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_潘艳艳
多模态写作概念隐喻认知建构——对2000—2015考研英语漫画写作语料的考察
第35卷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多模态写作概念隐喻认知建构———对2000—2015考研英语漫画写作语料的考察陈风华1,2(1.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香港)摘要:目前学术界对大学英语四级、六级及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的写作研究方兴未艾,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看图写作试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同时,国内外学者对概念隐喻研究窠臼于政治漫画、新闻漫画及广告图片,忽视了漫画作为英语写作试题的潜在研究价值。
文章以视觉语法理论、多模态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以历时16年考研英语看图写作试题为语料,实证考察了多模态写作概念隐喻认知建构基本步骤及范式。
研究发现:考研英语看图写作试题的隐喻理论思辨及实证理据解读对于读者/学生的多元识读和思辨能力建构意义深远;国内高校开设视觉语法理论与多元识读、多模态概念隐喻与思辨培养、新闻漫画与看图写作等相关通识课程迫在眉睫;多模态概念隐喻理论与语料库相结合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多模态写作;概念隐喻;考研;漫画写作;语料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447(2015)04-0092-07第35卷第4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5No.42015年12月JOURNALOF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TTY(SocialSciences)Dec.2015收稿日期:2015-08-19作者简介:陈风华(1975-),男,湖北黄冈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讲师,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一、引言当前学术界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的研究尚不多见,对试卷的看图写作部分深入探讨更是凤毛麟角,相关研究成果只有寥寥数篇:蒋跃[1]、肖胜利[2]和朱泽生[3]都从统计学和测量学角度分别解析和评估1994与1999年试卷,张本慎[4]反思1995年试卷翻译试题及写作命题,吴克明[5]分析历时十年(1991—2000)短文写作试题,李书影[6]倡导Flower –Hayes 认知模式在考研英语写作过程中的运用。
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方式研究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metaphor and Multi-metonymy in Political Cartoons 作者: 王佳
作者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外语学院,重庆404000
出版物刊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0-2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转喻;互动方式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工具,是构建和识解多模态语篇的重要认知机制。
政治漫画是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重要语类。
文章发现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方式,二者既可以分别作用,也可以相互交织,在源域、靶域以及映射对应要素上发挥作用。
隐喻多起到评价时事、表达主题、传递情感的作用,而转喻则是连接图片与现实的桥梁,表现出鲜明的语类特征。
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_潘艳艳
隐喻不仅 是 一 种 修 辞 方 法,而 且 还 是 一 种 思 维 方 式(Lakoff & Johnson 1980),那 么 隐 喻 就 不 仅 可 以用语言 符 号 表 达,还 可 以 用 其 他 符 号 模 式 来 表 达,表现在绘画、音 乐、雕 塑、建 筑 等 人 类 的 认 知 活 动中。各种线条、形 状、式 样 都 表 达 内 心 的 思 想 和 感情,赋予我们的信 仰、怀 疑、希 望、需 求 和 理 想 以 实体与形式(束定芳 2000:30)。在认知 隐 喻 理 论、 概念整合理论 和 关 联 理 论 的 基 础 上,Forceville提 出 图 像 隐 喻 (也 称 为 “视 觉 隐 喻 ”[visual metaphor])和多模 态 隐 喻。 在 单 模 态 的 图 像 隐 喻 中,源域和 目 标 域 都 以 图 像 的 形 式 (即 视 觉 模 态 ) 呈现。在多 模 态 隐 喻 中,源 域 和 目 标 域 分 别 由 不 同符 号 模 式 呈 现 (Forceville 2006:384)。 在 多 模 态的语境 下,通 过 两 种 或 多 种 模 态 或 符 号 的 协 同 作用,相 互 补 充,构 成 概 念 隐 喻。 例 如,漫 画、海 报、广告、电影、演 讲 等,这 些 语 篇 通 过 图 像、文 字、 声音、音乐、动 作 等 符 号 和 模 态 的 组 合,构 成 多 模 态隐喻。要证明 隐喻 是 人 类 的基 本认 知 机制 之 一,基于语 言 研 究 所 观 察 到 的 概 念 隐 喻 及 相 关 结 论就需要在对其他非语言模态隐喻的观察中进一 步 证 明 ,这 同 时 也 是 多 模 态 隐 喻 研 究 的 意 义 所 在 。
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方式研究
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方式研究
政治漫画是一种以政治主题为中心的漫画,它以各种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表达观点。
本文旨在探讨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方式。
首先,本文将介绍政治漫画的定义,然后讨论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以及它们如何与读者互动。
其次,本文将讨论
政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读者的理解。
最后,本
文将研究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方式如何改善读者的理解,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读者的思维方式。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方式,从而改善读者的理解。
《问道十堰》中城市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建构
《问道十堰》中城市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建构作者:吴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摘 要: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理论为基础,对《问道十堰》城市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分析。
试图回答以下3个问题:1)《问道十堰》中出现了哪些多模态隐喻?2)这些多模态隐喻是如何通过不同模态呈现的?3)这些多模态隐喻构建了怎样的城市形象?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在该宣传片中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多模态隐喻。
一种是偏图文的,另一种是偏特效镜头和音效的;多种模态既相互配合,又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多模态隐喻语篇;这些模态相互配合构建了“宜业、宜旅、宜居”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问道十堰》;城市宣传片[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41、引言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思维途径。
正如Lakoff 和 Johnson 所说的那样“人类的思维过程大部分是隐喻化了的”(Lakoff & Johnson 1980)。
人们通过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感知和认识未知的,抽象的事物,我们把前者成为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
既然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在它参与到人们交流的过程中时,就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层面,而是调动人体的多种感观知觉,来共同认识和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
我们把通过某种特定的感官知觉理解的符号系统称为模态。
Forceville在1996年首次将图像隐喻提升到概念层面,用互动理论阐述图像隐喻的构成和分类。
后来,Forceville(2000)开始用“非语言和多模态隐喻”这一术语逐步拓宽研究领域。
随后,以他为代表,许多学者都开始研究广告、漫画、电影中的多模态隐喻。
在国内关于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关于多模态隐喻的个案分析主要集中在平面广告、电视广告和政治漫画等方面。
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
Multimodal Metaphor Construction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American Political Cartoons: The case of the U.S.-China Trade Conflict
作者: 马廷辉[1];高原[1]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49
出版物刊名: 外语研究
页码: 25-3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多模态隐喻;批评隐喻分析;政治漫画;图像隐喻;视觉模态
摘要:多模态隐喻研究扩宽了隐喻研究思路。
本研究取材自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冲突,首先
从认知维度上根据Forceville的理论框架将100幅美国媒体刊登的贸易战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机制分为四类。
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维度上进行批评隐喻分析,揭示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
结果发现,美国社会对贸易冲突持坚决反对和抵制态度。
本研究采用社会和认知双重视角使多模态隐喻研究更加立体化,并尝试根据政治漫画的语类特点和隐喻的认知理据创建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构建与分析模型。
国家身份的多模态隐喻建构_以_中国国家宣传片_角度篇_为例_张蕾
第34卷第2期湖南城市学院学报V ol.34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Mar.2013国家身份的多模态隐喻建构—以《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为例张蕾(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300204)摘要:《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中,动态图像、视觉及听觉文字、音乐等多种模态相互补充与强化,激活了“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和“前行”以及“表演”概念域中的“舞台”等概念场景,将“旅程”与“表演”概念域中的语义元素映射到宣传片所体现的主题,从而通过多模态隐喻构建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国家身份。
关键词:国家身份;多模态;隐喻;国家宣传片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942.2013.02.018文章编号:1672–1942(2013)02–0090–04受建构主义影响,国家身份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话语转向。
研究者开始关注各类话语对国家身份的构建功能。
[1-4]现有研究多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突显不同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或是对不公正的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关注单一的语言符号模式,鲜有动态研究。
对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的研究多集中在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表征上。
[5]主动构建中国形象的研究多来自国际传媒学领域,强调图像符号体系的设计和传播,缺少对多模态符号互动模式的探讨。
目前,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主要分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和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前者从功能的层面进行分析,注重话语分析的社会性:后者从认知层面进行分析,注重隐喻、转喻两种认知现象的研究和阐释。
[6]本文从认知层面,解读《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中的多模态隐喻如何构建中国国家身份。
一、多模态隐喻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Forceville等为代表。
[7]Forceville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隐喻不仅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达,还可以用其他符号模式来表达。
政治漫画中的隐喻场景——批评多模态隐喻分析
第3 2卷 第 5期
Vo l _ 3 2 N o . 5
政 治 漫 画 中的 隐喻 场 景
— —
批评 多模态 隐喻分 析
赵 秀凤 戴 馨洋
( 1 .中国石 油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北京 1 0 2 2 4 9 ; 2 .河北 金 融学 院 国际教 育 学 院 , 河北 保 定 0 7 1 0 5 1 )
统分析 , 发现 尽 管两 国话 语 共享 从 同一 个源 域— —家
庭域到同一 目标域——欧盟域的基本跨域映射 , 但他
们 各 自选 取家 庭 域 中不 同 的 次域 结 构 组 织 不 同 的场
景, 突显不 同的 目标 域 焦点 。Mu s o l f认 为这 与话 语交
际 的文化认 知 模式 或社 群 的政治 立场 和偏 好有 关 。
概念 隐 喻理 论 认 为 源 域 和 目标 域 之 间 存 在 系 统 映射( 如L a k o f& J o h n s o n , G r a d y 。 ) 。但是 , 在 实 际话 语 中 , 是 不 是 源域 的所 有 成 分 都 同等 重 要 , 都 在
N e r l i c h _ 6 ) 是 对 以往认 知 隐喻研 究 的有力 补 充 , 与L a —
2 0 1 6年 1 0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 S o c i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认知机制研究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认知机制研究作者:谢倩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03期摘要: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以一则政治漫画为语料,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在多模态隐喻语篇建构和解读中发挥的作用。
研究表明,政治漫画的意义构建是把各个心理空间整合起来形成合成空间并产生层创意义的过程;政治漫画中文化语境对隐喻事实和意义的构建有重大影响;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隐喻性政治漫画多模态语篇的意义构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建构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7)03-0065-04一、引言认知语义学者Lakoff & Johnson首次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使人们意识到隐喻是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机制。
但部分非常规性隐喻机制(新创隐喻、漫画等)已经超越了概念隐喻观的解释范畴,由此引发了概念整合研究者的深入探索。
近年来,这两种理论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迹象,成为目前解释隐喻工作机制最有影响力的两大理论。
政治漫画是采用一定艺术表达形式描写、评论或讽刺某一政治团体内公共事件或任务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叙事和评价功能[1]。
在对漫画的研究中,人们已认可漫画是另一种“陈述”、对话和表现动作与声效的形态,是另一种“语言系统”[2]。
从交际目的上看,政治漫画通常利用讽刺、夸张、比喻、幽默等方式展现被浓缩了的社会、文化、政治生活的某个方面,传递作者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立场和看法,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形式上看,政治漫画使用文字和图像两种模态进行意义构建,具象描述抽象,曲折隐晦地反映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符合隐喻认知一般规律,是典型的多模态话语。
本文拟以政治漫画这一多模态隐喻语篇为分析材料,借助概念整合理论,尝试对政治漫画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工作机制做出合理阐释,以期拓宽概念整合理论的解释力。
二、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概述(一)概念隐喻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隐喻研究的全新层面被发现。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
多模态隐喻是指通过不同形式和感官的符号来构建隐喻的过程。
国家形象建构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在多模态隐喻视角下,国家形象建构可以通过多种符号和感官的呈现来实现。
在多模态隐喻视角下,国家形象可以通过文字和语言来建构。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文件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字符号,从中可以得知国家的法治和法制形象。
国家的政府发表的演讲和声明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语言符号,通过政府的言辞和措辞来塑造国家的形象。
国家形象可以通过图像和图形来建构。
国家的国旗和国徽都是一种图像符号,通过它们的设计、颜色和形状可以传达国家的意象和精神。
国家的地图和地标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图形符号,通过它们的展示来展示国家的地理和文化特征。
国家形象还可以通过音频和声音来建构。
国家的国歌可以被视为一种音频符号,通过它的旋律和歌词来代表国家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国家的国际形象也可以通过一些声音符号来呈现,比如国家元首的演讲声音、国家的传统音乐等。
在多模态隐喻视角下,国家形象的建构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像、图形、音频、声音、身体和动作等多种符号和感官的呈现来实现。
通过这种多维度的符号呈现,国家可以更全面、生动地展现自己的形象,增强国际社会对国家的认同和理解。
国家形象的建构也需要考虑符号的深层意义和多元诠释的可能性,以更准确地传达国家的核心价值和形象。
”。
保护森林资源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保护森林资源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胡芳;刘诗萌【摘要】On the basis of Forceville's theory of multimodal metaphor,the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three typical forest protection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ical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mapping.The study shows that both visual and verbal modes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etaphorical meaning in forest protection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and the dynamic narrativity,vividness and universality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will help to make the advertisements more informative and make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readG ers,thus improving the social effects.%以 Charles Forceville 的多模态隐喻观为理论基础,从保护森林资源公益广告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三则广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隐喻意义构建、隐喻映射等方面探讨了该语类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
研究表明在保护森林资源公益广告中,图像模态和文字模态共同参与隐喻意义的构建,多模态隐喻具有的动态叙事性、鲜活性、普遍性使广告的信息量更大,给读者留下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更好的公益宣传的社会效果。
概念整合视角下解读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意义构建机制
78品 评概念整合视角下解读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的 认知意义构建机制尹焕莹本文以《经济学人》的一幅封皮漫画为例,以概念整合为理论基础,探索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意义是如何构建的,验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研究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概念整合理论概述概念整合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法考尼埃和特纳提出的,它的核心部分是概念整合网络,指的是以框架为结构的心理空间网络,其框架是由说话人的背景知识所构建,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包括了四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
概念整合的过程是将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成分和结构映射到类属空间,一个能反映输入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和组织;这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投射到合成空间,在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时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关联步骤,生成合成空间的核心层创结构,从而产生新概念。
二、实例分析这幅漫画选自英国2018年1月11日《经济学人》的封皮,名为“印度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如图1所示。
图1 印度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一)漫画的描述和背景从整体看漫画,漫画为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位穿着西装左手拎着公文包正在抬头看右侧的人。
右边有三个平台,最低的绿色平台上挤满了穿白色工作服79品 评的人,中间是一个虚线的平台,两个骑摩托车的人好像正在寻找这个平台,最高的橘色平台上有零零散散穿着各式各样衣服的人,好像正在俯瞰其他两个平台的人。
漫画背景指的是印度经济的现状,据最新统计,1980年到2014年印度经济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增加,但收入占前1%的人几乎获取了近年收入增长的三分之一,只有3%的印度人曾经坐过飞机,每45个人中只有一人拥有一辆汽车或卡车;最受大众欢迎的还是电瓶车和移动电话,但都只在大幅降价后才可能购买。
(二)输入空间的映射从上面的漫画描述和漫画背景来看,输入空间I是图中的三个不同平台,输入空间II揭露了了印度不平衡的阶层现状,平民阶级贫苦而又数量众多,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和占着近三分之一收入的贵族阶级,两个输入空间相互映射,从而形成对应的映射关系:最低的绿色平台其实就代表印度的底层阶级,两个骑摩托车的人正在寻找的虚线中层平台代表印度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最高的橘色平台就代表印度占近整体三分之一年收入的贵族阶级,如图2所示。
建构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创新实践——以央视《主播说联播》为例
2024.01作为一种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形式,新闻评论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多种样态的新闻评论成为媒体搭建评论网的重要阵地。
基于此,短视频新闻评论作为全新的媒体意见表达和价值观传播形式应运而生。
本文以“短视频形式+新闻评论内容”融合的全新节目——《主播说联播》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模态理论,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其本身具备的创新性和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创新实践中深入挖掘分析其话语表达的作用意义。
一、多模态话语、短视频新闻与国家形象有学者认为多模态是指参与交际过程中的所有渠道和媒介,包括了语言、颜色、图像、音乐、色彩饱和度等符号系统。
国内学者张德禄教授据此进一步提出了综合的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将多模态话语划分为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这四个层面,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划分,主要就内容和表达层面的语言分析、图像分析、声音分析等衍生出来的视觉、听觉和视听互构、隐喻来分析多模态话语。
对于主权国家而言,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开始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其中,作为观点表达与意见输出的短视频新闻评论就发挥了其应有之“用”,迸发了建构国家形象的活力,它产生于中国语境下,结合国情分析现状,致力于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本土化的呈现更是植根于中国的话语模式和思维路径,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
因而,将多模态话语应用于短视频评论表达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有助于将国家形象具象化、立体化,以视听语言等多维元素全方位呈现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和国内外形象塑造,从而使国家形象走入每个人心中,以具体的多模态话语创新实践,在中国的话语框架下展示真实的中国形象。
二、《主播说联播》里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建构实践分析综合前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可以发现《主播说联播》节目里各个主题的短视频新闻评论是由视觉模态、听觉模态以及视听互构所蕴含的符号、语境、意义构成的整体,涵盖有多模态的隐喻表达,相互之间呈现多模态的话语互动与意义彰显。
两个时空的交织
两个时空的交织作者:刘超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7期摘要: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通过隐喻人们可以以一种事物为基础实现对另一事物的认识。
多模态隐喻作为概念隐喻体系里的一个分支,将图像、声音、文字、颜色等不同模态结合,对事物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阐释。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改编自福尔斯的同名小说,影片为戏中戏套层结构,双时空交织。
本文以该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隐喻认知角度出发,围绕双时空的呈现,探究影片中多模态隐喻的运用。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法国中尉的女人;双时空就传统意义而言,隐喻只是一种语言形式,它被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同说话者的思想和行为无关。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这种传统思维受到了Lakoff(1980)[1]等语言学家的质疑和抨击,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他们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电视、广告,这些信息从视觉听觉上引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多模态隐喻研究便成了新兴的研究方向。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改编自福尔斯的同名小说。
小说运用了20世纪的视角,导入旁白,讲述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查尔斯和萨拉的爱情故事。
旁白作为一种非电影化的语言给改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影片却巧妙地解决了这样的难题,将19世纪和20世纪两个时空的交织完美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该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获得了奥斯卡多项提名。
本文将从多模态隐喻角度出发,旨在探究并分析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如何体现19世纪和20世纪两个时空的交织。
一、多模态隐喻(一)多模态隐喻概述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这种认知方式在语言中的体现。
多模态隐喻研究的领军人物Forceville &Urios-Aparisi (2009)[2]指出,既然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那么它应在语言中和人类其他的交流模态比如图像、音乐、体姿等中都有体现。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印象,它由一系列的符号和象征所构成,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方式,它通过制定符号和象征的语言,从而传达一种特定的意义。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则是指以多种感官方式来构建国家形象,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本文将从多模态隐喻视角出发,探讨国家形象的建构方式,并以中国为例进行分析。
除了视觉外,听觉也是国家形象建构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的国家形象中,音乐、语言和声音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古典音乐、京剧、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艺术的丰富多彩。
中国的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悠久的文字和优美的书法也成为了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中国的书法艺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当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触觉是人们与世界接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在国家形象建构中,触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国家形象中,有不少触觉上的符号和象征,比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
中国的丝绸以其细腻的质感和华丽的图案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同样,中国的瓷器也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优雅的形态而闻名于世。
这些符号和象征通过触觉上的感受,使人们对中国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
除了触觉之外,味觉也是国家形象中的一部分。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世界上闻名的,中国菜不仅在口感上独具特色,味觉上的美味更是带给人们直观的记忆。
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了八大菜系,每一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烹饪方式。
四川菜系的麻辣味道、广东菜系的清淡口感、北京菜系的炖菜风味等都代表了中国的味觉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功夫茶和普洱茶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嗅觉也是构建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的国家形象中,香气袭人的中草药和花卉的芬芳成为了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
中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药材和药方而闻名于世。
政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架构分析r——以一则美国政治漫画为例
政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架构分析r——以一则美国政治漫画为
例
裘莹莹
【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26)007
【摘要】政治漫画是一种视觉或视觉语言型舆论新闻话语.政治漫画可以用多模态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进行阐释,说明图文协同产生的情感冲击力远远超过抽象文字隐喻本身无法达到的隐喻效果,真正地实现"一画胜千言".漫画中"美古关系是旅程"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动态构建和源域的选择体现文化规约,表达漫画创作者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立场,达到宣传美国与古巴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目的.
【总页数】4页(P118-120,131)
【作者】裘莹莹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淮安江苏 22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研究\r——以《经济学人》中一则漫画为例 [J], 王丹;薛彤
2.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r——以一则政治漫画为例 [J],
3.政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动态意义构建——以China Daily中美贸易摩擦
漫画为例 [J], 陈奕芳
4.批评多模态隐喻分析的社会认知视角探析——以一则政治漫画为例 [J], 林宝珠
5.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 [J], 马廷辉;高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美国主流媒体上的社论漫画中图像隐喻的解读范文2
2021美国主流媒体上的社论漫画中图像隐喻的解读范文 1引言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概念。
这意味着,除语言外,图像、声音、手势都可以作为隐喻概念化的媒介(Cienki and Müller 2008,Forceville 2006,Zbikowski2002) .由于广告语篇包含形式多样的图像隐喻,所以广告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
除了广告语篇,作为交际语篇的西方社论漫画同样集中大量丰富的隐喻,国外针对社论漫画中的隐喻研究主要有 Gilmartin and Stanley( 1998 ) ,Edwards ( 2001 ) ,El Refaie ( 2003 ) ,Forceville( 2006)以及 Joost Schilperoord 和 AlfonsMaes( 2008)等。
但是,国内目前针对社论漫画中的隐喻研究尚不多见,仅有潘艳艳( 2011) .社论漫画和广告漫画交际目的不同,广告漫画的目的是唤起受众对目标域的积极态度和情感,而社论漫画表达的是对话题消极甚至批评的态度。
社会学和新闻学领域对社论漫画的研究较深入,但是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漫画的选材与特定政治形势的关系上(如总统选举、战争) ,对隐喻的作用虽有所提及,但尚未就社论漫画中隐喻概念化的方式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本文拟以美国主流媒体上的社论漫画为例,探讨图像隐喻中源域与目标域映射涉及的实现方式及社论漫画中图像隐喻的解读方式。
2研究设计 2.1 语料来源 本文的语料收集主要来源于3 家美国社论漫画网站上述网站收入美国当代知名社论漫画家的作品,包括近些年来普利策获奖社论漫画家 Mike Luckovich,ClayBennett 和 Matt Wuerker 等,也包括了业余社论漫画爱好者的作品,较具代表性。
我们把时间限定在 2011 年以来的漫画,语料的收集不受作者、事件的限制,但要求漫画至少包含一个图像隐喻,或是图像隐喻和语言隐喻的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政 治 漫 画 中 的 多 模 态 隐 喻 按照 源 域 和 目 标 域 的 呈 现 方 式,Forceville (1996)把 图 像 隐 喻 划 分 为 三 类:1)单 域 图 像 呈 现 式,指只有 一 个 域 (通 常 是 目 标 域 )以 图 像 形 式 呈 现,另一个域没有以 图 像 形 式 表 示 出 来,但 可 以 通 过图画语 境 准 确 无 误 地 推 断 出 来;2)双 域 图 像 呈 现式,指源 域 和 目 标 域 同 时 以 图 像 的 形 式 显 性 呈 现,两者或相互独立 或 整 合 为 一 个 视 觉 格 式 塔;3) 文 字 -图 像 互 补 式 ,指 一 个 域 以 图 像 的 形 式 呈 现 ,另 一个则以文字的形 式 传 达,两 者 缺 一 不 可,否 则 就 无法解释 为 隐 喻。 如 果 删 除 所 有 的 文 字 材 料,隐 喻现象随 之 消 失。 从 文 字 与 图 像 之 间 的 关 系 看, 在单域图像呈现式和双域图像呈现式的多模态隐 喻中,图像 和 文 字 主 要 体 现 为 相 互 印 证 和 加 强 的 关 系,在 文 字-图 像 互 补 式 中,图 像 和 文 字 缺 一 不 可。 政治漫画基 本 上 属 于 第 三 种 多 模 态 隐 喻——— 文字-图像互补 式。 政 治 漫 画 以 图 像 为 主,文 字 为 辅。尽管其 中 的 文 字 简 明 扼 要 或 只 有 只 言 片 语, 但没有文 字 的 辅 助 作 用,读 者 一 般 很 难 解 读 出 漫 画里的隐喻从 而 获悉 漫 画 作 者 的 交际 目 的。例 如,在图1 和图2中,源域以图像(龙)的形式呈现, 目 标 域 则 以 文 字 的 形 式 “China”呈 现 。 如 果 龙 身 上 没 有 注 明 “China”,读 者 就 不 会 认 为 它 指 代 中 国 ,可 能认为这 就 是 西 方 文 化 里 的 龙,会 做 出 另 一 种 完 全不同的 解 读,从 而 也 就 不 存 在 “中 国 是 巨 龙 ”这 样 的 中 心 隐 喻 。 图1 中 ,男 人 的 公 文 包 上 如 果 没 有 “ECONOMIC REFORM”的 说 明,我 们 也 无 法 知 道 他 代 表 “经 济 改 革 ”。 先看图1。从构图上看,整个图像 以 一 种 全 景 的角度呈现,三 个 参 与 者 和 景 物 按 已 知 信 息-新 信 息的顺序 从 左 到 右 排 列,自 由 女 神 和 中 国 的 长 城 是已知信 息,龙 和 提 公 文 包 的 人 是 新 信 息。 龙 占 据了整个图 像 的 中 间 部 分,体 积 最 大,最 显 著,是 该漫画的信息中心。龙身后的那堵墙代表中国的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 分析和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 析其实是 多 模 态 话 语 分 析 的 两 个 层 面,前 者 从 功 能的层面进行分析,注 重 话 语 分 析 的 社 会 性;后 者 是从认知的层面进 行 分 析,注 重 隐、转 喻 这 两 种 人 类认知现象的研 究 和 阐 释。 两 者 并 不 矛 盾,相 反,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补的。
政治漫画是图像和语言文字这两种符号相结 合的一种 视 觉 模 态 语 篇,属 于 多 模 态 话 语。 政 治 漫画通过图像和语言两种符号共同 协 作构 建 意 义,从而创 造 出 一 个 完 整 的 语 篇 和 交 际 事 件。 本 文主要从认知的层面,结合 Kress & van Leeuwen
DOI:10.13978/ki.wyyj.2011.01.006
2011 年 第 1 期 总 第 125 期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11,№1 Serial№ 125
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
潘艳艳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9)
摘 要: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符号模式呈 现 而 形 成 的 隐 喻 (Forceville 2006:384)。 本 文 从 人 类 认 知 的 角 度 ,以 多 模 态 隐 喻 理 论 为 基 础 ,结 合 政 治 漫 画 的 语 类 特 点 和 情 感 取 向 ,尝 试 分 析 两 幅 政 治 漫 画 中 的隐、转喻现象和源域的文化内涵,对其进行深入的解 读,并 进 一 步 说 明 多 模 态 隐 喻 形 成 过 程 中 ,源 域 的 选 择 及源域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及其对身份的构建或重新构建的作用。 关 键 词 :政 治 漫 画 ;语 类 ;隐 喻 ;转 喻 ;多 模 态 隐 喻 ;身 份 构 建 中 图 分 类 号 :H03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5-7242(2011)01-0011-05
1.引 言 多模态话语指运 用 听 觉、视 觉、触 觉 等 多 种 感
觉,通过语言、图像、声 音、动 作 等 多 种 手 段 和 符 号 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 2009)。 多模态话语 分析的目的就是研究每个模态对话语意义的产生 有何作用 以 及 模 态 之 间 如 何 互 动,从 而 使 语 篇 获 得意义。多 模 态 话 语 的 判 断,一 是 看 涉 及 的 模 态 种类(视觉、听觉、嗅 觉、味 觉、触 觉 等)有 多 少。 只 使用一种 模 态 的 话 语 叫 做 单 模 态 话 语,如 使 用 视 觉模态阅读小说。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 的话语叫做双模态话语或多模态话语。二是看涉 及的符号系统有多少。有些话语虽然只涉及一种 模态,但包含两个或 两 个 以 上 的 符 号 系 统,如 连 环 画使用的是视觉模 态,但 既 有 文 字 又 有 图 像,也 是 多模态话语(朱永生 2007)。
· 11 ·
(2003)的 视 觉 图 像 分 析 理 论 ,首 先 分 析 政 治 漫 画 的 语 类 特 点 和 情 感 取 向 ,然 后 分 析 两 幅 政 治 漫 画 中 的 隐喻现象和转喻现象,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并进一 步 指 出 多 模 态 隐 喻 的 形 成 过 程 中 ,源 域 的 选 择 及 源 域的文化内涵对身份构建或重新构建的作用。
· 12 ·
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抽象的事物。通过将两个事 物并置,隐 喻 暗 示 两 种 事 物 之 间 存 在 着 事 先 未 被 注意到或未被发现的相似性。
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来 看,隐 喻 也 是 人 们 情 感的表达,而 人 的 情 感 又 影 响 人 的 价 值 判 断。 根 据Jing-Schmidt(2008)的 调 查,他 发 现 表 达 负 面 情感的概念隐喻比表达正面情感的 隐 喻要 多 得 多,汉语中 如 “油 嘴 滑 舌 ”、“口 蜜 腹 剑 ”、“低 声 下 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泼 冷 水 ”等 ,而 结 合 政 治 漫 画 呈 现 的 常 常 正 是 人或事的负 面 形 象 或 者 批 评 这 一 语 类 特 点。 可 以 说,政治漫画是多模态隐喻分析的最佳语类之一。
2.政 治 漫 画 的 语 类 特 点 语类 (genre)是 一 个 意 义 过 程,是 语 篇、认 知、 语境三者 结 合 的 产 物,是 人 们 建 构 世 界 和 周 围 环 境的形式 工 具,是 文 本 分 类 的 标 准。 语 类 呈 现 人 们在一些 重 复 出 现 的 场 景 中 如 何 交 际、如 何 用 语 言来互动 的 方 式 (Parodi 2009),是 社 会 文 化 的 产 物,并带有明显的 交 际 目 的。 同 时,人 们 在 理 解 或 创造语篇 的 认 知 过 程 中,必 然 会 受 到 以 往 同 类 语 类的语篇的影响和自己记忆中相关的情景模式的 影响。也就 是 说,人 们 对 某 一 语 类 的 知 识 将 决 定 并制约 人 们 对 语 篇 的 解 读。Urios-Aparisi(2010: 112)也指出,多模态 隐 喻 的 分 析 需 要 辨 别 语 类,因 为语类形 成 并 引 导 隐 喻 的 理 解。 因 此,在 对 政 治 漫画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时首先要分析这一语类 的 特 点,使 我 们 对 其 独 特 的 语 篇 风 格、规 约 (convention)、交 际 目 的 及 语 境 有 一 个 整 体 的 认 识 ,进 而 有 助 于 我 们 更 精 确 地 解 读 政 治 漫 画 。 政 治 漫 画 呈 现 社 会、文 化 或 政 治 生 活 的 某 一 个方面,有其独特 的 风 格、规 约 和 交 际 目 的。 从 形 式上看,政治漫画通 常 是 报 纸 社 论 部 分 的 插 图,一 般是单幅的,以图 像 为 主,文 字 为 辅。 文 字 对 图 像 起说明的 作 用,并 引 导 读 者 对 漫 画 做 出 作 者 所 期 望的解读,从 而 引 起 在 某 一 方 面 情 感 或 立 场 的 共 鸣。从风格上来看,政 治 漫 画 通 过 醒 目 的、原 创 的 或幽默的 方 式 来 浓 缩 现 实 并 将 其 呈 现 为 可 笑 的、 愚蠢的、荒谬的、想 象 中 的 场 景,试 图 解 释 复 杂 的、 令人困惑的政治现象。政治漫画的规约是呈现人 或事的负 面 形 象 或 批 评,其 中 所 表 现 的 人 物 或 事 件虽然不 是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真 实 人 物 和 事 件,但 却 是对真实人物和事件的重新定义。 政治漫画的交际 目 的 是 评 论 社 会,批 判、揭 露 丑恶的社 会 和 政 治 现 象,反 映 并 影 响 公 众 思 维 的 基本方向。读者需要 借 助 亲 身 经 历、知 识 背 景、对 实事的了解以及对政治人物的熟悉度和所处的社 会、文化背 景 对 政 治 漫 画 进 行 解 读。 政 治 漫 画 的 语类特点体现了图像对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的复 制作用和 重 新 建 构 作 用,而 这 正 是 通 过 多 模 态 隐 喻来实现的。 正 如 Lakoff & Johnson(1980)所 指 出的,隐喻是人类基 本 的 认 知 方 式,是 人 类 组 织 经 验的工具,有 些 隐 喻 还 可 以 为 我 们 提 供 认 识 事 物 的新视角。隐喻的实质在于借助某类具体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