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培训讲学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教学教材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1、基础施工先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圆管涵具体位置,经校对无误后再进行施工。
软岩及土质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硬岩质基坑则采用风钻钻孔,松动爆破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须整平碾压密实或夯实,再检查标高,基底按设计图纸规范施工,铺设砂砾垫层。
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混凝土基座应按本规范规定施工,基座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图纸所示,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1.2、敷设圆管涵采用预制管涵。
(1)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如管壁厚度不同,应使内壁齐平。
(2)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3)任何管节位置设置准确。
(4)在软基上修筑涵管时,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1)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 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并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
如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应再用两层 150mm 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毛毡包缠并用铅丝邦扎接缝部位。
(2)如果图纸规定,在管节接缝填塞好后,应在其外部设置 20 级混凝土箍圈。
箍圈环绕接缝浇筑好后,应给予充分养生,使获得满意的强度而不产生裂缝、脱落。
(3)当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时,在承口端应先坐以下硬性水泥砂浆,在管节套接以后再在承口端的环形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
(4)当管节采用套环接缝时,应按接缝形式分别采用沥青麻絮、水泥砂浆或沥青砂紧密填塞所有接缝,使其稳固、耐久和不漏水。
圆管涵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
PART THREE
基础垫层施工
1、基础垫层施工
在基坑开挖到设计 标高后,在基底铺筑 20cm、透水性好、粒 度均匀的砂砾垫层,两 端2m范围内砂砾垫层 加深为52cm,砂砾填 筑完成后采用小型夯机 压实,并报送监理工程 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基础垫层施工
基础混凝土垫层设计采用32cm C25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 集中按规定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浇筑振捣。 垫层施工时,应注意纵向线形的平顺和构件就位点高程的准确。砼 自由下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以防发生离析现象,否则应设串筒等 设施。基础垫层砼浇筑采用滑槽施工,在无法进行滑槽施工时采用 吊车配合料斗进行。
1、基础垫层施工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采用3m铝合金导梁反复检查混凝 土垫层基础平整度,平整度超出 5mm的应人工将混凝土表面整平, 整平结束后用磨光机并配合以人工 抹光,保证抹光质量。砼浇筑完毕 后12小时内开始对混凝土采取塑料 薄膜或土工布加以覆盖浇水养生, 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PART
3、技术准备
施工配合比取得监理工 程师的批复;开工前完成对 所有技术人员和工班人员的 技术和安全交底,召开施工 准备会和技术交底会,明确 各岗位职责、责任分工及工 作程序流程;对涵洞施工现 场进行测量放样,当设计位 置和沟底高程与现场明显不 符时,应及时告知监理工程 师和设计代表,并进行调整。
PART
PART
FIVE
洞口施工
1、洞口施工
字墙洞口在浇筑管涵管座护壁混凝土同时支模浇筑完成,八字 墙洞口在涵洞洞身安装完成后,放出进出水口基础轮廓线,即可支 模板,浇筑混凝土(同管底施工)。
施工注意事项: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施工;配2米铝合金尺; 模板支撑牢固,不得有胀模跑模现象;浇注完成后应进行帽石顶面 的修饰,保证表面平整光滑;顶面修饰采用三次收浆:第一次用木 抹子抹平,第二次用铁抹子抹平初压光,第三次待混凝土初凝时用轧 子用力轧光。面层有较大骨料时挑掉,补水泥浆,然后用光面灰板 收光,保证线形流畅无明显纹路、起伏。
圆管涵施工方法
圆管涵施工方法一、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开挖基坑→砂砾垫层→浇筑基底砼→安放管节→浇筑管座砼→八字墙、截水墙及洞口铺砌→台背回填二、施工放样使用全站仪对涵位进行定位,施工前放出中桩涵洞轴线并四角及基础边线。
施工前详细审核图纸并计划如沉降缝位置。
三、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按基坑范围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上30cm再用人工精细找平并按要求修整。
清至设计标高后用轻型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如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需报请变更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如满足要求可继续施工。
砂砾垫层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
四、基础浇筑(1)根据涵洞基础尺寸将基坑两侧整理成型或用模板进行浇筑。
管基分两次进行浇筑。
第一次浇至管底外壁下2~3cm,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进行管节安装,安装完毕后再进行二次浇筑。
(2)混凝土由拌合站按设计要求拌制运至工地。
第一次浇筑应使砼顶面符合设计坡度表面平整。
第二次浇筑前应将顶面打毛,在管节两侧进行对称浇筑。
五、管节安装(1)管节预制完成,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安装。
安装时由中间沉降缝处向两侧进行,确保管端与沉降缝处在同一垂直断面上。
同时在管底垫2~3cm水泥砂浆,确保管节顺直、稳定。
(3)安装完成后,管节间缝隙按设计要求使用麻绳、4层沥青浸制麻布及粗铅丝绑扎。
六、八字墙、截水墙及洞口铺砌(1)八字墙、截水墙及洞口铺砌均为M7.5浆砌片石。
(2)片石砌体应成行铺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层次,镶面石应按一丁一顺砌筑,任何层次石块应与邻层石块搭接至少80mm,砂浆砌筑缝宽应不大于30mm。
(3)在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
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括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作好准备。
(4)勾好缝或灌好浆的砌体在完工后,视水泥种类及气候情况,在7~14d内应加强养生。
七、涵背回填(1)涵管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采用两侧对称分层夯实。
分层垫筑厚度不大于20cm,压实度不小于95%。
圆管涵施工工艺
13。
2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13。
2.1工艺概述圆管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拼装在涵座上的涵洞。
圆管涵一般作为过水涵洞.圆管涵结构要素见图13.4。
1。
圆管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
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图13.2.1 圆管涵结构要素13。
2.2作业内容圆管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及管座施工、管节吊装、防水层施工、端翼墙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2。
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圆管涵预制管节各部位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3-1和13.2。
3-2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
3-3的规定。
2、涵身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圆管拼缝缝端面应竖直、平整.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节检查不少于1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13.2。
4工艺流程图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2。
4:图13.2。
4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
2。
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圆管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2m的深基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5m的深基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⑶做好相关施工技术交底,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
⑷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涵洞的平面位置。
⑸基坑开挖前认真阅读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及水文状况,掌握地下常水位及施工水位情况。
⑹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重要管线需提前向有关部门提报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
圆管涵施工工艺及方法
圆管涵整体施工工艺及方法圆管涵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如下施工工序,并每完成一道工序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一、施工工艺圆管涵施工工序:施工放样→基础开挖→基底夯实→地基承载力检测→基础垫层施工→管座混凝土浇筑→管节敷设→附属工程施工。
二、施工方法1 基础开挖(1)基础开挖前,采用全站仪测出涵管的轴线,并放出基础的开挖轮廓线,为保证基础施工时的工作面,基坑开挖时在基坑的四周设置加宽50cm做为施工平台。
对于有地下水的基坑,应在基坑之外挖临时集水井,在基坑周边开挖宽20cm、深20cm的排水管,与集水井接通,抽排地下水。
土质基坑为防止积水软化地基,在基坑开挖到底面设计标高时,经平整夯实后,不能紧接着进行基础施工时,应在基础底部铺设一层厚5cm的水泥砂浆,保证地基不受雨水浸泡。
(2)基坑边坡的坡度视地质情况而定,一般采用1:0.5~1:1,弃土应堆至距基坑边缘3米以外,并尽快将基坑开挖的土方运走。
为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在基坑外侧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3)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挖至接近设计基底标高时,保留0.2米厚的一层,不得用挖掘机挠动,待施工基础前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将松散的土体清理干净。
(4)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技术及试验部门及时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测,报检合格立即组织基础施工,减少基础的暴露时间。
(5)基础开挖后试验检测基底承载力如不满足设计要求,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并上报相应基底处理技术方案,确保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地基检验基础模板安装前,对基坑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内容为:(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采用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基底应无积水、杂物。
(4)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3 基础施工(1)模板①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使用前先用手提砂轮将模板表面的锈迹处理干净,并用涂刷脱模剂。
②相邻模板采用U型卡进行连接,在模板内侧每一米加设一道100×100mm的对口方木加固,模板外侧在模板的底部和中上部各加设一道方木支撑,水平间距为0.6m,支撑顶在基坑的侧壁上,方木下设置木垫块。
圆管涵工程施工技术方案9
圆管涵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管涵工程施工流程见下图。
管涵工程施工流程图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地下管线、电缆等埋设情况,对可能受到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和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措施迁移与保护。
根据通道所在位置,对场地采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后,组织施工人员、机具进场、备足材料,准备好施工用水、用电。
2.施工放样基坑开挖施工前,应按图纸要求的标高、位置进行测量放线,施工放线时,必须注意管涵全长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
检查涵洞的具体位置、角度、进出口标高与实际地形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则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移位或标高调整。
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准确定出通道中心及纵横轴线,以轴线为依据测出基础边线位置并测出标高。
3.基坑开挖1)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
首先用挖掘机按预定的坡度进行开挖,并随时检查以防止挖至设计高程时,出现基坑超挖。
2) 当基坑内有水时,应设置集水坑或排水沟,并用抽水机将集水排出。
3) 挖出的土如果不能利用填方应用自卸式汽车运至弃土场,可利用的土方将运至邻近填方段落。
不能即时运走的土方应堆放在不影响基坑稳定的范围外。
基坑顶有机械设备时,应远离基坑,以保证坑壁边坡稳定。
4)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基坑底地基承载力。
如果能满足设计要求;应用人工将基底检平,修整至满足设计要求。
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基坑,检验合格并作好隐蔽工程的照像和摄像工作后进入下道工序。
5) 如果基坑开挖至设标高后不能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
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以及业主。
待定出变更处治方案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砂浆拌合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水泥、河砂和水的掺配严格按施工配合比用重量掺配。
并保证拌合机的拌合时间每盘不能小于3min。
拌制后的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及适宜的硬化速度。
5.砂浆浆砌片石换填1) 基底处理(1) 基底为斜坡时,应按设计要求挖成水平台阶,基底应大致检平,有泥土时应冲洗干净。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审核设计文件→施工放线→基础开挖→基底处理及检测→基础垫层→基座混凝土→安装管节→洞口混凝土浇筑→回填。
2、主要施工方法(1)先准确放出开挖线,并且测量出高程,计算出每个断面应开挖的深度。
(2)由有施工经验的队伍进行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深度和宽度,不准欠挖,也尽量不超挖,基坑开挖完毕并清理余土、松散土料。
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及小型机具开挖配合整修,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铺筑。
如遇软弱地基层则进行地基换填处理。
(3)圆管运输与装卸管节在预制厂集中预制,再将预制好的管节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吊吊装就位,涵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涵管装卸工作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吊具进行;除非取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许可,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
存放场地的位置和装卸的操作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4)管基座施工时严格控制顶面标高,以保证管基座与管身紧密贴和,每节涵管的整个长度紧贴已浇筑好的基座上。
(5)管节铺设顺直,稳固,内壁齐平。
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接头面向上游,涵管紧贴基座,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
(6)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5mm,并用橡胶密封圈密封。
(7)管节安装完毕后及时进行出入口和附属工程的施工。
衔接处圆顺,进出水口顺直,保证上下游水流畅通。
(8)混凝土施工采用标准计量,机械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送,机械振捣。
(9)当涵洞施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及时进行回填土。
施工时在管节两侧对称分层夯填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并分层检测密实度,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作业。
3、施工注意事项管座混凝土与管身紧密相贴,使圆管受力均匀。
管节接头采用对头拼接,接缝小于5mm,并用橡胶密封圈密封。
管节沉降缝必须与基础沉降缝一致,沉降缝宽约2cm,并用防水沥青麻絮填塞。
各管节顺流水坡成平顺直线,如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在内壁取平。
所有管节接缝和沉降缝均密不透水。
圆管涵施工的工艺流程
圆管涵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地基处理→管座基础浇筑→管节安装→剩余的管座基础浇筑→接缝处理→洞口砌筑→涵背回填等。
1、测量放样圆管涵在施工之前,首先要通过测量放样来确定涵洞平面轴线位置、涵洞长度以及施工宽度,并用石灰放出边线。
2、地基处理在管座基础施工之前,必须对基础地基进行处理。
进行基底的清理与整平,夯实至符合设计的要求。
3、基础浇筑管座基础一般可考虑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分两次浇筑:管下基础厚度在20厘米左右,管节安装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的管座基础,基础混凝土标号不应小于10号。
在管座基础浇筑之前,也可先填10厘米左右的砂砾垫层,用以增加基础均匀性。
为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管座基础应设置沉降缝。
岩石地基上也可不做基础,仅在圆管下铺一层垫层混凝土,其厚度可在5厘米左右。
4、管节安装涵管一般采用预制件,应待基础强度合格后方可进行管节安装。
管节安装,应先在基础上标示出涵管中心线,并先安装进、出水口处的端部管节以控制涵管全长,然后逐节安装中部管节。
并保持整体轴线不出现偏位。
各相邻管节应保持底面不出现错口,安装时应用水平对接头处进行检查。
相邻管节的接缝宽度应不大于1至2厘米。
5、接缝处理为防止接头漏水,应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
一般圆管涵采用平口接头,其接缝通常先用热沥青浸透过的麻絮填塞,然后用热沥青填充,最后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裹两层。
有条件的施工队也可对管身段进行涂热沥青防水处理。
6、洞口砌筑圆管涵一般常采用端墙式洞口(也称为“一”字墙洞口),可砌石或混凝土浇筑。
端墙式洞口一般在端墙外用锥坡与天然沟槽及路基相连接。
石料丰富的地区也可采用“八”字墙洞口。
为防止水流冲刷,应对进口沟床及出口沟槽进行铺砌加固,铺砌长度一般不小于1米,水流速度较大时延长铺砌长度或加深截水墙。
7、涵背回填涵背回填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进行水平分层填筑、夯实。
填筑材料宜选用透水性好的砂砾。
8、圆管涵施工的质量要求圆管涵施工的整体质量要求是:涵洞顺直、进出口平顺,涵管无阻水现象;外观上要求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