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戏代表班社
1、双喜班(1919—1947),班主 桐城人,代表人物丁永泉,演出范 围桐城、怀宁、潜山等,在演出中 邀请京剧琴师伴奏,移植一系列京 剧剧目。
2、长春班,(光绪年间—1920) ,黄梅戏艺人蔡仲贤组织,演出范 围在太湖、望江一带。
2、城市“花台”(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前)
演出类型:小戏、本戏相结合 演出人员:人员增加,艺人由草根演员向职业性演员转变,行当齐全,职业性班子出现,如“双喜班”,“良友班”等,开始盈利 演出行当:辛亥革命后期,行当发展为“上四角”,“下四角”,上四角指正旦,老生、正生和花脸;下四角指花旦、丑角、老旦、 小生 表演形式:进城后受到京剧、话剧的影响,不再呆唱,加入了更多念和做的形式,武技成分增加,身段台式程式化 演出剧目:除经典小戏外,有大戏《天仙配》、《卖花记》等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剧目。 演出场地:以商业戏院为主,或使用京剧所用舞台,有平稳坚实的前台,有化妆的后台, 演出服道具化:演出服饰:最初穿着日常衣服,随着演出增多,逐渐出现表演服装,继承唐宋时期传统服饰特征,服装样式较为 简单,以裙褂为主,颜色丰富多彩,道具更加多样,化妆效果更加真实,生旦带网子,勒水纱。 总结:促进了黄梅戏在城中的传播,同时,在城中舞台上的表演为班社进行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为之后的黄梅戏高潮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播优势;紧跟世俗生活,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色 ,增加观众量,条件虽艰苦,但经典永流传。
“陋台”到“花台”关键性的一步
本戏的产生
小戏为一种戏剧种类,内容简单,角色单一,一般为两到 三个角色,多表现日常生活纠葛。
本戏也称大本戏,表演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一个完整的情 节,出场人物较多,黄梅戏本戏产生于清咸丰年间,本戏 的出现是黄梅戏由小戏转为大剧种的关键一步,也是走向 都市剧场的关键一步。
旦分为正旦,花旦,老旦多扮演庄 重、正派的妙龄少女,重唱功,形 象要求高,吐字铿锵有力,如《荞 麦记》中王三女,花旦多情少妇, 如七仙女、女驸马;老旦。 生分为正生和小生,如《荞麦记》 中徐文进。
地域文化影响下造就黄梅戏的艺术特色
1、“秀而不纤,柔儿不腻”,从自然条件来说,大多是风和日 丽、山清水秀的美景,同时,黄梅戏产生于农村,乡土经历 赋予黄梅戏刚的成分,如《天仙配》中的绿水青山等。
抗日战争下顽强生根发芽
1、运用自叹的形式来表达愤慨 之强,如《难民自叹》 2、丁永泉等人组建抗建剧场, 如《抓汉奸》 3、京皖相结合,王少舫为例
新中国成立后世界大舞台
1、执政党的态度变化:一改之前国民党政府的打击歧视政策,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积极恢复 职业黄梅戏剧团,帮助黄梅戏艺人登台演出,1953年黄梅戏剧团正式成立,之后与京剧、豫剧等 一起赴朝鲜组成慰问团。
黄梅戏起源之争
五大地区争议
1、湖北黄梅说,原因为“戏因县名,县因山名”。 2、安徽宿松说,原因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第一个在1921年提出黄梅戏说法。 3、安徽桐城说,严凤英将《天仙配》唱响,是当代黄梅戏开山鼻祖。 4、安徽怀宁说 5、三省分说论 据史料记载,黄梅戏源起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但直至(1851—1861)年才有完整 剧本出现,所以说黄梅戏是一个近代史的戏曲剧种。
黄梅戏艺术特色之唱腔
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传统唱腔为主 腔,三腔、花腔
主腔包括平词(叙事,抒情)、二 行、三行、八板(叙事)、平词对 板(最具抒情性,在剧中情侣倾诉 爱意)
三腔是“彩腔”(用于热闹场面)、“ 仙腔”(表现情感落差)、“阴司腔” (沉郁)三种腔体统称,都兼具抒 情性与叙事性。
黄梅戏艺术特色之语言
3、安庆境内浓厚的文学底蕴,东汉末年已有 《孔雀东南飞》、北宋中国第一画家李公麟所 做《五马图》、明崇祯元年刘若宰所做《金莲 传》等,种种文学为黄梅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 故事基础。
黄梅戏的名称演变
为何会出现多种名称 1、与传统文化相关,总中国文化总体发展史来说,诗歌是正统文化 ,作为边缘文化的戏曲则不登大雅之堂,缺少文人的介入,来源于 民间的黄梅戏,被人民赋予多种名称。 2、黄梅戏的传播范围涉略鄂、皖、赣三地,会受到三地不同的文化 影响,尤其黄梅戏属于民间戏,出现众多别名也就不足为奇,这也 是地方戏会出现“一戏多称”的原因,在民间戏中尤为突出。
外部环境:二十世纪二十年中国动荡的社会,受到外来文 化的影响,人民思想开放
机遇与巧合是黄梅戏不断奋斗Fra Baidu bibliotek另一种说法
1、1926年进入安庆,白云 芳、丁永泉(丁老六)拥有 广泛的群众基础,扩大黄梅 戏的影响。 2、1931年发生数年不遇的 大洪水。“新舞台”打磨技艺 ,增加题材,《乌金记》 3、1933年和1934年进军上 海,(丁翠霞)《血掌记》 。
湖北黄梅采茶调的传播
1、自然环境: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 古时大部分地区地势低于江岸,所以 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频繁发生,导 致人员迁徙,学会一门手艺来外出维 持生存,文化相互交融。《逃水荒》
2、文化环境:在《黄梅县志》记载中 曾经与其相近的皖、赣地区划分为一 个整体“以接壤言之,地各犬牙互错, 譬之于身,此为腹中,潜皖头颅,薪 广肘腕,伸足南向,则浔阳匡庐。”
以安庆方言为主,分大白与小白,但安庆方言仍属北方 语言体系,这也就是黄梅戏能够南北共赏的一个主要原 因,安庆方言总体来说较为柔弱,但相比越剧稍显阳刚 ,相比豫剧、秦腔更娇媚,之后的发展中融入普通话的 因素,甚至带有京味。 语言特点1、为通俗浅显,剪短明快,口语化色彩浓烈, 如《牛郎织女》https://b23.tv/v045VT 2、善用民歌、绕口令等口头文学之词增加笑料,更加欢 快,如《三字经》 https://b23.tv/B1ZIJe 3、善用夸张手法,如《打哈叭》中《胖姑娘歌》,这个 姑娘真是胖,赛过庙堂四大金刚,一个头有笆斗大,耳 朵好似筛箩筐。
地域文化影响下黄梅戏的别名
以1953年为界,在1953年前历史上曾有20种关于黄梅戏的称谓,直至1953年安徽省 黄梅戏剧团建立为标志,黄梅戏名称才得以固定。 最常见的名称有“黄梅调”,“采茶调”,“采茶戏”,“黄梅采茶调”。除此之外的还有 1、“黄梅腔”、“北河戏”、“三角班”、“三角戏”。江西黄梅戏班社所采用名称。 2、“采篮戏”、“怀腔”、“府调”、“弥腔”、“皖剧”、“龙腔”(来自于民国龙昆玉班)、 “霸腔”,安徽省安庆地区使用较多。 总结:说明黄梅戏为百流所汇形成,受到各地文化的影响,她是跑着成长的戏曲, 萌芽和成长在不同的区域,在传播过程中黄梅戏不断的传承、借鉴、发展,最终爆 发出强大的戏曲力量。
第二章 黄梅戏舞台变迁论传播与发展
1、农村“陋台”(乾隆末年—辛亥革命前
)
演出类型:歌舞小戏 演出人员:由黄梅县灾民变为安庆市农民,演出团体向 半职业化的戏班发展 演出剧目:《苦媳妇自叹》、《逃水荒》、《打猪草》 、《夫妻观灯》 演出场地:灯会、乡村草台(庙会)、空地、花戏台 演出行当:在“二小戏”(一生一旦)、“三小戏”(一生 一旦一丑)中发展出来,丑角最受欢迎,打击乐只有两 三个鼓(一人演奏、坐草台正中)、大锣(一人,站上 场门外外侧)、小锣(一人,坐上场门外内侧),及六 七个演员演出,俗称“三打七唱”,在1919年之后才有较 为完整的职业班社。 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 演出服道化:服装小生穿长纱、折扇;花旦着蓝布衣褂 、手帕;县官带自制乌纱帽、丑角的旱烟袋;化妆品就 地取材。用白粉、墨代替黑色,红色纸浸泡做口红。
黄梅戏与众不同的女性关怀
对于黄梅戏,历来有“软“、“黄”、“ 嗲”、“杂”的批评,试着从正面去理 解,恰恰反映出黄梅戏与他种戏剧 不一样之处。
1、从女性题材来看,大多以女性为 轴心,如《天仙配》、《牛郎织女 》、《女驸马》、《徽州女人》, 自叹系列。
2、女性的完美形象,男性稍显逊色
黄梅戏之行当
丑行分为小丑、老丑、女丑,演出 时小丑常拿起、八寸长旱烟袋;老 丑拿二三尺长烟袋。插科打诨,调 节演出气氛,如《打豆腐》中王小 六。
2、自身方面:出现大量新的黄梅戏剧目,如《白毛女》、《孔雀东南飞》、《半个月亮》、《 徽州女人》、《徽州往事》、《独秀山下的女人》适应新的形式与观众,如《白毛女》。以及对 传统剧目进行改编,拥有特色大戏,如《红楼梦》、《借丈夫》等。
3、强大的群众基础,并与旅游相融合,在旅游景点等人流众多区进行黄梅戏演出及黄梅戏周边 文化。
2、梅开二度:(小高潮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赴 港澳台地区演出经典曲目,加之有电视片形式呈现出的 《七仙女与董永》、《天之骄女》等,代表人物马兰《 红楼梦》。
3、梅开三度:(在挑战中发展)新旧世纪之交,内由于 经典曲目的缺乏,外由于多种传播媒介的挤压下,显性 观众减少,在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运用现代科技 ,在2005年将《天仙配》拍摄为vcd发型,之后与影视公 司、电视台展开合作,大力举办关于黄梅戏文化,人民 日报也对黄梅戏进行宣传,谭维维在悉尼唱响《女驸马 》,对海外传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次传播,数次发展,”
首次传播为躲灾祸,黄梅地区采茶调传播鄂赣等地 ,将采茶调变为黄梅调,将其遍布长江沿岸农村 再次传播为黄梅证明,将黄梅从农村带入都市,取 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为黄梅戏鼎盛打下基础 新中国,戏曲新面貌,黄梅戏迎来顶峰,黄梅调变 为黄梅戏,剧团职业化,政府支持化,将黄梅戏带
入千家万户
在政策与自身优势的情况下,黄梅戏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不仅各个地区都有对黄梅戏的研究与 剧场,同时走出世界,1981年入港,演出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
传播方式的变化:政府引导及各种职业剧团的发展,加之举行黄梅戏艺术节
黄梅戏海外传播
1、梅开一度:(起步阶段)1953年,赴朝鲜演出, 1959年,电影《天仙配》向多个国家放映,一经推出就 被推荐参加第九届国际电影节,此外还拍摄众多黄梅戏 电影,以香港为例,拍摄电影为黄梅调电影,代表人物 严凤英。
2、浪漫一种成分,吴楚之地本就是浪漫之地,在这里养育出 的人物是灵动的人物。
3、通俗的语言、风格不拘小节,也是由于成长为乡村人文环 境中。
黄梅戏代表班社
最早班社记录于光绪八年( 1883)太湖徐地区的“合计新 长春京戏班”。 习俗:踩台;不唱巴老台;丑 不发笔,旦不上妆;守箱子; 拜老郎。 禁忌:开台要杀鸡,以图吉利 ;“死”说“世”,“鬼”说“矮路子 ”;“上场、下场、过场”说“马 上,马下,马过’。
“黄梅戏前先谈黄梅”
鄂
东
皖
西
赣
黄梅为湖北省黄冈市辖县,历史十分悠久,在隋开皇十八年(598)建县 东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毗邻,南与江西省隔海相望
湖北黄梅采茶调的产生(黄梅戏前身)
1、独有的农业生产方式,黄梅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茶。(农业) 2、黄梅浓郁的艺术氛围,在这里你能看见山歌、对歌等多种形式的演唱方 式,人们潜移默化的受到歌声熏陶,采茶调的产生也自然而然(文化) 3、明清,经济中心南移,黄梅县为“鱼米之乡”,农业劳动为春耕、夏锄、 秋收、冬藏。(经济) 4、黄梅采茶调也曾用于祭祀当中,与鬼神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 5、黄梅采茶调不受上层人士重视,在农民身边流传较广。(政治)
黄梅戏在安庆境内发展的原因
1、水陆交通便利,贸易来往密切,流动人口 较多,为黄梅地区人口卖唱提供市场,奠定了 黄梅戏大规模的观众基础。
2、安庆境内戏曲文化氛围浓厚,汉代百戏、 宋金杂剧、明清传奇都在这里留下脚步,黄梅 戏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戏曲,在湖北它接受小 戏民歌等众多民间艺术,在安庆境内接受戏曲 也就十分正常。
舞台形式的变迁分析黄梅戏的传播与 发展
戏文1901王高翔
目录
第一章:黄梅戏渊源论传播
1、黄梅戏的起源与传播 2、黄梅戏别名
第二章:黄梅戏舞台变迁论传播与发展 1、农村“陋台” 2、城市“花台” 3、新中国成立后世界“大舞台”
第三章:黄梅戏艺术特色 1、唱腔 2、语言 3、女性关怀
第四章:黄梅戏代表剧社
“串戏”,由一种一系列相关题材或某一两个人物经历的可以 各自独立的小戏出阿兰起来表演的一种特殊戏剧形式,角 色增加了正旦、老生、老丑。如以水灾为线索将《报灾》 、《逃水荒》、《闹店》、《李益卖女》串联。组成《闹 官棚》,经过艺术、故事题材的不断完善,至19世纪20年 代初,黄梅戏由“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