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8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由此可见,感受和理解能力的学习与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设计旨在唤起学生阅读时的情感体验,联系现实与幻想,在关联中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单元主题单元主题:童话。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童话。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二)单元位置及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紧随“金秋”单元之后,在金秋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尝试了在现实中进行关联,将美丽的秋景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表达出来。
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内心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
在本单元,学生将从现实世界走入幻想世界,尝试把现实和幻想关联起来,感受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本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一个指向表达,“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教材编排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明确本次习作旨在激发学生写童话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学生已经通过课内外的学习,对童话这一体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非常感兴趣。
学生尤其喜欢童话中丰富的想象。
对于他们来说,童话是新奇有趣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篇幅很长,初读时会感到吃力。
而对教学有利的一点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就从多种渠道了解了故事的大意,课文的词语也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学生可以在阅读后了解大意。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从现实世界走入童话世界,了解到童话世界的幻想并不是随便想,而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一共分为哪几部分?(生答:1。
小女孩的处境2.小女孩擦燃火柴3。
小女孩冻死街头)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看一看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一次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现实中又是怎样的?并划出相关的语句。
二、品味感悟,合作探究。
(一)紧扣幻境,感受“幸福”哪位同学能读一下,小女孩在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看到了什么呢?【读的时候指导学生注意当时的语境——舒服】那么现实又是怎样的呢?(现实中陪伴小女孩的只有寒冷。
)小女孩渴望得到温暖,但现实中却只有寒冷。
小女孩除了温暖还渴望得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余下四次擦燃火柴部分,小组自学讨论时需要注意,先读一读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再读一读现实中陪伴她的是什么。
哪个小组能汇报一下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后都发生了什么?【生读幻境和现实部分的相关语段,教师引导朗读语境。
】(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是烤鹅,说明小女孩希望得到食物,但现实中只有饥饿。
)温暖和食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但是这一切小女孩都没有,那么除了这些基本的需求之外小女孩还需要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小女孩第三次擦燃火柴时她都看到了什么。
【生汇报第三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圣诞树,希望得到快乐,但现实中她是痛苦的.)小女孩本应有个无忧无路的童年,但是陪伴她的却只有痛苦,你觉得谁能带给她快乐呢?(奶奶)你是从哪知道的呢(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哪位同学找到了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后都看到了什么,又说了什么呢?【生读课文】从哪能看出小女孩的奶奶是疼爱小女孩的呢?(通过温和、慈爱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奶奶疼爱小女孩,另外作者在这里用了四个感叹号,也体现出小女孩渴望将奶奶留住的愿望.)幻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也许只有奶奶才是那个最疼小女孩的人,那么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是怎么做的呢?(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弱势群体。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情感,抒发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关爱。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件3.小组讨论表格4.小组汇报展示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家还记得小女孩的故事吗?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她的内心世界。
二、课文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5.再次朗读课文,思考: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原因是什么?7.再次朗读课文,思考:小女孩在临死前做了什么?三、情感体验(1)你认为小女孩为什么会卖火柴?(2)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原因是什么?(3)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让你想到了什么?四、情感表达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篇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的文章。
2.各组将文章朗诵给全班同学听,教师点评。
2.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尽自己所能去关爱他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补充:重点:1.深入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文内容,特别是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和悲惨遭遇。
2.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将课文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感受。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感受可怜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交流。
师:抓住了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就能把一件事情概括得很完整,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
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1—4自然段,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 板:可怜为什么说她很可怜?生交流。
师: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大年夜应该是无比温暖,无比快乐的,小女孩却——(出示课件)生齐: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本来她应该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但是——(出示课件)生齐: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本来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可是——(出示课件)生齐: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二、对比阅读,感悟幻景师:从同学们动情的声音当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是在用心体会人物的命运。
刚刚我们是对课文1—4自然段进行了回味,我们知道了小女孩的可怜。
那么随着故事的发展,课文又会让你读得出怎样的小女孩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
1.请你们快速浏览文5-10自然段,思考一下,从小女孩前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景象中,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如下)生交流•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为她();•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为她();•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为她();•第四、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为她()。
预设生:她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一个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她很冷,渴望得到温暖;她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她很饥饿,渴望得到食物;她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她很孤独,想得到了一些快乐;她第四次擦燃火柴看到了自己的奶奶,因为她太痛苦,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
她第四次擦燃火柴,因为她的奶奶是她的全部,她想和她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摆脱悲惨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l)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怎么理解?(卖不了火柴会挨打。
她不敢随便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3.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
第几次擦燃火柴现实幻景说明现实第一次寒冷火炉渴望温暖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第二次饥饿烤鹅渴望食物烤鹅不见了第三次孤独圣诞树渴望快乐圣诞树不见了第四、五次痛苦奶奶渴望幸福跟奶奶飞走了4.小结自学情况。
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5.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二)学习“小女孩死去”这一部分内容1.读后思考。
(l)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
(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证明她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本应得到的欢乐和幸福,更增强了这种对比效果,加深了人们对女孩的同情,启发人们深思。
)2.指导朗读。
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
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
(三)围绕中心,学习表达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8《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备课设计模板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3.感受童话丰富的想像,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学习难点: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1.个体接力展学方式展学。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并评价。
3.教师导学预设过渡:每一次点燃火柴,小女孩的愿望实现了吗?第三学程:1.学习任务/主问题(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却“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2)小女孩是冻死的,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2.学法指导第一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长主持,小组合作讨论。
(2)安排代表发言。
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个体接力展学方式展学。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并评价3.教师导学预设预设一:小女孩在临死前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特别是见到了最疼爱她的奶奶,所以她死了嘴上还带着微笑。
预设二: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因此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再也没有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4.本学程设计意图五、板书设计8、《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单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课前预习]1.复习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结合本单元和课文的训练重点,借助课件,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阅读时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以“享受读书”为主题,以情感为线索,以读为载体培养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交流感受名篇名著给人们带来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2.《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她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想的情景。
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
语文学习的重点,也从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转向学阅读、学表达。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童话故事,对这一体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具有了初步的童话阅读能力。
为本课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所以我采用第一次点燃火柴的部分,由师生共学。
而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点燃火柴自学的方法,这样就降低了难度。
【设计理念】:《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是安徒生童话经典之作,对于这样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
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一种悲悯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教学重点】:体会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其命运的悲惨。
【教学难点】:感悟含义深刻语句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一、复习,构建体系
1.谈话: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她的悲惨经历,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谈。
3.师:是啊,小女孩是多么寒冷、多么饥饿、多么痛苦、多么孤独……。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小女孩,你现在需要什么呢?(课件出示“大年夜”和“冻死街头”两幅画面对比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
3.欣赏:(课件出示十四幅连续的课文内容及小女孩的画面,配歌曲《火柴的天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真情表达,及欣赏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最高潮。】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课后作业:
读《安徒生童话》,完成《作业本》。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品读小女孩擦火柴部分,从幻想的美好中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对课文的情感体会表达出来。
4.学生理清学法。
【设计意图:教师以个别词句点拨让学生理解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归纳学法,为学生自主学生打下基础。】
三、反三,自我阅读
1.引导学生以“默读了解内容;轻读体会含义;朗读表达情感”的方法自主学习小女孩第二次到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景。
4.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揭示当时小女孩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冷酷。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美好的幻景,体会其所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美好的幻景和残酷的现实。
教学用具: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4分一、听写词语,梳理内容。
1、听写词语: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要求全部听完,再动笔写。
2、教师默写,学生校对。
3、用上这5个词语和课题连起来说一段话。
4、导入新课,揭示任务:这就是课文第二段内容。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
1、听完词语后默写。
2、检查校对,说说错处。
3、轻声自由练说,交流。
听写富有新意和实效,也是课文第二段内容的巧妙梳理。
13分二、研读第二段(一)、体会幻景的美好。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的句子。
2、播放课件,体会幻景的美好。
3、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幻景与原因。
4、由读描写幻景的句子,个别点拨。
5、交流,指导朗读。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交流感受。
2、欣赏幻景,感受幻景的美好。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5、指名朗读,评议。
6、齐读。
体会的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的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凉,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大量时间的自读自悟,体现人文性,珍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18分(二)理解小女孩残酷的现实。
1、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景?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寒冷、饥饿、痛苦、孤苦;温暖、食物、欢乐、幸福。
3、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火柴一灭,结果如何?4、随机点击课件,出示描写幻景破灭的.句子。
5、研读课文第10节。
指名朗读,思考语气处理。
6、课件出示比较句子:(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7、理解句子含义(课件出示句子)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又冷又饿,最后冻死在街头。
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故事啊!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2、精读课文,感受悲惨(1)学习第 1-4 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女孩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卖火柴的?指名回答。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从这些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小女孩的处境非常艰难。
)再读这几个自然段,找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可怜、悲惨)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可怜。
(2)学习第 5-9 自然段默读第 5-9 自然段,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看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
第一次看到了大火炉,第二次看到了烤鹅,第三次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次看到了奶奶,第五次看到了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为什么小女孩会看到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小女孩在极度寒冷、饥饿、孤独的情况下产生的幻觉,反映了她对温暖、食物、欢乐和关爱的渴望。
《卖火柴的小女孩》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 2018 义务教育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童话世界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2)基于阅读:默读有一定速度,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在交流讨论中,描述自己对人物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3)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时出现的幻象及原因,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领悟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的难点。
3.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需要进一步做到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2)基于阅读:学生已具备了默读的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文章,能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能在交流讨论中,发表自己对人物、事件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但需要训练浏览课文能力。
(3)基于习作:学生乐于表达并分享习作的快乐,需要做到语言规范、语句通顺、情感真实。
(4)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主动参于交流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做到条理清晰、表达明确。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6个生字和“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出现的幻象及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3.能够领悟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女孩在寒冷的除夕夜为何卖火柴,以及她与奶奶的对话中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感受她的善良与坚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背诵第二自然段。
2.教学难点:体会小女孩与奶奶对话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家都对她的悲惨命运感到十分同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了解小女孩的故事。
【新课讲授】1.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互相检查。
2.理解课文内容(1)提问:小女孩为什么在除夕夜卖火柴?(2)学生回答:因为她家里很穷,需要赚钱生活。
(3)提问:小女孩在卖火柴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4)学生回答:她很冷,很饿,很累。
3.体会情感(1)提问:小女孩与奶奶的对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回答:小女孩非常想念奶奶,希望奶奶能陪在她身边。
【课堂活动】1.小组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女孩、奶奶、路人、警察。
(2)每组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编写一段对话,展现角色之间的互动。
(3)每组派代表展示对话,其他组评价。
2.情景模拟(1)请一位同学扮演小女孩,一位同学扮演奶奶,其余同学扮演路人。
(2)模拟小女孩卖火柴的场景,感受小女孩的艰辛和孤独。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自然段,了解了小女孩在除夕夜的遭遇。
她虽然生活艰辛,但依然怀揣着对奶奶的思念,这种善良和坚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够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第8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五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第2课时一案四单学校班级备课人课题名称8.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时第2课时授课时间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2.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3.初步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教学重点说出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交流感受深的部分。
教学难点说出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根据学案制作课件,检查分析预学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学生完成预学四单,准备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修改一、激趣导入(1-2分钟)1.复习旧知。
通过学习,你觉得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谈话导入。
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小女孩鼓足莫大的勇气擦燃了火柴看到了不同的幻象,分别代表了她什么愿望呢?我们断续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去寻找答案。
学生回忆口答。
学生齐读课题。
二、预学检测(5-7分钟)有请小老师,老师出示预学检测单。
听写词语我最行(检测形式:小老师念、全班听写、同桌互改)围裙蜡烛火焰清晨离去课文理解我最棒(检测形式:独立完成、个别抽答)1.小女孩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次火柴。
教师适时相机介入:(1)强化、巩固易错字、多音字,相机强调本课几个上下结构生字“柴、富、离”和“乎”的书写。
(可以由小老师完成)(2)矫正、补充小老师和其它学生错漏的内容。
(3)统计各题答题情况。
(可以由小老师完成)同学们真棒,相信接下的学习任务也会有精彩的表现。
小老师组织预学检测,学生思考作答,互动交流,更正错题,巩固强化。
三、精准释难(15-20分钟)任务一:自主合作感受愿望合作学习:借助课前所画的思维导图,在小组内交流小女孩几次看到的情形和的愿望。
学生读要求。
交流建议:小女孩第次擦燃火柴,看到,表达的愿望是。
大家同意吗?(同学们有补充吗?)巡视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展学准备。
指定小组全班展学,引导学生评价、矫正、补充或者老师评价、矫正、补充、强化。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2.从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回忆入新(引学)1.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1——8自然段,了解了什么内容呢、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回忆一下(在大年夜,一个光头赤脚,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在风雪弥漫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真可怜呀!新年的脚步近了,小女孩究竟怎么样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去关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的命运吧!2.板书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的二三部分。
2.出示自学提示(一):(课件).阅读课文9——17自然段,小女孩擦火柴部分。
(1):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火光中她都看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完成表格。
(出示课件)(2):划出幻想的内容和火柴灭后现实情景的句子。
要求:小组合作,读一读,议一议,合作完成。
3.学生进行展示评价(依次播放课件)4.师质疑: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5.解疑:(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寒冷,饥饿,痛苦,缺少爱的原因方面去分析)过渡小结:小女孩想体验一下圣诞节的快乐,想得到世上唯一疼爱她的奶奶的爱,所以看到了她想看到的,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你们想过吗?小女孩为什么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根根擦亮火柴?(因为火柴一灭,小女孩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因为她想把看到的东西留在,所以……..)6.质疑:一般情况下,我们擦火柴会看到你所渴望的东西吗?(不会)为什么小女孩看到了?(引导学生明白,这是小女孩临死之前昏迷之中的幻想)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一句话写在插图旁。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小女孩四次擦火柴的幻景,现实的句子,(出示课件)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幻景应该读出(高兴,喜悦),读现实应该读出(凄凉,伤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5—13自然段,感悟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2、通过研读,让学生了解作者采用现实与幻想对比的手法;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学会关爱他人。
4、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课文1---4自然段,它主要讲了什么?
2、小女孩真可怜啊!新年的脚步近了,而小女孩的结局又如何呢?
二、找结局,确定研究主题。
1、让同学找出描写小女孩悲惨结局的句子。
2、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死去了,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而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
3、齐读,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思考呢?
三、交流对“幸福”的看法。
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自主研读、
探究。
1、让同学逐一找出小女孩五次檫燃火柴后看到的幻景。
(从
中体会小女孩看到的幻景是幸福的)
2、指导朗读,让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并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
四、交流不幸。
1、找出相关句子,有感情朗读,体会前三次火柴灭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
2、当小女孩幻想到奶奶时,她情不自禁地叫起来,此时小女孩是怎样叫呢?“奶奶!”小女孩()地叫起来。
多读,加强指导。
3、讨论第五次擦火柴,多元化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出示: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
刚才有同学说,这是在写小女孩的幸福,现在你有新的体会吗?
五、升华情感。
出示:“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
1、此时,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句中的两个“幸福”指
什么?
2、从幻景与现实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1、这个悲惨的小女孩飞走了,她飞到了我们身边,这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你将怎样帮助她?
2、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令人同情,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令人痛恨,故事虽告一段落,但它却引起更多人的思考,生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应怎样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
七、作业:(选其中两项完成)
1、读读最让你动情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发挥你的想象,围绕“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写一段话。
3、关注世界,通过各种媒体收集资料,寻找21世纪“卖火柴小女孩”,走近那些生活在中东地区饱受战争折磨的贫困儿童,写写他们的故事。
板书设计:
生活贫苦:又冷又饿
幻景幸福: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飞走现实悲惨:寒冷饥饿孤独痛苦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