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毽子里的铜钱》参赛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2)《金钱》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主题,共有三篇主体课文。第一篇《一枚金币》是一篇童话,第二篇《散落的钞票》讲述了一件真实发生的事件,《毽子里的铜钱》深刻的刻画了一位慈祥、谦卑的老人形象。三篇课文仅仅围绕“金钱”这一主题,从现实与童话、古代与现代,从不同角度透视金钱的价值,多角度多方面表达了对金钱的看法。

(3)通过本课文的学习,希望能让学生感知金钱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懂得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

二、学情分析

(1)作为四年级的学生,积累了基础知识,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逐步形成。对于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的特征和性格,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毽子里的铜钱》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距离时间较长,一方面学生对于铜钱与铜板的概念不清楚;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于卖山薯老人的辛苦可能无法体会。

(3)针对以上所猜测的学生的学习困难,我可能会采取以下教学策略:①背景介绍,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②朗读法。通过反复的品读重点词句和段落,在读中感悟老人和“我”的不同心情,以及产生心里变化的原因;③整合知识,组块学习。将同组的知识整理出来,集中学习,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生字八个,能正确书写七个生字。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②理解“栉风沐雨、辛苦、珍惜、风霜、浮现”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找出“热

烘烘”等ABB型的词语。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①继续练习自读提出问题,分类处理问题。

②通过练习点画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学会品味重点词语。

③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人物心情的变化。

④通过整合同类知识,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掌握总分总的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了解“我”两次得到山薯的不同心情,从侧面体会老人的生活不易。

②感受老人对“我”和二婶的不同态度,体会老人的善良。

③体会老人和老师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我”和老人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和老师的话对“我”的影响。

五、课前准备

①语文教学磁带

②教学挂图

③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旧知

师:《毽子里的铜钱》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位老人给了“我”两个山薯,令我终身难忘。

2.谈话引题

师:“我”拿出的是两枚怎样的铜钱?

生:亮晶晶、崭新的铜钱

师:对“我”和老人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出“铜钱”和“珍贵”两个关键词,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老人的部分

(1)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词语

生:“黑漆漆的手”、“满脸的皱纹”、“微微驼着的背脊”

师:从一个人的外貌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从大家找到的词语中,可以看出老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黑漆漆的手说明他生活很艰难;满脸的皱纹说明他年纪很大了;驼背说明他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学生说得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适时点拨)

师:对于这样一个生活艰难的老人,两枚铜钱珍贵吗?

生:珍贵

【设计意图】抓住老人的外貌描写,体会生活的不易,进而体会两枚铜钱的可贵,为后面理解老人对“我”的爱做好准备。

【过渡】卖山薯的老人生活虽然不容易,可是他却白白送了两次山薯给“我”,这是为什么呢?

(2)第一次送山薯

师:当“我”伸长脖子看着山薯的时候,老人做了什么?

生:他拿了个山薯给我。

(出示句子: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

师:此时他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生:“一声不响”,“笑呵呵”,“一放”

个别读,注意读出老人对“我”关爱的语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响”、“笑呵呵”、“一放”等词体会老人的慈祥对“我”的关爱。

【过渡】“我”拿到这个山薯后是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生自学找出表示“我”的态度的词语,并进行个别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十分感激”、“慢慢地”、“万分感激”等词语谈体会,体会“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抓住关键词感受到了老人的善良和对“我”的关爱。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学法渗透)

【过渡】老人出于对孩子的关爱,给了“我”第一块山薯,那第二次又是为什么要送“我”山薯呢?

(3)第二次送山薯

(出示段落: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老人对“我”的关爱?

生:“马上”、“摸摸我的头”、“永远不会忘记”。

指名读第七段。

师:“我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老人为什么说“我”好心肠?

生:“我”想把钱给老人,这是出于“我”对老人的尊重、关爱、那种虽然陌生但很亲切的,仿佛祖孙间的情感。

老人不要“我”的钱,说明老人在乎的不是钱,而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相互尊重和关爱,信赖的情感。(生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师可做点拨。)

师:虽然是再次得到山薯,可是“我”的心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找出来吗?

生:“空落落”、“丢失了什么东西”

师:如果你是那个得到山薯的孩子,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觉得对不起老人,心里很愧疚。

生个别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第二次送山薯,“我”和老人的不同态度,体会一老一小互相关心,彼此理解的感情。

【过渡】为什么两次得到山薯,“我”的心情不同呢?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4)二婶少给钱对“我”和老人的影响

(出示段落: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