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微观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物质的三态变化涉及到分子间距离和作用力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成果分享。在课堂提问环节,我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将分组探讨问题,共同寻找答案,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成果分享环节,每个小组将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于微观概念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的误差和学生的参与度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简化复杂概念,提供直观的实例和图示;在实验操作前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讲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互动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这些反思和改进措施,我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概念,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微粒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质构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本微粒的概念。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模型等。
3. 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微粒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的沸腾,引出物质构成的讨论。
2. 讲解基本微粒的概念:介绍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定义及其性质。
3. 讲解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微观粒子之间的吸引和排斥力,以及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基本微粒在物质构成中的应用。
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微粒的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基本微粒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探究物质构成的兴趣和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如原子核和电子云。
2. 介绍其他微观粒子,如夸克和轻子。
3. 探讨物质构成的现代理论,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反思实验和观察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微粒的概念。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版)沪教版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化学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评估、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基本微粒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质、元素、化合物等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的定义和特性,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6.1 构成物质的微粒 教案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通过科学史中科学家艰辛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珍惜现在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学情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的组成,比较抽象,学生初次接触微观世界,理解起来难度相对比较大。
【教学重难点】1.微观粒子的性质。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外形上迥然不同的房子,其实都是由砖头垒成。
放大苍蝇的复眼里面由许许多多相似的单眼构成,那么是不是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物质,它们也由一块块“小砖头”构成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物质的微粒构成。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今天的研究我们就从这包蔗糖开始,打开纸包我们能明确的看到一颗颗白色的蔗糖颗粒,现在老师把它变没。
老师操作。
问:蔗糖跑哪里去了?学生回答。
追问:那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了?学生猜想。
再追问:怎样可以把它变出来?生答。
师小结:是呀,蔗糖并没有消失,而是分散成了我们看不见的蔗糖的微粒,因为水是甜的。
这种微粒的性质与蔗糖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微粒叫蔗糖分子。
那么这杯水呢?构成水的微粒又是什么呢?看一段视频。
请学生回答。
把水分子放大很多很多倍,再把它做成模型就是这样。
并板书: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问:水分子还能再分吗?如能分,那么分出来的微粒还能表现出水的性质吗?提出水电解实验。
师归纳小结:水分子还能再分,但分出来的微粒不再具有水的性质,变成了其他微粒。
同样蔗糖分子也能再分,但分开后不会再具有甜味了。
分子分出来的微粒叫原子。
原子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授课题目: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授课教师:
学校:
科普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三物质的构成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普2011版初中化学教材专题三单元一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的构成”中的课程内容。
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向微观认识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本课内容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学习内容比较抽象,需要通过生活经验、实验、图像、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将宏观和微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从学科的微粒观来认识变化,建立微粒的概念,即“微粒观”。
为以后学习化学,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归纳、想象、类比、推理等方法形成微粒的概念,并学会用微粒基本性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优秀奖
专题3 物质的构成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本课题选自科普2022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3 物质的构成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课时分配为第1课时。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本课题要求如下:根据新课标, 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2、本课的地位与作用在学生认识氧气、水等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之后,本课题首次将学生从物质的宏观世界引入微观世界,从微观角度来解释物质的一些性质及变化,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微粒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溶解现象,明了物质结构与化学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为学习金属、酸、碱、盐的组成和性质打下坚实基础,对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统一性、多样性,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都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既是上节内容的自然延伸与提高,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促进了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形成,也对逐步形成完整化学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本节课为《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实验观察、合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物质构成的微粒性,以及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并学会用微粒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集体合作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非常小等基本特征;了解分子等微观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第一章:引言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构成,引入微观粒子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物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构成。
2. 讲解物质的概念:简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3. 引入微观粒子的概念: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4. 总结:强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概念和微观粒子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分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理解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
2. 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分析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分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4. 总结:强调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子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原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理解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原子的定义,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2. 讲解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 分析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原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4. 总结:强调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原子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离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离子的概念,理解离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离子的定义,离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检测题一、选选试试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主要看构成物质的()A.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B.分子种类是否相同C.分子大小是否相同D.分子质量是否相同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 同种原子内的质子数相同C. 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⑥B. 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6.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在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 B. 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中子数为87.下列符号表示阳离子的是( )8.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9.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 海绵能吸水10.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11.”“”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气的是()12.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使用了后患无穷的贫铀炸弹. 其中含有23892U,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质子数为92,则23892U中含有的中子数为()A. 238 B. 92 C. 146 D. 33013.核电荷数取决于()A.原子核的大小B.原子核内质子数C.原子核内中子数D.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14.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还能再分B.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5.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它们不相等的是()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质量D.原子所带电量二、填填试试1.右图为某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图。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原子、离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微观粒子的概念。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物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本质。
2. 讲解物质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纯净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
3. 介绍微观粒子: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和特点。
4.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微观粒子的存在和作用。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微观粒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分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分子的概念和特点。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的结构。
2.4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的概念。
2. 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分子的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
3.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分子的存在和作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分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原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原子的定义和特征。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的相互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子的结构。
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概念。
2. 讲解原子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原子的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
3.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原子的存在和作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原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实验视频,展示离子形成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离子的特性。
3.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探索化学原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教学是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过程。
五、案例亮点
1.创新的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教学案例中,通过摩擦气球带电的实验导入新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对电荷和微观粒子世界的好奇心。这种创新的情景导入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兴趣基础。
2.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知识直观性
案例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动画、实验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原子和离子概念具象化,使学生在视觉和感官上直观地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离子的形成过程。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降低了知识点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批判性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将学生分成小组,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实验报告、制作科普海报等,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自我认知。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构成物质的微粒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
《构成物质的微粒》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化学课上学过的有关原子和分子的知识,你们能说出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吗?2. 今天我们将要进修的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你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吗?它们又有哪些特点呢?二、进修目标1. 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特点。
2. 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观点,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能够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构成物质的微粒观点及特点2.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3. 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干系四、进修过程1. 构成物质的微粒观点及特点- 什么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粒的特点有哪些?2.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原子?分子?离子?-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 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干系- 物质的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有何影响?- 举例说明物质的微观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五、教室练习1.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由原子组成的?哪些是由分子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组成的?- 氧气、水、氯化钠、氢氧化钠2.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知识,并分享给全班同砚。
2. 请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微粒这个观点,我们将无法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七、总结反思1. 今天我们进修了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特点。
2. 我们了解了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3. 在进修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八、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题目。
2. 思考物质的微观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并写一篇小结。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微粒的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进修能力。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微粒概念及其构成;2.掌握物质的微粒的分类和性质;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微粒概念物质的微粒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物质的微粒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
2. 物质的微粒构成2.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称为元素。
2.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立存在和一定的化学性质。
分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
2.3 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它们在溶液中能够导电。
离子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它们之间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体。
3. 物质的微粒分类3.1 按组成成分分类物质的微粒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类。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如氧气、氢气等;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
3.2 按状态分类物质的微粒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微粒排列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强;液体微粒排列较松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气体微粒排列松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弱。
4. 物质的微粒性质4.1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包括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电子层数、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
4.2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包括分子式、分子量、极性、稳定性等。
4.3 离子的性质离子的性质包括离子半径、电荷数、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
5.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由微粒的性质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的。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和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教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教案标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目标:1. 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微粒组成。
3. 理解微粒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或黑板、粉末状物质样本、显微镜。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例如水、盐、糖等,并问学生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单位是什么,启发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探究。
探究:1. 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并描述一些粉末状物质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物质的微粒,记录观察结果,并讨论不同物质的微粒特征。
3. 教师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微粒结构图,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物质的微粒组成。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共同特征,例如微小、不可再分等。
2. 学生自主完成一份笔记,总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和组成。
拓展:1.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常见物质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究其微粒的特征和组成,并制作一份小组报告。
2.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微粒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例如溶解、燃烧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评价:1. 学生完成一份书面作业,回答与构成物质的微粒相关的问题。
2.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微粒性质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深入理解微粒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研究更复杂的物质,例如化合物的微粒组成。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掌握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之间的关系。
3.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种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动图。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
一、原子核的结构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
2.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情感目标:
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教学重点:
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对质量的计算;
原子的构成;
探究实验:通过虚拟实验来探究原子的结构。
教学过程:
引入: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那么我这个物质世界构成的微粒主要有原子(atom)、离子(ion)和分子(molecule)等。
介绍: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红磷、氯化氢、味精、蔗糖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铜、铁、镁、金刚石等都是有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等是由离子构成的。
我们人类也是有很多细胞构成的,而细胞则是由许多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一、分子和原子
共同点:
1.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2.分子和原子都是微粒。
(1)质量小,体积小:
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质量大约为3×10—23g。
一滴水与一个水分子比较就相当于是一个地球和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比;
(2)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隙。
3.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能保持其化学性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能保持其化学性质。
分析:水通电电解的微观分析。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被解离出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所以在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认识到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
总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分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能分为原子,各原子经过重新组合又能形成新的分子,即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子原子新分子
区分: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认为是不改变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改变。
注意:我们并不能说分子大而原子小。
联系:原子不但能直接构成物质,而且还能构成分子。
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分成原子、分子、离子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
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到底如何的问题,科学家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论证。
展示:汤姆生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并介绍枣糕型原子模型。
展示: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
现象:绝大部分的α粒子沿着原来的行进方向,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α粒子的运动方向有所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有很大的偏转,甚至是180度。
提问: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讨论:对于这种现象,利用汤姆生的原子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因此作为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
解释: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α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α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α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
提问:原子带电吗?为什么?
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卢瑟福同样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小结:1、原子的构成情况:
2、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
3、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质量关系:
m (原子)=m (原子核)+m (电子)≈m (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
(居于原子中央)
可以忽略)。
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公式表达式:Ar(原子)=
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
例题: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2Ar(H)+Ar(O)=2×1+16=18
5、原子结构示意图:
(1)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则: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
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排8个电子。
每个电子层上最多能够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原子核外电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除He外),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大多数是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大多数是非金属元素,容易获得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故,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讲述:当原子得失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时,所得到的微粒正负电子并不守恒,成为带电的原子,被称为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带正电荷,成为阳离子。
在形成物质时,阴阳离子因强烈的静电作用相互吸引而形成物质,成为离子化合物一般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元素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演示:离子化合物形成的过程。
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氯离子与钠离子能够相互吸引形成离子化
合物——氯化钠。
引申:离子除了由单个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外,还有原子团离子。
由多个原子构成的离子,是原子团。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