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课《结构的稳定性(0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结构的稳定性》课堂探究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技术试验,使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技术试验及试验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节教材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技术试验和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运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结构的稳定性概念.【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并思考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___的作用下,维持__________的能力。
(二)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1)【演示试验】两个一模一样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一半的水,比较稳定性【结论一】结构的稳定性与________有关。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结构采用降低重心的方法来提高其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试验一】分别搭建桌子 A B C,自行设计试验方案,比较三者稳定性桌号使用支撑点个数支撑面积(小、中、大)稳定性(强,较强,弱)A 桌子B 桌子C 桌子【结论二】结构的稳定性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结构采用加大支撑面的方法来提高其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试验二】利用竹签,皮筋等材料组装成简单的结构三角形,四边形,试比较哪种结构更稳三角形四边形【结论三】结构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有关【思考】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演示试验】结构稳定的基本条件【探究试验二】在搭建图片 B 中不同位置放置重物,观察其稳定性?重心的点垂线落在底面积内重心的点垂线落在底面积外(5)【合作共赢】作品制作:1你作为营救队的一名小队员,灾区人民需要临时安家,但是帐篷不够,你手头仅有竹签、皮筋和雨布,请你为灾区人民搭建一个尽可能牢固的帐篷。
高中通用技术_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引入新课:游戏:两位同学面对面站立,伸出双手,掌心相对互推,看谁先把谁推动。
1、观察并思考,他们用了哪种姿势,为什么这么做?2、如果是你来参加这个游戏,你会有什么动作,使自己更稳?(二)进行新课:1、结构稳定性的定义: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探究一:(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高低的关系)身手小试:找可乐。
观察教师操作演示,找出两罐真可乐。
通过分析两组可乐重心位置有什么不同,哪个易倒,得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一是:结构或构件重心位置的高低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思考(1):生活中运用了重心越低结构越稳定的例子有哪些?轮船、遮阳伞等思考(2):是不是结构的重心越低,就一定越稳定呢?通过演示试验视频,得出结构稳定的基本条件是:重心所在点的垂线应落在结构支撑面内。
探究二:(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撑面的大小的关系)矿泉水瓶装满水,分别为正立、倒立,哪一种放置最稳?哪一种放置最不稳?为什么?图一图二利用可改变底面支撑面大小的模拟小板凳先组成如图一所示结构形状,并对其施加外力,观察其结构稳定性。
然后改变模拟小板凳的底面支撑面的大小组成如图二所示结构形状并对其施加外力,观察其结构稳定性。
得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二是: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越大,结构越稳定。
(接触面≤支撑面)思考:生活中运用了支撑面越大越稳定的例子有哪些?举重时岔开双脚,做成梯形的大坝等。
练一练:桥梁模型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是某校学生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如果要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③①缩短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②增大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③两端增加桥墩;④减小桥面宽度。
试验:缩短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后,桥梁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探究三:(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形状的关系)如何增加一张纸的稳定性使它能够立起来?得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三是:结构形状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高中通用技术_《稳固结构的探析 第一课时 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结构与稳定性》课标分析:(1)知识目标: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2)技能目标: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
(3)情感目标: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体验学习乐趣。
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自觉树立“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结构与稳定性》教材分析:《结构与设计》是《技术与设计 2 》的第一个主题,该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结构”和“设计”共同构成本单元两个核心概念。
结构的稳定性又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结构体现了空间的概念。
因此,本节内容在《结构与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课是《稳定结构的探析》中的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难点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教材通过马上行动、案例分析、探究、小试验及阅读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稳定性、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多媒体、桌子、人字梯和四杆框架等配套教具开展教学,使学生对结构的基本概念有更深的认识,为以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结构与稳定性》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的学习,对结构的概念,结构的受力、及结构的一般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哪些主要因素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会产生兴趣,也有了一定探究的欲望。
因此采用激趣法,合理引导,通过具体的小试验、多媒体手段等方法,使学生基本能够达到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结构与稳定性》评测练习:1、请同学们对下图所示“人字梯”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其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从技术素养的角度对梯子进行受力分析,找到支撑你观点的证据,解决3个假设。
高中通用技术_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
(2)能够通过实验掌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经历技术试验的分析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经历技术试验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逐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讨论、试验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及服务社会的意识。
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培养学生研究结构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结构稳定性概念的理解以及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结构稳定性应该满足的条件;区分“接触面”与“支撑面”;并在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制作出稳定的结构。
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
针对本课的重难点,教学中将质疑法、实物教具展示法、讲授法、技术试验法等互相结合。
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讨论归纳、合作探究获取新的知识。
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器材:物体稳定性测试仪、铁棒、带有刻度的方木块、重心偏移测试仪、不倒翁、磁力桌、八字形小木凳、自制屏风、“A”字梯、斜口钳、尼龙扎绳、“筋斗虫”、筋斗虫演示板;材料:方木条:长*宽*高分别是160*6*6的松木各13根,长200的尼龙扎带各30根;教学过程【课堂设置】本堂课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几个主要因素”为主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合作探究获取新的知识。
最后,以学到的新知识为依托,进行构思、设计、制作稳定结构。
【课堂导入】本堂课以视频“平衡之美——一根羽毛的力量”引入,一根羽毛的力量虽小,却维系着整个错综复杂“结构” 的平衡,我们说此时整个结构是“稳定”的。
切入主题“结构的稳定性”。
【新课内容】提炼总结出结构稳定性的定义: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学生对这个定义可能不是太理解,在这里需要进行深入剖析:1、负载 2、维持 3、平衡。
《五、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及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及应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结构稳定性的基本观点。
2. 掌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荷载性质、结构形式、材料性能等。
3. 学会分析实际结构稳定性并给出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学会分析实际结构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结构稳定性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结构的图片、模型及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包括观点图、案例分析等。
3. 安排实验室或教室进行实际结构稳定性分析。
4. 邀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或建筑师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结构问题。
5. 准备相关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稳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两课时,底下是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起首向学生介绍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明白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性。
2. 展示案例: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结构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如结构材料、结构形式、环境因素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该案例中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 教室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其他因素和应用的看法,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案例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应用。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结构模型,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搭建和调整,观察结构的稳定性变化,从而加深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的理解。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和应用范围,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8.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生活中常见结构的稳定性,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的稳定性》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理解概念
观察试验,总结试验
观察试验,总结试验
观察试验,总结试验
分析,总结
激发学生的生活经历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总结的理论
总结影响因素
总结影响因素
总结影响因素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应多让学生总结,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对结构的稳定性如何使用,让学生多观察,应该留一个观察作业,生活中什么物体如何提高稳定性,什么物体应用结构的不稳定性。
学生学情分析
每个班每周只有一节课,其中因考试或其他事情又没能上课,学时很少,学生有结构稳定的生活经验,但没有进行总结提炼,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提炼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引入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某个事物是什么状态,受到什么力?
二、结构稳定性的含义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结构稳定性的含义。1.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说明平衡状态有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的平衡)
三、实验一
同样的矿泉水瓶,一瓶装满,一瓶只有三分一的水,放在一个木板上,轻轻斜抬起木பைடு நூலகம்的边缘,预测哪一瓶水先倒。
结论:结构重心的位置高低影响结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其他斜而不倒的其他图片。总结: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范围内(斜而不倒)
四、实验二
相同的矿泉水瓶,灌满水,一个正放,一个倒放(瓶盖在底部),预测哪一瓶先倒?
总结:结构与地面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其他支撑面图片,椅子的支撑面,自行车的停放,摩托车的停放。
五、实验三
教具,用木条制作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几何不变系和几何可变系,结构的形状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第1部分的教学内容,计划用1课时进行教学。
“结构与稳定性”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结构的认识”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
“结构与稳定性”是“结构与设计”这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结构与强度”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并且“结构与稳定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高二年级学生。
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经过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学习后,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
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通过技术试验,使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本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技术试验及试验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节教材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技术试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运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播放视频和做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引导发现:在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兴趣。
高中通用技术课《结构的稳定性(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理解结构稳定的概念以及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2)知道增加结构稳定性的方法以及不稳定性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讨论、分析、对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问、反问、反馈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结构稳定性的认识。
培养创新品质,提高审美意识。
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利用结构的稳定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教材引入:通过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教师在讲台上演示铁丝与橡皮筋在荷载作用后各自形态,提问想一想,铁丝和橡皮筋谁更加稳定?2、通过观看2004 年刘翔雅典奥运会110 米跨栏夺冠视频,让学生观察运动员在跨栏时,跨栏为什么会倒?通过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出稳定的概念,进而提出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进入师生互动探究阶段:理解了结构的稳定性概念后,通过探究试验去分析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探究一1、怎样让一本书更好地直立在桌面上?2、临时摆放的屏风为什么摆成Z字型,而不摆成一字型?探究二1、半瓶水和一瓶水哪个容易倒,为什么?2、大坝为什么建成上端小而下端大的梯形形状?在探究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学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试验探究的活动中去。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让学生们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讲到接触面和支持面的时候,提醒学生多标注多注意。
进入学习反馈活动阶段:让几个学生上台演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已没有座位,你必须站着,而扶手你让给了旁边的老人,你在公共汽车上要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不摔倒?让学生试着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给定问题情境下的问题。
《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
《 绉渤 疆 鳍碴》教学设计
◇ 广 东 深 圳 市 南 山 外 国 语 学 校 程 国 华
【 教材分析 】
一
步的技 术试 验能 力 ” :情 感 、态度 、价 值观 目标要 求 “ 体
验 技 术 问 题 解 决 过 程 的 艰 辛 与 曲 折 ,具 有 克 服 困 难 的 勇 气 和 决 心 , 培 养 不 怕 困 难 、不 屈 不 挠 的 意 志 ,感 受 解 决 技 术 难 题 和 获 得 劳 动 成 果 所 带 来 的 喜 悦 ” 。
章节小结 。
【] 平, 1李 赵学 妮. 谈如 何做 好初 、 中数 学 衔接 问题f1 中 浅 高 J. 高 数理化 ( 高一 版) 0 6(5. , 0, ) 2 0 [】 2黄鹭 芳. 积极 应对, 好初高 中数学 教学 的衔接 工作[】 建 搞 J福 . 教育学 院学报,0 6f3. 20 , ) 0 【] 3郑玲 薇. 课程 背景下 初高 中数学 衔接 的实 践 反思【J 新 J. 数学
中 ,从 各 方 面 了解关 心 他 们 ,帮助 他 们解 决 思想 、学 习 及 生 活上 存 在 的 问题 。从 学生 实 际 出发 ,多 给学 生 创设
成 功 的 机 会 ,激 发 学 习 热 情 。 ( ) 重 视 知 识 的 反 馈 和 落 实 。 通 过 建 立 多 渠 道 的 反 2 馈 途 径 ,及 时 收 集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掌 握 情 况 以及 学 生 对 课
()知 识与技 能 目标 : 理解结 构稳定 性的含义 。② 1 ①
理 解 影 响结 构稳 定 性 的 因素 有哪 些 。③ 具有 进 行结 构 与
稳 定 性 技 术 试 验 的 操 作 技 能 ,能 进 行 结 构 稳 定 性 的 技 术
探究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通用
首先播放 微视频,然 后开展人 字梯探究 活动
探讨不稳 定结构的 设计是否 有必要? 并举例说 明 让学生们 用教师准 备好的材 料,按要求 设计制定 小屋。 带学生们 回顾本节 课所学知 识 让学生们 以小组为 单位,根据 本节课所 学知识设 计制作一 个简易相 框
观看微视频,通 过人字梯试验, 得 出 结 构 的 几 人字梯、视频 何形状是影响 结构稳定性的 因素之一
注意பைடு நூலகம்全
基于对结接触面和支撑 面认知比较模糊的情况 下,通过演示试验和学 生的亲身的对比试验,
定性,以及 稳定,以及原因 原因
层层递进,从抽象到形 象直观的理解和认知接 触面与支撑面的区别和 结构的支撑面的大小可 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六、活动探究 三
七、讨论与分 析
八、学以致用
九、课堂小结
十、课后练习
讨论分析不稳 定结构设计是 否有必要,在生 活中有哪些实 例
课件
按要求使用老 活动材料每组一
师提供的材料 套 完成简易建筑 的设计与制作。
复习本节课所 课件
学知识
完成任务
通过观看视频和观察实 物,用直观的现象说话, 清晰完整的认知形状对 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形象举例,从而完 善结构与稳定性的知识 体系。
探究结构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理解结构的稳定性的含义、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在不同结构中的体现,理论知识到动手实践的能力迁移。 教学方法 板书一:同学们思考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结构不稳定的现象。 板书二:同学们思考什么是稳定,结构的稳定性定义是什么?什么影响了结构的稳定性。 板书三: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相框。 教学过程
《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
(2)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对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亲历实验过程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掌握分析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思考习惯,体验自主动手、探究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对结构稳定性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总结,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结构稳定性的实际案例。
四、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播放视频和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引导发现:在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兴趣。
3、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及总结评价。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截取美国大片《真实的谎言》中的片段,让同学们观察、分析、思考发生该现象的原因。
2、导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结构稳定性: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提出问题:一个合理的结构经历暴风骤雨,依然稳如泰山,是什么原因?本节课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来一探究竟。
3、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好结构的稳定性,那么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呢?【探究试验一】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分组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教师通过改变不倒翁原理实验仪重心的位置;教师操作稳定性试验仪,将稳定性实验仪的刻度调至20,现将重块置于最低位置,逐渐调高重块,学生按照老师的演示分组操作体验。
学生分组操作体验:给一块木板上放置三个大小形状不相同的麻将牌,慢慢抬起木板的一端,看哪一个最先倒掉。
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做好记录,分析并总结出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现象?是什么影响了麻将牌的稳定?一个结构的稳定与那个因素有关?重心位置高的时候稳定,还是重心位置低的时候稳定?师生总结得出结论1:结构重心的位置高低影响结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课例《结构的稳定性》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置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我校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图书馆和网络室条件有
限。但我们的校外资源也是很丰富的,我鼓励学生结合 课例研究综
本地资源,例如:旅游、美食、民族文化、城市的建筑 述
风格等乡土味较浓,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课题。实践
证明,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不但增加了他们的
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自主参与, 体验过程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
识。
3.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
及总结评价。
不倒翁摇而不倒,比萨斜塔斜而不倒说明结构的稳
定性光靠眼睛和我们的常识是无法正确判断的。那哪些
结构式稳定的?哪些结构是不稳定的?影响结构稳定
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探究活动 1:金属构件与塑料构件的组合体
一些问题。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
内容与学情分析,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选
1.情境创设:通过图片展示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
择与设计 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引导发现:在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激发
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兴趣。通过动手制作
分析、探究、小试验及阅读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
稳定性、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这样不仅可
以使学生对结构的基本概念有更深的认识,而且也为以
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理解结构稳定性的含
义。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教案设计Word版
【联系生活实例】
ppt展示生活中关于重心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实例。
【教师设疑引发猜想】
1、人直立时能站稳,但身体倾斜时重心降低了,反而站不稳呢?与我们刚得出的结论相矛盾吗?
2、ppt展示比萨斜塔,它为什么斜而不到?
3、结构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布置活动】
将“翻倒框架”(自制教具)放在木板上,慢慢抬起木板一端直至它翻到,观察过重心的垂线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实验探究框架翻到的临界条件。
教案设计
参赛题目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姓名杨璐西
学号10300152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学
参赛组别理科组
二О一三年九月
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教学片断设计方案
说明:本片断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结构稳定性的概念之后,实验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课题
名称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教学
对象
高一学生
教学
时间
15分钟
教学
目标
1、知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会分析生活中常见结构的稳定性;
2、通过系列实验活动,了解“技术试验”常用方法;
3、增强对结构设计的兴趣和对技术世界的热爱。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教学
反思
附:片断教学板书设计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
1. 形状——支撑面越大,越稳定
2. 重心——重心越低,越稳定
二、稳定的条件:过重心的垂线不超出支撑面。
高中技术粤科版:结构稳定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3. 结构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4. 实际工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判断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结构稳定性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结构稳定性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引发学生对结构稳定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4. 知识讲解:讲解结构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6.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所学的结构稳定性知识。
7.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结构稳定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对结构稳定性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的好坏。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结构稳定性概念和影响因素。
1.2.2探究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1)
《探究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对结构和结构的受力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具体因素还不是很清楚,而这些知识正是学生今后设计结构时的重要理论基础,要认识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就必须了解一些结构力学的知识,而结构力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本节通过一些技术试验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二、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结构的稳定性、强度、连接,以及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试验。
本节承接了第一节认识结构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初步应用应力的公式进行计算,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本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为学生学习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定义,能运用应力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
三、教学目标1 .技术意识:通过感知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进行技术试验,形成对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基本概念,学会从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角度分析事物,了解探究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对人类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2 .探究结构的过程中,设置具有不同影响因素的试验,使学生了解要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3 .工程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稳固性,由点及面,了解一般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并进行多因素分析试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工程意识和思维。
4 .图样表达在讲解结构的相关知识时,配以丰富的结构草图、立体图等,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情境,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用简单的草图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想。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1 .本课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
2 .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在每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都进行地及时地反馈,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六版教学设计 (2)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六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钢结构稳定理论和设计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钢结构稳定理论的基本概念,知道各种稳定模式的表现形式2.了解钢结构稳定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钢结构的稳定分析3.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了解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二、教学内容1. 钢结构稳定理论1.钢结构稳定理论基础2.尺寸设计中的各种稳定模式3.受剪加弯、同时受压和弯曲的构件的稳定性分析4.大跨度钢结构的稳定性分析2. 钢结构设计1.钢材的力学特性和构件尺寸的确定2.构件的截面形式、材料和翼板的选型3.构件的连接节点设计和分析4.钢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流程5.应力分析和稳定分析6.验算和设计检查,包括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防范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授课:讲解钢结构稳定的基本理论,以及设计方法和流程2.实例分析:通过典型结构例子,分析钢结构稳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钢结构稳定设计4.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就钢结构稳定问题展开探讨,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室或工程现场实际操作进行钢结构稳定分析和设计四、教学评估1.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钢结构稳定理论的掌握程度2.听课情况:考察学生出席课堂的情况3.作业情况:考察学生的课后学习和掌握程度4.论文报告: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和设计,完成论文报告并做好展示5.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五、参考文献1.钢结构稳定设计规范(GB50017-2017)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3.钢结构设计手册(GB50017-2017)4.钢结构之稳定分析与设计(Rosemary Regan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学设计
习> (2)实体结
构、框架结构、壳
形结构。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塔科马海峡大桥的坍塌”,引
发学生思考,该桥倒坍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从视频中桥的状态“摇摆不定”
提示学生。
观看塔科马海峡大
桥从摇晃一直到倒
坍的整个过程,引
发思考,回答造成
大桥倒坍的原因—
—桥面稳定性差。
让学生了解结构的稳定性是结
构的重要特性。
<定义> 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
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解释>负载:外力总和。
认识稳定性的概
念。
让学生产生对稳定性的表象认
识。
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1、比较桌面上三瓶水哪个最稳定?
(教具:满瓶矿泉水、1/2矿泉水、
1/4矿泉水)
教师提示:三瓶矿泉水大小、形状、
高矮都相同。
(1)先让学生思考,找几个学生上来试
验验证。
(2)试验结束得出结论。
装水少的瓶子
稳定,为什么?
(3)总结重心和稳定性的关系。
1、<思考>—<试验>
—<得出结论>
<试验>几个学生上
前,将三瓶水倾斜
同样角度(约10
度),松开手,观
察三个瓶子的不
同;再将三瓶水倾
斜同样角度(约30
度),松开手,观
察三个瓶子的不
同。
<得出结论>水面越
低的瓶子恢复平衡
状态越快。
角度增
大装满水的瓶子先
倒下。
让学生掌握:
1、重心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
素之一。
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
高,稳定性越差
<应用>F1赛车的底盘
2、图片展示:落地风扇、电脑显示器、
落地台灯
2、<回答>
(1)这三样东西都
能稳定。
(2)不是。
(3)它们都有底
座。
<结论>底座和稳定
性有关系。
让学生掌握:
2、底座大小(结构与地面所形
成的支撑面)影响结构的稳定
性。
支撑面越大,稳定性越好;
支撑面越小,稳定性越差。
<应用>水坝的形状
<比较>
仔细观察它们三者有何共同特
点?
<提问>(1)这三样东西能否稳定? (2)它们能稳定是因为重心低吗?
(3)重心不低,为什么还能保持稳定?
3、 图片展示:A 型梯、三脚架
<比较>上面两者哪个更稳定? (1)教师安排学生讨论,并提问几位有代表性意见的学生,让其陈述理由。
(2)两种答案的学生代表陈述完后,教师不直接下结论,引申出另一个问题:三条腿的凳子和四条腿的凳子哪个更稳定?
(3)若个别学生仍不理解,教师再抛出“几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平面几何定理问题?
3、(1)<讨论>学生们相互讨论,得出哪个更稳定并说明理由。
(2)教师抛出凳子的问题后,有一些学生恍然大悟。
(3)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结论>三角形更稳定
让学生掌握:
3、结构或构件的形状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三角形结构使支架更容易稳定
<应用>自行车的停放
<总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 重心的高低 (2) 底座的大小 (3) 结构的形状
小结,加深记忆,为下面的任务
做准备。
<实
践>
<思考与应用>
(1)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已没有座位,你必须站着,如何才能保持<答案>(1)双脚分开,拉住拉手,侧
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实践中去,实际上就是讲知
自己不会被摔倒?
(2)观察下面的篮球架,如果要使篮球架更加稳固,你觉得可采用什
么措施?身站立。
(2)加一个大底
座,底座中装满沙
土,加固地基。
识从课堂迁移到生活中,并用于
指导生活实践。
<知识拓展> <小资料>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
大奇迹。
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
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
在施工期
间塔身既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的进
度,倾斜度不断增加。
到塔身建到第三
层时,可明显看出倾斜,曾一度停工。
一百多年以后,经工程师托马
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算,证明比萨
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使工程继续
按原设计继续施工,直到竣工。
比萨斜
塔向南倾斜大约5.5º,这意味着斜塔第
七层的柱子比第一层要探出大约4.5m。
这些年来,由于地基的不稳定性质,塔
已经平均下沉了2.8m,塔的北端和南端
已分别下沉了1.86m和3.75m。
塔的倾
斜使建筑底层部分垂直压力产生了危险
的集中,塔的拉力已使螺旋型楼梯的台
阶和天花板产生了裂缝。
为了提高比萨斜塔的稳定性,人们
想出很多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用定
向的力来帮助加固塔的结构,底部600t
的铅锭产生的垂直力已使倾斜略微减
轻;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向南倾斜的塔基
北侧地基下的沙土挖走,使塔的倾斜度
减小。
<提问>“托马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
算,证明比萨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
他的依据是什么?当塔身倾斜到多少度
的时候,它肯定会倒塌?
学生对资料进行阅
读,并对提问产生
思考。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通过
它让学生认识到,影响结构稳定
性的问题有时候不是那么简单,
解决问题时可能不能太理想化。
<参考答案>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
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地面
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
现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