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四)有朋自远方来
《论语》精选版译注
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男子的尊称。
《论语》一书中,单说“子”即指孔子。
2习:按时诵习。
3说(yuè):通“悦”,高兴。
4朋:同门为朋,指同学,或说志同道合的人。
5愠:恼怒、怨恚。
生气。
6君子:德行高尚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有子:有若,孔子的学生。
2孝弟(tì):弟,通“悌”。
顺从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3犯上:冒犯在上位的人。
4鲜(xiǎn):少。
5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
6道: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的行为准则。
7仁: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即要有爱心。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很少见。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孔子的学生。
2日:日日,天天。
3省(xǐng):反省,自我检查。
4谋:商量事情。
谋划。
5信:诚实,守信用。
6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注释:1弟子:对兄父而言,对兄为弟,对父为子。
2入:指幼时进入父母居室,也是在家里的意思。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篇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为所欲为,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靠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
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试译:孔子说:“一边效法圣贤如何做人做事,一边适时实习诵习,不也高兴吗?朋友同学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理解自己,心里却不怪人家,不也算个君子吗?”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试译: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爹娘,敬重兄长,却喜好违犯上司,那是少有的;不喜欢违犯上司,却醉心于捣乱,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有。
君子抓根本,根本扎稳了,一切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生发出来。
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这就是仁的根本吧!”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试译: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给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到了?”1.5 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试译:孔子说:“弟子在家里对父兄孝悌,在外面对公卿忠顺,恭谨老实,博爱众人,亲近仁者。
这样子做好了,还有剩余精力,可以读点书。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试译: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
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论语》经典赏析
《论语》经典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学而第一》)【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赏析】孔子的这几句话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这些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不应只专注于书本,更应结合实际,从实践中获取经验。
就像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要把书本知识读活,做到活学活用,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材建设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一观点其实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延续。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教育思想更有深刻的认识。
早在四十年代,他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了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能力。
这是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记住的。
”到了六十年代进一步强调:“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的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语文的目的。
”到了七十年代针对当时人们认为语文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弊端,更加深刻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丁培忠先生生前对叶老的思想进行了明了的诠释:“(语文课)教一篇又一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其目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为了借助文章教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其他学科注重的是内容,而语文学科注重的是语言文字这种形式,也就是语言这种工具”,“千万不要以为发在你们手里的课本就是教材。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论语》十二章春秋战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论语》十二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论语前四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们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实可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使役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子能竭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这句话常用来表达对远道而来朋友的欢迎。
出自《论语·学而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现在这句话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出自——《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本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十则》,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古诗的意思
孔子《论语》古诗的意思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言,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部编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部编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易(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论语》原文注释翻译解读评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③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乐(lè):快乐。
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
这里指“有德者”。
【解读】学习可以使人成长,使人进步,使人快乐,使人睿智,使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关于学习的意义,谁都能说上一箩筐,也就不必再赘述了。
倒是那学什么、怎么学的大深意,却是很有必要说上一说的。
“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学”指的是学习。
那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学问。
许多人把学问当作知识,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
大千世界,知识海量,如果把学问当作知识,那恐怕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了,只做学生就够了。
尽管哲人说,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但也要有选择地学。
细读《论语》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学问”既不是指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指知识渊博,而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一一做人到位,做事正确。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更点明个中意味,指出此节所述是人的“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他强调的其实是“学”之后的“行”。
一门心思只学知识,而不想着如何让学到的知识先服务于自己,后服务于社会,造就的无疑会是一些“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百无一用的书生。
这就需要在正确知识引领下,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做事。
有些人满腹才学,却尽做祸国殃民之事,一样是“无学”之徒,譬如秦桧、严嵩等人。
有些人,虽然读的书不多,知识也不够丰富,但做人有担当,做事有主见、重大义,这样的人就是有大学问的人。
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是在书斋里形成的,也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做事、交友、为政、经商、治家乃至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这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养成的。
论语感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再谈谈“乐”的原因,一乐是由于遇到知心的朋友;二乐呢?是因为“以善及人”(见《论语集注》),自己学到知识、增长能力,利用知识和能力做好事,帮助了别人,这种帮助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自己会感到快乐。所谓“助人为乐”者也,助人者,人乐,己乐,不亦乐乎?三是“信从者众”,自己学知识、长能力、做好事,认可和欣赏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别人,带动更多的人和自己一起参加到学习、实践、助人的行动中来,一个人的善行变成大家的善行,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呢?比如某单位员工自行组织了多次对贫困学生的捐助,他们的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行动中,而且随着活动的次数增多,其组织方式、捐款方式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于参加这一活动的人来说,无疑是快乐的,并且增加了将活动持续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再回答一个自己以前的疑问:为什么是有朋自“远方”来?难道近处就没有朋友吗?而我看到《论语集注》中“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的解释,就豁然开朗了。君子学而时习之,自然会因所学指导所言所行,而所言所行,自然会感染、引导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欣赏乃至敬佩君子,他们也有朋友和交往,自然会传播君子之德行、言语,于是君子之德、行、言、事自会传播至远方,于是有朋自远方来。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和谐的团队,其中几乎人人是君子,既有凝聚力,又有发展力,这样一个团队,自然会吸引远方的君子加入。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建设企业文化,打造和谐团队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公司健康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吸引和招揽优秀人才加入,为公司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另外,还可以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有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你必须要首先处理好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能以一种快乐、健康的观念和行动去做事,用成功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如果你是对的,你周围的世界也将是对的”。如果不自查自省,一味怨天尤人,以为理解自己的人只能在远方,与周围格格不入,则也很难有所作为。当然这也要讲中庸之道,一味想与周围搞好关系,失去原则与良心,也可能溺于其中不能自拔。
《论语》原文加译文[学而第一]
《论语》原文加译文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能做为《论语》开章的第一句,不简单啊,是告戒修道的人要精进,不要光说不练,要以身行去印证,印证的同时,对同道之人的心态是怎样的,对道不同的人应持有的心态都交待清楚了。
以此如如不动之心去学习,去印证,才能得论语之真道意。
悦:是发自身心的一种愉悦乐:是与众同有的一种气氛朋:通凤,古文凤,象形。
凤飞,群鸟从已万数,故已为朋党字。
此说假借也,朋本神鸟,以为朋党字。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指的发自心的一种愉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的与众同有的一种气氛。
这两句是说的,因为闻道而习道,即而得道的一种成就感,与天人相互感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的君子对于那些不能闻道,不能修道,无道可言的人的一种态度,对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种种无道的行为,君子不会有任何的气恼.译文:孔子说:“学到君子为人之道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加以印证实践,能得到发自心的愉悦!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同有凤来仪之境,感得同道之人从四面八方来与之相应,为有同样的目标而乐在其中!对于其它不能明道,知道的凡夫之人而没有任何的气恼,这是君子才有的境界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一个人孝顺长辈,听命兄长;而犯上做乱这样的事,是很难发生在这种人的身上;不好冒犯长辈的人,而做出扰乱常规之事的人,这种人是没有的。
君子着重于根本的原那么,根本的原那么确立了,而令世人效仿的大道也就产生了,孝顺长辈,听命兄长,此二者,即为人之根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擅长花言巧语,奉承他人的人,这种人很少有仁义道德的修养。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都会用三条原那么来和自己的行为进展较对!第一,与人共事有没有不忠的方面?第二,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的方面?第三,师长传给我的道法真理有没有在生活中印证实践?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赏析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赏析第一章: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2)时习:按时温习。
(3)说(yuè):同“悦”。
(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
(5)愠(yùn):怒。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鲜(xiǎn):少。
(3)与:同“钦”,语气词。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
三省:多次自我反剩“三”表示多次,不是实指三次。
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
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
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
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一句经典的中文成语,意为“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段话,表达了人们对于朋友之间的情感重视和欢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句成语进行解析,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际关系理念。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篇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中文成语,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成语之一。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段话,原文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人们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并从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这句话中的“朋”指的是朋友,这个字的甲骨文形状像是两个人在相互交流,因此“朋”字在古代就代表着朋友之间的相互交往。
而“自远方来”则表示这些朋友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不是普通的朋友,而是值得欢迎和尊重的贵客。
这句话所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
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人际关系,尤其是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远方的亲朋好友来访,主人应该热情接待,招待周到,让客人感受到主人的真挚情感。
这种接待方式体现了主人的礼仪和文化修养,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除了表达对朋友的欢迎和尊重,这句话还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篇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一句出自《论语》的名言,意为“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这句话体现了人们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共同分享欢乐的情感。
这句话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1. 友谊之情: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朋友的欢迎和期待。
朋友之间彼此认可、相互支持,是一种珍贵的情感。
远道而来的朋友更是难得,他们的到来让人倍感喜悦。
2. 社交之礼:在中国文化中,礼仪之邦的美誉源远流长。
这句话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客人的礼仪。
《论语》名句及译文
《论语》名句及译文《论语》名句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全文解释
论语全文解释第一则: 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第四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第五则:学习方法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第六则:取长补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七则:取长补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第八则:怎样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先秦佚名的《论语十章》,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原文】《论语十章》先秦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注释】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说:通假字,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生气,发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论语第四章解读
论语第四章解读
摘要:
1.论语第四章概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总结
正文:
【论语第四章概述】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其中第四章是孔子关于学习、交友和人生态度的论述,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指学习知识后要及时温习,这是孔子关于学习的重要观点。
他认为,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温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
他认为,真正的友谊不受地域的限制,无论朋友来自何方,都应该以诚相待,热情接待。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强调了友谊的可贵和真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述。
他认为,在面对他人的误解和不理解时,一个有品德的人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因他人的无知而产生愤怒。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君子品行的要求,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具备的修养和素质。
【总结】
论语第四章是孔子关于学习、交友和人生态度的经典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乐于交友,珍惜友谊,同时在面对困难和误解时,要保持君子的风度,以理智和冷静去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有朋自远方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详解:
“学而时习之”,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风云际会、波随浪逐,感而“有朋自远方来”。
“有”,非“有无”、“持有”之“有”,乃《左传》“是不有寡君也”之“有”,“友”之通假也。
“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的意思。
甲骨文中,“友”为双手并列。
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而合作互助,才是“友”。
在《论语》里,“友”的共同志向就是成“圣人之道”。
要成“圣人之道”,必须先成“圣人”。
要成“圣人”,必须先“圣”其时。
不“圣”其时,何以“圣”其人。
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
“圣人之道”,不是个人个体的私道、小道,而是普及天下、大善天下的公道、大道。
故君子行“圣人之道”,必有之、方类之。
“朋”,“凤”之古字,本义为凤凰。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
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本于此。
“有凤来仪”之地,即地灵之地,就是行“圣人之道”之地。
所以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就是“朋”。
所以行“圣人之道”之君子“自远方来”,就是“有凤来仪”。
“仪”者,法度也。
行“圣人之道”就是以“圣人之道”法度之,教化之,使“圣人之道”彰显天下。
所以“有朋”就是“友君子”,就是“君子友”,就是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成“圣人之道”而同行。
“自”,不是介词表示的“时间、方位的由始”,而是依旧、依然的意思。
“远”,不单指空间上的远,而含有遥远、久远、深远之义。
“方”,不是方向之方,而是“旁”的通假,是广大的意思。
《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君子“行”圣人之道,也是“方行”,要将圣人之道“方行天下,至于海表”。
“来”,由彼至此、由远及近,浩浩汤汤,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天地浩然正气升腾之景象也。
“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如人中之凤,依旧、依然,乘天地之正气,源远而流长、浩瀚而广大,由彼至此、由远及近,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
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
这样,才能“不亦乐乎”。
“乐”者,非le,是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