= 3,代表第三层,n 值越大,离核越远。
38
2. 角量子数(l): 确定电子运动空间
形状的量子数 l 的取值 :0,1 ,2,3,…,n-1
n
l
1
2
3
4

n
0,
0, 1,
0, 1,
0
电子亚 层符号
0, 1
1, 2
2, 3
( r,, ) = R ( r ) ( ) ( )
35
四个量子数
36
四 、 量子数
1. 主量子数(n):描述电子层能量高低次
序和电子云离核远近的参数 n
1 2 3 4 5 6 …
电子层(光谱学符号) K
L
M
N
O
P…
37
主量子数 n 的其中一个重要意义,是 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
原子轨道的数学表达式就是波函数
31
三 、 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微观世界的特征:
量子化;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自旋
32
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33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与电子 云角度分布的区别: 1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 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瘦一些 2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上有正、
负号之分,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 图上均为正值
34
在解上面三个常微分方程求 ( ), R ( r ) 和 ( )
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解的合理性,需引入三个参数 n,l 和 m,且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m = 0, 1, 2 , ...;l = 0,1,2, ..., 且 l m; n
为自然数,且 n – 1 l
由解得的 R ( r )、 ( ) 和 ( ) 即可求得波函数
阴极射线荷质比的低压气体放电实验,证实阴极射线就是
带负电荷的电子流,并得到电子的荷质比
e∕m = 1.7588×108 Cg-1。 1909年美国科学家 R. A. Millikan 通过他的有名的油 滴实验,测出了一个电子的电量为 1.602×10-19 C,通过 电子的荷质比得到电子的质量 m = 9.11×10-28 g。
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取 值。 能够利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 外电子排布原理,三个基本规则。 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电子构型 掌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电离能、 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 结构的关系。
1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1 原子和元素
古希腊哲学家 Democritus 在公元前 5 世纪指出,每 一种物质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物质最小的、不可 再分的、永存不变的微粒。 原子 atom 一词源于希腊语, 原义是“不可再分的部分”。
4
放射性的发现是 19 世纪末自然科学的另一重大发现。
1895 年德国的物理学家 W. C. Rongen 首先发现了 X-射
线。这种射线最初是由真空放电管中高能量的阴极射线撞 击玻璃管壁而产生的,用高速电子流轰击阳极靶也可产生 X射线。X-射线能穿过一定厚度的物质,能使荧光物质发 光,感光材料感光,空气电离等。 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 A. H. Becquerel 对几十种荧光 物质进行实验,意外地发现了铀的化合物放射出一种新型 射线。法国化学家 M. S. Curie以铀的放射性为基础进行
26
2 . 薛定谔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