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疼痛科工作制度

医院疼痛科工作制度

医院疼痛科工作制度一、工作目标与职责疼痛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工作目标是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疼痛管理服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科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评估与治疗: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2. 医疗技术支持:向其他科室提供疼痛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持和咨询。

3. 疼痛教育与预防:组织开展患者疼痛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

4. 科研与学术交流:积极参与相关研究项目,推动学科发展,与国内外疼痛管理专家保持学术交流。

二、工作流程1. 患者接诊:患者就诊后,由疼痛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然后将患者转交给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2. 疼痛评估:医生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强度、影响程度等因素,采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3. 制定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

4. 治疗与监测:医生根据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疼痛教育:疼痛科护士向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包括对疼痛的认识、自我管理技巧等内容,提高患者对疼痛管理的认知和能力。

6. 科研与学术交流:疼痛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同时与国内外疼痛管理专家保持学术交流,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的疼痛管理技术和理念。

三、工作环境和设备1. 工作环境:医院疼痛科在科室内设置舒适的诊室和治疗区域,以提供良好的就诊和治疗环境。

2. 设备与仪器:疼痛科配备先进的疼痛评估仪器、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确保医生和护士有效地开展工作。

3. 软件支持:疼痛科通过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电子病历和疼痛管理数据库,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四、培训与继续教育1. 培训计划:医院将定期制定疼痛科医生和护士培训计划,包括疼痛评估技能、治疗技术、患者沟通等方面的培训。

疼痛科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疼痛科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疼痛科医疗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预防医疗事故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疼痛科全体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疼痛科应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疼痛科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医师、医技人员及工作人员担任组员。

第六条安全管理小组职责:1. 制定疼痛科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科室人员安全意识;3. 对科室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4. 对科室发生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处理;5. 向医院领导汇报科室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三、医疗安全措施第七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交叉感染。

1. 每位患者使用独立的器械、敷料;2. 手术操作前后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3. 定期对手术室、治疗室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第八条加强疼痛治疗操作安全管理。

1. 严格执行疼痛治疗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规范;2. 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3. 对疼痛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九条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

1. 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2.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开具处方;3. 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原则,预防耐药性。

第十条加强医疗文书管理。

1. 严格执行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及时归档、保存医疗文书,确保医疗文书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一条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1. 新入职人员应进行岗前安全培训;2. 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活动;3. 针对科室特点,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

五、医疗事故与纠纷处理第十二条对科室发生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处理。

疼痛科规章制度

疼痛科规章制度

疼痛科规章制度疼痛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专科,主要负责研究和治疗各种疼痛相关的疾病。

由于疼痛是一个复杂而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疼痛治疗方面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高效、负责任的医疗服务。

下面我们将介绍疼痛科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权益。

一、疼痛科门诊规章制度1. 门诊预约制度:患者需要提前电话预约,以确保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得到诊疗。

2. 就诊须知告知:在预约前,患者应该事先获得就诊须知,了解就诊流程和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

3. 医生诊疗规范:疼痛科医生应该遵循规范的诊疗步骤,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确保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状况。

4. 疼痛测量工具使用:医生应使用标准的疼痛测量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问卷等,客观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5. 诊疗方案制定:医生根据患者的疼痛状况和病因,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

6. 处方规范:医生在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注明药物的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等。

7. 病历记录: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和诊疗过程,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疼痛科住院治疗规章制度1. 入院评估和转归评估:患者入院时应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转归评估,以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2. 床位管理制度:疼痛科病房床位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合理分配,避免拥挤和交叉感染。

3. 食宿安排:医院应提供舒适的食宿环境,确保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用药安全管理:医院需要建立合理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采购、存储、分发和使用等环节,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5. 手术治疗规范:疼痛科手术时,需要严格遵循手术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的规范,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6. 疼痛评估和镇痛管理:病区应建立规范的疼痛评估和镇痛管理制度,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疼痛缓解。

疼痛科安全制度

疼痛科安全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疼痛科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疼痛科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疼痛科所有医护人员、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患者。

第三条疼痛科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患者至上,以人为本;(三)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四)全员参与,责任明确。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疼痛科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疼痛科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制定疼痛科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三)定期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四)分析安全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五)处理安全事故和纠纷。

第六条疼痛科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七条安全管理小组职责:(一)贯彻执行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决策;(二)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三)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四)收集和整理安全管理资料;(五)处理日常安全管理事务。

第三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八条疼痛科应定期对医护人员、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九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二)疼痛科安全操作规程;(三)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四)应急预案;(五)紧急救护知识。

第十条疼痛科应建立健全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及考核结果。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一条疼痛科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二条安全检查内容:(一)医疗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二)药品、试剂、耗材的管理;(三)医疗废物处理;(四)消防安全;(五)环境卫生;(六)医疗纠纷预防。

第十三条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四条疼痛科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第十五条应急预案内容:(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医疗事故应急预案;(三)火灾应急预案;(四)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五)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疼痛科日常管理制度

医院疼痛科日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原则为提高医院疼痛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规范疼痛科日常工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 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4. 实事求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疼痛科管理水平。

二、科室设置与人员配备1. 疼痛科应设立独立的诊室、治疗室、换药室、病房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

2. 疼痛科医师应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疼痛科诊疗技术。

3. 疼痛科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熟练掌握疼痛科护理技术,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4. 疼痛科应配备必要的辅助人员,如护士、医助、保洁等,确保科室工作正常开展。

三、工作流程1. 门诊工作流程(1)患者就诊时,护士负责接诊、登记、分诊,医师负责接诊、问诊、查体、诊断、开具处方;(2)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3)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治疗、护理;(4)患者出院时,护士负责办理出院手续,并进行健康指导。

2. 病房工作流程(1)患者入院时,护士负责接诊、办理入院手续、测量生命体征;(2)医师负责接诊、问诊、查体、诊断、制定治疗方案;(3)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治疗、护理;(4)患者出院时,护士负责办理出院手续,并进行健康指导。

四、诊疗规范1. 疼痛科医师应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详细问诊、查体,准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院内感染;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4. 严格掌握疼痛科诊疗技术,确保患者安全。

五、设备与药品管理1. 疼痛科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镇痛泵、麻醉机、监护仪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疼痛科药品应按类别分类存放,定期检查有效期,确保药品质量;3.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中医疼痛科_工作制度

中医疼痛科_工作制度

中医疼痛科工作制度一、宗旨和目标中医疼痛科以传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开展疼痛诊疗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缓解和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诊疗原则1. 中医疼痛科的诊疗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诊断和治疗应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注重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在疼痛治疗中的优势。

3.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因人制宜,灵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

三、病历管理1. 中医疼痛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包括病情描述、诊断、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整洁性。

2. 病历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信息,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和疗效评估。

四、诊疗规范1. 中医疼痛科医生应熟练掌握各种疼痛疾病的中医诊疗规范,遵循临床路径,确保诊疗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向患者充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五、药物管理1. 中医疼痛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选用中药和非中药治疗方法,遵循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剂量规定。

2. 对特殊药物和贵重药物的使用,应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做好用药记录。

六、针灸和推拿操作规范1. 针灸和推拿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卫生。

2. 针灸和推拿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操作时应轻柔、准确、有效,避免患者不适。

3. 对初次接受针灸和推拿治疗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七、患者教育和健康指导1. 中医疼痛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疼痛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和保健能力。

2. 向患者介绍中医药在疼痛治疗中的优势和特点,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接受中医药治疗。

疼痛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疼痛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疼痛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疼痛科治疗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疼痛治疗服务,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水平。

疼痛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质量管理:建立疼痛科治疗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治疗操作规范、治疗评估标准、治疗流程和操作规程等,确保治疗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安全管理:建立疼痛科治疗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措施、患者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医疗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等,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3.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疼痛科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定期对治疗结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质量改进和持续优化。

4.患者权益保障:重视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尊重患者的决策权,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5.团队协作与沟通:强调医疗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减少医疗事故和疏漏。

总之,疼痛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旨在提高疼痛科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疼痛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二)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

针对我科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1.门诊医师制度(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镇痛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积极完成门诊治疗,反馈治疗信息,使医疗工作流程通达。

(9)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建议请上级医师确诊或收住院。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疼痛科(住院)的工作秩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工作制度。

1. 严格遵守医院的工作时间制度,不得擅自外出或离岗。

2. 值班期间需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接听患者的求助和紧急情况。

3. 值班期间需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或使用麻醉药物。

二、患者管理。

1. 对患者的疼痛症状需进行及时评估和记录,确保患者的疼痛
得到有效管理。

2. 对于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需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根据医
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医疗安全。

1. 在为患者进行疼痛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院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对于使用麻醉药物的患者,需严格遵守用药剂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

四、卫生防护。

1. 在进行疼痛治疗时,需做好手部卫生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2. 对于使用一次性器械和材料,需严格按照医院的消毒灭菌制度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五、纪律要求。

1. 不得违反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2. 对于工作中的问题和疑虑,需及时向上级领导或医务管理部
门报告,不得私自处理或隐瞒。

六、其他规定。

1. 对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需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 对于不明确的问题和情况,需向上级领导或医务管理部门咨询,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违反规定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希望全体疼痛科(住院)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医院的良好秩序和患者的安全。

疼痛科门诊规章制度

疼痛科门诊规章制度

疼痛科门诊规章制度一、疼痛科门诊的工作宗旨疼痛科门诊以关爱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微创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为手段,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人性化的疼痛诊疗服务。

二、疼痛科门诊的工作时间疼痛科门诊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30。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科室负责人请假。

三、疼痛科门诊的挂号与就诊1. 疼痛科门诊采用预约挂号制度,患者可通过电话、网络、自助机等多种方式进行预约。

2. 患者就诊时,需携带相关病历资料,如既往病史、检查报告等,以便医生进行综合评估。

3. 就诊过程中,患者应遵守医嘱,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

4. 患者在疼痛科门诊等候就诊时,请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就诊。

四、疼痛科门诊的治疗与观察1. 治疗前,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方案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

2. 治疗中,患者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医生将根据情况暂停或调整治疗方案。

3. 治疗后,患者应在疼痛科门诊休息观察1小时,经医生同意后方可离院。

4. 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治疗后24小时内不沐浴,保持注药处皮肤24小时清洁干燥。

5. 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麻木、发热、乏力等正常药物反应,几小时后可消失。

如反应持续未消失,请及时来院复诊。

五、疼痛科门诊的预约与跟踪1. 疼痛科门诊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长期跟踪和治疗服务,医生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患者如需复诊,可通过电话、网络、自助机等多种方式进行预约。

3. 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有疑问或不适,可随时与医生联系,医生将给予及时解答和处理。

六、疼痛科门诊的清洁与安全1. 疼痛科门诊要保持整洁,每天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做好清洁工作,确保次日上班时环境整洁。

2. 疼痛科门诊内的设备、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疼痛科门诊应制定应急预案,遇到突发情况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一、入科流程。

1. 住院患者入科时需由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信息的记录。

2.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案,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二、疼痛治疗。

1. 严格执行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患者疼痛治疗药物。

2. 对于特殊情况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调整治疗方案。

三、疼痛评估。

1. 每日对住院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记录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对于疼痛评估结果异常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向主
治医师汇报并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四、疼痛宣教。

1.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疼痛的认识、疼痛治疗的重要性等。

2.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疼痛管理团队。

1. 成立专业的疼痛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共同
参与疼痛治疗工作。

2. 定期组织疼痛管理团队进行学术交流和疑难病例讨论,提高
疼痛治疗水平。

六、疼痛记录。

1. 对患者的疼痛评估、治疗过程及效果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
及时归档。

2. 确保疼痛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患者的疼痛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发奖金、停职等处罚。

八、其他。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须经相关部门审批。

对于未尽事宜,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疼痛科规章制度

疼痛科规章制度

疼痛科规章制度一、疼痛科概述疼痛科是运用临床、影像、检验、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化学等方法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科室。

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为患者提供专业疼痛诊疗服务。

二、疼痛科规章制度1. 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下,科室院感管理小组负责科室院感管理监测、控制并严格认真履行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2. 按2006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组织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及工人进行培训学习,掌握各项标准,每月一次。

3. 每月对疼痛科区域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消毒液进行卫生学监测,及时反馈调查结果。

4. 住院病人由主管医生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逐项填写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有可疑感染及特殊感染时,应及时上报,采取措施,防止流行,每季度进行漏报率调查一次。

5. 病区消毒液、紫外线灯、消毒机定期监测,未达标者及时更换。

6. 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病房每日通风换气,定时清扫,工作人员进入医疗室戴口罩,抹布、拖把专室专用。

7. 医务人员操作时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前后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帽。

8. 抗菌药物的使用按卫生部抗生素使用原则进行,根据药敏结果及临床表现调整用药,做到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9. 对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患者应单室安置,物品专用,病室门口放洗手盆,内盛消毒液,用过器械、被服要灭菌,用过辅料焚毁,控制人员进出。

10. 疼痛科诊疗区域应相对集中,设独立的诊室和治疗室及疼痛治疗准备区域。

疼痛科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50-80平方米(含诊室、治疗室、治疗准备室);有创疼痛治疗操作应在符合相应标准的治疗室内进行;医师不少于2人,其中至少有1名具备中级以上职称;门诊护士不少于2人;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关技术人员。

11. 病房必须独立管理,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4-6平方米,病区内应设有治疗室、办公室、值班室等。

疼痛科管理制度

疼痛科管理制度

疼痛科管理制度一、疼痛科的概念疼痛科是一个针对疼痛患者的专门科室,其主要工作是对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

疼痛科主要处理慢性疼痛问题,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脊柱疾病相关的疼痛以及其他慢性疼痛问题。

二、疼痛科的管理制度1. 组织结构疼痛科的组织结构包括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护士、病历员等基本工作人员。

科室主任负责整个科室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安排科室人员的工作、协调内外部资源等。

副主任协助主任处理科室的具体工作,负责疼痛诊疗工作的开展。

医师主要负责对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

护士负责协助医师进行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

病历员负责患者的病历记录和管理工作。

2. 工作流程疼痛科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患者的接诊、评估、诊断、治疗和康复。

患者来到疼痛科就诊后,首先由护士进行初步的病历记录和基本体格检查。

然后由医师对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师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完成后,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3. 设备设施疼痛科的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疼痛评估工具、检查设备、治疗设备等。

疼痛评估工具包括疼痛量表、神经功能评估工具等,用于对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评估和监测。

检查设备包括X 光机、CT、MRI等,用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治疗设备包括药物治疗设备、物理治疗设备等,用于对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治疗。

4. 质量管理疼痛科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对医疗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和培训,对医疗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等。

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疼痛科的医疗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5. 规章制度疼痛科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患者的就诊流程、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设备设施的使用规定等。

规章制度是保证科室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需要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

6. 安全管理疼痛科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对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进行保障、对患者的隐私和安全进行保护、对设备设施的安全进行维护等。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疼痛科(住院)的工作秩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特制定本规章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一、工作人员要求。

1.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和执业证书,严格按照
医疗规范进行工作。

2. 所有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护理资格证书,严格按照护理操
作规程进行工作。

二、患者管理。

1. 严格按照医嘱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不得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2. 对于疼痛患者,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确保患者
的舒适和安全。

三、设备管理。

1. 对疼痛科所使用的设备和药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和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2. 对于疼痛科所使用的特殊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培训后方可使用。

四、安全管理。

1. 对于患者的疼痛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对于疼痛科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

五、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严肃处理。

六、其他。

对于疼痛科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
定和流程进行处理。

以上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中医疼痛科工作制度

中医疼痛科工作制度

中医疼痛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中医疼痛科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中医疼痛科的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发挥中医药在疼痛治疗中的优势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中医疼痛科的各项工作,包括诊疗、护理、科研、教学等方面。

二、诊疗工作制度1.疼痛科诊疗工作应遵循中医药规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发挥中医药在疼痛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

2.疼痛科的诊疗工作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疼痛感受,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疼痛科医师应具备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疼痛诊疗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4.疼痛科诊疗工作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医师开具处方、护士执行医嘱时,应进行双人核对。

5.疼痛科应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诊疗过程中应认真记录病历,做到记录准确、完整、及时。

6.疼痛科应加强药物管理,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确保药物安全。

三、护理工作制度1.疼痛科护理工作应遵循护理规范和中医药特点,确保患者舒适、安全。

2.疼痛科护士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中医药护理要点,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疼痛科护理工作应严格执行医嘱,确保医疗安全。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进行双人核对。

4.疼痛科应建立健全护理记录管理制度,护理过程中应认真记录,做到记录准确、完整、及时。

5.疼痛科应加强护理设备和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有效。

四、科研工作制度1.疼痛科科研工作应围绕中医药治疗疼痛的机理、新技术、新药物等方面开展。

2.疼痛科应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3.疼痛科科研工作应遵循科研伦理,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权益。

4.疼痛科应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培养科研人才,提高科研水平。

五、教学工作制度1.疼痛科教学工作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理论和疼痛诊疗技能。

2.疼痛科应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3.疼痛科教学工作应遵循教学大纲,确保教学质量。

4.疼痛科应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疼痛科住院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1. 住院患者入院后,需接受完整的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2. 医护人员需定期对住院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3. 住院患者的疼痛管理需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私自增减药物或更改治疗方案。

4. 医护人员需及时记录患者的疼痛评估和治疗情况,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对于疼痛难以控制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寻求专业的疼痛管理意见。

6. 住院患者的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得私自给予患者
药物或干预医疗行为。

7. 医护人员需定期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疼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8. 对于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投诉和意见,医院将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以上规章制度需严格执行,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措施。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疼痛科(住院)的正常运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疗制度。

1. 严格按照医疗程序和规范进行诊疗,确保患者的疾病得到正确治疗。

2.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医嘱,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二、做好医疗记录。

1. 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确保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对于特殊情况和不良事件,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工作。

三、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1.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做到真诚、细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2. 对于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医务人员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四、加强医务人员的岗位培训。

1. 医务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相关的学术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在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不得违反医德和法律法规。

五、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2. 对于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应当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处理,确
保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以上规章制度,将严格执行,对违反规定的医务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理。

希望全体医务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的医疗服务。

增设疼痛科各项规章制度

增设疼痛科各项规章制度

增设疼痛科各项规章制度一、疼痛科的设置1、疼痛科的位置应选择在医院治疗区域的中心位置,以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交流和就诊。

2、疼痛科应该设置在二级以上医院,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以提供最优质的疼痛治疗服务。

3、疼痛科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就诊需求,设置合理的诊室数量和治疗床位,以确保患者的就诊时间和治疗效果。

4、疼痛科应该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护士等,以确保疼痛科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就诊需求。

二、疼痛科的管理制度1、疼痛科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科室领导机构、科室管理规范、科室经费管理、科室质量管理等,以确保疼痛科的管理工作有序、高效。

2、疼痛科应该建立医疗服务规范,包括患者就诊流程、医疗服务价值观、医疗服务质量标准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疼痛科应该建立医疗技术规范,包括疼痛治疗方法、疼痛药物使用、疼痛治疗技术等,以确保患者得到科学、严谨的治疗。

4、疼痛科应该建立患者管理制度,包括患者排班、患者就诊信息管理、患者意见反馈等,以确保患者就诊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5、疼痛科应该建立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包括医疗服务质量监测、医疗服务安全检查、医疗服务效果评估等,以确保疼痛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三、疼痛科的工作流程1、疼痛科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就诊流程、患者检查治疗流程、患者出院流程等,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就诊和治疗。

2、疼痛科应该建立健全的患者就诊流程,包括患者就诊预约、患者就诊登记、患者就诊检查等,以确保患者能够快速、高效地就诊。

3、疼痛科的工作流程应该合理规划,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地分工合作,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四、疼痛科的安全管理1、疼痛科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内部安全管理、外部安全管理、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等,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

2、疼痛科应该建立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医疗事故调查、医疗事故处理措施等,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稳定。

疼痛科规章制度

疼痛科规章制度

疼痛科规章制度【篇一:疼痛科规章制度】疼痛科规章制度一、麻醉记录单管理制度:1、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治疗病人的医疗档案,也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

因此,要求操作医师必须认真填写。

2、操作医师应认真、如实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完整清楚,要字迹清楚。

3、麻醉记录单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一次。

每年做出统计,统一管理。

二、手术前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1、对于疑难病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少见病例,在科主任的主持下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2、回顾性总结手术病例和重危病人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3、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以上担任。

4、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停止操作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

5、会诊病例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专用本上。

三、麻醉药品管理制度:1、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领取。

2、毒麻药品除有专人保管外,医师凭毒麻药处方领取。

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以利抢救急需。

4、治疗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诊治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

5、麻醉药品(毒麻药)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按时如数还清。

四、仪器管理制度:1、操作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用具和仪器。

2、操作完成后应关闭各种开关。

3、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报修,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4、简易呼吸器等抢救用具专人管理,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

五、消毒制度:1、麻醉器械:所有非一次性使用物品每次用完后浸泡、清洗、消毒或熏蒸,以防交叉感染。

2、浸泡酒精、器械液等溶液的容器定期更换。

3、放置器械盘及盖单一人一用一消毒。

4、一次性消耗材料用后,由使用者毁型。

六、交接班制度:1、主班医师与夜班医师交接日间疼痛诊疗工作及尚未结束的急诊手术。

2、交接抢救箱、操作器具及毒麻药品使用的情况。

3、主班负责日间急诊手术病人的诊疗工作和科内院内会诊工作。

4、主班或护士负责请领补充当日使用的药品。

疼痛科工作管理制度

疼痛科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疼痛科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疼痛科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疼痛科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疼痛科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前提”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疼痛科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第五条疼痛科设立医疗组、护理组、药剂组、治疗室、病房等职能部门。

第六条科主任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组织制定科室发展规划;2. 领导科室业务工作,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3. 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4. 负责科室人员培训与考核;5. 协调科室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第七条副主任职责:1. 协助主任工作,分管科室具体业务;2. 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3. 负责科室设备管理与维护;4. 监督科室各项规章制度执行;5. 协调科室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第八条医疗组职责:1. 负责疼痛科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2. 制定疼痛诊疗方案,指导临床诊疗工作;3. 参与疼痛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4. 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5. 协助科室开展科研工作。

第九条护理组职责:1. 负责疼痛科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2. 制定疼痛护理方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3. 负责疼痛患者护理,确保患者安全;4. 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5. 协助科室开展科研工作。

第十条药剂组职责:1. 负责疼痛科药品的采购、储存、发放与管理;2. 参与制定疼痛诊疗方案,提供用药咨询;3. 监督药品的使用,确保用药安全;4. 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第十一条治疗室职责:1. 负责疼痛科各种治疗项目的实施;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治疗安全;3. 监督治疗室各项规章制度执行;4. 协助科室开展科研工作。

第十二条病房职责:1. 负责疼痛科患者的入住、治疗与护理;2. 严格执行病房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安全;3. 负责病房环境的维护与管理;4. 协助科室开展科研工作。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

疼痛科(住院)规章制度为了规范疼痛科(住院)的工作秩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一、工作职责。

1. 疼痛科(住院)医生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患者疼痛的评估、诊断和治疗工作。

2. 护士应当协助医生进行疼痛治疗工作,负责患者疼痛的观察和记录。

二、疼痛评估。

1. 患者入院后应当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案。

三、疼痛治疗。

1. 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给予患者疼痛治疗。

2. 对于疼痛治疗效果不佳或有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并调整治疗方案。

四、用药管理。

1. 严格执行用药管理制度,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2. 对于镇痛药物的使用,应当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特点进行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五、感染控制。

1. 在进行疼痛治疗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规范,确保治疗操作的无菌操作。

2. 对于患者的疼痛治疗器械和设备,应当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六、患者安全。

1. 在进行疼痛治疗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 对于疼痛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处理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出解释和安抚。

七、医疗记录。

1. 对于患者的疼痛评估、治疗和观察情况,应当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并保存在患者的病历中。

2. 对于疼痛治疗中的重要事件和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向主治医生和上级医务人员进行汇报。

八、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医务人员,将根据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直至取消相关职务资格。

以上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须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批。

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医务人员,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并戴口罩,非工作员禁止入内。

二、治疗室的陈设要简单整齐,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三、小药柜内常备药如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清毒药、剧毒药等要分别保管,标签要清楚,并有黑、红、蓝、黄、白区别,以免误用。

四、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严格区分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无菌日期,超过规定无菌时间者(高压灭菌消毒夏天1周、冬天2周),应重新消毒。

五、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做到一瓶一钳。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过的注射器及一次性材料要随手清理、浸泡和清点收存,每日同供应室对换。

七、毒、麻、剧药和贵重药要有专人加锁保管,要认真交接班,做到不丢失、不损坏。

八、器械、物品要摆放整齐,要定量、定向、定位,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九、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日定时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一次,每周进行乳酸熏蒸一次,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并认真作好消毒登记工作。

十、每位病员治疗前,施术者都应向其家属交待清楚病情,治疗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认真填写施术同意书,患者同意家属签字后方可施术,并于术前作好登记工作。

十一、室内无菌容器每周高压消毒一次,用过的注射药液、生理盐水必须注明打开时间。

十二、施术前认真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不得违犯。

十三、如遇病员有治疗失当或严重反应时,施术者应认真观察处理,直至病员恢复至正常状态时才可让病员离院。

十四、按医院要求定期进行必要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如:消毒液、空气、棉签、手套等,以保证无菌工作质量。

十五、使用过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含注射器、针头帽、穿刺包等)医用垃圾要入袋分类管理,以便妥善处理。

疼痛科治疗室查对制度
一、注射治疗前必须严格三查七对制度
1.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2.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诊断,对手术名称及部位。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数量、种类、生产日期,注意有无变质、沉淀、混浊、絮状物、安瓶有无裂痕破损、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好药品必须经过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易致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病员有无过敏史。

使用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才可使用,用后保留安瓶,以便查对。

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六、利用器械作治疗时,要认真检查穿刺包、手术包、手套是否合适,包内无菌指示卡是否变色,消毒是否过期,器械消毒液(含镊桶)是否需要更换,空气是否消毒。

七、急救物品每月检查一次,其内容包括:喉镜亮否、气管导管状态、吸引器、
吸引管、氧气系统、麻醉机或呼吸器等功能是否良好,必要的急救药品是否能手到即来,输液的全套装置是否型号齐全。

常规备用的少量液体每日检查一次,并注意定时更换。

八、作任何注射治疗时,必须争得病人同意才能实施,否则不能强行注射,作特殊部位(如蛛网膜下腔、卵圆孔、胸腹交感神经等)穿刺注射时,不但病人同意,并且家属签字,方可进行!
疼痛科诊疗范围
一、头面部疼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外伤后头痛、与蛛网膜下隙穿刺有关的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巨细胞动脉炎、非典型性面痛、颞颌关节痛、枕神经痛、颈源性头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

二、颈部痛:颈椎病、后颈部肌筋膜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前斜角肌综合征、肋骨-锁骨综合征、颈肋综合征、外伤性颈部综合征。

三、肩、上肢痛:肩关节周围炎、肩胛、肋骨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前臂手部肌筋膜症、腕管综合征、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指端血管球瘤。

四、胸背部痛:胸椎根性神经痛、胸椎间盘突出症、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肋胸骨痛、剑状突起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心脏痛(心绞痛)、胸膜痛。

五、腰及下肢痛:腰椎间盘突症、脊椎滑脱症、先天畸形性腰背、尾骨病、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部韧带损伤、腰部手术后痛、腰神经痛、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跖痛征、跟痛症。

六、软组织痛:肌筋膜痛综合征、颈神经后支综合征。

七、慢性关节痛:变形性骨突关节炎、变形性膝关节炎、髌下脂肪垫损害、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八、周围神经疾病痛症:桡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浅表神经嵌压症、末梢神经炎、腿综合征、肢端感觉异常综合征。

九、内分泌代谢疾患性痛证:糖尿病性疼痛、甲状腺机能减退性神经炎、骨质疏松症。

十、周围血管疼痛:雷诺氏病、红斑性肢痛症、手足发绀症、网状青斑、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后综合征。

十一、非疼痛性疾病:面神经炎、面肌痉挛、膈肌痉挛、内耳眩晕病、不定降逆综合征、抑郁症。

十二、其他:痛经、癌性疼痛、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交感神经性疼痛、幻肢痛、残肢痛、瘙痒症、皮肤疤痕痛。

疼痛科有创操作资格授权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
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程序
1.手术科室带组教授必须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组教授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

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

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

特殊情况下可以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