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蒽醌的主要吸收峰γC=O16751653cm

合集下载

波谱测定试题库

波谱测定试题库

第4章波谱测定试题库一、判断题1.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均有两个羰基吸收峰。

×2.紫外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分子或离子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的程度与微粒数量呈正比的相关分析方法。

√3.在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第II峰为230nm左右。

×4.1-OH蒽醌的红外线光谱中,羧基峰的特征是1675cm-1处有一强峰。

×5.甾体皂苷与浓硫酸反应后,其螺缩酮结构在270nm波长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

√6.核磁共振谱的所辖符号是MS。

×二、选择题1.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B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2.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CA.紫外和核磁B.质谱和红外C.红外和核磁D.质谱和核磁3.可用于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波谱是: CA.氢谱B.紫外光谱 C.质谱 D.碳谱4.结构式测定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 C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可见光谱D.核磁共振光谱5.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A.碳的数目 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 D.氢的化学位移6.红外线光谱的单位是:AA.cm-1B.nmC.m/zD.δ7.IR表示:BA.紫外线光谱B.红外线光谱C.核磁共振D.质谱8.1,8-二羟基蒽醌的紫外线光谱数据为: BA.418~440nmB.430~450nmC.470~500nmD.500nm以上9.在萜类化合物结构为饱和内酯环中,随着内酯环碳原子数的减少,环的张力增大,IR光谱中吸收波长:BA.向高波数移动B.向低波数移动C.不发生改变D.增加吸收强度10.同时具有C2、C3羟基和△5、6双键的甾体皂苷元在哪个波长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 AA.235nmB.270nmC.310nmD.349nm11.区别甾体皂苷元C25位构型,可根据IR光谱中的哪一个作为依据? BA.A带>B带B.B带>C带C.C带>D带D.D带>A带12.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可用:BA.紫外光谱B.质谱C.红外光谱D.核磁共振碳谱13.紫外光谱用于鉴定化合物中的:CA.羟基有无B.胺基有无C.不饱和系统D.甲基有无三、多选题1.质谱仪的组成有:ABCA.离子化B.质量分离C.离子检测D.吸收光谱2.核磁共振光谱法的特点有:ABCA.共振峰的面积与各类质子的数目呈正比B.出现化学移位C.自旋偶合D.偶合常数与外加磁场相关3. 红外线光谱大致可分为的区域:BCA.特征区(2000~13000cm-1)B.特征区(4000~13000cm-1)C.指纹区(1300~400cm-1)D.指纹区(1300-2000cm-1)4.生物碱紫外线光谱的描述,正确的是:BCDA.生色团在分子的主体结构部分时,可由紫外线光谱推断生物碱的骨架类型B.若生色团中含有羧基取代苯类结构,则遇碱成酚氧负离子,使吸收峰发生红移C.若非碱性N原子参与生色团或与之直接相连,则酸性与中性液中测定的紫外线光谱不同D.若N原子不与生色团相连,即使与酸成盐,也不影响紫外线吸收。

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

五、颜色反应
1、菲格尔反应(Feigl):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
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醌类在反应 中只起传递电子作用,促进反应迅速进行,故醌 类成分含量越高,反应速度也会越快。
2、无色亚甲蓝反应 苯醌与萘醌专用显色剂。显兰色斑点,用于色
谱检识 。
3、碱液反应(Borntrager):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会引起颜色改变,羟基
顺次梯度提取,并可得到初步分离。
2、分离方法 (1)蒽醌苷与游离蒽醌的分离:利用溶解度
差异,将混合物在氯仿-水、乙醚-水或苯-水 之间进行液液萃取,苷元溶在有机溶剂层,苷 则留在水层。或将总提取至回流提取器中,用 氯仿或乙醚等有机溶剂回提苷元,苷留在残渣 中。
注意:羟基蒽醌类在植物体中通过酚羟基 或羧基结合成金属盐类存在,必须加酸酸化后 再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
O
O
O
O
邻菲醌
对菲醌
四、蒽醌类
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
(一)单蒽核类 1.蒽醌及其苷类
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 分子形成一共轭体系,C-9、C-10又处于最高 氧化水平,比较稳定。
O
1,4,5,8位为α位
8 8a 7
6 10a
5
9a 1 4a
4
2,3,6,7位为β位
4、Kesting-craven 反应(活性亚甲基反应): 反应官能团:苯醌和萘醌中未被取代的位置。 现象:蓝绿色或蓝紫色
试剂:碱性条件下,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醇 溶液 应用:区分蒽醌和苯醌、萘醌。
5、醋酸镁反应: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必须具有α-羟基)
能和0.5%醋酸镁的醇溶液生成稳的橙红色、 紫红色或紫色络合物。不同酚羟基,显色不 一样。

(精)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题库:醌类化合物(答案解析)

(精)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题库:醌类化合物(答案解析)

(精)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题库:醌类化合物(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能发生Borntrager反应的是A、二蒽酮B、羟基蒽醌C、香豆素D、蒽酚E、蒽酮2、Feigl反应可用于检识A、所有醌类化合物B、羟基蒽醌C、苯醌D、萘醌E、蒽醌3、蒽醌类化合物的质谱特征是依次脱去A、COB、CHOC、COOHD、OHE、CH2=CH24、按有机化学的分类,醌类化合物是A、不饱和酮类化合物B、不饱和酸类化合物C、不饱和醛类化合物D、多元醇类化合物E、多元酸类化合物5、1-OH蒽醌的IR光谱中,Vco峰的特征是A、1675~1621cm-1处有一强峰B、1678~1661cm-1和1626~1616cm-1处有两个吸收峰C、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处有两个吸收峰D、1625cm-1和l580cm-1处有两个吸收峰E、1580cm-1处有一个吸收峰6、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为A、多为元色结晶B、多为有色固体C、游离醌类多有挥发性D、大分子苯醌和萘醌类具升华性,能随水蒸气蒸馏E、游离蒽醌能溶于醇,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成苷后易溶于热水和醇,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7、下列化合物中,Molish反应阳性的是A、紫草素B、大黄酸C、大黄酚D、番泻苷E、丹参醌8、用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洗脱下来的是A、紫草素B、丹参醌甲C、大黄素D、番泻苷E、茜草素9、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紫草素B、大黄酚C、大黄素D、大黄酸E、茜草素10、丹参醌类成分为中药丹参的活性成分,其结构属于A、苯醌B、萘醌C、蒽醌D、菲醌E、蒽酮11、下列能用Molish试剂区别的是A、大黄素和大黄素蒽酮B、大黄素和大黄酚C、大黄素和大黄素葡萄糖苷D、大黄素和大黄酸E、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12、采用柱层析法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时,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A、磷酸氢钙B、葡聚糖凝胶C、硅胶D、氧化铝E、聚酰胺13、蒽醌类衍生物的MS特征是A、M-OH为基峰B、M-20H为基峰C、分子离子峰为基峰D、M-C0为基峰E、M-2C0为基峰14、以下能提取含1个α-OH的蒽醌的溶剂是A、5%NaOH溶液B、1%NaOH溶液C、1%NaHC03溶液D、5%Na2C03溶液E、5%NaHC03溶液15、下列反应用于鉴别蒽醌类化合物的是A、无色亚甲蓝反应B、Borntrager反应C、Kesting-Craven反应D、Molish反应E、Vitali反应16、α-萘醌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其结构为A、1,2-萘醌B、1,3-萘醌C、1,4-萘醌D、1,6-萘醌E、2,6-萘醌17、番泻苷A中两个蒽酮连接位置为A、C-10和C-10’B、C-1和C-3’C、C-6和C-7’D、C-10和C-1’E、C-10和C-2’18、下列化合物的IR光谱中出现三个羰基吸收峰的是A、大黄素B、大黄酸C、大黄素甲醚D、芦荟大黄素E、大黄酚19、丹参的醌类成分中,属于对醌类化合物的是A、丹参醌ⅡAB、隐丹参醌C、丹参醌ⅠD、丹参新醌甲,E、丹参酸甲酯20、虎杖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主要含有A、苯醌B、萘醌C、茜草素型蒽醌D、大黄素型蒽醌E、菲醌21、紫草素具有止血、抗菌、抗炎、抗病毒及抗癌作用,其结构属于A、对苯醌B、邻苯醌C、amphi(2,6)-萘醌D、α(1,4)-萘醌E、β(1,2)-萘醌22、紫草中所含有的紫草素为A、苯醌B、萘醌C、蒽醌D、菲醌E、以上都不对23、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A、含两个以上β-OH>含-COOH>含一个β-OH>含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B、含-COOH>含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C、含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含-COOHD、含-COOH>含一个β-OH>含两个以上β-OH>含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E、含-COOH>含一个α-OH>含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两个以上α-OH24、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是A、溶剂分步结晶法B、纸色谱法C、pH梯度萃取法D、柱色谱法E、重结晶法二、配伍选择题1、A.Feigl反应B.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Keller-Killia反应D.Borntrager反应E.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1> 、用于区别苯醌和蒽醌的反应是A、B、C、D、E、<2>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颜色改变或加深的反应称为A、B、C、D、E、<3> 、能与茜草素反应,显蓝色的是A、B、C、D、E、2、A.1个α-OH或1个β-OH或2个OH但不在同一苯环B.1个α-OH,有第2个OH(邻位)C.1个α-OH,有第2个OH(间位)D.1个α-OH,有第2个OH(对位)E.无OH说明与Mg2+形成络合物显示下列颜色的蒽醌类化合物<1> 、橙黄至橙色A、B、C、D、E、<2> 、蓝色至蓝紫色A、B、C、D、E、<3> 、橙红至红色A、B、C、D、E、<4> 、紫红至紫色A、B、C、D、E、3、A.葡聚糖凝胶色谱法B.离子交换色谱法C.铅盐法D.有机溶剂和水的两相溶剂萃取法E.pH梯度萃取法<1> 、蒽醌苷类和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可采用A、B、D、E、<2> 、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可采用A、B、C、D、E、4、A.5%NaHCO3溶液B.4%NaOH溶液C.5%Na2CO3溶液D.1%NaOH溶液E.5%NaOH溶液<1> 、从总蒽醌中分出含两个α-OH的蒽醌,可选用A、B、C、D、E、<2> 、从总蒽醌中分出含一个β-OH的蒽醌,可选用A、C、D、E、<3> 、从总蒽醌中分出含一个α-OH的蒽醌,可选用A、B、C、D、E、<4> 、从总蒽醌中分出含一个-COOH的蒽醌,可选用A、B、C、D、E、5、A.α-OH蒽醌B.1个β-OH蒽醌C.多个β-OH蒽醌D.α-OCH3蒽醌E.β-OCH3蒽醌指出有下列IR吸收峰的蒽醌<1> 、在3300~3390cm-1有一个吸收峰A、B、C、D、E、<2> 、在3150cm-1以下有吸收峰A、B、C、D、E、<3> 、在3150~3600cm-1有几个吸收峰A、B、C、D、E、6、A.大黄素甲醚B.芦荟大黄素C.大黄酸D.大黄酚E.大黄素<1>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5%NaHCO3萃取层可分离得到的是A、B、C、D、E、<2> 、酸性最弱的是A、B、C、D、E、7、A.丹参醌ⅠB.丹参醌ⅡC.隐丹参醌D.丹参醌Ⅰ和ⅡE.总丹参醌指出具有下列颜色反应的化合物<1> 、取少量样品加硫酸2滴显蓝色A、B、C、D、E、<2> 、取少量样品加硫酸2滴显绿色A、B、C、D、E、<3> 、取少量样品加硫酸2滴显棕色A、B、C、D、E、8、A.大黄酚或大黄素甲醚B.大黄酸C.大黄素D.1-羟基蒽醌E.无羟基和羧基蒽醌大黄的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得到浓缩液,浓缩液用乙醚萃取,乙醚萃取液依次用弱碱至强碱的顺序萃取,指出分别可萃取的化合物<1> 、NaHCO3溶液A、B、C、D、E、<2> 、Na2CO3溶液A、B、C、D、E、<3> 、1%NaOH溶液A、B、C、D、E、<4> 、5%NaOH溶液A、B、C、D、E、9、A.0.20%B.0.30%C.3.0%D.2.30%E.1.80%<1> 、《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丹参酮ⅡA 不得少于A、B、C、D、E、<2> 、《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丹酚酸B不得少于A、B、C、D、E、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项反应是苯醌和萘醌共有的A、与金属离子的反应B、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C、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D、Feigl反应E、Bomtrager反应2、小分子的羟基萘醌类化合物具有A、酸性B、碱性C、升华性D、强氧化性E、与金属离子络合的性质3、可用于检识游离萘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有A、Feigl反应B、Liebermann-Burchard反应C、Kesting-Craven反应D、Kedde反应E、Molish反应4、属于蒽醌类化合物的是A、紫草素B、丹参醌甲C、大黄素D、番泻苷E、茜草素5、含有菲醌对醌结构类型的是A、丹参醌ⅠB、丹参醌ⅡBC、丹参新醌甲D、丹参醌ⅡAE、丹参新醌丙6、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是A、小分子苯醌B、丹参醌甲C、小分子萘醌D、番泻苷E、茜草素7、蒽醌类化合物的质谱中多有A、分子离子峰(基峰)B、分子离子峰脱1分子COC、分子离子峰脱1分子CO2D、分子离子峰脱2分子COE、分子离子峰脱2分子CO28、醌类化合物按结构分类有A、苯醌B、查耳酮C、萘醌D、菲醌E、蒽醌9、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虎杖的含量测定指标性成分为A、大黄素B、大黄酸C、白藜芦醇苷D、总多糖E、大黄酚10、具有致泻作用的成分有A、紫草素B、异紫草素C、番泻苷AD、茜草素E、番泻苷B11、番泻苷类的结构特点是A、为二蒽醌类化合物B、为二蒽酮类化合物C、有3个COOHD、有2个glcE、二蒽酮为中位连接,即10-10’位连接12、以下属于二蒽酮类衍生物的是A、番泻苷AB、番泻苷BC、番泻苷CD、番泻苷EE、番泻苷D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苯醌及萘醌多以游离状态存在B、醌类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苯、乙醚等溶剂中C、游离醌类多溶于水、乙醚、苯、三氯甲烷等溶剂,微溶或不溶于乙醇D、游离的醌类多具升华性E、大分子的苯醌类及萘醌类具有挥发性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醌类颜色改变并加深,多呈橙、红、紫红及蓝色。

中药化学4

中药化学4

O HO
OH
O HO CH3
CH3 OH O
OH
O
OH
2. 醌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光谱
1H-NMR (芳环质子) 芳环质子)
8.07
O H H
7.67
H O H
当有取代基时, 当有取代基时,峰的数目及峰位都将改变
结构解析实例1 结构解析实例
IR: νmax: 1630
1H-NMR:
4.03 (3H, s); 7.18 (1H, d, J=8.4 Hz); 7.89 (1H,
O
O - 10.6
结构鉴定实例
OH O OH
H OH H O HO HO OH H H OH H
HOH2C O
1. 酸水解生成芦荟大黄素和葡萄糖,说明苷元为芦荟 酸水解生成芦荟大黄素和葡萄糖, 大黄素,葡萄糖连接在 位或 位酚羟基或3位羟甲基 位或8位酚羟基或 位羟甲基; 大黄素,葡萄糖连接在1位或 位酚羟基或 位羟甲基;
O
O
HO
O
O
OCH3
O
O
O
HO OH
O
O
5
6
7
4 4a 3
2 8
8a
1O
O
OH
OH H2 C
HO
HO
O
O
O
O O
O
秦皮乙素(秦皮) 秦皮乙素(秦皮) 抗菌作用
双香豆素(紫苜蓿) 双香豆素(紫苜蓿) 抗凝血作用
OCH3 O
H3CO
O
O
O
O
O
O
奥斯脑(蛇床子) 奥斯脑(蛇床子) 抑制乙肝表面抗原
黄曲霉毒素(肝脏毒性,致癌) 黄曲霉毒素(肝脏毒性,致癌)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醌类、香豆素和木脂素)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醌类、香豆素和木脂素)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醌类、香豆素和木脂素)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1一OH蒽醌的IR光谱中,vCO峰的特征是A.1675~1621cm-1处有一强峰B.1678~1661cm-1和1616~1616cm-1处有两个吸收峰C.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处有两个吸收峰D.1625cm-1和1580cm-1处有两个吸收峰E.1580cm-1处有一个吸收峰正确答案:C解析:蒽醌母核上有一个α一OH时,因与羰基缔合,波数降低,对另一个游离羰基影响较少,因此将出现两个羰基吸收峰,既游离峰和缔合峰。

缔合峰较游离峰频率降低30cm-1左右,蒽醌上无取代时羰基频率1675cm-1,因此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分别为游离峰和缔合峰,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醌类2.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可用于检识A.蒽醌B.黄酮C.香豆素D.萘醌E.乙型强心苷正确答案:D解析: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专门用于检识苯醌和萘醌。

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知识模块:醌类3.按有机化学的分类,醌类化合物是A.不饱和酮类化合物B.不饱和酸类化合物C.不饱和醛类化合物D.多元醇类化合物E.多元酸类化合物正确答案:A解析:醌类化合物是特殊环状不饱和共轭二酮。

知识模块:醌类4.能发生Borntrager’s反应而与其他化合物相区别的化合物A.蒽酚B.蒽酮C.二蒽酮D.蒽醌E.香豆素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醌类化合物的特征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形成了共轭体系,颜色改变并加深,为蒽醌类成分的特征鉴别反应。

蒽酚、蒽酮、二蒽酮需氧化成蒽醌后才能与碱反应而显色。

香豆素则无此现象。

知识模块:醌类5.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A.双环氧木脂素娄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新木脂素类E.简单木脂素类正确答案:D解析:木脂素传统分类:两个C6一C3单元以β碳相连为木脂素,其他位相连为新木脂素。

蒽醌色谱及药理

蒽醌色谱及药理
1. 芦荟大黄素 2. 大黄酸 3. 大黄素 4. 大黄酚 5.大黄素甲醚
HPLC含量测定结果
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泻下作用 (主要生物活性)
番泻叶、生大黄等常作为泻药应用于临床,泻下作用的 主要活性成分是蒽醌类,经研究分析大黄中各种蒽醌成 分的泻下作用,具有二蒽酮结构的番泻苷类泻下作用最 强,通过其代谢产物大黄酸蒽酮而起作用。
(醌样结构中 >C=O引起)
紫外光谱(UV)
③羟基蒽醌环上-OH的取代位置与-OH的数 量对相应吸收带产生影响,通常导致红移现 象发生,而且影响吸收峰的强度.
例如:峰带Ⅴ主要受α-酚羟基的影响, α-酚 羟基越多,峰带Ⅴ红移值越大。
红外光谱(IR)
1、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区域有: ① VC=O 1675 ~1653 cm-1(伸缩振动) ② V-OH 3600 ~ 3130 cm-1(伸缩振动) ③ V芳环 1600 ~1480 cm-1(芳环骨架振动)
薄层鉴别
加 甲 醇 25ml , 浸渍1小时,滤 过。滤液蒸干
用乙醚振摇提取2 次 , 每 次 20ml , 合并乙醚液,蒸干
一捻金
甲醇浸渍 提取残渣
盐酸酸化 残渣
乙醚萃 取残渣
供试液
残 渣 加 水 20ml 使 溶解,再加盐酸 2ml,置水浴中加 热 30min 立 即 冷 却
醋 酸 乙 酯 1ml 使 溶 解
OH H
6.67
H OH
处于>C=O负屏蔽 区——在低场
13C-NMR
1、醌类羰基碳原子化学位移在182~188ppm; 2、如果α-位有羟基存在,羰基碳原子的化学 位移偏向低场,位于190~200ppm。 3、醌核上的碳原子较苯环上的碳,其化学位 移位于较低场。

9醌类

9醌类

181.5
183.3
五、醌类化合物的2D-NMR
因蒽醌中季C较多,故13C-1H 远程相关谱和 NOESY谱对于确定蒽醌类化合物中取代基的取代 位置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六、醌类的MS

分子离子峰常为基峰;


失去1-2分子CO
特征碎片离子峰


p-苯醌 —— 82、80、54、52
1,4-萘醌 —— 106、76、50
1. UV(苯醌)
苯醌类有 3 个 主要吸收峰
≈240nm(强峰) ≈285nm(中强峰) ≈400nm(弱峰)
引入-OH、-OCH3等助色团时,吸收峰红移。
2.UV(萘醌):
醌环上引入-OH,-OMe等助色团,257nm峰红移。

苯环引入α-OH,335nm吸收峰红移至427nm。
3.UV(蒽醌)
O O
O A
230nm
O B
252、325nm
272、405nm
羟基蒽醌有5个主要吸收带
Ⅰ峰:230nm左右 Ⅱ峰:240~260nm(由苯样结构引起) Ⅲ峰:262~295nm(由醌样结构引起) Ⅳ峰:305~389nm(由苯样结构引起) Ⅴ峰:>400nm(由醌样结构中的羰基引起)
羟基蒽醌的UV
酸性越强甲基化反应越容易。

CH3I+Ag2O+CHCl3 的甲基化能力最强 CH2N2/Et2O的甲基化能力最弱。

Me OH O OH OMe OH OH CH2N2/Et2O O OH O OH OH (CH3)2SO4 K2CO3 Me2CO OMe O OH OH OMe OMe OH OMe O O CH3I+AgO OMe O OMe OMe OMe OMe O O O O OMe OH OH O

第五章蒽醌3

第五章蒽醌3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天然药物化学专业班级06药学授课教师顾晓燕授课类型讲授学时 2 章节题目第五节结构测定目的与要求了解2D NMR谱及MS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难点:结构鉴定方法与手段讲授、对照图谱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天然药物化学》主编:吴剑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主编:吴剑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案续页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第五节结构测定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一般是在与碱反、醋酸镁反应初步确定为蒽醌类化合物后,再进行必要的化学试验和波谱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一、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1、苯醌和萘醌的紫外光谱苯醌有三个主要吸收峰:240(强),285(中强),400(弱)萘醌有四个吸收峰:245,251,335(苯样结构引起);257(醌样结构引起)2、蒽醌的紫外光谱羟基蒽醌有五个主要吸收带Ⅰ:230左右;Ⅱ:240-260(苯样结构引起);Ⅲ:262-295(醌样结构引起),受β酚羟基影响;Ⅳ:305-389(苯样结构引起);Ⅴ:>400(羰基引起) 受α酚羟基影响二、红外光谱主要为羰基吸收峰(1675-1653),羟基吸收峰(>3000),芳环(1500-1600)羰基的峰位与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关。

三、醌类化合物的1HNMR1、醌环上的质子醌环引入供电取代基,使其它质子移向高场。

2、芳环质子四、醌类化合物的13C-NMR1、1,4萘醌类化合物的13C-NMR谱2、9,10蒽醌类化合物的13C-NMR谱五、结构鉴定实例-大黄酚的结构测定从大黄中提取分离出一橙色结晶,mp.195~196℃,分子式为C15H10O4,与2%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呈红色,与0.5%醋酸镁反应呈樱红色。

光谱数据如下:UVnm(logε):432(4.08),356(4.07),279(4.01),258(4.33),225(4.37)m a xIRvmaxcm-1:3100,1675,1621H-NMR(CDCl3)δ:12.02(1H,s),12.13(1HsHddJHzHtJHzHddJHzHbrsHbrsHbrsEI――MSm/z%结构推测步骤如下:1、根据化学反应,推测该化合物为羟基蒽醌类,且至少每个苯环上有一个α-羟基。

中药化学复习题

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A型题1.若将中药中所含生物碱盐和游离生物碱都提取出来,应选用的溶剂是B.乙醇2.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C.秋水仙碱3.具有隐性酚羟基的生物碱可溶于 E. 以上都难溶4.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 A.小檗碱5. 小檗碱母核是 D.原小檗碱型6.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是 A.麻黄碱7.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是 B.立体异构体8.可用于多糖分子量测定的方法是 B. 凝胶层析9. 单皂苷与双皂苷分类的依据是 B.糖链的数目10. 水解人参皂苷欲得到真正的皂苷元应用 C.史密斯降解11. 甾体皂苷的红外光谱中,在980(A)、920(B)、900(C)、800(D)cm-1附近有4个特征吸收峰,异螺旋甾烷型的特征是B. B吸收峰比C吸收峰强12. 与蒽二酚为互变异构体的是 C.氧化蒽酚13. 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蒽醌类成分时,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 B.氧化铝14.下列与醋酸镁反应呈蓝紫色的是 B.1,2,3-三OH 蒽醌15.下列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 A.七叶内酯16.Gibbs和Emerson反应的结构条件是 E.酚羟基对位有活泼氢17.化合物结构中具有下列哪种取代基时Labat反应为(+) E.亚甲二氧基18.7-羟基香豆素的1HNMR谱中,母核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在最低场的是B.4-H19.下列化合物不是组成木脂素的单体物质是 E.黄烷醇20.强心苷温和酸水解的条件是 A.0.02-0.05mol/L HCl或H2SO421.小檗碱属于 B.季胺碱22.自CHCl3中分离酚性生物碱常用的碱液是 D.Na2CO323.Vitali反应不能用于检识 A.樟柳碱24.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B.草酸盐溶解度差25.pKa值最大的生物碱类是 C. 季铵类26.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C.秋水仙碱27.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发生沉淀反应的是 B.麻黄碱28.Smith降解法所用的试剂是A.NaIO4 / NaBH4 / 稀HCl29.在苷的1H-NMR谱中,β—葡萄糖苷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是 B.6-9H Z30.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S-苷的是 B.黑芥子苷31.Smith裂解属于D.氧化开裂法32.欲从中药材中提取双糖苷,一般可用BA.冷水浸渍 B.70%乙醇回流 C.苯回流D.酸性乙醇浸渍 E.酸性乙醇回流33.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BA.苷键的构型B.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C.苷中糖与糖的连接顺序D.苷元的结构E.苷的结构34. 双糖类发生乙酰解的速率是AA.1-6苷键>1-4苷键≈1-3苷键>1-2苷键B.1-6苷键>1-2苷键>1-3苷键>1-4苷键C.1-4苷键≈1-3苷键>1-6苷键>1-2苷键D.1-2苷键>1-6苷键>1-3苷键>1-4苷键E.1-2苷键>1-3苷键>1-6苷键>1-4苷键35.甾体皂苷元的基本结构特点有CA.有30个碳B.有5个环C.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结构D.C17为不饱和内酯环取代E.C8-COOH取代36.单皂苷与双皂苷分类的依据是BA.糖的数目B.糖链的数目C.糖为双糖还是单糖D.皂苷元的数目E.皂苷的数目37.下列化合物不属于二萜类的是EA.银杏内酯 B.穿心莲内酯 C.雷公藤内酯 D.紫杉醇 E.七叶内酯38.环烯醚萜类难溶于CA.水 B.甲醇 C.乙醚 D.乙醇 E.正丁醇39.下列挥发油的物理或化学常数不能够直接测定出来的是EA.相对密度 B.沸点 C.酸值 D.酯值 E.皂化值40.用溶剂法提得的挥发油,含有的杂质主要是AA.油脂B.粘液质C.水D.树胶E.分解产物41.回流提取时,一般不选用AA.冰醋酸B.石油醚C.乙醚D.苯E.氯仿42.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分离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BA.结构类型的差异B.分配系数的差异C.化学性质的差异D.酸碱性的差异E.存在状态的差异43. 与盐酸镁粉反应及四氢硼钠反应均呈阳性的是CA.黄酮醇B.黄酮C.二氢黄酮D.异黄酮E.查耳酮44.通常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指BA.色原酮衍生物B.2-苯基色原酮衍生物C.3-苯基色原酮衍生物D.4-苯基色原酮衍生物E.苯骈色原酮衍生物45.具有隐性酚羟基的生物碱可溶于EA. H4OHB. Na2CO3C. NaOHD. NaHCO3E. 以上都难溶46.pKa的含义是EA.生物碱的溶解度B.生物碱的解离度C.生物碱共轭酸的溶解度D.生物碱共轭酸的解离度E.生物碱共轭酸酸式电离指数47.某生物碱的碱性强,则它的DA. Ka大B. Kb小C. pKb大D. pKa大E. pKa小48.小檗碱属于BA.叔胺碱B.季胺碱C.酚性叔胺碱D.酚性季胺碱E.环叔胺碱49.常用于检识生物碱的试剂是AA.碘化铋钾B.醋酸镁C.盐酸镁粉D.三氯化铝E.茚三酮50.与去甲基麻黄碱呈阳性的反应是BA.硅钨酸B.二硫化碳-碱性硫酸铜C.碱性硫酸铜D.碘化铋钾E.氯化汞51.溶剂法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依据是BA.磷酸盐溶解度差B.草酸盐溶解度差C.酒石酸盐溶解度差D.硫酸盐溶解度差E.游离碱溶解度差52. 在苷的1H-NMR谱中,β—葡萄糖苷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是BA. 17H Z B.6-9H Z C.2-3H Z D.1-2H Z E.4-5H Z53. 单皂苷与双皂苷分类的依据是BA.糖的数目B.糖链的数目C.糖为双糖还是单糖D.皂苷元的数目E.皂苷的数目54.甾体皂苷C25构型为D型,则DA. 25SB. 25LC. NeoD. IsoE. 25βF55.甾体皂苷的红外光谱中,在980(A)、920(B)、900(C)、800(D)cm-1附近有4个特征吸收峰,异螺旋甾烷型的特征是BA. A吸收峰比B吸收峰强B. B吸收峰比C吸收峰强C. C吸收峰比D吸收峰强D. D吸收峰比A吸收峰强E. C吸收峰比B吸收峰强56.A、B型人参皂苷用一般酸(4mol/L HCl)水解法水解,得到的苷元是EA. 前人参皂苷元B. 20(S)一原人参皂苷元C. 20(R)--原人参皂苷元D. 20(S)一和20(R)一混合的原人参皂苷元E. 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57.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皂苷AA.难溶于乙醇的性质B.易溶于甲醇的性质C.极性差异D.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E.酸性强弱不同58.齐墩果酸结构母核类型是BA.螺旋甾烷醇型B.β-香树脂醇型C.α-香树脂醇型D.羽扇豆醇型E.达玛烷型59. 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CA.蒽醌甙B.挥发油C.游离蒽醌D.液体生物碱E.二蒽酮60.若羟基蒽醌对醋酸镁试剂呈蓝紫色,则其羟基位置可能是A.1,8-二羟基B.1,5-二羟基C.1,2,3-三羟基D.1,4,8-三羟基E.1,3-二羟基61.乌头碱的母核是:BA.双苄基异奎啉B.有机胺C.肽类D.二萜类E.吲哚类63.某生物碱碱性弱则它的:A.pka大B.kb大C.ka小D.pka小E.pkb小64.分离水溶性生物碱时,多采用:DA.乙醇沉淀法B.碘化铋钾沉淀法C.铅盐沉淀法D.雷氏盐沉淀法E.乙醚沉淀法65.若将中药中所含生物碱盐和游离生物碱都提取出来,应选用的溶剂是:BA.水B.乙醇C.乙醚D.氯仿E.苯66.做生物碱沉淀反应时,也可生成沉淀而干扰反应的是:DA.果胶 B. 氨基酸 C. 粘液质 D. 蛋白质 E. 多糖68.碘化铋钾试剂与生物碱反应,其生成物为:CA. 白色沉淀B. 红色沉淀C. 黄至橘红色沉淀D. 黑色沉淀E. 樱红色沉淀70.酶水解产生硫磺的是:AA. 黑芥子苷B. 芦荟苷C. 苦杏仁苷D. 毛花洋地黄苷丙E. 巴豆苷71.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S-苷的是:A.山慈菇苷AB.黑芥子苷C.巴豆苷D.芦荟苷E.毛茛苷72.α-萘酚—浓硫酸试剂不宜作糖的纸层析显色剂的原因是:BA.灵敏度低B.有腐蚀性C.不稳定D.无特异性E.不安全73.可用于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呈色反应是:CA.氯仿一浓硫酸反应B.香草醛一浓硫酸反应C.Liebermann一Burchard反应D.五氯化锑反应E.浓硫酸反应75.分离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可选用的方法是:BA.丙酮沉淀法B.胆甾醇沉淀法C.乙醚沉淀法D.铅盐沉淀法E.碱水萃取法76.三萜皂苷元结构的共同特点是;CA.有5个环B.都有双键C.有6个异戊二烯单位D.8个甲基E.C3-OH和糖链缩合形成皂苷78.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可用:CA.乙酐-浓硫酸反应B.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C.Legal反应D.Keller-kiliani反应E.三氯化锑反应79.下列哪种苷能溶于氯仿中:BA.乌本苷B.洋地黄毒苷C.毛花洋地黄苷乙D.毛花洋地黄苷丙E.西地蓝80.紫花洋地黄苷A用温和酸水解得到的产物是:CA.洋地黄毒苷元+2分子D-洋地黄毒糖+洋地黄双糖B.洋地黄毒苷元+3分子D-洋地黄毒糖+ D-葡萄糖C.洋地黄毒苷+D-葡萄糖D.羟基洋地黄毒苷元+2分子D-洋地黄毒糖+洋地黄双糖E.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2分子D-洋地黄毒糖+洋地黄双糖81.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的是A.蛋白质B.多肽C.鞣质D.麻黄碱E.苦参碱82.生物碱柱色谱用担体优先考虑的是 CA.纤维素B.聚酰胺C.氧化铝D.硅胶E.硅藻土83.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发生沉淀反应的是BA.小檗碱B.麻黄碱C.苦参碱D.黄连碱E.氧化苦参碱84.Gibbs反应的现象是AA.兰色B.绿色C.灰色D.红色E.黑色85.实验室中提取鞣质采用CA.FeCl3B.乙酸钠C.明胶D.斐林试剂E.乙醇沉淀86.提取效率高但溶剂消耗量大,适合于对热不太稳定成分的提取方法是AA.渗漉法B.浸渍法C.煎煮法D.回流法E.连续回流法87.挥发油中可用亚硫酸氢钠提出的成分是:BA.醇类B.醛类C.酚类D.醚类E.酯类88.不同苷原子的甙水解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是 CA.S-苷 >N-苷 >C-苷 >O-苷B.C-苷 >S-苷 >O-苷 >N-苷C.N-苷 >O-苷 >S-苷 >C-苷D.O-苷 >N-苷 >C-苷 >S-苷E.N-苷 >S -苷 >O-苷 >C-苷89.测定一成分有无羰基,一般选用的方法是BA.紫外光谱法B.红外光谱法C.质谱法D.氢核磁共振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91.聚酰胺层析(CH3OH-H2O为洗脱剂)最后洗脱下来的是CA.大黄酚B.大黄素C.大黄酸D.芦荟大黄素E.芦荟苷92.紫草素的基本母核是CA. 苯醌B. 萘醌C. 蒽醌D. 菲醌E. 蒽酮93.下列无升华性的是EA.大黄酸B.大黄素C.大黄酚D.茜草素E.番泻苷94.从新鲜的植物中提取原生苷时应注意考虑的是EA.苷的溶解性B.苷的极性C.苷元的稳定性D.苷的酸水解特性E.植物中存在的酶对苷的水解特性95.苦杏仁苷酸水解产物有 BA.苦杏仁苷元B.氢氰酸C.葡萄糖甲苷D.苯胺E.龙胆双糖甲苷bat反应的试剂组成是CA.香草醛-浓硫酸B.茴香醛-浓硫酸C.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E.浓硫酸-铬酸97.既有黄酮又有木脂素结构的成分是DA.牛蒡子酚B.连翘酚C.五味子素D.水飞蓟素E.厚朴酚98.香豆素母核为EA.苯骈-α-吡喃酮B.对羟基桂皮酸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E.苯骈-γ-吡喃酮99.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为DA.3’-OH黄酮B.5-OH黄酮C.6-OH黄酮D.7-OH黄酮E.8-OH黄酮100.在含强心苷的植物中有CA.水解α-去氧糖的酶B.水解α-去氧糖和葡萄糖的酶C.水解葡萄糖的酶D.水解鼠李糖的酶E.水解葡萄糖、鼠李糖的酶101. 甲型强心苷元的UV最大吸收在AA.270nmB.217-220nmC.330nmD.295-300nmE.以上均不是102.下列反应不能用于鉴别甾体母核的是DA.Liebermman反应B.Tschugaev反应C.Chloramine TD.SbCl3反应E.Raymond反应103. 用毛花洋地黄粗粉为原料提取总强心苷,以热乙醇(70%V/V)提取的原因与下列何者无关CA.有利于提出有效成分B.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C.有破坏酶活性的作用D.有沉出叶绿素的作用E.有增加溶解度的作用104.Kedde反应所用的试剂和溶剂是DA.苦味酸、KOH、醇B.3,5-二硝基苯甲酸、K2CO3、醇C.3,5-二硝基苯甲酸、KOH、醇D.苦味酸、K2CO3、水E.3,5-二硝基苯甲酸、H2SO4、醇105.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可用CA.乙酐-浓硫酸反应B.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C.Legal 反应D.Keller-kiliani反应E.三氯化锑反应107.提取环烯醚萜苷时加入中性醋酸铅,不能除去的物质是DA.酸性杂质B.鞣质C.3’,4’-二OH黄酮类D.树脂醇E.有机酸108.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成分是DA.桂皮醛 B.丁香酚 C.鱼腥草素D.桉油精 E.异桂皮醛109.用溶剂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有机溶剂是AA.乙醚 B.乙醇 C.氯仿 D.水 E.丙110.中药蟾酥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EA.吲哚碱类B.肾上腺素C.有机酸类D.甾醇类E.蟾毒类(蟾蜍甾二烯类和强心甾烯蟾毒)111.下列哪个不是胆汁酸的显色反应EA. Pettenkofer反应B. 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C. Gregory Pascoe反应D. Hammarsten反应E. Borntrager反应112.可与四氢硼钠反应呈红色的是C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异黄酮E.查耳酮113.分离黄酮类成分多选用DA.中性氧化铝B.酸性氧化铝C.活性炭D.聚酰胺E.纤维素114.分离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与无邻二酚羟基的黄酮可选用BA.氧化铝层析法B.硼酸络合法C.AlCl3 络合法D.碱式醋酸铅沉淀法E.pH梯度萃取法115.黄酮类成分紫外光谱由桂皮酰基引起的吸收带在DA.200-240nm之间B.241-280nm之间C.281-300nm之间D.300-400nm之间E.>400nm116.诊断试剂乙酸钠/硼酸主要是判断黄酮类成分是否含EA.3-OHB.5-OHC.7-OHD.4’-OHE.邻二酚OH117.黄酮类成分甲醇钠光谱,如带I随时间延长而衰退,则说明可能有BA.3-OH或4’-OHB.3,4’二OH或3,3’,4’三OHC.3,5二OH或3,5,7三OHD.4’,5二OH或3,2’,4’三OHE.5,7二OH或5,6二OH118.二氢黄酮的1HNMR谱中,H-2(ppm)常出现在DA.7.0左右B.5.2 左右C.8.0左右D.2.8左右E.6.0左右119.与水不混溶的溶剂是BA.乙醇B.乙醚C.正丙醇D.异丙醇E.丙酮120下列溶剂极性由小到大顺序的是BA.乙酸乙酯、乙醚、正丁醇、乙醇B.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C.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正丁醇D.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E.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121.与大黄酸呈阳性的反应是AA. Borntrager反应B. Kedde 反应C. Dragendoff 反应D. VitalisE. Molish反应124.Gibbs反应的条件是AA.弱碱性B.强碱性C.弱酸性D.强酸性E.中性125.Labat反应呈阳性的基团是A.甲基B.亚甲二氧基C.甲氧基D.酚基E.羧基126. 甲型强心苷苷元的C-17位取代基是DA.不饱和内酯B.饱和内酯C.五元饱和内酯D.五元不饱和内酯E.六元不饱和内酯127.作用于α-去氧糖的反应是:DA.Kedde反应B.Baljet反应C.Raymond反应D.Keller-Kiliani反应E.以上均不是129.从牛、羊胆汁中提取胆酸时加固体氢氧化钠加热煮沸的目的是C A.增加溶解度 B.除去酸性杂质 C.皂化D.成盐E.除去胆红素130.天然胆汁酸属于AA.甾类化合物B.萜类化合物C.芳香酸类化合物D.生物碱类化合物E.蛋白质类化合物131. 牛黄的镇痉作用主要是DA.胆酸B.去氧胆酸C.鹅去氧胆酸D.熊去氧胆酸E.以上均非133.提取芦丁(芸香苷)较好的方法是DA.硼砂B.石灰水C.酸水D.石灰水+ 硼砂E.NaOH/H2O135.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小的是EA.正丁醇B.丙酮C.乙醚D.乙酸乙酯E.正己烷136. 中药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CA.分馏法B.透析法C.盐析法D.蒸馏法E.过滤法137.检查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先选用CA.红外光谱法B.紫外光谱法C.薄层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质谱法138.可将中药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DA.乙醚B.醋酸乙酯C.丙酮D.正丁醇E.乙醇139.提取挥发性成分一般首选的方法是CA.溶剂法B.升华法C.水蒸气蒸馏法D.压榨法E.色谱法140. 鞣质具有的理化性质不包括BA.水溶性B.氧化性C.与蛋白质生成沉淀D.与醋酸铅生成沉淀E.与生物碱生成沉淀143. 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A.兰色B.绿色C.灰色D.红色E.黑色144.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是AA.七叶内酯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E.牛蒡子苷146.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CA.甲氧基B.亚甲二氧基C.内酯环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E.酮基148.KK反应(-)、呫吨氢醇反应(+)的苷是BA.洋地黄毒糖苷B.羟基洋地黄毒苷C.芦丁D.K-毒毛旋花子苷E.甘草酸149.毛花洋地黄苷乙与毛花洋地黄苷丙溶解度差异是由于DA.苷元不同B.糖的种类不同C.糖的数目不同D.分子中羟基数目不同E.糖链数目不同150.乙型强心苷元的C-17位取代基是CA.五元饱和内酯B.五元不饱和内酯C.六元不饱和内酯D.六元饱和内酯E.不饱和内酯152.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分离最好采用CA.SiO2层析B.Al2O3层析C.AgNO3层析D.化学分离法E.水蒸气蒸馏法154.二萜分子中异戊二烯数目是:CA.2个B.3个C.4个D.5个E.6个155.胆汁酸类成分的母核结构是:AA.甾类B.芳香酸C.三萜类D.螺甾烷类E.异甾类156.中药蟾酥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A.吲哚碱类B.甾醇类C.蟾蜍甾二烯类D.多糖类E.蛋白质类157.区别蟾酥中的蟾蜍甾二烯类和强心甾烯蟾毒类,可用BA. Liebermann反应B. Kedde反应C. KK反应D. Rosen-Heimer反应E.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159.不属于桂皮酸衍生物的有机酸是EA.咖啡酸B.阿魏酸C.异阿魏酸D.琥珀酸E.芥子酸160.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有机酸时,宜用CA.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C.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E.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163.下列不属于环烯醚萜苷的是:EA.龙胆苦苷B.梓苷C.玄参苷D.栀子苷E.苦杏仁苷164.提取挥发性成分一般首选的方法是:A.溶剂法B.升华法C.水蒸气蒸馏法D.压榨法E.色谱法165.穿心莲内酯属于:BA.单萜B.二萜C.三萜D.环烯醚萜E.倍半萜166.大豆苷与大豆苷元属于:EA.黄酮类B.黄酮醇类C.二氢黄酮类D.二氢黄酮醇类E.异黄酮类168.乙醚溶液中如有7’4’-二羟基黄酮、3,5-二羟基黄酮,分离二者可选:AA.碳酸氢钠萃取法B.活性碳吸取法C.氢氧化钠萃取法D.硼酸络合法E.铅盐沉淀法169.黄酮类化合物如有7-OH,其紫外乙酸钠光谱带II向红位移:A A.5-20nm B.20-30nm C.30-40nm D.40-50nm E.50-65nm 170.按极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溶剂是:CA.甲醇、乙酸乙酯、乙醚、丙酮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C.甲醇、氯仿、乙醚、石油醚D.乙醇、乙醚、乙酸乙酯、氯仿E.乙醇、乙醚、氯仿、乙酸乙酯171.检查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先选用:CA.-OH黄酮红外光谱法B.紫外光谱法C.薄层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质谱法172.测定某成分的分子量可选用:CA.高效液相色谱法B.紫外光谱法C.质谱法D.核磁共振法E.红外光谱法173. 聚酰胺层析原理是:CA.吸附B.分配C.氢键缔合D.分子筛E.离子交换175.区别强心甾烯蟾毒类与甲型强心甙的方法是:BA. 异羟肟酸铁反应B. Molish 反应C. Gibbs反应D. Kadde反应E. Liebermann反应176. 分离蛋白质可用:BA.醋酸铅沉淀法B. pH分级沉淀法C.碱溶解酸沉淀法D.酸溶解碱沉淀法E.胆甾醇沉淀法177.绿原酸的结构是:AA.3-咖啡酰奎宁酸B.4-咖啡酰奎宁酸C.3,4-二咖啡酰奎宁酸D.3,5-二咖啡酰奎宁酸E.4,5-二咖啡酰奎宁酸178.鞣质具有:AA.还原性B.氧化性C.溶血性D.发泡性E.挥发性179. 用牛羊胆汁提取胆汁酸第一步加0.1倍量固体NaOH加热的目的是:CA.碱化B.除去其它酸性杂质C.皂化作用D.成盐作用E.除去胆红素182.A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母核是 DA.异螺旋甾烷型B.β-香树脂醇型C.羊毛脂甾烷型D.达玛烷型E.羽扇豆醇型183.甾体皂苷C25构型为D型,则 DA. 25SB. 25LC. NeoD. IsoE. 25βF184..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而来的化学成分是DA.香豆素 B.木脂素 C.黄酮 D.萜 E.生物碱185.挥发油中的酸类成分,可采用下列何法分离DA.蒸馏法B.分馏法C.真空分馏法D.化学分离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187.牛黄镇痉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胆酸B.去氧胆酸C.鹅去氧胆酸D.熊去氧胆酸E.石胆酸193.不适合于含淀粉多的中药的提取方法是AA.煎煮法B.回流法C.连续回流法D.渗漉法E.浸渍法196.雷氏盐沉淀生物碱最佳pH值是BA.小于1B.3~4C.5~6D.7~8E.大于8 199.要从含苷类中药中得到较多游离苷元,最好的方法是AA.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加酸水解后用乙醚萃取B.乙醚直接提取C.水提取,提取液加酸水解后用乙醚萃取D.水提取,提取液直接用乙醚取E.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后用乙醚萃取B型题A.没食子酸鞣质B.逆没食子酸鞣质C.缩合鞣质D.可水解鞣质E.复合鞣质201.麻黄中的鞣质属于C202.五倍子中的鞣质属于B203.诃子中的鞣质属于E204.水解后产物为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的是D205.不能被酸碱酶水解的是C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环烯醚萜类E.三萜:206.含两个异戊二烯单元且无半缩醛结构的是:A207.含三个异戊二烯单元的是:B208.含四个异戊二烯单元的是:C209.含六个异戊二烯单元的是:E210.具半缩醛结构的是:DA.具发汗、平喘作用B.具抗菌作用C.具镇痛作用D.具镇静麻醉作用E.具消肿利尿抗肿瘤作用211.东莨菪碱D212.汉防己甲素C213.苦参碱E214.小檗碱B215.麻黄碱AA.碳酸氢钠水溶液B.碳酸钠水溶C.硫酸水溶液D.盐酸水溶液E.氢氧化钾水溶液216.3,5-二羟基黄酮可溶于B217.5,7-二羟基黄酮可溶于B218.7-羟基黄酮可溶于B219.7,4’-二羟基黄酮可溶于A220.5,8-二羟基黄酮可溶于EA.大孔吸附树脂层析B.聚酰胺吸附层析C.离子交换层析D.纤维素层析E.凝胶层析221.分离黄酮苷元混合物用B222.分离单糖混合物用D223.分离生物碱混合物用C224.分离有机酸混合物用C225.分离多糖混合物用EA.红色B.蓝色C.绿色D.黑色E.黄色226.5-羟基香豆素Gibbs反应的现象是B227.8-羟基香豆素Emerson反应的现象是A228.大黄素Borntrager反应的现象是A229.洋地黄毒苷Kedde反应的现象是230.5-羟基香豆素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AA.洋地黄毒苷元B.羟基洋地黄毒苷元C.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D.甲型强心苷元E.乙型强心苷元231.西地蓝的苷元是A232.紫花洋地黄苷A的苷元是A233.强心甾烯类是D234.蟾蜍甾二烯类是E235.绿海葱苷的苷元是EA.芦丁(芸香苷)B.葛根素C.黄芩苷D.槲皮素E.陈皮苷241.属于二氢黄酮的是E242.属于黄酮醇的是D243.属于异黄酮的是B244.属于黄酮苷的是C245.属于黄酮醇苷的是AA.黑芥子苷B.芦荟苷C.苦杏仁苷D.毛花洋地黄苷丙E.巴豆苷251.酶水解产生氢氰酸的是 C252.酶水解产生硫磺的是A253.最难酸水解的是B254.最容易酸水解的是B255.水解产物中有α-去氧糖的是DA.三氯乙酸反应B.Mo1ish反应C.中性乙酸铅试剂D.IR光谱E.吉拉尔(Girard)试剂256.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用A257.区别三萜皂苷元和三萜皂苷用B258.区别五环三萜皂苷和四环三萜皂苷用D 259.区别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用C260.区别D-型和L-型甾体皂苷用D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环烯醚萜E.三萜271.龙脑是:A272.青蒿素是:B273.银杏内酯是;C274.龙胆苦苷:D275.甘草酸是:EA. 2%NaOHB. 1%HClC. Girard试剂D. 邻苯二甲酸酐E. 硝酸银层析276.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若分离碱性成分,则加:B277.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若分离酚酸性成分,则加:A278.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若分离醛类成分,则加:C279.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若分离醇性成分,则加:D280.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若分离含双键的成分,则用:EA.白色B.灰黄至黄色C.白色或淡黄色D.红色E.黄-橙黄色281.黄酮一般为D282.异黄酮一般为C283.黄酮醇一般为E284.二氢黄酮一般为A285.查耳酮多为E1.木脂素:木脂素是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蒽醌色谱及药理

蒽醌色谱及药理

H-NMR
·蒽醌母核芳氢的核磁共振信号 蒽醌母核共有8个芳氢,可分为两类,其
中α-芳氢处于C=0负屏蔽区,处于较低磁场, 中心位置在δ8.07ppm处,而β-芳氢则在较 高磁场,峰中心位置在δ6.67ppm左右。
在取代蒽醌中,若有孤立芳氢,则氢谱中 出现芳氢单峰。
1、醌环上的质子(苯醌和萘醌)
供电取代基
2-Me 6.79
向高场移动
2、芳环上的质子
① α-H处于羰基的负屏蔽区,共振信号出现在 低场,化学位移值较大;
② β-H受羰基的影响较小,共振信号出现在 较高场,化学位移值较小。
③ 当芳环上存在取代基时,芳环上的质子峰 的数目及峰位都将改变。
3、取代基的质子
8.06
HO H
7.73
H HO
8.07
裂解过程如下:
制剂中蒽醌定性分析
列举常用几种方法
1. 显色反应 2. 升华法 3. 薄层鉴别
显色反应
天麻片中何首乌的鉴 别
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研碎,加 乙醚20ml,振摇10min,放置 20min,滤过,滤液呈黄色,取滤 液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氢氧 化钠试液5ml,轻轻振摇,水层显 红色,再加稀盐酸5ml,使水层呈 酸性,振摇后水层由红色变为无色。
薄层鉴别
一捻金中大黄的鉴别
主要组成 大黄、牵牛子、槟榔、人参、朱砂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1.5g,加甲醇25ml,浸渍1小时,滤过。滤
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再加盐酸2ml,置水浴中加热 30min,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 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
含 量
结合蒽醌 的测定

走近醌类化合物之蒽醌类综述

走近醌类化合物之蒽醌类综述

走近醌类化合物姓名:学号:专业:生物技术一.引言醌类化合物即指醌类或易转变为具醌类性质的化合物,及在生物合成方面与醌类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其分子中含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具有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部分,包括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等,因不饱和酮结构,醌类分子与助色团(-OH、-OMe等)连接后多显色,故常作动植物、微生物色素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诸多醌类化合物中,以蒽醌及其形成的衍生物最为重要,构成不少中药的有效成分,如蓼科大黄、何首乌、虎杖、茜草科茜草、豆科决明子、番泻叶、百合科芦荟、唇形科丹参、紫草科紫草等。

本文将对蒽醌类化合物作详细介绍,并进一步探讨其生物活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醌类化合物、环二酮结构、蒽醌类化合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NMR二.蒽醌类化合物结构类型1. 单蒽核类1.1. 蒽醌及其苷类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其C-9、C-10为最高氧化状态,较为稳定。

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的分布,可将羟基总醌分为两类。

1.1.1. 大黄素型此类蒽醌其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

1.1.2. 茜素型这一类蒽醌的所有羟基均分布于苯环一侧。

1.2. 氧化蒽酚衍生物蒽醌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粉还原生成氧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二酚,二者均不稳定易氧化。

1.3.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蒽酮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或氧化,生成蒽酚及互变异构体蒽酮。

1.4. C-糖基蒽衍生物这类蒽衍生物是以糖作为侧链通过碳-碳键直接与苷元相连而成。

2.双蒽核类2.1. 二蒽酮类衍生物即二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后相互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又可分为中位连接体和α位连接体等形式。

2.2. 二蒽醌蒽醌类脱氢缩合或二蒽酮类氧化均可形成二蒽醌类。

天然二蒽醌类中两个蒽醌环都是相同且对称的,呈反向排列。

三.蒽醌类化合物理化特征1. 化学性质1.1. 酸性蒽醌类衍生物多具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

第八章 蒽醌类化合物

第八章 蒽醌类化合物

2 双蒽核类
• 2.1.二蒽酮类 二蒽酮类是由两分子蒽酮脱去一
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结 合方式多为C10-C10′连接。例如大黄及番泻叶 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B、C、D等 皆为二蒽酮衍生物的二糖链苷。
glc O O OH
glc O O OH
H H
COOH
H H
COOH
COOH
COOH
glc
O
O
OH
glc
O
O
OH
番泻苷A
番泻苷B
C10-C10,键容易水解而断裂,生成较稳定的 蒽酮游离基,继而氧化成蒽醌类化合物。 一般随着植物原料储存时间延长,二蒽酮 类含量下降,单蒽酮类含量上升。
O O
长时间贮存
[O]
2 .
H
蒽醌类
O
蒽酮游离基
二蒽酮
• 2.2.二蒽醌类
为两分子蒽醌通过碳-碳键结合 而成的化合物。天然二蒽醌类化合物中的两 个蒽醌环都是相同而对称的,由于空间位阻 的相互排斥,故两个蒽环呈反向排列,如:
蒽醌(9,10-蒽二酮)包 Nhomakorabea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程度的还原产物。如氧化蒽 酚、蒽酚、蒽酮、二蒽酮。
O
8 7 6 10a 5 1 8a 9 9a 2 3 4a 4
位—— 1,4,5,8 位—— 2,3,6,7 meso(中位)—— 9,10
10
O
O [H] [O]
O
OH
互变异构体
O
蒽醌
蒽酮
蒽酚
蒽醌类包括:
• 芦荟大黄素存在于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等植物的根茎中, 是大黄抗菌有效成 分。
掌叶大黄
• 芦荟大黄素-8-O-葡 萄糖苷是大黄泻下 的主要成分之一。 • 芦荟致泻的主要成 分是芦荟大黄素的 葡萄糖碳苷化合物 芦荟苷。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单项选择题】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5%的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 O O OH OHO O H OHO O OH O OHOH O CH 3OHA. B. C. D. E.3.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D )O OH OHO OH OH O O OH OH O OHOH O CH 2OHOH OHA .B .C .D E4. 1-OH 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B )A . 1675cm -1处有一强峰B . 1675~1647cm -1和1637~1621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28cm -1C . 1678~1661cm -1和1626~1616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 -1D . 在1675cm -1和1625cm -1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 -1E . 在1580cm -1处为一个吸收峰5.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C )A . 苯醌类B . 萘醌类C . 菲醌类D . 蒽醌类E .二蒽醌类6.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 2CO 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B )A .带1个α- 羟基蒽醌B .有1个β-羟基蒽醌C .有2个α- 羟基蒽醌D .1,8二羟基蒽醌E .含有醇羟基蒽醌7.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B ) O glu H HO OHCH 2OH A .二蒽酚 B .蒽酮 C .大黄素型 D .茜草素型 E .氧化蒽醌8.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 B )A.香豆素B.蒽醌苷C.黄酮苷D.皂苷E.强心苷9.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B )A . 苯醌类B . 萘醌类C . 菲醌类D . 蒽醌类E . 二蒽醌类10.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B )A .一个苯环的β-位B .苯环的β-位C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E .在醌环上11.番泻苷A 属于( C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C .二蒽酮衍生物D .二蒽醌衍生物E .蒽酮衍生物12.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C )A .大黄素B .大黄素葡萄糖苷C .番泻苷A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E .大黄酸葡萄糖苷13.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C )A .大黄酚葡萄糖苷B .大黄酚C .番泻苷A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 .芦荟苷1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A )A.2,7-二羟基蒽醌B.1,8- 二羟基蒽醌C.1,2 - 二羟基蒽醌D.1,6-二羟基蒽醌E.1,4-二羟基蒽醌15.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C )A.1,8-二羟基蒽醌B.1,4-二羟基蒽醌C.1,2-二羟基蒽醌D.1,6,8-三羟基蒽醌E.1,5-二羟基蒽醌16.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B )A.菲格尔反应B.无色亚甲蓝试验C.活性次甲基反应D.醋酸镁反应E.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17.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2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A)O OHOHOOH OHOO OH O OHOHO OHA. B. C. D.E.18.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A)OOH OHCOOH O OHOHOO OH O OHOHOCH3OHA. B. C. D.E.19.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A )A. 羟基蒽酮类B. 蒽酮类C. 羟基蒽醌类D. 二蒽酮类E. 羟基蒽酚类20.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 f值最大的为(A )O O OH OHO O OHHO OHOO OHOHOHOOOHOH OOCOOHHOA. B. C. D.E21.能与碱液反应生成红色的化合物是( E )A.黄芩素B.香豆素C.强心苷D.皂苷E.大黄素23.茜草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D )A. 两个苯环的β-位B. 两个苯环的-α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E. 在醌环上24.某成分做显色反应,结果为:溶于Na2CO3溶液显红色.与醋酸镁反应显橙红色.与α-萘酚-浓硫酸反应不产生紫色环,在NaHCO3中不溶解。

(精)《中药化学》讲义:醌类

(精)《中药化学》讲义:醌类

(精)《中药化学》讲义:醌类醌类化合物包括醌类或容易转化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方面与醌类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四类。

一、苯醌类可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

二、萘醌类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的一系列紫草素及异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与其清热凉血的药性相符,可认为这些萘醌化合物为紫草的有效成分。

三、菲醌类天然菲醌类衍生物包括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

四、蒽醌类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酮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按母核可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按氧化程度又可分为氧化蒽酚、蒽酚、蒽酮、蒽酚及蒽酮的二聚物。

按是否含糖和是否形成苷来分类,分为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

(一)单蒽核类1.蒽醌及其苷类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其C-9、C-10为最高氧化状态,较为稳定。

(1)大黄素型这类蒽醌其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

许多中药如大黄、虎杖等有致泻作用的活性成分就属于此类化合物。

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苷存在。

(2)茜草素型这类蒽醌其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颜色为橙黄至橙红色,种类较少,如中药茜草中的茜草素及其苷、羟基茜草素、伪羟基茜草素。

2.氧化蒽酚类蒽醌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粉还原生成氧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二酚,氧化蒽酚及蒽二酚均不稳定,氧化蒽酚易氧化成蒽酮或蒽酚,蒽二酚易氧化成蒽醌,故两者较少存在于植物中。

3.蒽酚或蒽酮类蒽醌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在新鲜大黄中含有蒽酚类成分,贮存2年以上则检测不到蒽酚。

如果蒽酚衍生物的meso位羟基与糖缩合成苷,则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解去糖后,才容易被氧化转变成蒽醌类化合物。

4.C-糖基蒽类这类蒽衍生物是以糖作为侧链通过碳-碳键直接与苷元相连。

(二)双蒽核类l.二蒽酮类衍生物二蒽酮类是二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后相互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又可分为中位连接和α位连接等形式。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整理编辑版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整理编辑版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单项选择题】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5%的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 O O OH OHO O H OHO O OH O OHOH O CH 3OHA. B. C. D. E.3.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D )O OH OHO OH OH O O OH OH O OHOH O CH 2OHOH OHA .B .C .D E4. 1-OH 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B )A . 1675cm -1处有一强峰B . 1675~1647cm -1和1637~1621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28cm -1C . 1678~1661cm -1和1626~1616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 -1D . 在1675cm -1和1625cm -1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 -1E . 在1580cm -1处为一个吸收峰5.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C )A . 苯醌类B . 萘醌类C . 菲醌类D . 蒽醌类E .二蒽醌类6.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 2CO 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B )A .带1个α- 羟基蒽醌B .有1个β-羟基蒽醌C .有2个α- 羟基蒽醌D .1,8二羟基蒽醌E .含有醇羟基蒽醌7.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B ) O glu H HO OHCH 2OH A .二蒽酚 B .蒽酮 C .大黄素型 D .茜草素型 E .氧化蒽醌8.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 B )A.香豆素B.蒽醌苷C.黄酮苷D.皂苷E.强心苷9.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B )A . 苯醌类B . 萘醌类C . 菲醌类D . 蒽醌类E . 二蒽醌类10.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B )A .一个苯环的β-位B .苯环的β-位C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E .在醌环上11.番泻苷A 属于( C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C .二蒽酮衍生物D .二蒽醌衍生物E .蒽酮衍生物12.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C )A .大黄素B .大黄素葡萄糖苷C .番泻苷A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E .大黄酸葡萄糖苷13.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C )A .大黄酚葡萄糖苷B .大黄酚C .番泻苷A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 .芦荟苷1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A )A.2,7-二羟基蒽醌B.1,8- 二羟基蒽醌C.1,2 - 二羟基蒽醌D.1,6-二羟基蒽醌E.1,4-二羟基蒽醌15.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C )A.1,8-二羟基蒽醌B.1,4-二羟基蒽醌C.1,2-二羟基蒽醌D.1,6,8-三羟基蒽醌E.1,5-二羟基蒽醌16.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B )A.菲格尔反应B.无色亚甲蓝试验C.活性次甲基反应D.醋酸镁反应E.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17.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2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A)O OHOHOOH OHOO OH O OHOHO OHA. B. C. D.E.18.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A)OOH OHCOOH O OHOHOO OH O OHOHOCH3OHA. B. C. D.E.19.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A )A. 羟基蒽酮类B. 蒽酮类C. 羟基蒽醌类D. 二蒽酮类E. 羟基蒽酚类20.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 f值最大的为(A )O O OH OHO O OHHO OHOO OHOHOHOOOHOH OOCOOHHOA. B. C. D.E21.能与碱液反应生成红色的化合物是( E )A.黄芩素B.香豆素C.强心苷D.皂苷E.大黄素23.茜草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D )A. 两个苯环的β-位B. 两个苯环的-α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E. 在醌环上24.某成分做显色反应,结果为:溶于Na2CO3溶液显红色.与醋酸镁反应显橙红色.与α-萘酚-浓硫酸反应不产生紫色环,在NaHCO3中不溶解。

484.2.2蒽醌的结构研究中药化学

484.2.2蒽醌的结构研究中药化学
羟基蒽醌
羰基
苯环
羟基
(1675~1653 cm-1) (1600~1480 cm-1) (3600~3130 cm-1)
羰基与羟基(a-OH)缔 合相互影响化学键力 常数下降(K↓)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羟基蒽醌红外光谱(IR)特征
缔和羰基
H OO
缔和羟基
HO O
游离羟基
游离羰基
吸收峰向低波数位移
游离羰基(高波数) 缔合羰基(低波数)
(1)蒽醌芳环上质子:
O
8
1
蒽醌
5
4
H
OH
a-H (1、4、5、8)δ8.07
β-H (2、3、6、7)δ7.67
蒽醌母核共有8个芳氢,分属α-H、β-H,属于A2B2 系统,出现两个双峰。
α-H处于羰基的负屏蔽区,化学位移向低磁场移动, 峰中心在8.07ppm左右;
β-H受羰基影响较小,共振发生在较高场,峰中心在 7.67ppm左右。
峰位 Ⅰ ±230nm
羟基蒽醌
与结构的关系 与总-OH数目有关
Ⅱ 240~260nm(苯)
Ⅲ 262~295nm(醌) 与β-OH有关,lgε> 4.1 示有β-OH,伴随峰红移
Ⅳ 305~389nm(苯)
Ⅴ 400nm以上 (醌) 与a-OH数目有关,数目 越多,红移越大
二、红外光谱
(一)羟基蒽醌红外光谱(IR)特征
取代基 性质
供电基 — —

吸电基
对芳环质子的 影响
δ邻、对芳氢 -0.45
δ邻芳氢 -0.45
δ邻、对芳氢 -0.45
δ邻芳氢 -0.15 δ对芳氢 -0.1 δ邻芳氢 + 0.8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1-3_真题-无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1-3_真题-无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1-3(总分24,考试时间90分钟)中药化学部分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蛋白质B.多糖C.氨基酸D.昆虫变态激素E.甾醇1. 水溶液加热产生沉淀的化合物是2. 与茚三酮试剂能显色的是3. 具有Molish反应的是4. 具有使昆虫脱皮作用的是A.230nmB.240~260nmC.262~295nmD.305~389nmE.>400nm5. 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位和强度受β-OH影响的峰是6. 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受α-OH数目影响的峰是7. 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受羟基数目影响,而且峰强度受α-OH数目影响的峰是8. 羟基蒽醌UV光谱由醌样结构引起的强吸收峰是A.小檗碱B.麻黄碱C.伪麻黄碱D.东莨菪碱E.山莨菪碱9. 其共轭酸的分子内氢键稳定的是10. 其草酸盐不溶于水的是11. 其分子结构中具氧环的是12. 其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小的是A.酸水解B.碱水解C.麦芽糖酶解D.苦杏仁酶解E.Smith裂解13. 碳苷类化合物常用水解方式是14. 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全水解方式是15. α-D-葡萄糖苷键水解方式是16. β-六碳醛糖苷键水解方式是A.液-液萃取法B.沉淀法C.硅胶色谱法D.聚酰胺色谱法E.离子交换色谱法17. 根据物质形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18. 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19. 根据物质在两相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20. 根据物质吸附力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A.大孔吸附树脂B.凝胶过滤法C.硅胶色谱法D.液-液萃取法E.聚酰胺21. 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是22. 主要用于极性较大的物质的分离和富集的吸附剂是23. 用正丁醇将皂苷类成分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24. 分离黄酮苷元类成分最适宜的方法是A.IRB.UVC.MSD.NMRE.VIS25.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26. 紫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27. 质谱缩写符号28. 核磁共振缩写符号是A.浸渍法B.煎煮法C.回流提取法D.渗漉法E.连续提取法29. 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提取,但浸出效率较差30. 本法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不宜用31. 利用溶剂造成的良好浓度差进行提取,浸出效率较高,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32. 采用索氏提取器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对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羟基蒽醌总结

羟基蒽醌总结

羟基蒽醌总结一.S 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①Emodin types(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

②Alizarin types(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

二.P roperties and Identification⑴Physical properties①羟基蒽醌化合物母核上随着酚羟基等助色团的加入而呈一定的颜色,取代的助色团越多,其颜色就越深,有黄,橙黄,橙红以至紫红色。

②羟基蒽醌一般会结合成苷而存在。

③溶解性:游离的羟基蒽醌一般极性较小,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

成苷后的羟基蒽醌,极性较大,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中,几乎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小极性有机溶剂中。

⑵Chemical properties①酸性:羟基蒽醌化合物因分子中羧基的有无及酚羟基的数目与位置不同,而具有酸性强弱之分。

②弱碱性:③颜色反应:⒈Feigl 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热能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醌类反应前后无变化,只是起到传递电子的媒介作用)⒉Borntrager反应:羟基蒽醌在碱性溶液中会使颜色加深。

遇碱呈红~紫红色。

⒊与金属离子反应:羟基蒽醌中含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则可与铅,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络合物颜色有橙黄,橙红等。

⑶Identification:醌类:Feigl 反应;紫色蒽醌类:Borntrager反应;红色蒽酮: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三.E xtraction and Isolation①Extraction⒈有机溶剂提取法----------------一般使用乙醇和甲醇提取⒉碱提酸沉法-------------------------用于提取具有游离酚羟基的醌类化合物②Isolation⒈PH梯度萃取法:采用PH梯度萃取法是分离游离蒽醌的常用方法。

醌类化合物练习题

醌类化合物练习题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一、选择题(一) A型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番泻苷A中2个蒽酮母核的连接位置为()A.C1-C1 B.C4-C4 C. C6-C6 D.C7-C7 E. C10-C10正确答案:E2.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A.在一个苯环的β位B.在两个苯环的β位C.在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D.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E.在醌环上正确答案:D3.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B.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C.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E.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正确答案:A4.下列反应中用于鉴别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是()A.无色亚甲蓝反应 B.Borntráger反应C.Kesting-Craven反应D.Molish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正确答案:B5.下列反应中用于鉴别葱酮类化合物的是()A无色亚甲蓝反应 B.Borntrager反应 C.Kesting-Craven反应D.Molish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正确答案:E6.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可用于检识()A.蒽醌 B.香豆素 C.黄酮类 D.萘醌 E.生物碱正确答案:D7.属于二蒽酮苷的是()A 芦荟苷 B.番泻苷 C.紫草素 D.二氢丹参酮 E.丹参素正确答案:B8.紫草素的结构母核属于A、苯醌B、萘醌C、蒽醌D、菲醌E、蒽酮正确答案:B9.可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是A、丹参醌IB、丹参醌ⅡAC、丹参醌ⅡBD、丹参新醌甲E、隐丹参醌正确答案:D10.鉴别丹参中的菲醌类成分,可用A、醋酸镁B、三氯化铁C、浓硫酸D、氢氧化钠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正确答案:C11.番泻苷A属于A、二蒽酮衍生物B、二蒽醌衍生物C、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D、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E、蒽酮衍生物正确答案:A12.大黄所含在UV灯下呈亮蓝紫色荧光的物质是A、大黄酸苷B、芦荟苷C、土大黄苷D、番泻苷E、大黄素正确答案:C13.对碱呈红色的化合物是A、番泻苷AB、番泻苷BC、大黄素D、芦荟苷E、大黄苷正确答案:C14.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A、大黄酸葡萄糖苷B、番泻苷C、大黄素D、芦荟苷E、大黄素葡萄糖苷正确答案:C15.若羟基蒽醌对醋酸镁试剂呈蓝紫色,则其羟基位置可能是A、1,8-二羟基B、1,5-二羟基C、1,2,3-三羟基D、1,4,8-三羟基E、1,3-二羟基正确答案:C16.下列游离蒽醌混合物的乙醚溶液,能够被5%碳酸氢纳溶液萃取出来的是A、大黄素B、大黄酚C、芦荟大黄素D、大黄酸E、大黄素甲醚正确答案:D17.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A、Feigl反应B、五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Borntrager反应D、Mg(Ac)2反应E、Kestttkg-Craven反应正确答案:B18.能与碱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是A、羟基蒽酮类B、羟基蒽酚类C、羟基蒽醌类D、二蒽酚类E、二蒽酮类正确答案:C19.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蒽醌类成分时,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A、硅胶B、氧化铝C、聚酰胺D、磷酸氢钙E、葡聚糖凝胶正确答案:B20.当蒽醌衍生物UV光谱中262~295nm的吸收峰的lgε大于4.1时,示可能为A、大黄酚B、大黄素C、番泻苷BD、芦荟苷E、大黄素甲醚正确答案:B21.蒽醌MS特征是A、分子离子峰为基峰B、M-CO为基峰C、M-2CO为基峰D、M-OH为基峰E、M-20H 为基峰正确答案:A22.番泻苷属A、单蒽核类B、双蒽核类C、大黄素型D、茜草素型E、氧化型正确答案:B23.大黄酸具有弱碱性的原因是A、有苯环B、有双键C、有氧原子D、有羟基E、有羧基正确答案:C24.聚酰胺层析(CH3OH-H2O为洗脱剂)最后洗脱下来的是A、大黄酚B、大黄素C、大黄酸D、芦荟大黄素E、芦荟苷正确答案:C25.下列除__外均具有升华性A、大黄酸B、大黄素C、大黄酚D、茜草素E、番泻苷正确答案:E26.酸性最强的是A、芦荟大黄素B、大黄酚C、大黄素D、大黄酸E、大黄素甲醚正确答案:D27.与大黄酸呈阳性的反应是A.Bomtrager反应B、Kesting-Craven反应C、Dragendorff反应D、Vitalis E、Molish反应正确答案:A28.下列蒽醌类化合物用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展开剂为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1:2:0.1),其财值的大小顺序是A、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B、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C、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D、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E、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酸正确答案:E29.异羟肟酸铁反应中与碱反应产生异羟肟酸的试剂是A、三氯化铁B、氢氧化钠C、三氯醋酸D、盐酸羟胺E、对甲基苯胺正确答案:D3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二蒽酮母核的是A、番泻苷BB、大黄酸葡萄糖苷C、芦荟大黄素苷D、大黄素葡萄糖苷E、大黄素龙胆双糖苷正确答案:A31.能使游离香豆素和香豆素苷类分离的溶剂是A、甲醇B、沸水C、乙醇D、乙醚E、热浓碱水正确答案:D32.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香味的是A、黄酮苷元B、蒽醌苷元C、香豆素苷元D、三萜皂苷元E、甾体皂苷元正确答案:C33.分离3,5,7,2’,4’-五羟基黄酮和3,5,7,3’,4’-五羟基黄酮,可选用的方法是A、水-乙醚液萃取法B、pH梯度法C、硼酸络合法D、碱溶酸沉法E、葡聚糖凝胶法正确答案:C(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Me O
OMe
第五节 结构测定
甲基化试剂的组成
反应功能基
CH2N2/Et2O CH2N2/Et2O + MeOH (CH3)2SO4 + K2CO3 + 丙酮 CH3 I+ Ag2O
—COOH、β-酚OH、—CHO —COOH、β-酚OH、两个α-酚OH之一、CHO β-酚OH、α-酚OH —COOH、所有的酚OH、醇OH、—CHO
13
第五节 结构测定
(二)IR光谱
1、羟基蒽醌的主要吸收峰:
γC=O 1675 ~ 1653 cm-1 (伸缩振动) γ-OH 3600 ~ 3130 cm-1 (伸缩振动) γ芳环 1600 ~ 1480 cm-1 (骨架振动)
2、羟基蒽醌羰基吸收峰与-OH影响规律
α羟基 数
蒽醌类型
游离C=O频率 缔合C=O频率
(cm-1)
(cm-1)
1 1-OH
1675~161447
2 1,4-或1,5-二OH

2 1,8-二OH
1678~1661
1637~1621 1645~1608 1626~1616
C=O频率差 ΔυC=O
24~38 —
40~57
14
第五节 结构测定
(三)NMR光谱
1、1H-NMR
(1)醌环上的质子(苯醌和萘醌) 供电取代基
第五节 结构测定
一、衍生物的制备
(一)甲基化反应
(1)目的:推测-OH数目及位置。
(2)反应条件
A:反应物甲基化易难: -COOH > -OH > Ar-OH > -OH > R-OH ( 酸性越强,质子易解离,易甲基化 )
1
B:试剂的活性 CH3I > (CH3)2SO4 > CH2N2
C:溶剂:溶剂的极性强,甲基化能力增强
第五节 结构测定
2、萘醌的吸收特征
245 nm 251 nm 335 nm
O 257 nm
( 醌样结构引起)
O
( 苯 样结构引起)
8
当醌环上引入取代基时,只影响257nm峰红移;
当苯环上引入取代基时,如α-羟基时将使335nm的吸收峰 红移至427nm。
8
第五节 结构测定
3、蒽醌类的紫外吸收特征
甲基与相邻芳氢发生烯丙偶合:
甲基与芳氢:br.s (J=0.6~0.9Hz)
OH
O
OH
HO
CH3
18
O
18
取代基对芳环质子的影响 :
甲氧基:邻位及对位芳氢向高场位移约0.45ppm 酚羟基:邻位及对位芳氢向高场移动约0.45ppm
O O
Ac2O
OH CH3 H3BO3 + Ac2O
OH O
AcO
OAc
B

6
CH3 H2O
OAc H+
OO
6
HO
OH
B
OO
CH3
OAc OO
O OH CH3
OAc OO
第五节 结构测定
二、波谱学方法
(一)UV光谱
1、苯醌的吸收特征 ~240nm 强峰 ~285nm 中强峰
7
~400nm 弱峰
7
12
第五节 结构测定
α-OH数

1 2 1,5-二羟基
1,8-二羟基 1,4-二羟基 3 4
λmaxnm(logε) 356~362.5(3.30~3.88)
400~420 418~440 (二个峰)
430~450 470~500(靠500nm处有一肩峰) 4851~3530(二至多个吸收) 540~560(多个重峰)
R
O
H
H
O H
H
H 15
O
向高场位移
H O
p-苯醌 6.72(s)
1,4萘醌 6.95(s)
15
第五节 结构测定
(2)芳环质子
萘醌(最多4个)及蒽醌(最多8个)。可分为α-H及β-H组。
8.06
HO
8.07
OH
H
7.73
H HO
H
6.67
H OH
16
处于>C=O负屏蔽 区——在低场
当有取代基时,峰的数目及峰位都将改变。
3
3
第五节 结构测定
(二)乙酰化反应
(1)反应物的活性:
R-OH > -OH > -OH

弱(易与羰基形成氢键)
(亲核性越强,越容易被酰化)
(2)酰化试剂的活性
4
CH3COCl > (CH3CO)2O > CH3COOR > CH3COOH (3)催化剂的催化能力: 吡啶 > 浓硫酸
4
OH O
(1)母核特征
O
O
O
9
252nm、325nm 苯样结构
9
O
272nm、405nm 醌样结构
第五节 结构测定
(2)羟基蒽醌 比母核多230nm强吸收峰。 ①主要吸收峰
第 Ⅰ 峰—— 230 nm左右
第 Ⅱ 峰—— 240 ~ 260 nm (苯样结构引起)
第 Ⅲ 峰—— 262 ~ 295 nm (醌样结构引起)
16
第五节 结构测定
(3)取代基质子
A、甲氧基:3.8~4.2(s);
B、芳香甲基:2.1~2.5(s);α-甲基2.7~2.8;
C、羟甲基:CH2 4.4~4.7(s);OH4.0~6.0; D、酚羟基:>10
E、甲基
O
OH
O
OH
H3C
17
δ2.41
δ2.16
H3C
OH
OH
OH
O
OH
O
17
第五节 结构测定
第 Ⅳ 峰—— 305 ~ 389 nm (苯样结构引起)
第 Ⅴ 峰—— > 400 n10m (醌样结构中 >C=O引起)
10
第五节 结构测定
②特征规律
A:带Ⅰ的最大吸收波长随分子中酚羟基数目的增
多而红移;
但该红移与酚羟基的位置无关。
OH数 1 2 3
4
OH位置 1-;21,2-;1,4-;1,51,2,8-; 1,114,81,2,6-; 1,2,71,4,5,8-;1,2,5,8-
λmaxnm 222.5 225
}230 ± 2.5
236
11
第五节 结构测定
B:带Ⅲ(262~295nm):受β-OH影响 a:如存在β-OH则带Ⅲ红移;
b:如存在β-OH则带Ⅲ的吸收强度logε值 >4.1; 如带Ⅲ的吸收强度logε值 <4.1,表示无β-OH。
C:带Ⅴ(305~389nm):受α-OH影响 α-OH数目越多,红移值12越大。
HO OH O
HOAc 少量乙酰氯
OH OH OAc
OH O
Ac2O 回流 2'
OH O
AcO
OH O
HO OH O
OH OAc
OAc
Ac OOO
OAc
AcO
OH OH
OAc
OH O
Ac2O 回流 20'
OH
Ac2O+H2SO4
或醋 酐+吡啶
OAc O
OAc OAc
OAc AcO
OAc O
第五节 结构测定
1
OH O
MeO
OH O
CH2N2/Et2O
OH OMe OH
OH O
(CH3)2SO4 K2CO3 Me2CO OMe O
MeO
OMe O
HO OH O
OMe OMe
OH
Me OOO
OMe
MeO
OH OH
OH
OH O
CH2N2/Et2O MeOH
OH
CH3I+AgO
OMe O
OMe OMe
Me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