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客家的姓氏谱牒文化
汀州客家迁徙文化
汀州客家民系迁徙文化汀州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来自中原和北方,具体的说多源自黄河流域。
北人南迁入闽,早自秦代。
史载:“秦始皇开发岭南,衣冠八族入闽”。
汀州客民则始自晋唐,而以唐末至两宋则大批的客家先民迁徙入汀,以后延续至明清。
汉人与当地土著结合程度是各不相同,在迁徙的不同历史基础上,会带上若干不同的特质,即不同的文化特点。
入汀客家先民,把北方文化习俗保留下来,随着时代的推移,在迁徙过程中,形成南方文化中一支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客家先民多是因避乱,避役求安生之地而入汀的。
这种“筚路蓝缕”的逃难生活,迫使这些南迁的客家先民凝结成具有较坚强抗御力的群体。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群体的聚结,以姓氏家族来维系,所以客家人重视族谱的编纂。
早在宋代已经风行修谱之举,客家人族谱是较完整的.被称为谱牒文化。
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很典型,他们无论迁徙到哪里,人厅里挂着祖宗的绘像或祖宗谱系的牌位,或红纸写的祖宗谱系。
较大的宅第,人门挂有雕刻或油漆写的姓氏堂联。
一般的也贴上红纸的姓氏联。
如王姓“三槐新世第,两晋旧家风”、“太原望族,东晋名家”。
李姓“西陇望族,北海名流”、“龙门世德,柱史家声。
”刘姓“彭城世德,禄阁家声。
”陈姓“颍川世第,太傅家声”。
在春节还新挂姓氏堂名的灯笼。
这是客家人宗族观念的反映,这种宗族观念都是迁徙后形成的。
汀州城古代民居建筑特点,有的是中原士大夫庭院建筑形式,青砖风火过栋(防火)。
高大的平房,突出的长汀九厅十八井,还保留着中原建筑文化艺术的特色。
汀州过年的风俗有“蒸岁饭”,在饭甑上周围插筷子、蒜和一朵饭花。
现在中州和鄱阳湖一带还有筷子巷,这是客家先民在长期迁徙中,不忘中原风俗的原因。
正月十五元宵节多数地方吃汤丸圆宵,而汀州城却吃焦春卷。
蒸岁饭、开大门、插筷子、煎春卷就是中州一带的风俗,形成了源于古代的迁徙文化客家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氏族谱古序
吴氏族谱古序吴氏族谱古序(一)人之生也,由皇王以来,而姓氏于是乎。
而得居方以来,而其业于是乎。
创业得姓氏,则吾人所本。
创基业,则吾人知所止本焉?而不知宗,是谓无亲止焉?而不知居,是谓无家。
吴氏泰伯之后,唐太史兢公之流派也。
则其所从来之本远矣,地有丰之金斗,吴氏之所肇基也。
生于斯,长于斯,萃国族于斯,死者感于山葬焉。
后有天井湖之待伏,前有丰水之汪洋,茂茂葱葱,毓秀特异,牧牛羊之岗,浴群骥之池,皆其胜据也。
斯则地之所止,徙来久矣,本之是家止之。
是居非旦无亲,不亲之罪而蒙,不知之非者可沦矣,于是乎序。
皇宋隆兴二年甲申(1164年),赐进士及弟待御史梅溪王十朋撰吴氏族谱古序(二)慨至魏晋以来至唐,最尚门阀,故以谱牒为重。
近世此事稍寝废,予每为之浩叹!今观吴氏族谱,根源于泰伯,仲雍,溯派于兢公,宣公,千支万叶,缕缕不阙。
自隆兴,衣冠灿然,盖升于学者,二十有三,举于乡者五十有七,荐于朝者三,奏于礼部精究者九。
而特科恩封,世尝拜爵者又三十有四,犄歟盛哉!自昔以智力,持世功起家者,有道份所忌,传之数世而泯。
惟诗书之译,绵绵延延愈久而不坠,赫赫而彰,孰君循循而至哉!天下之理可久者,必可大。
吴氏代有人焉,将有优者,出于其时可矣。
咸淳九年(1274年)宋承相,信国公,文天祥撰吴氏族谱古序(三)周之初,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姓。
则至三代以来,为名氏远矣。
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其布,不可纪矣。
至唐太宗时,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者,一百九十姓,一千六佰五十一家。
而吴姓氏与首耳焉。
今唐太史兢公传至宣公附马时,遂江南右族,而吴之姓氏灿如也。
当时海内钟鸣,鼎食之家,而皆莫与之京,嗟呼!世之名氏有二,人品与家世而矣。
人品不足,而家世独足,不足以振之家世之兴。
人品无添,于所生吴氏,子孙并有之矣。
宋西山道人,著名理学家,诗人,副宰相真德秀撰。
吴氏族谱古序(四)静观古史,考诸姓氏,自唐虞以下,迄周武王其分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殆亦众矣。
客坊《龙门墨田刘氏历届族谱序》
客坊《龙门墨田刘氏历届族谱序》共和癸酉十四修序国史、方志、族谱是中华传统文化事业。
史志官修,谱牒民篡。
谱者,上溯千秋源流,下传万代血脉。
支分派别,班班可考。
婚娶生育,殁葬迁徒,道德才学,功名成就,阅卷详明。
一修为始,世世续之。
悠悠万世,唯此为大。
孝子慈孙,岂可荒殆!我族之源流,系出帝尧苗裔。
在秦得姓,自汉景帝第七子中山靖王胜公一脉而来。
传至楚公,避乱由京兆洪固里迁居福建建阳麻沙。
至我一世祖乔公,仕宋,官抚州路提举司,升福州太守。
太守移驾过宁都,往拜平山金陵始祖仁号公墓,眺得一脉龙气奔腾入闽,由平西到得邵武军建宁县孝义乡客坊,望碧水丹山,豁然心怡。
里堡龙门,屏耸东山、南峙金龙、北流石马、印浮两涧,陂池之如油兮平畴以旷衍。
致仕,乃择墨田地构屋立基,于五龙山讲学处鼎建家学书院,曰“五龙山精舍”,以诒子孙耕读。
或曰,墨者郁郁葱葱也。
又曰墨田者,翰墨书田,耕作不辍也。
当是时,尚未完全开辟。
及至乔公七世孙我祖冀公,以名进士第尹开封府。
值靖康之变,赞辅徽宗九子康王即位,是为宋高宗。
高宗因恐金破二帝回朝,而以妥协求和为基本国策,唯求偏安东南。
绍兴八年戊午,即公元一一三八年,遣使跪接金人诏书,屈膝称臣。
我祖冀公力排和议,直谏犯颜。
为避奸相秦桧所害,乃化名韩公,弃官遁迹,循海滨归隐客坊龙门墨田,永奠厥居。
仲弟异公,迁隐南丰龙池慈田。
季弟翼公,迁隐石城龙角福村。
三支鼎立而彬彬称盛焉。
冀公又诞生三子,长孟一公仍居客坊龙门墨田,次孟二公迁广昌龙济后塘,幼孟三公迁南丰龙荫古竹,又呈三足鼎峙,连两名都成三望族矣。
尔后裔孙不断播迁转徒,散布闽、浙、湘、赣、苏、鲁、豫、皖、黔、桂、楚、鄂、粤、台各州府县。
天涯海角,番邦异域,皆有我墨田族类。
莫不上荷天荫,下承祖庇,瓜绵椒蕃,人文蔚起。
兹考我龙门墨田刘氏,汉时有宗人府所编《诸王世谱》,唐以前有朝庭所颁白绫家书,之后又有氏族谱牒以载入泮出宦者。
明洪武已已年,以开国辅臣基公贵,钦敕合刻《彭城刘氏麻沙奕世图》。
张氏族谱
张氏族谱本族谱展示了张姓家族繁衍生息的88代的主线历程,我们还会发现其中很多的历史名人赫然在列,诸如唐朝著名的才子张九龄等。
中文名:张氏族谱外文名:暂无包含代数:88代历代名人:张九龄,张继等张姓始祖:张辉公目录家谱序言家谱编修张氏祖训张氏起源张氏迁移张姓祭祖歌1.张氏字辈2.郡望3.堂号家族网·张氏1.家族网简介2.张氏字辈张氏名人展开编辑本段家谱序言先祖爷自山西洪峒县迁居以来,就定居在山东省金乡县城西南八里张张氏图腾大庄。
据碑文记载,近五百年,曾历经修谱,虽几经波折,仅幸存一部老谱,尚有不足之处,现全谱子孙芃衍昌盛,局部村庄世代有紊乱现象,据此全谱共同议决,谱当接修。
老幼闻之无不欢欣鼓舞,齐声赞曰:当接老谱,永垂后世,是以为序。
张姓祭祖歌: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
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
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
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
体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观天象。
顿生灵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书记详。
用于狩猎,猎物盈仓,衣食无忧,黎庶赞扬。
用于御敌,威力无双,大胜凯旋,拓土开疆。
诸侯咸服,颛顼帝王,华夏共主,万民敬仰。
挥公功德,万古流芳,颛顼嘉之,封为弓长。
以职为姓,乃赐姓张,张姓始祖,肇始四方。
瓜瓞绵延,繁荣盛昌,遍及全球,远播五洋。
英贤辈出,峥嵘自强,为将为帅,入阁拜相。
科技艺文,工农学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
而今我等,飞临濮阳,不远万里,祭祖上香。
始祖功德,铭记心上,不忘故土,为国增光。
挥公后裔,再创辉煌,祖神有灵,来格来尝。
编辑本段家谱编修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
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
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
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乡土文化之旅(岁月风尘
乡土文化之旅(岁月风尘在人类社会中,人口流迁是通常的社会现象之一。
一个国家即使是在和平安定时期,人口的多方位性流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吧,解放初大批北方干部随军南下,而大部都留籍江南,60年代广大知识青年下乡扎根农村,多批量的支边人员,属于全国和区域性分配的历年大(中)专毕业生,还有在外地落户的打工仔(妹),在“出国热”中涌出国门的数十万留学生和定居海外的侨民,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更是频繁不已。
总之,群体性的和分散性的、官方指派和民间自发的人口流迁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石城50年代初期的人口数在10万左右,属清末以前来邑定居的姓氏约100姓。
石城属客家常住县之一,这些客家子民的祖先几乎全是古代的中原汉人。
远至秦末起,石城地域就开始有南迁的中原汉人居住,此后经过晋唐以后的历代移民终至形成石城的居民格局。
1991年以来,为了追溯客家源流这一历史课题,我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发现县内尚存74姓谱牒,另有五姓族谱因“文革”、“破四旧”而焚毁。
这74姓的现有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5%左右。
这些谱牒多数肇修于宋明二代,少数初修于唐季,它对于研究古代移民的客家史无疑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摇篮地之一,石邑客家姓氏的流迁史也正是古代中原汉人南迁的缩影。
缘此,特作如下札记文字,浅谈古代中原汉人之南迁。
大迁移的起因人口流迁虽属通常的社会现象,但作为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就应有其特殊的引发缘由。
秦始皇曾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镇守岭南,还有任嚣、赵佗率领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南国的中原汉人,其中大部分留籍赣粤,诚然,这些仅仅是官方“移民”,其后裔也不能算“客家先民”,真正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是从东晋初年开始的。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惠帝期间,内部发生“八王之乱”,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怀帝永嘉五年,汉国刘聪遣石勒歼东晋军十余万人,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此“永嘉之乱”,促使晋室南迁,也牵动了广大士民的大规模迁徙。
广西客家迁桂历史
?
客家迁桂的历史回顾
要研究广西客家,首先应弄清楚:客家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为什么迁入广西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的情况如何?又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互为关联,必需进行综合的考察。为了叙述方便,且以有关志书、谱牒、时人著述与实地调查采访为据。从秦至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逐一简介以后。
桂东北的苍梧县,地处桂江、浔江和西江的交汇处。五方辐辏,北人来者甚早。宋代,邑之巨姓如陈、李、黄、钟、黎等,皆云来自广东珠玑巷。蒙姓则于宋末从江西迁来。(22)
在陆川县南部的清湖、良田、乌石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有一些被人称为“老地丁”的客家人。据实际调查采访,经他们确认和当地群众世代相传:他们是宋皇佑年间(1049-1054年),狄青率军南下镇压侬智高以后,有些落籍地方的官兵后裔。主要有杜、丁、郑、包、邹、黄、李、邓等姓。他们迁入的时间早,居住多属僻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人丁不旺,没有族谱,不修祠堂,但语言和风习与当地客家完全相同。(23)
北方汉人成批南下及于广西的,始于秦代。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二十八年),秦军号称五十万分五路攻略岭南,并以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徙中州居民实之。广西地区归秦王朝所有。汉武帝发兵平南越,将秦置三郡改置九郡,其中桂林、苍梧、合浦诸郡在广西境内。其后历经晋代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以及唐末的黄巢起义,北人南下如潮。虽然从晋、冀、鲁、豫等地南下的“青徐流人”和“司豫流人”,其南下主流不在广西而在鄂、湘以东的广大地区,但来自秦、晋和陇中各地的不少“秦雍流人”,却通过两湖到达了桂东、桂南直至桂中及至粤西广大地区。而自从秦开五岭以后,入岭之途有五,其中自湖南道州入广西贺州,自全州入静江两途,即中原通广西陆路。①灵渠的开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广西从此可浮湘江北通中原,沿贺江、漓江可入珠江,或顺肃江、南流江可南出海洋。汉代岭南的番禺(今广州)、徐闻和广信(今梧州)、布山(今贵港)、合浦等处已是重要的商贸港口。从三国至唐、五代时,造船和航海技术进一步提高,南北通航日益频繁,北人南来日有增加。在桂东北出土的一块砖石上面,刻有“永嘉世,天下乱;但江南,皆太平”十二个字,反映了从东汉至南北朝,尤其是晋永嘉年间的社会动乱,而南方却是避乱的世外桃源。客家既为中原的重要居民,是以从秦汉至隋唐、五代的千余年间,从北方南来广西的中原游民、士族、商贾、戍卒以及被
郑字的来历
编辑本段郑zhèng <名> 1(形声。
从邑,奠声。
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
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2同本义[Zheng state]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
从邑,奠声。
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
——《说文》至于南郑。
——《穆天子传》。
此旧郑也。
郑穆公使视客馆。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3周西都畿内地。
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
在今陕西华县境。
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
战国时为韩所灭。
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 4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淫邪之音” [wanton music]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
——《惟皇诫德赋》5又如: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6姓编辑本段一、寻根溯祖姓氏:郑祖籍:河南祖宗:郑桓公郡望:荥阳郡分类:以国为姓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
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
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
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
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
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
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
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
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
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
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
大埔县志
大埔县志第一章民族姓氏第一节民族据大埔出土的新石器晚期文物,证实境内在4000年前已有人群聚居。
清乾隆三年(1738)置丰顺县,大埔以风吹磜等六处益之,即今丰顺县畲族聚居地;又百侯松柏坑、高陂河唇街下侧曾有“狗头王宫”(50年代废),据此,古时其地当有畲族。
而现有的居民通行客家话,属汉族。
一、汉族客家居民系客家是自北南迁的中原汉族,其南迁可分为五个时期。
就大埔而言,主要有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发生在公元4世纪,即晋永嘉之后,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之时。
按范锜(三河人)、罗香林(兴宁人)的考证,其时“原有汉族,尤其是一般士大夫阶级惨遭戮辱,晋室君臣被迫南迁;中原士族因亦沿长江、赣江南下,或由闽越转至岭表,定居于湘、赣、闽、粤、桂各省相接之边区。
”这次迁移长达一百多年,时间最长。
民国《大埔县志》引《舆地纪胜》文载:“潮州古迹义招县下引《南越志》云:…义安郡有义招县,昔流人营也,义熙九年立为县‟。
”又《方舆纪要》载:“义招废县治在今县南之湖寮村。
”义招是大埔的古县名,建于413年;流人营中的流人即南迁的中原人。
民国《大埔县志·人群志》说:“特置义招一县以为安置,其故城在吾邑之湖寮乡,此为初来时最显著之事实。
”第二时期发生在公元9世纪。
其时正值黄巢起义,先后有许多河南人成群结队南迁,沿途经过了许多困难曲折和长期的漂泊,来到闽粤赣边山区,即今宁化、石城等地定居下来。
据大埔姓氏谱牒,多是迁自宁化县石壁村,以及汀州所属八县。
第三时期在南宋及宋亡前后。
许多北方汉民沿江、浙、闽、赣,流徙到广东梅州、潮州。
民国《大埔县志》载:“宋代播迁之祖,各族均保有坟墓,而世系亦历历可考,转徙之迹历世不亡,族谱记载尤极详确。
”大埔汉族各姓氏居民,自肇基祖始一般已传20几代,多者30余代。
由此推知,多是南宋或宋亡前后迁来,而以前之居民谱系亡脱,至为憾事。
二、少数民族大埔县各乡镇均为汉族客家人聚居地。
因工作、婚姻关系,有少数民族人口迁入。
黄氏文化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编辑本段黄姓迁徙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黄姓家谱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黄姓谱牒源起于何时,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传说早在商朝,便有陆终第四十四代孙黄成德,创修最早的黄氏宗谱传后。黄成德的第十一世孙黄飞虎,因逃避商纣王迫害而改从母姓"王”氏。后黄飞虎曾孙黄爱辅、黄爱弼等以家藏谱牒上呈周武王,得以复姓“黄”氏。商周时期,黄国已是一个独立的小邦,作为一个国家,已有专门记录黄国王族历史和世系的谱牒了,因而商周时期便应有黄姓谱牒。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嘉靖祭祀礼制改革在客家地区的宗族实践:《大埔县蓝氏族谱》的解读
嘉靖祭祀礼制改革在客家地区的宗族实践:《大埔县蓝氏族谱》的解读摘要:以往关于族谱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运用,论者的兴趣点多在族谱中家规家训、迁徙源流等诸内容,而对族谱中人物谱传中的材料较少运用。
本文运用族谱资料结合地方文献等材料,对大埔蓝氏宗族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做一粗浅探讨,认为修建小宗祠、设立始祖、构建大宗祠、创立蒸尝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来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与内容。
关键词:嘉靖礼制宗族实践蓝氏族谱[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5-0114-03关于明清客家宗族社会的形成,以往的研究将其置于明清以来汉人宗族社会形成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并注意到通过科举入仕、经营扩充宗族财产、构建宗族社会元素如修谱、建祠等手段为地方宗族提升族望地位的途径与方法。
同时以往关于族谱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运用,论者的兴趣点多在族谱中家规家训、迁徙源流等诸内容,而对族谱中人物谱传中的材料较少运用。
本文运用《大埔县蓝氏族谱》结合地方文献等材料,对大埔蓝氏宗族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做一粗浅探讨,认为修建小宗祠、设立始祖、构建大宗祠、创立蒸尝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来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与内容。
一、蓝姓宗族历史源流与族属身份大埔县蓝氏主要聚居在今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的龙岗村等地,现有人口5434人,为当地一大姓。
龙岗村旧属大埔县同仁甲之湖寮村,按地方文献载:“同仁甲在县城南部,居全邑之中心,东界严上、白寨、百侯三甲,西界三河、大麻二甲,北界维新甲,南界源高甲;……,梅潭河自东向经百侯入境横贯甲中西北向入三河甲注入大河,甲中诸水东北为莒溪,自严上甲发源,经莒村长教至湖寮之杨梅田入梅潭河,南为双坑水,一自山丰发源,一自崧坑发源,至大塘肚合流至湖寮之旧田入梅潭河.此外另有西南一水发源于石门及圣靠石,经高道庵、坪坑子合黄沙坑之水,至黄坑渡头入韩江。
全甲最大之乡村为湖寮,众小乡环列周围。
客家黄氏
客家黄氏客家黄姓是陆终之后。
陆终之子南陆封于黄,为天下黄氏之始祖。
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掉,其子孙以国为姓,称黄氏。
传至战国时期的黄歇,生13个儿子,分居各地。
其世系是:黄帝(姓姬)——昌意——颛顼——卷——章——吴回——陆终。
黄歇是南陆的74世裔孙,是战国著名四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曾任楚国之相,执掌雄兵十万,声震九州。
再据《孝义黄氏族谱》载:周成王封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后人于黄(今河南光州),子孙遂姓黄。
据考,黄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江夏郡(今湖北云梦县东南)。
移居考证现有资料可查,黄姓迁居历史最早是因晋永嘉之乱,黄裳由河南南迁江南,后入福建定居邵武。
据《田溪黄氏九修族谱》载:黄陆倡于唐元和从邵武迁入江西宁都黄石田坑,其子孙主要分布在长胜、田头。
据《石城县志》记载:黄姓是唐至五代南迁为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
谱牒记载:湖北江夏黄香后裔黄傲于唐末五代时任通判,驻守虔州(今江西赣州),在后唐同光二年及清泰年间(公元923年至936年)隐居信丰。
其子孙后以“信丰黄氏三世”声振文坛。
后裔黄王廷从信丰小河迁入南康,先在赤土居住,后迁至镜坝城埠定居。
其后又有黄日辉、黄文勋、黄文孝等从信丰迁入南康的城埠、樟边、蛇背、城区东门坝等地居住。
另一历史名人黄庭坚的后裔也散居南康、上犹等地。
据《宁都江夏黄氏族谱》载:黄日辉于北宋宣和七年从石城河麓徙长胜山贯,复迁田头璜山。
黄唐举于南宋绍熙五年移居赖村印山。
《黄氏五修家谱》载:黄良举于南宋建炎年间从邵武迁宁都竹笮九塘。
还有一支是上三乡的小布黄姓。
据《高虔黄氏七修族谱》载:黄晓明于明正统年间从建宁高岭徙小布高田。
又据谱籍和史志资料载:后唐邵武进士黄峭为江夏太守,迁开侍制学士兼刑部尚书,子孙二百余人。
其长子居邵武,余皆散居福建、江西,至于岭南及江苏、浙江。
黄峭后代为官于闽粤,故在二省子孙极盛。
裔孙黄久安,定居汀州府,生子二,支分梅州几县,明清间分迁惠州、深圳、香港。
黄久盛居汀州明溪。
各姓受姓因由、堂号、始祖、世系
各姓受姓因由、堂号、始祖、世系本节内容简述各姓受姓因由、堂号、始祖、世系及各世系播迁、分布等,所述均来自各姓族谱及有关知情人口述。
因年代久远,姓氏谱牒众多难觅,部分姓氏族谱失传,仅选介27个姓氏,读者从中大致可见本县人口迁徙之脉络。
编排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氏马氏原为赵姓。
战国初期,赵国大将赵奢破秦有功,封为马服君,子孙以官为氏,遂曰马姓。
马氏源出并发迹于陕西扶风,后世以“扶风”为堂号。
汉始祖马援,扶风人,为东汉伏波将军。
唐初,马援的后裔迁居博州荏平(今属山东)。
宋南渡时,马氏后裔随着南迁至福建。
南宋末年,马七郎在闽南汀州府长汀县开基,为本县马氏一世祖。
迁入本县的为马七郎之五世马晋卿(千七郎)之马王舍、黑舍的支脉。
六世马王舍,子仲四郎于元末由福建迁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下同)开基。
九世孙马良玉、良益、良瑞兄弟三房,其子孙先后迁入本县。
明朝中期,良玉之孙马伯寿由长乐县迁至归善县宽得都清溪约上窖(今青溪乡)定居。
明万历年间马辛贵(十四世)又迁到附城林田开基。
马良益的十六世孙马万选于清初由长乐县迁永安县岩前约(今乌石乡)石坑村开基。
马良瑞之子法今(十世)于明中叶由长乐县迁至今本县的秋溪、中石坑等地,至十四世马腾汉分居龙窝罗洞村。
马王舍孙季二郎于明末由福建迁兴宁开基。
清末二十二世孙马清梅(即有合)由兴宁迁本县中坝定居。
民国初年二十四世孙木康、南康等兄弟又迁至紫城镇开基。
八世孙十三郎(季二郎弟)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任惠州府营千总,永乐十年后落居兴宁。
二十一世孙马良茂则由兴宁迁居本县蓝塘开基。
六世马黑舍之九世孙马奕芳,于明初由福建迁广东平远县开基。
十六世马祖昌于明末又由平远迁本县九树官田开基。
邓氏邓氏始祖曼公,是殷商武丁的叔父,封于南阳为邓侯。
其后以邓为氏,并以“南阳”为堂号。
邓氏发源于河南、河北间,后逐渐南移。
唐时邓如岳居湖湘,时遭兵乱,偕弟徙居江西省南安府南康县石下南梁。
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九十三世邓太乙由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迁潮州府梅县三河口开基。
谌姓祖始文化
谌姓祖始文化:目录1读音2姓氏渊源3各支始祖4迁徙分布5郡望堂号6家乘谱牒读音谌[谌、谌、讠冘,读音作shèn(ㄕㄣˋ),不可读作chén(ㄔㄣˊ)]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尹祁氏,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大节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文献《荆州谌氏祖谱》记载:“谌氏为尧之后,封大节于洛阳,始有谌氏。
”大节,是上古尧帝的后裔,在周平王姬宜臼时率军兴晋伐戎,恢复周王朝有功,在周平王迁都成周后,被赐与成周之东的谌地,即礁阳(今河南洛阳),遂以封邑为姓氏,称谌氏,始有谌氏一族。
西汉末年,谌氏族人迁徙至江西坞土塘,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后来的汉昌侯谌重出生以后,谌氏族人再迁至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地区)。
到汉顺帝时,谌重被“高第除郡博士”,后官至京辅都尉、右纳史卫尉、大司农诏加奉车都尉阶荆州刺史,封汉昌侯。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幽王十四子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文献《巫邑谌氏祖谱》记载:“谌氏出自姬宗,乃周朝王族后裔,祖宗源地承周(今河南洛阳)。
考其系传,至周幽王姬宫涅第十四子封于‘谌’,因征伐失国,子孙以国为姓。
”元朝末期兵荒马乱,盗贼横行,谌氏祖先为避战乱,由江西迁居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仍因余寇为患,无法安居中原乐土,复于明洪武二年由麻城西迁四川巫邑大昌一甲(今巫山下田乡)谌家湾定居,以挽草为业,拓荒采食,耕读为本,勤劳起家。
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子孙繁衍已到十九代,约四千余口。
相传永祯祖入川兄弟三人,永祯为大,落于巫山。
永柏为二,散居何地,无从查考。
永松为三,据闻落于云阳,该县南溪区桑泽乡衫树湾存有谌永松墓碑,其后裔已改姓“盛”。
各支始祖谌念一:号茂辉,父谌经济。
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生于江西南昌,为大节第五十二世孙。
于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应拜军前指挥使,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师进汀州(今福建长汀),文天祥率军至汀州,在汀州府组织抗元。
客家契约文书与村落文化复振——基于地方文献的乡村文化传承路径分析
第43卷第1期 Vol.43 No.l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多封振共蚵究2021年1月Jan.2021客家契约文书与村落文化复振一基于地方文献的乡村文化传承路径分析刘训茜[摘要]地方文献是传统村落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
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以上海交通大学 历史系对石仓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为契机,修建主题博物馆,带动休闲旅游业发展和特色乡 村文化保护传承。
这表明通过收集和整理包括族谱、契约、账簿、村志等在内的地方文献,可以重新发现、审视乡村变迁与发展,激活、熔铸地方文化与认同。
通过地方文献重新认识乡村 文化的主体性价值,构建基于乡愁记忆的村落文化恢复机制、基于多元协同的民间文献共建机 制、基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有利于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为乡村振兴提供 内源式发展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地方文献;客家契约文书;[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一、研究缘起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战略的核心问题。
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明是 中华五千多年文化的根基,因而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 人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 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 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 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m从传统文化资源生发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 设的内在理路,是当前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 所在。
多位研究者剖析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的路径与机制。
在创新机制方面,余俊渠、秦红 增提出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 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w。
鲁 可荣、曹斐浩强调建设村落保护发展的共融、共乡村文化[文章编号]1001 - 8182(2021)01 - 106-06享、共建机制,“充分挖掘整理传统乡村历史变迁 与发展,通过系统梳理以村志、宗谱、民俗文化 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为主要载体的乡村集体记忆,重新发现、审视和激活传统乡村的综合多元性价 值” [41。
客家文化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
客家文化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罗香林(1906~1978),客家学大师。
字元一,号乙堂。
190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宁新镇。
1924年夏毕业于本县兴民中学,到上海就读承天英文学校。
1926年夏从上海政治大学考入北京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兼修社会人类学。
1930年夏,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升母校研究院,专治唐史与百越源流问题,兼肄业燕京大学研究院。
1936年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山大学副教授,讲授史学,与馆中同仁创办《广州学报》季刊与《书林》半月刊。
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
被学术界誉为客家总问题专家。
个人简介罗香林,字元一,号乙堂,广东兴宁宁新镇水楼村人。
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著名学者。
历任中山大学、香港大学、珠海书院教授,获香港大学终身名誉教授衔。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生平著书41种,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他首创族谱学,乃继甲骨学、敦煌学、简犊学之后,开拓了历史研究新领域;其《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等开创性著作,为客家研究之学奠定基础。
抗日战争期间,罗香林任广州中山图书馆馆长,费尽心力,将馆藏善本与重要图籍,舶运至柳州石龙,之免罹战火。
罗香林毕生献身学术,尽瘁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享誉中外文史学界,梅州八贤之一。
生平- 190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县宁新镇。
- 1924年,毕业于兴民中学。
- 1926-1930年,获清华大学文学士学位。
- 1931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研究所。
- 1932年,获哈佛燕京社奖助金。
- 1932年,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室秘书兼广东通志馆纂修。
- 1941年,发起“中国史学会”。
常与中山大学黄现璠教授一道探讨民族研究的问题。
- 1936年,任广州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中山大学教授。
- 1940年,编撰“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
- 1934年,任教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同年九月兼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 1945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省立文理学院院頿。
嬗变的传统:赣南闽西重修族谱的过程考察
发达 ,具有悠久 的宗 族文化传统 。2 世 纪 8 0 0年代宗 族复兴 以来 ,赣南 闽西地 区是全 国宗族活动最为活跃 的地 区之一 ,重修族谱活动几乎遍及该地 区农村所有 姓 氏。 目前 ,学术界关于 当代宗族的研究 ,比较集中 于对宗族复兴 的背景 、功能 、意义及其与现代政治秩 序的互动关 系的解读 ,对此 ,笔者多年以前的研究已 做了详 细梳理 。】 【 1 关于重修族谱活动的研究 ,目前仅见 于冯尔康 、费成康[ 3 1 等少数学者的研究 ,且这 些研究 多集 中于对族 谱文本 ( 包括体 例和凡例等) 的解读 , 而缺乏对重修族谱活动组织过程 和机制的考察 。本文 就赣南 闽西部分宗族重修族谱 活动的组织 与筹措过程 加以深入考察 ,以揭示 当代宗族 活动基本 的组织 与运 行特征及其所发生的变迁与转型。所依据 的资料 主要 是笔者在赣南闽西地区实地调查所获得 的访谈资料与
中图分类号 :C 1.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92 f 】) 3 0 6 — 5 9 31 0 8 2 7 2 O 0 —0 3 0 O
宗 族 是 一 种 由共 同祖 先 繁 衍 而 来 、聚 居一 地 的血
筹安排和完成 修谱 的各项 作 ,修谱时各宗族都会成 立一个I 时性 的T作班子或机构 。该_ 作班 子有些较 I f } ; 1 : 简单 ,如 只成 立一 个族谱 或 家谱编 修委 员会 ,也称
嬗变的传统 :赣南闽西重修族谱的过程考察
蒋 国 河
( 西 财 经 大学 人 文 学 院,江 西 南 昌 江 30 1 )区 的修 谱 活 动 , 既很 大 程 度 地 继 承 了传 统 ,也 在 传 统 的 基 础 上 发 生 了一 定 的 嬗
宁化客家胡氏与汀州胡氏之源流辨析
河南 淮 阳 , 分 迁安 定 而成 望族 。唐来 至 北宋 , 分 两批
氏 与 汀
入 闽 。其 中一支 从 苏 、 皖 入赣 。 经 武夷 山东麓 入 宁化
肇基 。 2 . 对 汀州 胡 氏源 流进行 研究 的有 《 闽汀胡 氏源
和第 三次迁 徙 的具体 时 间 。 “ 六 郎第一 次迁 徙是 宋治 平 三年 ( 1 0 6 6年 , 康侯 出生是 宋神 宗七年 ( 1 0 7 4年 ) , 即第 一次迁 徙康侯 未 出生 , 再过 八年康 侯才 出生 。 六
郎第 三次 迁徙 是宋 元 丰六 年 ( 1 0 8 3年 ) , 胡 铨 忠简 出 生是宋 宁宗元 年 ( i 1 0 2年 ) , 即第 三次 迁徙 胡铨 忠简 未 出生 , 再 过十七 年胡 铨忠 简始 出生 。” 最后 作者 认
泰里胡家坊( 今 汀州 城 大 塘 背) , 成 为汀 州 胡 氏之 始 祖 。而 对两 地胡 氏源 流情 况进 行综 合 分析 的成 果仅 有: 赖启 华 主编 《 早 期 客家摇 蓝 宁都 》 、 罗 勇主编 《 赣 州 与客 家 世 界》 、 谢重光《 客 家 源 流新 探 》 , 这 些成 果
对 宁化 与汀州 的源流并 没 有作 深入 探 讨 。只是宏 观
有余 兆 廷 著《 宁化 客家姓 氏源 流》 、 余保 云 编著 《 宁化
地认 为 “ 赣 闽粤客 家 胡 氏五代 以降 根在庐 陵 , 五 代之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一 l 7
基金项 目: 福 建 省 教 育 厅 B类 社 科 项 目“ 宁 化 客 家 胡 氏 与汀 州 胡 氏之 源 流 辨 析 ” ( J B S l 4 l 6 2 ) ; 2 0 1 3年 三 明 学 院 科 学 研 究 发
三明姓氏考略揭三明姓氏特点
三明姓氏考略揭三明姓氏特点————————————————————————————————作者:————————————————————————————————日期:三明姓氏考略揭示三明姓氏特点新近出版的,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三明姓氏考略》填补了三明地域文化中的一项空白,也为我们研究三明姓氏文化,探源三明姓氏繁衍、迁徙的变化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
纵观全书,笔者发现三明姓氏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客家因缘关系清晰可以说,三明的主要的姓氏其渊源都来自中原。
从资料上看,中原姓氏迁徙三明境域始于三国时期。
三国蜀汉景元四年(236),郡望下邳的余珠杰的第4世孙余永华从浙江余杭入闽居延平,后迁居将乐东街,又迁徙沙县竹溪坊。
从西晋始,中原汉人或为躲避战乱,或为任职等原因,相继从中原等地南下,辗转进入三明境域。
宁化石壁成为当时南下中原移民的中转站,有150种以上的客家姓氏都是由宁化石壁播衍于海内外各地。
如:西晋时,知名隐士廖棠迁徙将乐。
东晋太宁三年(325),林禄出任晋安郡守,举家迁居晋安(今福建省福州市)。
林禄的后裔林放从福清迁居沙阳(沙县)。
林禄第三子林畅的后裔主要分布在福州、长乐、连江、闽侯、永泰,其中有部分后裔迁居大田梓溪林。
南北朝时,景帝后裔刘国祥迁徙宁化石壁。
同期,广东梅州一支陈姓迁居宁化石壁。
隋代时,豫章罗氏罗珠的第21世裔孙罗景春由豫章入闽,居沙县。
隋大业十四年(618),罗景春的长子罗万发从沙县迁居黄连竹筱窝(今宁化县治所);他的第4世裔孙罗毓政(字令纪,号维纲)创建黄连县。
隋末唐初时,河南武林(登封、伊阙、河南一带)伍氏入闽迁居麻仓(今清流县城关)。
至唐代,形成中原汉人大规模进入三明境域的第一次大浪潮;这时期入明的主要姓氏有萧、廖、黄、陈、张、李、王、邹、刘、谢、何、詹等姓。
如:唐武德二年(619),南北朝高帝萧道成的后裔萧成全由江西迁徙入闽,居长汀馆前胡坑,后因遭土匪抢劫而迁居清流四堡扬慈地。
民国本《蓬溪河西钟氏族谱》初探
民国本《蓬溪河西钟氏族谱》初探胡传淮;胡云柯【摘要】蜀中蓬溪钟氏家族,从清代至今,先后修谱三次.民国本《蓬溪河西钟氏族谱》尤为突出,内容丰富,价值颇大,是研究清代客家名人钟瑞廷、钟永定的第一手重要资料.文章阐述了蓬溪河西钟氏族谱纂修沿革、体例内容以及体现出的客家文化内核.【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3)005【总页数】6页(P41-46)【关键词】蓬溪;客家人;钟氏族谱;民国刻本【作者】胡传淮;胡云柯【作者单位】蓬溪县政协,四川蓬溪629100;蓬溪县三凤镇宣传文化中心,四川蓬溪629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0.9蜀北蓬溪,历史悠久,风土秀丽,“农务耕凿,乡里族党,颇相亲睦,俗为近古”(嘉庆本《四川通志·风俗志》)。
这种淳朴民风,吸引了许多外地移民到蓬溪安家落业。
明末清初,在“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生活在粤东、粤北、赣南、闽西等地的不少客家人,亦纷纷迁往蓬溪,有的繁衍生息,成为了蓬溪望族。
如清代乾隆年间从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迁至蓬溪西乡的客家钟氏,百余年间,人才辈出,中式举人1人、贡生4人,入清及民国《蓬溪县志·人物志》者4人,入清光绪《新修潼川府志·人物志》者2人,著述30余部、70余卷之多。
影响深远,名噪蜀中,故《志》云:“邑西之钟,为蓬溪巨家,其显于学问、科第者,极盛一时。
”最近,笔者得到一部民国本《蓬溪河西钟氏族谱》,它是一部研究蓬溪客家文化的瑰宝,今特作初探,以供研究涪江文化、客家文化、巴蜀文化、家族文化和明清移民文化的专家学者参考。
因学浅心拙,寸管窥天,谬误之处,尚祈郢政。
族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客家人讲礼节、重伦理、敦亲族、敬祖先,对族谱纂修尤为重视。
蓬溪河西客家钟氏亦不例外,从乾隆七年(1742)入川至今260余年,分别于清代、民国和当代修谱三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汀州客家的姓氏谱牒文化
据《元和郡县志》载:“唐代开元年间时已有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一户客家先民近十万人入闽。
”可知在唐开元年间已有中原南下避乱、避役百姓入汀垦荒开居的客户。
石壁村一地,在客家先民迁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南方乃至后来远播世界各地,几乎都经过了汀州府宁化石壁及汀江航行远播海外。
从客家人的姓氏谱牒和《客家源流考》中可见端倪。
《刘氏族谱》:“始祖讳祥公,妣张氏。
唐末僖宗乾符间,…黄巢作乱‟,携子及孙,避居汀州府宁化石壁洞。
”
《廖氏族谱》:“唐时我祖避乱,由于都迁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避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遂众。
”
《江西罗氏大成谱》:“唐僖宗之末。
…黄巢作乱‟,我祖仪贞公,致仕隐居,因家吉丰,长子景新,迁赣州府宁都州。
历数年,又迁闽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
”
梅县《邓氏族谱》:“永嘉末年,后赵石勒作乱,伊时有号伯通、叔攸公、友爱感天,全一。
家命脉,救一方生命,即迁宁化石壁乡是矣。
”
《丘氏族谱》:“河南丘氏,先世自东晋五胡云扰,渡江而南,入闽而汀之宁化石壁。
”
《曾氏族谱》:“洪立十五传孙纡惇,宋政和壬辰年由南丰迁福建宁化石壁,生子仲辉。
辉子桢孙,因宋元兵扰,由宁化迁广东长乐县。
”
《庐江何氏族谱》:“我祖大郎公,原直属南京……自修公郡庐江,三十七传至大郎,生于唐末昭宗四年,至后梁开平元年入学,五年中进士,贞明七年岁辛巳选授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尹。
公遂居宁化石壁村。
”
《黄氏族谱》:“九十八世黄裳,生三子、果、敬、敏,由兴州迁居邵武和平县……一百二十世,化生子五……住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
”
《刁氏渊源》:“始祖刁清,原名法瑛,生子四:文甫、信甫、明甫、悦甫。
元末明初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揭阳蓝田村。
”
《伍氏族谱》:“始祖伍宗于元末由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迁入松口溪南。
”
《钟氏渊源》:大将钟全慕是随从中原光州渡江南下入闽。
王审知喜其骁勇善战而有谋略,官至节度使,任汀州刺史。
夫人马氏逝,营冢寄枢于汀州署衙后园。
后全慕孙钟翱能经济而善骑射,以功继为汀州刺史。
钟氏后裔乃留居汀州。
现长汀濯田同睦坑钟氏为钟翱后裔,分迁汀城、武平、蕉岭、兴梅,发展至台湾以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陈氏渊源》:陈期皇室后裔陈叔明家族聚三干余口,称为臣族。
宋廷猜忌,圣谕凡巨族分居。
叔明有九子散处九州,故有“九子分九州,满予封汀州”之说。
据《陈姓通书》:“陈叔明第六子陈魁,字参琬,救封大夫,携家室九十七口入汀州。
”陈魁为长汀陈姓始祖。
墓在汀城黄屋后山。
《李氏族谱》:李氏后裔于宋末南迁汀州府宁化李家坪。
李珠生金、木、水、火、土五子。
第四予火德、五子土德,第二子木德后裔先后迁长汀河田,火德复迁上杭稔田乡丰朗村。
传至八代德玉公,又迁永定金丰里开居,分居大溪乡奥杳楼下。
至十七世财生公渡海至台湾。
台湾、新加坡李姓是汀州,上杭、永定李氏后裔。
《崇正同人系谱》:“宋末有徐一郎者自宁都迁汀州、上杭、二郎迁连城,传五世……迁广东长乐(五华)”。
南宋迁徙入汀而后分迁杭、永、武而入广东者有:
魏氏自石城入汀,留居长汀、宁化、上杭而后分居广东五华、龙川。
巫氏由赣入汀,留居长汀、宁化、上杭而入广东,分居于梅县、兴宁,后有一系迁移曲江。
邹氏自泰宁入汀定居四堡,后裔分迁闽、粤、赣、桂。
也有自汀城播居台湾者。
华氏自宁化迁连城、上杭、长汀、分迁、武平入江西安远、龙南、复迁,“东始兴等地。
张氏自汀州宁化迁长汀、上杭而入广东蕉岭,梅州一带。
历史学者家吴福文为文说:“从地理环境来说,宁化与江西宁都、石城相邻,江西于都、瑞金与福建长汀相接。
其间由江西入闽,有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
这不仅为南迁
的中原移民提供了迁徙的方便,而且居于其中相对安全。
从氏族迁移史来看,宁化石壁、汀江上游的长汀,可以确定客家人多数氏族的族谱都提到祖先曾定居于汀州石壁,这说明客家祖地石壁,客家首府汀州,对于客家入,有着普遍意识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