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1课时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1课时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1课时

第 1 课时总课时

-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②③④⑤①

.③①②⑤④

(式中R是正十七烷基CH3(CH2)15CH2一) [参考答案]A、C、E、F

板书设计3常见的烃

一、脂肪烃的性质

.脂肪烃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性)

①都不溶于水;密度都小于水。

②同系物的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升高,

脂肪烃练习案(第一课时)答案

第一节脂肪烃练习案(第一课时) (D)1.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D)2.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最多可以生成几种物质 A.6种B.7种C.9种D.10种 (D)3.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2:1 B.3:1 C.1:3 D.1:1 ( C )4.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丙烯B.1-丁烯 C.2-戊烯 D.2-甲基-2-丁烯 ( D )5.有一类最简单的有机硅化物叫硅烷,它们的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硅烷的分子式可用通式Si n H2n+2表示 B.甲硅烷(SiH4)没有甲烷稳定 C.甲硅烷易燃烧,生成SiO2和H2O D.甲硅烷的密度比甲烷的密度小 ( C )6.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 C.③>①>②>⑤>④D.④>⑤>②>①>③ ( B )7.已知两种结构式互为同分异构体(a、b为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称为烯烃的顺反异构,试推断一氯丙烯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环状结构)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B)8.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1,3-丁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已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 (A)9.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 A.甲烷和乙烯 B.甲烷和丙烯 C. 乙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A)10.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烷烃 B.通式为C n H2n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烯烃 C.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炔烃 D.通式为C n H2n O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羧酸 (B)11.把M mol H2和N mol C2H4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一部分发生反应生成W mol C2H6, 将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M + 3N mol B.M 2 + 3N mol

专题3常见的烃芳香烃第1课时练习答案

O 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 1苯的结构与性质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芳香烃就是指苯和苯的同系物 C .含有一个苯环的化合物一定属于芳香烃 [参考答案]D 2 .下列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 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1的是 A .乙烷 B .乙烯 C .乙炔 D .苯 [参考答案]C 、D 3 .以下叙述中,科学家与其重大发现相符合的是 A .凯库勤提出苯分子结构学说 B .拉瓦锡发现氮气 C .道尔顿首先提出分子的概念 D .阿伏加德罗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参考答案]A 4.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 4 ( H + )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 在的条件下跟 H 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 FeBr 3存在的 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C 5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苯与一般烯烃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的是 A .苯不跟溴水反应 B .苯不跟酸性 KMnO 4溶液反应 C . 1mol 苯能与3mol H 2进行加成反应 D .苯是非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A 、B 6. ( 2004年?上海高考? 28)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 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方程式 (2)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 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 写出C 6H 6的一种含三键且无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 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烷烃中脱去2 mol 氢原子形成I mol 双键要吸热。但1, 3 一环己二烯( 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 1, 3 一环己二烯 __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 (4) 1866年凯库勒(下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 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_________________ 事实(填入编号)。 a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 .苯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c .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 .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B .芳香烃的通式是 C n H 2n -6(n 》6) D .苯是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 D .①②③④ 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00H )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 脱去2 mol

第三单元练习及答案(1)

会城创新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基础知识 一、按要求默写12% 1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鲁山山行〉〉 2 苏轼《浣溪沙》中,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自我勉励的诗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三峡》中,写出山连绵不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4刘禹锡的《秋词》中,抒发诗人豪迈乐观之情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5 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不同的两项是( B )(C )4% 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发夕至B其间千二百里/挑拨离间 C素湍绿潭/ 素不相识D沿溯阻绝/ 络绎不绝 生活就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kuān shù( )那些蹉跎岁月的“玩者”。如果没有①做事踏实,不虚浮的bá shè( ),一切幻想都是②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 3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 kuān shù( 宽恕 ) bá shè(跋涉 ) 4文中划线的部分,如果改用成语来表述,这两个成语分别是:2% ①脚踏实地②海市蜃楼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7至9题 据统计,广东省有公路桥梁2万余座,不仅是我国公路桥梁最多的省份,而且自古以来广东的桥梁建设都处于全国甚至世界同期的领先水平。对于桥,你一定印象很深,请你回忆一下,拿来和我们分享,好吗? 7 请写出一句与桥有关的诗词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 请你用简单的语言说出一个有关桥的传说故事。3% 鹊桥相会 9 广东省有许多著名的桥,请你向我们简单介绍一座你熟悉的桥。(说明、描绘皆可)3% 崖门大桥全桥长1289.22米,桥形为特大型单索面斜拉桥,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总投资为5.29亿元人民币的崖门大桥,是国内同类型双塔单索面结构桥梁中主跨度最大的桥梁,在亚洲排名第二。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3课时练习答案(精).doc

专题3常见的坯第一单元脂肪坯第3课时练习 例1?聚甲基丙烯酯疑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由甲基丙烯酸疑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疑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例2.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之间也能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请写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1(2 [参考答案](1CH2=CH2,(2,CH2=CH-CH=CH2 [针对训练] 1.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参考答案]C 2.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二CH—CH二CH—CH二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 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聚乙烯

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块 [参考答案]D 3.1,3-T二烯和苯乙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下列结构简式中, 能正确反映丁苯橡胶结构的是( A. B . C. D. [参考答案]A、D 4.形成下列高聚物的单体相同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③ B ?③④ C.①② D .②④[参考答案]C

5.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它塑料,号称“塑料王二在工业上有广 泛的用途,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氯乙烯制聚氯乙烯(2丙烯制聚丙烯 (31,3 —丁二烯制顺丁橡胶7.按题目要求写岀结构简式 (1氯乙烯与丙烯按1:1的物质的量比在一定条件下加聚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有三种加聚产 物(每个链接中有5个碳原子,试写出这3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2CH 3-CH =CH 2与加聚所得产物可能有:、、 o (3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分别是: -CH 2-CH 2-CH -CH 2- []n| CH 3 -CH 2-CH 2-CH 2-CH - [ ] n | CH 3 -CH 2-CH =CH -CH 2-CH -CH 2- []n CH 3 | -CH 2-CH =CH -CH -CH 2-CH 2- [ ] n CH 3 | 氯仿A二氟一氯甲烷B四氟乙烯C聚四氟乙烯CH 3C =C -CH 3 CH 3 CH 3 11 -CH 2CH(CH 3CH 2CH 2- []n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 第2课时

脂肪烃 第二课时 [练习]写出戊烯的同分异构体: [思考]以下两种结构是否相同? [板书]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讲解]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使得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要比含有相同数目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多。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外,在烯烃中还有一种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的现象。 当C=C双键上的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这是由于与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不能围绕它们之间的σ键键轴自由旋转的缘故(除了由于双键的关系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用a、b、c表示双键碳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团,那么,因双键所引起的顺反异构如下所示: 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cis-),分居两边的为反式(trans-)。例如,在2-丁烯中,两个甲基可能同时位于分子的一侧,也可能分别位于分子的两侧。 [板书]1、顺反异构:由于与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不能旋转,导致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2、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分居两边的为反式。 [回忆]炔烃的定义。

[板书]三、炔烃 [自学讨论]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并推测乙炔可能的化学性质 [总结]乙炔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 2H 2,实验式:CH ,电子式: 结构式:H-C ≡C-H ,分子构型:直线型, 键角:180° [板书] 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CaC 2+2H 2O →CH ≡CH ↑+Ca (OH )2 (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 [讲解]看上去电石与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生的乙炔气体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似乎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其实不然,这是因为:①电石跟水极易反应,启普发生器长期不用时,其中的电石也会跟挥发出的水蒸气反应而消耗,且产生的乙炔气体排出后可能发生危险;②电石跟水作用产生的熟石灰不易溶于水,呈糊状物附着在电石的表面,会积存一部分水分,致使关闭启普发生器开关后一段时间内,反应并不能及时停止;③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落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可能堵塞长颈漏斗下口;④电石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3)收集方法:排水法。 [思考]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乙炔气体常常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其中混有H 2S ,PH 3等杂质的缘故。试通过实验证明纯净的乙炔是没有臭味的(提示:PH 3可以被硫酸铜溶液 吸收)。 [讲解]使电石与水反应所得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闻其气味。H 2S 和PH 3都被硫酸铜溶液吸收,不会干扰闻乙炔的气味。

高中化学《芳香烃》课时作业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节芳香烃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由苯的分子式C6H6可知,其氢原子数远未达到饱和,应属于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的凯库勒式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实结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不能由其来认定苯分子中含有双键,因而苯也不属于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了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综上分析,D正确。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②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被还原成环己烷④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完全相等 ⑤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⑥间二氯苯只有一种 A.①② B.①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如果苯中存在交替的单双键结构,则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Ⅰ.因为含 C===C,具有烯烃的性质,则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Ⅱ.苯环中C—C和C===C键长不可能相等;Ⅲ.邻二氯苯会有两种,即 和。 3.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 t苯泄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答案A 解析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A错误,C正确;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且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烟,故B、D正确。 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后浮在上层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答案B

专题1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 g 解析:选A。本题是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基本概念的考查,以及对“摩尔质量”单位及其有关计算的考查,是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A项考查“同素异形体”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的互称,N4和N2都是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故A正确;B 项中N4和N2很显然组成分子的原子的个数不同,故不可能是“同分子式”;C项中相同质量的N4和N2中所含原子个数比应是:总质量除以氮原子的摩尔质量之比,因总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故应是1∶1;D项中摩尔质量的单位应是g·mol-1;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白磷和红磷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同分异构体必然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却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如N2和CO,A、B不正确;白磷和红磷是磷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C不正确。 3.最近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标记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6O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4N互为同位素 解析:选B。某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而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1H2、2H2与3H2 B.冰与干冰 C.乙烯与乙炔 D. 解析:选D。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D符合要求。 5.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A.白磷和红磷B.16O与18O C.O2与O3D.H2O与D2O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3课时练习答案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 3课时练习 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例2.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之间也能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C 2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 CH = CH — CH = CH — CH = CH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 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 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 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 ) A .聚乙烯 B .聚丁二烯 C .聚苯乙烯 D .聚乙炔 [参考答案]D 3. 1,3-丁二烯和苯乙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 下列结构简式中, 能正确反映丁苯橡胶结构的是 ( 例1.聚甲基丙烯酯羟乙醇的结构简式为 H s 兔 T cl c ICHO - C ,它是制作软质隐 尽一 c — c I CBO H 55n T cl c I CHO - 请写 [参考答案](1) CH 2 = CH 2 , CH=CH H [针对训练] 1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B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X : 二;■■二 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2) 2= CH — CH = CH

) [参考答案]A 、D 4?形成下列高聚物的单体相同的是 ①卡 CH 2一 CH ? — CH — CH 2臨 ② 4 CH 2— CH 2— CH 2— CH ] —n I I CH 3 CH 3 ③-[CH 2— CH = CH — CH — CH 2— CHzb ④—[CH ?— CH = CH — CH ?— CH — CH2H I I CH 3 CH 3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参考答案]C 5 ?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它塑料,号称“塑料王” 。在工业上有广 泛的用途,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6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丙烯制聚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 3 一丁二烯制顺丁橡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题目要求写出结构简式 (1) 氯乙烯与丙烯按 1:1的物质的量比在一定条件下加聚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有三种加聚产 物(每个链接中有 5个碳原子),试写出这3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CH 3CH 3 I I (2) CH 3 — CH = CH 2与CH 3C = C — CH 3加聚所得产物可能有: (3) 高分子化合物+CH 2CH(CH 3)CH 2CH 2卜n 的单体分别是 : A . B . 氯仿 二氟一氯甲烷 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A B C D

脂肪烃第1课时

脂肪烃第1课时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4 B.甲烷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等同,键角不是90° C.甲烷的氯代物分子都可以发生燃烧氧化反应 D.甲烷的二氯代物分子是四面体结构 2.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B.次氯酸分解 C.甲烷与氯气反应D.甲烷与氧气反应 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难溶于水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4.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B.天然气C.坑道气D.煤气5.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氯乙烷是同系物 B.属于饱和烃 C.是共价化合物 D.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有4种 B.二氯甲烷只有一种是判定甲烷分子结构为四面体的证据 C.标准状况下,22.4L的HF、新戊烷的分子个数均远大于N A D.丙烯CH2﹣CHCH3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面 7.实验小组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装置、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食盐水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 B.油状液滴的主要成分是一氯甲烷 C.产生白雾以及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有氯化氢生成 D.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可用黑色纸套套住装满甲烷和氯气的试管,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8.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瓶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 B.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 C.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 D.此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的混合物 9.对CH4与Cl2的反应(如图所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该反应的条件是光照 C.该反应的生成物有四种 D.该反应的现象是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器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并产生白雾

专题3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总结归纳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极少数的盐。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注意】 (1)CO2、SO2、NH3等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

等电解质导电,不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故应为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难溶的盐如AgCl、CaCO3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易溶的如CH3COOH、NH3·H2O等在溶液中电离程度较小,是弱电解质。 (3)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液导电能力强弱没有必然联系,溶液导电能力是由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电荷数目的多少决定的,只是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类型、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于弱电解质溶液。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即电离程度。 (4)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中还要特别注意其概念的研究范畴——化合物,溶液、单质即使导电也不是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状态 (1)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一定)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达到最大程度时,电离过程并没有停止,此时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就达到了电离平衡。 (2)建立过程 (3)电离平衡的特征

《芳香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域化学性质

催化剂 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 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 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 (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可燃性 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 、卤代反应 + HBr ; + Br 2 →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 3FeBr 。 装置 现象 【板书】B .硝化反应 ???的原因导管口在锥形瓶液面上的原因从烧瓶到锥形瓶导管长???? ?),(,??中的溴碱性溶液洗去溶于溴苯等应用纯溴苯无色状态烧瓶内产物颜色如何检验何物锥形瓶液面附近白雾是NaOH

专题三常见的烃脂肪烃

专题三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脂肪烃 基本要求: 1、能正确区分脂肪烃、芳香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关系。 3、以典型代表物为例,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进一 步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典型的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不饱和烃与氢气、水、卤化氢等物质的加成反应。 5、能根据烯烃的加聚反应分析有机高分子的链接和单体。 6、知道脂肪烃的来源,了解石油化学工业中分馏、裂化、裂解等处理方法的主 要原理及产物,了解石油化工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发展要求: 了解合成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说明:1、烯烃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及马氏规则不作要求。 2、环状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不作要求。 第1、2课时脂肪烃的性质 一、烷烃(又可称饱和烃) 1、结构特点:可用“单”、“链”、“饱”概括。(单键、锯齿、四面体) 分子式通式:C n H2n+2 2、物理性质: (1)熔沸点:①碳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 ②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③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烷烃,其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此外, 新戊烷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 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和固态。 (2)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液态烷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3)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的液态烷烃本身就是有机溶剂,如己烷、汽油、煤油等。 3、化学性质: 一般比较稳定。与酸、碱、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它物质化合。(1)取代反应 写出CH 4光照下与Cl 2 反应的方程式 (2)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脂肪烃(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二化学刘波涛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功能 脂肪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本节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中的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结合脂肪烃的性质,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为后续各章节中其它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其确立依据 为分散重难点,我们将第一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及烯烃的顺反异构”这一部分内容。在<<必修2>>中已经介绍了甲烷、乙烯等烃的典型代表物,但没有涉及有机物类别的概念,而本节在复习典型代表物性质的基础上,将内容提升到了类别的性质。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在<<必修2>>中已经涉及,本节通过“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教材中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也有简要的陈述,但陈述角度不同。如从认识分子组成及结构变化的角度来陈述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突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类型。结合烯烃的结构特点,作为烯烃知识的提升,介绍了顺反异构现象。 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和烯烃。同时通过对比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而对于烯烃的顺反异构这部分内容是教材新增加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只讨论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不再扩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加深对加成反应等有机反应的理解。 3、初步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学习的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2、通过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结构、性质让学生推断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 3、进一步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分组协作能力。 3、通过知识的递层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第二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芳香烃(第二课时) 高二姓名日期:2014-1-8编号: NO.05 编制人:王志省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尤其为取代和加成反应。 二、【学法指导】1、内容:课本P38-P39 2、学法:参考课本及相关资料。 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 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互动策展示方 案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一、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后的产物 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即碳碳键全部是单键) 3.通式:;物理性质与苯相似 4、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例如C8H10对应的苯的同系物有4个同分异构体,分别为、、、 二、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苯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填 “能”或“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可利用此性质区分苯和苯的 | H

同系物。故含有结构的物质,可使酸性溶液褪色,被氧化成。 ②苯的同系物均能燃烧,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取代反应 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硝基甲苯的系统命名为,又叫(TNT), 色,溶于水,是一种烈性炸药 通过这个反应可以说明_______(基团)受_______(基团)的影响,使其某些位置变得更加活泼。 (拓展)苯的同系物发生取代反应的位置与反应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两个反应的发生各需要什么条件: ─CH 3 + Br 2 ①─CH 2 Br + HBr ①:________ ─CH 3 + Br 2 ②─CH 3 + HBr ②:________ 3、加成反应 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氢气发生苯环的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受甲基的影响,苯环是不是可以像烯、炔烃一样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呢?观察甲苯和溴水混合时的现象。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1、芳香烃 房子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的烃,由2个或2个以上的苯环而成的芳香烃称为稠环芳香烃,如萘:蒽: 2、来源:1845年至20世纪40年代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自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通过获得芳香烃。【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得分 批阅日期 1.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2.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甲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 mol甲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为( ) 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多 B.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 C.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 D.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均易被氧化

专题4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第1课时醛的性质和应用 [明确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对乙醛的学习,明确醛类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学会根据醛基的性质来检验醛类的存在。 3.知道甲醛、乙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醛的结构 1.醛是由烃基和□01醛基(—CHO)相连构成的化合物。 2.醛类的官能团为醛基。醛基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03—CHO。 3.一元醛通式:R—CHO,—R代表烃基。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2n O。 4.乙醛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04C2H4O。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06CH3CHO。 5.醛基中包含羰基,羰基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双键连接起来,羰基 以及与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07同一平面上。如分子中四个原子在□08同一平面上。

二、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而有□01刺激性气味的□02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03大。 2.乙醛的化学性质 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CHO)来决定。如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发生在醛基上。 (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醛基中的C===O 键可与H 2、HX 、HCN 等加成,但不与Br 2加成,如CH 3CHO 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04CH 3CHO +H 2――→Ni 加热、加压 CH 3CH 2OH 。 (2)氧化反应: ①易燃烧:2CH 3CHO +5O 2――→点燃 4CO 2+4H 2O 。 ②催化氧化:2CH 3CHO +O 2――→催化剂△ □ 052CH 3COOH 。 ③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06 CH 3CHO +2Ag(NH 3)2OH ――→水浴加热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CH 3CHO +2Cu(OH)2+NaOH ――→水浴加热CH 3COONa +Cu 2O ↓+3H 2O 。 ④乙醛□ 07能(填“能”或“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 3.甲醛的特性 (1)甲醛是无色而有□ 08刺激性气味的□09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10大,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2)甲醛是醛类中不含烃基的醛,其结构相当于含有两个醛基 ,故1 mol HCHO 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 114

高中化学 专题3第一单元闯关 苏教版选修3

2013年苏教版化学选修3电子题库 专题3第一单元知能演练轻松闯 关 1. 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C .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 .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解析:选B 。常温下有的金属呈液态如汞;钙的原子半径比钾小,而自由电子数比钾多,所以钙的金属键比钾强,钙的熔沸点比钾高;金属受热后,金属晶体中离子的振动加剧,阻碍着自由电子的运动,所以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电能力下降。 2. 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 ) A .Li Na K B .Na Mg Al C .Li Be Mg D .Li Na Mg 解析:选B 。根据题中信息,钠、镁、铝三种金属的价电子在增多,阳离子半径在减小,故金属键在增强,则熔点在升高。 3. 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 B .金属键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C .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D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解析:选B 。金属键是一种静电作用,故无方向性,A 项正确;金属键除了静电吸引外,还有金属离子之间的排斥以及自由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B 项错;C 项,整块金属中所有电子都存在被阳离子吸引的情况,称之为“电子气”,正确;D 项显然正确。 4. 关于金属晶体的六方堆积的结构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晶胞是六棱柱 B .晶胞是六面体 C .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 D .每个晶胞中含17个原子 解析:选B 。金属晶体的六方堆积结构型式的晶胞是六棱柱的13 ——平行六面体,有8个顶点和1个内部原子,晶胞中绝对占有2个原子。 5. 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判断可以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或非金属 钠 铝 铁 硅 硫 熔点/℃ 97.8 660.4 .8

2016_2017年高中化学专题3常见的烃3.1.2脂肪烃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5

第2课时烯烃、炔烃 固基础 1.下列关于乙烷、乙烯和乙炔的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烯和乙炔都属于不饱和链烃 B.乙烯和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分子中的单键键能与乙烯和乙炔相比较大,不容易发生断裂 D.乙烯和乙炔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解析A、B、D均为正确的描述;C项,乙烷分子中的单键键能比双键和叁键的键能要小,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结构问题,而不是键能问题。故C项是错误的。 答案 C 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 A.混合气体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B.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过量溴水的洗气瓶 C.混合气体和过量H2混合 D.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解析 A中,两种气体都不能与水反应且无任何现象,不正确。B中,乙烷不与溴水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所以可以鉴别出来乙烯,并且通过洗气瓶乙烯和Br2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留在溶液里,正确。C中,乙烷不与H2反应,乙烯与H2可在催化剂Ni的作用下生成乙烷,并不是简单的混合就可以反应,而且会引入H2杂质气体,不正确。 D中,乙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但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时可有CO2生成,会引入新的杂质,不正确。 答案 B 3.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解析根据单烯烃和共轭二烯烃的性质可知有四种加成产物。 答案 C 4.下列关于分子组成为C x H y的烷烃、烯烃、炔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 脂肪烃 第3课时 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

第3课时脂肪烃的来源 与石油化学工业 [目标导航] 1.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来源和组成。2.通过联系实际,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石油的分馏 1.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 人类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能源和化工原料。石油主要是由气态烃、液态烃和固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石油的分馏 (1)原理:利用烷烃沸点的不同,可对石油加热,使其汽化,然后再按沸点的不同,分离出不同的馏分。 (2)分类:分馏根据所需要的馏分不同,可以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 ①常压分馏所得的馏分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气、汽油、煤油、轻柴油等,这些馏分中烃的沸点相对较低,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较少。常压分馏中未被蒸发的剩余物质叫做重油。 ②减压分馏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分馏,避免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减压分馏能把常压分馏中得到的重油中的烃进行分离。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较低温度下汽化,避免了升高温度带来的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情况。减压分馏可以得到重柴油、润滑油、石蜡、燃料油等馏分,未被汽化的剩余物质为沥青。议一议

1.石油分馏得到的馏分是纯净物吗? 答案 不是。馏分是由不同沸点范围的烷烃组成的,因此馏分是混合物。 2.分馏与蒸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 答案 蒸馏:把液体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操作。蒸馏可使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挥发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被蒸馏的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种组分为液体。各组分沸点差别越大,挥发出的物质越纯。若不同组分之间沸点差别小,或不同组分互溶形成恒沸液体,馏分则不纯。常见的实验有蒸馏水的制取。 分馏:对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控温条件下先后、连续进行两次或多次蒸馏。分馏可使多组分混合物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分离为两种或多种馏分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常见的实验有石油的分馏。 二、石油的裂化与裂解 1.裂化 (1)原理:在一定条件下,使分子里含碳原子多、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中含碳原子少、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 如:C 16H 34――→高温C 8H 18+C 8H 16 C 8H 18――→高温C 4H 10+C 4H 8 C 8H 16――→高温C 5H 10+C 3H 6 (2)分类:石油的裂化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石油不使用催化剂的裂化称为热裂化,使用催化剂的裂化称为催化裂化。 (3)目的:为了提高从石油中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2.裂解 (1)原理:使具有长链的烃分子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的液态烃的方法。石油的裂解属于化学变化。 (2)裂解的原料:石油分馏产品,一般是轻质油。 (3)裂解的目的:得到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为主的短链不饱和烃,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其中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石油加工中,还有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等工艺,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品质的石油加工工艺。催化重整还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议一议 1.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都属于汽油,其成分是否一样? 答案 不一样。直馏汽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为饱和烃,裂化汽油是石油催化裂化的产物,含有不饱和烃。 2.裂化与裂解的原理相同,其目的也相同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