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教案——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2. 学会正确的头颈部检查方法和步骤3. 熟悉头颈部主要解剖结构和检查内容4.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2. 头颈部检查的方法与步骤3. 头颈部主要解剖结构及检查内容4. 常见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要点5. 临床实践操作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方法、步骤及主要解剖结构和检查内容2. 演示:教师示教头颈部检查操作,展示正确姿势和技巧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4. 讨论:学生间交流头颈部检查心得,分享临床实践经验四、教学准备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2. 模型:头颈部解剖模型或仿真模型3. 器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临床检查器材4. 教学资料:相关教材、PPT、临床案例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2. 理论讲解:讲解头颈部检查的方法、步骤及主要解剖结构和检查内容3. 示范演示:教师示教头颈部检查操作,强调正确姿势和技巧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5. 讨论交流:学生间交流头颈部检查心得,分享临床实践经验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头颈部检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头颈部检查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临床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头颈部检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临床科室,观察医生在进行头颈部检查时的实际操作。
3. 安排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亲身参与头颈部检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头颈部解剖结构及重要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2)了解头颈部检查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常见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头颈部检查。
(2)能够分析头颈部检查结果,作出初步判断。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增强学生对临床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解剖结构及重要器官。
2. 头颈部检查的步骤和方法。
3. 头颈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头颈部解剖结构、检查步骤和疾病特点。
2. 演示法:示范头颈部检查技巧,让学生参与演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模具。
3. 临床实践基地:医院或诊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技能操作:在临床实践基地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总共20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0课时,实践操作10课时。
2. 教学计划:课时1-2:头颈部解剖结构及重要器官的学习。
课时3-4:头颈部检查的步骤和方法的学习。
课时5-6:常见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的讲解。
课时7-8:临床实践基地的头颈部检查操作演示。
课时9-10: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头颈部解剖结构、检查步骤和疾病特点。
2. 临床示范:教师在临床实践基地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在临床实践基地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
(2)了解头颈部各个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
(3)熟悉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头颈部检查。
(2)能够分析头颈部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增强学生对临床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1)望诊(2)触诊(3)叩诊(4)听诊(5)嗅诊2. 头颈部各个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1)头部(2)颈部3. 常见头颈部疾病(1)头部疾病(2)颈部疾病4. 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常见疾病的诊断(2)鉴别诊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
2. 示教法:教师示范头颈部检查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头颈部检查进行诊断。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头颈部检查相关教材。
2. 模型:头颈部解剖模型。
3. 病例:头颈部疾病病例。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操作技能和问题分析能力。
2. 终结性评价:课后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
2. 头颈部各个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
3. 头颈部常见疾病的特点。
4. 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头颈部检查方法的运用和判断。
2. 头颈部疾病鉴别诊断的能力培养。
3. 实际操作中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七、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材、模型、病例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
3.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头颈部检查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头颈部检查进行诊断。
一般体格检查及头颈查体 教案
一般体格检查及头颈查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般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 了解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3. 掌握头颈查体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一般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 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
三、教学内容:1. 一般体格检查1.1 观察:1.1.1 体型:身高、体重、体形;1.1.2 活动:行走姿势、站立稳定性、活动幅度;1.1.3 皮肤:颜色、弹性、有无皮肤损伤等;1.1.4 黏膜:唇色、口腔黏膜颜色等;1.1.5 工具:检查通常所需的仪器设备。
1.2 体征检查:1.2.1 测量体温;1.2.2 测量血压;1.2.3 测量脉搏;1.2.4 肺部听诊;1.2.5 心脏听诊;1.2.6 腹部触诊。
2. 头颈查体2.1 头部检查:2.1.1 头皮检查:观察有无疤痕、肿块、溃疡等;2.1.2 头发检查:观察头发质量和脱发情况;2.1.3 面部检查:观察面部对称性、表情、皮肤颜色等;2.1.4 头颅骨检查:观察头颅骨的形态和有无畸形;2.1.5 颅内压检查:检查颈静脉回流、静力征等。
2.2 颈部检查:2.2.1 颈部外观检查:观察颈部对称性、肿块、颈静脉回流等;2.2.2 颈部活动性检查:检查颈部活动范围和颈椎功能等;2.2.3 淋巴结检查:触诊锁骨上、颈部、头颅附近的淋巴结;2.2.4 甲状腺检查:触诊甲状腺是否异常。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一般体格检查内容和方法,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2. 演示:教师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头颈查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具体操作;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互相进行体格检查和头颈查体。
五、教学评价:1. 总结:考察学生对一般体格检查内容和方法以及头颈查体的理解;2. 演示评价:观察学生对一般体格检查和头颈查体的操作是否准确;3. 组织评价:学生互相教学,相互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资料:1. 简报:一般体格检查及头颈查体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 PPT:头颈部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的介绍;3. 模型:用于演示头颈查体的操作方法。
一般体格检查及头颈部体格检查
三种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口测法 方法 舌下含5’ 正常值 36.3-37.2℃
肛测法
涂润滑剂,插入 肛内1/2表长, 5’
36.5-37.7 ℃
腋测法 腋下10’ 36-37 ℃
优缺点 可靠,小儿及 安全可靠,可用
昏迷病人不能用 于小儿及昏迷病 人
门诊病人使 用方便,不易 发生交叉感染
回回上上页页
• (一)头发和头皮
• (二)头颅
•
1.大小:正常:新生儿头围34cm,18岁达53cm
异常: 小颅,巨颅
2.形态:方颅,尖颅
3.运动:正常:运动自如
异常:见于颈椎病、震颤麻痹、Musset征
4.测量:软尺经眉间绕到颅后经过枕骨粗隆。
六﹑头颈部体格检查
(三)眼:
1.眉毛: ①稀疏脱落 ②外1/3稀疏或脱落
(1)轻度昏迷: (2)中度昏迷: (3)深昏迷:
谵妄-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 杂乱
(六)语调与语态 (七)面容与表情
1.急性病容:潮红.不安.呼吸急促 2.慢性病容:憔悴.灰暗或苍白.目光黯淡 3.贫血病容:苍白.无力 4.二尖瓣面容:两颊及口唇发绀 5.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大.突眼.目光闪闪有神.不安烦躁易怒 6.粘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浮肿,脸厚面宽,目光呆滞, 反应迟钝,眉
Thank You!!!!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川北医学院检体诊断教研室
一、基本方法与要求
(一)五种基本方法:视、触、叩、 听、嗅
(二)兼顾全身与系统 (三)顺序(卧位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
征→头颈部→前、侧胸→后背部(取座位) →腹部(卧位)→上下肢→肛门直肠→外 生殖器→神经系统(站立位) (四)准备和清点器械 (五)自我介绍
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
3.双手触诊法
用左手置于被 检查部位的背 面(腰部)或 腔内(阴道、 肛门)右手置 于腹部进行触 摸。可用于检 查肝、脾、肾 、子宫等脏器
4.冲击触诊法
用3-4个并 拢的指端, 稍用力急促 地反复向下 冲击被检查 局部,通过 指端以感触 有无浮动的 肿块或脏器
二、触诊时注意事项
1 检查前医师要向病人讲清触诊目的,消除病人 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2 病人体位:一般为仰卧屈膝,两腿略分开, 侧 卧检查时下腿应伸直,上腿略弯曲。 3 检查者手要温暖,手法应轻柔,应位于被检查 者右侧,面向被检查者,随时注意观察触诊时 被检查者的表情。 4 触诊下腹部时,应嘱患者排尿有时也需排便后 检查。
(3)呼吸节律改变
1)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毒等 老年人深睡: 潮式呼吸(脑动脉硬化、中枢
神经供血不足)
2)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精神紧张或抑郁症。
(四)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 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 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
2.慢性面容: 面容苍白或灰暗。多见于消耗 性疾病、如严重肺结核、肝硬变等 3.贫血面容: 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 疲惫、见于各种贫血。
4 .甲状腺机能亢进面容: 眼裂增大,眼球 突出、炯炯有光、惊愕兴奋 、烦燥易怒, 见于甲状腺能亢进症。
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
100~109 ≥ 110
<90
≥ 180
≥140
2.血压的变化
(1)血压升高: 140mmHg/90mmHg
见于高血压病、肾脏疾病;剧烈疼痛、情 绪激动、缺氧等。 (2)血压降低 90mmHg/60mmHg 见于休克、心衰、心肌梗塞、失血等.
实训一、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十.姿势 姿势()是指举止的状态。 颈部活动受限提示颈椎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采取坐位,但其后
仰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十一.步态():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 .蹒跚步态( )见于佝偻病、肌营养不
良等 .醉酒步态( ):见于小脑疾病 .共济失调步态( ):见于脊髓痨患者 .慌张步态( ):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跨阈步态(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剪刀步态( ):见于脑性瘫痪
)。
甲状腺功能减退呆小病()
(二)体型 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
肌肉的成长与脂肪的分布的状态。 .无力型即瘦长型——腹上角﹤° .正力型即均称型——腹上角° .超力型即矮胖型——腹上角﹥°
五.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 )与食物的摄入、消化、 吸收、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
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 的发育情况进行判断,分三种状态:
二.湿度 皮肤的湿度()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 甲亢患者常有出汗 夜间睡后出汗称为盗汗,可见于结核病。
三.弹性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
织间隙所含液量有关。如皮肤弹性减退可见于长 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
四.皮疹 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 质过敏反应。 .斑疹():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
蛋白血症等。
.黄染( ):见于胆道阻塞等 .色素沉着():见于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等。 .色素脱失
()白癜() 可见于白癜风 ()白斑()部分白斑可发生癌症 ()白化症()见于先天性酪氨酸
合成障碍
3、 紫 绀 ------血 液 中 还 原 血 红 蛋 白 增 多 导 致 低 氧 血 症 , 引起皮肤黏膜青紫。 最明显的部位:唇、舌、颊、耳垂、肢端。 意义:心肺疾病、休克等。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
(2)了解头颈部各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熟悉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头颈部检查。
(2)能够分析头颈部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1)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貌、表情、头发等。
(2)触诊:检查头皮、面部、颈部肌肉、血管、淋巴结等。
(3)听诊:听诊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等。
(4)叩诊:检查颅骨、牙齿等。
2. 头颈部各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1)头皮:头皮炎、头皮屑等。
(2)面部:三叉神经痛、面瘫等。
(3)颈部:颈椎病、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4)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头颈部检查的示范操作,学生观看并跟随操作。
3. 临床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的临床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病例讨论:选取典型的头颈部疾病病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5. 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检查结果进行讲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头颈部检查操作技能。
3. 学生病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病例讨论中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头颈部检查相关的教材或参考书。
2. 模型:头颈部解剖模型,用于教学演示和临床实践。
3. 病例资料:头颈部疾病病例,用于病例讨论。
4. 教学视频:头颈部检查的教学视频,用于示范操作和复习。
六、教学活动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头颈部检查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般体格检查及头颈部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触诊、听诊和测量等方式,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 的检查,以了解其身体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头颈部体格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总结词
头颈部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头部和颈部外形、皮肤、淋 巴结,以及口腔和耳鼻喉等器官的检查。
详细描述
在头颈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观察头部和颈部的外形是 否正常,有无肿胀、畸形或异常活动。同时会检查皮肤 是否有皮疹、溃疡、结节等异常改变。淋巴结也是检查 的重点,医生会触摸颈部、耳前、耳后等部位的淋巴结 ,了解其大小、质地、活动度和有无压痛。口腔和耳鼻 喉等器官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医生会检查口腔内部 、扁桃体、咽喉部等部位,了解有无炎症、溃疡、新生 物等异常表现。
检查步骤
01
02
03
04
问诊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 史、家族史等
视诊
观察患者的整体状态、姿势、 面色等
触诊
通过触摸了解浅在组织、淋巴 结等状况
听诊
用听诊器听诊心肺等器官பைடு நூலகம்声 音
02
头颈部体格检查
头部检查
头部大小和形状
观察头部的大小和形状 是否正常,有无异常隆
起或凹陷。
头皮
检查头皮有无红肿、溃 疡、瘢痕或异常隆起。
颅骨
检查颅骨有无骨折、凹 陷或异常隆起,以及骨
缝闭合情况。
头部器官
检查眼球、瞳孔、鼻腔 和口腔等头部器官,观
察有无异常。
颈部检查
颈部皮肤
检查颈部皮肤有无红肿、溃疡 、瘢痕或异常隆起。
颈部淋巴结
检查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疼 痛或粘连。
颈部血管
观察颈部血管有无异常搏动、 杂音或怒张。
实训一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2.正力型即均称型——腹上角=90°
3.超力型即矮胖型——腹上角﹥90°
第十三页,共八十一页。
第十四页,共八十一页。
五.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state of nutrition〕与食物 的摄入、消化、吸收、代谢等因素密切相 关。
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 发育情况进行判断,分三种状态:
第四十页,共八十一页。
淋巴结
检查表浅部位淋巴结时主要使用触诊 检查全身淋巴结时要熟悉其收集范围 检查全身淋巴结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 检查颈部淋巴结时站在被检查者背后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
肿、斑痕、瘘管等。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一页。
• 正常淋巴结:直径0.2~0.5cm,质地柔软,外表 光滑,无粘连,不易触及,无压痛。
缘有齿印。可见于慢性肾脏疾病。 6.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突出,
目光炯炯有神,兴奋烦躁不安。 可见于甲亢。 7.粘液性水肿面容:可见于甲减病人。
第二十页,共八十一页。
8.二尖瓣面容:面色灰暗、双颊紫红、口 唇轻度发绀。见于风心二狭。
9.指端肥大面容:可见于指端肥大症。 10.伤寒面容:可见于肠伤寒等
4.黄染〔stained yellow〕:见于胆道阻塞等
5.色素沉着〔pigmentation〕:见于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等。 6.色素脱失
〔1〕白癜〔vitiligo〕 可见于白癜风 〔2〕白斑〔leukolakia〕局部白斑可发生癌症 〔3〕白化症〔albinismus〕见于先天性酪氨酸
合成障碍
1.斑疹〔maculae〕: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 出皮面,见于斑疹伤寒、丹毒、
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
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
一、目的
用正确的手法,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四种基本检查方法的运用,获得患者的体征
二、实施要点
一般检查是全身检查的第一步,是对患者全身状态的概括是的观察,以视诊为主,配合触诊、听诊和叩诊进行检查。
头部及其器官是检查者最先和最容易看到的部分,主要运用视诊和触诊进行检查。
颈部检查最好取舒适座位,暴露颈部和肩部,检查手法应轻柔,当怀疑颈椎疾患是应更加注意。
检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发育与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态、步态、皮肤,头颈区域的淋巴结、甲状腺、气管、血管等
三、注意事项
1、应关注、关心、体贴患者,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
2、检查过程中,医师应注意手卫生。
3、医师应注意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诚恳和蔼。
4、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
检查患者前有礼貌地对患者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患者配合,检查结束时对患者的配合与协作表示感谢。
5、检查患者时光线应适当,室内温暖,环境安静;检查手法规范轻柔;被检查部位暴露充分,但要注意保护被检者个人隐私,无关人员应离场。
6、进行检查时应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
7、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左、右及相邻部位的对照检查。
8、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修复,这样才能有助于病情观察,有助于补充和修正诊断。
操作步骤及评分表
科室:姓名:得分:。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五、脱屑desquamation
米糠样脱屑见于麻疹, 片状脱屑见于猩红热, 银白色鳞状脱屑见于银屑病。
六、皮下出血(subcutaneous hemorrhage)
见于造血系统疾病、重症感染、血管性损害、毒 物或药物中毒 ①小于2毫米称为瘀点(petechia)
②3~5毫米称为紫癜(purpura)
及昏迷。
七.语调与语态 语调(tone):指言语过程中的音调。 语调改变,可见于喉部炎症等。
语态(voice):指言语过程中的节奏。
语态异常可见于震颤麻痹等疾病。
八.面容(facial features)与表情
(expression)
1.急性面容:面部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 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可 见于大叶性肺炎等。 2.慢性面容:面容憔悴,面色灰暗,目光暗 淡。可见于恶性肿瘤等。 3.贫血面容: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
九.体位(position)是指患者身体所处的状态。 1.自主体位(active position):身体活动 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 2.被动体位 (passive position):自己不 能变换或调整体位。见于极度衰竭或意识 丧失者。
3.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减
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
十.姿势 姿势(position)是指举止的状态。 颈部活动受限提示颈椎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采取坐位,但其后 仰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十一.步态(gait):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
1.蹒跚步态(waddling gait)见于佝偻病、肌营养不 良等
2.醉酒步态(drinken man ga检查需注意颜色、疏密度、脱发的类
型与特点。如脱发可见于甲减、放射治疗和抗癌
体格检查教案——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体格检查教案——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参评教案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年级:二年级专业、层次:药剂、检验专业(中专)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学时:2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体格检查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一、目的要求1 .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临床医学概要教材三、教学时间分配总共为2学时,其中:1 .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0分钟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0分钟四、重点难点1 .体温测量方法及误差原因2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记录内容3 .颈静脉充盈的标准及临床意义4 .甲状腺及气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五、授课方式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投影,辅以启发性提问六教学内容一、一般检查一)一般状态检查10 分钟1 .性别2 .年龄3 .生命征(vital sign )①体温:口、肛、腋温测量方法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
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
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
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
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②呼吸、脉搏、血压测量方法呼吸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
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呼吸深度的改变
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
(六)呼吸节律的改变
1.潮式呼吸: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病人。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投影,辅以启发性提问
六教学内容
一、一般检查
一)一般状态检查 10 分钟
1 .性别
2 .年龄
3 .生命征( vital sign )
① 体温:口、肛、腋温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三、教学时间分配
总共为2学时,其中:
1 .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40分钟
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40分钟
四、重点难点
1 .体温测量方法及误差原因
2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记录内容
3 .颈静脉充盈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4 .甲状腺及气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授课方式
(一)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二)呼吸计数法呼吸的计数可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3 .甲状腺肿大的意义
1).甲亢 2).单纯性甲状腺肿3).甲状腺癌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5).甲状旁腺腺癌
二)颈部血管检查 5 分钟
1 .颈动脉搏动
2 .颈静脉搏动
3 .颈静脉充盈及临床意义
1.正常:立位或坐位颈静脉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 盈,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
2.颈静脉充盈:30-45°的半卧时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 水平,见于右心衰、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三)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频率的改变
1.呼吸增快(>24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2.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
3.间停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4.叹气样呼吸: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谨忧郁症的病人。
脉搏
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检查脉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二)脉搏的计数法
1.直接测法: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
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8 .体位
1.自主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
3.强迫体位: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体位如强迫坐位(端坐呼吸)、强迫侧卧位、强迫仰卧位等。
二)皮肤粘膜检查 10 分钟
(一)颜色:苍白、发红、发绀、黄疸、色素沉着
(二)弹性:正常:食指及拇指捏起手背内侧或上臂内侧的 皮肤,松手后皮肤能很快平展、减弱,松手后皮肤不能很快平展,见于严重脱水、长期消耗性疾病、老年人。
参评教案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年级:二年级
专业、层次:药剂、检验专业(中专)
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学时:2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临床医学概要教材
肱动脉—位于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股动脉—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
2.间接测法:用脉搏描记仪和血压脉搏监护仪等测量。具体使用方法看仪器说明书。
血压
(一)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碻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4 .发育与体型 10 分钟
① 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
胸围=1/2身高;两手距=身高;坐高=下肢长度
② 三种体型
无力型(瘦长型); 超力型(矮胖型); l 正力型(均称型)
③ 异常: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病、佝偻病
5 .营养
①营养状态分三个等级:良好、中等、不良
② 异常:营养不良、肥胖
6 .意识状态
①正常:清楚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2).慢性病容:憔悴.灰暗或苍白.目光黯淡
(3).贫血病容:苍白.无力
(4).二尖瓣面容:两颊及口唇发绀
(5).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大.突眼.目光闪闪有神.不安烦躁易怒
(6).粘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浮肿,脸厚面宽,目光呆滞, 反应迟钝,眉毛稀疏
(7).满月脸:面如满月,皮肤发红,伴痤疮
(8).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面长颌大,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
(三)皮疹
1.斑诊:不隆起皮面,只有颜色的改变
2.丘诊: 隆起皮面,且有颜色改变
3.斑丘诊:丘诊周围皮肤发红
(四)出血点与紫癜-皮肤粘膜下出血
出血点(瘀点):直径<2mm,压之退色
紫癜:直径3-5mm
瘀斑:直径>5mm
血肿:高出皮肤,大片出血 l
(五)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枝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一)常见的异常脉搏
1.脉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炎热、饭后、酒后等。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2.脉搏减慢(≤60次/分0: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3.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1.检查方法及分布
2.原因:雌激素
(六)水肿
轻度水肿 中度水肿重度水肿:
三)淋巴结检查 10 分钟Fra bibliotek(一)正常:很小,不易触及,直径0.2-0.5cm,质软,表面光滑,无粘连,无压痛
(二)浅表淋巴结分组及引流范围
(三)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腹股沟→腘窝
(四)检查内容(记录内容)及方法 (1)部位 (2)大小 (3)数目 (4)硬度 (5)压痛 (6)活动度 (7)红肿 (8)瘘管 (9)疤痕
二、头部检查
一)头颅:大小、形态、运动 3 分钟
二)头部器官10 分钟
1 .眼:眉毛、眼脸、结合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运动
2 .耳:外耳、乳突
3 .鼻:外形、鼻腔、鼻旁窦压痛
(三)血压测量法一般选用上臂肱动脉为测量处,病人取坐位,暴露并伸直肘部,手掌心向上,打开血压计,平放,使病人心脏的位置与被测量的动脉和血压计上的水银柱的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放尽袖带内的气体,将袖带缚于上臂铁过紧或过松,并塞好袖带末端,戴上听诊器,在肘窝内摸到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的头放在该处,并用手按住稍加压力。打开水银槽开关,手握所球,关闭气门后打气,一般使水银柱升到21~24kPa(160~180mmHg)即可。然后微开气门,慢慢放出袖带中气体,当听到第一个微弱声音时,水银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当声音突然变弱或或水银柱上的刻度为舒张压。如未听清,将袖带内气体放完,使水银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测量。
4 .气管向患侧移位,见于哪些情况?
5 .颈静脉充盈的标准如何?临床意义如何?
(二)血压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缩压为12~18.7kPa(90~140mmH),舒张压8~12kPa(60~90mmHg)。新生儿收缩压为6.7~8.0kPa(50~60mmHg),舒张压4~5.3kPa(30~40mmHg。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9岁以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40~49岁<20kPa(150mmHg),50~59岁<21kPa(160mmHg),60岁以上<22.6kPa(170mmHg)。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② 呼吸、脉搏、血压测量方法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