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形态

合集下载

肾脏的结构及功能ppt课件

肾脏的结构及功能ppt课件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可编辑课件PPT
18
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小球
– 滤过血浆,生成原尿
• 肾小管
– 重吸收:氨基酸、蛋白、碳酸氢根、钠 、钾、水、葡萄糖等
– 排泌:氢、钾、氨、药物、毒物等 – 浓缩稀释功能
• 肾血管(肾血管的自我调节)
– 充分的血流量,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
可编辑课件PPT
肾小球 肾小体
肾球囊
肾单位 肾小管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细段
髓襻
单远
直部 远端小管
位端
曲部

集合管
可编辑课件PPT
滤过功能
重吸收:2/3 水 电介质 小分子蛋白 葡萄糖 氨基酸
排泌:蛋白、尿酶
逆流倍增:尿液浓缩 重吸收:少量水、钠 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
13
可编辑课件PPT
14
可编辑课件PPT
15可编辑课件PPT肾的结构及功能可编辑课件PPT
1
肾脏的结构及功能
• 肾脏的大体结构 • 肾脏的显微结构 • 肾脏的生理功能
可编辑课件PPT
2
肾脏的大体解剖
• 肾脏的大小 • 肾脏的位置 • 肾脏的血管 • 肾脏的剖面
可编辑课件PPT
3
肾脏的形态及大小
• 形态:形似蚕豆,有上下两极,内外两 侧,前后两面;
• 大小:成人肾脏约150克于腹膜后,长约 10cm,宽5cm,厚4cm,表面光滑 /分叶,呼吸移动可达 10cm
可编辑课件PPT

肾 脏ppt

肾 脏ppt
➢ 影响滤过率因素: — 有效滤过压改变 — 滤过膜通透性改变 — 滤过膜面积改变 — 血浆流量改变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内科学 (第7版)
肾脏的泌尿功能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 分主动和被动重吸收 原尿中99%以上的水和很多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
➢ 远端小管泌氢、泌氨功能 ➢ 尿液浓缩稀释功能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内科学 (第7版)
*CKD定义为eGFR 15-60 ml/min/1.73m2
Thomas L. Nickolas,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ate to severe kidney disease and hip fracture in the Unite States. J Am Soc Nephrol. 2006;17: 3223-3232
肾脏解剖图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内科学 (第7版)
肾单位
•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功能 单位
•肾单位的组成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肾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的降支和升支 远端小管 集合管
肾单位示意图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内科学 (第7版)
肾脏有哪些生理 功能?如何评价 肾脏功能?
肾脏的生理功能
175 x 血肌酐 -1.154 x 年龄 -0.203 x 0.742 (女)
1.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内科学 (第7版) 2. KDIGO 2012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1.00
0.62
0.88

肾脏的基本解剖和生理ppt课件

肾脏的基本解剖和生理ppt课件

.
9
肾三层被膜
是肾最表面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层次包被关系, 共三层,即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纤维囊 fibrous capsule: 为肾固有膜,被覆于 肾表面。
脂肪囊 adipose capsule: 位于纤维囊周围,脂 肪组织丰富发达。
肾筋膜 renal fascia: 位于脂肪囊周围,起固定 作用。
肾脏的基本解剖和生理
高光美
.
1
位置 形态 肾外三层膜 分层结构
.
2
肾脏的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内分泌:
血管活性:肾素、AngⅡ、前列腺素、激肽类 非血管活性:1-羟化酶、促红素
维持内环境稳定
.
3
.
4
肾脏的位置
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 一,贴腹后壁位于腹膜后面 左肾上脊平第11胸椎,其后 方有第11、12肋斜行跨过, 下端与第2腰椎齐平。右肾上 方与肝相邻,位置比左肾低 半个到1个椎体,右肾上脊第 12胸椎,下脊平第3腰椎,第 12肋斜行跨过其后方构
肾为实质器官。外层为皮质, 厚度为1cm,该层富有血管和 肾小球,颜色较髓质深,为红 褐色。皮质的深层为髓质,占 整个肾实质的2/3,该层血管较 少,致密而有条纹。髓质是由 8~18个肾锥体组成,伸向肾窦 部分称为肾乳头,肾乳头上有 10~25个小孔,开口于肾小盏。 肾锥体另一侧向皮质伸出许多 放射状条纹,称髓放线。皮质 嵌入锥体之间部分为肾柱。每 1~2个肾乳头被一个漏斗状的 肾小盏包绕,2~3个肾小盏合 成肾盂,肾盂向下逐渐缩小, 连续于输尿管。
.
11
.
12
.
13
谢谢!!!
.
14
肾活体组织最佳穿刺点是 位于距中线6.5-7.0cm第2腰椎 棘突水平,第12肋下0.51.0cm。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ppt课件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ppt课件

110~160 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 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Thank you!
⑸缓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①对抗血管紧张素及交感神经兴奋,使小动脉扩张。 ②抑制抗利尿激素(ADH)对远端肾小管的作用,促 进水、钠排泄,从而能使血压降低。
2.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如胰岛素、多种胃肠道激素均在肾脏降解,在肾功
能衰竭时,这些激素的半衰期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 谢失调。
3.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如抗利尿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
基膜 内皮细 胞窗孔
基膜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裂孔隙
足细胞体
次级突起
足细胞体
初级突起 球内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基膜
肾小囊腔
基膜 球内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平滑肌细胞 出球微动脉
远端小管
近曲小管
肾小囊壁层 足细胞体 毛细血管腔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裂孔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
致密斑
肾单位与球旁复合体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细段
髓襻
滤过功能
重吸收:2/3 水 电介质 小分子蛋白 葡萄糖 氨基酸
排泌:蛋白、尿酶
直部 远端小管
曲部
集合管
位远 端 肾 单
逆流倍增:尿液浓缩 重吸收:少量水、钠 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
第二篇 肾脏生理功能
➢ 生成尿液 水、代谢产物、废物
➢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细胞外液量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renal tubule)
近端接肾小囊,远端接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成分和排泄的作用。

肾脏解剖学知识点

肾脏解剖学知识点

肾脏解剖学知识点在人体的解剖学知识中,肾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承担着排泄废物、调节体内液体平衡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重要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肾脏解剖学的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 肾脏的位置和形态人体内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对称。

肾脏的形状类似豆腐块,上端稍宽,下端稍尖。

肾脏的前面为肾包膜,包围在脂肪组织中,保护肾脏免受外部损伤。

肾脏后面则是腰椎、后腹壁和肾盂等器官。

2. 肾脏的结构肾脏主要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肾脏内有数千个单位结构称为肾单位,是肾脏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等部分。

肾小球是肾脏最小的结构单位,由毛细血管球团和肾小管组成,是尿液形成的起始部分。

而肾小管则负责将滤过的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转化为尿液,最终经由集合管排出体外。

3. 肾脏的血液供应肾脏是全身血流量较大的器官,每分钟约有1/5的血液通过肾脏。

肾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肾动脉,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出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最终形成尿液。

肾脏内还有丰富的血管网络,包括肾静脉、肾动静脉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等,确保血液供应和尿液形成的顺利进行。

4. 肾脏的功能肾脏主要有三大功能:排泄功能、调节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排泄功能是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调节功能包括调节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内分泌功能是肾脏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参与调节血压和水盐平衡等生理过程。

通过以上几点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肾脏的解剖学知识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而精密,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视肾脏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从而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肾内科护士知识点总结

肾内科护士知识点总结

肾内科护士知识点总结一、肾脏解剖与生理1. 肾脏解剖肾脏是人体内一对重要的器官,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对称分布。

肾脏内部主要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组成,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

2. 肾脏生理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排泄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维持酸碱平衡、调节血压等。

肾小球和肾小管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完成对尿液的形成和排泄。

二、肾脏疾病的危害与表现1. 肾脏疾病的危害肾脏疾病可能导致尿毒症、高血压、贫血、水肿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2. 肾脏疾病的表现肾脏疾病的表现包括尿液异常、水肿、高血压、贫血等,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等症状。

三、肾脏疾病的护理1. 肾脏疾病的护理原则护理肾脏疾病患者要遵循以保护肾功能、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为主要原则,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肾脏疾病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预防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监测尿量和尿液等方面的护理。

四、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肾脏疾病的诊断肾脏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来进行诊断。

2. 肾脏疾病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两个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五、肾脏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1. 肾脏疾病的预防肾脏疾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暴饮暴食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2. 健康教育针对肾脏疾病的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等方面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以上就是肾内科护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护士们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帮助。

超声诊断学-09-1肾脏解剖、肾积水、肾囊肿

超声诊断学-09-1肾脏解剖、肾积水、肾囊肿

2、中度肾积水
(1)肾脏大小、形态依肾积水程度出现相应变化。
(2)肾窦回声区内的肾盂、肾盏腔内因积水而变形, 不仅肾盂扩展而且肾盏也因积水而扩张, 在肾 实质间出现无回声区的分支,形成 “手 套” 征的液性无回声的图像。各积水的肾盏独立分 开。 (3)肾实质可有较轻程度的受压表现。 (4)肾以下尿路常可检出梗阻部位与梗阻原因。
•实质内有无回声 •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整齐,壁薄 •有后方增强效应
囊肿向外可凸出于肾表 面,向内可压迫肾窦回声。
肾囊肿突向肾外
超 声 诊 断 学
单 纯 性 肾 囊 肿
第 十 二 章
单 纯 性 肾 囊 肿
泌 尿 系 统
超 声 诊 断 学
单纯性肾囊肿
第 十 二 章 泌 尿 系 统
单 纯 性 肾 囊 肿
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中,主 要的疾病属肾囊肿。肾脏的囊性病变包 括发生在肾皮质、肾髓质、肾集合系统 各处的囊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 单纯性肾囊肿,多房性肾囊肿、多囊肾、 海绵肾、肾盂旁囊肿等多种。
肾囊性 病变
海绵肾
• 也称肾小管特发性扩张,是不常见的有遗
传倾向的先天性良性肾髓质囊性病,确切 病因不清。 • 病理特征为远端集合管扩张,形成小囊或 囊样腔。多为双侧肾病变。 • 可以在很长时间内无症状。合并感染或结 石时,出现血尿或尿路感染症状。
(4)可到入寻找到与输尿管间的关系。
肾 积 水 声 像 图
轻度肾积水
超 声 诊 断 学
肾 积 水 声 像 图
中度肾积水声像图
重 度 肾 积 水 声 像 图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
重度积水 •肾实质明显变薄 •肾窦被巨大无回声代替
•其间有不完全分隔光带
严 重 肾 积 水 声 像 图

肾内科总结知识点

肾内科总结知识点

肾内科总结知识点第一部分:肾脏解剖生理1.肾脏的解剖结构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椎下方,左右对称分布。

肾脏主要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组成。

肾小球是肾脏的滤器,通过肾小球滤过的血液成为初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最终形成尿液。

2.肾脏的生理功能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排泄废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和调节血压等。

其中,排泄废物是肾脏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包括尿素、肌酐、尿酸等代谢产物。

第二部分:肾脏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1.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疾病是指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肾脏疾病,主要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肾炎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2.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是指以肾小管和间质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肾脏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间质性肾炎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尿、低钠血症、酸中毒等。

3.肾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是指以肾脏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肾脏疾病,主要包括肾动脉狭窄、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小动脉炎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

第三部分:肾脏疾病的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通过患者的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肾脏疾病。

2.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沉渣镜检、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电解质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能够反映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3.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的肾脏形态、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等,对于排除结石、肿瘤、囊肿等病变有重要价值。

第四部分: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选用利尿剂、降压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2.膳食调理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高盐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膳食结构,对于患者的肾脏健康有重要意义。

3.透析治疗对于晚期肾脏疾病患者来说,透析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ppt课件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ppt课件

肾脏分泌一些激素,如肾素、血管紧 张素等,参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调节尿液成分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如尿量、 尿比重等,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
肾功能障碍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 2
水肿
肾功能障碍导致水排泄障碍,引起水肿。
高钾血症
肾功能障碍导致钾排泄障碍,引起高钾血症。
3
低钠血症
肾功障碍导致钠排泄过多,引起低钠血症。
肾脏的内部结构
肾单位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
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负责过滤血液,形成原 尿。
肾小管
负责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终尿。
肾脏的功能分区
肾皮质
富含血管,负责过滤血液和重吸收水分、电解 质。
肾髓质
结构疏松,主要负责浓缩尿液。
肾盂
尿液的收集处,将尿液输送到输尿管。
04
肾脏疾病与防治
常见肾脏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急性肾炎
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诱发的免疫反 应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
高血压等症状。
肾结石
由尿液中的钙、草酸、尿酸等晶体物 质在肾脏内异常聚集形成,可引起腰
部疼痛、血尿等症状。
慢性肾炎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包括蛋白 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可导致 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肾脏的解剖 • 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脏与水、电解质平衡 • 肾脏疾病与防治
01
肾脏的解剖
肾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置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靠近腹后 壁,具体位置在腹膜后间隙内, 脊柱的两侧。

肾脏解剖组织结构

肾脏解剖组织结构

肾脏解剖组织结构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肾脏的解剖组织结构非常复杂,由许多不同的组织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肾脏的解剖组织结构。

肾脏的外部结构:肾脏外形略呈豆状,由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盂组成。

肾皮质位于肾脏外层,呈红棕色,厚约1.5mm。

肾髓质位于肾皮质内部,呈红色,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盂位于肾脏的中央,呈钟状,收集肾小管排出的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肾脏的内部结构:肾脏内部有许多小的单位结构,称为肾小体。

肾小体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由肾小体囊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囊有两个主要部分:肾小球和肾小管。

肾小球是肾小体的最外层部分,由肾小管周围的血管纠结而成。

肾小球分为球壳和球滤层。

球壳是一个纤细的薄层细胞,覆盖在球滤层外面。

球滤层是一个具有筛选功能的层次,由内、外两层脏层上皮细胞和中间的滤层组成。

滤层上皮细胞上布满了许多小小的孔隙,可以将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过滤出来,形成初尿。

滤层的中间是一层基底膜,可以阻止较大分子物质的进入。

肾小管是从肾小球凸起的结构,分为近曲小管、鬲曲小管和集合小管三个部分。

近曲小管是从肾小球的上延伸出来的,主要参与尿液的浓缩。

鬲曲小管是从肾小球的下层延伸出来的,主要参与尿液的稀释。

集合小管将尿液从肾小球引导至肾盂。

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之间有许多毛细血管网络,分为两类:球旁小管和球内小管。

球旁小管是一组迷走的毛细血管,环绕在鬲曲小管周围,起到调节肾小管运输功能的作用。

球内小管则在肾小球内膜与外膜之间分布,起到排除体内废物的作用。

肾脏还拥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供应。

肾脏的血管供应主要由肾动脉提供,肾动脉分为主动脉、分叉动脉、小叶动脉和弓形动脉。

肾脏的静脉排出则通过肾静脉。

肾脏的神经供应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提供,神经丛位于肾脏的小叶间隔和肾盂周围。

总结起来,肾脏的解剖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包括肾皮质、肾髓质、肾盂、肾小体、肾小球、肾小管、毛细血管网络、血管和神经等。

肾脏解剖与生理(专业描述)

肾脏解剖与生理(专业描述)

肾脏解剖与生理(专业描述)肾脏解剖与生理(专业描述)肾脏的一般结构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相通的小管组成。

人类每个肾脏约有一百万个肾单位。

肾小体90%以上分布在肾皮质部分。

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及包围在其外的肾小球囊组成。

肾小球的核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它的两端分别与入球动脉及出球动脉相连。

肾小球外覆以肾小球囊,肾小球囊的壁层上皮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延续,其囊腔与肾小管腔相通。

肾单位按其在肾脏部位不同,分为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

在皮质内层近髓质处的称髓旁肾单位,其肾小管甚长,伸入到髓质内层,甚至达到乳头部,其出球小动脉除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外,还发出直小血管进入髓质内层。

皮质肾单位的肾素含量高于髓旁肾单位。

而髓旁肾单位的肾小管长,加上有直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这对保持髓质高渗及尿液浓缩有重要作用。

二、肾小球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管壁。

它由三层构成,最里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层为基底膜,外层为上皮细胞(也称足细胞,即肾小球囊的脏层)。

肾小球滤过膜具有一定的“有选择性”的通透性。

这是因为滤过膜各层的孔隙只允许一定大小的物质通过,而且和滤过膜带的电荷有关。

滤过分子大小一般以有效半径来衡量,半径小于14 如尿素、葡萄糖、通过滤过膜不受限制;半径大于20 如白蛋白,滤过则受到一定限制,半径大于42 ;如纤维蛋白原,则不能通过。

滤过膜所带电荷对其通透性有很大影响。

正常时滤过膜表面覆盖一层带负电荷的蛋白多糖,使带负电荷的较大分子不易通过,如白蛋白,当在病理情况下滤过膜上负电荷减少或消失,白蛋白滤过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三、肾小球系膜是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之间的一种特殊间充质,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

系膜细胞的作用可能有;①收缩作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动脉的收缩作用受系膜细胞的调节,以影响毛细血管袢的内压和滤过率。

②支持作用,它填充于毛细血管袢之间,支持毛细血管的位置。

③吞噬作用,能吞噬被阻留在基膜内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

肾结石
定义
肾结石是指在肾脏内形成的坚硬矿物质沉积 物。
症状
腰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
病因
多种因素导致,包括饮食、代谢、尿路感染 等。
治疗
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手术取石等。
05
肾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 惯,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热量 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调节血压稳定
肾脏通过调节水钠平衡和分泌某些激 素,如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等,参与血 压的调节,维持血压的稳定。
维持体液平衡
调节水代谢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出,维持体内的水平衡,防止脱水或水肿等水代 谢异常情况的发生。
调节电解质平衡
肾脏通过排泄和重吸收机制,维持体内的钠、钾、钙等电解质平衡,保持机体 的正常生理功能。
肾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等 指标,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和肾脏 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波、CT等检查手段,可以观 察肾脏的形态、大小及结构变化, 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病变。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肾脏疾病,医生会开具相 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尿剂、降压 药、免疫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
维持酸碱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分泌和重吸收机制,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防止酸碱中毒等异常情况的 发生。
调节碳酸氢盐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氢盐的排出和重吸收,维持体内的碳酸氢盐平衡,保持机体的 正常生理功能。
维持血压稳定
调节水钠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水钠平衡,维持血压的稳定,防止高血压或低 血压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重吸收作用

肾脏病理生理学

肾脏病理生理学
分泌激素
肾脏还分泌一些激素,如肾素 、前列腺素等,参与血压调节
和红细胞生成等生理过程。
肾脏的生理过程
肾小球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 小分子物质经滤过膜滤入肾小囊腔形 成原尿。
尿液浓缩和稀释
肾髓质中的渗透压梯度可使尿液进一 步浓缩和稀释,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 求。
肾小管重吸收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分、电 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被重吸 收回血液。
则负责尿液的浓缩和排泄。
肾脏还包含肾盂、肾盏等结构, 用于收集和输送尿液。
肾脏的功能
过滤血液
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将血液 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滤入肾小
囊,形成原尿。
调节体液平衡
通过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 平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维 持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水、电 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尿液的排放
尿液经过肾盏、肾盂、输尿管最终排 入膀胱,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 刺激膀胱壁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 反射使排尿活动发生。
02 肾脏疾病的病理改变
CHAPTER
肾小球病变
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导致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功能受损。
部分肾小球发生硬化,导致肾功能受 损,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原 因之一,通过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可以 降低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低 糖、高纤维等,以及适量的运动,有助于 维持肾脏健康。
避免滥用药物
定期检查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 对肾ຫໍສະໝຸດ 造成损害,应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 。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PPT精品课件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PPT精品课件

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是: ① 肾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1/5~1/4,血流分布不均,皮质血 供丰富,占94%左右,髓质血供少,且越向内髓血供越少,这与 皮质主要完成滤过功能有关。 ② 肾血液流经两次毛细血管,首先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然后流 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较低,有利于重吸 收的进行。 ③ 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为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 作用,基本维持稳定,这对保持肾小球滤过率的恒定是非常重要 的。在紧急情况下,如大失血时,由于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 腺素分泌大量增加,可引起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致使肾血流量 显著减少。
二、肾脏的功能结构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肾单位,人的两
侧肾脏约有170~24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由 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构成。其组成与关系 如下: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相连,集合管不包括在肾 单位内。每一条集合管收集多条远曲小管运 输来的液体,最终汇入乳头管,经肾盏、肾 盂、输尿管进入膀胱。
较短,局限于外髓皮质层
较多 尿液的生成
近髓肾单位 近髓内皮层 约占10%~15% 较大 入球≤出球 形成U字形直小血
髓袢较长,可深入
几乎没有 尿的浓缩与稀释
肾小体
肾小球:肾小球是血液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构成具有
半透膜性质的过滤膜。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 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可以滤入肾 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其组成有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血管系膜(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系膜为肾小球毛细血管 丛小叶间的轴心组织,并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能支撑肾 小球毛细血管丛。系膜组织有多种功能,可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 表面积,从而对肾小球血流量有所控制。也有吞噬及清除异物的 能力,如免疫复合物、异常蛋白质及其他颗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出入肾门的结构称为肾蒂。 l 肾蒂内结构的排列:从前向后依次为肾V、肾A、
输尿管;从上向下依次为肾A、肾V、输尿管。 l 肾脏表面从外向内有三层被膜,依次为肾筋膜、
脂肪囊、纤维膜。 l 肾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肾脏和肾上腺,向上向外
两层融合后上方与膈下筋膜连续。肾筋膜外脂肪 称为肾旁脂肪。 l 脂肪囊:肾周脂肪层。 l 纤维膜:紧贴于肾实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 膜。
肾脏的解剖和形态
l 肾脏冠切面分皮质和髓质。 l 皮质:浅表,占1/3,约1cm厚,富含肾单位。 l 髓质:深部,占2/3,分为髓质外带和内带。 l 髓放线:髓质的管道结构有规律的向皮质呈放射状的
条纹称为髓放线,向内则集合组成锥形体称为肾锥 体。肾锥体的尖端朝向肾窦,称肾乳头。尿液经乳 头孔流出。 l 肾皮质包绕肾髓质,并伸入肾锥体之间,称为肾柱 。 l 肾小盏的边缘附着于乳头基部周围,承接有乳头孔 流出的尿液。
l 选择性滤过,取决于分子大小及电荷 性质。
肾小球对大分子溶质的滤过
❖ 孔径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突细胞组 成,内皮细胞窗孔70-100nm;基底膜为胶原 纤维形成的可变凝胶,滤过的物质在一定压 力下可变形通过;足突之间的裂孔膜形成很 多平行的丝状结构,丝状结构的间距4nm, 是“细筛”。
❖ 电荷屏障:带大量负电荷。
l 各部的位置:肾小体在皮质迷路,近端小管曲部和 远端小管的曲部分布于皮质迷路和肾柱,髓袢和集 合管一起分布于髓质肾锥体和皮质髓放线。
肾脏解剖
肾小体
l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后分5-8个主支, 形成相应的毛细血管小叶,每个主支再分出数个 小支,形成20-40个襻曲的毛细血管网,称毛细 血管襻。各小叶的毛细血管返至血管极后形成汇 成主支,合成出球小动脉。
l 上皮细胞有很强的吞饮功能,可参与合 成基底膜,维持肾小球通透性和对毛细 血管襻起支撑作用。
l 足细胞是参与肾小球疾病的主要细胞成 分。
足细胞
由三部分组成:含有细胞核 的胞体、主突起和次突起, 后者称足突。足突间的空隙 称裂孔,由裂孔隔膜桥接。
足突分三个特异的膜区:基 底部、顶部、裂孔隔膜。基 底部保持着与基底膜附着; 顶部表面覆盖一层带有负电 荷的多糖蛋白复合物;裂孔 隔膜是多个蛋白分子组成的 复合体样结构,控制肾小球 的通透性。
肾脏的解剖生理特 点与形态
l 腹膜后实性脏器,外八大小11×6×3cm ,肾门距离中线5cm。
l 左肾:略高,上极平11胸椎下缘,下极平 第2腰椎下缘,下极距髂嵴6cm。12肋骨 斜过中部。
l 右肾:略低,上极平12胸椎,下极平第3 腰椎,下极距髂嵴5.5cm。12肋斜过上部 。
肾脏的解剖和形态
肾小球旁器
❖ 其细胞成分有球旁颗粒细胞、致密斑、球外 系膜细胞和极周细胞。
❖ 致密斑:远端小管接近血管极时形成的椭圆 形隆起,与球外系膜和入球小动脉广泛接触, 致密斑细胞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氯化钠浓 度,通过调节肾素的释放改变入球小动脉张 力,即肾小管-肾小球反馈。
❖ 肾小球旁器的功能:a.维持肾小管-肾小球反 馈系统;b.调节肾素的合成和分泌。
肾小管
❖ 从形态和功能上至少分15个节段,通常 分3大段:近端小管、髓襻、远端小管。
❖ 肾小管的上皮细胞有强大的吸收功能和 一定的分泌功能。
近端小管
❖ 最粗、最长,14mm,分曲部和直部,重 吸收大部分肾小球滤过的水和溶质。
❖ 近端小管曲部:主要位于肾小体周围,构 成皮质迷路的大部分。
❖ 功能:a.重吸收原尿中滤出的蛋白,经过 吞饮和细胞内消化成为氨基酸被吸收。b. 重吸收原尿中的Na+、K+、Cl-、HCO3-、 Ca2+、PO43-、水及一些有机物质(氨基 酸、葡萄糖)。
系膜
l 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小叶的中央部分,由 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
l 系膜从肾小球血管极处广泛联系着每根毛 细血管,将其悬吊于血管极,肾小球系膜 与小球外系膜在血管极相连续。
l 常规3um厚的切片中,每个远离血管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系膜区正常时不应该超过3个系膜细胞。
系膜
肾小球旁器
❖ 位于血管极,由致 密斑、肾小球外系 膜、入球小动脉的 终末部和出球小动 脉的起始部组成。 具有内分泌功能。
肾单位的构成
l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根据在皮质中的位置 分为表浅、中间、髓旁三种肾单位。
l 肾小管为上皮性管道,平均30-38mm,具有重吸收 和分泌功能。
l 肾小管分为三段:a.近端小管,分为曲部和直部,b. 细段,c.远曲小管,分直部和曲部。近端小管的直 部、细段和远曲小管的直部连成“U”形,称髓袢。
MCD
内皮细胞
l 内皮细胞表面覆有带阴离子的糖蛋白 ,带负电荷。
l 内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壁的第一道屏 障,阻拦血细胞和一些大分子物质不 被滤出。
l 内皮细胞参与基底膜的合成和修复, 合成NO,内皮素及VIII因子。
脏层上皮细胞
l 贴附于基底膜外侧,是肾小球内最大的 细胞,光镜下,胞核最大,着色较浅, 凸向肾小囊囊腔,有足突,足细胞。
肾小球基底膜
l GBM,从外向内由三层构成:外疏 松层、致密层、内疏松层。
l 带负电荷,是滤过膜电荷屏障的重要 组成部分。
l GBM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毛细血管壁 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通透性。
l 分毛细血管周围和系膜周围两部分。
肾小球滤过屏障
l 包括四个部分:a.内皮细胞表面的细 胞衣,是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b.毛 细血管的有孔内皮细胞;c.基底膜; d.足细胞的裂孔隔膜。
l 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是全身唯一介于两条动脉之间 的毛细血管网。
l 肾小球毛细血管由内皮细胞、基底膜、上皮细胞 构成。成人膜总面积约1.6m²。
内皮细胞
❖ 呈扁平细胞被覆于毛细 血管壁腔侧,与血流接 触,细胞核位于毛细血 管的轴心侧(系膜侧) ;细胞质环绕于血管腔 ,胞体上满布70100um的小孔,称为窗 孔。
近曲肾小管的重吸收
❖ 水:近端小管的腔面及基 底侧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 蛋白-1,按照渗透梯度,水 分子从此通道穿过上皮细 胞。
❖ Na+:基底侧细胞膜上有 Na+ /K+ -ATP酶、重吸收的 Na+被主动转运到细胞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