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系统教案
护理学基础第12课排泄护理教学教案
第12课排泄护理(3)为截瘫、昏迷引起的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留置导尿管,以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
某些手术后尿潴留患者,避免多次插管。
(4)为盆腔内手术做准备,排空膀胱,保持膀胱空虚,避免术中误伤。
(5)用于膀胱冲洗及膀胱滴药时。
(6)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
【评估】(1)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临床诊断、留置导尿的目的。
(2)患者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对解释的理解合作程度。
(3)腹部触诊了解膀胱的充盈程度,尿道解剖位置及会阴部皮肤黏膜情况。
【计划】1. 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熟悉留置导尿术的目的、方法。
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2. 用物准备同导尿术用物。
3. 患者准备患者和家属了解留置导尿管的目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项,知道如何配合操作,学会在活动时如何防止尿管滑落。
4. 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调节室温。
【实施】导尿管留置术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见表 12-3。
【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动作轻稳,符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过程无污染。
(2)患者及家属认识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能够配合。
(3)操作中关心、保护患者。
(4)患者置管期间,护理措施有效,导尿管固定,引流通畅,未发生泌尿系统损伤或感染及脱管现象。
【注意事项】(1)膨胀的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免气囊压迫膀胱内壁,造成黏膜的损伤。
(2)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
①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避免受压、扭曲、操作;操作前协助患者排空膀胱。
4.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屏风或围帘遮挡患者,光线或照明充足。
【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术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见表 12-4。
【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动作轻稳。
(2)溶液选择正确,灌肠筒高度正确,插入深度正确。
(3)操作中关心、保护患者,患者了解灌肠的目的,能够配合。
(4)溶液流速、压力适宜,患者无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保护患者的自尊,减少肢体暴露,防止受凉。
排泄-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排泄-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及其危害,认识排泄的重要性;2.了解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结构和功能;3.简单了解四种排泄方式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4.认识一些影响排泄系统健康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人体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四种排泄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代谢产物及其危害;2.人的排泄器官及其结构和功能;3.四种排泄方式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2.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2.形象化演示法: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小组或全体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谈谈代谢产物是什么?(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2.这些代谢产物有什么危害?(如二氧化碳能使空气变浑浊,尿素和尿酸会造成身体不适等)2. 呈现环节(15分钟)1.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人体的排泄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等);2.介绍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操作环节(25分钟)1.分组讨论四种排泄方式及其区别;2.通过图表等方式展示四种排泄方式的适用范围。
4. 总结环节(5分钟)1.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2.引导学生认识到排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形象的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了基础的了解,并能通过讨论,理解四种排泄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内废物的种类2. 排泄和排遗的区别3. 排泄系统的组成4. 排泄过程及机制5. 影响排泄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及排泄过程。
2. 教学难点: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影响排泄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新课导入: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
3. 案例分析:分析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4. 知识拓展:介绍影响排泄的因素,如饮食、运动等。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排泄和排遗区别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4.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排泄系统的结构图、功能介绍、废物排出过程的动画等。
2.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课后作业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泄系统的组成。
2. 第3课时:讲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分析影响排泄的因素。
3. 第4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5. 第6课时: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排泄护理课程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课程名称:排泄护理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排泄异常的护理方法;(3)熟悉导尿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够对排泄异常患者进行评估;(2)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巧;(3)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情怀;(2)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3)激发学生对排泄护理专业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排泄异常的护理方法;(3)导尿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导尿术的操作技巧;(2)对排泄异常患者的评估。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示范法、讨论法、操作训练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模型教具、临床案例。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排泄系统的重要性,引出排泄护理课程。
2. 讲授内容:(1)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排泄异常的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例排泄异常患者的护理案例,让学生了解临床护理操作。
4. 小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观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讲授内容:(1)导尿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导尿术的操作技巧。
3. 示范与操作训练:(1)教师示范导尿术操作步骤;(2)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与总结:学生分享操作心得,教师总结导尿术操作要点。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排泄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2. 思考如何提高排泄护理服务质量;3.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排泄异常患者的护理要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操作训练;2. 课后作业:按时完成,质量较高;3. 考核成绩:结合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排泄护理 教案
排泄护理教案教案标题:排泄护理教案目标:1. 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排泄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3. 掌握正确的排泄护理方法和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并介绍其主要组成部分,如肾脏、膀胱、尿道等。
2. 引发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知道排泄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吗?”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排泄系统的功能,包括排除废物、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等。
2. 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肾单位、肾小球和肾小管等。
3. 解释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
4. 介绍膀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储存和排出过程。
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排泄护理的实际案例,如尿失禁、尿路感染等。
2. 分组讨论各案例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排泄护理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技能训练(20分钟):1. 演示正确的排泄护理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协助患者如厕、更换尿布等。
2. 分组练习,模拟实际护理情境,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3.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洗手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
总结(5分钟):1. 总结排泄护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强调定期检查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排泄系统健康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护理实践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技能训练环节的表现,包括正确操作和沟通能力。
2. 提供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排泄护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提交一份排泄护理计划,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模型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
2. 案例分析材料,包括尿失禁、尿路感染等。
3. 排泄护理技巧演示视频或实物模型。
4. 小测验题目和答案。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养老院,了解实际的排泄护理工作。
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了解不同年龄段和疾病状态下的排泄护理需求。
生初二生物《排泄》教案
生初二生物《排泄》教案一、背景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排泄”,属于初中生物的重点之一。
在前面几节生物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生命过程和细胞结构等知识。
由于排泄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必要生命活动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掌握人体的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了解人体排泄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处理方式;3.理解排泄过程的调节机制;4.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如尿路感染、肾炎等。
三、教学内容1. 概述通过对过往生物课程的回顾,复习细胞的结构特点、人体器官的基本构造和生命的特征,了解人体排泄的病理生理及其与生命过程的关系,介绍教学内容并建立教学目标。
2. 生理解剖学通过图像和模型等形式,介绍人体排泄系统主要器官的结构特征,包括肾脏、膀胱、尿道等。
介绍各器官的解剖位置、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让学生对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排泄代谢产物及其处理介绍人体排泄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胆固醇等),讲解各种代谢产物在人体中的来源、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让学生理解人类排泄系统是如何处理各种代谢产物的。
4. 排泄过程介绍排泄过程的详细流程,并结合模型进行说明。
通过讲解肾脏和尿液的生成,深入了解排泄过程中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5. 排泄的调节机制通过对泌尿激素等调节排泄功能的激素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神经内分泌系统对人体排泄功能的调节作用,增强学生对人体排泄过程的理解。
6. 课堂实验通过模型和小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排泄功能,并让学生通过手动实验的形式,加强对基本排泄功能的了解。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2.课件展示3.模型展示4.实验教学5.互动式问答五、教学评价1.师生互动情况2.学生听课情况3.学生回答问题情况4.实验效果5.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人类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以及排泄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处理和调节机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让学生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生理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及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难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教学PPT。
3. 案例分析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内会产生废物吗?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呢?(2)引入本课《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讲授新课(1)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等。
(2)讲解废物排出的途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3)阐述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案例分析(1)呈现案例:小明感冒后,体温升高,出汗增多。
(2)提问:小明出汗增多是因为什么原因?这属于哪种废物排出?(3)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课堂互动(1)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其他废物排出的途径吗?(2)邀请学生分享答案。
(3)拓展思考:人体内废物排出不畅可能引发哪些疾病?如何预防?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更多关于人体内废物排出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废物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区别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医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医院,实地了解人体内废物的检测和排出过程。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主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排尿、排便等,引发学生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产生兴趣。
2. 介绍人体内废物的概念:解释人体内废物是指身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用物质。
3. 强调废物排出的重要性:说明废物排出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哪些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第二章:人体排泄系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排泄系统对废物排出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排泄系统的组成:解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废物排出功能。
2. 泌尿系统:介绍肾脏、尿道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介绍肺脏、气管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4. 消化系统:介绍肝脏、大肠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排泄系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促进他们的合作和思考。
第三章:废物排出的过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
2. 学生能够解释废物排出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教学内容:1. 解释废物排出的过程:介绍废物在体内的积累和如何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2. 泌尿系统废物排出:解释尿液的形成、储存在膀胱中并通过尿道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废物排出:解释二氧化碳的产生、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4. 消化系统废物排出:解释食物残渣的形成、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器官,模拟废物排出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感。
2. 绘制图表:让学生绘制废物排出过程的图表,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废物排出的步骤。
第九章 排泄(第2节) (1)
2)异常情况 尿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上皮 细胞、细菌或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液即呈白色絮 状混浊,此种尿液在加热、加酸或加碱后,其混浊度不变,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5.比重。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 尿比重波动于 1.015~1.025
3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理论课教案
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 断的过程, 而膀胱的排尿则是 间歇进行的。 排尿活动是受大 脑皮层控制的反射活动。 当膀 胱内尿量增加时(成人达 400~500ml、儿童约 50~ 200ml),膀胱内压力增加, 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压力 的刺激而兴奋引起排尿反射。 导入 5 分钟,回顾上节课内 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基 本 内
任课教师:庞俊彤
容
职称:助教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之间,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 1.010 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6.酸碱反应。正常人尿液呈弱酸性,一般尿液 pH 介于 4.5~7.5 之间,平均约为 6。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可呈强酸 性,严重呕吐患者的尿液可呈强碱性。 7.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 尿液久置后, 因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若新鲜尿有氨臭味,疑 有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 故有烂苹果气味。 (二)影像排尿因素的评估(熟悉) 1. 心理因素:排尿受暗示的影响,任何听觉、视觉或其他 身体感觉的刺激均可诱发排尿,如有的人听见流水声就想 排尿。 2.个人习惯: 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会建立一些排尿时间的习 惯,如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是排尿,晚上就寝前也要排空膀 胱。 3.社会文化因素:如排尿的隐蔽性或有无其他人在场等。 4.液体和饮食的摄入: 如果其他影响体液的因素不变, 液体 的摄入量将直接影响尿量和排尿的频率,摄入得多,尿量 就多。 5.气候变化:夏季炎热,身体出汗量大,导致尿液浓缩和尿 量减少;冬季寒冷,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循环血量增加, 体内水分相对增加,使尿量增加。 6.治疗及检查:外科手术、外伤、麻醉剂、某些诊断性检 查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某些检查造成尿道损伤、水肿、 某些药物等因素都可直接影响排尿.
《基础护理》第十章 排泄
《基础护理》课程教案护理评价(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查对制度,准确遵照医嘱完成留置导尿术。
(2)护理操作规范严谨,集尿袋连接紧密,固定妥当,引流通畅。
(3)护患沟通有效,保护患者隐私,患者了解留置导尿管后的日常护理。
术后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使其能主动配合并参与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妥善放置,避免受压、扭曲、堵塞。
(3)防止逆行感染: ①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擦拭尿道口、阴茎头及包皮,每天1~2次;②每天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并记录尿量;③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④患者离床活动时,引流管和集尿袋应安置妥当,不可高于耻骨联合,以防尿液逆流;⑤如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更换卧位,使尿量维持在2000ml/日以上,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4)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并经常观察尿液,每检查一次尿常规。
若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遵医嘱进行膀胱冲洗。
(5)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来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膀胱冲洗术】护理目的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清除膀胱内的血块、黏液、细菌等,防治感染;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护理评估(1)患者的病情、情绪、意识、治疗情况、认知反应、配合程度等。
(2)患者的医疗诊断、用药情况,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等。
护理计划1.操作者准备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可按节或课设计填写。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
3.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5.其他内容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具体详细。
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教案设计
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教案设计文章: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八大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掌握每个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提高学生对人体构造的基本认识。
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人体构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人体八大系统的主题。
2.讲解八大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人体八大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运动系统。
针对八大系统一一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每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和结构。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等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
呼吸系统:由气道、肺部组成,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所需营养物质。
排泄系统:由肾脏、膀胱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和过剩水分等。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等组成,主要功能是传递和处理信息,调节身体各系统协调运作。
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分泌各种激素,调节身体内部平衡。
免疫系统:由各种免疫细胞、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保护身体免受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
运动系统:由肌肉、骨骼等组成,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姿势和运动能力。
3.巩固学习通过图示或互动性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并加深对八大系统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填写每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等。
4.拓展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搜索相关信息,了解人体八大系统的相关疾病和预防措施,拓展学习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每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和如何对八大系统进行分类和介绍。
四、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课堂笔记、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评价学生对八大系统的理解程度,分类和介绍能力等。
同时,也可以评价学生在拓展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初中生物教案了解人体的呼吸和排泄系统
初中生物教案了解人体的呼吸和排泄系统教案:了解人体的呼吸和排泄系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人体的呼吸和排泄系统,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概念、排泄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如呼吸气体的交换、呼吸道的各部分和肺泡的结构等;3.了解人体的排泄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等。
三、教学重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概念。
四、教学难点:1.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与学生互动对话,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出本课范围内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为什么要呼吸吗?呼吸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试着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学生:老师,我们需要呼吸是因为需要氧气,而且我们还要排出体内的废气。
教师:很好,你们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你们知道人体是如何进行呼吸和排泄的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人体的呼吸和排泄系统。
2.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人体的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指人体用来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组成部分。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教师展示呼吸系统示意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看到,呼吸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学生:有鼻腔、喉咙、气管和肺。
教师:不错!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等部分组成。
接下来,我们逐一介绍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概念(20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呼吸?学生:呼吸是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教师:很好!呼吸是人体用来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些关键的概念,比如呼吸气体的交换、呼吸道的各部分和肺泡的结构等。
教师通过图示和实际演示等形式,具体讲解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呼吸道的各个部分(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等)以及肺泡的结构与功能。
蚕体解剖生理学—排泄系统(教案).doc
第八章排泄系统排泄是指动物有机休把新陈代谢的终产物和机体不需要或对机体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在牛理学上,只把物质经血液循坏、并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系统。
蚕休内的代谢终产物常积聚于血液,具屮:(1)多余的水分可经多种渠道排出体外。
(2)二氧化碳可经体壁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3)过剩的M可由丝腺吸收合成丝物质由吐丝排出。
(4)蛋白质及其它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终产物的排泄及水分及盐类的平衡调节,均由专司排泄的马氏管实行。
桑蚕的排泄器官最早在1669年由意人利昆虫学家“马克毕基氏”发现,故以后命名马氏管。
由于马氏管的牛理机能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脏,故马氏管乂称泌丿求管或肾脏管。
一、马氏管的位置、形态、构造。
(一)幼虫马氏管:幼虫马氏管是淡黄色弯川1的细长管,位于消化管后部的两侧。
根据具形态、功能和排泄物移动的方向,马氏管可依次分为隐肾管、前行管、后行管、膀胱四部分:1 .隐肾管:指插入直肠内壁内的部分。
马氏管插入直肠壁内以后变粗而管壁很薄,并分出许多囊状枝,有些管相互愈合,分布在直肠壁的单薄膜和复薄膜Z间,称外列管。
外列管到了直肠的后端屈转,进入复薄膜与肠壁细胞Z间,又形成一层蜿蜒屈曲的内列管,最后以盲管终了。
隐肾管的这种构造,对调节休内水分及盐类代谢平衡极为有利。
(注:马氏管主要分布于直肠的肌肉和细胞层之间)2.前行管:乂称“上行管”或“端管”、“端部”。
从直肠出來的7'、-条马氏管分成两组,先在结肠两侧作若干屈llll,再沿小肠、屮肠肠壁平行(并列)前行,各侧中央的一条在消化管侧面,其它两条一条在背面,-•条在腹面。
具屮,背面管前行至笫4腹节前端,侧面管前行至笫3腹节屮后部,腹面管前行至第三腹节前端。
此后分别向后折回。
3•后行管:又称“下行管”,或“基管”、“基部”。
前行管向后折回的部分,称“后行管”或“基管”。
当后行管到达中肠后端时,廿而和侧而的先行合并成一条,此后再与腹而的一条并为一条较粗的共同管。
中考生物教案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
中考生物教案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理解昆虫的食物消化和废物排泄的过程;3.掌握昆虫消化和排泄系统与人类消化系统的异同。
二、教学重点昆虫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昆虫废物的排泄方式和过程。
三、教学难点昆虫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异同;昆虫废物的排泄过程。
四、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可通过放映昆虫的生态影片或者展示昆虫标本等教具来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知识讲解:1.昆虫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昆虫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器、食道、瘤胃、中肠和后肠等部分。
口器:昆虫的口器根据其取食习性的不同而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啮式口器、吸管式口器等。
食道:昆虫的食道连接口器和瘤胃,主要起到运输食物的作用。
瘤胃:昆虫的瘤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其中包含有利于分解食物的酶液,将食物分解为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中肠:中肠是昆虫的主要吸收器官,它的内壁有许多绒毛状结构,可以增加吸收面积,促进养分的吸收。
后肠:后肠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吸收水分。
2.昆虫废物的排泄方式和过程昆虫的废物排泄主要通过气管系统和马氏管完成。
气管系统:昆虫体内的气管系统与呼吸有关,同时也是废物排泄的一种途径。
废物经过气管直接排出体外。
马氏管:马氏管是昆虫独有的排泄器官,位于昆虫体内,为昆虫的主要排泄系统。
废物首先通过马氏管被收集和浓缩,然后经过直肠排出体外。
梳理归纳: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昆虫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与人类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包含有摄食、消化和吸收三个步骤。
不同之处:昆虫的消化和排泄系统相对简单,没有胃等器官;废物排泄主要依靠气管系统和马氏管,而非肾脏。
拓展应用:老师可以出示一些昆虫消化系统的图片和昆虫标本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解读昆虫的结构,并讨论昆虫与人类消化系统的异同。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昆虫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排泄系统教案
排泄系统教案教案标题:排泄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相关器官的功能;3. 了解排泄过程中的物质转运和调节机制;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疾病和日常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引言A. 引入话题:从我们身体中排出的废物都去了哪里?B. 激发学生思考:能否想象没有排泄系统,我们的身体将如何运作?二、人体排泄系统的组成与功能A. 讲解排泄系统组成:肾脏、尿路系统、皮肤和肺部等。
B. 解释排泄系统的功能:滤除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
三、肾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A. 描述肾脏的位置和形态;B. 解释肾脏的功能:排尿、调节血压、产生尿液等。
四、尿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 讲解尿路系统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B. 解释尿液在尿路系统中的运输过程和储存功能。
五、皮肤的排泄功能A. 引入皮肤作为排泄器官的重要性;B. 解释汗液的成分和排泄功能。
六、肺部的排泄功能A. 简述气体交换与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B. 解释肺部对于排出水分和热量的调节作用。
七、排泄过程中的物质转运和调节机制A. 解释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B. 说明尿液的形成过程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八、相关疾病和卫生习惯A. 介绍常见的排泄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等;B. 强调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兴趣;2.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详细介绍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以肾脏为重点,介绍其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4. 继续介绍尿路系统、皮肤和肺部等其他排泄器官的功能;5. 解释物质转运和调节机制,重点关注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6. 引导学生了解排泄系统相关疾病,并讨论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7.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概括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2. 示意图或模型: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
初中生物排泄教案
初中生物排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的排泄系统结构及功能。
2. 掌握人体的排泄物的成分和排泄方式。
3. 能够描述排泄过程中涉及的器官和其功能。
教学重点:
1. 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尿液的成分及排泄方式。
教学难点:
1. 理解尿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2. 理解排泄系统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及视频资料。
2. 模型或图解展示排泄系统结构。
3. 实验用品及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排泄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
1. 展示PPT,介绍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介绍尿液的成分及排泄方式。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进行尿液分析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尿液的成分。
2. 展示活体模型或图解,让学生了解排泄系统结构。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跟学生讨论排泄系统在人体内部环境稳定中的重要性。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描述排泄过程中的关键器官及其功能。
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并将排泄系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加以强调。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排泄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了解尿液的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
4. 理解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
难点: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 排泄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
- 通过图片展示,引入排泄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排泄是指人体将废物排除体外,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过程。
2. 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 介绍人体排泄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 尿液的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20分钟)
- 讲解尿液的主要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分泌和吸收、肾功能的调节等内容。
4. 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10分钟)
- 强调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排泄与健康的关系。
5. 小结与提问(5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2. 实物模型:展示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让学生直观理解;
3. 黑板和彩色粉笔:用于板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五、教学反馈:
教师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和学习效果。
药物代谢动力学排泄过程教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
(二)能力目标1.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注重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二、内容第三节药物代谢动力学(四)排泄(excretion)药物的排泄(excretion) 是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肺、胆囊、乳腺、唾液腺及汗腺等也有一定的排泄功能。
1、肾排泄有三种排泄方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大多数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肾小球滤过,少数药物经肾小管主动分泌。
肾小球的主动分泌功能,由非特异性载体转运系统完成,因其选择性低,假如两种药物通过同一载体转运时,彼此间产生竞争性抑制。
原形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肾小管可被重吸收,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重吸收程度受尿液pH影响,应用酸性药或碱性药,改变尿液的pH,可减少肾小管对药物的重吸收。
2、胆汁排泄有些药物如洋地黄毒苷,部分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水解后游离药物又被吸收,称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洋地黄毒苷中毒时,可服用消胆胺,消胆胺可与洋地黄毒苷在肠道结合,结合物随粪便排泄,打断肝肠循环。
3、乳汁pH略低于血浆,碱性药物部分可自乳汁排泄。
从乳汁排泄量较多的药物应注意对乳儿的影响。
4、其他挥发性药物、全身麻醉药物可通过肺呼吸排出体外,有些药物还可以从唾液、汗液、泪液等排除。
【教学总结】本次课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解答,使学生掌握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并使学生理解药物体内的基本过程。
科学教案:如何感知青蛙的排泄系统?
青蛙是学习生物学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因为其形态特殊,易于观察,而且生命周期短,饲养成本低廉。
在探究青蛙的生理机制时,经常需要涉及到其排泄系统。
因此,本教案将介绍如何感知青蛙的排泄系统。
一、背景知识青蛙是两栖类动物,即可以在陆地上和水中生存。
既然是水生动物,青蛙的排泄系统与生存在陆地上的动物必然有所不同。
由于水的密度大,黏性小,对物体阻力小,所以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比陆生动物的排泄物更加稀薄。
其排泄系统由尿腔、输尿管、膀胱和肾脏组成。
二、实验材料1.活青蛙。
2.显微镜。
3.塑料刀。
4.消毒酒精。
5.食盐水。
6.蒸馏水。
7.五氯酚酞溶液。
8.盐酸、碳酸氢钠溶液。
9.显微镜玻璃片。
三、实验步骤1.青蛙的解剖(1)活青蛙应首先在清洁的实验室中经过放松处理。
青蛙的有效麻醉方法是使用30%的麻醉液。
麻醉液最好不能过量,应该让青蛙达到松弛的状态。
(2)将青蛙放在注射架上,用消毒酒精清洁它的皮肤。
(3)使用塑料刀,从青蛙的腹部剖开。
注意:剖开时应从肛门处开始,一直剖到胸腔。
(4)剖开后,将青蛙的内脏排列捋直,以便视察它的内部。
2.观察青蛙的肾脏(1)先在蒸馏水中将肾脏冲洗干净。
(2)取一小块肾脏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比较不同解剖步骤下的肾脏形态。
3.观察尿腔(1)将青蛙的尿腔取出,在食盐水中冲洗干净。
(2)将洗净的尿腔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
4.青蛙的排泄系统(1)拿出一些五氯酚酞溶液。
将其盛在显微镜玻璃片上。
(2)从刚才取出来的青蛙的尿腔塞入一些五氯酚酞溶液。
(3)观察五氯酚酞溶液染色后的尿液在尿腔中的运动轨迹。
(4)接下来拿出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
(5)将青蛙的泌尿系统串起来,使之常压下通气。
用盐酸碳酸氢钠溶液分别恒定不同的pH 值,观察青蛙的泌尿系统的pH值对青蛙体内环境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感知青蛙的排泄系统,并且能够了解到青蛙排泄物的成分和排泄过程。
同时,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生物科学知识,并促进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复习目标:
1.区分排泄和排遗,了解排泄的途径和意义
2.记住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本图)。
理解由泌尿系统问题引起的疾病。
3.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课本图)
4.记住排尿的意义。
5 .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并知道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复习重点: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的形成、排出过程。
复习难点:
掌握尿的形成过程及由泌尿系统问题引起的疾病。
板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区分排泄和排遗,了解排泄的途径和意义
排泄:细胞代谢的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由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途径:
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除尿液)。
三.尿的形成及排出
1.肾单位结构: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2. 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两步骤: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能滤出的物质有(血细胞、大分子物质)。
滤出的物质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的物质有(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四.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优点: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
2. 无害化处理: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复习过程:
一、指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复习重点、复习难点学生阅读看书
二、1.区分排泄和排遗,了解排泄的途径和意义
排泄:细胞代谢的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由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
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2.记住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
肾我们平时叫它“腰子”腰杆的儿子。
两个分别位于腰部脊柱两侧,一对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膀胱位于盆腔,我们把泌尿系统通过这个模式图看得更清楚,和书对照思考讨论题看看泌尿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分别有何作用?(对照图讲总结)输尿管连通肾脏和膀胱,把肾脏产生的尿输送给膀胱暂时储存。
3.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在肾动脉流进,肾静脉流出的过程中,肾脏输送养料和氧气.还能把肾脏细胞产生的废物运走。
不仅如此,还能把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带到肾脏中形成尿液,汇聚到肾芋(与肾小管相连的黄色部分),就象痰芋收集痰一样,由输尿管导出。
肾脏和肺一样,有许多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每个肾包括大约100多万个肾单位。
就象肺泡是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样,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凹陷而成,它套在肾小球外面,肾小囊壁很薄,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它们的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过滤作用,内外两层之间有一囊腔,称肾小囊腔,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外面缠绕着大量的由出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细胞,也紧紧缠绕在一起,适于重吸收作用,总结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4.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观察肾单位从两条路线来看,一是血液的流动路线,一是尿液形成的路线。
观察血液流动方向,血液在肾脏里流动方向: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
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说出二者有什么不同?(观察后抽问4)肾小球毛细血管一端连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出球小动脉,另一端连肾静脉。
肾中这两种毛细血管哪一个与其他器官里的毛细血管相似?哪个与其不同?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肾小球两端都流动脉血,经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以后变成了静脉血,可见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它把氧气,养料送给组织细胞,废物减少了,看尿液形成的路线,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滤过和重吸收通过肾小球时,血液中一些物质可以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这就是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
滤作用,哪些滤过了,哪些没有滤过呢?原尿与血液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呢?当血液经过肾小管时,原尿中的一些物质可以透过肾小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中,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哪些物质被重吸收了,剩下了什么?尿液的成分怎样?
尿的形成过程分两步骤: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过滤作用,不能滤出的物质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滤出的物质是(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形成原尿;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被重吸收的物质有(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重吸收的物质进入毛细血管中,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
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作为医生的你推测,这位病人可能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变大,血细胞和蛋白质可以滤过进入肾小囊,但血细胞和蛋白质的结构较大,不能重吸收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吸收所造成
100万个肾单位所形成的尿液“千条江河归大海”最后汇集到肾盂,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间断的,所以尿经输尿管送入膀胱要暂时贮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膀胱壁向大脑“报警”──“多了”,大脑发出排尿的命令──“排”,于是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5.记住排尿的意义。
为什么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还要排出尿液呢?其主要作用是人体不断产生废物,要及时排走,也起到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作用,还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可见肾脏对人体多么重要了,尿毒症患者必须经血液透析,肾衰竭了就得进行肾脏移植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并知道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1)人粪尿的优点: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
(2)无害化处理: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雁江二中孙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