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详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详案《瓶子吹气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使用简易实验设备,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
3.学生对气体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初步探究,对科学世界增进认识,培养科学兴趣。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瓶、塑料袋、吸管、气球、蜡烛、打火机等。
2.准备课件,主要内容包括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压强,如何利用水瓶和塑料袋吹空气进去,并以此来探究气体的特性等。
3.班级大体分组,每组3-4名学生,同时也要准备多个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给学生准备一些有趣的谜语或者小知识,并引导他们猜测,动手解决问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气体,如空气球时会产生什么变化,引导他们思考,猜测和探究。
实验环节1.在学生自主组成3-4人的小组后,老师向全班介绍实验装置,并分配实验任务。
2.让学生逐步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3.分小组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原因,及不同实验结果的差异。
4.整合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探究结果,并与学生一起总结,让学生明白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实验原理的重要性。
实验小结1.让学生总结一下各自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和技能,反思自己对实验的感受。
2.结合课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回忆气体的性质和压强,问答互动,活跃气氛。
3.整合本节课的实验和学生反思,让全班同学一起探讨实验的意义,结合掌握的知识去理性探究科学世界。
认知结合1.运用画板,让学生自行画出瓶子吹气球实验的流程和实验现象,对于疑问点进行集体讨论。
2.用家庭学习任务来延展,鼓励学生在家自行进行实验,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交流。
3.把实验内容贴布告栏,让学生们慢慢探究,使其潜移默化地了解到科学的存在。
教学反思1.在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力,培养其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2.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指导、鼓励和纠正,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深入思考、自主发现,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
大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1500字教案名称:瓶中吹气球教案类型:实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2. 了解气体的膨胀性和压缩性。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所需材料:一个空的透明塑料瓶、一根塑料吸管、一个小气球、一片干净的纸。
2. 实验所需器材:一个蜡烛、一根火柴。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导入前,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充好气的气球,问学生有没有想过充气球是怎么做到的。
2. 引导学生思考气球充气的原理。
Step 2:进行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气球在瓶内吹气的现象。
2. 实验步骤:a) 将塑料吸管插入小气球的开口,并确保气球封口处紧密连接。
b) 将吸管插入瓶子的瓶口处,确保吸管封紧。
c) 将瓶子倾斜,用纸包住吸管的一端,轻轻地用火柴将纸点燃。
d) 观察气球的变化。
Step 3:实验报告1.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2. 学生可以绘制实验过程中的示意图,详细描述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Step 4:学生讨论和总结1. 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为什么气球会膨胀。
2.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吹气进瓶子中的空气加热,气体分子动能增加,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气球膨胀。
Step 5:知识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分子间距相对较大,所以可以被压缩。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中气球膨胀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空气加热后气球会膨胀。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大小的瓶子进行实验,观察气球膨胀的变化。
2.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特点,探究气体的扩散性、可压缩性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进行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气体的膨胀性和压缩性。
《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精选11篇)
《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精选11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精选11篇)》,希望能够帮到你!《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2、难点:能够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总结出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用量有关。
活动准备:每组一份活动材料:杯子、小苏打、盐、白糖、鸡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气球,课前幼儿学会套气球。
活动过程: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探索的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你们看……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思考: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二、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师:瓶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由两种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
这两种材料是什么?1、出示材料,幼儿闻一闻、看一看:醋、盐、白糖、味精、小苏打2、出示实验表格,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生气体?鼓励幼儿用多种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3、幼儿探索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产生气体。
猜想有时很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动手试一试。
三、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
师:我们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这两种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1、讨论怎样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2、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以下是一份以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理解小苏打和醋反应能吹起气球的原理。
难点:幼儿正确操作实验步骤。
三、教学准备小苏打、醋、瓶子、气球、勺子。
四、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哦!幼:哇,什么实验呀?师:等会儿你们就知道啦。
老师这里有瓶子、气球、还有一些白色的粉末和一种液体,我们要用它们来玩游戏哦。
幼:好呀好呀。
师:首先,我们把气球套在瓶子上,咦,气球是不是瘪瘪的呀?幼:是呀。
师:那现在老师要往瓶子里加一些白色的粉末,这是什么呀?(拿出小苏打)幼:不知道。
师:这叫小苏打哦。
然后再倒入一些液体(拿出醋),这是醋。
小朋友们仔细看会发生什么。
(操作后,气球逐渐鼓起来)幼:哇,气球鼓起来啦!师:对呀,神奇吧?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幼:不知道。
师:这是因为小苏打和醋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把气球吹起来啦。
幼:哦,原来是这样啊。
师:那我们再来试一次好不好?幼:好!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操作直观地感受到了科学现象。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过程中,个别幼儿操作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索,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 会吹气球的瓶子 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会吹气球的瓶子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瓶子会吹气球的奇特现象,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瓶子。
2. 准备一些彩纸、彩带等装饰材料。
3. 准备一个音乐播放器,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2. 幼儿尝试自己吹气球,感受吹气的乐趣。
3. 教师演示如何将气球放入瓶子中,并封口。
4. 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瓶子尝试吹气球,观察瓶子是否会随着吹气的力度变大而变形。
5.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瓶子变大的原因。
6.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瓶子会变大?气球在哪里?7. 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吹气球,观察瓶子的变化。
8.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瓶子会变大是因为气球占据了瓶子内部的空间。
9. 幼儿用装饰材料装饰自己的瓶子,将其变成一个会吹气球的瓶子。
10.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和赞美。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一起制作会吹气球的瓶子,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会吹气球的瓶子作品布置在展示区,供全体幼儿欣赏。
3. 科学探索: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有趣的科学现象,如水会流动、物体有重量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安全,避免气球吹得过大造成破裂。
2.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分享、互助、合作等。
3. 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科学现象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气球、空瓶子、彩纸、彩带等装饰材料。
2. 教学课件、音乐播放器等。
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简介《瓶中吹气球》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通过使用一瓶水和气球,可以解释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行为。
这个实验适合于3-5岁大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气体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步骤准备材料•一瓶透明的水瓶(约500毫升)•一个普通大小的气球•热水(可使用热水龙头)•冰水(可使用冰块)进行实验1.将热水倒入瓶子中,填满瓶子的1/3。
2.拉伸气球,然后将气球口放在瓶口上,让气球松开。
3.观察气球的变化,气球会膨胀。
4.将瓶子放在冰水中,让水变凉。
5.再次拉伸气球,然后将气球口放在瓶口上,让气球松开。
6.观察气球的变化,气球会缩小。
解释实验结果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解释气体分子运动的原理。
当水在瓶子里变热时,水分子会更快地运动,同时发生许多碰撞,气体分子也被抛出。
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增大,因此气球膨胀。
当水在瓶中变得更冷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减缓,同样气体分子也会减少,空气被压缩,因此气球缩小。
实验的延伸1.进一步探索颜色对热时膨胀率的影响。
用不同颜色的气球进行实验。
比较不同颜色气球的膨胀率,看看颜色和膨胀率之间是否有关系。
2.探索气压对气球膨胀的影响。
使用手泵将气球充满不同程度的气体,再进行实验。
比较不同气压下的气球膨胀率,看看气体的压力和膨胀率之间是否有关系。
3.观察水的沸点和气球膨胀的关系。
比较瓶中的水沸点和气球膨胀的关系。
实验的注意事项1.实验室要维护安全,小朋友们需要在有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实验。
2.监督小朋友们不要将气球放得太紧,以免瓶子破裂。
3.大小和厚度不同的气球,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同。
4.处理热水和冰水时需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手放在水中。
结论通过这个简单又有趣的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学习到关于气球和气体分子运动原理的基本知识。
这个实验还可以培养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在乐趣中学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标题:瓶子吹气球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新事物充满了探索欲望。
科学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科学游戏《瓶子吹气球》来引导幼儿了解气体的性质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瓶子吹气球的现象;2. 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气体知识;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透明的小瓶子;2. 彩色气球;3. 水;4. 桌布。
四、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事先将透明的小瓶子摆放在桌子上,将彩色气球放在旁边,并把水倒入瓶子中。
然后询问幼儿:“你们知道瓶子可以吹气球吗?我们来试试吧!”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 进行实验(15分钟)教师将瓶子倒扣在桌布上,并请一个幼儿按住瓶子的底部,再请另一个幼儿将气球套在瓶口上,并用力给气球吹气。
等气球充满气体后,教师示范将气球脱离瓶口,使气体被扩散到周围。
3. 提问引导(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瓶子能够吹气球呢?”引导幼儿思考。
然后请几个幼儿依次回答问题,并帮助幼儿发现瓶子里有空气。
接着,教师再问:“为什么瓶子中的水不会进入气球里呢?”引导幼儿思考。
然后请几个幼儿依次回答问题,并帮助幼儿发现水的分子比气体分子大,无法进入气球中。
最后,教师再问:“为什么气球中的气体会被扩散到周围呢?”引导幼儿思考。
然后请几个幼儿依次回答问题,并帮助幼儿发现气体具有扩散性质。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归纳幼儿的回答:“瓶子能够吹气球是因为瓶子里有空气;瓶子中的水不会进入气球是因为水的分子比气体分子大;气球中的气体会被扩散到周围是因为气体具有扩散性质。
”并进行简单的概念解释。
5. 游戏延伸(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个瓶子和气球。
让幼儿自己尝试吹气球,并观察气球和瓶子中的气体变化。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知道碳酸饮料中的气体可以使气球鼓起来。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知道碳酸饮料中的气体可以使气球鼓起来。
2.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气球鼓起来。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气球、吸管、碳酸饮料、剪刀、胶带。
2.环境准备:宽敞的实验室,确保实验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瓶碳酸饮料,引导幼儿观察瓶内的气体。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它有什么特点?”2.探索(1)教师出示一个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气球鼓起来?”(3)教师示范实验:将塑料瓶剪开,插入吸管,将碳酸饮料倒入瓶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3.实践(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
(2)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提问:“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观察力得到提高。
3.教师在实验操作中,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但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1.实验材料准备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等待时间较长。
1.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验。
2.精简讲解内容,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思考。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井然,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重点:(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塑料瓶内的气体,并提问:“你们知道这瓶子里面的气体是什么吗?它叫做二氧化碳,我们平时喝的碳酸饮料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气体。
”(2)教师演示气球鼓起来的过程,并解释:“气球鼓起来是因为里面有气体进去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瓶子吹气球》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瓶子吹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气体的特性和原理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空塑料瓶子
•吹气球
•厚棉线
•剪刀
•毛笔和颜料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引发兴趣:老师出示一个充气过的气球,让幼儿猜测气球是如何充的气的。
2.提出问题:老师问幼儿气球是怎么变大的,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充气。
第二步:教学活动
1.示范讲解:老师向幼儿展示将气球套在瓶口,通过吹气让气球膨胀的实验过程。
2.引导实验:让幼儿一起进行实验,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帮助他们总结规律。
3.讨论: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通过吹气可以让气球膨胀,引导幼儿思考气体的特性。
第三步:延伸活动
1.制作气球画:让幼儿用气球在画纸上画出有趣的图案,加深对活动的印象。
2.分享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气球画的心得体会。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瓶子吹气球》的科学活动,幼儿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气体的特性和原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实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可以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以上是《瓶子吹气球》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说课稿(精选7篇)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说课稿1活动目标1.了解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
2.能根据操作步骤有序的进行试验。
3.体验科学发觉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
活动打算小苏打、白醋、空瓶子、气球一个小试验1.找出材料打算好。
2.把空瓶子打算好,倒上白醋。
3.用纸卷成一个纸筒,一头插在气球中。
4.用勺子把小苏打从纸筒的另一头倒入气球中。
5.在轻轻的把气球套在瓶子口上。
6.把气球里的小苏打倒在瓶子中。
7.过了一会,你会发觉气球渐渐的变大了。
是不是很奇妙呢?家长指导:1.在进行科学小试验前,家长可用气球做引导,先问孩子一个小问题,你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气球鼓起来吗?让孩子主动思索,然后总结出可以用嘴巴吹或者打气筒打气。
2.进行卖关子。
我这里啊有一个好方法,不用费劲气就能让气球鼓起来,你想知道吗?(激发孩子爱好)3.活动中,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反应,会有一圈白色的泡泡不停的往上,气球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家长在此时主动引导孩子,白醋和小苏打抱在一起回产生一种叫二氧化碳的东西,是这个东西帮助气球吹起来的。
当白泡泡消逝时,气球也不在变大。
4.激励孩子主动动手操作,同时家长在旁起引导作用,切勿让孩子把材料放到嘴巴里。
活动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还有什么方法会让气球鼓起来呢?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说课稿2一、设计意图幼儿园科学教化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阅历,让幼儿进行的科学探讨,应当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起先的。
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爱的玩具。
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
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识又生疏,富有肯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阅历与科学视野。
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诣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大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大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有些实验需要瓶子来辅助完成;2.通过实验,理解气体的特性;3.培养实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1.饮料瓶3个;2.食用小苏打适量;3.白醋适量;4.一块薄透明塑料袋;5.一只气球。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给孩子们看一个有趣的小视频,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为什么可以吹气球呢?气球里的是什么?2.实验环节1.老师拿出两个瓶子,装入适量的白醋,小苏打分别搭配两只瓶子,并口封紧,对孩子们说:“我们知道白醋和小苏打会发生反应,会产生气体。
”然后向孩子们展示透明塑料袋,让孩子们观察说出它的特性。
2.接着,老师将透明塑料袋套在放有白醋和小苏打的瓶子口上,然后在另一个瓶子上喷薄雾,将瓶子口喷湿,再将套上透明塑料袋的瓶子和喷湿瓶子口的瓶子对调,将喷湿的瓶子口用力压在另一个塑料袋上,然后观察透明塑料袋会发生什么变化。
3.接着,老师将压住透明塑料袋的瓶子取下,让幼儿将气球套在开口处上,将小苏打和醋混合后倒入第三个瓶子中,然后将气球口嘴放在瓶子口上,让孩子们观察气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3.讨论1.老师让孩子们说说透明塑料袋为什么会膨胀;2.让孩子们说说气球膨胀的原因;3.让孩子们说说气体的特性:气体无定形,均匀分布,容易受压缩等。
4.小结通过实验,孩子们了解了瓶子在实验中的应用和气体的特性,对理解气体这个抽象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实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教学引起了孩子们的大量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过程,并且对气体这个抽象概念能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本次活动也锻炼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严格控制实验操作中的风险。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瓶子吹气球》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气球的涨缩与空气压力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瓶子。
2. 准备一些彩纸,用来装饰瓶子。
3. 准备一个计时器,用来记录时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实验操作:a. 教师示范如何将气球吹鼓,放入瓶子中。
b. 教师邀请幼儿动手操作,将气球吹鼓后放入瓶子中。
3. 观察与讨论: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询问幼儿的感受。
b. 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气球的涨缩与空气压力的关系。
4. 装饰瓶子:a. 教师分发彩纸,引导幼儿装饰自己的瓶子。
b.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瓶子。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压力现象,并拍照记录。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创作的瓶子装饰作品展示在教室环境中,供大家欣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幼儿。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气球的涨缩与空气压力的关系。
3. 在活动延伸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4.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步骤: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会发生什么现象。
2. 教师示范如何将气球吹鼓,放入瓶子中。
3. 教师邀请幼儿动手操作,将气球吹鼓后放入瓶子中。
4.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询问幼儿的感受。
5. 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气球的涨缩与空气压力的关系。
6. 教师分发彩纸,引导幼儿装饰自己的瓶子。
7.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瓶子。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瓶子吹气球》【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球充气原理及气体的流动规律。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空瓶子、气球、吸管、水。
2.实验工具:尺子、计时器。
3.实验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吹气球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兴趣。
2.实验操作:(1)将水倒入瓶子里面,倒多少需要合适,学生可以尝试几次。
(2)将气球套在瓶口,用吸管往瓶子中吹气,观察气球的变化。
(3)记录吹气球用时,比较不同组的数据,让学生总结规律。
3.实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吹气会让气球充气,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其他实际应用。
4.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5.实验延伸: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用不同方法吹气球,比如用扇子、吹风机等。
6.实验展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7.材料回收:收集实验用过的材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是一次简单而生动的科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充气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合作愉快。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实验设计有待完善:实验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的环节,让学生更加享受实验过程。
2.讲解不够详细:在引入活动中,讲解气球充气原理可以更加具体,让学生对实验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学生讨论不够积极:在实验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passively,需要引导他们更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4.实验延伸不够广泛:延伸环节可以设置更多拓展性实验,让学生探索更多科学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我会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实践能力。
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活动简介本次活动名为《瓶中吹气球》,是一项旨在通过实验感受气体的性质,锻炼儿童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活动。
参与者为大班儿童,活动时间为1个小时。
活动流程1.准备工作在活动开始前,需要对实验进行准备:•准备空心塑料球3个。
•准备500ml的透明PET瓶2个。
•将1个PET瓶塞入空心塑料球内,钳子会让这一步容易许多。
•往另1个PET瓶中添加30ml葡萄糖溶液,再添加适量的干酵母粉,装上瓶盖并轻轻摇晃几下。
2.活动步骤•让儿童一起观察空心塑料球(也可以用普通的空心球代替),询问他们球上面哪个方向是上、下、左、右,会不会因为旋转而改变方向等问题。
•提醒他们裹住气球的创可贴最好不要露在外头,否则很容易脱落。
•介绍PET瓶和干酵母,解释它们的作用。
•将瓶子递给每个儿童,让他们先看清里面的干酵母,然后加入10ml 葡萄糖溶液后用漏斗将这个瓶子的口遮盖,封紧瓶盖。
•将塑料球塞在另一个PET瓶中。
这时注意让儿童帮忙看好球,不能让球掉进里面,否则就无法完成下面的实验。
•漏斗漏入60ml葡萄糖液进去第二个透明PET瓶内。
•按着球使其慢慢下沉浸入葡萄糖液中。
•看到气泡出现在干酵母瓶子中之后,将它颠倒过来,轻轻摇几下。
•然后将干酵母瓶口缓缓的架到装满葡萄糖溶液的PET瓶口上方。
注意,不能让两个瓶口完全上下覆盖,中间要留有空隙。
•休息一下,等几分钟。
•当然稳定沉降好气泡的葡萄糖瓶子要缓慢拉出,这时候观察即可看到葡萄糖瓶子里的干酵母过程的真实发生:葡萄糖和酵母发生酵抗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有水的情况下分解成水和气体分子。
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形成平衡新的二氧化碳分子持续地被产生,于是二氧化碳分子就被压入了球中。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儿童了解了气体的性质和气体的运动规律,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奥秘和探究的乐趣。
同时,这个活动也锻炼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瓶子吹气球》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瓶子吹气球》精品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气球被吹起来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气球。
2. 准备一些小瓶子,每个瓶子里装有一定量的水。
3. 准备一些吸管。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气球、小瓶子和吸管,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吗?它们可以怎样一起玩呢?”2. 探索过程:(1)教师指导幼儿用吸管吹气球,让幼儿感受吹气球的乐趣。
(2)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吗?为什么气球会被吹起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教师演示实验:将气球套在瓶子上,用吸管吹瓶子里的水,让气球上升。
让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四、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操作实验过程中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2. 评价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幼儿在回家后的扩展活动中,能否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气球被吹起来的原因。
2. 难点:让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七、活动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其他科学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2. 开展科学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
3. 组织科学实验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科学现象。
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教案及反思教案: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2.掌握使用瓶子和气球吹气球的方法。
3.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空气球若干。
2.透明瓶子若干。
3.一小瓶苏打水或醋。
4.一小碗苏打粉或小苏打。
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能够产生气体的例子,如手机上的充电器会发热和冒烟、水杯里装的矿泉水会冒出气泡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现象的原因,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气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2.探究(30分钟)(1)将一个透明瓶子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瓶子里面是否有气体。
然后向瓶子里面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瓶子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瓶子里面产生了气泡,并解释这是因为吹气的时候口腔产生了空气,使瓶子里面的空气增加,由于容积的限制,气泡就产生了。
(3)然后,教师再次向瓶子里面吹气,吹满为止,并让学生观察气泡的变化。
指引学生注意气泡的数量和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气泡的位置等。
(4)解释吹满气泡变多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空气被吹入瓶子,瓶子里面的压强增加导致了气泡的形成。
3.实践(20分钟)(1)让学生两人一组,每组发给一个透明瓶子和一个气球。
(2)让学生将透明瓶子里面放入一小碗苏打粉或小苏打,然后发给每组一小瓶苏打水或醋。
(3)让学生观察苏打粉或小苏打与苏打水或醋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入苏打粉或小苏打之后会产生气体,并向学生解释这是由于苏打粉或小苏打和苏打水或醋的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4.总结(10分钟)请学生总结,现在已经学会了通过瓶子吹气球的方法,并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还有哪些物体或方法可以吹气球。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并使他们了解到气体的特性和作用。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得瓶子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2.了解静态电力的作用及其应用范围。
3.把握瓶子吹气球的方法,并能够对试验结果加以总结。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开篇引导
老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引导同学察看瓶子的特点,并引导同学思考瓶子里可能有什么。
2.学问讲解
(1)瓶子的构造原理:瓶子是由底、盖和柄构成的。
盖上有很多的洞,底下有一些小脚。
它能够容纳很多东西,但容积大小直接与它的大小成正比。
(2)静电吸附的原理:在瓶子与气球擦了几下之后,表面静电会聚积。
当瓶子摩擦气球时,摩擦会使气球带电,带电的气球随即发生静电吸附现象。
3.试验演示
(1)准备工作:取一个小瓶子或者一个杯子、一个气球和几张纸。
(2)步骤操作:将气球膨胀确定程度,然后放到桌子上;将瓶口向气球接触,此时会显现吸附现象;轻轻地拉开瓶子,气球会自动吸附在瓶子口,只要瓶子不动,气球即可悬浮在空中。
4.试验引导
【思维拓展】:请各位小伙伴想一想,假如我们把气球里面的气放出来,会发生什么?
引导同学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思考为什么会显现这种现象,并且在动手试验中自行快速吸气将气球折丝并自行引导情境操作。
三、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发觉有些同学不太理解概念,有些操作不够快捷。
我觉得针对这些问题,我可以多引导同学,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多反复练习,提高他们的实践本领。
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同学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问。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试验物品上做好安全掌控,防止操作不当而损害到小伙伴。
大班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教案(精选3篇)
大班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教案(精选3篇)大班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生成气体的科学现象2、尝试与同伴合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并完成表格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生成气体的科学现象2、活动难点:尝试与同伴合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并完成表格活动准备:白醋、水、小苏打、气球、小勺、矿泉水瓶、视频、验证表格、猜想表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导入,向幼儿示范一次吹气球实验。
(二)基础部分1、幼儿自由进行实验(1)幼儿进行实验探索,完成猜想表格。
(2)幼儿开始实验,完成验证表格。
幼儿开始实验,老师强调实验要求:第一,注意观察在瓶子里面放了哪些东西会让气球发生变化第二,在用气球套瓶子的时候我们旁边的两个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按住瓶子再套气球;第三,听到老师返回座位的要求后要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实验3、师幼探讨实验结果(1)问题一:那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气球会变大,而有的小朋友的气球不会变大呢?(2)问题二:瓶子里面产生了什么?(三)结束部分教师解释实验现象活动延伸小朋友们,我们带上自己的气球和爸爸妈妈分享瓶子吹气球的秘密吧!大班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教案篇2活动目标: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对科学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醋、小苏打、气球若干、纸筒、透明玻璃瓶、记录单。
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小朋友们见过瓶子吹气球吗?2、观察材料,并介绍材料。
猜想瓶子是怎么吹气球的。
3、教师介绍瓶子吹气球的实验步骤。
(1)先用纸筒将适量的苏打粉倒入气球当中。
(2)将适量的醋倒入瓶子当中。
(3)将气球的口与瓶子的口套在一起。
(4)慢慢将气球中的苏打粉倒入瓶子里,然后观察醋与苏打粉遇到后会产生什么变化。
(5)与幼儿讨论醋与苏打粉在一起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6)教师小结:小苏打和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幼儿了解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并学习如何利用空气将气球吹起来。
实验材料1.空气2.瓶子(可使用各种大小的瓶子)3.气球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瓶子,并将瓶子里的空气全部倒出。
2.将气球口对准瓶口,慢慢地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3.紧紧地抓住气球和瓶子,让气球挡住瓶口。
注意不要让气球从瓶子上掉下来。
4.慢慢地将气球从瓶口上取下。
气球里的空气会随着气球的扩张渗入瓶子中。
5.用手指捏紧气球口,保持气球里的空气不会流出。
6.让幼儿轻轻地往瓶子里吹气,观察瓶子里的空气和气球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7.取下手指,让气球里的空气流入瓶子中,使瓶子里的气压增加,直到气球充满瓶子。
8.幼儿可以取下气球,观察瓶子里的空气是否能继续将气球吹起来。
实验原理气球里的空气渗入瓶子里后,会增加瓶子里的气压。
当幼儿轻轻地往瓶子里吹气时,瓶子里的气压会进一步增加,直到气球充满瓶子。
此时,气球里的空气和瓶子里的空气达到了压力平衡,气球就会被挤压变形,但不会塌陷。
实验扩展1.用不同大小的瓶子重复实验,看看能否用更小的瓶子吹起气球。
2.可以让幼儿试着往其他容器里吹气,看看是不是只有瓶子才能吹起气球。
3.尝试将瓶子倒过来,将气球从下方往上吹气,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有差别。
实验效果展示经过实验,让幼儿们深入了解到空气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空气对物体的作用。
孩子们在实验中不断探索,提出疑问,解答疑惑,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此外,此实验也有助于幼儿发展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活动简介本次科学活动旨在帮助大班幼儿较好地了解有关气体性质的问题。
通过实验和观察,幼儿们可以快速掌握有关气体的性质和气体的压强等相关内容。
同时,本次活动也能够帮助幼儿们培养科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气体性质的讲解 - 瓶中吹气球实验实验材料准备以下是需要的实验材料清单: - 瓶子 - 短管 - 小球 - 气球步骤简介1.先将瓶子装入几个小球;2.然后用短管将气球和瓶子口对接;3.用力吹气,观察瓶内小球的运动。
实验步骤详解1.将瓶子摆放在桌子上,准备好所需要的小球,将小球和瓶子装入;2.取出一个气球,并将其与瓶口用短管对接,将气球口紧贴在短管口,注意口没有铰链处要夹紧,不要留有缝隙;3.拉起气球,用力往瓶子里吹气,吹越多次球的膨胀度越大;4.抽出气球和管子,观察瓶内小球的运动。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随着气球吹起来越多,观察的小球在瓶内的运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吹气球时,气球内部的气体受到压强并开始膨胀,直到充满瓶子,才达到平衡状态。
不同气压强度对物体的受力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其中,在较低的气体压力下,球状物体会向瓶子中心移动,并被压缩变形;而在较高的压力下,球状物体受到的压力变大,向瓶口移动,球体的状态有变形。
实验思考通过这次实验,幼儿们可以感受到气体的性质和气体对其他物体的影响,并能从实践中深刻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律,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
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幼儿们应该继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科学的奥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留意身边的迹象和现象,感受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执教者:邓兰林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探索得知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的瓶子若干,瓶口套有气球。
2.幼儿记录纸人手一份,哭脸和笑脸娃娃若干,教师记录纸,记号笔。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在小瓶中吹气球的兴趣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气球。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吹气球呀?。
2.分别请两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并将吹大的气球固定住。
师:请你来试试。
气球怎么样了?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
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用力,才能吹得大大的。
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小瓶子,将气球塞进瓶子并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气球装进瓶子里,还能吹得大大的吗?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纸,来认识一下,瓶子代表什么?问号呢?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测,到底能不能吹大,还要验证一下。
请你轻轻地从背后的口袋里拿出装好气球的瓶子,试一试。
4.幼儿自由在座位上吹气球。
5.师幼讨论。
师:成功了吗?
小结:原来,光靠猜测不一定正确,还要动手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二、探索用大小不一的三种瓶子吹气球
1.根据幼儿需要,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猜一猜、试一试。
师:为什么一开始这两个气球能吹大,现在不行了呢?
师:那我再给你们大的瓶子,猜猜能不能吹大。
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你们的猜测记录好了,轮到你们要去实验了。
请小朋友记住:一个小朋友有一个筐,里面有三个瓶子,每个瓶子都试一试,老师敲铃就回到座位上。
听清楚了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师幼讨论,教师请幼儿说说有没有成功。
小结:原来,能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什么关系。
三、幼儿再次探索,寻找成功的秘密
1.激发幼儿成功的欲望。
师:两次都没成功,你们失望吗?别急,老师这里有好办法。
2.出示幼儿记录纸,交代要求。
师:这是你们的记录纸,我再请你们去实验一下上面的这四个瓶子。
记录纸的背后有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如果哪个瓶中的气球吹大了,就在旁边贴上笑脸娃娃,如果没成功就贴上哭
脸娃娃。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幼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原来,瓶子的身上有洞就可以把气球吹大。
四、总结提升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其中的原因,教师总结科学道理。
师:为什么气球放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起来呢?我们来听听电脑小博士是怎么说的吧。
原来,这里藏着一个科学道理呢,因为瓶子里装满了空气,吹气球的时候慢慢变大的气球就把瓶子里的空气从小洞里挤出去了,没有洞的瓶子里的空气排不出去,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2.寻找日常生活里与此有关的发明。
师:科学家们还根据这个科学道理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用的东西,我们来看看。
(播放ppt:打气筒、吸盘、针筒等)
总结:今天,我们用开小洞的方法成功地在瓶子里吹大了气球。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吸管,把它竖在瓶子里,再吹气球,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我们回教室去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