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热学第讲分子动理论内能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高考复习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PPT课件

物理高考复习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PPT课件
INNOVATIVE DESIGN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十四章 热 学
课程标准内容及要求
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1.实验十七:通过实验,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科学探究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2.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的实验证据。
物理规律
3.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观察并能解释布朗运动。了解分子运动速率 分布的统计规律,知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的物理意义。
过好双基关 研透命题点 课时限时练
过好双基关
(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
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可知:
①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_零___。
②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_引__力___。
③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_斥__力___。
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等于斥力, 分子力为零,故A错误;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分子 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力表现 为引力,故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 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C正确;当分子间 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故D正确。
过好双基关 研透命题点 课时限时练
④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 m)时,分子
图1
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创新设计
过好双基关 研透命题点 课时限时练
过好双基关
创新设计
【自测1】 (多选)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
中正确的是(CD )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内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内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多少.
(2)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势能不一定增大,反之亦然.
2021/4/17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内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3
21
方法导学
2021/4/17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内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3
22
思维导悟 导悟 1 分子动能 【例 1】 (多选)关于分子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 B 错误,C 正确;理想气体的气体分子
本身的体积和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故 D 错误.
答案:C
2021/4/17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内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3
29
导悟 3 分子势能的图象问题 【例 3】 如图 7-5-2 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 处,乙分子位于 r 轴上, 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为斥力,F<0 为 引力,a、b、c、d 为 r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 a 处由静止释放,则( )
了.
2021/4/17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内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3
28
针对训练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 ) A.分子平均势能减小 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 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故 A 错误;在升温过程中,分子的平
2021/4/17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5内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3
10
(2)特点:①由于分子热运动的无规则性,同一物体里各分子的动能并不相同,这与 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动能不同.
②每个分子的动能时刻变化(因为碰撞),同一分子在不同时刻动能也不同,故研究某 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 《分子热运动》内能优质课件PPT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 《分子热运动》内能优质课件PPT
•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1/02/22
10
观察与思考二:液体扩散
2021/02/22
11
观察与思考二:液体扩散
• 讨论: 分界面变模糊说明了什么? 水颜色变深说明了什么? 其原因是什么?
• 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021/02/22
12
2021/02/22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2021/02/22
1
学习目标
•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 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引力。
2021/02/22
2.将体积分别为V1和V2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
的液体的总体积V总 _<___(选填“>”,“<”或 “__=_间_”_隙_)_V__1 +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2021/02/22
5
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 分子的直径数量级大约只有10-10m,因此 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100亿 ( 1010)次,如果人们计数的速度也这 么快,一个人要把1cm3空气中的分子数 完,也要80多年!
观察与实验三:固体扩散
•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 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 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 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 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 渗透了约1mm深。
•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结论:固体分子在不停
地运动着
13
归纳
•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 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上把 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内能 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内能 课件

例2 A、B两分子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若将B 分子向A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
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势能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B )
A.分子力始终对B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B.分子力先对B做正功,而后B克服分子力做功,分
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B分子先克服分子力做功,而后分子力对B做正功,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间的距离不断减小,所以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解析 将B分子从距离等于分子直径10倍处向A分子靠近,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 小,当r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又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B正确.
例3(多选)(2019·济宁市高二下期末)两分子间的斥力和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加,D错误;由以上
分析可知,当两分子距离变小的过程中,在r>r0的阶 段,分子力做正功,在r<r0的阶段,分子力做负功,
故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E正确.
三、内能
(1)结合影响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因素,从微观和 宏观角度讨论影响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2)物体的内能随机械能的变化而变化吗?内能可以 为零吗?
1.内能的决定因素 (1)宏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 积三个因素决定,同时也受物态变化的影响. (2)微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 定.
2.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比较 (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平均动能 的标志. (2)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 (3)热量指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等于物体内能的变化量.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分子力做功对应什么形式 的能量变化呢? (2)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 力做什么功?分子势能如何变化?分子间距离减小时, 分子力做什么功?分子势能如何变化? (3)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功情况以及分子 势能的变化情况又如何呢?

高考物理课件 第十三章 热学 13.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

高考物理课件 第十三章 热学 13.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
答案:ACD
3.(2018·江西南昌模拟)(多选)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若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 B.若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 C.若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 增大 D.若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 减小
直径为 d,则 V0=43πd23,联立解得 d= 3 6MN×Aρ1π0-3(单位为 m), 选项 C 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知,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
m=NMA,选项 E 正确. 答案:ACE
分子的(常用于固体和液体)
(2)立方体模型边长 d=3 V0.(常用于气体)
盘查考点·对点突破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很小 ①直径数量级为 10-10 m. ②质量数量级为 10-27~10-26 kg. (2)分子数目特别大: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02×1023 mol-1.
(3)微观量的估算方法 ①微观量:分子体积 V0、分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0. ②宏观量:物体的体积 V、摩尔体积 Vm、物体的质量 m、摩尔 质量 M、物体的密度 ρ.
解析:扩散现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或原子彼此进入对方 的现象;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扩散现象,选项 A、C、D 正确.
答案:ACD
2.(2018·贵阳模拟)(多选)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B.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悬浮微粒越小,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布朗运

选修热学分子动理论内能PPT.

选修热学分子动理论内能PPT.

②一个分子的体积:n N A 。(注:对气体V0为分子所
占空间体积)
M
③物体所含的分子数:m 0 或 V 0N V m AM NA13.620100.3561.0031023m 321029m 3。
M NA
④单位质量中所含的分子数:nVMNA13.6103201.51016036.010234102。
【解题探究】(1)1摩尔汞含有多少个汞原子? 提示:1摩尔汞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汞原子。 (2)如何计算摩尔体积? 提示:摩尔质量除以密度即为摩尔体积。 (3)如何计算1 cm3汞的质量?如何计算对应的物质的量?物 质的量乘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于什么? 提示:汞的体积乘汞的密度即为汞的质量;汞的质量除以摩尔 质量即为汞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乘NA等于原子数。
知识点 3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原理
利用油酸酒精溶液
V
在平静的水面上形
d
成单分子油膜,将 油酸分子看作球形,
S
测出一定体积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

算出油膜的厚度,其中V为一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S为
油膜面积,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
2.实验器材 盛水浅盘、滴管(或注射器)、试剂瓶、坐标纸、玻璃板、痱 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实验步骤 (1)取1 mL(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 mL的油酸酒 精溶液。 (2)往边长约为30~40 cm的浅盘中倒入约2 cm深的水,然后将 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典例透析1】已知汞的摩尔质量为M=200.5×10-3 kg/mol, 密度为ρ=13.6×103 kg/m3,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 求: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气体教学课件-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气体教学课件-ppt精品课件

BCD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 理论内 能第四 节气体 教学课 件(共1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 理论内 能第四 节气体 教学课 件(共1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 理论内 能第四 节气体 教学课 件(共1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6.科学家在对 黄 化 豌 豆 幼苗 切 段 的 实 验研 究 中 发 现 ,低 浓 度 的 生 长素 促 进 细 胞 的伸 长 , 但 生 长素 浓 度 增 高 到一 定 值 时 , 就会 促 进 切 段 中乙 烯 的 合 成 ,而 乙 烯 含 量 的增 高 , 反 过 来又 抑 制 了 生 长素 促 进 切 段 细胞 伸 长 的 作 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 理论内 能第四 节气体 教学课 件(共1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 理论内 能第四 节气体 教学课 件(共1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1.4


引入
新课
练习
2.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 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 (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9.使细胞具有 一 个 相 对 稳定 的 内 部 环 境。 在 物 质 的 运输 与 交 换 及 信息 传 递 中 起 决定 性 作 用 。

10.核糖体普 遍 分 布 在原 核 细 胞 和 真核 细 胞 中 , 因此 根 据 核 糖 体的 有 无 不 能 确定 这 些 生 物 的类 别 。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第五节内能教学课件 (共11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第五节内能教学课件 (共11张PPT)

分子力做正功, 分子势能减少。
互相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斥,力
共同 都做正
点: 功
.
被压缩的弹簧弹力 做正功,弹性势能 减小
互相排斥的分子 力做正功,分子 势能减小
F
r0 0
Ep
r0
3.分子势能的变化规律:
(规定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
F斥
r
F引
r>r0
F
F
1.从无穷远向平衡位置靠近, 分子力做正功,势能减小
r<r0
二、分子势能
1.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并 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2.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类同于弹 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弹簧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 负功时,弹性势能增加.
互相吸
引,力
做正功,
共同 势能减
点: 少
.
弹簧弹力做正功, 弹性势能减少。
F斥
F斥
2.从平衡位置向里继续靠近, 分子力做负功,势能增加
r
3.当两分子间距离r=r0时,
分子势能最小
4.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 (1)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2)从微观上看: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
三、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分子数有关,物体的分子数越多, 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物体的内能还与温度和 体积有关,当温度和体积变化时,分子的平均动 能和分子势能也会发生改变。可以认为,内能也 随着变化。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内能
机械能
观测运动 的形式 观测分子热运动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内能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内能PPT优秀课件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若F1=F2=F3 说明分子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分子种类没有关系,若 F1≠F2≠F3;说明分子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分子种类有关系。
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1块, 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 哪一杯更甜?为什么?
答案:装热水的杯子更甜。因为热水的温度高一些,分子热运动更加的 快,相同时间内扩散的程度越明显,糖溶解的程度会更大,因此更甜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显微镜下的分子结构
二、分子热运动(现象)
虽然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 间接判断分子是不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二、分子热运动(概念)
由实验可以看到,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diffusion )。 不仅仅是液体和气体,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 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1)要探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分子种类的关系,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实验器 材:表面干净的玻璃板一块、弹簧测力计一个、足量的水、酒精、花生油、细线。(2)实验 步骤:①用细线系住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图a),待玻璃板静 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②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 触(图b),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刚好脱离水面时记下此时的示数F1;③将 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再分别放到恰好与水槽内酒精面、花生油面相接触,重复上述实验, 并记下此时的示数F2、F3。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通常固体和液体 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 3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原理 利用油酸酒精溶液 在平静的水面上形 成单分子油膜,将 油酸分子看作球形, 测出一定体积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 d V 计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算出油膜的厚度,其中V为一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S为 油膜面积,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
2.实验器材 盛水浅盘、滴管(或注射器)、试剂瓶、坐标纸、玻璃板、痱 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实验步骤 (1)取1 mL(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 mL的油酸酒 精溶液。 (2)往边长约为30~40 cm的浅盘中倒入约2 cm深的水,然后将 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3)相互关系:
①一个分子的质量:m0
M NA
Vm NA

②一个分子的体积:V0 占空间体积)
(3)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知识点 2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Ⅰ 1.温度 一切达到_热__平__衡__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两种温标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关系:T=_t_+_2_7_3_._1_5_K。
3.分子的动能 (1)分子动能是_分__子__热__运__动__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 平均值,_温__度__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 _总__和__。
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
膜的面积。
(7)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据一滴油酸的体积V和薄膜的面积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
d V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
S
量级(单位为m)是否为10-10,若不是10-10需重做实验。
(7)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 (8)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时,痱子粉在水面上不均匀不 会影响实验结果。( )
分析: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 kg,氢分子质量的数 量级为10-27 kg,(1)错;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2)对;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3)错; 由T=t+273 K,知(4)对;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 运动而具有的能,(5)错;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 距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6)对;内能相同 的物体,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相同, 而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却不一定相同,(7)错;痱子粉在水 面上不均匀会影响油酸在水面上散开,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8)错。
选修热学第讲分子 动理论内能
知识点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 依据 阿伏伽德罗常数 Ⅰ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很小: ①直径数量级为_1_0_-1_0_m。 ②质量数量级为_1_0_-_27_~__1_0_-_26_kg。 (2)分子数目特别大: 阿伏伽德罗常数NA=__6_._0_2_×__1_0_23 mol-1。
考点 1 微观量的估算
解题
技巧
【考点解读】
1.求解分子直径时的两种模型
(1)把分子看作球形, d 3 6 V 0 ;
(2)把分子看作小立方体, d 3 V0 。 对于气体,按上述思路算出的不是分子直径,而是气体分子间
的平均距离。
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
(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 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
2.分子的热运动 (1)布朗运动: ①永不停息、_无__规__则__运动。 ②颗粒越小,运动越_明__显__。 ③温度越高,运动越_激__烈__。 ④运动轨迹不确定,只能用不同时刻的位置连线确定_微__粒__做 无规则运动。 ⑤不能直接观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用悬浮的_固__体__小__颗__粒__ 的无规则运动来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热运动:物体分子永不停息地_无__规__则__运动,这种运动跟 温度_A_(A.有关 B.无关)。
(3)用滴管(或注射器)向量筒中滴入n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
液,使这些溶液的体积恰好为1 mL,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
体积 V 0
1 n
mL。
(4)用滴管(或注射器)向水面上滴入一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
溶液,油酸就在水面上慢慢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
(5)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一块较大的玻璃板盖在浅盘
【思考辨析】 (1)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定为10-26 kg。( ) (2)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 (3)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 (4)-33 ℃=240 K。( ) (5)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定向移动具有的能。( ) (6)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 而增大。(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减__小__,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_增__大__,_斥__力__比引力变化更快。
(2)分子力的特点:
①r=r0时(r0的数量级为10-10 m),F引=F斥,分子力F=0; ②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_斥__力__; ③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_引__力__; ④r>10r0时,F引、F斥迅速减为零,分子力F=_0_。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 它们的_相__对__位__置__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_分__子__间__距__离__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_体__积__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 (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_动__能__与_分__子__势__能__的总 和,是状态量。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_温__度__和_体__积__决 定。 (3)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_B_ (A.有关 B.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