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的生物力学.——中文
肩关节运动学

▪ (5)肩胛胸廓关节
功能上可视为肩胛骨与胸廓结合的机能关节, 位置为第2肋至第7肋骨。 此间隙被前锯肌分为前后二部。 肩胛骨平面:肩关节外展的生理平面
11
▪ (5)肩胛胸廓关节
前间隙①为腋窝的延续部,含有疏松结缔组织, 肩胛下动静脉、肩胛下神经及胸背神经干均在此 间隙内通过。
悬吊肱骨头,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
38
▪ (5)肱二头肌长腱
前臂旋后及肘关节屈曲时,腱的紧张力增加,但 并不沿结节间沟滑动。肩关节活动时长腱沿结节 间沟上下滑动。
二头肌腱鞘发炎时,由于肌腱腱鞘肿胀,外展及 内外旋均受累,且活动时局部疼痛。
肱二头肌除了有屈肘功能外,对于肩肱关节前屈 也起一定作用。
60
▪ (2)组成RI的结构
喙肱韧带
止于肱骨大小结节 跨越肱二头肌长头腱 被冈上肌腱和肩胛下肌腱夹持 其宽度即冠状面上 的上下径较为恒定
61
RI由于结构组成的不同,其矢状面自上而 下的厚度存在差异。
最上方为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关节内部分, 位于SGHL上方,紧贴关节囊行走并形成明 显的关节囊压迹。
的下部,成为肱骨头外展的支点。 喙肩弓下部的滑囊和附近疏松结缔组织,有利于浅深两
层肌肉的滑动。切除此韧带后对肩关节活动影响不大。
22
▪ 2.肩关节的韧带
(2)盂肱韧带(glenohumeral ligaments)
盂肱韧带为关节囊前壁的增厚部 起于肱骨解剖颈的前下部 向上、内止于关节盂上结节和关节盂唇 分为盂肱上、中、下三个韧带 该三条韧带处于关节囊的内面
8
▪ (3)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joint)
肩关节生物力学运动学

肩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物力学特性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 肩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周围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包括关节面的形状、关节囊的紧张度和肌肉的力量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受到年龄、性别、运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肩关节的运动学分析
肩关节的运动形式
肩关节生物力学与运动学在临 床中的应用
肩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肩关节疾病的分类: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等 诊断方法:X光片、MRI、超声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康复训练:肩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
肩关节手术的术前评估与术后康复
术前评估: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评估肩关节功能,确定手术方案 术后康复: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原理,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目标: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运动,遵循康复计划,定期复查
肩关节生物力学运动学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 肩关节的运动学分析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学关系 肩关节生物力学与运动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
肩关节的组成
肩关节由肩胛骨、肱骨和锁骨组成 肩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 肩关节的肌肉和肌腱 肩关节的神经和血管
肩关节生物力学与运动学的相互作用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 性:包括关节面的形 状、关节囊的紧张度、 肌肉的力量和长度等
运动学的影响:肩关 节的运动学特性包括 关节的活动范围、运 动轨迹、运动速度等
生物力学与运动学的 相互作用:生物力学 特性影响运动学特性 ,如肌肉力量影响关 节的活动范围
运动学对生物力学的 影响:运动学特性影 响生物力学特性,如 运动轨迹影响关节面 的磨损程度
肩关节相关生物力学介绍_朱以明

。肱骨头静息时位于肩盂的中心。肱骨头及肱骨干均位
于肩胛骨平面内。肱骨头关节面相对于肱骨干有 B#A的后倾。 .% 关节面及其指向:肱骨头的关节面约占整个球型的表 面积的 @ F B , 并呈 @.#A的圆弧状。 相对肱骨干长轴, 肱骨头关节 面有 D/A的向上倾斜。 相对于肱骨远端两髁之间的连线, 肱骨头 关节面后倾 B#A
C D, /E
帮助。 例如 9 根据肩胛骨与胸廓的相对位置 9 我们在摄肩胛骨正 侧位片时 9 就应将患者的体位作出相应的调整,由于肩关节上 举总伴有肱骨的外旋9 因此就可以解释对于冰冻肩的患者 9 由 于肩关节外旋明显受限 9 结果造成上肢上举的明显受限。知道 这些运动之间的相互伴随的情况对于我们在术后指导患者的 功能锻炼很有好处。 关节融合是解决肩关节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融合位置的 选择对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最佳的融合 位置尚有争议。选择的主要依据为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范围以 及日常生活所需肩关节运动范围,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很好地 解释了那些冰冻肩及关节融合术后的患者其肩关节为何仍有一 定的活动度。 另外 9 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使三角肌在整个上肢上 举过程中均能保持适当的长度以发挥其最佳作用 C@/ E 。 由于盂肱关节的旋转中心很接近于肱骨头的几何中心 9 在 盂肱关节旋转时肱骨头的移位很小 9 这就证实了目前所用的非 限制型盂肱关节假体设计上的合理性。另外9 对于肱骨头和肩 盂之间半径的不匹配 9 最佳值似乎应为 B M D --9 因为这样就 可以复制出正常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肱骨头的微小移位。 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9 其稳定性主要依靠静 态稳定作用以及动态稳定作用来维持。 一、 静态稳定结构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包括软组织、喙肩韧带、盂肱韧带、盂 唇、关节囊以及关节面的相互接触、肩胛骨的倾斜和关节内压 力。 @% 关节因素:解剖上肱骨头关节面有 B#A的后倾 9 这对于 平衡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目前对于关节面的 对应关系对关节的稳定程度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肩盂侧。 一 般认为 9 肩盂的大小、解剖形态对于关节的稳定性都很有意 义。 这可以从肩盂发育不良的患者易出现复发性肩关节不稳定 这一现象上得到证实。 另一方面9 盂唇对于扩大肩盂的面积 9 增 加肩盂深度很有意义。在有盂唇存在的情况下 9 肩盂的关节面 的面积约占肱骨头关节面面积的 @ F B9 而去除盂唇这一比例则 但对于盂唇组织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肩关节的稳定 降至 @ F D 。 性仍有争议。 肩盂关节面有 /A的向上倾斜 9 这与上部关节囊及盂肱上韧 带一起对防止肱骨头向下方脱位有很大意义 C @G E 。 关节内压力是另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 C @" E 。试验证明 9 正常 的肩关节内总存在负压 9 若这种负压因关节囊被切开或空气被 泵入关节内而被抵消 9 则肩关节极易发生向下方的半脱位。实 际上关节内的负压对保持肩关节多方向的稳定性均有重要作 用9 决不仅限于下方稳定。 负压的大小随盂肱关节相对的位置、 关节外的负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 9 关节内负压在 上臂轻度上举时最小而在上臂极度上举时最大。 .% 关节囊和韧带组织的作用:肩关节囊的生物学组成与 包括肘关节在内的全身其他关节的关节囊一致。试验表明 9 对 于小于 D# 岁的年轻人若要使肩关节脱位需 .### ? 的外力 9 相 比之下脱位肘关节所需外力为 @/##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 9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 ppt课件

肌腱套-生物力学中的稳定性 垂直方向的三角肌在提供平衡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水平方向 平衡,同样需要肩胛下肌和冈下肌的工作,控制转移和旋转 的活动 生理学上肩袖要比外旋肌强大一半
23
肩胛中轴肌肉
1. 斜方肌(上、中、下) 2. 菱形肌 3. 肩胛提肌 4. 锯状肌 5. 胸小肌 6. 锁骨下肌肉
菱形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及背 阔肌
30
外展运动
大约180度的范围 前半段运动:
从0度到90度,由肱骨头水平产生,三角肌及冈 上肌 后半段运动
从90度到150度,肩胛骨及胸骨水平产生 关节盂开始60度的旋转,纵向肋骨的旋转,肩锁 关节、胸锁关节各30度旋转 第3阶段
从120度到180度,通过躯干的倾斜代偿来增加
10
盂肱关节
喙肱韧带,连接肱骨两个结节和喙 突,形成肱二头肌长头的“隧道”
由于韧带束的方向,在前屈和伸展 时紧张,外展时松弛
11
12与锁骨之间的关节。特别是在肩关节屈曲和/ 或超过90度的外展,此时锁骨远端会产生上抬和旋转的联合运动
该关节有关节囊包裹,通过肩锁韧带增加稳定性,在肩关节的复 杂运动中,与喙突和锁骨连接的两条韧带,1:斜方韧带,喙突 连接锁骨底部前外侧区域,会限制施予肩锁关节的压力;2.锥状 韧带,与斜方韧带很近,喙突后内侧方至锁骨锥形结节;在提升 和旋转锁骨时紧张,限制高敏感性的肩锁关节
盂唇
因为肱骨头(凸)嵌入盂 唇窝(凹)来维持稳定性 的结构,将外力转换平衡
环形囊
6
盂肱关节
是类似圆锥形的套筒,尖部适应盂唇结构连接在喙突,底部顶住 肱骨的解剖颈(肱骨头周围的环状浅沟),延伸至外科颈肱骨上 端与肱骨体的交界处 在肱骨结节间沟两侧是大小结节
肩关节考试试题及答案

肩关节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肩关节是由哪两个骨构成的?A. 肱骨和肩胛骨B. 肱骨和锁骨C. 肩胛骨和锁骨D. 肱骨和胸骨答案:A2. 肩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什么?A. 关节囊B. 肌腱C. 韧带D. 肌肉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肩关节的常见疾病?A. 肩周炎B. 肩袖损伤C. 骨折D. 膝关节炎答案:D4. 肩关节的外展运动主要依靠哪块肌肉?A. 三角肌B. 肱二头肌C. 肱三头肌D. 胸大肌答案:A5. 肩关节的内旋运动主要依靠哪块肌肉?A. 肩胛下肌B. 小圆肌C. 大圆肌D. 胸小肌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其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外展、内收、屈曲、伸展2. 肩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肌肉,其中______肌群对肩关节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肩袖3. 肩关节的______韧带是维持肩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
答案:喙肩4. 在肩关节的运动中,______肌群主要负责肩关节的屈曲和外展。
答案:三角5. 肩关节的______运动主要依靠肩胛下肌和胸大肌。
答案:内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肩关节的解剖结构。
答案:肩关节由肱骨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窝构成,关节囊较松弛,周围有肩袖肌群、三角肌等肌肉附着,关节内有肩胛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上肌等构成的肩袖韧带。
2. 肩关节的稳定性是如何实现的?答案:肩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肌肉的力量,特别是肩袖肌群的协同作用,以及关节囊和韧带的辅助作用。
3. 肩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答案:肩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周炎等。
4. 肩关节疼痛可能与哪些疾病有关?答案:肩关节疼痛可能与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关节骨关节炎、肱二头肌腱炎等疾病有关。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中文ppt课件

22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肩胛中轴肌肉
• 斜方肌(上、中、下) • 菱形肌 • 肩胛提肌 • 锯状肌 • 胸小肌 • 锁骨下肌肉
23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21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肌腱套-生物力学中的稳定性
垂直方向的三角肌在提供平衡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水平方向 平衡,同样需要肩胛下肌和冈下肌的工作,控制转移和旋转 的活动
生理学上肩袖要比外旋肌强大一半
肱骨姿势:连接肱骨的躯干肌(如三角肌、背阔肌及胸肌)
19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盂肱突起:肌腱套关节囊
是四块肌肉的肌腱联合体,对盂肱关节及韧 带进行保护
1 冈上肌 2 冈下肌 3 小圆肌 4 肩胛下肌
盂肱下韧带 在伸展运动中达到最大张力,外展时旋 转,限制向前运动
8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盂肱关节
外旋时3条韧带都达到紧张状态, 内旋时松弛
当外展(肩胛骨平面)同时有向 前或向后的活动时(30度),韧 带紧张的过程会延迟
盂肱关节
是类似圆锥形的套筒,尖部适应盂唇结构连接在喙突,底部顶住 肱骨的解剖颈(肱骨头周围的环状浅沟),延伸至外科颈肱骨上 端与肱骨体的交界处 在肱骨结节间沟两侧是大小结节
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和肩关节解剖的对应关系

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和肩关节解剖的对应关系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和肩关节解剖的对应关系肩关节被认为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它由骨、肌肉等组织构成。
肩关节起着人体上肢的支撑和运动功能,因此它的生物力学性质对于人体的日常活动和运动表现至关重要。
而理解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和肩关节解剖的关系,则可以提高我们对于肩关节的认知和诊疗能力。
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肩关节是由肩胛骨凹槽、肱骨头以及锁骨、肩胛骨和胸壁共同组成的。
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是将人体肩关节的机械模型表示为一个连续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肩关节的动力学行为,如肩关节力学性能、关节角动量、关节负荷和韧带张力等。
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模拟的是人体肩关节在各种活动中的机械行为,从而可以为医生诊疗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肩关节解剖在肩关节的解剖结构中,肩胛骨是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承受了大部分的肩部运动。
肩胛骨上有一个肩胛骨凹槽,肱骨头与肩胛骨凹槽形成了肩关节,而肱骨头还与锁骨和胸壁相连接。
此外,肩关节还有一些韧带和肌肉组织,它们起到肩关节运动的重要支撑作用。
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和肩关节解剖的对应关系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和肩关节解剖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很密切的。
首先,在肩关节解剖中肱骨头与肩胛骨凹槽之间的配合程度是非常严格的,因此在肩关节中进行耐力和力量训练时,重要的是保持肱骨和肩胛骨的高度协调的运动,以避免不良的力学应力。
其次,肩胛骨的角度和位置对于肩关节的运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当肩胛骨前倾并旋转时,肩关节可以向上滑动,这种肩胛骨的动作可以缓解肩关节上提综合征的不适。
因此,在肩关节运动时需要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再次,韧带和肌肉是固定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中的肩袖肌肉,包括冈上肌,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肱三头肌等,可以起到肩胛骨和肱骨凹槽之间的平衡和稳定作用。
在肩关节解剖中,有一些韧带可以起到保护肩关节的作用,如肩袖中的冈上韧带和肱肩韧带。
最后,肩关节生物力学模型可以揭示肩关节的特定运动方向纵轴矢量或角度,这对于医生诊疗很有帮助。
肩关节生物力学运动学

肩关节生物力学运动学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且最易受伤的关节之一。
正常肩关节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做出广泛的运动,包括屈曲、伸展、内旋、外旋、上举和下降。
本文将介绍肩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学,包括肌肉、韧带和运动范围的作用。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肩关节是由肱骨头和肩胛骨之间的关节组成的。
肱骨头是球形的,可以在肩关节中自由移动。
肩胛骨有一个凹形的关节面,称为肩胛骨凹,肱骨头可以在其上自由滑动。
肩胛骨和胸骨之间的肩峰韧带(coracoacromial ligament)可以保护肩关节,防止肱骨头脱臼。
肩关节由三个肌肉群控制,包括前肱二头肌、三角肌和菱形肌。
这三个肌肉的协同作用可以使肩关节在多个方向上做出运动。
肩关节的韧带作用肩关节的韧带起着连接肩胛骨和肱骨头的作用。
肩峰韧带包括三个部分:肩峰韧带、肩锁韧带和冠状韧带。
肩峰韧带承受外展力和抗旋转力。
肩锁韧带主要起保护肩胛骨的作用。
冠状韧带位于肩关节的顶部,可以保护肩关节在外旋时不被脱臼。
肩袖韧带是另一个重要的韧带,包括四个部分:冠状下韧带、肱二头肌长头韧带、肱二头肌短头韧带和肩袖下肌腱鞘。
肩袖韧带可以控制肩关节旋转,保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关节的运动范围肩关节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做出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屈曲和伸展肩关节可以在前部做出屈曲动作,向上提升肩部;也可以在后部做出伸展动作,向下降低肩部。
•内旋和外旋肩关节可以做出内旋动作,向内转动肩部;也可以做出外旋动作,向外转动肩部。
•上举和下降肩关节可以向上提举臂部,也可以向下放低臂部。
以上这些运动都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完成。
前肱二头肌可以通过收缩使肩关节屈曲;三角肌可以通过收缩使肩关节上举;菱形肌可以通过收缩使肩关节向内旋转。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学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肌肉、韧带和运动范围等。
了解肩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肩关节相关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肩胛骨
扁骨贴于胸廓后外侧,跨过第3-7肋骨,三角形状,顶角向下,因 此有两面三缘 背侧面有一橫嵴,为肩胛冈,分肩胛骨为上下两部分,向外延伸 为肩峰
3
锁骨
“S”型的骨板,两端连接关节 位于胸骨和肩胛骨的上部 近端骨骺与胸骨成关节 远端骨骺与肩胛骨的肩峰成关节
4
盂肱关节(肩关节)
盂肱关节由股骨头(约等于半径 30mm的球体三分之一)和肩胛骨 的关节盂组成。关节盂由纤维软骨 组成的盂唇来增加表面积。关节前 方通过韧带增厚关节囊
27
再次的屈曲
再次:从60度-120度 这里主要涉及的就是肩带结构
肩胛骨60度的旋转运动,关节盂在顶部 前部开始,伴随胸锁关节及肩锁关节和 肋锁关节30度轴向的旋转 涉及的肌肉:斜方肌及前锯肌
28
第3阶段屈曲
第3阶段:从120度到180度
在此阶段,肩关节运动终止,开始脊柱 的代偿运动。如果屈曲是侧向(单向) 的,你可以通过侧向弯曲脊柱来停止屈 曲运动;如果屈曲是双向的,你可以通 过脊柱过度前凸的方式来终止屈曲运动
外展生理:冈上肌的角色
• 肌腱套肌肉的力量总是会阻止肩关 节分离运动(向上向外)的发生
• 旋肌的向下的力量,引发三角肌提 升的力量,会产生一个外展的力矩
• 冈上肌帮助三角肌进行外展运动, 不管是在哪个阶段,不止是作为起 始肌肉
35
旋转轴的纵轴
运动由盂肱关节及肩胸关节开始
前臂屈曲至90度,为了更好地增加矢状面 角度,同时避免旋前及旋后的运动,我们 可以: •
29
内收生物力学
内收:朝向中间矢状面的运动 如果屈曲的肌肉参与,如背阔肌、胸 大肌、大圆肌和菱形肌,会将范围增 至40度 相对的内收是从任意点到指定点的方 向性运动 菱形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及背 阔肌
30
外展运动
大约180度的范围 前半段运动:
从0度到90度,由肱骨头水平产生,三角肌及冈 上肌 后半段运动
17
三角肌下关节
由肱骨头上关节面,肌腱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及小圆肌)与 肩锁喙突拱顶(由肩峰下方及喙肩韧带组成)之间的空间构成
18
三角肌下关节
• 当上肢处于下垂解剖为时,冈上 肌(1)在肩锁关节(2)下方, 三角肌在其上方。在两块肌肉之 间是三角肌囊(5)帮助滑动运 动
• 上肢外展时,大结节(3)从上方冈下肌被带入三角肌囊, 然后留在囊的顶部,而当深层向后滑动折叠时,三角肌囊被 牵拉
从90度到150度,肩胛骨及胸骨水平产生 关节盂开始60度的旋转,纵向肋骨的旋转,肩锁 关节、胸锁关节各30度旋转 第3阶段 从120度到180度,通过躯干的倾斜代偿来增加
31
生物力学:外展运动
1. 三角肌
2. 冈上肌 3. 锯状肌 大 4. 斜方肌、三角肌和冈上肌组成 盂肱关节外展的功能性组合 5. 锯状肌和斜方肌组成肩胸关节 外展的功能性组合
21
盂肱的保护结构:肩袖 肌腱套的活动 上肢的旋转和外展 肱骨头向下
• 关节盂中肱骨头的中心位置,在动态和 静态的平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稳 定盂肱关节,在三角肌提升上肢的时候 起到杠杆的作用
22
肌腱套-生物力学中的稳定性
垂直方向的三角肌在提供平衡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水平方向 平衡,同样需要肩胛下肌和冈下肌的工作,控制转移和旋转 的活动
32
三角肌在外展中的生理学
三角肌可以分为7部分(功能性的): • 前束,锁骨(1-2)有两部分 • 肩峰束(3)有一部分 • 后束(4-5-6-7)脊柱,有四部分
33
三角肌外展生理
AA表示外展的轴
肩峰束第3部分、外侧锁骨束第2部分和脊柱束的第4部分都非常容 易发生外展,因为下矢状轴的缘故(如图) 6与7部分始终在内收状态 剩下的部分随着身体及上肢内收,但是一旦到达下矢状轴,则变 为外展运动 34
生理学上肩袖要比外旋肌强大一半
23
肩胛中轴肌肉
1.
2. 3. 4. 5.
斜方肌(上、中、下)
菱形肌 肩胛提肌 锯状肌 胸小肌
6.
锁骨下肌肉
24
25
生物力学
屈曲及伸展
伸展幅度较小,为45-50度 屈曲的角度较大,从解剖正中位开始约为180度
26
最初的屈曲
最初:从0度到50-60度 涉及的肌肉:三角肌(1),喙肱肌(2),胸肌(3)
10
盂肱关节
喙肱韧带,连接肱骨两个结节和喙 突,形成肱二头肌长头的“隧道”
由于韧带束的方向,在前屈和伸展 时紧张,外展时松弛
11
12
肩锁关节
13
肩锁关节
肩锁关节是肩胛骨与锁骨之间的关节。特别是在肩关节屈曲和/ 或超过90度的外展,此时锁骨远端会产生上抬和旋转的联合运动 该关节有关节囊包裹,通过肩锁韧带增加稳定性,在肩关节的复 杂运动中,与喙突和锁骨连接的两条韧带,1:斜方韧带,喙突 连接锁骨底部前外侧区域,会限制施予肩锁关节的压力;2.锥状 韧带,与斜方韧带很近,喙突后内侧方至锁骨锥形结节;在提升 和旋转锁骨时紧张,限制高敏感性的肩锁关节 喙肩韧带,从肩峰末端至喙突外缘,并没有生物力学功能,但是 参与构造了冈上肌的沟槽
•
外旋80度
内旋110度
36
水平面肩关节的活动
运动由肩胸关节产生 a) 中立位
b) 后移:菱形肌、斜方肌及背阔肌
c) 前移:胸大肌、胸小肌及锯状肌
37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 that the thrust be with you all!
38
结构性整骨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
TakeCare Osteopathic Academy Milano - Italy
1
肱骨
肱骨是上肢的长骨,上端与肩胛 骨连接,下端与尺骨和桡骨连接 分为骨干和两个骨骺(近端与远 端)近端骨骺通过关节盂与肩胛 骨组成肩关节(球窝关节)
结节/大结节:肩关节内旋肌附着点 小结节:肩关节旋肌附着点
19
肌肉
肌肉的性能及分布都由肩关节的功能作用所决定: 盂肱突起:连接肩胛和肱骨头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 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 肩胛中轴:连接肩胛骨和躯干(如菱形肌大圆肌、肩胛提肌 及胸小肌) 肱骨姿势:连接肱骨的躯干肌(如三角肌、背阔肌及胸肌)
20
盂肱突起:肌腱套关节囊
是四块肌肉的肌腱联合体,对盂肱关节及韧 带进行保护 1 冈上肌 2 冈下肌 3 小圆肌 4 肩胛下肌
14
肩胸关节
胸廓的关节允许肩胛骨在胸肋平面上滑行:因此肩胛骨可以进行 向下、向外、向内及内旋外旋运动
并没有韧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只是依靠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与胸小 肌来维持运动的稳定性
15
肩胸关节
• 肩胛下肌与锯状肌肌束之间滑动的表 面
胸腔壁与锯状肌之间滑动的表面
16
肩胸关节
鞍状胸锁韧带束连接胸骨上缘与锁骨内侧末 端。由于纤维关节囊的包裹,以及韧带的保 护,共同提高了关节的稳定性 胸锁韧带 锁间韧带 肋锁韧带
8
盂肱关节
盂肱上韧带 从关节盂到大结节,外旋时紧张 盂肱中韧带 从关节盂到小结节,外展时紧张,限制 外展 盂肱下韧带 在伸展运动中达到最大张力,外展时旋 转,限制向前运动
9
盂肱关节
外旋时3条韧带都达到紧张状态, 内旋时松弛 当外展(肩胛骨平面)同时有向 前或向后的活动时(30度),韧 带紧张的过程会延迟
5
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凹面压缩
盂唇
因为肱骨头(凸)嵌入盂 唇窝(凹)来维持稳定性 的结构,将外力转换平衡
环形囊
6
盂肱关节
是类似圆锥形的套筒,尖部适应盂唇结构连接在喙突,底部顶住 肱骨的解剖颈(肱骨头周围的环状浅沟),延伸至外科颈肱骨上 端与肱骨体的交界处 在肱骨结节间沟两侧是大小结节
7
盂肱关节
• 关节囊的压力使肱骨头稳定在 盂唇中,而且是外展运动的基 础,会在外展时引发外旋的运 动来帮助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