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柳宝珠

随着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

现代社会的公共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政府为核心、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组织系统。

政府基本属性和职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以及当代公共事务变化发展的趋势,决定了作为公共组织最重要构成部分的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首要主体,也是公共管理的核心。

政府公共管理主体的首要地位,不仅决定于政府的本质属性以及政府与市场基本关系的根本要求,而且还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变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管理的需求上。

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治性公共事务的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作为涉及社会全体公众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其基本内涵有政治性事务、经济性事务和狭义社会性事务。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农耕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简单,占居社会主要地位的是政治性公共事务,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主要集中在这一范围内并体现为阶级性极强的政治统治,而在当代,随着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样化的要求,使原先许多属于个人的、市场的事务具有了公共的性质,进入了社会公共事务的领域;另一方面是随着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以及国家内部阶级对抗的相对减弱,政治性公共事务相对减少,从而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事务呈现了非政治性公共事务不断扩大的发展势头。

公共事务必须由社会公共组织来进行协调和管理,而政府正是社会中基于管理公共事务而产生的最基本的公共机构。因此,伴随着非政治性公共事务的增加,统筹管理这些公共事务的职能也必然并首先进入政府领域,使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阶级统治职能相对的社会管理职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为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增进新的具体的内容。而且,为了适应这

一非政治性公共事务日益扩大的趋势,首先需要社会从总体上对公共经济事务和对由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构成的公共事务的发展,确立基本的管理体制和规范,这一属于管理主体范畴的重要管理任务,非公共组织中最权威的政府莫属。所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治性公共事务的扩大,公共事务的变化发展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管理的主体首先是政府。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趋势,也决定了公共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治性公共事务日益扩大的趋势,其基本动因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和公众生活多样化的需求,这也正是当代民主化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如何协调好这一民主化浪潮下的市场经济中复杂的多元的利益和需求,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课题。任何民主都是在一定法律范围内的民主,而民主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行为的法律化,而市场经济根本就是一种民主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是法制经济,因而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趋势,就是管理的法律化和规范化。所谓法律化,就是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即一方面把公共事务的内容纳入法律之中,明确其作用的范围和程序,另一方面对公共管理的过程、公共管理机构的权限予以具体的规定,使整个管理活动依法进行。所谓规范化,就是公共管理部门依据公共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要求,确定公共事务发展的标准和指标。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主要指行政机关,也包括立法和司法机关,而且对公共管理过程而言,法律只是确立了基本的管理范围和行为准则,往往还必须由遵循法律的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规章等对管理的法律化予以保证,尤其是对具体地区的和某一部门的管理来说更是如此。同时,一个社会或地区的公共事务的发展标准和指标,通常也是由政府制定,或最终必须经政府认可才可颁布。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法律化和规范化,与政府密切相关并首先取决于政府。

政府不仅是公共管理的首要主体,而且还是公共管理的核心。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这一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或环节:

首先,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构成公共管理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其基本特性就是公共性,而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共事务正是由于这一公共性而表现出同一性。但是,并不是有相同的公共事

务就必然有相同的公共管理,因为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体在对公共事务客观实际认识的基础上,针对一定社会的条件和需求作出的协调和控制。公共管理的范围、管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是由公共组织中的政府决定的。虽然政府不可能在根本上违反公共事务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这一客观要求则取决于政府的认识,以及政府所代表的利益制约。

其次,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所谓公共管理体制,是指为实现管理目标,由一定管理主体按一定原则组成、并相应具有各自的职责权限和分工的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在法律化规范化的现代公共管理中,哪些组织可以作为管理的主体,各管理主体的基本地位和职责权限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整个管理体制的运行规则,都是由相关法律法规决定的,是由公共政策确定的。政府虽然也属于整个公共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但由于政府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这些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因而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管理体制和运行。

最后,政府是公共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在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这一管理主体系统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即除了有关公共管理的基本规则由政府制订,其他主体主要是实施外,政府还负有对其他主体进行管理之责。这种管理既可以是直接的行政监督,也可以是通过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手段的制约。正因为如此,公共管理主体系统中的非政府组织等是一身二任,即作为管理者,与政府一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作为被管理者,接受政府的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管,受制于法律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府。

对于直接涉及到公众基本生活利益的事务,政府不能干也干不好,企业不愿干也不合适干,而只能交由社会并最终由非政府组织来干。从人类历史发展看,非政府组织正是为适应这一类事务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凭借社会权力,通过自身以市场为基础的活动,自行解决、代表或反映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因此,从根本上说,公共事务的本质要求和公共管理不同层次或领域的存在,以及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主体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

在当代,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主体,有其合理性。

首先,非政府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公共

管理的必然主体。公共事务作为涉及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事务,本身就是产生于社会,这些事务的解决或公众需求的满足,也最终必然通过为公众提供服务而落实到社会,这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现实中,面对广大公众丰富多样的需求,不仅诸多的具体服务,如社区服务等等应该交由非政府组织向公众提供,而且在许多公共领域或对许多社会公共事务,如艺术院团、出版物、影视节目及各类体育活动等,如果根据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交由社会中介组织办理,实现行业自律,管理效果往往要好于政府组织。因此,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最终实现离不开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承担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既是社会自我管理的本质反映,也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内在需求。

其次,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从政府社会管理的角度看,政府管理公共事务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关系公众基本生活质量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但在现代社会,由于政府往往受到各种势力的制约,以及政府庞大的科层机构所带来的对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机会反应不够灵敏,以及提供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等不足,因而在现实中,许多国家不得不进行公共物品的供给向民间转移的改革,诸多过去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物品,变成了由政府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提供,即将具体的公共事务的管理服务责任由非政府组织承担,而非政府组织在市场基础上的活动及其相互间的竞争,提高了公共物品的供给和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当代的实践表明,在公共产品供给的操作、实施层面,非政府组织往往比政府部门具有更高的效率,非政府组织应该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

最后,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现代社会,公众的兴趣、价值观念、经济利益等高度多样化,社会也分化为众多的阶级、阶层,以及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这样,一方面是政府社会管理日益丰富、复杂;另一方面政府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局限。于是,本身更具多样性的非政府组织就应运而生,在许多方面弥补政府管理之不足。

当代社会发展表明,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不能互相替代。政府并非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管理,但政府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治理者、管理者。在现代社会舞台上的三大角色——政府、营利部门(企业组织)、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三者各司其职,营利部门主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主要致

力于社会管理与服务;政府则站在更高层次上制定法律、政策调节来实现宏观管理和宏观调控。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三者是一种冲突、竞争、合作的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不可避免地出现竞争行为,同时,两者在很多领域又呈现一种合作伙伴关系。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企业的关系也是互为补充的,有些行业,非营利机构会比企业发挥更好的作用。

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从理论上看,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人类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用以调节和控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工具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今天,科学、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复杂化,特别是高新技术革命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当代政府面临着复杂、动态、多元的环境,政府已无法成为唯一的治理者,它必须依靠与民众、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与共同管理。政府主要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是为政治职能服务的,政府不可能将全部事务纳入管理范围。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量社会事务必须由社会自行管理,只是某些特定的事务才必须由政府管理。政府职能也是调整变化的,这在客观上要求存在多元主体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

从现实看,全球化趋势要求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全球化问题的增多与现有政治实体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剧。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国际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与问题越来越迫切需要各民族国家进行更多的合作。世界需要包括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各社会主体的协调与合作,这就是全球治理。有人甚至提出全球公民社会的思想,强调发展跨国社会力量,弥补政治权力的遗漏。这都是强调在全球问题上以多元主义取代以前单纯以国家为中心的思想。

国际公共事务是指主权国家以外的,影响国家发展、人类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以及其它必须依靠国际社会进行共同治理才能解决的公共性事务。国际公共事务具有国际性、公共性的特性,需要多种权力主体进行共同管理。只有上升为需要多种权力主体进行管理,这类事务才能具有公共性。而且,没有多种权力主体形成共识进行问题的处理,就不可能或者说是难以解决的。

从公共管理本身看,公共事务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由于社会分工,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两类,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和服务,而市场提供的是私人物品。因此,社会组织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是政府部门(公共部门),而提供私人物品的是企业部门(私人部门)。但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物品的种类越来越复杂,大量的物品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而生产和管理这种中间状态的物品由政府或企业来承担,会产生生产效率低下和调节失灵的弊端,这就需要由一种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来承担这些物品的生产和管理,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类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就是所谓第三部门,也就是非政府公共组织。

社会公共事务主要涵盖教育、科学、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环境等领域,以及公共财政、社会政策,经济学通常把社会公共事务称之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纯公共品的产权无法界定,因而只能由政府提供,在现实生活中,纯公共物品屈指可数,如国防、外交等,大多是准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非政府组织提供。一般来说,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是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高效提供,但政府不是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给者,很多由以非政府的方式(如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等)来提供更有效。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多变,完全由政府来承担这些事务是不现实的。

政府职能转换也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过去,政府是全能的,这与计划经济是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再是全能的,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社会事务并不因为政府的这种变化而变得少了。相反,社会事务却变得越来越多。如此一来,许多事务就只能由非政府组织来实施管理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和繁重,公共管理主体必然走向多元化。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公民社会将不断壮大和成熟。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与政府(公域)、市场(私域)相对应的第三部门(第三域)在全球迅速壮大发展,它为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提供了新的可能,成了社会管理与发展的又一基本组织体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公共组织如社会

中介组织、社区组织、民办非企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迅速发展,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政府公共行政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公共事务与社会公众都具有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问题成为了公共行政的对象,而国际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使超越国界和主权的国际合作成为必要。这些都势必导致政府职能的泛化,使政府公共行政干预与涉猎的范围扩大。因为只有通过政府公共行政行为,才有可能制定出长期的、综合性的实施计划,确保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现实中许多国际经济的谈判与合作也都是以政府间的谈判与合作表现出来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也是国际经济政治化的过程,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政治机构之间的合作才能解决。这都会使得政府公共行政活动超越国界而广泛参与国家间、政府间的联系与合作。

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也要求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经济学家经常将资源的最大效率配置称为“帕累托最优”,并将其作为检验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种准则,它指的是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余的人不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反之,如果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那么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方法,至少一部分人可提高福利水平,而没有任何人境况恶化。在公共管理问题上,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可发挥各个主体的特殊作用,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

建立民主社会也必然要求和最终出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现在社会公共管理出现民主合作的趋势。社会公共管理的制度机制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就管理的一般属性来看,社会管理包括规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反馈等管理职能。就其管理机制的特点来看,社会公共管理除了依法行使管理权限之外,特别注重民主协商、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以及伙伴关系等制度机制的建构。我们可以将这些机制概括为伙伴关系式的合作主义或民主合作机制。各国的实践表明,权威模式的行政命令主义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反倒容易导致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张。为了有效地实施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国家的政府开始注重同民间社会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就特定社会事务

形成网络式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强社会各方的沟通、协商、合作等方式,协同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营造民主合作的社会氛围。这也是治理理论所主张的管理策略。

在我国,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已成大势所趋,但这种趋势还过于缓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是政府主体独大,其它主体发育不足,难以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加快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的发展,使之与政府共同组成公共管理组织系统,就成为当前行政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1、加快政社分开,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自治化进程。

从规范的意义上说,非政府性和自治性本来就是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但是,现阶段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基本上由体制内生成,很多是从政府部门脱胎而来,或与政府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或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导致许多非政府组织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自治化的水平很低。加快非政府组织的自治化进程,关键在于政府管理部门。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的退出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微观社会领域的退出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继经济领域的政企分开的改革努力后,社会领域的政社分开的改革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只要是社会能做的事,政府就不要插手,最好是‘靠边站’”这样的观念必须在全社会建立起来,加快非政府组织的自治化进程。

2、加强引导,严格规范,使非政府组织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非政府组织并不是天然就可以搞好的。国家应根据现阶段非政府组织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加强引导,逐步制定和完善不同层次的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类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地位、宗旨、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关系、内部制度、人员保障、登记管理、权利义务及其与社会成员和政府的关系等,使非政府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当前要加紧制定结社法、行业协会法、商会法、社会团体管理法和基金会法等,并注意克服以往立法层次低、侧重登记管理、片面强调对非政府组织的严厉管理而忽视对其培育、支持和代表其成员合法利益等倾向。要依法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逐步改变用行政方法对非政府组织搞清理整顿的办法,建立和完善对非政府组织依法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为非政府组织的快速、连

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培育,最重要的是资金方面的资助。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的资金30%以上来自政府资助,如果缺乏政府提供的资源,许多非政府性组织就难以生存。政府负责提供资金,非政府组织承担服务性工作,非政府组织的服务实现了政府所期望的公共目标,政府资助则壮大了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能力,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我们应该吸取它们的经验,制定具体办法,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我国财政拨款占整个第三部门总投入的比例并不比发达国家低。这是因为,我国的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基本上都是由财政供养的。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和社会领域进一步向民间开放,国家包揽社会事务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变,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将大量减少,大量国家办的事业单位将逐步“断奶”,面向市场和社会寻找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这样的背景为非政府组织得到政府的经费提供了可能:政府可以把原来投向国办事业单位的部分经费用于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当然,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财政支持应当与传统的财政拨款有所区别。例如,采用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财政支持,并采用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的原则,建立制度化的评估机制。“不管我们的政府做什么,竞争要继续保持下去。”

4、加强非政府组织建设,提高非政府组织的能力。

目前中国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都面临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问题。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资金筹措和运作能力等,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在能力建设上面临的紧迫任务。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缺乏。我国非政府组织解决人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当是通过设计好的项目来吸引高素质的志愿人员,如果我国的非政府组织都能利用好志愿者资源,那么这一人才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由于非政府组织本身的特殊性,通过吸收高素质的志愿者来弥补人才资源的不足是非政府组织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另一条有效途径是加强员工和志愿者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组织的能力建设,这也是国际上流行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据调查,非政府组织急需培训的内容包括组织管理、相关法律知识、筹资策略、项目管理和外语培训等方面。因此,今后有关部门也可以针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建设需求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

2、王绍光:《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3、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刘树信:《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发展》,《新东方》2003年第8期。

6、句华,:《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发展走向》,《新东方》2003年第8期。

7、莱斯特·萨拉门:《非营利部门的崛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效率 1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 (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1)内涵—经济价值观; 2 )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 (1)综合性; (2)层次性; (3)可测定性; (4)相对性; (5)滞后延伸性。 2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 性质:(1)正效率(2)负效率 主体:(1)个体效率(2)群体效率 层次:(1)决策效率(2)管理效率(3)执行效率 实现程度:(1)计划效率(2)实际效率 3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总: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1 经济调解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1)计划手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2 市场监管 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制度建设 ◇2加强信用建设 ◇3从严监管 3)反对垄断 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 3 社会管理 1)人口管理 2)环境管理 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 4)维护社会秩序 4 公共服务 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基础设施建设 三、行政组织 1 行政组织的概念 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 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 2)机构设置 3)职权划分 4)职位配置 5)人员结构 6)管理方式 7)运行程序 8)法律规范 2 行政组织的特点: 1)权威性2)服务性3)层级性4)适应性5)合法性6)强制性 3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构成: 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 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 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 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 审计机关——经济监督 5)派出机关

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共管理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深刻地改变了社会治理的环境,这也导致了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变革。公共管理推崇多元互动的治理机制,把社会性问题的解决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它追求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求动员一切可以调动和利用的力量,建立起一套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以多元互动为特征的,以公民社会为背景和基础的管理体系。政府要治理但不实干,其职责是“穿针引线,把稀缺的公共资源结合起来以达到目的”,这就需要依靠多方力量来进行公共物品的供给。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自治力量的形成,改变了传统上政府垄断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 公共管理主体构成的多元化 传统公共行政的主体主要指政府组织,而现代公共行政是一个由各种类型的公共组织纵横联结所结成的网络,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公民也可以从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结构中,政府并非是唯一的行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其核心地位的动摇。首先,政府作为典型的公共组织,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存在的目的和功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尤其是社会核心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直接提供和生产,政府在政策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平等、防止歧视或剥削、保障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保持全社会的凝聚力等方面倾向更胜一筹。其次,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承担着“元治理”的角色,决定着整个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以及整个公共管理的体制和运行,它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地位不一样,是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非政府组织是指与政府相对的民间组织,强调与政府的区别,其概念外延太大,并容易被理解为除政府外的所有组织。准政府组织是指介于政府与个人、家庭、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其权力的来源、运作及其组织结构建制与政府相类似,即强调与政府的类似性质,这一概念容易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相混淆。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互益活动的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外延也太大,不仅容易被理解为除营利的经济组织、政党组织、宗教组织之外的所有组织,而且在现实中常常与其他概念混用,如有学者认为非营利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可以换用,并将我国的事业单位和各种基金会组织看成是非营利组织。 社会中介组织是指存在于政府与个人之间,以自治为核心,承担部分公共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强调该类组织的中介性,其范围过于宽泛,缺乏分类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其他组织如事业单位以至企业都具有中介性。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是一种泛称,没有法定含义。 公共管理主体行为的多元化 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不仅仅体现在主体数量上的多元化,而且这一多元化还体现在多重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公共管理的价值理念、公共管理的途径、公共管理的工具及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多元化,正是公共管理行为本身的多元化不断重塑与完善着公共管理的主体结构。 (1)公共管理价值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作为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其核心价值的重新确立。在传统农业社会,秩序居于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地位,其他一切

社会行政(思考题整理)

社会行政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 1.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管理、公共行政 2.社会工作行政是什么? 3.试比较社会工作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4.试比较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管理。 5.简要回答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行政、政府行政的共同之处。 6.与工商行政、政府行政相比,社会工作行政的不同之处何在? 7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管理的区别在哪儿? 8社会工作行政有哪些职责? 9如何认识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10社会工作行政的原则有哪些? 11试说明社会工作行政的程序。 12社会工作行政有哪些推行要件? 13结合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行政、政府行政的共性与差异,试论述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14结合所学知识,请设想社会工作行政的可能发展趋势。 第二章 1社会工作行政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2社会工作行政者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3社会工作行政者应有的专业态度包括哪些? 4社会工作行政的道德准则有哪些? 5您认为哪个公共行政理论比较适用于社会工作领域? 6试比较官僚制行政和民主制行政。 7述评各种管理理论在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应用。 8结合实际,谈一谈社会工作机构应如何实现卓越管理。 9述评全面品质管理在社会工作机构中的运用。 第三章 1做伦理决定的途径有哪些? 2如何筛查伦理原则? 3伦理抉择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4试简要回答伦理抉择的过程? 5在哪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有可能被起诉渎职?如何避免? 6如何防范渎职行为? 7何谓“知后同意”?(案主)有效同意的标准有哪些? 8作为一名督导,在督导工作中应如何有效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章思考题 1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2社会工作行政者应该如何去影响公共政策或机构政策的改变? 3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试回答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建构原则。 5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试比较各种类型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7西方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共同之处何在? 8如何评价“福利国家”的优势与劣势? 9结合西方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经验,试论述应如何认识我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现状及其改革。 第五章思考题 1社会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目标管理、工作生活质量、职业生涯设计、组织文化、社会资本、团队建设、社会交待 2非赢利组织的特征、职能 3社会服务机构的特征 4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5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 6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方法 第六章思考题 1目标制定的原则 2计划的过程 3名义小组法、专家决策法(德尔菲技术法) 4决策过程 5社会服务计划的程序 6社会服务计划的方法 7社会服务计划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思考题 1团队、领导、沟通、协调 2机构组建、项目设计的过程 3社会服务机构董事会的职责 4社会服务机构中的领导 5沟通的阶段 6沟通的类别 7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沟通 8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协调 9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控制

公共管理学网上记分作业参考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答案:C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A.公共性 B.历史性 C.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答案:A 3.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答案:A 4.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公共危机管理 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 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D.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答案:C 5.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B.管理途径 C.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答案:A 6.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法 B.实体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实践抽象法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成为了公共行政学中主流学派的是() A.新公共行政学 B.行为科学 C.政策科学 D.公共政策分析答案:

2.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纯公共产品B.准公共产品C.有形的公共产品D.无形的公共产品 3.威尔逊()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他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即()A.政治B.行政C.治理D.公共服务答案: 4.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A.管理途径B.政治途径C.法律途径D.组织命令途径答案: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实践抽象法 B.实体分析法 C.实验法D.系统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答案: 6.罗伯特·B·登哈特(·B·)把公共行政学理论概括为() A.政治与行政 B.官僚机构与民主政治 C.组织与管理 D.理论与实践 E.公共组织理论答案: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西蒙答案:A 2.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答案:A 3.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

公共管理学第4讲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三讲公共管理的主体 学习要点: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公共组织的基本结构 ·公共组织的类型和作用 ·公共组织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一节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概念 (一)组织 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二)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此外,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也构成了现代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与其它社会组织一样,构成公共组织的要素有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 1.物质要素 (1)人员。 (2)经费。 (3)物资设备 2.精神要素 (1)目标。 (2)责权结构。 (3)人际关系。 二、公共组织的性质 (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1.活动的目的不同。非公共组织追求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其目的是为社会中的相关利益者服务。公共组织则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它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国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不同。非公共组织以从事商品、劳务生产为活动内容,向社会提供的是各种不同的私人产品,消费者必须支付货币,才能购买和享用其产品。公共组织则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3.管理对象不同。非公共组织只能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对于本组织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的活动则无权干涉。而公共组织的管辖范围则可以是整个社会,对其职权范围内的

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柳宝珠 随着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 一 现代社会的公共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政府为核心、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组织系统。 政府基本属性和职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以及当代公共事务变化发展的趋势,决定了作为公共组织最重要构成部分的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首要主体,也是公共管理的核心。 政府公共管理主体的首要地位,不仅决定于政府的本质属性以及政府与市场基本关系的根本要求,而且还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变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管理的需求上。 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治性公共事务的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作为涉及社会全体公众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其基本内涵有政治性事务、经济性事务和狭义社会性事务。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农耕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简单,占居社会主要地位的是政治性公共事务,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主要集中在这一范围内并体现为阶级性极强的政治统治,而在当代,随着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样化的要求,使原先许多属于个人的、市场的事务具有了公共的性质,进入了社会公共事务的领域;另一方面是随着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以及国家内部阶级对抗的相对减弱,政治性公共事务相对减少,从而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事务呈现了非政治性公共事务不断扩大的发展势头。 公共事务必须由社会公共组织来进行协调和管理,而政府正是社会中基于管理公共事务而产生的最基本的公共机构。因此,伴随着非政治性公共事务的增加,统筹管理这些公共事务的职能也必然并首先进入政府领域,使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阶级统治职能相对的社会管理职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为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增进新的具体的内容。而且,为了适应这

社会行政学 习题一

社会行政学习题一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员工培训的是(C)P125 A岗前培训 B脱产培训 C离岗培训 D在职培训 2·下列选项中属于绩效表示形式的是(C)P127 A工作速度 B工作质量 C工作效率 D工作成果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督导的形式的是(C)P132 A个别督导 B小组督导 C一对多督导 D一对一督导 4·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服务机构资金审计的原则是(D )P144 A政策法规性原则 B客观公正性原则 C效益性原则 D合法性原则 5· 审计本质上是一项具有(C) 性的活动。P150 A法规性经济 B公正性政治 C独立性经济 D独立性政治 6 社会行政的要件除了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资源,社会服务机构,社会行政人员外还包括(A)P21 第一章 A 社会服务人员 B 弱势群体 C 专家 D 社会学家 7 下列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服务机构特点的选项是(D)P77~78 第四章 A 民间性 B 专业性 C 行业体系 D 政府兴办 8 社会服务计划的程序不包括(B)P89~90 第五章 A 确定社会需要 B 目标分解 C 提出备选服务方案 D 选择方案 9 团队类型不包括(D)P99~100 第六章 A 问题解决性团队

B 跨专业团队 C 自我管理型团队 D 一般团队 10 四分图领导模式由谁提出(B)P103 第六章 A 李克特 B 弗莱西曼 C 菲德勒 D 保罗 多选题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P17~19 第一章 A 社会政策是社会行政的基础 B 社会福利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 C 社会福利资源是社会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特征 2 非营利性组织特征(ABC)P67 第四章 A 非营利性 B 非政府性 C 志愿公益性 D 提供公共服务 3 社会服务规划的意义(ABCD)P81 第五章 A 明确组织发展方向 B 减少不确定性 C 集中人们对组织使命与目标的思考 D 为人们提供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 4·项目控制的内容包括(ABCD ) P161 A进度控制 B财务管理 C产出控制 D风险管理 5·下面哪些选项是属于社会服务评估中的总结性评估(BCD)P184 A努力的评估B成果的评估C适当表现的评估D成本—成效的评估 名字解释 1·社会审计:P150 是指依法成立的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接收机构的委托,对被审计机构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活动进行公证、评价的服务活动。

多元化评价

论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多元化评价 温家宝总理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评价模式,这就成了教育工作者乃至学生、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过去那种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成绩,教师水平的评价模式已根本不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让评价为教育服务,让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众多的优秀人才。 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1、教师科学、发展的评价,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中,我发现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造性,而不能只满足于一般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鼓励和引导他们看待问题要从多角度去思考,而不能满足于一种思维,要追求独特的创见,发展自己的潜能。而对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表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同时,实行“弹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规定。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各种活动之中,品尝实践的乐趣,实现“不同基础的人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自我导行式评价,唤醒自主认知意识。 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评价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赏识自我,例如:请你给自己评一评,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的,请你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五星,一面小红旗;请你自己奖励自己;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的评价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学生自我鼓励、自我欣赏、自我提升的过程。新课程评价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中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研究性学习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3. 第 3 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 【关键概念】 1.公共管理主体 公共管理主体的内涵应该包括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所谓公共管理主体,就是指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和个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公共组织并不包含政党、人大+政协等政治组织。 2.社会自治组织 3.职业自治组织 4.行业自治组织 5.学术自治组织 6.社区自治组织 7.综合自治组织 8.事业单位

9.线型结构 10.网络结构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公共管理主体的含义。 关于公共管理主体的含义,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把公共管理主体限定为公共组织体系,包括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两大类。 另一种观点是将公共管理主体理解为甚至等同于公共组织的组成人员。 因此,公共管理主体的内涵应该包括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所谓公共管理主体,就是指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和个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公共组织并不包含政党、人大+政协等政治组织。 2.公共管理主体包括哪些组织? 在我国,就组织层面而言,公共管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自治组织及事业单位。社会自治组织具体包括各种职业自治组织、行业自治组织、学术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综合自治组织。事业单位则主要是指不同于政党机关、国家机关、社会自治组织及企业的社会组织。 3.如何理解社会自治组织? (1)所谓社会自治组织,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为维护和发展共同事业、共同利益和社 会公共利益,自主自愿组成,实行自治自律,并对其成员提供一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以营利、政治及宗教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4.社会自治组织的范围如何界定,具体包括哪些组织 社会自治组织具有自治性、自律性、公益性、社会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社会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基本特征。具体地,在确定社会自治组织的范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独立性,即无依附关系。种依附关系包括经济上依赖、行政上附属以及精神上受控制。

现代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分析

机关的权限配置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主体性地位,具体体现为是否具有管辖事务的明确性、行为的自主性、法律地位的独立性以及国家监督的法制性。这种不同行政主体的出现无疑丰富了组织法上的法律关系的内容,拓宽了其研究的领域。正是基于行政分权制度产生的行政主体多元化,有关国家同地方团体,国家同其它公务法人之间的权限配置、监督方式成为组织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具体体现为:(1)行政主体的事务分配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首要标志在于是否具有明确的事务管辖权,以及能否在其管辖权限范围之内自主行为。因此,每一个行政主体都有其专属的事务管辖权。为明确国家与地方自治团体之间事务管辖范围,各国无不例外地将地方团体实施的公共事务作类型化区分,并根据其性质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与监督方式,如日本行政法中将地方团体的事务分为:①固有事务,②团体委任事务,③行政事务(地方、中央共管事务),④机关委任事务(即机关借用)。并且不同性质的事务管辖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国家对其监督方式与途径亦有所不同。(2)国家对衍生行政主体的监督国家对其它行政主体的监督方式不同于行政机关之间的层级管理。这种监督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定方式进行。以法国行政法中国家对地方团体的监督为例,其监督范围包括对机构的监督与对行为的监督(包括行政监督和财政监督),其中行政监督只能通过申请行政法院审查地方团体行为的合法性来实现。这种监督的法治化是国家同其他衍生行政主体之间关系的重要表现,因此,根据行政主体的不同性质、实施行政的手段分别给予不同的监督,科学合理的构架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组织法研究的重要课题。2、行政主体的多元化与作用法上的法律关系行政作用法上的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传统行政法中,这种关系表现为具有单方性、强制性的“权力关系”,即“支配关系”或称“本来的公法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职能超越了“公共权力”的行使,积极的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行政的需要,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特殊法人或公务法人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这些行政主体通常是以非权力的方式来履行行政职能。由此而产生的行政目的以及手段的多样化,打破了以“权力关系”为主导的行政法律关系模式,促使“非权力关系”亦称“管理关系”逐步形成。“这种法律关系基本上与私法关系(对等的权利主体相互间的关系)相同,只是因为其关系到公共福利的实现,因而在实体法上予以特殊的法处理。例如:公物的管理及公企业的经营等。”34因此,此类关系被称为“传来的公法关系”。这些非权力关系的出现,是现代行政扩张在法律关系上的体现。具体关系可图示如下:权力关系……本来的公法关系行政作用法上的法律关系(支配关系)公法上的管理关系……传来的公法关系非权力关系(提供服务的关系)私经济关系……私法关系回顾现代行政的发展,从公共权力到公共服务,从行政主体一元化到多元化,从权力关系至非权力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行政变迁的基本轨迹,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发掘其深刻的背景无疑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五、行政主体的多元化与我国相关理论的完善我国行政学界对行政主体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初,确切地讲是行政诉讼法颁布前后,应行政诉讼理论中对被告资格的抽象化,以及有关行政组织研究角度变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当时,有学者认为传统的行政组织法研究都是根据行政学、组织学的原理,对行政组织法的法律调整进行概括,是就行政组织而论行政组织法,或就行政组织法而论行政组织,都没有脱离行政学、组织学的角度。他们认为法学应从主体的角度来研究行政组织,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法律上的意义都体现为能否成为主体,只有具备了的主体资格,这些组织或个人才能同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关系。并指出:在行政法上,行政组织的实质意义在于是否具备主体资格。35这种新的研究角度对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行政主体”这一概念正是应这种研究角度变迁的需要引入的,并随之深化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一)我国现行行政主体理论研究的概况1.我国现行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类型就目前而言,我国行政法学对行政主体的定义基本一致。如:“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

自考社会行政试题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行政试题 课程代码:00283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科层组织理论是由 提出的。 2. 是构成权威的第一要件。 3. 培训需要= 一实际绩效。 4. 公共服务的 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个共同的实践趋势。 5. 在选择理想方案的方法中, 模型主要用于评佔各可行方案对社会问题所产生 的影响程度。 二、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社会公益组织向政府反映社会的实际需要信息、提供可行的建议、协助政府贯彻社会福 利政策的功能是( A.社会服务功能 B.社会沟通功能 C.监督管理功能 D.市场调节功能 2. 在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体系中,负责国家职丄的医疗保障的是( A.人事部门 B.民政部门 C.卫生部门 D.工会 3. 现代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以科层制为其存在的形式,决定了社会丄作行政领导与其他成员 存在职位角色的不同,权力大小不同,这说明社会工作行政领导具有( )。 A.服务性 B.权威性 D.等级性 4. 认为实际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调整以往政策的过程的决策理论是( A. 决策程序理论 B.渐进决策理论 C.综合性 )。 C.综合决策理论 D.精英决策理论 5.由组织内中层管理者做出的、关系到木地区或木部门的一些较大问题的决定是( A.组织决策 B.管理决策 )。 C.业务决策 D.战略决策 6.不属于制定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实际性 B.集中性 )° C.具体性 D.可受性 7.处于沟通中心的人可以和其他沟通点联系,其他沟通点彼此不能发生沟通联系。这种行 政沟通关系模式是( )。 A.聚联式 B.单联式

多元化评价开题报告

《小学阶段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 1.课题提出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评价机制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在学校内部,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在社会的压力和功利主义影响下,不得不为学校的“声誉”和单位的“成绩”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解决这一顽症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以升学率和成绩评价教育的单一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评价制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培养与评价,使学生成为真正健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校在小学生多元化评价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拓宽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功能,经教科室研究考察,确定了这一实验课题。 2.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改变过分重视车成绩评价的倾向,对不易量化测验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

(2)从只重视结果转向过程的跟踪、观察和反馈记录。 (3)更新拓宽教师观念,改变有些教师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理解不深,无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等问题。 (4)在操作层面,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细化评价内容,量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方位落实小学生多元化评价的内容。 二、研究现状 1.研究现状分析 我校参与小学生多元化评价实验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讨、探索和创新“评价制度”,创建并组织实施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对小学生逐行评价,强调对学生认知、情感、身体等领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综合地评价学生个人变化与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为了使评价内容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又将评价内容、方法不断规范和完善,创建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分制评价手册”,得到了家长、老师们广泛地认可。 2.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的评价模式在于激励学生内在发展动力。研究重点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期望在以下四方面有所突破: ①试图构建一整套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 价体系;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 4.1 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政府职能的本质和作用,掌握政府职能转换的涵义和内容。理解从事公共管理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和途径。掌握第三部门组织的涵义、特点和作用。 4.2 内容简述 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管理主体构成的变化,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机构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其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使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特征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 4.2.1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从公共权力的角度看,国家代表一定地域范围的公共权力;政府则是具体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机构,也就是说,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同时,政府是按照一定规则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体系。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政府应该理解为狭义的政府。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机构,其基本职能就是维持、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职能的本质要求是保证全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政府职能的理想目标是实现高效率基础上的高度公平。 政府职能的转换既不是取消政府职能,也不是削弱政府职能,确切地说,政府职能的转换仅仅意味着政府职能的重心和管理方式的变化。 政府职能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政治职能和公共职能。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职能的重点是政治职能,特别是实行阶级统治和维护政治秩序的职能发挥得尤其充分,这是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情况下,统治阶级努力维护自身利益和巩固统治基础的要求相一致的。在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和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的情况下,阶级统治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不仅要求强化政治控制,而且还要求基本的经济保障和社会公正。这样,国家应该积极地干预社会生活,政府的公共职能也应该不断得到增强。特别是20世纪以来,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广泛的干预,使政府公共职能越来越重要,政府的公共管理成为整个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政府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从总体上看,公共管理领域和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其中经济职能的扩大尤其突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范围越来越大,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第二,参与经济运行,保障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第三,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以实现既定的社会经济活动目标。政府经济职能的加强是与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密切相关的,也是适应社会成员共同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要求的必然选择。 政府职能的转换还应包括管理手段上的调整。政府职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管理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法律手段。法律除了指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与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之外,还包括国家其他政权机关和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法令、条例、章程等行政性法规。第二种是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各级政府机构凭借上下级之间的权威和服从关系,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各种方法和途径。第三种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用物质利益去影响人们行为的管理方法。在政府职能的转换过程中,更突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作用,同时,要求提高行政手段的效率。

6033教育行政概论试题及答案

6033教育行政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教学大纲一般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行政体制。 3.()简称学制,它是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等制度。 4.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等七级。 5.我国《教育法》规定,“中等及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 ) 管理。” 6.教育科研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一般是通过组织(),编制教师培训资料,组织()等形式进行。 7.按照统一的标准,公开向社会招聘校长的制度是()。 8.教师的培训,按培训目的可分为学历培训、()和()。 9.教育评价的方法中,()是指对现实世界的条件特征作出定量的全局性的估计。 10.教育基本法和单行教育法由()制定,属于狭义的教育法律范畴,是教育法规体系的主干部分。 11.遵循()的原则,是当前依法督导的必然要求。 12.我国的教育经费从实绩用途划分,通常分为教育事业费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有()。 A、精简 B、统一 C、效能 D、分工 2.近代教育行政变革中,主张“师夷之长计以制夷”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共和派 D、民主派 3. 教育行政的研究方法中,从社会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了解社会的方法是()。 A、比较研究法 B、调查法 C、文献分析法 D、经验总结法

4.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 A、过渡型 B、双轨型 C、兼职型 D、中间型 5.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行政体制的国家主要有()。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韩国 6.教育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是()。 A、按责定岗,因事择人。 B、选贤任能,德才兼重。 C、注重实绩,论功行赏。 D、动态平衡,合理流动。 7.用才制度是激励人才活力,利用人才的智能优势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规定。它包括()。 A、考核 B、培训 C、奖惩 D、职务升降 8.校长的岗位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 A、从事领导工作经验 B、基本政治素养 C、岗位知识要求 D、岗位能力要求 9.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有( )。 A、预算制度 B、决算制度 C、审计制度 D、税收制度 10.属于教学用房的是()。 A、语言教室 B、保健校医室 C、体育器材室 D、档案室 11.以下四项原则,属于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有()。 A、改进性原则 B、应急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决策性原则 12.制定教育规划常常涉及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因素 B、人口因素 C、物质因素 D、环境因素 13.教育督导的职能有()。 A、监督 B、指导 C、总结 D、反馈 14.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分析 B、诊断 C、改进 D、鉴定 15.教室内噪音应一般控制在()分贝以下。 A、40 B、50 C、60 D、30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类型。

社会行政复习重点完整版

1. 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P5)(简答题要求) 相同点:如果我们把公共行政看作政府的职能,那么,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活动也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可以认为,公共行政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社会行政,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不同点:第一,公共行政是面对一般公民的、维护其利益的行政活动,社会行政则主要面向社会上的困难人群和弱势群体。第二,政策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带来价值上的某种差异,社会行政更关心价值问题。第三,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社会行政的主体呈多元化态势。 2. 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联系与区别(P4)(简单题要求) 相同点:如果我们把社会管理看作在整体上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那么,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也可以纳入社会管理的范畴。 不同点:第一,对象不同。社会行政的对象是社会福利活动,特别是对困难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性支持,而社会管理的对象是一般的社会活动。第二,方法不同。如果说社会管理更强调权力的话,社会行政则更强调共同参与和治理。第三,任务不同。社会行政更看重效果而不是单纯的效率,因为社会行政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困难人群、弱势群体实施有效的帮助。 3. 可以认为,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P7)(单选题要求) 4. 蒂特马斯在50年代被伦敦经济学院聘为第一个社会行政教授。(P9)(单选题要求) 5. 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开端。(P11)(单选题要求) 6. 社会行政的要件: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资源、社会服务机构、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服务人员(P17)(多选题要求) 社会福利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P18)(多选题要求) 第二章 7.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含义、特征和相互关系(P25~29)(简答题要求) 宏观社会行政是指在政府的社会行政系统中和在大型非营利组织中,从事政策的执行设计、为其建立条件及规则并综合性地推动政策实施的活动。它的特征有,较强的政治性,广泛的协调,对政策实施负有主要责任,运用权力系统推动政策实施。 微观社会行政是相对于宏观社会行政的概念,它是指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事的行政活动。它的特征有,实务性,局部协调,部分责任,科层权力和其他方法并用。

多元化课程评价

浅谈多元化课程评价 彝良县奎香乡寸田小学尹加俊课程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 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课程改革也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教育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评价模式,这就成了我们为师者乃至学生、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传统的评价模式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调等问题。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很显然传统的评价模式已根本不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多元化课程评价。 那如何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呢?现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强调课程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课程评价的内容,是与教育发展的功能与目标相一致的。与传统教育发展目标的狭隘性相对应,传统教育评价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

只注重评价对象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以偏概全,结果往往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新课程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强调对评价对象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全面关注。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却或多或少地被忽视。与此相适应,传统学生评价只着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随着人们对教育评价目标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也日益全面,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和评价技术与原来有本质的不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规定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且更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它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要改变目前过分注重等级、过分注重量化的做法。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具体的方法、手段,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减轻考试对学生的压力。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三章

m e h n s t 第三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 1、 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1)“政府管理”途径:这一途径将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侧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的公共管理 改革,主要包括“最小国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等用法。 ①“新公共管理”以“经济人”为假设,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为政策取向,强调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关注公 共部门的微观经济问题。 (2①此途径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在公共资源管理、社区服务与发展、同业协会和跨国性问题网络中普遍存在。 ②自治的公民社会是共同利益的自愿结合,是个制度化的、不需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组织成员可自主治理生活领域中的公共事务。 ③“自组织网络”: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 (3)合作网络的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它综合考虑了政府层面和非政府层 面有关治理的用法。 2、治理与统治的关系 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A ,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B ——政、企、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公共行动者共同处理公共 事务的活动。 (2)管理的客体不同。与统治相比,治理的对象更多、范围更广。治理除了要处理公共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外, 还涉及人群较少的集体事务(如,公共池塘资源)。 (3)管理的机制不同。统治的机制是控制;治理的机制是信任。(4)管理的手段不同。统治是强制性方式(行政、法律、军事手段);治理开发出新的管理工具(合同外包、内部 市场、公共哲学、政策社区)。 (5)管理的重点不同。统治以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国家的作用、官僚组织的能力; 治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域与公域的合作。 3、网络治理的新特征 (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4、网络治理的实践模式 (1)全球治理: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 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特点:①治理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 ②治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包括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③治理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务事务的制度安排。 (2)民族国家的治理: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政府部门除直接提供某 些公共物品外,还要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 ①政府间合作网络:污水处理、废物排放、公共交通、供水供电。 ②政府项目执行网络:通过服务网络来执行供给项目,不必通过科层制度亲自提供。 ③公私合伙网络:通过财政补助、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企业等来吸纳民间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公共事 业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