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哲学象征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摘要:一、引言:中国哲学与生活境界的关系二、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自然境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道德境界:践行道德、关爱他人3.天地境界:天人合一、万物共生三、每个层次的哲学思想代表及实践意义1.自然境界:道家哲学,代表人物老子、庄子2.道德境界:儒家哲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3.天地境界:禅宗,代表人物慧能四、结论:中国哲学人生境界对现代人的启示正文: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众多哲学流派中,人生境界的讨论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从自然境界到道德境界,再到天地境界,中国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方法。

首先,自然境界是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第一个层次。

这一境界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代表性的哲学流派是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都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求、不执着,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境界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道德境界是第二个层次。

这一境界强调践行道德、关爱他人,以儒家哲学为代表。

儒家认为,人应当遵循道德规范,关爱他人,积极投入到社会事务中,以实现社会和谐、共同进步。

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爱、忠诚、孝顺等美德,这些美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境界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谐的社会。

最后,天地境界是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第三个层次。

这一境界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共生,以禅宗为代表。

禅宗认为,人应当超越自我,达到与天地万物相融的境界,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

禅宗的代表人物慧能提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在现代社会中,天地境界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关注万物共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之,中国哲学人生境界从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逐步提升人生价值的路径。

禅宗哲学思想简介

禅宗哲学思想简介

❖ 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
❖ 亦石亦僧
<宋>马麟,静听松风图:在空灵的妙悟中,谛听自然的妙音
❖ 禅即禅那(梵语),或译静虑、思维修,它 是思维真理静息念虑的方法。就是将心 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深密思 维的状态。 “禅”作为一种宗派的称呼, 始于唐中叶以后。
❖ 禅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它是 以众生本具的真心为修行的基础;以顿 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染着为修证的目标; 以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修道的宗旨; 以不立文字,以心印心为传道的准则; 以棒喝、机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接引 学人的方法。
第二节 禅宗哲学思想简介
❖ 禅宗是隋唐以来最重要的中国佛教宗派 之一,而且也是汉地佛教中最具中国特 色的宗派。禅宗一反隋唐以来其他宗派 拘泥于经典和陷于烦琐的名相分析的习 气,标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 彻见心性之本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自以为是“以心传心”的“教外别传”, 因此禅宗又名佛心宗。
❖ 这说明:
❖ 自性本体的特点是,在任何意义上都不 是一种处在虚假的世俗世界之外的另一 世界的东西。
2.“即心即佛”与“自见本心”
❖ 《坛经·付嘱品》: ❖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至若无佛心,何处
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 “即心即佛”规定了禅宗修道的目标就是“自
见本心”。 ❖ 《坛经·行由品》:“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
❖ 第五,中观的空它与一切空都不一样,它是不二之空,它不是现 象与本体、主观与客观、因缘有无的空,这些都是分别见都是分
别的空。
❖ 青原惟信禅师的参禅语:老僧三十年前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几至 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 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禅宗,是一种追求内心觉悟的佛教流派。

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即心是佛”。

那么,什么是“即心是佛”呢?简单来说,它强调了心与佛性的一致性,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本质都是悟性、觉性之所在。

本文将深入探讨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并解释其对个人修行和生活之意义。

禅宗的基本概念禅宗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中国,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强调对心的直接体验和觉察,通过坐禅、打坐等修行方式,达到超越念头、培养觉悟的目的。

而禅宗的核心思想即是“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是一种颠覆传统理解的思想,它与以往佛教的诸多观念有所不同。

传统上,人们常常将佛视作一尊具体的形象,或是将佛性视为某种超越性质的存在。

然而,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认为,每个人内心自有一种无边、智慧和平等的本性,即佛性。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念、禅修等方式,直接觉知自己内心的本质,从而体验到这种佛性。

即心是佛的实践与意义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概念,更是一种实践方式。

禅修是禅宗的核心修行,通过静坐、观察呼吸等方式,使内心安静下来,舍弃杂念,直面自己的内在本质。

通过这种直接体验,人们可以超越思考与判断,直接觉知到自己内心的智慧和平等本性。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对个人修行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教会人们拥抱自己内心的智慧和平等本性,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使人们更加从容自信、具有智慧判断的能力。

即心是佛的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外在物质的追求,真正拥有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还能促进人们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培养出无私、慈悲的心态。

即心是佛的当下意义禅宗的即心是佛思想在当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人们常常忙于工作与生活的琐碎事务中,容易迷失自己、忽视内心的需求。

即心是佛的观念提醒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内心的存在,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减少外在物质的追求,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即心是佛的思想也能帮助我们关注他人,提升内心的宽容与慈悲,创造一个和谐、共融的社会。

谈禅说理常见意象和情感

谈禅说理常见意象和情感

谈禅说理常见意象和情感禅说理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派思想流派,强调心灵的觉醒与内心的宁静。

在禅宗思想中,常见意象和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感知与体验来传递深邃的哲理。

下面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禅宗常见的意象和情感,并试图通过这些意象和情感给读者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禅宗的常见意象之一是“庭院”。

禅宗常常将庭院作为修行的场所。

庭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有着静谧的氛围和精心布置的景观。

庭院可以被视为一个象征着心灵净土的地方。

在这个象征性的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禅宗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觉醒。

在纷繁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外界的喧哗所困扰,通过参考庭院这一意象,我们可以明白禅宗的教导,那就是要在内心中创造一个宁静的空间,远离纷杂的杂念和外界的干扰,寻找真正的内心平静。

其次,禅宗常见的情感包括“如水”的理念。

如水是禅宗经常用来比喻人生态度的象征。

水有柔软而坚韧的特性,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无论是湖泊还是河流,都能保持其独特的品质。

禅宗通过如水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平和宽容的态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而如水的情感告诉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这一切,欣然接受、适应并继续前行。

当我们能够像水一样坦然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我们就能够达到心灵的宁静。

此外,在禅宗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意象和情感,那就是“观音”。

观音被视为慈悲和智慧的化身。

在禅宗修行中,观音常常被用来代表内心的善良和对众生的关怀。

观音意象的出现提醒我们要具备悲悯和宽容的心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也能使我们更加理解禅宗追求的博大和智慧。

综上所述,禅宗常见的意象和情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庭院让我们寻找内心的宁静,如水让我们保持平和宽容的态度,观音提醒我们保持悲悯和善良的心态。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意象和情感,我们可以逐渐达到心灵的觉醒与平静。

禅说理的智慧不仅是古代的哲学思考,也是一种对现代生活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境,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禅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

禅宗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源于印度佛教,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并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其思想、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修养、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世界的独特领悟。

禅宗思想的精髓在于“悟空”、“本觉”、“般若”。

悟空是指破除迷惑,觉悟空性,认识真实世界的本质;本觉则是指内在的本性觉性,是众生本有但常常被糊涂覆盖的一面;般若则是指智慧,通过提升自己的境界,触发内在的智慧,认识真实的存在。

这种思想与佛教的“无我”、“缘起”、“空性”等核心思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禅宗思想的核心。

在实践上,禅宗强调简约、清净、自我修养,全身心地追寻和感悟真实的存在,以达到身心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

禅宗在道德伦理、心理学、人生观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佛教、儒家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禅宗哲学也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破除二元论和二元对立。

禅宗强调的是“中道”,也就是超越对立,平衡的人生境界,既不追求极富欲望的物质生活,也不陷入无理性的虚无主义。

禅宗主张“一切如来”、“一切皆空”二合一的思想,这体现了禅宗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为其开创了一种宽广而包容的思想氛围。

在禅宗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绘画和茶道。

这些艺术体现了禅宗文化的特点,追求的是清新、淡泊、内敛和静谧。

诗歌中有着禅宗的精神内涵,注重的是追求境界,表达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感悟。

这些禅诗独具风格,语言简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绘画也是禅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禅宗画家强调笔墨的简洁和自由,以其意境深远和艺术价值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

茶道则是禅宗文化的象征,它不只是一种茶叶的烹饪方式,而是一种细腻、清新、虔诚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在禅宗寺院中找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哲学辨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哲学辨析

这句话出自禅宗六祖慧能的《六祖壇經》,是禅宗的核心教义之一,主要表达了禅宗的空性观。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句话的哲学含义:
1.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觉悟、智慧的意思,树是实体的象征。

这句话表达了禅宗认为觉悟和智慧并非某种具体的物质存在,而是内心的体验和领悟。

2. 明镜亦非台:明镜代表清净的心灵,台是支撑物。

这句话意味着清净的心灵并非依赖于某个实体或外在条件,而是内心的自然状态。

3. 本来无一物:这句话强调了万物皆空的观念,即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无常的,没有固定的实体。

这是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

4. 何处惹尘埃:尘埃代表烦恼、执着。

这句话表达了禅宗认为,既然一切皆空,那么烦恼和执着从何而来?实际上,烦恼和执着源于我们对事物的执着和误解,而非事物本身。

综合这四句话,我们可以得出禅宗的哲学观点:觉悟和智慧并非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内心的体验和领悟。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无常的,没有固定的实体。

烦恼和执着源于我们对事物的执着和误解,而非事物本身。

禅宗强调通过内心的观照和实践,去除执着和烦恼,达到清净、觉悟的境界。

这种哲学观点对现代人来说仍具有启示意义。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容易陷入对物质和外在条件的过度追求,而忽视了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通过学习禅宗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减轻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中国哲学之禅宗

中国哲学之禅宗

• 第四则 “佛是干屎橛”
• 在草纸普及之前,中国人用“干屎橛”这种工具擦屁屁。 干屎橛用竹片制成,水洗后可循环往复使用。著名的南唐 后主李煜诚心礼佛,居然亲自为僧侣削干屎橛。给僧侣使 用前,还要经过严格的自检——用自己的脸颊测试竹片上 有没有毛刺…… 但早在唐朝时,有人请教高僧宣鉴和尚 ,“佛是什么?” 宣鉴回答的很客气——“佛就是干屎橛 !”这下把大家吓坏了,怎么这样侮辱佛祖呢? 宣鉴和 尚甚至说:释迦摩尼是干屎橛,达摩是老躁胡(达摩是天 竺人,也算胡人),文殊普贤菩萨都是担粪汉…… 宣鉴和 尚并不是诽谤佛祖,而是从一个最浅显的角度印证佛法— —“众生平等”。 南唐后主李煜为了礼佛为僧侣削干屎 橛,而宣鉴说佛是干屎橛。两人到底谁更接近禅心,由大 家见仁见智吧!
• 第十则 龙潭吹烛
• 德山宣鉴反对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一天,他 与龙潭禅师聊到夜深。龙潭说:“你回房去吧。”德山走 到门口又返回,说:“师父,外面黑,看不见。”龙潭点 燃一支蜡烛递过去,德山伸手来接,龙潭突然把烛吹灭, 问: • “你见到了什么?”德山大悟,立即跪下顶礼,说:“从 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都不再怀疑了。” • 启示:在黑暗中摸索方向,只有当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 内心的禅光才会亮起。
• 第六则 捉虚空
• 石巩和西堂是师兄弟,经常在一起参禅。有一次 ,石巩问西堂:“你会捉虚空么?”西堂道:“ 会捉。”石巩问:“怎么样捉?”西堂用手在空 中抓了一把,说:“就这么捉。”石巩摇了摇头 ,道:“你不会捉。”西堂不服气,反问道:“ 那你说该怎么捉?”石巩一把拽住西堂的鼻子, 疼得西堂大叫。石巩笑着说:“虚空必须这么捉 才行。”西堂摸着红肿的鼻子说:“多谢师兄指 点!”
• 第十六则 学僧背柴
• 唐代高僧马祖和希迁,一个住江西一个住湖南,学僧们两 边跑,“走江湖”以学法。一次,希迁问江西来的学僧, “你见过马祖吗?”“见过。”希迁指指院子里一堆柴: “马祖像这堆柴吗?”学僧答不上,跑回去找马祖。马祖 问:“那堆柴有多重?”“有百把斤吧。”“那你力气很 大啊!”学僧不解,马祖道:“你背着那么重一堆柴,从 湖南走到了江西,岂不是力气很大吗?” • 启示: 马祖是否像柴,本来不是问题,无端背起,不懂 放下,烦恼自寻。

禅宗思想, 哲学, 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禅宗思想, 哲学, 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序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

它的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

禅宗是儒道释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思想史、文化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

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出发而展开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直觉观照、审美情趣、超越精神,凸现着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从而保持了它对禅宗爱好者的持久魅力。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禅宗以其特殊的内涵与神韵,历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这种研究,正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禅宗研究以文献学、历史学的方法为主。

敦煌佛教文献的发现,历史学理论与传统的文献考据结合,使禅宗研究出现了新气象。

如胡适即是以文献学的、历史学的视角研究禅宗,他的《楞伽宗考》、《荷泽大师神会传》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自成一家之说,具有开创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禅宗研究的方向。

1949年以后,人们常用哲学的方法论述禅宗历史、思想,侧重于揭示禅宗的思想价值。

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以来,禅宗研究领域出现了相当活跃的景象,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撰写出一大批研究成果。

其一,采取以文化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进行研究。

如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知识出版社,1990年),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

其二,采取文献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如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周绍良《敦煌写本坛经原本》(文物出版社,1997年),李申、方广錩《敦煌坛经合校简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等。

其三,采取思想史方法进行研究。

如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吴立民、徐荪铭主编《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等。

禅宗

禅宗

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形成中国佛教,融化古印度佛教哲学最精粹的宗派。

本文将从禅宗的起源,印度文化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禅宗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禅宗文化的形成进行研究。

世所公认,禅是中国的产物。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许多变迁后,终于出现了以六祖慧能创始的南宗顿教,以后日益发展丰富,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佛学禅宗。

(一)、禅宗的主要特点“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核心思想。

1、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拈花微笑”的公案,或是对这一特点的典型诠释:有一次释迦佛在灵山会上,和众多弟子在一起。

当时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花献佛,并以身为床坐,请佛为众生说法。

时释迦佛登座,拈花示众。

与会大众皆罔然不知所措,唯大迦叶破颜微笑,于是他得佛心印,传涅盘妙心,实相无相之正法眼藏。

慧能是不识文字却能“悟道”的开山典范。

他的主要教义之一便是“不立文字”,即不在思辨推理中去作“知解宗徒”。

因为在他看来,任何语言、文字,只是人为的枷锁,它不仅是有限的、片面的、僵死的、外在的东西,不能使人去真正把握那真实的本体,而且正是由于执著于这种思辨、认识、语言,反而束缚了、阻碍了人们去把握。

从庄子和玄学中,不难看到,这种思想中国早已有之,但禅宗把它进一步发展了。

因为无论是庄子或玄学,还总是通过语言概念的思辨、讨论和推理来表达和论述的,尽管庄子有时用的是比喻、寓言,玄学用的是精巧的抽象,它们仍不脱语言、文字、概念、思维。

禅宗后来要求连这些也彻底抛开,干脆用种种形象直觉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那些被认为本不可以表达和传递的东西。

这种表达和传递既然不是任何约定的语言、符号,结果就变成一种特殊的主观示意了,它以十分突出的方式表现在所谓“公案”中。

禅宗讲求的“悟”并非理智认识,又不是不认识,而只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领悟、感受。

所以禅宗公案充满了那么多的拳打脚踢。

但是,传教又总不能完全逃避言语文字,否则毕竟很难交通传递,禅宗作为教派也不能存在和延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哲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哲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

1.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指觉悟、智慧,这里表示佛法。

这句话是说,真正的觉悟不是寄托在外在的物质上,而是在内心深处,与外物无关。

2. 明镜亦非台:明镜是用来比喻清明的思想、心境。

这句话是说,我们的内心应该像明镜一样,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的清明和纯净。

3. 本来无一物:这里的“无一物”是指超越物质的、纯粹的精神境界。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认为真正的解脱和自由应当超越物质束缚。

4. 何处惹尘埃:尘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世俗的烦恼和困扰。

这句话是说,真正的觉悟者不会受到世俗烦恼的干扰和污染。

总的来说,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内心自由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强调了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和维护,体现了禅宗的“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思想。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的思想内涵研究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的思想内涵研究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的思想内涵研究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其思想内涵深邃,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禅宗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现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禅宗文化的思想内涵,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禅宗文化的独特之处。

禅宗思想的寓意禅宗的中心思想是"止观",即止念观心。

禅宗认为,人的内在本质是清净,只是被尘世的欲望所遮盖。

因此,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通过禅定和观察,让人探索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从而解脱尘缘,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自由。

一方面,禅宗倡导超越物质层面,追求心灵的彻悟。

在禅宗文化中,禅定是一种触及灵魂的内省方法。

通过禅定,追求者可进入超越时间、空间和物质的领域,达到心神合一、万物归一的境界,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平静、智慧和智力。

另一方面,禅宗的寓意也是观照日常生活。

禅宗认为,人们生活在每天的喧嚣和繁琐中,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无法真正认知与把握自己的内心。

因此,禅宗也倡导修行者透过精神的眼睛看待世界,理解生命的深层次含义。

禅宗文化引导人们解放心灵、净化心灵,去除烦恼与执念,通过禅宗文化的梳理修行,达到生与死的超越。

禅宗文学的表现形式禅宗思想的寓意与禅宗文学的风格密切相关。

禅宗文学的出现主要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而这种文学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禅宗文学或许由一派禅宗高僧开始,如:法眼禅师、惠能禅师、六祖慧能等人。

他们主张通过禅修和对话,指引修行者跳出世俗思维定势,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

禅宗文学的表现形式多样,并不局限于禅宗文学的领域。

著名的唐诗和宋词,都覆盖了禅宗的理念。

例如唐代李白的"大眼慵慵唤美酒,俯身更觅一枝梅"等诗句,描写了人们从追求物质享受,到超越物质享受的心路历程。

宋代苏轼的"天真有那么一瞬间,如童话世界般的田园",表达了内心追求平淡、纯和的愿望。

总而言之,禅宗文学通过各种形式,呈现禅宗文化的本质、前景和哲学思想。

有哲学内涵的字 -回复

有哲学内涵的字 -回复

有哲学内涵的字-回复
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字具有深远的哲学内涵。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道(dào):这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2. 禅(chán):禅宗佛教强调内心的觉醒和平静,追求超越语言和逻辑的直接体验。

3. 悟(wù):这个词在佛教和道教中都非常重要,指的是通过冥想、修行或顿悟等方式获得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4. 忍(rěn):儒家哲学强调忍耐和自我控制,认为这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品质。

5. 善(shàn):在中国文化中,善被认为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之一,包括仁爱、慈悲、公正等美德。

6. 空(kōng):佛教中的空并不是指虚无或不存在,而是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是无常和无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7. 动(dòng):道教哲学强调动静相生,认为动是宇宙万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8. 静(jìng):与动相对应,静也是道教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内在的平静和宁静。

这些字只是中国哲学中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例子,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字也具有类似的含义。

禅宗哲学思想简介

禅宗哲学思想简介
❖ 第五,中观的空它与一切空都不一样,它是不二之空,它不是现 象与本体、主观与客观、因缘有无的空,这些都是分别见都是分
别的空。
❖ 青原惟信禅师的参禅语:老僧三十年前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几至 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 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 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 第二,从心与物的关系看,物由心而生心是根本物是心的影相所 以从这个角度看,物是不真实的。它的意义是心给的,所以说是 空的。
❖ 第三,从因缘上看万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自身只是虚幻的表 象,所以说是空的。
❖ 第四,从心灵的状态来看,空就是将心灵中的染污荡涤使内心不 为外物所蒙蔽,这就是空。如心无宗的观点(支愍度)。
❖ 禅即禅那(梵语),或译静虑、思维修,它 是思维真理静息念虑的方法。就是将心 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深密思 维的状态。 “禅”作为一种宗派的称呼, 始于唐中叶以后。
❖ 禅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它是 以众生本具的真心为修行的基础;以顿 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染着为修证的目标; 以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修道的宗旨; 以不立文字,以心印心为传道的准则; 以棒喝、机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接引 学人的方法。
❖ 慧能于仪凤元年(676年),复于南海法性寺,依印 宗法师出家。翌年,迁至韶阳曹溪宝林寺,弘扬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其弟子法海 将其说法汇编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盛行于 世,它是后来禅宗的宗经。
1.自 性
❖ 自性是世界万法的本源和根基,是宇宙 最高的真理,是清净的佛性,同时又基 众生的本心、本性。
❖ 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
❖ 亦石亦僧

禅的由来以及哲学思想对禅的理解

禅的由来以及哲学思想对禅的理解

禅的由来以及哲学思想对禅的理解禅的由来要从灵山说法说起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一次在灵山讲解佛法时,突然手拿鲜花,缄口不语,众僧感到莫名其妙,只有十大弟子之首的摩诃迦叶会心地微笑佛祖感到迦叶灵性已通,便把自己的以心传心的禅宗密法传给了他于是,迦叶便是印度禅宗的始祖这个故事叫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至于迦叶理解到什么,微笑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禅本身就主张个人体验,人人可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再说,禅强调无言,认为真理是说不清楚的,主要靠悟性的意会而不可言传,说得清楚的那就不是禅了若非得说说迦叶微笑的道理,大概他体会到人生如花,荣枯只在转瞬之间,不如嫣然一笑,超脱生死,得以自由禅在印度传到第28代的掌门人是菩提达摩,他有感于印度本土佛教的衰弱,便东渡到了中国传教,最后在中国有名的少林寺面壁九年,连小鸟在肩上筑巢都不知道有个中国的和尚名叫神光,他矢志追随达摩,但屡遭拒绝,最后砍断自己的胳膊,跪在大雪纷飞的门外达摩终于感动了,收他为弟子,改名慧可慧可就是中国禅宗的二祖传到第五代,掌门人是弘忍他为考察弟子,让大家写偈子,大弟子神秀按照外物实有人心本秽勤修悟道的印度禅宗思想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当时,寺院中有一个担水劈柴干杂务的小和尚,名叫慧能,写了一首偈子反驳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首偈子变外物实有为四大皆空,变印度的悲观主义渐修主义为中国的乐观主义顿悟主义,因而导致了佛教史上的一场革命,慧能也成了中国禅宗的真正始祖自此,禅宗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被一千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捧为圭臬,融入灵魂,不仅成为中国人思想的一部分,而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现代,中国禅宗流入欧美,对西方现代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意志主义人本主义以及精神分析等流派都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首偈子,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原来,印度禅宗认为,人的本性是污秽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们眼贪好色,耳耽妙声,鼻爱名香,舌嗜上味,身触细滑,贪图金钱,爱好名望,希求安逸,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必须通过戒定慧三个步骤逐渐达到绝对的幸福,最后成为无需语言而能进行心理交流的佛可中国人的思想与印度人的不一样,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食色,性也,无可指责!根据中国人的这一观念,慧能提出:既然人心清净,那么只要拨去人们认识上的迷雾,清除主观的障碍,直指本心,就可立刻成佛这样,就用不着修戒定慧三学,用不着苦行,用不着研读经典,只要念头一转,保持自然适意的乐观轻松状态,佛便在心中于是在中国,禅宗成为回避专制,对抗儒法,挣脱桎梏,反对异化,呼唤真实人性的人道主义哲学它使我们啜饮生命的源泉,使人类从这个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它倡导自然适意轻松自如的一种生活方式,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要行即行,要坐即坐,丝毫不要克制自己的内心欲望中国的唐伯虎就自称:饥来吃饭困来眠世上闲人地上仙对这些中国人来说,哪有什么西方式的to be or not to be(Hamlet)的迷茫和对人生的质问,有的只是沉湎于生活,在生活中创造意境,调节心态,享受人生西方文化有两大来源,一是希伯莱的基督教,二是古希腊文化前者神人分离人与世界分离的思想,后者灵肉分离感性理性分离人与自然分离的思想,共同形成了西方的二元论: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现实与理想自己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的分裂,由此而发展起西方的近现代文明:主观主义,客观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民主法治,科学技术而中国人与此不同,他们取消一切矛盾对立,主张一元论(或称整体思维混沌思维):天人合一,齐万物,齐生死,混淆感性理性本体现象灵与肉,由此他们感到洞察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恢复了生命原始的活力,所以,觉得轻松喜悦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到现实生活之外去寻找解脱之道,只在吃饭穿衣等世俗之中便能获得自由禅理就在生活之中,离开了生活便没有禅!有个叫杨绂的人离别双亲,到四川拜访无际菩萨,大师告诉他应去拜访家中的反穿鞋子披着毯子的人他回到家,深夜叩门,母亲高兴急迫中反穿鞋子披着毯子来开门杨大悟禅理:佛即在家中,日常伦理即见佛心这样看来,似乎禅师与常人没有区别了其实,不尽其然禅不仅主张返璞归真,回归现实,还关心人的自我觉悟,要求悟禅者自求自证自明,以顿悟或直觉的方式进入禅境如此,虽然是在做平常的事,但禅师比常人心灵更加澄明,感觉更加真实,分明觉得自己是在与万物交流可是,我们又无法说明到底什么是禅境,因为禅主张自信自靠不外依,只强调个人体验,不同的人对同一的事物可能有迥然不同的体验,所以,百人有百禅在这里,一切偶像被摧毁了,佛不再令人膜拜,个人的尊严受到尊重禅宗还认为,不应自囿于人类的逻辑和语言的陷阱,而应让心灵处于放任状态,让潜意识随时突发出来这样,禅的语言通常是答非所问,看似矛盾百出的,但这正是禅所需要的,因为禅就是要将人的精神自由化一个和尚问赵州禅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回答道:我在青州时,做了一件七斤重的布衫,这样的回答可谓是牛头不对马嘴,但它的确排除了逻辑思维,突出了人的瞬间无意识从上可见,禅是一种生活哲学,是中国式的直觉主义理论它与印度原有的思想不一样,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性强调世俗,随波逐流,重视原始的圆满,满足于感性,崇尚语言游戏.。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其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哲学都有着深远影响。

禅宗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禅宗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禅定、般若、悟道等方面,以下是对禅宗哲学思想的总结。

禅宗注重禅定实践,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来觉察和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禅定实践旨在超越世俗的烦恼和纠结,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净。

禅宗强调通过深入内观来认识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拥有对自己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禅定的目标是让人们通过觉察和体悟真实的自己,摆脱欲望的束缚,达到内心的自在与自由。

禅定实践的核心是静心,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呼吸、思绪和感受,来体验此刻的存在。

禅宗强调般若智慧的培养和运用,般若智慧是对事物本质的直观洞察和领悟。

禅宗认为,人们因为执著于名利、欲望和固有观念,而陷入无明的迷悟之中,无法认识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禅宗通过般若智慧的开发和运用,让人们超越表象的幻象,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

禅宗主张通过察觉直觉和体悟来获得真正的认识,而非通过理性思考和概念的分析。

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是通过直接的直觉和体验加以证明的,而非通过文字和思维来达成。

禅宗重视悟道的实践和体验,悟道是对自己和宇宙真理的顿悟和体验。

禅宗认为,人们由于追求名利和物质利益,而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之中,无法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平静。

悟道的实践是通过在禅修中深入体验和觉知,超越一切执著和束缚,获得对自己和宇宙的直观体验。

禅宗主张通过身心上的在此修行和顿悟,达到无我、无执和无分别的境界,实现超越幻象的解脱和圆满。

禅宗的哲学思想强调实践性和经验性,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体悟和实践来寻求真理。

禅宗认为,通过亲身体验和直觉的洞察,人们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超越社会和文化的束缚。

禅宗的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和体验,而非理性和概念。

禅宗的哲学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将人的悟性和觉性发挥到最大,并通过静坐、默观和行持等实践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内在的觉知。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禅宗,又称禅派或禅门,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公元6世纪南北
朝时期的中国福建。

禅宗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达摩的印度僧人。

禅宗哲学是以禅定、智慧为核心的一种思想,旨在通过修行达到身心的平衡,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越。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在很多方面是与其他佛教流派有所不同的。

首先,
禅宗强调的是直接经验,而不是信仰。

禅宗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实践,而不是对某些教条的遵循。

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坐禅和禅定,通过这些方法使人能够清晰认识自身内在的真实情况。

其次,禅宗的哲学强调的是“无我”。

无我指的是人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在
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利益应该与整个宇宙的利益相一致。

这种观念与人类的自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背道而驰。

但是,在禅宗看来,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态度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而只有放下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内心和谐。

另外,禅宗的哲学还强调了“缘起空性”的概念。

缘起空性主要是指一切事物的
产生和变化都是由无数事物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是因缘相生,都是条件性的。

这种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寓意着要以一种宽广的视角看待生命和存在。

综上,传统的禅宗哲学不只是一套综合的身心训练法,也是一种哲学思想,蕴
含着深刻的人类智慧。

禅宗强调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提倡平等和看待世界的宽容与崇高,以上的所有理念都体现了禅宗哲学的价值,让人们能够认识到世界的真相,追寻内心平衡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古代中国的禅宗文化及其影响

古代中国的禅宗文化及其影响

古代中国的禅宗文化及其影响中国禅宗文化源于佛教的一支,传统认为是由菩提达摩将禅宗传入中国,成为了佛教的主要教义之一。

禅宗以“打坐”、“看心”、“修行”等方式来追求心灵的安宁与平衡,许多中国文化在禅宗的启蒙下得以深入和完善。

一、禅宗思想的基本原理禅宗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强调人应该保持沉着冷静,遵守本心,不被外界干扰。

禅宗长时间的冥思练习使修者能够意识到所谓的“自我”只是一个幻象,在更深的层次上,人与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们可以通过“打坐”或者参禅寺机会来感知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也是禅宗独具特色的地方。

在禅宗的哲学中,还存在着“一念三千”和“一花一世界”等概念。

前者说明一个思想的诞生和发展可以影响到整个宇宙;后者则是指每个小事物具有无限的可能和价值。

这些理念促使着人们自我反思,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的品质,做一个更好的人。

二、禅宗文化的影响禅宗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诗歌中,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常常表现出深刻的禅宗意识,他们观察世界,反省自己,从而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其人生哲学的作品。

在绘画中,禅宗的影响更加显著,许多中国画家笔下的景观意境就来源于禅宗,例如王蒙的山水画以及齐白石的写意花鸟。

在音乐方面,禅宗与民乐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中国音乐文化,如琵琶、唢呐等乐器都在庙会和禅宗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禅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也深远。

它追求无为而治,主张“法外无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义”、“忠诚”等价值观相辅相成,为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禅宗文化还培养着人们的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注重观察、感悟和自我保持安静。

三、禅宗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关注在当代,虽然禅宗文化仍然存在着,但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困境。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其中蕴藏的消费主义文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弱。

禅寺也由于经济原因和社会各种问题的影响,缺乏传承后人的支持,使得一些禅宗文化价值得不到完全发扬。

古代文学中的禅宗思想

古代文学中的禅宗思想

古代文学中的禅宗思想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它强调直接体验、觉悟和内心的平静。

禅宗的思想深刻地渗透到了古代文学中,为文学作品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将以古代文学中的禅宗思想为主题,探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影响。

在古代文学中,禅宗思想常常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出现。

例如,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登高望远的景象来表达对禅宗的领悟。

诗中描述了登上高楼,俯瞰四周的美景,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这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与禅宗强调觉察当下的思想相契合,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禅宗思想还在古代文学中体现为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的融合。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以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对禅宗的理解。

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凉爽和月色的明亮,通过对自然的感知,诗人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这种与自然的融合,使诗人能够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安宁。

禅宗思想还在古代文学中表现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死的思索。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中,他以描绘历史上的一场战争为背景,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死的思索,表达了对禅宗的体悟。

赋中,苏轼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他认识到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只有超越名利和欲望,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禅宗思想还在古代文学中体现为对人性的观察和对心灵的疗愈。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他以幽默讽刺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矛盾。

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冯梦龙试图唤醒人们对内心的觉察和觉悟。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自己内心的观察和反思,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在古代文学中,禅宗思想不仅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境,还影响了文学的创作方式和风格。

禅宗强调直接体验和觉悟,这种体验和觉悟常常通过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形式来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符号和隐喻,都是禅宗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禅宗的内心平静和觉悟也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句法,使其更加简练、深邃和富有内涵。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王鲁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王鲁湘,大家好。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经常在有些城市里头看到有些酒吧、有些茶馆里头会挂着一些字,比如说禅酷,比如说茶禅一味。

那么什么是禅?禅是怎么来的?它在我们生活中间和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准确地理解禅?禅到底可不可说?怎么去说?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一位教授,他叫吴言生。

吴言生简历吴言生, 1964年出生,安徽庐江人。

198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文学硕士学位。

1996年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现为西安外事学院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型佛教学术杂志《中国禅学》的主编。

吴教授曾出版《佛缘丛书》、《临济大师传》等禅文学著作20余种。

博士论文《禅诗研究》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中国佛学》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引起文学研究界、佛学研究界的好评。

2001年6月,吴教授出版了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书获2003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王鲁湘:我们经常现在到外头随随便便玩,经常听到很多的人像我一样,拿一个这样的珠子戴在手上,然后和人动不动就在生活中间谈禅。

现在很普遍,特别在城市里这种现象很普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为“小资”的一种时尚。

您觉得“小资”为什么会对禅学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吴言生: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禅学它是象征着人类的一个纯真的精神的本原,在解决了温饱之余之后的“小资”阶级,他如果想让他的精神、让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他肯定要寻找超越物质之外的、超越世俗之外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兴趣,而禅学以它的圆润、玲珑剔透、澄明的智慧,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慰籍。

王鲁湘: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禅宗的东西对“小资”来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一种谈资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研究・禅宗哲学象征3吴 言 生(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主持人)王鲁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王鲁湘,大家好。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经常在有些城市里头看到有些酒吧、有些茶馆里头会挂着一些字,比如说禅悟,比如说茶禅一味。

那么什么是禅?禅是怎么来的?它在我们生活中间和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准确地理解禅?禅到底可不可说?怎么去说?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一位教授,他叫吴言生。

吴教授曾出版《佛缘丛书》、《临济大师传》等禅文学著作20余种。

博士论文《禅诗研究》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中国佛学》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引起文学研究界、佛学研究界的好评。

2001年6月,吴教授出版了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书获2003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我们经常现在到外头随随便便玩,经常听到很多的人像我一样,拿一个这样的珠子戴在手上,然后和人动不动就在生活中间谈禅。

现在很普遍,特别在城市里这种现象很普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为“小资”的一种时尚。

您觉得“小资”为什么会对禅学的东西这么感兴趣?(主讲人)吴言生: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禅学它是象征着人类的一个纯真的精神的本原,在解决了温饱之余之后的“小资”阶级,他如果想让他的精神、让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他肯定要寻找超越物质之外的、超越世俗之外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兴趣,而禅学以它的圆润、玲珑剔透、澄明的智慧,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慰籍。

王鲁湘: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禅宗的东西对“小资”来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一种谈资的东西。

吴言生:目前也许是这样,但是我相信随着“小资”的自我提升,它有朝一日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表面的层次上,而是在内心、在信仰、在生命的底层,对它有个真正的认识,乃至于皈依。

王鲁湘:我很感兴趣的就是像您这样,我们佛学一般都说有缘,那么您和禅宗的结缘,您觉得这个缘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您开始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吴言生:这个正好是应了一句套话,叫做“诗禅合一”。

大家知道历史上从唐代的王维开始,王维就是生活在一个非常有佛教信仰的家庭,字摩诘,维摩诘就是佛教里面最著名的大居士。

从王维开始到宋代的苏轼、王安石,到以后的各朝各代的3本文系作者于2004年10月9日在凤凰卫视第191期《大红鹰・世纪大讲堂》中的演讲录。

收稿日期:2005-03-20作者简介:吴言生(1964- ),男,安徽庐江人,西安外事学院副校长,河北禅学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大型佛教学术杂志《中国禅学》的主编。

—56— 2005年第3期民办教育研究(双月刊)N o 13,2005第4卷第3期(总第18期)Private Education R esearch (A Bim onthly Journal )Serial N o 118一流的文学大师,他们的作品里面都表现了对禅宗哲学的深切的体悟。

我本身兴趣点、学术背景,在博士阶段还是文学,当我在阅读古代的大师的作品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作品的底层,他们作品里面很多的意象、情趣,都是流漾着禅宗的情韵。

因此,久而久之,通过研究,慢慢地就感受到它的品位、格调,慢慢地对这个产生了兴趣,以至于我后来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我不再做文学的,而是直接去的是人民大学的哲学系。

王鲁湘:就开始“直截本原”了。

吴言生:还是由诗入禅。

王鲁湘:由诗入禅了。

好,今天吴言生教授要给我们讲的题目就是这本书的标题《禅宗哲学象征》,大家欢迎。

吴言生:非常高兴来到“世纪大讲堂”,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对禅宗哲学象征的体会。

鲁湘老师说了,禅是不可说的。

一提起禅宗,一提起禅,首先浮现于我们意识中的观念是禅不可说,但是当我们留意一下禅宗历史、中国佛教的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禅宗在佛教所有的宗派之中,它留下的语录是比任何一个宗派都多。

那就说禅不可说又要说,那么它肯定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性的、逻辑的东西来定义它,而是通过一个个的比喻、象征来做一个呈现。

当我在研究禅宗哲学的时候,我发现在不可说的禅宗里面,实际上是建构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个体系,它是由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个部分组成。

它主要探讨的就是,什么是我们本来的心,就是本心论;这个本来的心又是怎样迷失了,这是迷失论;我们应当通过怎样的渠道和途径、方法来重新地显现这个本来的心,这是开悟论;当我们获得开悟、回归本心的时候,我们的体验、我们的感受又是怎样的,这就是境界论。

禅宗为了表现这个哲学体系,它大量地用了象征性的语言。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学理性的解析,因为那是非常抽象的,需要非常多的时间。

今天我们主要从哲学象征这一个角度,来对禅宗哲学基本的内涵做一个剖析。

第一个方面就是禅宗哲学的本心论。

禅宗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禅宗认为,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颗觉悟的、纯净的心,只不过是后来由于我们生起了相对的观念,沉迷于世俗的欲望,我们才迷失了这个本心。

那么本心的特点是什么呢?是它的超越性。

它超越有无、超越小大、超越美丑、超越尊卑。

禅宗在表达这个本心的时候,它用了一系列的诗学象征。

主要的有“本来面目”、“无位真人”、“父母未生的时候”、“心月”、“心珠”、“寸丝不挂”等等一系列的比喻。

我们具体言之吧。

第一个是“本来面目”意象群。

“本来面目”意象群是禅宗对本心的典型的象征,它侧重于本心的纯净性、原真性。

参禅的终极目的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要看到这个本来面目。

当年六祖慧能得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之后,根据禅宗史的一些记载,他就连夜往南边去,走到大庾岭头,被后面来的一帮五祖弘忍的老弟子追上了,其中有一个慧明,慧明本来是要来抢夺这个传法袈裟、衣钵的,但是他怎么提都提不起来衣钵,这时候他就跪下求法了,转而求法,他就说:“我并非为衣钵而来,我是为法而来,请大师开示我佛法。

””这时候慧能大师就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正当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这句话可以说是成为禅宗的最根本的思想之一。

这里所说的“善、恶”,它代表的是所有的分别的、二元的、相对的意识。

禅宗指出,只有你将一切相对的、分别的观点去掉,你才能够见到“本来面目”,才能见到你内心的纯真的、不染的自己。

因为人们的心本来是纯净无染的,随着分别智、相对意识的生起,我们迷失了“本来面目”,在情天欲海中沉沦流转。

只有我们将精神中的杂质污染彻底地去掉,才能够重新的见到本来面目。

第二是“无位真人”。

这是临济禅师提出的一个概念。

“无位真人”是临济禅的思想精髓,根据著名的禅宗语录《临济录》的记载,临济禅师在上堂说法的时候告诫学人:“在你们每个人的肉质生命,在你们的臭皮囊上,都有一无位真人,都有一个没有方位处所的、纯真的佛性。

”这个“一”它不是数量的一,而是指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绝对的“一”,有这种绝对的、纯真的佛性在出现。

如果你“未得证据者”,如果你还没有见到你生命的本原、见到佛性的话,那么你要向内用功,要回光返照,要“看、看!”,不是用肉眼来看,是用般若的智慧之眼来凝视你的内心,与你内心的纯真的佛性来相会。

这是无位真人所揭示的禅宗的真谛。

第三组是“父母未生时”,父母未生的时候。

禅宗史上有一位沩山禅师,他是后来禅宗五家七宗—66—第4卷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第3期 P R I V A T E E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M I N B A N JI AOY U Y A N J I U 中的一宗的宗主,他有一次就问一位师弟叫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他说:“我听说你平常机锋敏锐、口若悬河,是锐不可挡,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今天我不问你所有的其他的问题,我只问你一句话,你回答我:在你父母没有生你的时候,你给我说一句话看看!”王鲁湘:你们说得出来了吗?你们父母还没有生你的时候,你说一句话给我看看。

吴言生:当时香严禅师一听这个话,觉得这个话太厉害了,他赶快去找他的备课笔记,就是平常老师讲课他听的笔记。

找来找去没有答案,然后翻遍了佛教的经典,没有答案。

然后问这个沩山禅师,沩山禅师说我不能给你说,我如果给你说出来是我的,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后来他就发奋要参究这句话。

参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有一次在偶尔的瞬间,当他在劳动的时候用一个瓦片,他锄掉一个瓦砾,那个瓦片一甩,瓦片就碰到了一棵竹子上,很清脆的一声响,把他生命的谜团就一下子给震开了,他所有的疑问就烟消云散。

这个“父母未生的时候,”它也是禅宗经常参究的一个话头。

那么和父母未生时相同的哲学象征还有“混沌未分时”。

混沌,天地还没有产生的时候,禅宗也用“古帆未挂时”来表现。

混沌是本原性的一种状态,混沌没有分的时候,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来面目”。

同样,禅宗认为我们的清静的本心,它是超出于言句之外,随着语言的、意识的产生,“不思善、不思恶”这种本原性的状态、这种原整的状态就被破坏了,真实的自我就淹没于言句之中。

而“古帆未挂”的时候,是人类的精神还没有开始漂泊,是航船还安静地停泊在港湾的时候。

这是禅宗象征本心的第三组喻象。

象征本心的第四种喻象有“心月”、“心珠”、“心镜”等等。

就是把我们的心比喻成月亮、比喻成珍珠、比喻成明镜,都是侧重本心的圆明的性质,禅宗用月亮、珍珠、明镜来象征不受污染的纯真的本心。

第五组象征的本心着喻象是“寸丝不挂”喻象。

寸丝不挂就是说你身上一件衣服、一个布条都没有穿,在禅宗里面是象征修行的人达到了四大皆空、一尘不染的境界。

所以禅宗它是要一层一层地扫除,你哪怕是一个觉悟的、一个珍贵的见解,只要你执着了,它就不再是正确,而成为一种迷失。

所以你就要把它给粉碎,把它给扫除,这样你的精神才能一层一层的提升到一个真正的,连“一丝不挂”都不“挂”的一个澄明的境界。

这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禅宗哲学的本心论及其典型的喻象。

禅宗哲学第二个部分是迷失论。

迷失论主要是反省本心迷失的缘由。

禅宗指出,“本来面目”是清静的、无染的,随着相对意识的生起,我们受到了情尘欲垢的障蔽,迷失了本心。

《红楼梦》里面有一句《嘲顽石偈》,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是说“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

我们每个人都迷失了我们的本心,而俯就、追逐一些污秽的东西,这样一来你导致了本真生命的沦丧,你就背离了你原本的精神家园,而“反认他乡作故乡”。

这样的话,人生到头来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为一个闹剧,成为一个没有结果的过程。

禅宗在象征本心的迷失的时候,它主要有这样的几个经典的比喻。

第一是“迷头认影”。

迷头认影是《楞严经》里面的一个比喻。

“头”比喻我们纯真的本性,而“影子”比喻妄相,“迷头认影”比喻众生迷失了本心,执着于妄相,就像一个很痴迷的人早上照镜子,他看到镜子里面有个头,认为自己真的头就是那个镜子里的头,然后再回过头来一看:“我自己真的头跑到哪儿了?”就到处找,找遍了一个城市也没有找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