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简单的周期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吗?今天,咱们就先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叫做谁是记忆王。

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更强。

现在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男生组和女生组,大屏幕上将出现两组数据,男生记男生组数据,女生记女生组数据,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大家准备好了吗?男生组:__1女生组:__1234哪组同学都记住自己组的数据了?咦?怎么举手的大多数都是女生呢?(再次出示数据)为什么女生记得又快又准,你对今天的比赛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发现女生组的数据是有规律地排列的,按1234的顺序重复出现3次。

像这样的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从生活里的一些排列中找一找,看看有什么规律,又运用了哪些数学方法?板书:规律方法二.探索新知中秋刚过,国庆将至,街道上公园里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今天就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去公园看一看,去感受那里的节日氛围吧。

(大屏幕展示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盆花、彩灯、彩旗)1.盆花那图中的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都是按几个一组排列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积累找规律的经验,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规律的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探索规律(一)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谈话:为了迎国庆,学校采购了盆花、彩灯和彩旗来装饰校园。

1.出示例1情境图:过渡: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看一看,读一读,再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1)都是一组一组的(2)有顺序的过渡:是的,盆花、彩灯、彩旗都是几个一组排列的,而且都按一定顺序重复出现,接下来我们就深入研究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探究盆花排列规律。

(1)过渡:先来研究盆花的情况。

(PPT出示盆花图),想一想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请同学们拿出①号学习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贴花图】生独立表示,师捕捉资源。

预设:字母、数字、文字、图形……(其中要有找带圈的资源,带……的资源)。

①文字、图形、数字、字母(没有圈、没有省略号)谈话:这些方法都能看得懂吗?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指出:他们是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法表示的。

②组织交流(包括有圈、有省略号)比较:这两个作品,你更欣赏谁的?为什么?(有圈和没圈)指出:圈一圈,一眼就能看出盆花的排列规律。

比较:这两个作品呢?(有省略号和没省略号)并列呈现资源,提问:它们都表示怎样的规律?(若不会说,提示:有节奏的读一读)引导:你的意思是每几盆一组?每组是按怎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师:谁再来说一说.(2-3人说)师:跟你同桌说一说盆花的排列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简单的周期∣苏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周期概念;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周期现象;3.能够用图表形式表示周期现象;4.能够简单地描述周期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周期的概念;2.周期现象的找寻与图表表示。

2. 教学难点1.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周期现象;2.理解周期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好计时器、笔、纸张等教学用具。

2. 教学步骤1.知识点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周期,可以向学生展示周期现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现象感受周期的特点。

2.实际应用:以自行车骑行为例,让学生以观察、记录的方式,寻找自行车骑行的周期现象,进而通过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3.制作图表: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用笔和纸,通过画图的方式展示出骑行的周期现象,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图表进行点评,并提供一些建议。

4.反思与总结:学生通过讲述自己制作图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周期,复习学习内容。

3. 教学结束1.收集学生作品;2.作业布置: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其他周期现象,并制作出图表。

四、教学评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考试、小组或个人展示以及笔试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练习,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中感受到周期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周期的概念。

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也掌握了制作图表的基本方法,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打造更加完善的教学活动和方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教案《简单的周期》

教案《简单的周期》

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性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周期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 周期性知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周期性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交流和分享对周期性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周期性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周期性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 教学素材:生活中常见的周期性现象的实例。

3. 小组讨论工具:纸笔、记录表格等。

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性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周期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 周期性知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周期性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交流和分享对周期性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周期性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周期性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 教学素材:生活中常见的周期性现象的实例。

3. 小组讨论工具:纸笔、记录表格等。

简单周期教学设计十九篇范本

简单周期教学设计十九篇范本

简单周期教学设计十九篇范本《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3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序数到基数的2个转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复习导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学生观看并讨论说说规律。

二、探索发现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的场景图。

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

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二、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发现:每种物体都是几个一组地排列的。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9盆花。

这9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小组可能做如下的归纳。

将花盆分组把每3盆花看作一组,每组按“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教师提问: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学生讨论列式:19÷3=6(组)…1(盆)18盆正好是6组,第19盆是第7组第一盆,是蓝色。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周期现象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

2. 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引入周期现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

2. 学生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并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周期现象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第二章: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简单的周期现象的定义。

2. 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简单的周期现象。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第三章: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

2. 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介绍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如波形图、周期表等。

2. 学生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教学资源:1. 图形表示方法的示例素材。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第四章: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公式描述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2. 运用数学公式描述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介绍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如频率、周期等。

2. 学生运用数学公式描述周期现象。

教学资源:1. 数学描述方法的示例素材。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精选2篇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精选2篇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精选2篇(一)教材简析:本节课让学生发现并描述周期现象中规律,并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

同时重视激发探索规律的热情,提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尊重和利用规律的态度。

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了场景,从场景中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再由“盆花”这一重点问题生发对规律的研究,引导学生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最后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目标预设: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图形或物体。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和计算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发现并描述周期现象中规律,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努力挖掘学材的快乐因子和思维的智趣,点燃思维,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源头活水。

游戏之乐。

游戏是学习的强心剂。

由游戏导课,由游戏结束,包括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快乐。

通过不断变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像游戏般快乐。

尊重之乐。

人人都有被尊重的欲望。

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中学习,让他们在信任与尊重中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思维的参与度。

思维之乐。

让学生体验思考带来的成功,有助于学生数学信心的树立和思维品质的形成。

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我承认学生个性思维的合理,重点在“导”和“交流”。

华应龙说:“别人都是正确的,只是我们思考的角度不同。

”承认学生个性思维的合理,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思考的价值,体验思维的智趣。

设计思路:1以游戏激趣,引入新课;2观察生活场景,发现描述规律并感知规律之美;3根据规律让学生以多样化的方法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4欣赏规律,沟通联系;5创造规律,形成策略; 6回顾小结,游戏延伸。

四年级《简单的周期》教案

四年级《简单的周期》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掌握简单的周期的规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简单的周期的规律。

教学准备:PPT,实验材料(如:小球)、黑板、白板笔、蓝纸红笔、学生用纸、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PPT,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

通过展示图形和图片,引出周期的概念。

2.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周期,如季节的周期、月亮与太阳的周期等,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二、讲授(15分钟)1.出示PPT,给学生介绍什么是简单的周期。

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和图片,了解周期的特点,如轮流出现、有规律循环等。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你们能举出一些更简单的周期例子吗?三、实验探究(25分钟)1.在课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如小球或其他具备周期特点的物品。

2.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记录和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3.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周期的规律和特点,并进行讨论。

四、巩固(15分钟)1.针对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有关周期的规律。

2.出示PPT,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长周期的现象,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变化等。

3.提问:你知道还有哪些周期吗?请说出具体的例子。

五、拓展(15分钟)1.扩展学生的思维,出示相关图片及动画视频,与学生一起观察并讨论。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寻找更多有关周期的资料。

3.提醒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如制作展板、口头报告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观察和记录三种周期现象,并写一段观察记录。

2.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意见。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图片、进行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简单的周期》(说课教案)

《简单的周期》(说课教案)
3.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的核心素养;
4.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周期问题时,发展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周期现象的本质特征,掌握周期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具体实例,发现周期现象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在解决一个摆动的秋千问题时,学生需要将秋千的运动抽象成一个周期函数模型,并利用周期函数的性质来分析秋千的运动状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重复出现的事物或现象?”比如,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钟表的秒针走动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周期的奥秘。
在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节奏,对周期现象有了基本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个别辅导和答疑时间。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
-难点二:周期函数图像的绘制,特别是对于非基本周期函数,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图像的周期性特征。教学中应借助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让学生观察并实践绘制过程,加深对周期图像的理解。
-难点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将问题抽象为周期函数模型。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周期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建模。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整体较好,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过于依赖实验结果,而忽略了理论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解读。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优质课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优质课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优质课一、引言优质的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关键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以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设计一堂优质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周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培养科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周期的概念介绍- 什么是周期?- 常见的周期现象有哪些?2. 周期的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周期?- 如何表示周期?3. 周期的应用案例- 周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周期与科学实验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法-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周期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实验和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教师讲授- 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周期现象,如钟摆、电脑屏幕的闪烁等,激发学生对周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周期的定义、例子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探究(3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现象的周期,并尝试计算周期。

4.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归纳周期的特点和应用。

5. 拓展延伸(20分钟)- 学生完成拓展性问题,应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回顾(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记录表- 学生记录实验中不同现象的周期,通过观察记录表评估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实验报告-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周期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1、通过游戏发现规律,引出课题。

(1)师:我们先来玩个记忆游戏?女生数据有规律,男生数据没有规律。

(2)师:为什么不同意女生的记忆更棒?引出课题:简单的周期(1)学生在 5秒钟之内尝试记忆老师在白板中隐藏的数据。

(2)学生观察两组数据,汇报发现女生数据有规律。

巧妙利用白板图形和文字相同颜色进行隐藏,通过移动文字利用色差来显示,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1、初步感知,发现周期排列的共同特点。

(1)师:认真观察这幅彩图,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1)学生整体观察情境图,汇报自己的发现。

(1)利用白板的动画功能,制作开门过渡效果,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通过盆花、彩灯、彩旗层层推进,发现周期排列规律。

(1)师:它们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

(1)学生先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将白板的图形和动画功能组合,达到“遮罩”效果,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突出了教学重点。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2)师: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课件保留盆花)追问:你能给盆花进行分组吗?师粘贴板书:每()为一组,每组的排列次序都是一样的。

(2)学生汇报盆花的排列规律并上台利用白板进行圈画分组,其他学生在学习单上分组。

(2)充分利用白板的触屏特点,让学生现场圈画分组,对错一目了然,增加了人机互动的乐趣。

(3)学生汇报(3)师:观察这三组盆花你又有什么发现?师追问:想一想第 10 组的第一盆花是什么颜色?第 100 组的最后一盆是什么颜色?(4)师: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课件保留盆花和彩灯)师追问:也请你给彩灯进行分组,其他同学看他分的对吗?观察发现:每组的第一盆是蓝花,第二盆是黄花,每组的最后一盆是红花。

学生思考后回答。

(4)学生回答发现并在白板上进行分组,其他同学观察对错。

学生思考后回答。

(4)利用白板课件元素可移动优势,移动遮罩图形,引导学生注意力转移,同时利于上下图形对比学习。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明白其循环规律。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循环计数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周期现象,如日夜更替、四
季轮回等。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

2.学习新课:
(1)定义周期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一种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
现。

(2)讲解周期循环计数方法:如一周有7天,一个季度有3个月等。

(3)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一个周期内的天数,如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等。

(4)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图形等方式表达周期现象,并发现其中的规
律。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通过实例,自己绘制表格或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2)让学生通过计算,找出一个周期内的天数。

(3)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
(1)回顾周期现象的定义及循环计数方法。

(2)强调观察、分析、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3)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1.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

3.在课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求解周期长度: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长度的方法。

4. 求解周期个数: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个数的方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讲解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求解周期长度和个数的方法。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周期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期现象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材料:提供观察和描述周期现象的工具和材料。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周期现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0)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0)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10)——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掌握周期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3. 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周期现象,如四季更替、潮汐变化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周期现象的定义: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重复出现。

分析周期现象的特点:重复性、规律性。

(2)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观察事物的变化,找出重复出现的规律。

(3)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历、季节变化等。

3. 实践与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探究。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道周期现象的问题,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周期现象的重要性。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与应用”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对周期现象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简单的周期(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周期的概念;2.能够辨别简单周期的长度;3.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应用简单周期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简单周期的概念;2.简单周期长度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如何应用简单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物品:白板、彩色笔、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程教师可以拿出一张红白相间的轮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解释轮子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当轮子转动一周时,颜色的顺序就会重复出现。

2. 讲解简单周期教师利用白板画出轮子的图形,解释图形是由一定的颜色和其相应的长度组成的。

接着,向学生介绍简单周期的概念,也就是一个周期内搭配的颜色和长度都是相同的。

3. 举例说明教师可以用轮子、信号灯等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简单周期。

例如,让学生观察信号灯交通灯的红灯亮起和熄灭的时间,这是一个简单周期。

当时间到了之后,绿灯开始亮起,同样也构成了一个简单周期。

4. 练习简单周期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周期,例如,颜色由红、蓝、黄、绿灯组成,每一种颜色的时间相等,学生可以动手实践,并在组内讨论周期长度的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和展示,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简单周期。

5. 小结和评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并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简单周期,辨别简单周期长度,并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简单周期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使用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了简单周期的概念和长度的辨别,通过组内活动让学生练习了简单周期的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举一反三,将生活中丰富多样的例子更好地运用到课堂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的情境,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规律,并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优化,理解和掌握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分类、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正确判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猜一猜: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什么?(慢慢出示礼物,请同学们猜测下一个是什么)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规律]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十一国庆期间,咱们学校里摆放了许多彩旗、彩灯、盆花,那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对,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顺序、一定规律摆放的。

2.仔细观察一下,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逐个提问、汇报。

(师生总结共同特点)师:像这样在一列事物中每几个一组,每组里排列顺序相同,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现象叫作周期现象。

[板书:简单的周期]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请将你的猜测进行验证,可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将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简单的周期》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简单的周期》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等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学会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周期性规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表达和描述周期性规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等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等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2.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周期性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周期性规律的理解。

3.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得出周期性规律。

4.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实例、问题、练习等。

2.教学素材:包括图形、数字等实例。

3.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学习内容。

4.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性规律。

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的图形、数字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周期性规律。

如呈现一组图形,要求学生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找出给定图形、数字的周期性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周期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周期现象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周期现象。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周期现象。

如:自然界中的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呈现周期现象。

如:一天中钟表的指针变化、星期天超市的营业时间等。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期现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如:模拟钟表指针的变化、设计一个简单的周期性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解答。

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计算一个星期内的日出日落时间、设计一个月份的日历等。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共含2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 ……下午2时六一剧场下午4时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七巧板…… ……晚上6时30分大风车晚上7时新闻联播……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6:30 起床7:00——7:30 吃早饭7:30——8:00 做家务8:00——9:00 做作业9:00——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11:00——11:20 吃中饭11:20——11:40 饭后休息11:40——12:40 午睡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13:00——14:30 游泳馆游泳14:30——15:20 看电视2、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整时2)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学数学中的“周期”指物体或其他对象重复回到开始状态的现象。

教材通过直观场景图、实际操作和启发引导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排列过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通过发现具体现象中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继发展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研究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有余数除法的研究,在计算方面为本单元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低年级的研究中,学生研究过间隔排列的规律,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

因此,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上教材第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周期规律的排列特点,能正确使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在我们新课开始之前,老师想对同学生的记忆力作一下测试,比一比男生和女生谁的记忆力更好,敢不敢比一比?学生:敢师:请看比赛规则。

规则:男生记上面的数字,女生记下面的数字,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不能用笔。

出示第一轮课件出示数字(男生1625,女生1234),很快消失)师:男生的数字是什么?女生呢?举手回答师:看来男生和女生记忆力都不错,第二轮比赛增加难度,开始:第二轮数字(男生xxxxxxxxxxx1,女生xxxxxxxx1234),学生数秒时间观察,然后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昆山市玉山镇司徒街小学陈静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材分析:
本次探索规律,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观察若干个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并描述排列规律,还要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热情,提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遵循和利用规律的态度。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余数除法,在计算方面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学习过间隔排列的规律,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

所以,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与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余数的情况判断具体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准备:学生用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感知规律。

第一轮记忆力大比拼。

1.谈话引入活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跟你先来一个记忆力大比拼的游戏。

把全班同学分为红队和蓝队。

2.蓝队赢了。

提问:采访一下我们红队的同学们,你有什么想说的?
红队:蓝队的数字都是有规律的。

(板书:规律)
小结: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要靠我们的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

3.出示上面有规律的数字排列。

哪几组是有相同的排列规律?
指名说说。

它们有怎样的相同特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积极性。

以记忆力比拼的小游戏开场,把学生引入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排列规律不同的几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规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深入探究、归纳规律
第二轮观察力大比拼
1.感知彩灯、彩旗的规律。

(1)出示书本图片盆花、彩灯、彩旗。

提问:它们也有像刚才一样的规律吗?
(2)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可以在图中圈一圈。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指名学生交流。

(3)提问:它们又是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随机出示板书:几个一组,按一定的顺序,重复出现
教师小结:周期现象。

2.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周期”。

(板书课题:简单的周期)
3. 举例生活中的周期规律。

课件出示:六月的月历,一年四季。

全班交流: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欣赏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4.老师这里还有几组盆花?它们有周期规律吗?
(1)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
(2)蓝黄红,黄红蓝,红蓝黄……
(3)红黄蓝,蓝黄红,黄蓝红……
指名交流为什么第2、3组没有周期规律。

教师小结:周期规律中每组的排列顺序是完全相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的深入观察比较,又举例欣赏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周期现象,加深了周期这一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每几个为一组、每一组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为下一步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 盆花:解决第13盆花是什么颜色?
(1)课件出示第1组盆花。

(蓝、黄、红、蓝、黄、红……)
瞧!如果照这样的排列规律继续摆下去,左起第13盆是什么颜色的?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要求: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把你的解决过程画或写在作业纸上。

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3)全班展示结果。

★列举: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

★画图
★计算:13÷3=4(组)……1(盆)蓝色
(4)针对算式中的各个数分析。

(5)第100盆花是什么颜色呢?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你为什么用计算的方法?
板书算式:100÷3=33(组)……1(盆)蓝色
强调:数目小的时候可以用画图或列举的方法,但数目比较大一些时,除法计算的方法更简便些。

追问:第13盆花和第100盆花怎么都是蓝色?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操作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不同方法的比较中,知道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有关问题,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彩灯:解决第20盏、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提问:照这样的排列规律继续排下去,左起第20、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1)你能解决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纸上。

(2)交流方法:20÷4=5(组)紫色
23÷4=5(组)……3(盏)绿色
追问:能不能看第1组里的第3盏?
还有不同想法吗?预设:可以看每组里的第3盏都是绿色。

因为每组里的排列都是完全相同的。

课件出示。

(3)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除数4,每4个一组。

★没有余数,就是那一组的最后一个。

余数是3,每组第3个就是绿色。

追问:余数是1呢?余数是2呢?
(4)观察比较这些算式的除数,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除数不同,因为每组的个数不同。

(5)我们在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时,除数怎样确定?(除数:几个物体为一组,除数就是几)
又根据什么去判断第几盆是什么颜色的呢?(余数:余几就和每组里的第几个相同,没有余数和每组的最后一个相同。


(6)计算小诀窍。

出示顺口溜,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彩灯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的方法,并明确根据每组几个确定除数,又根据余数来判断第几个是什么。

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方法。


3.第三轮想象力大比拼。

(1)出示第1个气球,什么颜色?
(2)出示第2-3个气球。

猜一猜它们会有周期规律吗?
如果有,想象一下会有怎样的周期规律呢?
让学生大胆的猜一猜。

还可能呢?说得完吗?
(3)再出示第4个气球,现在哪组的周期规律能确定了?
学生交流。

你觉得至少要观察几组才能发现规律?(两组)
(4)全部出示,你能说说其他两组的周期规律吗?课件出示圆圈。

(5)提问:第15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交流。

(6)追问:都是第15个,怎么颜色不同呢?
【设计意图:分层出示气球,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气球猜想会有什么规律,从中深刻体会至少观察两组才能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又通过解决第15个是什么颜色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每组中的排列规律决定了第15个是什么颜色。


三、拓展应用,回顾反思。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数学中有趣的(周期)现象。

回顾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指名学生说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