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多感官训练
幼儿园听觉乐园:多感官训练教案分享

幼儿园听觉乐园:多感官训练教案共享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和学习的地方,而多感官训练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受到重视。
在幼儿园,听觉乐园是一个专门针对听觉训练的活动场所,通过音乐、声音和其他听觉刺激,帮助儿童发展和提高听觉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一些幼儿园听觉乐园的教案,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和实践多感官训练的重要性。
教案一:声音探索1. 利用不同材料和器具,让孩子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并观察材料的共振和震动特点。
2. 带领孩子们外出,让他们聆听自然界中不同的声音,如鸟鸣、风声等,并让他们记录下来。
3. 利用简单的乐器,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尝试模仿节奏和声音。
教案二:音乐游戏1. 利用简单的音乐游戏,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2. 创设有趣的音乐环境,引导孩子们自由舞动,让他们感受音乐的力量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引导孩子们参与小型合唱和音乐表演,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现能力。
教案三:听觉故事1. 通过有声读物、音乐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进行主题音乐故事欣赏,增强他们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利用声音材料制作音效故事,让孩子们体验不同声音对情节的影响。
3. 结合图画书和音乐,进行视听故事的创作和表演,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以上是三个听觉乐园的教案共享,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听觉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感官训练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希望每位家长和老师都能关注并重视这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您的文章写手,我认为多感官训练在幼儿园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听觉乐园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享受音乐和声音带来的快乐,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多感官训练的重要性。
多感官训练在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芳龄段,孩子们的大脑和感官系统正处于发育的关键阶段,多感官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提高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综合智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多感官体验:感觉统合训练活动方案

幼儿园多感官体验:感觉统合训练活动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感官体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多感官体验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感官发育,还有助于他们的情感和认知发展。
为了帮助幼儿在感觉统合训练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将提出一些多感官体验的活动方案,从而促进感官发育和认知能力。
二、听觉活动1. 聆听自然声音:在户外环境中,带领幼儿聆听自然界的声音,包括风声、鸟鸣等。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丰富他们的听觉体验,以及加强他们的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2. 音乐游戏:引导儿童参与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如打击乐器、模仿乐器的声音等。
通过音乐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视觉活动1. 视觉追踪游戏:布置一些有趣的视觉追踪游戏,如找寻隐藏在校园中的物品、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品等,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追踪,从而促进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 创意绘画:通过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如颜料、毛笔、沙子等,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绘画,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增强他们的视觉艺术感知能力。
四、触觉活动1. 触觉材料探索:提供一些具有不同触感的材料,如沙子、泥巴、水等,让幼儿进行探索和触摸。
这可以帮助幼儿增强对触觉的感知能力,促进手部肌肉的发育,以及提高幼儿的触觉灵敏度。
2. 情感表达活动:通过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如捏黏土、剪纸等,可以让幼儿通过手部的动作来表达情感,从而促进他们的触觉发展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嗅觉活动1. 香味辨别游戏:准备一些具有不同气味的香水或物品,让幼儿进行辨别和调查,以增强他们的嗅觉感知能力。
2. 花草种植:让幼儿参与花草的种植和养护,让他们亲身感受植物的香味和气息,从而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嗅觉体验和情感认知。
六、总结通过以上提出的多感官体验活动方案,可以促进幼儿感官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这些活动将有助于拓宽幼儿的感官体验,提高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促进他们的情感和认知发展。
多感官训练技巧

多感官训练技巧多感官训练技巧是一种旨在通过刺激多种感官来提高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兴趣,全身心地为学习服务。
以下是多感官训练的一些技巧:1. 视觉训练: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和亮度的视觉刺激来训练视觉感知能力。
例如,通过看图作答、寻找不同点、判断相似性等练习来提高视觉注意力、记忆力和辨识能力。
2. 听觉训练:利用不同的声音、音调和节奏来训练听觉感知能力。
例如,通过听音乐、讲故事、判断语音的音色、音质等练习来提高听觉注意力、记忆力和辨识能力。
3. 触觉训练:利用不同的触感、质地和温度等刺激来训练触觉感知能力。
例如,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感受温度变化等练习来提高触觉注意力、记忆力和辨识能力。
4. 味觉训练:利用不同的味道来训练味觉感知能力。
例如,通过品尝不同种类的食物、饮料等练习来提高味觉注意力、记忆力和辨识能力。
5. 嗅觉训练:利用不同的气味来训练嗅觉感知能力。
例如,通过闻不同种类的香水、香料等练习来提高嗅觉注意力、记忆力和辨识能力。
6. 综合刺激:将多种感官刺激结合起来,进行多感官训练。
例如,在音乐治疗中,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舞蹈等方式来刺激听觉、触觉和运动感觉等多个感官,提高认知和情感能力。
7. 创造多感官环境:在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创造多感官刺激,例如在教室中设置多种颜色的装饰、在读书时听轻音乐、在学习后进行伸展运动等。
8. 多感官游戏:通过设计多感官游戏来训练各种感官技能。
例如,设计一个颜色和形状的识别游戏,或者一个通过触摸判断不同材质的游戏。
9. 自我反馈: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我观察、反馈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提问:“我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或者“我是否能够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10. 多样化学习方式: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有些人可能更善于通过视觉学习,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善于通过听觉或触觉学习。
多感官互动训练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系统主界面
26.12.2023
主要功能
专注能力
目的:专注能力模块主要进行注意力的专项训练,通过游戏 的形式提升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指向性。
26.12.2023Fra bibliotek主要功能
定向能力
定向力:只一个人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儿童定向能力的发展关 系到儿童对自我和环境的认识和感知。 目的: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游戏形式,通过生动形象的游戏环境培养儿童对自我及周围环 境的定向力。
• 系统适用于各级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康复机构、各级医院康复 科中自闭症、智力障碍、脑性瘫痪及多重障碍患儿的功能性康复训练。
系统特色
• 虚实结合的互动训练方式:系统将儿童的影像投射到屏幕中,儿童 能够直观看到自身动作及训练过程。
• 系统融入音乐治疗理念:通过音乐的律动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及 情绪上的调控,从而提高儿童的康复的层次。
想
Multi-Sensory
触觉套装
简介: 包含部件:丝巾、震动枕、按摩管、多毛球、按摩动物、握握球、
触觉手环、触觉分辨训练套装。 功能: • 帮助患者感知震动、并进行肌肉放松 •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 引起患者对感觉的探索 • 帮助完善或重建特殊儿童的周围神经系统。 适应症:触觉迟钝或敏感患者,情绪障碍患者,肌力障碍患者。
Multi-Sensory
引导性协调训练器
简介:多感官综合治疗室中视觉互动训练设备。 功能: ①、训练器可对患者手眼协调能力进行训练。 ②、按钮的正确和错误提示音差别相对较大,能够对患者的是听筒和能 力进行有效的训练。 ③、训练器可在设置患者目标训练次数并进行训练的同时,记录和评估 儿童的进程和结果。 适应症:手眼协调能力较差的患者,视听统和能力较弱的患者。 使用方法: 训练器中训练区域分为四个颜色模块,可根据患者的颜色辨认水平来调 节训练的难易度。
多感官训练幼儿教案

多感官训练幼儿教案教案标题:多感官训练幼儿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通过多感官训练,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感官发展。
2. 通过不同感官的刺激,促进幼儿的认知、语言和运动发展。
3. 培养幼儿对于感官体验的兴趣和欢乐感。
教学准备:1. 多感官材料:如音乐、图画、香味、触感等。
2. 游戏和活动道具:如球、积木、绘画工具等。
3. 幼儿教学区域的布置:创设不同的感官体验角落,如听觉区、触觉区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并提问:“大家能听到这段音乐吗?音乐是通过哪个感官传达给我们的?”鼓励幼儿回答。
感官训练活动一:听觉训练2. 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让他们专注地聆听周围的声音。
教师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并鼓励他们模仿。
感官训练活动二:视觉训练3. 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图片,如动物、水果、交通工具等,让幼儿观察并命名图片中的物品。
教师可以提问:“这是什么?你能看到什么颜色?”感官训练活动三:嗅觉训练4. 准备一些具有浓郁气味的物品,如香皂、柠檬、巧克力等。
让幼儿闻一闻并描述所闻的气味,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形容词来描绘气味的特征。
感官训练活动四:触觉训练5. 在教学区域设置触觉体验区,放置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布、沙子、水等。
让幼儿用手触摸并描述所感受到的不同触感。
感官训练活动五:整合感官训练6. 安排一个绘画活动,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的油画颜料,通过触摸、视觉和运动等感官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绘画工具,如海绵、刷子、棉花棒等,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方式。
结束活动:7. 通过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幼儿放松身心。
教师可以提问:“今天我们做了哪些感官训练活动?你们最喜欢哪个活动?为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更多的多感官体验,如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听不同类型的音乐等。
2. 鼓励幼儿在户外环境中探索和感知自然界的声音、气味和触感。
多感官学习法

多感官学习法多感官学习法“多感官学习法”,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觉,使学生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有助于学生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体验,从而全方位地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
1、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因身体、心理及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先天智慧,对于事物的认知方法及能力和接受方法及能力都不同。
那他们在学习中的方法也略有不同:有些人用这一种方法会学得好,有些人用另一种方法会学得更好。
有些人主要是视觉学习者,喜欢看照片、图画;有些人是听觉学习者,喜欢听故事、音乐;有些人是触觉学习者,通过触摸会学得更好;还有些人是动觉学习者,通过移动身体或其它动作会学得更好……如果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观看、听闻、触摸、表演、想象、体验、探究和感觉信息,因“才”施教,殊途同归,就会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让学生实践,亲身经历操作是十分重要的,是克服高耗低效、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总之,人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在这里,一句话,学习是通过我们所看,所听,所嗅,所做……获得知识的。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学习方法也已经由传统的学习方法向现代的学习方法转变。
现代学习方法的特征是:学习要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
其中体验性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体现性就是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强调身体性参与。
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亲身体验的直接经验才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
使学生能够对知道达到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达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各种感官的调动,不是针对个别优等生,而是为面向各种性格和不同学习方法的学生有些同学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会学得最好。
幼儿园多感官体验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

幼儿园多感官体验活动方案幼儿园感统训练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教育的地方,多感官体验活动和感统训练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多感官体验活动,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接收不同的信息,促进感觉、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而感统训练则是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多感官体验活动方案和感统训练方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多感官体验活动方案多感官体验活动是通过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接触、探索、感悟世界。
针对不同的感官,可以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如:1. 视觉体验活动:利用各种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玩具、图片等让幼儿进行观察,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绘画培养对颜色和形状的认知能力。
2. 听觉体验活动:通过听音乐、听故事、模仿各种声音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音乐感。
3. 触觉体验活动:设计各种触感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触摸和操作,如沙子、泥土、水等,让幼儿在触摸中感受不同的质地和温度,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4. 嗅觉体验活动:利用各种有香味的花卉、食材等,让幼儿进行嗅觉体验,感受不同的气味,培养幼儿的嗅觉敏感度。
5. 味觉体验活动:通过让幼儿品尝各种口味的食物,如酸、甜、苦、辣等,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道,培养幼儿的味觉感知能力。
三、幼儿园感统训练方案感统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游戏和活动,对幼儿的神经系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调整,使其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感统训练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姿势调节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训练,如爬行、跳跃、平衡等,帮助幼儿调节姿势,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2.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材质,进行揉捏、拉伸等动作,锻炼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提高触觉的敏感度。
3.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体操、游戏等运动训练,促进幼儿的全身协调和灵活性,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能。
多感官教案

多感官教案
启智4.1班多感官训练方案设计
一、研究背景:
智障学生感知觉的总体特征是感受性慢、感觉范围狭窄。
注意力容易分散,其无意注意占优势,相对于正常儿童,他们过于依赖新奇的刺激和较强的注意对比度,范围狭窄,其注意广度仅有正常儿童的一半,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智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其语言发展水平往往与其智力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智力受损的程度愈重,语言发展水平愈低。
思维能力比较弱,思维刻板,不会变通,缺乏独立性。
主动性不足,有不可抵制的冲动,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不能与人很好地沟通交流,对颜色、气味不敏感。
在情感交流方面,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有的智障儿童缺乏交往热情,态度冷漠,有的表现为热情、真挚,但由于交往范围狭小,因此常感到孤独。
二、训练内容
(1)视觉训练:通过辨别物品的大小形状感知事物。
训练器材:深度灯镜(针对自闭症、多动症)、动感彩轮、颜色转换面板、泡泡管、波波池、引导性协调训练器、发光面板、彩、幻彩发生器。
(2)听觉训练:音乐能令人感到愉快,利用听音指图让孩子辨别物品发出的声音。
(3)触觉训练:通过触摸物品感受事物。
训练器材:无线互动地毯、触觉套装。
(4)味觉训练:用鼻子去闻各种东西。
训练器材:水果香味盒、香薰发射器、食物卡片。
三、训练对象:
本班14名学生:
四、时间安排:
2017.9.11——2017.15 视觉训练
2017.9.18——2017.9.22 听觉训练
2017.9.25——2017.9.29 触觉训练2017.10.2——2017.10.6 味觉训练。
如何利用多感官刺激来训练记忆力

如何利用多感官刺激来训练记忆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完成工作,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解决问题。
然而,很多人常常为自己的记忆力不佳而感到困扰。
其实,通过利用多感官刺激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训练和提升记忆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来增强记忆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感官刺激。
简单来说,多感官刺激就是同时调动我们的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接收和处理信息。
研究表明,当我们通过多个感官通道获取信息时,大脑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和持久。
视觉刺激是我们最常依赖的感官之一。
在训练记忆力时,可以通过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像、图表或者视频来帮助记忆。
比如,当我们要记住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时,可以将每个事件与一幅特定的画面联系起来。
比如,对于“工业革命”这个事件,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冒着浓烟的巨大工厂,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场景。
这样生动的视觉画面能够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容易被记住。
听觉刺激同样具有强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大声朗读、听录音或者与他人讨论来强化记忆。
比如,背诵一首古诗时,大声朗读出来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诗句的内容,同时声音的刺激也能帮助我们记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此外,听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有声读物或者讲座,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我们的记忆。
嗅觉和味觉刺激可能相对较少被用于记忆训练,但它们的效果同样不可小觑。
某些特殊的气味或味道能够唤起特定的记忆。
比如,闻到烤面包的香气可能会让我们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度过的温馨时光。
在学习时,我们可以尝试将特定的气味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
比如,在复习数学公式时,闻一闻特定的香薰,下次再闻到这个味道时,可能就会更容易想起相关的公式。
触觉刺激在记忆训练中也能发挥作用。
比如,通过亲手书写、制作模型或者触摸实物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地理时,亲手绘制地图或者触摸地球仪,能够让我们对地理位置和地形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容易记住相关的知识点。
多感官训练

多感官训练多感官训练起源于荷兰,名为Snoezelen,,中文译音为史露西伦,由荷兰文的‘snuffelen’及‘doezelen’两个字合成的,意思分别为呼吸及小睡。
当初是Hulsegge和Verheul(1987)为Hartenburg教养院内重度及多重障碍的住宿者所设计的,目的是使其休闲场所更有变化,‘Snoezelen’这个词,用来形容这个人工化的设计场所,希望把放松及刺激的经验透过多感官环境的布置传送出去(Hulsegge &Verheul, 1987)。
‘Snoezelen’流传到英国后,英国人取其意义以‘多感官环境’(Multi-Sensory Environment)来称呼,并将其应用于特殊教育中(Davies, 2002)。
多感官训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兴趣,全身心地为学习服务。
为有学习需要的特殊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减缓不正常张力变化、减低学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削弱不适应性行为、提升注意力、加强人际互动等。
运用多感官于教学中需掌握一些原则: 1.任何发展基础源于感觉系统的经验来学习的。
22.多感官的经验或学习是随时随地会发生的,无法被单独分离教导的。
3.任何的教学法是可以相结合的,不应局限于某种单一教学型态。
4.教学进行中,以提供幼儿亲自探索、操作、体验为导向。
5.活动设计需结合不同感官活动:视觉、触觉、听觉、本体觉等。
6.教学资源能多元化、多功能的被使用。
7.教材的准备要多样性、多变化。
8.活动设计需考虑幼儿的发展能力和需要性。
9.环境布置需考虑取材方便、耐用性、易被替代为主。
10.教师要能接受幼儿以不同的游戏特质呈现。
“史露西伦”理论指出,感官经验是人类赖以生存、学习、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必须条件。
如果缺乏感官经验不仅阻碍对自身的认识和肌能的发展,同时在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感知上面也会发生困难。
“史露西伦”强调给予有感官障碍和学习困难者一个悠闲和舒适的空间环境,并由照顾者为他们安排一个充满感官刺激的环境。
多感官训练技巧

多感官训练技巧多感官训练技巧是指通过刺激和锻炼多个感官,提高感官的敏锐度和协调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只依赖于几个主要的感官,如视觉和听觉,而其他感官如触觉、味觉和嗅觉往往被忽视。
然而,通过多感官的训练,我们可以开发和激发潜在的感官能力,提高感知和认知的全面性。
触觉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感官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的物体和材料来锻炼触觉。
例如,摸一摸光滑的玻璃表面、粗糙的木材表面或柔软的织物,感受它们的质地和温度变化。
也可以尝试闭上眼睛,用手指触摸物体,通过触感来辨别物体的形状和物质。
触觉的训练可以增强我们对物体的感知和触觉刺激的敏感度。
味觉和嗅觉是紧密相关的感官。
我们可以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和调味品来训练味觉。
尝试辨别不同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如酸、甜、苦、咸和鲜美。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闻不同的气味来锻炼嗅觉。
闻一闻花朵、香水、香料等,感受不同气味的浓淡和种类。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对味道和气味的敏感度,丰富我们的感官体验。
视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官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注视来训练视觉。
观察周围的景物,注意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也可以观察人们的表情和动作,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此外,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来观察物体,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
视觉训练可以提高我们对细节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听觉也是一种重要的感官。
我们可以通过聆听不同的声音来训练听觉。
例如,听一听大自然中的鸟鸣、风声和水流声,感受它们的音调和节奏。
也可以聆听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欣赏音乐的美妙之处。
通过听觉训练,我们可以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和音乐的欣赏能力。
多感官训练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开发和提升感官能力。
通过触摸、品尝、闻味、观察和聆听等训练,我们可以提高感官的敏锐度和协调能力,丰富感官体验,增强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多感官训练,提高自身的感官能力,享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感官体验。
幼儿园小班感统乐园:多感官训练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班感统乐园:多感官训练活动方案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感统训练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幼儿期是孩子感觉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多感官训练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感官发展、智力发展和运动发展。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小班感统乐园的多感官训练活动方案展开讨论,探讨如何设计一套系统且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二、多感官训练活动的重要性1. 视觉感受视觉感受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可以促进幼儿对环境的认知能力。
在感统乐园中,可以设置丰富多彩、形状各异的视觉刺激物品,如色彩益智积木、立体图书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来进行感觉训练。
2. 触觉感受触觉感受是幼儿获得外部刺激的重要途径,适当的触觉刺激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在感统乐园中,可以设置触感板、柔软玩具等,让幼儿通过手触觉来进行感觉训练。
3. 听觉感受听觉感受是幼儿获取语言和音乐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听觉训练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和音乐感知能力。
在感统乐园中,可以设置音乐角、音乐鉴赏区等,让幼儿通过听觉来进行感觉训练。
4. 味觉和嗅觉感受味觉和嗅觉感受是幼儿获得食物和气味信息的重要途径,适当的味觉和嗅觉刺激可以促进幼儿的食欲和气味辨识能力。
在感统乐园中,可以设置餐具模仿区、气味识别游戏等,让幼儿通过味觉和嗅觉来进行感觉训练。
三、幼儿园小班感统乐园多感官训练活动方案1. 感统乐园环境设计(1) 视觉刺激区:- 装饰墙面和地面,使用丰富多彩的装饰材料,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环境。
(2) 触觉刺激区:- 设置触感板、柔软玩具等,帮助幼儿进行触觉训练。
(3) 听觉刺激区:- 布置音乐角、音乐鉴赏区,播放丰富多样的音乐,帮助幼儿进行听觉训练。
(4) 味觉和嗅觉刺激区:- 设立餐具模仿区、气味识别游戏等,帮助幼儿进行味觉和嗅觉训练。
2. 活动方案设计(1) 视觉感受活动:- 游戏:色彩益智积木拼图游戏- 手工:制作立体图书(2) 触觉感受活动:- 游戏:触感板走路比赛- 手工:手工制作柔软玩具(3) 听觉感受活动:- 游戏:音乐椅游戏- 手工:制作简单乐器(4) 味觉和嗅觉感受活动:- 游戏:盲人品味游戏- 手工:DIY香味袋四、总结与展望感统乐园多感官训练活动方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教案(多感官)

启智(4)班多感官训练教案
课题:复习课(图形配对游戏箱)
场地:多感官训练室
教学目标:
通过训练提高同学们对不同形状图形的认知,相对应的音乐给予反馈训练听觉能力;提高同学们手、视、听觉综合协调能力,提升图形认知能力。
教学过程:
1.让同学们依次排好队,老师逐一对学生进行训练。
2.步骤:
(1)打开红色电源开关,通电时内置红色指示灯变亮,开机提示音,完成开机。
(2)开机后,使用过程中将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组件放在相对应的槽里,会发出相应的音乐。
(3)可通过面板上“模式”键切换不同的模式,模式不同音乐风格不同。
(4)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产品附带的USB音乐下载线通过“音乐下载”接口更换产品音乐。
(5)当不再使用该设备时,关闭电源开关,再切断该房间的总电源。
3.教师总结。
多感官训1

多感官训练多感官训练起源于荷兰(1987年),是通过建立在修道院的人工化的设计场所,希望把放松及刺激的经验透过多感官环境的布置传送出去(Hulsegge &Verheul, 1987)。
‘Snoezelen’流传到英国后,英国人取其意义以‘多感官环境’(Multi-Sensory Environment)来称呼,并将其应用于特殊教育中(Davies, 2002)。
多感官训练是提供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本体感觉、前庭平衡等多种感官刺激的特定空间环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兴趣,全身心地为学习服务。
为有学习需要的特殊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减缓不正常张力变化、减低学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削弱不适应性行为、提升注意力、加强人际互动等。
早期的多感官训练主要针对重度脑瘫与老年痴呆人群,其中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视觉感官刺激,例如在室内移动的幻彩灯光,能引导学生视线随影像移动、追踪和扫描。
室内器材可把投射影像放大或缩小,作出颜色变化与动感效果,这有助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专注,而光线投射于特别质感的对象上可引起触物的动机。
所有器材配置以视觉刺激为主,整体风格也是白色,也称为“白房子理论”。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早期的多感官训练设备与理论都在发生变化。
欧美及香港等地职业康复师根据实际训练中发生的问题经验并对多感官活动器材的改进建议,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的多感官训练活动以与早期多感官有了明显的变化,现代的多感官环境逐渐走向多元与整合,更加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参与性。
现代多感官训练的适应性更广,能够改善智力障碍与孤独症儿童等发展有缺陷人群的自我刺激行为,舒缓情绪,提高其专注力和对事物的反应能力。
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力、沟通能力以及学习潜能。
多感官室中的感官刺激活动,提供训练人控制环境的机会,令其宣泄情绪,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通过多感官室的活动帮助中度弱智或严重弱智儿童减少心理压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感统发展乐园:多感官感统训练方案

幼儿园感统发展乐园:多感官感统训练方案在幼儿园阶段,感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感统训练,幼儿可以加强自己的感知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增强动作控制力,以及发展心理认知功能。
在这个关键阶段,多感官感统训练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感统训练是指刺激感觉系统,以增强身体对于感觉的处理和认知。
通过感统活动,幼儿可以练习平衡、协调、控制等能力,对于整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而多感官感统训练方案,则是针对感官系统的各种训练活动。
为了构建一个有效的幼儿园感统发展乐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多感官感统训练方案:1. 视觉感统训练- 利用色彩、光影等视觉刺激,进行视觉感统训练。
可以设计一些色彩丰富、图案繁复的教具,让幼儿进行观察、辨认,以提高他们的视知觉能力。
2. 听觉感统训练- 引入不同的声音刺激,进行听觉感统训练。
可以利用音乐、故事、声音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对于声音的感知,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和鉴别能力。
3. 触觉感统训练- 利用触摸、按摩等方式,进行触觉感统训练。
可以组织一些玩具、材料,或者利用不同的表面材质,让幼儿进行触摸、感知,以促进他们的触觉认知和触觉感觉敏锐度。
4. 味觉和嗅觉感统训练- 利用各种食物和香料,进行味觉和嗅觉感统训练。
可以组织一些味觉与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进行尝试、辨别,以增强他们对于味觉和嗅觉的感知和区分能力。
5. 运动感统训练- 通过各种运动和体能活动,进行运动感统训练。
可以设计各种简单的运动项目,如平衡练习、跳跃、爬行等,以锻炼幼儿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这些多感官感统训练方案,可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感官系统,促进他们的整体身体发育和心理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设计丰富多样的感统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感统训练,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在幼儿园感统发展乐园中,多感官感统训练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康复多感官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康复多感官训练二、适用对象:患有感官障碍的儿童或老年人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感官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2. 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3.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
四、教学时间:每次课60分钟,每周2次课五、教学器材:1. 视觉训练:彩色卡片、玩具、镜子、幻灯片等;2. 听觉训练:录音机、音乐播放器、乐器等;3. 触觉训练:布料、毛绒玩具、冰块、温水等;4. 味觉训练:水果、糖果、调味品等;5. 其他:计时器、记录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视觉训练(15分钟)a. 教师出示彩色卡片,让学生辨别颜色;b. 利用镜子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观察学生的视觉反应;c. 播放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
3. 听觉训练(15分钟)a.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辨别音乐类型;b. 教师弹奏乐器,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拍手;c. 记录学生在听觉训练中的表现。
4. 触觉训练(15分钟)a. 教师出示不同材质的布料,让学生触摸并说出材质;b. 利用冰块和温水进行触觉刺激,让学生感受温度变化;c. 记录学生在触觉训练中的表现。
5. 味觉训练(10分钟)a. 教师出示水果,让学生品尝并说出水果名称;b. 播放调味品,让学生辨别味道;c. 记录学生在味觉训练中的表现。
6. 总结与反馈(5分钟)a.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表扬;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c.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感官能力变化;2. 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难度和进度;2. 保持课堂氛围轻松愉快,避免给学生造成压力;3.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4.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生的康复训练,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康复多感官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康复多感官训练课程教案二、教学目标1. 帮助康复对象提高多感官感知能力,促进感官功能的协调发展。
2. 培养康复对象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反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 增强康复对象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对象康复对象:智力障碍、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儿童。
四、教学时间每周1次,每次60分钟。
五、教学场地康复训练室或多功能教室。
六、教学器材1. 视觉训练器材:彩色卡片、图片、幻灯片、动态沙盘等。
2. 听觉训练器材:音乐播放器、各种声音道具、录音机等。
3. 触觉训练器材:布偶、软球、毛绒玩具、触觉板等。
4. 味觉训练器材:水果、饼干、糖果等。
5. 嗅觉训练器材:香薰精油、各种气味瓶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与康复对象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其兴趣爱好和感官功能状况。
(2)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2. 视觉训练(1)教师展示彩色卡片、图片等,引导康复对象进行颜色识别、形状辨别等训练。
(2)教师播放幻灯片,引导康复对象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提高其注意力。
3. 听觉训练(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康复对象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等。
(2)教师使用各种声音道具,引导康复对象辨别声音的来源和性质。
4. 触觉训练(1)教师展示布偶、软球、毛绒玩具等,引导康复对象进行触摸、抓握等训练。
(2)教师使用触觉板,引导康复对象感受不同材质的触感。
5. 味觉训练(1)教师提供水果、饼干、糖果等,引导康复对象品尝不同的味道。
(2)教师引导康复对象描述味道的特点,提高其味觉感知能力。
6. 嗅觉训练(1)教师使用香薰精油,引导康复对象感受不同的气味。
(2)教师引导康复对象描述气味的来源和性质。
7. 总结与反馈(1)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回顾康复对象的学习成果。
(2)教师与康复对象进行互动,了解其对课程内容的感受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康复对象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成果。
2. 通过康复对象的自我描述、同伴评价等方式,了解其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成人感官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成人感官训练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员对感官刺激的感知能力;2. 增强学员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综合运用能力;3. 培养学员在日常生活中对感官刺激的适应和应对技巧;4. 增进学员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概述- 感官介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感官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2. 视觉训练- 视觉追踪:学员跟随移动的物体进行视觉追踪;- 色彩辨识:通过色彩游戏,提高学员对色彩的辨识能力;- 视觉记忆:进行视觉记忆游戏,锻炼学员的记忆力。
3. 听觉训练- 听音辨位:学员根据声音的来源进行定位;- 听音辨识:通过听音辨识游戏,提高学员对声音的辨识能力; - 音乐欣赏: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员的音乐鉴赏能力。
4. 嗅觉训练- 嗅觉辨识:通过嗅觉游戏,提高学员对气味的辨识能力;- 嗅觉记忆:进行嗅觉记忆游戏,锻炼学员的记忆力。
5. 味觉训练- 味觉辨识:通过味觉游戏,提高学员对味道的辨识能力;- 味觉记忆:进行味觉记忆游戏,锻炼学员的记忆力。
6. 触觉训练- 触觉辨识:通过触觉游戏,提高学员对触感的辨识能力;- 触觉记忆:进行触觉记忆游戏,锻炼学员的记忆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官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游戏法:通过感官游戏,提高学员的感官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感官训练技巧;4. 互动法: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感官训练心得。
五、课程安排1. 课程总时长:8课时;2. 每课时时长:60分钟;3. 每周安排:2课时。
六、教学评估1. 学员感官能力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员感官能力的变化;2. 学员反馈:收集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教学;3. 小组展示:学员分组进行感官训练成果展示,评估小组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感官训练游戏道具;3. 音频、视频资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感官训练知识和技能;2.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员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 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员参与感官训练的兴趣;4. 注意学员的身心安全,避免感官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感官训练
多感官训练起源于荷兰,名为Snoezelen,,中文译音为史露西伦,由荷兰文的‘snuffelen’及‘doezelen’两个字合成的,意思分别为呼吸及小睡。
当初是Hulsegge和Verheul(1987)为Hartenburg教养院内重度及多重障碍的住宿者所设计的,目的是使其休闲场所更有变化,‘Snoezelen’这个词,用来形容这个人工化的设计场所,希望把放松及刺激的经验透过多感官环境的布置传送出去(Hulsegge &Verheul, 1987)。
‘Snoezelen’流传到英国后,英国人取其意义以‘多感官环境’(Multi-Sensory Environment)来称呼,并将其应用于特殊教育中(Davies, 2002)。
多感官训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兴趣,全身心地为学习服务。
为有学习需要的特殊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减缓不正常张力变化、减低学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削弱不适应性行为、提升注意力、加强人际互动等。
运用多感官于教学中需掌握一些原则:
1.任何发展基础源于感觉系统的经验来学习的。
2
2.多感官的经验或学习是随时随地会发生的,无法被单独分离教导的。
3.任何的教学法是可以相结合的,不应局限于某种单一教学型态。
4.教学进行中,以提供幼儿亲自探索、操作、体验为导向。
5.活动设计需结合不同感官活动:视觉、触觉、听觉、本体觉等。
6.教学资源能多元化、多功能的被使用。
7.教材的准备要多样性、多变化。
8.活动设计需考虑幼儿的发展能力和需要性。
9.环境布置需考虑取材方便、耐用性、易被替代为主。
10.教师要能接受幼儿以不同的游戏特质呈现。
“史露西伦”理论指出,感官经验是人类赖以生存、学习、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必须条件。
如果缺乏感官经验不仅阻碍对自身的认识和肌能的发展,同时在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感知上面也会发生困难。
“史露西伦”强调给予有感官障碍和学习困难者一个悠闲和舒适的空间环境,并由照顾者为他们安排一个充满感官刺激的环境。
他们不用依从别人的指定活动,也不需要运用太高层次的智力,轻易地控制简单的器材,使环境产生多种变化,并于活动中得到感官刺激经验。
除了单独接触和操作器材外,使用者可以透过参与小组活动及游戏,与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
由于他们是在一个愉快和自主的气氛下活动,信任和成功能因而建立。
使用者除可以独自探索环境之外,也可向照顾者请求帮助,从而得到舒闲,得到探索环境的机会。
当他向别人提出请求时,已表现主动表达自己的动机。
使用者的各种主动行为表现,诱发“史露西伦”的多感官室的研究。
根据巴洛伽的发现,视觉刺激训练能提高严重弱视儿童的视力活动,而且越早训练,效果越见显著。
“史露西伦”室的其中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视觉感官刺激,例如在室内移动的幻彩灯光,能引导学生视线随影像移动、追踪和扫描。
室内器材可把投射影像放大或缩小,作出颜色变化与动感效果,这有助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专注,而光线投射于特别质感的对象上可引起触物的动机。
研究还发现,多感官室活动能够改善问题行为。
以自我刺激行为为例,学生作出这些行为,目的也许是籍此得到感官满足,吸引别人注意或逃避不喜欢的事物。
而多感官室中的感官刺激活动,提供学生控制环境的机会,令其渲泄情绪,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通过多感官室的活动帮助中度弱智或严重弱智儿童减少心理压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多感官室训练也可以增加多重弱能者的专注力和对事物的反应,对中度学习困难者的沟通能力发展和增进人际关系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很多的研究除了肯定多感官室对治疗弱智人仕的作用外,也开始指出多感官室的教育功能,在特殊学校,教师不单利用多感官室为严重弱智学生提供舒闲的环境,同时运用到更多教育性范畴上,籍此协助开发学生的潜能。
奥普迈多感官训练课程介绍:
1.奥普迈采用的是多感官训练法对儿童进行干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多媒体图像、动画、
音频、肢体动作、手眼协调等。
2.奥普迈通过摄像头拍摄用户使用操作棒的图像,经过软件图像分析,得到操作棒的空间
坐标。
让孩子真正的摆脱鼠标键盘并远离显示器,关爱儿童的身体发育。
3.奥普迈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在画面中显示,使儿童有上电视的感觉,儿童观看屏幕
上显示的影像并与虚拟的图像进行交互,从而提升了专注力的集中以及加强手眼协调的控制能力。
4.用户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在多元智能教学内容中学习幼儿园的常识内容,有助儿童与
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唐木得。
感官治疗在儿童康复中的运用。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