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与范围大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在重庆市西部,位于东经105°28'~106°02',北纬29°23'~29°52'之间,面积1399.97hm2。
西部与内江市安岳县相邻,东邻重庆市铜梁县,北靠重庆市潼南县,南与重庆市永川市、荣昌县毗邻。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其前身是国营大足县西山林场,位于大足县东南边陲,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105°57',北纬29°25'~29°39'。
西山林场场部距全国著名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7km,距县城23km,距成渝高速公路邮亭镇出口27km。
公园总面积3517.39hm2,东靠铜梁县,南接永川市,西邻重庆双桥区,地跨大足县境内的玉龙镇、龙水镇、邮亭镇和拾万镇。
二、地质构造(一)地层玉龙山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m。
其中三迭系嘉陵江组(下统)出露于玉龙山轴部岩溶槽谷,玉龙镇也有零星出露;须家河组(上统)分布于整个玉龙山低山区,分下亚组和上亚组;侏罗系珍珠冲组(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自流井组(中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从玉峡口至龙水湖成狭窄带状;下沙溪庙组(中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与须家河组相连并行起止相同的宽带状地区。
底砂岩极不稳定。
(二)构造大足县境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带。
地质构造形迹东西有异,大致以荣昌县荣昌场至境内龙水镇、万古镇一线为界,其东南称东带,属川东褶皱带,其西北称西带,属川中褶皱带。
1、褶皱西山背斜于雍溪乡东由铜梁延入古龙乡,向南经鱼口坳抵永川太平镇附近倾没。
区内长约38km,宽6km。
北段轴向北45°东,在鱼口坳之南向北偏转为北20°东,向北西弯凸呈S状。
背斜中段核部嘉陵江、雷口坡、须家河组为走向断层破坏,两翼迭次出露珍珠冲组至沙溪庙组。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说明书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C O N T E N T S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背景分析 (1)第二节区位分析 (1)第二章基本情况 (2)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2)第二节咸宁市社会经济概况 (3)第三节森林公园社会经济概况 (4)第四节历史沿革 (4)第五节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4)第三章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5)第一节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5)第二节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5)第四章总体布局 (6)第一节森林公园的性质与目标 (6)第二节总体布局 (7)第五章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8)第一节环境容量 (8)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 (11)第六章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12)第一节景点设计 (12)第二节游览线路设计 (14)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 (15)第一节设计原则 (15)第二节植物景观设计 (16)第八章保护工程设计 (18)第一节设计原则 (18)第二节生物资源保护 (18)第三节景观资源保护 (19)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 (19)第五节旅游安全保护措施 (20)第六节环境卫生保护措施 (20)第七节保护等级及类型区划分 (21)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设计 (21)第一节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22)第二节餐饮 (22)第三节住宿 (22)第四节娱乐、游赏、运动设施 (22)第五节其它旅游服务设施 (23)第六节导游标志 (23)第十章基础设施工程设计 (24)第一节道路工程设计 (24)第二节给水工程设计 (24)第三节排水工程 (25)第四节供电工程 (26)第五节电信工程 (27)第十一章组织管理 (28)第一节原则 (28)第二节管理体制 (29)第十二章投资概算与开发建设顺序 (29)第一节概算依据 (29)第二节投资概算 (30)第三节资金筹措 (30)第四节开发建设顺序 (32)第十三章市场营销 (33)第一节潜山森林公园品牌包装 (34)第二节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品牌传播 (34)第三节售后服务管理 (36)第十四章效益评价 (36)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价 (36)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37)第三节社会效益评价 (37)图纸目录:1地理区位分析图2旅游区位分析图3现状分析图4功能分区图5总体布局6潜山种植规划7潜山植物景观设计8生态维护规划图9旅游服务设施规划10道路交通规划图11给水规划图12电力电信规划图13开发时序规划14功能分区15总体布局图16王山寨植物规划图17潜山植物景观设计18生态维护规划图19旅游服务设施图20道路交通规划图21给水规划图22电力电信规划图23开发时序规划图24入口平面25桂竹坊平面图26电视塔平面图27虎头峰平面图28桂花山庄平面图29碧泉湖平面图30景点示意图131景点示意图232景点示意图333景点示意图434景点示意图535潜山景区鸟瞰36潜山景区入口效果图37文化长廊效果图38桂竹坊效果图39潜山寺效果图140潜山寺效果图241桂竹山庄效果图42碧泉湖效果图43导游牌意象图44灯具意象图45景区道路意象图46景区铺装意象图47小品意象图1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背景分析1 项目背景森林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以来,以其生态性的优势,在同行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项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DOC)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公园现状概况……………………………………第二章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三章规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一节规划设计依据………………………………………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第四章总体布局………………………………………………………第一节森林公园范围………………………………………第二节总体布局……………………………………………第五章建设分期与分期建设目标……………………………………第六章景点与道路设计………………………………………………第一节景点建设规划………………………………………第二节道路设计……………………………………………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第二节植物景观设计………………………………………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旅游安全保护…………………………………………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保护措施…………………………………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规划…………………………………………………第二节排水规划…………………………………………………第三节电力弱电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森林公园位于通道县城区,东经109°46′25″,北纬26°9′57″,是***旅游风景区的中心。
东北部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陇底县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
森林公园公园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5)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5)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 (13)第三节历史沿革 (14)第四节公园建设及旅游现状 (15)第二章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 (16)第一节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16)第二节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24)第三章总体规划依据及原则 (27)第一节规划依据 (27)第二节规划原则 (28)第四章总体布局及分区 (29)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 (29)第二节规划定位 (29)第三节规划目标 (30)第四节总体规划范围 (32)第五节总体布局 (33)第五章环境容量及游客规模预测 (36)第一节环境容量 (36)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 (40)第六章景区、景点及游览线路规划 (44)第一节规划原则 (44)第二节景区、景点规划 (44)第三节旅游线路规划 (50)第七章植物景观规划 (52)第一节规划原则 (52)第二节植物景观规划 (52)第八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4)第一节餐饮 (55)第二节住宿 (56)第三节娱乐 (57)第四节购物 (59)第五节医疗 (60)第六节导游标志 (60)第七节管理及其他 (61)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 (66)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66)第二节给排水规划 (68)第三节供电规划 (71)第四节供热规划 (72)第五节通讯规划 (73)第六节广播电视规划 (73)第七节水利规划 (73)第十章保护与培育工程规划 (76)第一节保护规划原则 (76)第二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6)第三节生物资源保护 (79)第四节景观资源保护 (81)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 (82)第六节安全卫生保护 (84)第十一章旅游商品开发 (86)第十二章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计划 (88)第一节组织管理机构 (88)第二节人员培训 (89)第十三章投资概算及开发顺序 (90)第一节投资概算依据 (90)第二节投资估算 (90)第三节资金筹措 (92)第四节开发建设顺序和投资安排 (92)第十四章效益评价 (1)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价 (1)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4)第三节社会效益评价 (5)附件一、附表附表一:投资概算表附表二:投资按建设项目划分表附表三:投资按费用构成划分表附表四:分年度安排表附表五: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六: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七:损益表附表八: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九:内部收益率计算表附表十:敏感性分析表二、附图附图一: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位臵图附图二: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图附图三: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总体布局图附图四: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规划图附图五: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给排水、电力电信规划图附图六: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接待服务区平面规划图附图七: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渡假疗养区平面规划图三、附件《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动物名录》《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名录》林场发[2004]217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建立大兴古桑等62处国家森林公园的批复》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专家名单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专家评审意见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埋位臵某县地处某县河谷中部,某县河上游南侧,天山支脉那拉提山及伊什格力克山北麓,位于北纬42°54′--43°38′,东经81°34′--83°35′之间,东西长162公里,南北宽6-42公里,总面积4528.2平方公里,状如彩蝶。
LY_T 2005-2012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附件2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20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JGJ 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LYJ 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国家级森林公园 national forest park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生态良好,拥有全国性意义或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发展条件,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自然区域。
3.2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ning of forest park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主体功能要求与建设原则,对森林风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在空间、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与布局,是指导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3.3森林风景资源 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森林公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的总称。
3.4景物 scenic attraction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森林风景资源个体,是森林公园构景的基本单元。
3.5景点 sight spot由一个或多个独立、完整的景物所构成,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doc
第一章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概况1.1.1 地理位置xxxx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常宁市南部,属南岭山簇余脉。
东与常宁市罗桥镇和庙前镇接镶,南与郴州市桂阳县交界,西与常宁市洋泉镇和蒲竹瑶族乡毗邻,北与常宁市板桥镇胜桥镇相连。
森林公园境界东西长80多km,南北宽仅10余km。
森林公园由弥泉景区、印山景区和中田古民居景区组成,地理坐标为:弥泉景区东经112°15´45´´~112°25´46´´,北纬26°09´30´´~26°14´24´´;印山景区东经112°30´35´´~112°32´27´´,北纬26°10´24´´~26°11´25´´;中田古民居景区东经112°30´57´´,北纬26°10´28´´。
总面积为5933.4hm2。
森林公园距常宁市城区35km,距衡阳市城区85km。
1.1.2 地形地貌xxxx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常宁市南部,其大地构造分属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区,即华南褶皱系湘南耒(阳)——临武南北褶皱带的北端,穹隆轴部由加里东构造组成。
xx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有xx、铜钟脑、青山脑、狮子脑、雷公岩、岩鹰寨、吊钟岭、仙人歧等十几座山峰,群峰起伏,最高峰xx海拔1263.7m,最低双河口海拔213.6m,相对高差1050.1m,坡度平、缓、斜陡、险皆有,地形比较复杂,森林公园整体上属中山地貌。
1.1.3 气候条件xxxx国家森林公园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型,具有夏凉、冬寒、雾多、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垂直温差较大等特点。
本溪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我们做的不是规划,而是绿色资本布局——本溪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森林旅游规划中心★难点聚焦:本溪国家森林公园三大景区各唱各调,旅游开发可能陷入添油效应;发展最好的关门山景区旅游产品进入发展瓶颈,不创新会陷入衰退期;旅游盈利模式主要以门票和浅层面产品体验为主,没有形成大旅游产业。
●项目业主:辽宁本溪汤沟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本溪林业局●完成时间:2015年●开发评价:1、从资源来说:铁刹山景区因是道教龙门派的源头,从而成为东北道教的祖庭;汤沟温泉水中含有碳酸锰、碳酸钠等多种化学元素和矿物质,可医疗关节炎、皮肤病、消化不良、四肢麻痹等症,是优质的温泉养生资源;关门山景区的红叶已经形成品牌,关键是如何突破观光旅游的发展瓶颈。
2、从旅游来说:旅游的个性化、特色化已成趋势,如何打造文化+养生+生态环境综合体模式,是评价开发是否成功的关键。
3、从产业来说:主要是砍伐林木为主的纯林木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单一发展模式。
●核心思路:开创本溪国家森林公园三板斧模式。
1、整合三大旅游景区为东北道教祖庭5A景区。
2、创新产品形成东北道教祖庭大品牌:深度挖掘道教龙门派的“性命双修”养生文化。
铁刹山景区将道教文化做活,形成五行养心和五福运动祈福项目为核心的东北道教祖庭体验区域。
关门山依托红叶品牌,延伸打造婚庆创意文化品牌,以定制浪漫、婚庆拓展为核心引擎国际婚庆创意文化休闲基地。
汤沟依托温泉,做绿石十段锦、四元温泉小镇等特色文化养生类产品引爆旅游。
打造国家创意文化养生示范点。
3、做绿色资本引导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即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体系,用新型的文化养生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文化体验等产业来代替粗犷的林木砍伐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
让农民、砍伐工人升级为生态产业的服务、管理人员;让传统农业、林业升级为设施农林业、科技农林业、创意农林业;让农村成为产业升级下的新型生态城镇。
空间布局图本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接待中心、关门山景区项目分布示意图汤沟景区项目分布示意图铁刹山景区项目分布示意图标志性大门、管理接待服务中心关门山月亭绿石谷林下温泉设计铁刹山五行SPA养生会所●后期效果:通过了辽宁省林业厅组织的评审。
(完整版)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LY/T-**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st park master planning (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 32 术语 33 一般规定 5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53.2 资源评价 10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113.4 布局、结构与综合分区 123.5 容量与人口 134 专项规划 154.1保护保育规划 154.1.1 一般规定 154.1.2 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154.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4.1.4 防灾规划 174.1.5安全保障规划 184.2森林景观规划 184.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84.4 游憩规划 194.5 基础工程规划 234.5.1 一般规定 234.5.2 道路交通规划 234.5.3 供电规划 244.5.4 给排水工程规划 244.5.5 供热规划 254.5.6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254.5.7 广播电视规划 264.5.8 燃气规划 264.5.9 医疗救护规划 264.5.10 公共厕所规划 264.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264.7 居民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275 分期建设规划 286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86.1 投资估算 286.2 效益评价 297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307.1 一般规定 307.2 规划说明书 307.3 规划图纸 327.4 附件 33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34附录B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341 总则1.1 规范编制的目的为了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优化资源利用方式,规范开发建设行为,提高总体规划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规范。
1.3 森林公园的类型(规模、级别森林公园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森林公园(20km2以下、中型森林公园(21-100km2、大型森林公园(101-500km2、特大型森林公园(500km2以上。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青海哈里哈图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乌兰县铜普乡境内,距乌兰县城所在地希里沟镇25㎞,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165㎞,距省会西宁市35 0㎞。
公园位于都兰河两侧,中间相距3.5㎞,由南北两部分构成。
北部位于哈里哈图山南坡,地域范围东起赛特日达乌,西至哈尔哈特沟与柯柯阿曼沟之间的山脊,南到315国道边缘,北达哈里哈图沟沟脑山顶。
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170.5hm2。
哈里哈图森林公园建设期为7年,即2007~2013年。
项目建设分二期进行,一期4年,即2007~2010年;二期3年,即2011~2013年。
哈里哈图森林公园的建设,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的原则,在保持独特、古朴的景观特色和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生态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为指导,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促销为手段,以环境为前提”的开发建设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哈里哈图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培育和开发旅游市场,逐步扩大旅游产业规模。
建立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强化配套设施和景观景点建设,积极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游乐健身等生态旅游产品,将哈里哈图森林公园建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益、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以森林旅游为主题的山岳型综合性森林公园。
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的立意与构思,是将生态经济、技术设计与艺术创意融为一体并坚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景区空间布局顺其自然,充分发挥哈里哈图沟在总体布局中的景观主轴作用,在主轴和副轴线两侧及附近,重点围绕金银滩、松波湖、松柏攀岩、天泉神水、都兰寺、玲珑神树、群峰竟高等七个著名景点进行森林生态旅游的综合开发,构成双轴七星的空间观光体系。
形成山、水、林、草四结合的绿色生态游览区,展现出一幅原始、神秘、幽雅的森林风情长卷,营造一个原始古朴、具有民族特色和森林生态气息自然式山水风景精品。
为游人提供“绿树交加山鸟啼,清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游人醉,明日酒醉画中归”的画中游境界。
国家森林公园展馆规划方案
国家森林公园展馆规划方案1. 引言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
作为国家级公园,展馆是重要的宣传教育和参观观光设施。
本规划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基于科学教育、文化传承和旅游观光的现代化森林公园展馆。
2. 设计理念- 阐述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观念。
- 融合自然、技术和人文,创造富有互动性和体验性的展馆。
3. 总体规划- 选择展馆建设位置,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游客容量。
- 分为主展区、附属展区和辅助设施区域。
- 主展区设计主要内容,附属展区设计补充内容。
- 辅助设施区域包括停车场、服务中心等。
4. 主展区设计4.1 展馆结构- 选取自然材料和低碳环保材料建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 设计灵活可变的展区布局,方便展览内容更新和调整。
4.2 展览内容- 分为自然风光展区、生态保护展区和文化传承展区。
- 展示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景观,展览生物多样性和珍贵物种。
- 强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向公众普及环保意识。
- 展示相关历史文化、民俗传承等,提供文化教育内容。
- 融入交互式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4.3 教育活动- 设立临时活动区域,供组织教育活动和讲座使用。
- 组织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 提供亲子互动活动、生态实验等,吸引儿童和家庭的参与。
5. 附属展区设计- 设计补充内容,主要涵盖自然科普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主题。
- 可安排特色展览,如绿色科技、生态农业等。
- 设置室外展览区,展示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6. 辅助设施区域- 设计合理的停车场,方便游客的车辆停放。
- 设置接待中心、餐厅、卫生间等辅助服务设施。
7. 可持续发展措施- 选用可再生能源供电。
- 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和公共卫生设施。
- 引入绿色建筑概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
8. 安全保障- 遵循安全建设规范,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1. 引言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的基本单位。
它们是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经济资源。
因此,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进行合理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憩活动和体验,满足游客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和历史遗产。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 可持续性规划应确保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避免环境资源的过度破坏。
3.2 生态保护规划应包括采取措施保护森林、湖泊、江河等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和植被的生态系统。
3.3 多样化游憩规划应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憩活动和体验,包括山地徒步旅行、野营、观鸟、自行车骑行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4 社区参与规划过程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3.5 文化保护规划应保护和传承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和历史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
4. 规划内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4.1 设施建设规划应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停车场、游客中心、休息区、厕所等。
建设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4.2 交通运输规划应考虑到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运输,如公路、铁路等。
交通路线应方便游客的到达,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游憩活动规划应详细考虑游憩活动和体验项目,如徒步旅行线路、观光车路线、野营地设施等。
游憩活动应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保护自然环境。
4.4 生态保护规划应包括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措施,如林地恢复、湿地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等。
保护生态系统是保护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DOC)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公园现状概况……………………………………第二章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三章规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一节规划设计依据………………………………………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第四章总体布局………………………………………………………第一节森林公园范围………………………………………第二节总体布局……………………………………………第五章建设分期与分期建设目标……………………………………第六章景点与道路设计………………………………………………第一节景点建设规划………………………………………第二节道路设计……………………………………………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第二节植物景观设计………………………………………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旅游安全保护…………………………………………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保护措施…………………………………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规划…………………………………………………第二节排水规划…………………………………………………第三节电力弱电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森林公园位于通道县城区,东经109°46′25″,北纬26°9′57″,是***旅游风景区的中心。
东北部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陇底县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总体规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增加,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也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管理,一些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点存在管理不善、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制订一份详细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以引导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和保障游客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概况国家森林公园是由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以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地区。
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涵盖了山岳、草地、森林、湖泊和河流等多种自然景观。
同时,国家森林公园还是我国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区域之一,许多景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目标1. 保护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维持其原始自然状态。
2. 开发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
3. 提升森林公园旅游品质,增强旅游吸引力。
4. 提高游客参观体验,满足游客需求。
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措施1. 环境保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一方面,要坚决打击非法开采、滥伐林木、野生动物猎捕等行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对参观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切实落实“绿色参观、文明旅游”的要求。
2. 景区规划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但各景点之间距离较远,有些景点开发不完整,因此需要制订详细的景区规划。
将各景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景区景观风格,加强景区运营管理,提升景区旅游产品品质,同时保护好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要加强对森林公园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要规范景区经营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督促景区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4. 加强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LY/T-**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st park master planning (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 32 术语 33 一般规定 5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53.2 资源评价 10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113.4 布局、结构与综合分区 123.5 容量与人口 134 专项规划 154.1保护保育规划 154.1.1 一般规定 154.1.2 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154.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4.1.4 防灾规划 174.1.5安全保障规划 184.2森林景观规划 184.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84.4 游憩规划 194.5 基础工程规划 234.5.1 一般规定 234.5.2 道路交通规划 234.5.3 供电规划 244.5.4 给排水工程规划 244.5.5 供热规划 254.5.6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254.5.7 广播电视规划 264.5.8 燃气规划 264.5.9 医疗救护规划 264.5.10 公共厕所规划 264.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264.7 居民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275 分期建设规划 286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86.1 投资估算 286.2 效益评价 297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307.1 一般规定 307.2 规划说明书 307.3 规划图纸 327.4 附件 33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34附录B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341 总则1.1 规范编制的目的为了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优化资源利用方式,规范开发建设行为,提高总体规划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规范。
1.3 森林公园的类型(规模、级别森林公园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森林公园(20km2以下、中型森林公园(21-100km2、大型森林公园(101-500km2、特大型森林公园(500km2以上。
大庆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
第一章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观为依据,以红旗林场森林资源为依托,以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为主题,突出草甸、沼泽广布地区独有的人工森林特色,体现人文关怀,为大庆市市民及周边城市居民提供融休闲度假、娱乐游憩、农业观光、森林科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天然户外活动场所。
二、规划原则第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区位、林相及用地类型的不同,结合已开发的苗圃旅游景区,充分利用坡地、草地、风沙环境下形成的独特的树形景观等自然资源及已建成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地设计、开发旅游项目。
第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准确评估因开发、建设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深度和时序,规划森林资源保护限制区域,调整林相结构等,强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及养护,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予以保护,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在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注意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四,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留有余地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总体布局、近详远略、分期开发、重点突出、留有余地的规划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及林场内的资源特点,对森林公园内旅游业发展空间进行总体筹划,划分旅游主题园区,确定各个园区的重点旅游项目和开发时序,形成优势互补、互不雷同的旅游时空分布格局。
对于近期内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和区域,提出严格的保护措施,留有充分余地,让后人去开发,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第五,整体效益原则在旅游规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中,正确对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不能以损害后二者为代价去提升经济效益。
力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同步发展。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LY/T-**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st park master planning (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 32 术语 33 一般规定 5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53.2 资源评价 10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113.4 布局、结构与综合分区 123.5 容量与人口 134 专项规划 154.1保护保育规划 154.1.1 一般规定 154.1.2 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154.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4.1.4 防灾规划 174.1.5安全保障规划 184.2森林景观规划 184.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84.4 游憩规划 194.5 基础工程规划 234.5.1 一般规定 234.5.2 道路交通规划 234.5.3 供电规划 244.5.4 给排水工程规划 244.5.5 供热规划 254.5.6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254.5.7 广播电视规划 264.5.8 燃气规划 264.5.9 医疗救护规划 264.5.10 公共厕所规划 264.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264.7 居民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275 分期建设规划 286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86.1 投资估算 286.2 效益评价 297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307.1 一般规定 307.2 规划说明书 307.3 规划图纸 327.4 附件 33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34附录B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341 总则1.1 规范编制的目的为了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优化资源利用方式,规范开发建设行为,提高总体规划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规范。
1.3 森林公园的类型(规模、级别森林公园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森林公园(20km2以下、中型森林公园(21-100km2、大型森林公园(101-500km2、特大型森林公园(500km2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4)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4)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5)第三节历史沿革 (10)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景观资源 (1)第一节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 (1)第二节森林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 (11)第三章环境容量估算及游客预测 (12)第一节环境容量估算 (12)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 (16)第四章森林公园发展条件分析 (19)第一节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9)第二节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第五章总则 (21)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21)第二节规划原则 (22)第三节规划依据 (22)第四节规划分期 (23)第六章总体布局 (23)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与范围 (24)第二节森林公园形象定位 (24)第三节总体布局结构 (27)第四节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28)第七章植被与景观系统规划 (29)第一节规划原则 (29)第二节植被规划 (30)第三节森林景观规划 (31)第八章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33)第一节规划原则 (33)第二节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33)第三节生态文化基础设施规划 (33)第三节解说系统规划 (33)第九章森林游憩规划 (33)第一节森林公园游憩产品设计 (33)第二节游憩项目策划 (34)第三节游憩设施规划 (35)第四节游览组织规划 (36)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44)第一节交通系统规划 (44)第二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45)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47)第四节供热工程规划 (47)第五节电信、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工程规划 (47)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50)第七节旅游厕所建设规划 (50)第八节医疗救护规划 (51)第十一章保护保育工程规划 (51)第一节规划原则 (51)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1)第三节景点保护规划 (53)第十二章防灾及预警系统规划 (53)第一节灾害历史 (53)第二节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规划 (53)第十三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4)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4)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55)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 (55)第十四章居名点调控规划 (58)第一节居民点分布现状分析 (58)第二节居民点调控原则 (59)第三节居民点调控规划 (59)第十五章投资估算 (60)第一节估算依据 (60)第二节投资估算 (61)第三节项目效益分析 (63)第十六章效益分析 (65)第一节经济效益分析 (65)第二节生态效益分析 (66)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 (66)第十七章分期建设规划 (67)第一节近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67)第二节远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67)第十八章实施保障措施 (68)第一节建立完善的旅游开发管理体制 (68)第二节加大旅游政策扶持力度 (69)第三节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69)第四节加大宣传力度 (69)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从化街口城区北35km,距广州市区93km。
公园东部与吕田镇毗邻,南与中心镇良口镇相连,西与黄龙带森林公园相接,北与东明镇接壤。
(二)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土壤条件公园地处九连山脉派生出来的南昆山和青云山支脉的结合部,公园主体属中低山山地地貌,东南高西北低。
公园境内山峦起伏,山体较为密集,坡度较大,一般15°~35°,有些局部陡峭至80°左右。
公园东南部为中山地貌,最高峰鸡枕山海拔1146.7m,五指山的群峰海拔多在1000m以上;西北部为水库区和低山、丘陵,最低处为黄竹塱,海拔180m,丘陵山地海拔一般为200~420m。
2、气候水文条件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回归线边缘,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较分明,春暖多云雾,夏温热多雨,秋云高气爽,冬寒有冰雪。
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
流溪河地区与广州主城区相比,降水多(约多220 mm)、气温低(约低4-6℃)。
气候特征值:①气温:森林公园年平均气温为20.3℃,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7.4°C;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1.5°C;平均最高气温31.0℃,平均最低气温11.8℃。
②降水: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2104.7mm,全年各月均有降水,但季节分配不均匀,春夏季多、秋冬季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多雨年达2866.5mm,少雨年仅1280.7mm;年降水日数155.4d。
③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79%,1月最大84%,11月最小69%。
④风向风速:以静风频率最大,达20%,年平均风速0.92.0m/s,平均最大风速6.3m/s。
⑤年日照时数1447.8h,年雾日11.1d。
3、森林动植物条件流溪河森林公园现有林地面积7547.63 公顷,森林覆盖率(不含水体)为88.55%,森林覆盖率(含水体)为75.59%。
其中,常绿阔叶林面积3960.13 公顷,占42.43%;针阔叶混交林面积170.8 公顷,占1.83%;针叶林1817.4 公顷,占19.47%;竹林面积851.7 公顷,占9.12%;灌木林面积42.8 公顷,占0.46%;人工经济林212.4 公顷,占2.28%;其它面积为492.4公顷,占5.27%。
流溪河森林植被属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交汇,具有向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特征,对研究植被区划有重要意义。
植物区系作为华夏区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科的地理成分广泛、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多样性的特点,是进一步研究华夏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地区。
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6类植被型,其中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是广州市为数不多、最有保护价值的原生植被。
公园最高峰鸡枕山海拔1146.7m,最低处黄竹塱180m,相对高差900多米。
植被在五指山、鸡枕山具有明显垂直分带现象。
园内的植被垂直带谱从低至高海拔分布依次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山顶灌草丛。
园内生物资源丰富,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182科、737属、125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8属10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的野生植物10科10属10种。
生物资源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草丛、人工植被等9类森林景观,以及湿地植被、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和奇花异木等4类植物景观资源。
其中以森林景观资源最为丰富多样,尤以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原生的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景观最具地带性特色、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
其次为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景观,目前正处于向地带性植被方向演替。
竹林景观面积也较大、分布较集中,群落处于较稳定阶段。
人工植被景观中以梅林的分布面积最大、最有特色,为岭南较为罕有的赏梅景观。
流溪河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保存有溪流、湖泊、农地、果林、森林、灌草等丰富多样的生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地。
园内生存有野生脊椎动物4纲26目72科177种,其中,两栖纲2目6科18种,爬行纲3目11科33种,鸟纲14目36科85种,哺乳纲7目19科41种。
公园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蟒蛇、白颈长尾雉、金钱豹;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0种:虎纹蛙、三线闭壳龟、山瑞鳖、大壁虎、雀鹰、赤腹鹰、蛇雕、燕隼、白鹇、褐翅鸦鹃、小鸦鹃、领鸺鹠、斑头鸺鹠、领角鸮、穿山甲、水獭、斑林狸、小灵猫、水鹿、鬣羚。
野生动物资源可划分为:哺乳动物景观、鸟类景观资源、两栖动物景观、爬行动物景观、昆虫景观等,其中以鸟类景观资源的可见性、普及性和观赏性较高,常见的湿地鸟类有:鹭科的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翠鸟科的普通翠鸟、斑鱼狗、白胸翡翠,以及金眶鸻、白骨顶、小鸊鷉、针尾鸭、绿翅鸭等等。
农田、果林、森林鸟类易见度和可见度较高的有红嘴相思鸟、红嘴蓝鹊、红耳鹎、白喉红臀鹎、黑鹎、白头鹎、棕背伯劳、黑卷尾、黑领椋鸟、大山雀、棕颈钩嘴鹛、画眉、珠颈斑鸠、暗绿绣眼鸟等。
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为流溪河国营林场的全部辖区,公园总面积为9333.33 公顷,其中现有林业用地面积7547.63公顷,农业用地面积44.2公顷。
林场的主要任务是以营造、保护水源林为主。
1人口与就业工区与农业管理区构成:公园下属林场划分为黄竹塱、三棵松、新群、红岭4个工区,为全民所有制经济,以经营山林为主。
东星、谷星、温塘肚3个农业管理区,以经营毛竹林和其它经济果木林为主。
现状人口较多:流溪河公园现有总人口5782人,共2157户。
其中:城镇居民4062人,主要为林场职工及其家属,集中在流溪河林场场部周边及4个工区居住;农村居民1720人,主要为周边村委村民,集中在3个农业管理区(村委)居住。
表2-1 广东流溪河林场人口分布表(2010年)就业压力大:由于建场历史较长,林场职工数量较多,主要为林业工人和管理人员。
同时,作为广州市安置水库移民的社会公益型生态林场,林场还要解决水库移民就业和生活问题。
林场停止经营性采伐后,职工、移民大量下岗待业,生活困难,就业问题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
三个农业管理区目前还有部分农户从事农业,主要从事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但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已外出打工,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由于退耕还林等原因,林场农业正处于萎缩中。
一些村庄,如谷星、树下坪、红岭等位于山林深处或被过境交通切割,长期缺乏基础设施,村内老龄化严重、部分农田荒废、房舍残破。
林场与森林公园经济情况林场经营面临困境,经济转型需求迫切:2010年,森林公园经营总收入为3691万元。
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旅游产业仍不能填补林场收入的空缺。
职工人数多(待岗人数多),离退休职工多,是林场的一个主要的经济负担。
历史上,林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于林业采伐、水力发电。
近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经营性林业采伐逐步被禁止,小型水电站的发展也基本停滞,林场经济面临困境。
因此,必须发展新的产业,以填补原有空缺,解决职工就业问题。
旅游产业优势有待进一步扩大:流溪河林场现状经济结构是典型的以旅游业为主的“复合型”产业结构。
目前,第二产业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结构中仍然占1/4以上的份额,并且其中相当一大部分是水力发电收入,由于对水源保护区有一定环境影响,规划远期应控制、限制其发展。
因此,远期林场经济结构调整还应进一步扩大旅游、服务业优势,降低第二产业比重;远期向“单一型”结构的风景区发展,仅允许第一产业的适度发展,缩小和限制第二产业发展,有限制地发展第三产业,以旅游、服务业为龙头、核心、主体,发展林场经济。
森林公园经营欠佳,资源优化整合势在必行:森林公园主要收入来源为游客门票、停车、住宿、餐饮、旅游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