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诠《易》的向度..杨庆中著

合集下载

《周易》中的乾坤与男女——从《彖传》《象传》以及《文言》《系

《周易》中的乾坤与男女——从《彖传》《象传》以及《文言》《系

第19卷第6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 19, No. 6 《周易》中的乾坤与男女——从《彖传》《象传》以及《文言》《系辞》论乾坤两卦石 双 华(北京教育学院 人文学院社科系,北京 100120)摘要:《周易》中的乾坤之意具有广泛性,关乎天地万物的差异与相合。

虽然乾坤两卦并不局限于男女两性的取象,但是仍可以作为男女两性差异的形而上之指导。

就《周易》一书本身而言,其乾坤、男女之意也有不同的诠释和倾向,内容的变化可见于《彖传》《象传》《文言》和《系辞》本身。

男尊女卑之观念并不是形而上既定的,而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此可见于《文言》《系辞》中乾坤内容的高低描述,这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当时两性观念开始出现明显的尊卑之别。

关键词:《周易》;乾坤;阴阳;男女DOI :10.3969/j.issn.1673-2065.2017.06.012作者简介:石双华(1986-),女,河北衡水人,北京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社科系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KS017)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7)06-0074-05 收稿日期:2017-05-23一、乾坤两卦的对偶性《周易》①至于《易传》成书的时代,更是众口不一。

《易传》分为《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共七种十篇。

在汉代之时,《易传》与五经都被认为是孔子所作,除宋代学人有所疑之外,这种观点占据学术界主流。

而随着20世纪30年代学界疑古思潮的兴起,学界新观点认为《易传》并非成于一人之手,成书约在战国至西汉初、中期,而成书最晚大概到秦汉之际。

朱伯崑认为其中大部分内容成书于战国中晚期,并在《易学哲学史》中,对此观点进行了一书的通行本由经和传组成,经文由卦象、卦辞和爻辞构成。

关于经文的形成时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第一,殷末周初说(见《系辞传》记载)。

孔子学《易》考论

孔子学《易》考论

孔子学《易》考论【摘要】本文围绕孔子学《易》考论展开,首先介绍了孔子对《易》的看法,然后详细分析了孔子对《易》的研究方法,以及他如何将《易》运用于教育和治国。

接着探讨了孔子对《易》中重要概念的解读和《易》文化传承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孔子学《易》考论的现实意义。

文章指出,孔子学《易》考论对于理解孔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孔子学《易》考论将有助于深化对孔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易》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孔子学《易》考论、《易经》、研究方法、教育、治国、重要概念、文化传承、现实意义、未来研究1. 引言1.1 孔子学《易》考论的重要性孔子学《易》考论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易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对《易经》的研究和解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他通过对《易经》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深化了自己对于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思考,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启示。

孔子学《易》考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孔子崇尚传统,注重学习和继承先贤之道,将《易经》看作是一部智慧的宝库,是可以指导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经典之作。

他的研究和解读使得《易经》的精髓得以传承下来,并影响了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

孔子学《易》考论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思考人生、治国安邦的重要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孔子学《易》考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1.2 孔子对《易》的看法孔子对《易》的看法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易》是一部可以通过解释象征意义来预测未来并指导行为的经典。

在《易传》中,孔子曾说:“学《易》之道,必以礼节为本,其道在礼节之间。

易经教你不占而趋吉避凶_杨庆中访谈录

易经教你不占而趋吉避凶_杨庆中访谈录
此书原名《周易与处世之道》,乍一听, 好像只是关于处世技巧的一些介绍,其实 不然。当时就是按照《周易与人生》的结构 来写的,只不过为了配合丛书的书名,所以 起 了《周 易 与 处 世 之 道》这 个 名 字 ,这 个 名 字对全书内容的概括实际上是不全面的。 因为该书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讲德性基 础,另一部分是讲方法原则。
而趋吉避凶之道。关于这一点,孔子学《易》
的历程很有启发意义。史料记载,孔子早年
由于视《周易》为掌之于巫史之手的蓍占之
书,所以不十分看重。但到了晚年,由于个
人的阅历,以及可能读到了一些新的史料,
重 新 研 究《周 易》,发 现 里 面 有“ 古 之 遗 言 ”
(古 代 圣 王 的 遗 教),有“德 义 ”可 观 ,于 是
由 20 世纪的三次易学热,再回过头来 看 中 国 思 想 发 展 史 ,我 们 也 会 发 现《周 易》 的特殊地位:汉代被奉为五经之首,魏晋是 “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之一,宋 代是融合三教的理论基础。宋代理学大师 程颐一辈子就写了一本书,就是 《程氏易 传》。正如我在前面所讲的,《周易》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知识分 子的哲学教科书,居于中国传统学术核心 的地位。大家知道,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是 经学,而经学的核心是易学。所以说《周易》 是中国传统学术核心的核心。为什么每当 社会思想发生重大变革时,人们都会关注 《周易》?答案也许就在这里。
20 世纪三次易学热分别是:20、30 年代
古今,彰显人类生命的本质。
以疑古思潮为背景,以近代实证方法为手
读经典、或者说读《周易》,读到什么程 段,以正本清源,破除封建壁垒为目的而形
博览群书 2011/02
成的一次易学研究热;50、60 年代以思想方 法的讨论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 导 ,以《经》、《传》哲 学 及 研 究《经》、《传》的 方法为核心而展开的一次易学大讨论;80、 90 年代以传统文化的反思为背景,以马克 思主义及现代最新科学理论为依据,以诠 释传统易学的现代意义为主要目的而展开 的一次全方位的易学研究。

论古史辨派的易学研究

论古史辨派的易学研究

论古史辨派的易学研究
杨庆中
【期刊名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古史辨派是活跃于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为了揭示有关中国上古史记载的真面目,该派对包括《周易》在内的诸多古代经籍进行了考证.其考证《周易》的目的,是“打破汉人的经说”,“破坏其伏羲神农的圣经的地位而建设其卜筮的地位”,“辨明《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为此,他们重点讨论了《周易》经传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周易》经传的性质及关系,孔子与《周易》经传,《周易》一书的结构等问题.这些讨论对于传统易学造成了极大冲击.从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他们的考证难免有疑古过勇之讥.但其求真的精神和实证的方法却对本世纪中国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10页(P29-38)
【作者】杨庆中
【作者单位】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1
【相关文献】
1."古史辨"派经学研究概述 [J], 袁宝君
2.论"古史辨"派的《老子》研究 [J], 刘晗
3.论“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得与失 [J], 李春青
4.论“古史辨”派的《庄子》研究 [J], 李淑清;杨发宁
5.略论“古史辨”派的古史研究方法 [J], 胡新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子与《周易》的辩证法思想

孔子与《周易》的辩证法思想

孔子与《周易》的辩证法思想《周易》是六经之一,而六经是孔子编修的。

因而,孔子对《周易》的承传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不能说《周易》的思想都是孔子的思想。

但是,有两点可以肯定,首先,孔子认同《周易》的基本思想,他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从这句话看出,《易经》比较难学。

如果学好了《周易》,在社会实践中就没有大的过错了。

这话也证明孔子认为《周易》是一部认识事理法则的书。

其次,孔子对《周易》有很大的发挥,一般认为《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但也有学者认为《十翼》不止孔子一人的创作。

《十翼》①的内容非常丰富,对读者深入研究《周易》有很大帮助,有很多语言浅显易懂,不象文王作的卦词那么晦涩难懂。

就算《十翼》不是孔子一人的创作,但孔子毕竟是主要作者,有很多话都是孔子直接说的话。

因此,孔子的血脉里,既灌注融汇了《周易》里的基本哲学观念,又演化出了许多具体文化思想。

《周易》和孔子是不可分割的。

有人认为《周易》很神秘,仅仅把它作为占卜之用,预测个人前景吉凶。

说《周易》神秘,是说首先其内容是极其简单的“─”和“--”型符号排列组合,虽然单调,但高度抽象。

正因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难以揣测它象征的具体事物极其含义。

把《周易》当成一部纯粹的占卜书是把它浅薄化和庸俗化了。

毫无疑问,《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学著作。

说他高深,是因为它既有简单而神秘排列的符号,又有很多明了和晦涩相间的对符号的文字说明。

说《周易》是占卜的书也好,是高深的哲学著作也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及与认识相适应的人的行为方式。

也就是说,《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对天、地、人的认识和人如何顺应事理法则的经典。

伏羲氏画八卦,文王演绎八卦并作“卦辞”,周公作“象词”,孔子等人作《十翼》等。

《周易》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

《周易》的集体创作说明: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同一性,也即是说,对事物根本规律的理解,这些哲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至少都认同了一致的方向。

试论《周易外传》的解释向度

试论《周易外传》的解释向度

摘要:《周易外传》是王夫之的第一部易学著作,其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立于易简以知险阻”的人生哲学。

王夫之认为,人生的忧危险阻并非一定就是某种不可预期的重大变故,相反,它通常蕴含在日常的言笑之中,蕴含在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望中。

《易》作为礼的源头,它的六十四卦中,《易传》所阐明的“九卦之德”与礼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反映了礼“以常待忧患”的性质,也体现了《易》之变与礼之常的统一,而“惟衣裳可以配乾坤”,则揭示了易象与礼象的同一性。

关键词:易传;礼;王夫之;德礼;忧患意识《周易外传》是王夫之的第一部易学著作,其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立于易简以知险阻”的人生哲学。

作为一本哲学意味很浓的书,过去人们对该书涉及到的传统哲学命题的改造,对宋明理学的清理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较多的揭示,而对它涉及到人生险阻的礼学问题却被人们长久地忽略。

目前,仅见业师萧汉明先生的《船山易学研究》,[1]对此略有涉猎。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拟对王夫之此书中的以礼释易的倾向作一勾勒。

一、“因《易》以生礼”的源流论在王夫之看来,易与礼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讨论易与礼之间关系时,王夫之追溯了周王朝的政治基础,认为“周以礼立国,而道肇于《易》。

”[2](卷六)也就是说周礼的各种原则,是蕴含在《周易》中的,《易》是礼的源头。

在历史上,将《易》与礼联系起来,并不是王夫之的创见,这是先秦时代就有的一种观点。

当晋国的韩宣子在鲁国看到《易象》与《春秋》时,就曾慨然称许“周礼尽在鲁矣。

”[3]同样,在《易传》中,以礼释易的解释倾向也时有所见。

王夫之在《易》与礼之间关系方面的创见,在于他对《易》为礼的源头作了新的论证,《汉书·艺并认为以礼释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易与礼之间有着一种普遍理与具体应用的关系。

文志·六艺略》在把古代学术分为六大类的同时,对各自的内涵及其关系作了区分,认为“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着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

论_易经_与_易传_思维方式的异同_杨庆中

论_易经_与_易传_思维方式的异同_杨庆中

商务 印书馆

第3 0 页 ) 符 号 系 统 作 为 人 们 对 自然 系 统 的理 解
更 具有 了 相 对 独 立 性
,
从而


观 物取
的 感 觉 运 动被 内化成 为 一 种逻 辑 的 运 演 活 动
,
人们 已 不 是 用 它 去 算 卦
,
而是 用它 去理 解
……
,
自然
进而改 造 自然
,

《 系 辞 传》 云
,

原 因 的 探索


,
这 尽管 是 对 事 物之 间必 然联 系 的探 索 标
,

自然界 与人 类 社会之 间的 关 系” 认识 的深 化
,

原则


规则和 规律 在 他 们
那 里开始 成为 思考 的对 象
并 通过 表意 符号 的 系 统 在他 们 的 思 维 中不 断建 筑 起来
这 就 是哎易 经 》 思 维 的 最 高 成 就
,
同上 书
,
第4 9 页 ) 章 学 诚 亦 云
:

易 象 通 于 诗 之 比 兴 ’( , 《 文 史 通 义 》 )《 诗 经 》 与《 易 经 》 是 同时代 说 比 兴 是一 种手 法 乃 是就 写 作 技 巧 而 言 的

的作 品
《诗 经》 中 运 用 比 兴 手 法 的 诗 很 多

就思维 的层 面 来说 兴者
,
息 维 的成长
《 易 传》 对
和演化是 一 个 形 成 概念 的过程
《 易 传 》 解 释《 易经 》
,
是 一 个 精 心 构 制 或多 或 少 地 系 统 化 的结构 的 过 程

1,从杨政宁说《易》谈起

1,从杨政宁说《易》谈起

读易心得之一——从杨政宁说《易》谈起俞稚玉近在网络空间流传着杨振宁先生对《易经》评价的言论。

杨振宁认为“易经讲的东西毫无逻辑,阻碍了中国的近代科学的诞生。

”对此说法,拍手称赞者有之,兴手鞭鞑者也有之。

以下作为一个八十而后读《易》的学生仅按目前个人对《易经》的认知说说个人的观点。

《易经》是中国最早古籍之一。

是中国古代从象形符号演化为文字过程中留下的重要文献,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哲学、预测、政治、军事、人文、医学等等方面,有人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它的历史价值自然毋庸置疑。

现在讨论的是《易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是它阻碍了中国现代科学得发展了吗?人们在与自然的共处中,对外界环境与对自身的探索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天下万物中唯有的具备的能力。

探索的方法有科学的方法,也有科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非科学的方法。

只要能揭示自然规律的并有用于指导人类实践的学问都应于继续探究。

科学是个好东西,唯科学论是个坏东西。

科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方法和体系。

它是一种系统性和有组织的知识体系,用于描述和解释世界的运作方式。

科学致力于建立可重复和可验证的知识,以便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并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预测现象或发展新技术。

科学包括多个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科学方法,人类能够不断拓展对世界的认识,并取得许多重要的发现和进步。

科学研究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

有些命题不是科学方法所能解题的。

而用非科学的方法似乎能更近乎探知事物的真相。

这取决于被研究的对象是确定性(决定性)事件还是非确定性(非决定性)事件。

科学方法的探索能解决决定性事件,而无法解决非决定性事件。

对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的问题用非科学的方法也许更有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件事物的演变和结果往往是多因素参与作用而决定的,就像数学中的多元多次方程组。

一件事物如果仅有一个因子起作用,这就是简单事件,如果有几个有限的因子作用,在设置一定的条件下,也能求出解,这就是决定性事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孔子学《易》考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孔子学《易》考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孔子学《易》考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孔子学《易》考论一、关于“《鲁》读”问题孔子是否对《周易》曾有精深研究?本来,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汉书·儒林传》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尤其是被公认的最可靠的孔子文献《论语》亦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述而》)但是,《论语》此处有异读。

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音义》说:“《鲁》读‘易’为‘亦’,今从《古》。

”就是说,《鲁论语》此章原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这样,此章就没有反映出孔子和《周易》的任何关系。

各种对孔子与《周易》关系的怀疑由此而起,以至形成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悬案。

我认为,既然这种异读现象是由不同的《论语》版本造成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最可靠的途径,是考察《论语》的版本源流,搞清《鲁论》与《古论》之间的关系。

按照笔者的考察,《鲁论》和《古论》属于同一来源而晚出,前者是由鲁人伏卿以后者为底本进行改编而成的。

在改编过程中伏卿曾参考过《齐论》,后来张禹在对《鲁论》进行改编时也曾从《齐论》吸收了一些内容。

自景帝时发现《古论》至郑玄时代,已有三百年左右。

在这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鲁论》一定会不少讹误,其所吸收《齐论》的部分,也一定会与原文有出入。

在这种情况下,郑玄在编校《论语》时便自然地要参考《古论》和《齐论》以纠正《鲁论》的论误。

据陆德明讲:“郑校周之本,以《齐》、《古》读,正凡五十事。

”(《经典释文·论语音义》)但陆氏所引郑玄“《鲁》读”,皆曰“从《古》”,未有“从《齐》”者,这是因为《古论》毕竟是《鲁论》的祖本,而《齐论》只是当时《鲁论》的一个次要来源。

鉴于《鲁论》只是《古论》的改编本,当然《古论》更原始、更可靠。

杨庆中老师讲《周易》易传篇下

杨庆中老师讲《周易》易传篇下

杨庆中老师讲《周易》易传篇下第四讲《易传》中的天人之学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一下《易传》,也就是从天人之学的角度,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天人关系的问题,这是中国哲学的特点。

外国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中国哲学强调天人之间的和谐、合一。

史学家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讲:一、宇宙论宇宙论就是论宇宙。

就是论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其目的是要界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也就是它的落脚点是在“人”。

应该如何与宇宙和谐共生进而成为一个整体。

也就是人与整个宇宙之间的关系。

人是万物的灵长。

首先,看《易传》中的宇宙论,它是怎样理解宇宙的。

人是有生命的,它最大特点是有生有死,这就意味着人不能永恒,但是,由于人自己有理性有认识,人又希望超越生死,而追求永恒,人又希望能够与一个永恒的东西发生关系,人就要讨论比人生死更永恒的东西,以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来思考问题,或者说作为一个背景。

《易传》中的宇宙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天、地、设、位这个天地是以乾坤来说的。

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卦《彖》传)。

把乾元看作伟大的,万物靠着它才能开始,所以它统帅于天。

《坤》卦《彖》传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一个乾一个坤,一个天一个地,也就是一个阳一个阴。

一个是万物资始,一个是万物资生。

它们是构成万物的原点,也就最基本的元素。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天地之间的交合产生万物,万物才开始化生,就和男女的结合,衍生新生命是一个意思。

阴阳合理的搭配,对于一个团体或一个群体的和谐的相处和生命力的激发是有帮助的。

阴阳平衡,阴阳协调,独阴不生,孤阳不成。

乾坤与六子的关系,把乾坤定为父母,把震、巽、坎、离、艮、兑定为子女。

《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被质疑过真伪的古代著作和诗文一览

被质疑过真伪的古代著作和诗文一览

司马朝军:被质疑过真伪的古代著作和诗文一览本目录是我多年来编制的一份专题书目。

本欲竭泽而渔,岂料书囊无底。

俟河之清,亦无法尽善尽美矣。

大辂为椎轮之始,或许为得鱼之筌。

本录大体分为十类:首四类大体按照四库分类,次录佛、道二藏,末为辨伪论著。

下限暂定为2005年年初。

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顾颉刚,论易系辞中观象制器的故事.同上黎光简.《周易》的作者及其思想观.哲学月刊,1929(2:2)屈万里.易损其一考.山东省图书馆刊,1936(1:2)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青铜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李汉三.《周易》卦爻辞时代考.建设,1955(3:11/12)高文策.试论易的成书与发源地域.光明日报,1961年6月2日刘泽华.略论易经的年代及其思想.天津日报,1961年6月14日严灵峰.《易经》“小象”成立的年代及其内容.哲学年刊,1967(4)徐芹庭.论孔子与《易》之关系兼评欧阳修钱玄同之误说.孔孟月刊,1978(16:10)林炯阳.《周易》卦爻辞之作者.易经研究论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0詹秀惠.《周易》卦爻辞之著成年代.孔盂月报,1978(16:10)高亨.周易古经的作者与时代.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屈万里.周易卦爻辞成于周武王时考.同上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同上李汉三.周易说卦传著成的时代.同上李汉三.周易十翼异时分成考.同上徐世大.周易之作者.周易阐微,台北:开明书店,1963户田丰三郎.周易彖系两传の成立.日本中国学会报,1959(11)李学勤.周易卦爻年代补证.周易经传溯源,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李学勤.易传的年代问题.同上金景芳.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周易研究,1988(1)吕绍纲.周易的作者问题.周易阐微.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沈士梅.周易成书于春秋以后.周易研究,1988(2)杨天宇.读易经的成书时代与作者.史学月刊,1988(4)戢斗勇.易经的形成不可能早于西周晚期.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2)王世舜.论周易的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2)侯廷章.推翻“文王作周易说”的论据不实.南都学坛,1989(3)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发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孙元吴.关于周易经传构成时代及作者的商榷.中华易学,1990(11:3)蒋信.周易是纂改伏羲卦系而成书.大易集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李学勤.公孙尼子与易传的年代.文史第35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梅应运.周易卦爻辞成书时代之考索.香港新亚书院《学术年刊》,第13期于载洽.论易经之编纂时代.中华易学,1991(12:4)金景芳.三易思想的产生不在尧前.长白论丛,1992(1)毛一波.易传著作年代论述要.东方杂志,1987(复刊21:4)刘延刚.周易说卦传成书年代新探.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4)郭沂.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重新检讨《易传》成书问题.国际易学研究第3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李学勤.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李学勤.帛书《易传》与《易经》的作者.同上李学勤.孔子与《周易》.同上李学勤.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同上李学勤.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同上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3)游唤民.《易大传》非孔子所作.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陈启智.论《易传》的学派属性——与陈鼓应先生商榷.周易研究,2002(1)王兴业.三坟易探微.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王兴业.再论《三坟易》不伪说.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王兴业.再论《古三坟》的《归藏易》.大易述要,济南:齐鲁书社,1994廖名春.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周易研究,2001(2)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2)程二行,彭公璞.《归藏》非殷人之易考.中国哲学史,2004(2)陈恩林.河图洛书时代考辨.史学集刊,1991(1)陈恩林.再谈河图洛书的时代问题.史学集刊,1992(4)韩永贤.河图洛书时代再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1)杨效雷.“河图”“洛书”非点阵之图考.南开学报,2004(3)杨效雷.清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考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卫聚贤.金滕辨伪.国学月刊,1927(2:12)张荫麟.伪古文尚书案之反控与再鞠.燕京学报,1929(5)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顾颉刚.《尧典》著作时代考.文史第2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尚逵斋.尚书金滕之谜.建设,1961(10:3)毛宽伟.尚书金滕疑辨.达德学刊,1964(2) 蒋善国.尚书的真伪问题.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3:3)屈万里.今本尚书的真伪.幼狮,1955(3:12)戴君仁.古文尚书冤词再平议.东海学报,1960(2:1)胡秋原.关于古文尚书孔安国传之公案.中华杂志,1969(7:9)王保德.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驳议.中华杂志,1969(7:9~12)王保德.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驳议续论.中华杂志,1970(8:10)王保德.阎若璩不了解“同德度义”的意义.学园,1971(6:7)王保德.阎若璩妄证德乃降及郁陶系伪帝.学园,1970(6:1)王保德.评阎若璩证壁中书出景帝初的无据.学园,1970(6:4)王保德.古文尚书非伪作新考证.文坛124-129期,1970.10—1971.3刘善哉.对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导疏的反考证.学园,1969(5:4)刘善哉.对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的反考证.学园,1970(5:5)刘善哉.阎若璩攻击大禹谟皋陶迈种德之评议.学园,1970(5:12)于大成.谈伪《古文尚书》.台湾新生报,1968年7月30日李振兴.《尚书》大小序辨疑.孔孟月刊,1980(19:3)钱穆.谈张穆著阎潜邱年谱亦论《尚书》古文疏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李振兴.尚书费誓篇作成时代的再检讨.孔孟月刊,1982(20:8)金兆梓.今文尚书论.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刘朝阳.从天文历法推测尧典之编写年代.同上岑仲勉.尧典的四仲星和史记天官书的东宫苍龙是怎样错排的.同上毕长璞.尧典成书年代之问题.同上屈万里.《尚书释义·尧典》前言.同上屈万里.尚书皋陶谟篇著成的时代.同上屈万里.论禹贡著成的时代.同上辛树帜.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同上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同上童书业.五行说起源的讨论.同上屈万里.尚书甘誓篇著成的时代.同上届万里.《尚书释义·盘庚》前言.同上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同上曾荣汾.康诰之作者.康诰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1程元敏.尚书多方篇著成于多士篇之前辨.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屈万里.尚书文侯之命著成的时代.同上朱廷献.泰誓真伪辨.孔孟月刊,(19:4)朱廷献.汉泰誓之流传及其著成时代考。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

收稿日期 :2006212208 作者简介 :林忠军 ,男 ,山东莱阳人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 ① 本文中帛书《易传》的内容 ,悉引自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之释文 ,以下所引仅注篇名 。为方便起见 ,均写作通
用简体字 。 ② 《吕氏春秋·慎行论》和《说苑·反质篇》有孔子占得贲之记载 。《易纬·乾坤凿度》有孔子偶筮得旅之记载 。 ③ 李学勤说 “: ‘孙’读为‘循’,音近通假 。”见李氏著《周易溯源》,巴蜀书社 2006 年版 ,第 374 页 。
孔子晚年发现了《周易》中“古之遗言”,这里 “古之遗言”是文王之教[2]374 ,即文王以仁为核心 的德性 。《要》所说的“文王仁 ,不得亓志 ,以成其 虑”,说的就是文王在纣王无道之时推行仁德谋求 推翻商王朝而不得其志 。孔子看来 ,这种以仁为 核心的德性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一种不偏不倚 、 知柔知刚的处世方法 。他说 “: 川 (坤) 之至德 ,柔 而反于方 ;键 (乾) 之至德 ,刚而能让 。”《( 衷》) 此是 说乾坤至德刚中有柔 ,柔中带刚 ,刚柔相济 ,二者 不能偏废 。若只有刚无柔 ,或只有柔而无刚 ,则必 然有一失 “, 不刚则不 (动) ,不 (动) 则无功 ,恒
那末 ,孔子如何改变《周易》文本的性质 、实现 由卜筮解释向德性解释转换的呢 ?
二 、见仁见知的易学解释 原则的确立
为了实现《周易》卜筮向德义转变 ,孔子儒家 在解释道时 ,提出见仁见知的原则 。帛书《系辞》 云:
一阴一阳之胃 (谓) 道 。 (继) 之者 ,善也 ;成之 者 ,生也 。仁者见之胃 (谓) 之仁 ,知者见之胃 (谓) 之 知 ,百生日用而弗知也 ,故君子之道鲜 。
但是 ,面对着这个复杂的 、具有双重性的易学
88

易经(周易)论丛【大全集】之九

易经(周易)论丛【大全集】之九

结果按相关度排序|按时间排序《周易》浅谈10-12-23jinruyi《周易》浅谈。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周易》与我平时跟研究生上课太不一样了,也许讲台下有的人研究《周易》已到了很深的程度,而有的人恐怕连《周易》"ABC"都不知道。

《周易》不再叫《周易》,而叫《易经》,其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如泰卦卦辞说:"小往大来";评赵彦春《杨振宁——使人昏昏?使人昭昭?》10-12-28RockyField杨振宁也在6年前写过一篇《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认为《易经》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近代科学无法在中国产生。

杨振宁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向国人传道授业,涉及科学、文化、文字诸多方面。

杨振宁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推演法,并以《易经》之"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来概括归纳法的来源,认为这就是贯穿《易经》的精神,是向上求整体"象"的方法。

卦名是单音的。

易经杂说211-01-10找然错卦与综卦是什么意思?我们再从乾卦起,从右向左看横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决右)、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再仔细分析这八个重卦的内外卦,又可以发现,内卦都是乾卦,而外卦从右到左,则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再上去第四囗变,为山雷颐卦囗,名为肌肉卦,再上去第五爻变,为风雷益卦囗,名为骸骨卦,再下飞又是第四爻开始变,为天雷无妄囗,名为棺椁卦。

京房卦变与人生。

易经杂说711-01-10找然易经杂说7.卦情。

" 解释乾卦的精神,在时间上如六条龙一样,一天分六个时辰,驾御天体,就是他的功能,而风、云、雷、雨等等,云行雨施,使天下安定,这目的在解释乾卦的本体,等于基督教说的上帝,佛教的佛,道家的道。

_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_四_目录_易之哲学研究专辑_

_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_四_目录_易之哲学研究专辑_

周易研究2008年第2期(总第八十八期)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四)目录(易之哲学研究专辑)【通论】周易哲学,高磵庄与钱基博先生论周易书,朱谦之谈读易心得,朱世龙论周易中之哲学原理与方法,严灵峰论易,潘占谓周易之哲学思想(上、下),于维杰试论周易之特征,邓徵涛论易学之四基本特性,祁怀美易经的基本认识,世乔《周易》与中国哲学,陈金生周易哲学思想———孔门学说之三,吴康易的哲学内涵,程石泉论《周易》的哲学思想与爻性爻位的关系,萧汉明略论《周易》思想的两重性特征,张武《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成中英论《周易》的形上学,谢维扬论易之原始及其未来发展,[美]成中英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易道的诠释(一),唐力权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易道的诠释(二),唐力权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易学阐释,刘润忠《周易》的哲理化与“易象”符号的更新,汪裕雄《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的哲思———人类理性的导引,[台]高怀民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欧阳康孟筱康“经典周易哲学”的成因及其历史地位,施炎平《易经》的哲学思想,冯友兰易经的义理性,戴君仁《易经》之理想系统,[美]成中英《易经》解秘,康中乾《易经》思想探究,高鹏《易经》中的哲学与儒家的改造,杨向奎《易经》意义的来源,陈坚《易传》的哲学思想,冯友兰试谈《周易》大传的哲学思想,高亨论《周易大传》的哲学体系,徐志锐论《易传》的整体思想,颜炳罡《易传》哲学思想探析,赵书廉《易传》的思想特色,王新春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黄宝先《易传》中的基本哲学问题,[台]杜宝瑞【宇宙论】易经哲学体系析述———法自然的人性主义,金忠烈说易———中国宇宙哲学价值之重估,李富华论易经的宇宙观,曹敏穿着神学外衣的朴素唯物论因素———《周易》经、传菁华发微之一,郑谦天人之际三纲领———论《易传》立天、立地、立人的三才之道,苏渊雷《周易》中的朴素自然观,周向阳虞友谦《易传》宇宙发生论初探,林忠军周易和中国古典宇观理论,施炎平交、感、化、革———《周易》宇宙观的生成逻辑,杨庆中《易》的宇宙观、性命观及文化观,金忠烈易传性命天道思想之析论,郑力为阐生生之谓易,魏元生生之谓易,罗光周易的生生之道,赵玲玲《易经》天人观及影响,刘长林生生之道与中国哲学,刘泽亮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论《周易》“天人合一”观中“天”与“人”的结合点,刘金明论《周易》的生命哲学,施忠连李廷祐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蒙培元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黄玉顺乾坤二卦形上解,俞懿娴论《周易》的创造观念,施忠连《周易》的生命哲学与生存发展论———兼评西方知识形上学之偏差,[台]魏元“易”这个观念,[台]程石泉【人生观】易为君子谋分类举例(上),朱学琼易为君子谋分类举例(下),朱学琼易经中的教育哲学,李霜青《周易》的伦理意义,刘金万论《易传》的价值观,赵馥洁《易传》的理想人格论,施忠连《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杨昌勇《周易》的人生观,张正春《周易》看道德主体之体认与重建,[韩]郑炳硕《周易》人格建构,李兰芝《周易》价值观初探,张瑞亭论《周易》的情理品位,陈良运《易经》中的君子观,于春海卞良君《易传》的道德哲学和现时代,罗炽《周易》人格理论之剖析,翁银陶《周易》中“君子”之特质初探,[台]侯婉如《周易》中的道德观,于春海卞良君《周易》德义利略论,丁四新《周易》“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杨建祥《易传》义利观研究———兼论《易传》之伦理思想,孙熙国徐青春论《易经》作者的主体意识与道德内求思想,裴传永易学中的人学思想,黄正泉《易传》人性论探微,梁韦弦《易传》“德”论研究,肖雁《周易》“迁善改过”思想述略,杨庆中易经哲学的人类文明之道,[台]高怀民人文易与民族魂,萧萐父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陈望衡《易经》对人类三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之道,[台]高怀民《易经》思想中的人文关怀,高柏园易学与和合文化,李孟存张俊峰《周易》的智慧,张立文忧患・变通・和谐———《周易》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理想,杨庆中《周易》与和合学,张立文传统易学的人文精神,梁韦弦【认识论】周易系辞传认识论底考察,刘百闵《易经》认识论发微,康中乾《易经》之知识论,[台]于维杰周易经传的哲学知识学探究,[台]杜保瑞《周易》中的逻辑方法论思想探索,朱治凯《易经》卦图解意,康中乾《易经》与中国的类比逻辑,周山易学中的推类逻辑,吴克峰《周易古经》形象思维举要,罗炽从八卦符号系统看《易经》的思维模式,王霆钧象占、原始思维与传统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易经》的尝试,陈明《周易》系统论方法思想发微,朱志凯略谈《易经》的思维方式,蒙培元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郑万耕《周易》精蕴初探,李太生“易”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王霆钧易学思维之葩掇拾,陈良运【易哲学“范畴”论】论“太极”学说的演变,庶僮还《周易》太极说以本来面目,郑谦中国大易哲学“太极”旨趣之探究———兼以例证“国际中国学的未来发展”提要,[台]郭文夫“太极”思维的转化与发展,[台]赵中伟论易卦符号的阴阳寓义,曹福敬说解《周易》的阴阳,徐志锐从新科学的启示去探讨《易经》的哲学原理阴阳辩证一元论,[美]窦宗仪阴阳智慧说和《周易》系统论,施炎平《周易》之阴阳对待的逻辑,[韩]崔英辰试论阴阳是对待的统一,徐道一阴阳与对立统一,李申《周易》的刚与柔,张增田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韩]金晟焕相对概念之调适,[台]胡自逢《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施炎平“一阴一阳之谓道”析议,[台]黄庆萱《易传》道论研究,李祥俊《周易》“神道”析,陈望衡《易传》天论的哲学意义———兼论中国哲学有没有哲学概念,曾振宇《易传》中的易道与天道、人道及神道,梁韦弦论《易传》中的“道”,杨庆中论《易传》关于“时”的观念,施忠连《周易》“时”“位”观念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台]林丽真《周易》时的哲学发微,王新春《周易》“时”的哲学管窥,王贻社李秋丽与时偕行趣时变通———《周易》“时”之观念析,黄黎星易尚中和,朱学琼《周易》的太和思想,余敦康“亨行时中”,“保合太和”———论《易传》中的中和哲学,董根洪周易圜道与创新,刘长林易传中的变迁观念,文崇一论《易传》的变化观,许良“无往不复”———《周易》的转化观,王鲁宁王鲁飞《易传》“生死之说”揆义,王利民易传中的神明思想之研究,[台]邬昆如论易乾元,吴康试论《周易》的“几”,张军夫《周易》之“周”发微,郭建勋试论《易传》的知行观,李兰芝《易传》的吉凶观,梁韦弦《易传》之“气”与先秦儒家气理论,曾振宇郑重华易经“通”概念之研究———从谭嗣同《仁学》思路出发,邬昆如《易》哲学中的感应与亨通,曾春海易学中的元亨利贞说,郑万耕【易哲学研究方法探索】以乾卦的解释为例,看李景春同志的《周易哲学》方法论问题,王明超越名言 感而遂通———走出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困境,龚隽在《周易》与“世界哲学”之间———论本体论诠释学的哲学路向,李翔海哲学问题在当代和《周易》哲学观诠释———形而上学与形而中论,鞠曦易学方法论,杜宝瑞开展易学的实证研究,王俊龙易学研究本体特征论,傅荣贤论《周易》的乾坤哲学,徐志锐“乾坤哲学”与治《易》方法———与徐志锐同志商榷,王树森也谈“乾坤哲学”与治《易》方法———答王树森同志,徐志锐《易传》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唐明邦论《周易》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影响,杨达荣《易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刘蔚华《易经》朴素辩证观新探,李威周《周易》辩证法初探,谈永嘉《易经》及其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侯哲安从《周易》谈我国传统的辩证思想及特征,刘鄂培《易传》的辩证逻辑思想,冯契《周易》自然哲学图式与自然辩证法,珊泉《周易》———辩证法的源头,吕绍刚论《周易》的符号象征,陈良运《易经》的符号逻辑,[德]D/R/斐德烈博士“易”的意指符号学分析,范爱贤试论《周易》研究的符号学转向,张斌峰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问题的探讨,汤一介《易经》诠释方法的辩证性,潘德荣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林忠军《周易》诠释中的若干问题思考,周山经典诠释与文献整理———以《易经》研究为例,[台]黄沛荣“易注”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陈坚【易与儒释道哲学】孔易之研究———略史、内容及价值,刘文翮孔学与周易,但衡今易经与论语,李震孔子的易教,高明从易经论道统,任卓宣易经为孔门教材之津钥,钟克昌孔子的“仁”与周易的“易”,潘柏世孔子与易学思想体系之建立,高怀民易传十翼和论语中庸大学的比较研究,罗光荀易庸记要,李泽厚今本易传与先秦儒学关系的再审,朱晓海荀子一系的易学,李学勤孔子思想对《易经》的贡献,[台]吴怡《庸》《孟》与《易传》,王新野《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成中英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金景芳《易传》与孔学,林忠军《易》《庸》之学片论,萧萐父《周易》和宋儒的“理性”观念———理学理性精神探源之一,施炎平从《易经》与《论语》中看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及其现实意义,李文炳论易道与中庸之道,邓球柏周易与宋明理学,[台]于维杰孔子与《易传》———论儒家形上学体系的建立,朱祥飞孔子晚年心志蠡测———并为《莫春篇》作一新解,[台]林义正《论语》与易学,任俊华《易经》与儒家思想之渊源,孙熙国试论《周易》与《论语》中的语、默观,黎馨平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颜炳罡陈代波《周易》和儒家人文哲学———从差异比较的视角作重新诠释的尝试,施炎平易传与道德经中所见之辩证法的思想,何行之《周易》与《老子》,金景芳易传与道家,戴君仁从周易与老子论心物之合一,周伯达易经“原始反终”之理与道家“出世”之学,韦仲公《易经》与《老子》———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两大体系,杨柳桥论《易传》与老子辨证法思想的异同,余敦康论《老子》哲学同《易》的血缘关系,黄钊《易传》和《老子》辩证法比较,周秀光道教与《周易》的关系初探,卿希泰詹石窗论南方之学与北方之学的辨证发展———南《老》北《易》源流初探,刘先枚庄子处世哲学与《周易》,钮福铭《周易》丹道思想初论,刘国梁易学与道教文化的融通关系略论,詹石窗《系辞传》的道论及太极、太恒说,陈鼓应论易学与道教文化相关研究的意义与原则,詹石窗《易传》与道家哲学思想之比较,丁原明《易传・系辞》思想与道家黄老之学相通,胡家聪道藏之易说初探,张善文道教易学略论,卢国龙《易经》与《老子》的辩证思维,艾新强先秦道家易学发微,陈鼓应乾坤道论,赵建伟《易传》与西汉道家,郑万耕严遵引易入道简论,王德有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陈鼓应《周易》与《道德经》在思维方式上的内在联系,王树人喻柏林老子与周易古经之关系,李中华《韩诗外传》的黄老思想及其易说,周立升“黄老易”和“庄老易”———道家经典的系统性及其流变,王葆τ《易传》与道家思维方式合论,罗炽《太平经》与易学,罗炽试论陈致虚的道教易学思想,章伟文《庄》、《易》关系浅论———兼论道家易,李延仓传承与融通———《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黄承贵《易传》与道家哲学的可通约性,刘立夫道教符咒法术与易学关系的哲理探要,詹石窗《道养全书》易道融通思想发微,盖建民试论张伯端道教思想的易学渊源,郭建洲易感通义与佛说缘生义之比观,李翊灼《易经》与华严宗学说的形成,[美]华伦莱著胡文和译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夏金华以佛解易佛易一家———读智旭《周易禅解》,陈坚以《易》解《华严经》———李通玄对《华严经》的新诠释,邱高兴论易学史研究在易佛关系问题上的两个疏忽———兼谈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陈坚《离》解曹洞宗“五位”禅意研究,[台]郭世清智旭对《周易・大过卦》的佛学解读,陈坚真可论《易》———《易经》“佛经化”的一个实例,陈坚援禅以证易诱儒以知禅———《周易禅解》易学思想与方法略论,谢金良借易说禅:说不可说之说,刘泽亮易经哲学中的两个层次———老庄哲学与孔子周易十翼哲学,张肇祺易、道、佛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严灵峰《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世界观,余敦康“群龙无首”与最佳生存状态———试谈《乾卦》对儒、道生命观及先秦汉魏文士生命意识的影响,翟江月生生与守静———易、儒、道“静”论合说,向世陵《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吴根友诸子原易论,丁篪孙易经———六艺之原,张肇祺易道与先秦诸子论道之贯通,胡自逢《周易》与早期阴阳家言,萧萐父对《淮南子》运用易学的思考,杨默玄《周易》与《乐记》,李平《易》墨“义利观”略论,舒大刚论列子天端的易道思想,[台]林义正仲长统的思想与易学,张涛《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孙熙国陆贾《新语》与易学,项永琴【易与中西哲学比较】论整元思想,王震从“全”底观点论易经黑格尔辩证法及唯物辩证法之得失,曹敏简述心理学大师荣格氏对易经之推崇,顾翊群从大易生生之理看中西印思想,孙智杰从比较哲学论大易之五奇九胜,孙智荣黑格尔、《老子》及《易经》的辩证哲学———《易经》哲学讨论系列之四,[美]钟启禄试论怀德海的创新与《易经》的生生之理,郑金川《易经》哲学与怀德海机体主义,程石泉对比怀德海与《易经》,沈清松《易经》与怀德海,杨士毅《周易》的形上思维之再探———从黑格尔与怀德海之批判“主谓式”的形上命题着眼,蒋年丰《周易》与怀德海之间,[美]唐力权《周易》与怀德海之间(续),[美]唐力权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与《易传》的“数”的比较,林忠军易经・黑格尔・休姆及佛学中的辩证与因果概念,[美]钟启禄《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序,方克立K osmogonia的两种表述方式———《易经》与《神谱》相参照,苗力田《周易》中“大人”、“圣人”与印度上古诗集《梨俱吠陀》中“原人”的比较研究———兼论人类体验人格的发生与结构,李文炳王胜军卫理贤(R/Wilhelm)德译《易经》“吉凶”概念之探讨,[台]邬昆如《易经》与“心理分析”———重访爱诺斯,申荷永高岚中国的“阴阳”与西方的“因果”,陈炎荣格与《易经》,彭贤。

《论语》文献综述

《论语》文献综述

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期末考查論文標題《論語》研究綜述姓名王丹陽學號201030804012學院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專業博物館學課程名稱文獻學概要任課教師周炳華《論語》研究綜述《論語》作為一部影響中國五千年的著作,在當今社會,依然影響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閱盡《論語》,但也都對其略知一二,進入大學以來,我們開始系統的學習中國古代文化,其中印象最深著作的莫過於孔子的《論語》了,下面我就陳述一下我對《論語》淺薄的認識。

《論語》一書是由孔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成的,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們得言論和活動,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同時也是瞭解和研究儒家思想及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一本書。

《論語》首創語錄體,“論”是編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箴言的意思,如:《國語》、《世說新語》等,《論語》的意思即評論、編纂先師孔子的話語,《論語》傳至今世的有20篇①,各篇沒有篇名,後人便摘取每一篇第一句或前兩字三字作為篇名,如:《學而》、《為政》、《裏仁》等。

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記載,《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言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即而論纂,故謂之曰《論語》②因此《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點到為止,或啟發辯論,侃侃而談,但簡短的語言中透漏出孔子理性的思想,博學的知識以及參政宣揚自身為政理念的渴望;還有很多生動活潑的精闢的名言警句,像“禮之用,和為貴”,“三人行,必有我師”,“欲速則不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一直被後世作為格言傳誦,此外,《論語》的內容多半涉及政治、哲學、倫理等各個方面,在綿延幾千年的文化潮流中,他一直被後世傳頌。

雖說瞭解並閱讀了《論語》這本書,但我們還是不能夠精確的對孔子的思想體系作總結和歸納,因為《論語》本身內容簡潔,以古文的形式呈現給世人,所以如果單純的以現代人的眼光來解讀《論語》及孔子的思想體系和教育,即使可以,也很難使大多數人完全信服,當然,我談論孔子的思想體系和教育思想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各種史料作為考證的,那麼下面就談談我對孔子的瞭解。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杨庆中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杨庆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2
【相关文献】
1.论孔子的中庸思想 [J], 王建琴;
2.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J], 王平
3.孔子中庸思想之解析 [J], 赵子贤
4.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政治定位 [J], 王亚萍
5.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比较研究 [J], 董莹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子“五十以学《易》”辨正

孔子“五十以学《易》”辨正

孔子“五十以学《易》”辨正
程旺
【期刊名称】《东方论坛》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历来对“五十以学《易》”的解释都不够圆满、周延,其原因是未能厘清此章言说时间与“五十”之间逻辑关系.经由义理、文势、事证等方面的论证可知,
此章应是孔子暮年归鲁后的企求、哀叹之言,应解为“再让我多活几年吧,(这样我)
五十岁已经开始学《易》历程,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孔子开始学《易》的时间
是五十岁时,与老而好《易》、晚而喜《易》并不同时;其五十岁开始学《易》的促
因可从思想与现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孔子易学态度的转变可表述为从早年斥《易》到五十学《易》再到晚而喜《易》、老而好《易》的大致历程.
【总页数】7页(P8-14)
【作者】程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论语·述而》篇“五十以学《易》”章考辨 [J], 赵法生;
2.《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考 [J], 王晶
3.《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章考论 [J], 宋立林
4.孔子“五十以学易”浅探 [J], 马玉山
5.“五十以学易”与“五十而知天命” [J], 史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语》注释中的两种诠释向度——以《论语义疏》为例

《论语》注释中的两种诠释向度——以《论语义疏》为例

《论语》注释中的两种诠释向度——以《论语义疏》为例甘祥满
【期刊名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西方诠释学的理论表明,含义与意义是文本诠释中两种不同层次的内容,它们分别标示着诠释的知识性向度和意义性向度.皇侃的<论语义疏>汇存了汉魏六朝近五十家<论语>注释,作为对<论语>的不同诠释,其中汉儒的注释侧重在<论语>的"含义"一面,玄儒的注释则侧重其"意义"一面.由于知识与意义两种诠释向度的不同特点,汉儒对<论语>的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积累,玄儒的诠释则在意义性向度上推进了<论语>的深层义理.
【总页数】5页(P105-109)
【作者】甘祥满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儒藏》编纂中心,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2
【相关文献】
1.从皇侃对《论语义疏》的解读看六朝经典诠释学之发展 [J], 康宇
2.经玄之际——论何晏在《论语集解》中诠释方法与视域的两个向度 [J], 赛子豪
3.经典诠释之两种定向与三种路径的兼顾——以朱熹理学化《论语》诠释为例 [J], 毕景媛
4.诠释学视域下皇侃《论语义疏》的解经思想 [J], 孙少飞
5.玄理在诠释之中——以皇侃《论语义疏》为中心 [J], 蒋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孔子早年视《周易》为掌于史巫之手的筮占之书,不太看重。

晚年则发现其出于文王之手,包含“古之遗言”,因而态度转变,重新认定其性质,并以“观其德义”为原则,对《周易》的部分爻辞进行了诠释,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主张。

关键词:易传、周易、孔子、诠释《易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部解释《周易》古经的传世文献,传统易学一直认为该《传》系出于孔子之手,但宋代以后,怀疑的声音也不绝如缕。

到了上世纪初叶,此种怀疑走到了极点,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多数学者基本上不太承认孔子作《易传》的传统旧说。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不少与该论题相关的出土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才使传统旧说重又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在看来,说孔子作过《易传》,理由仍然并不充分;说孔子与《易传》没有关系,也有悖于史实。

因为就现有的史料看,孔子在其晚年确曾与他的弟子讨论过《周易》,不但讨论过,还对个别卦进行了颇为详细的讲解[1]。

本文即根据相关史料,对孔子诠《易》的向度作一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孔子对《周易》态度的转变种种迹象表明,对于《周易》这部书,孔子早期的认识和晚年的认识并不一样,因而,在对待《周易》的态度方面曾经有过一次明显的转向。

[2]请看帛书《易传》中的话: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

子赣曰:“夫子他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

’赐以此为然矣。

以此言取之,赐缗第 1 页行之为也。

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夫子曰:“君子言以矩方也。

前(剪)羊(祥)而至者,弗羊(祥)而巧也。

察其要者,不诡其福。

《尚书》多阏矣,《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

予非安其用也。

”子赣曰:“赐闻于夫子曰:……‘孙(逊)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

’夫子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则是用奇于人也,而可乎?”子曰:“缪哉,赐!吾告汝,《易》之道……夫《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妄,渐人为而去诈。

文王仁,不得其智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避咎,然后《易》始兴也。

予乐其知……”子赣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

”子曰:“《易》,我后其卜祝矣,我观其德义耳也。

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

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

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

后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

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

祝巫卜筮而后乎?”(帛书《易传·要》)[3]这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传》中记载的一段材料。

这段珍贵的记载,内涵十分丰富,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孔子早年视《周易》为卜筮之书,并对巫史之流的卜筮颇有微词:所谓“夫子他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

”其次,孔子老而好《易》,弟子怀疑老师相信卜筮:所谓“夫子亦信其筮乎?”第三,孔子也曾多次利用《周易》进行筮占:所谓“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

”[4]第四,孔子“老而好《易》”的原因与史巫不同,乃在“观其德义”:所谓“《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

予非安其用也”;“《易》,我后其卜祝矣,我观其德义耳也。

……后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

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

祝巫卜筮而后乎?”前文第一点所谓“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

”被子赣视为“夫子”的“他日之教”,可以代表孔子早期的《周易》观。

大意是说,丧失德行的人才祈求神灵,缺乏智谋的人才频繁卜筮。

孔子早期对《周易》的这种看法对子赣影响很大:所谓“赐以此为然矣。

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

”即不但完全认同,且一直在努力实行。

但晚年的孔子却对《周易》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出门则带在身上,一有空就看,所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子赣很不理解,于是乃有“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之叹。

这段师徒对话,反映出一个信息,即晚年的孔子对《周易》的看法及态度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对于子赣的怀疑,孔子的第 2 页解释是:“与同样古老的《尚书》相比,《周易》保存得基本完好,并且那里面有不少先王的遗教,我老而好之,好的不是它的卜筮的功用。

”不是卜筮的功用,那是什么呢?孔子的回答是:“我观其德义耳也”,“吾求其德而已”。

因此可以说,“观其德义”、“求其德而已”,是孔子老而好《易》的真正原因,也是他对《周易》的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根据。

二、孔子对《周易》性质的重新认定孔子晚年热衷于对《周易》的研读,并努力“求其德义”,与单纯视《周易》为卜筮之书的“他日之教”不同,这时对于《周易》的性质也有了新的认识[5],言其大者,约有三个方面:1.《易》有“古之遗言”如前所引,夫子曰:“君子言以矩方也。

前(剪)羊(祥)而至者,弗羊(祥)而巧也。

察其要者,不诡其福。

《尚书》多阏矣,《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

予非安其用也。

”对于这里的“古之遗言”,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古之遗言’也不是泛指古代的话,因为《周易》对于孔子来说本来是古代的作品,用不着特别强调。

‘遗言’的‘言’应训为教或道,系指前世圣人的遗教。

”[6]此可见,晚年的孔子,认为《周易》卦爻辞中包含了大量的“古之遗言”,他是把钩沉《周易》中的“古之遗言”——前世圣王的遗教,作为其研《易》的目的之一的。

今通行本《系辞传》记有孔子对《易》之十九条爻辞的解释,可能就是孔子所谓的“古之遗言”。

从中可以看出,有的像是歌谣,有的像是颇有警示意义的故事,有的像是箴言。

总之,如果超越筮辞形式的局限单看这些卦爻辞,其中确实包含有一定的人道教训。

今人胡自逢研究认为,孔子解《易》十九则,其内容涉及慎言行、同心之利、慎、谦、戒亢、慎密、咎由自招、履信思顺、感应、凶、藏器待时、小惩大诫、善可益,而恶不可积、居安思危、度德量力、知几、不远而复、阴阳和合而生物、求益之极必凶等多个方面[7]。

孔子据此卦爻辞以揭示迁善改过之理,所谓“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第 3 页殆此之谓欤!2.《易》出于文王,乃忧患之作孔子看重《周易》中的“古之遗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即在孔子看来,《周易》系出于文王之手:子曰:易之用也,段(殷)之无道,周之盛德也。

恐以守功,敬以承事,知以辟患,……文王之危,知史记之数书,孰能辩焉?(《易之义》)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避咎,然后《易》始兴也。

予乐其知……(《要》)[8]这两段话是说,《周易》这本书反映了“殷之无道,周之圣德”。

这一思想在传世本《易传》中也有反映,且与帛书中所记孔子的话颇为相似:“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系辞下传》)大意是说,《周易》这部书,其兴起大概是在殷朝末年,周国德业隆盛的时期,所以卦爻辞多有忧危之义。

警惕自危可以使人平安,掉以轻心可能导致倾覆败亡。

这个道理十分弘大,任何事物都不例外。

始终保持警惕,其要旨在善于补过,这就是《周易》给人们指出的“道”。

由《论语》等典籍可知,孔子对于文王、周公一向崇敬,所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既然《周易》系出自文王的时代,且可能与文王有关[9],则其受到孔子的重视,就不难理解了。

而孔子从人道教训、崇德广业的层面诠解《周易》,也就顺理成章,毋庸置疑了。

3.《易》为崇德广业之书《易》有“古之遗言”,系出于圣王之手,其内涵自然也就包含了“崇德广业”“开第 4 页物成务”等多方面内容。

子曰:……夫易,刚者使知瞿,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惭)人为而去诈。

(《要》)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系辞上传》)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系辞上传》)……在孔子看来,《周易》这部书,刚强的人学了它之后,就会“知惧”;柔弱的人学了它之后,就会“知刚”;愚钝的人学了它之后,就会“不忘”(聪明),奸佞的人学了它之后,就会去掉狡诈之心。

这段话,核心是强调《周易》是一部教人无过无不及的宝典。

这一点与孔子一向提倡的中庸思想是十分一致的[10]。

中庸,是孔子哲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思想方法,其目的在于“成己”、“成物”,而“成己”“成物”之途径,则在于“崇德广业”。

所以,孔子强调指出,“《周易》是圣人用来高扬道德而开拓事业的。

智慧在于高明,礼节在于谦卑。

高明效法于天,谦卑效法于地。

天地确定了位置,易的变化便运行于其中了。

对已成的本性保持再保持,便是步入道义的门户。

”可见,在孔子看来,《周易》这部书,由于其出于圣人之手,由于“古之遗言”之“冒天下之道”,即彰显了宇宙人生的本质规律,所以才具有“开物成务”的大功效。

由此,我们便不难想象,孔子何以“晚而喜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了。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之重新认定《周易》古经的性质,也并没有否认其本有的占筮的功能,这一点,在后来的《易传》中,也仍有明显的表现,所谓:“易有圣人之道者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即并不把“占”摈除于圣人之道之外。

因此,应该说,孔子之对《周易》性质的新认定,乃是对原本作为筮占之书的《周易》进行人文主义的诠释和改造。

而这种诠释和改造无疑改变了《周易》的命运,使之成为一部贯通天人的哲学圣典第 5 页三、孔子诠《易》的原则孔子视《周易》为“崇德广业”、“开物成务”之书,并自谓“非安其用”、“好其德义”,所以其对《周易》的解释也就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原则:“幽赞而达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

换句话说,就是迁善改过,进德修业。

孔子说:《易》,我后其卜祝矣,我观其德义耳也。

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

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

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

后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

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

祝巫卜筮而后乎?(《要》)在这段话中,孔子介绍了三种理解《周易》的方式,它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对《周易》理解史的一个概括说明。

这三种形式是:其一,“赞而不达于数”,即幽赞于神明而不能通达于筮数,孔子称之为“巫”;其二,“数而不达于德”,即明了筮策而不能通达于德义,孔子谓之为“史”;其三,“求其德而已”,这是孔子的理解方式,遵循着这一原则,孔子对《周易》的诸多卦爻辞进行了人文主义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