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运动学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第二节 肘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 第二节 肘关节运动学
35
(5)治疗
新鲜肘关节后脱位手法复 位,多用牵引复位法。 复位后的处理:复位后, 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 屈曲90°位,固定3-4周。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上 髁骨折或桡骨小头骨折, 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 术复位。
36
陈旧性脱位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损伤在三个月以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不能复位时,切不 可强力复位,应采取手术复位。如合并有尺神经损伤,手术时应先探查神经,在 保护神经下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宜将尺神经移至肘前,如关节软骨已破坏,应 考虑作肘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三)肘关节生物力学
1.肘关节的运动范围 2.肘关节的稳定性 3.肘部的闭链运动 4.肘关节的屈和伸及限制因素
43
1.肘关节的运动范围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三个单关节构成了一个复合关节。无 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功能上讲,肱尺 关节都是肘关节的主导关节。肘关节 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屈、伸运动,其次 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 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 。肘关节的屈、伸幅度,平均为135° ~ 140°。肘关节平均屈145° (120°~160°)。在整个屈曲运动 弧中,肘关节屈曲60°~140°,这 80°是人们用上肢完成一般日常生活 和工作所必需的运动范围,可称为肘 关节的功能运动弧。肘关节平均伸为 0°,其伸的运动在尺骨鹰嘴进入肱骨 的鹰嘴窝而中止,其运动范围正常仅 有很小差异。
45
46
47
• 1)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的解剖及生物力学作用。肘关节 尺侧副韧带复合体是由前束、后束组成。
• 前束起始于肱骨内侧髁之前,止于尺骨冠状突内缘。 • 后束起始于内侧髁之下,止于鹰嘴内侧缘。 • 斜束并不参与构成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 • 肘关节屈曲60°时,尺侧副韧带前束紧张,屈曲到90°时其长 度和肘关节完全伸直位时基本相同;

肘关节ppt课件

肘关节ppt课件

.
20
旋转()
.
21
.
22
.
9
四:作用于肘部和前臂的肌群
►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伸肘肌:肱三头肌、肘肌; ►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旋后肌:旋后肌、肱二头肌;
.
10
►肘关节的松弛位:肘关节屈曲70°,前臂旋后 10°;
►肘关节的紧张位:肘关节伸直位,前臂旋后 5°;
► 关节松弛位为关节松动术的治疗平面!
.
5
►提携角:是指在解剖位置下,上臂
长轴与前臂长轴之间的夹角,正常女
性大于男性,男性5°,女性10°。
►提携角的形成是由肱骨远端结构所决 定,正常肱骨滑车较肱骨小头更伸向 远端。
►在肘伸直位时,手位于上臂纵轴延长 线外侧,屈曲位时手位于此线内侧, 对于手的功能性活动有重大意义。
.
6
三、桡尺连结:
肘关节
吕梁市卫生学校
.
1
一、肘关节组成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 尺桡骨上端组成,为三 个关节构成,分别为肱 尺、肱桡、桡尺近侧关 节组成,上述此三关节 由同一关节囊包裹而成 ,但在功能上相互独立。
.
2
►肱桡关节由肱骨 小头和桡骨头窝 相关节,
►肱尺关节由肱骨 滑车和尺骨的滑 车切迹关节;
.
3
► 肘关节囊前后部分薄弱
易发生脱位,两侧有桡、
尺侧副韧带加强,
► 尺侧副韧带:起自内上 髁止于尺骨冠突和尺骨 鹰嘴内侧面;
► 桡侧副韧带:起自外上 髁止于环状韧带和尺桡 骨外侧面。
.
4
二、肘关节活动范围:
►屈伸:产生在肱桡、肱尺关节矢状面上的 运动,正常活动范围为:0~145°;女性或者 瘦弱着可有0~10°过伸。

肘关节 受力限值

肘关节 受力限值

肘关节受力限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肘关节是连接上、下臂骨的重要关节,承担着上肢的屈伸、旋转等运动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运动训练中,肘关节会受到一定的力量作用,而长时间或过大的受力会导致肘关节受伤。

了解肘关节的受力限值是非常重要的。

肘关节的受力限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肘关节可以承受的最大力量。

肘关节的受力限值与个体的体质、运动技能、肌肉力量等因素有关,不同人的肘关节受力限值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肘关节的受力限值通常在20-30牛顿之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无意中超过肘关节的受力限值,比如举重、搬重物、进行体操等活动。

长期以来,如果肘关节受到频繁的超负荷受力,就会增加肘关节受伤的风险。

在进行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肘关节的受力,避免超负荷受力造成损伤。

肘关节的受力限值还与运动方式、受力角度等因素有关。

在举重运动中,若采用了不当的姿势或动作技巧,会导致肘关节受到非自然的力量作用,增加受伤风险。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技巧和姿势,避免过大的肘关节受力。

对于运动员来说,肘关节的受力限值更加重要。

在进行高强度和高负荷的训练时,运动员可能会经常超过正常的肘关节受力限值。

保护肘关节、减少肘关节受力是运动员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表现的关键。

为了保护肘关节,减少肘关节受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训练合理。

避免过于激烈和持续时间过长的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量,逐渐适应和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2. 注意运动技巧。

采用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技巧,避免不良习惯和错误动作,减少肘关节受力。

3. 适量休息。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后,要给肘关节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4. 使用护具。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可以佩戴护肘器等护具,有效减轻肘关节受力。

了解肘关节的受力限值,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和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肘关节受伤的风险,保护肘关节健康。

希望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能够注重肘关节保护,避免受伤,享受健康的运动乐趣。

医学知识之肘关节

医学知识之肘关节

肘关节肘关节elbow joint(图3-24)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

其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车轴关节。

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

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

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

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

此外,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

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图3-24 肘关节(前面)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咀尖恰位于一条直线上,屈肘时则形成以鹰咀尖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临床上常以此鉴别肘关节脱位或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在伸直的情况下,若受暴力如跌倒时一侧手掌着地,使肱骨下端向前移位、尺骨鹰咀则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

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处于旋后位时,臂与前臂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的远侧端偏向外侧,二者之间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称为提携角。

肘关节的肱尺关节可沿略斜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司前臂的旋转运动(见后);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运动系统解剖3(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运动系统解剖3(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桡侧腕屈肌

起于:肱骨内上髁屈 肌总腱;前臂深筋膜。 止于:第2掌骨底掌 面。 由C5-T1正中神经分 支支配。 作用:屈肘、屈腕、 使桡腕关节外展。
掌长肌


起于:肱骨内上髁屈 肌总腱;前臂深筋膜。 止于:掌腱膜。 由C5-T1正中神经分 支支配。 作用:屈腕、紧张掌 腱膜。

起于:尺骨下端的 掌面。 止于:桡骨下端的 掌面。 由C5-T1正中神经分 支支配。 作用:前臂旋前。
旋后肌



起于:肱骨外上髁 和尺骨外侧缘的上 部。 止于:桡骨前面的 上部。 由C5-T1桡神经分支 支配。 作用:前臂旋后。
运动系统解剖
( 3) (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开封市中医药学校 杜志鹏
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屈: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及起自肱骨内 上髁前面的肌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 伸:肱三头肌、肘肌 旋前:旋前园肌、旋前方肌、(肱桡肌) 旋后:旋后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肱肌
指浅屈肌

起于:肱骨内上髁, 尺骨和桡骨前面。 以四腱止于第2-5指中 节 指骨体两侧。 由C5-T1正中神经分支 支配。 作用:屈第2-5指的近 节指间关节;屈掌指 关节;屈腕和屈肘。
肱三头肌


起于:肱骨后面的桡神 经沟外上及内下方的骨 面。 止于:尺骨鹰嘴。 由C6-8桡神经支配。 作用:伸肘;使肩关节 外展;前部屈和内旋肩 关节;后部伸和外旋肩 关节。



起于:肱骨下半的 前面。 止于:尺骨粗隆。 由C6-7肌皮神经支 配。 作用:屈肘关节。
肱二头肌




起于:长头起于肩胛骨盂 上结节; 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于:桡骨粗隆后份。 由C5-7肌皮神经支配。 作用:屈肘关节;也可屈 肩关节;前臂旋前时有旋 后作用。

肘关节的锻炼方法

肘关节的锻炼方法

肘关节的锻炼方法
肘关节的锻炼方法
肘关节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在日常活动中被普遍使用,如果
不加锻炼,肘关节就会受到伤害,影响活动的灵活性和行动能力。


面我们来了解肘关节的锻炼方法:
首先,要做肘关节活动训练,可以让肘部承受一些循环性、逐渐增加
的运动负荷,以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因僵硬和炎症而引起的疼痛。

其次,要做力量训练,可以通过操作俯卧撑这种力量训练,以便在运
动完成后肘关节有保护和支持的余地,使肘部有更好的保护。

再次,要做柔韧性训练,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拉力性活动,例如伸展活动,让肘关节拓展,促进关节的柔韧性训练。

最后,要在活动和休息
之间调节,给予肘关节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促进肌肉和关节的休息和
恢复。

综上所述,比较完善的肘关节锻炼方法包括活动训练、力量训练、柔
韧性训练以及调节时间。

科学的运动方法可以使肘关节活动更加灵活,以此来减少肘部的炎症,保护肘部的健康。

以上就是肘关节的锻炼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坚持锻炼,使肘关
节健康有力!。

肘关节解剖结构

肘关节解剖结构

THANKS
收集上臂和前臂后侧的血液,汇入肱深静 脉。
神经分布
01
02
03
正中神经
分布于前臂旋前肌、屈腕 肌和屈指肌等,控制手部 感觉和运动功能。
桡神经
分布于前臂伸肌群,控制 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
尺神经
分布于前臂屈肌群和手部 小肌肉,控制手部感觉和 运动功能。
06
肘关节的生物力学
屈曲与伸展运动
屈曲运动
屈曲运动是指肘关节在矢状面内,从完全伸直位向屈曲位转 化的过程。这种运动主要依赖于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收缩,同 时受到肱三头肌的拮抗作用。
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是指肘关节在矢状面内,从屈曲位向完全伸直位转 化的过程。这种运动主要依赖于肱三头肌的收缩,同时受到 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拮抗作用。
外旋与内旋运动
外旋运动
外旋运动是指肘关节在水平面内,从 完全中立位向外旋位转化的过程。这 种运动主要依赖于旋后肌群的收缩, 如肱二头肌和桡侧腕长伸肌等。
内旋运动
动脉系统
01
肱动脉
起源于锁骨下动脉,沿着肱二 头肌内侧下行,提供肘关节大
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
02
桡动脉
是肱动脉的分支,供应前臂桡 侧的血液。
03
尺动脉
也是肱动脉的分支,供应前臂 尺侧的血液。
静脉系统
03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收集前臂浅静脉的血液,汇入头静脉或贵 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向上行至肘窝处注入贵 要静脉。
尺骨
尺骨是前臂的两根长骨之一,位于前 臂内侧,其长度从上端到下端逐渐变 细。
尺骨的皮质骨部分位于外侧,而松质 骨部分位于内侧。这种结构使得尺骨 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扭曲能力。

肘关节的动作

肘关节的动作
人体解剖学姿势
+ 屈曲 + 伸展
+ 屈曲 + 伸展 + 外展 + 内收 + 足背弯曲 + 足底弯曲 + 环形运动 + 旋转
+ 旋前 + 旋后 + 内翻 + 外翻
肌肉收缩
静的收缩 动的收缩
等长性收缩
(Isometric)
等张性收缩
(Isotonic)
等速性收缩
(Isokinetic)
肩关节外展 肩关节内收 肩关节水平外展 肩关节水平内收 肩关节伸展 肩关节屈曲
三角肌(中央部) 阔背肌
三角肌(后部) 胸大肌 阔背肌 三角肌(前部)
肘关节屈曲 肘关节伸展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脊柱屈曲 脊柱伸展 脊柱旋转
腹直肌 竖脊肌群 腹内/外斜肌
髋关节屈曲 髋关节伸展 髋关节外展
髋关节内收向心性收缩(Co源自centric)离心性收缩
(Eccentric)
+ 主动肌(Agonist):针对特定关节运动之主 要活动肌肉
+ 协同肌(Synergist):针对特定关节运动,协 助主动肌活动的肌肉
+ 拮抗肌(Antagonist):与主动肌反方向活动 的肌肉
+ 稳定肌(Stabilisers):固定或支持某个关节 使主动肌能更有效的收缩
关节 肘
动作 伸展
关节
动作
肘 屈曲 肘 伸展 肘 屈曲 膝 伸展 踝 足底屈 膝 伸展 踝 足底屈 踝 足底屈 肩 外展 肘 伸展 腕 屈曲
髂腰肌群 臀大肌
臀中肌、 阔筋膜张肌 内收肌群
膝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
腿后腱肌群 股四头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屈曲
• 肘关节平均屈145°(120°~160°) • 功能运动弧:60°~140° • 功能:牵拉 提举 进食 梳理
2021/3/15
15
屈曲
• 凹凸运动 • 屈肌
– 肱二头肌 ③④⑤ – 肱肌 ① – 肱桡肌 ②
2021/3/15
16
屈曲
• 屈曲力矩
2021/3/15
17
屈曲
• 屈曲受限 • 主动屈曲
• 功能位
– 肘屈曲90° – 前臂中立位
2021/3/15
28
肘关节稳定性
• 结构性稳定系统
– 内侧柱:内侧副韧带、尺骨鹰嘴内侧1/2和肱骨内侧髁 – 外侧柱:桡骨头、外侧副韧带复合体、肱骨外侧髁 – 前柱:尺骨冠突、前关节囊和肱二头肌 – 后柱:尺骨鹰嘴、后关节囊和肱三头肌
• 动力学稳定系统
– 肌肉
10
韧带
• 外/桡侧副韧带——拮抗内翻
– 加强环状韧带 – 屈曲时维持关节稳定
2021/3/15
11
韧带
• 环状韧带
– 加固上桡尺关节 – 防止桡骨头上脱位
2021/3/15
12
• 前臂骨间膜
– 传递能量 – 保护前臂复合体
2021/3/15
13
运动学特征
• 屈曲 • 伸展 • 旋前 旋后
2021/3/15
– 肌性限制 – 骨性碰撞
韧带张力
2021/3/15
18
屈曲
• 屈曲受限 • 被动屈曲
– 桡骨头与桡骨窝、冠状突与冠状窝碰撞 – 关节囊后部张力 – 肱三头肌张力
2021/3/15
19
伸展
• 肘关节平均伸为0° • 过伸:5°左右 • 功能:投掷 推开 抓取
2021/3/15
20
伸展
• 伸肌
– 肱三头肌
肘关节运动学
2021/3/15
1
肘关节运动学
• 解剖学基础
– 骨骼与韧带 – 关节 – 肌肉与神经支配
• 运动学特征
2021/3/15
2
肘关节
• 肱尺关节 • 肱桡关节 • 上桡尺关节
• 前臂复合体:上下桡尺关节
2021/3/15
3
肱尺关节
• 肘关节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2021/3/15
4
肱桡关节
2021/3/15
21
伸展
• 伸展力矩
2021/3/15
22
伸展
• 伸展力矩
2021/3/15
23
伸展
• 伸展受限
– 鹰嘴与鹰嘴窝深部的撞击 – 关节前方韧带的张力 – 屈肌产生的抵抗力
2021/3/15
24
伸展
• 进一步伸展
– 鹰嘴骨折①,关节囊撕裂② – 鹰嘴无骨折
关节囊撕裂② 肘关节后脱位③
2021/3/15
25
旋转
• 功能:进食 洗脸 剃须 • 功能弧度:50°(旋前)~50°(旋后)
2021/3/15
26
• 肩+前臂旋转
– 上肢垂于体侧:360° – 上肢外展90°:270° – 上肢前屈90°:270°
2021/3/15
27
肘关节体位★
• 肘关节的紧锁位(最稳定位)
– 肘关节伸直位 – 前臂旋后5°
2021/3/15
29
肘关节稳定性
• 抵抗纵向牵拉
– 韧带 – 肌肉 – 鹰嘴位于鹰嘴窝内
2021/3/15
30
肘关节稳定性
• 抵抗纵向压缩
– 桡骨 – 尺骨
2021/3/15
31
肘部常见疾病
尺骨鹰嘴滑囊
2021/3/15
32
肘部常见疾病
•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 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
2021/3/15
5
上桡尺关节
202121/3/15
7
肘关节
• 提携角:15°±5° ★
2021/3/15
8
肘关节
• 肘后三角★
2021/3/15
9
韧带
• 内/尺侧副韧带——拮抗外翻
– 前束:全范围内维持关节稳定 – 后束:屈曲时维持稳定 – 横束
2021/3/15
2021/3/15
33
小结
2021/3/15
34
小结
2021/3/15
35
2021/3/15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