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疏散楼梯间及楼梯篇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本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本为了保障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快速地疏散,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消防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规划和布局。
本文将介绍消防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设计原则和范本,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消防疏散楼梯应设计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人员的通道,必须具备安全性能,包括抗火性能、抗震性能和防滑性能等。
2. 容量原则:消防疏散楼梯的容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数量合理确定,同时需要考虑到人员疏散的时间和空间需求,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疏散。
3. 疏散效率原则:消防疏散楼梯应设计为直通到达安全区域或安全外部空间的路径,避免死角和转折,提高疏散效率。
4. 抗堵塞原则:消防疏散楼梯应设计为能够避免堵塞的结构,具备足够的宽度和通畅的通道,防止因拥挤导致灾害的发生。
5. 易辨识原则:消防疏散楼梯的位置、路径和出口应通过明显的标志和指示进行标识,方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并正确使用。
6. 适应性原则: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当地消防法规的要求,并考虑到各种紧急情况的可能性,如火灾、地震等,确保能够适应各种应急情况的需要。
7. 维护和管理原则:消防疏散楼梯应设计为易于维护和管理的结构,方便实施定期巡查和维修,确保其功能的持久有效。
二、消防疏散楼梯的布局和尺寸消防疏散楼梯的布局和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进行合理规划,以下为一些建筑物的消防疏散楼梯布局和尺寸的范本。
1. 住宅楼(1)住宅楼通常设置一条主要的消防疏散楼梯,配备备用的消防疏散楼梯作为辅助。
(2)楼梯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两端,且尽量远离电梯及其他设备,以免发生火灾时电梯无法使用。
(3)消防疏散楼梯应具备至少两个出口,其中一个直接通向室外,另一个可以通往其他安全区域。
(4)楼梯宽度一般应不小于1.2米,楼层高度每增加一层,楼梯宽度应适当增加。
(5)楼梯间应设有防火门,平台设置应满足人员疏散和疏散疲劳的需要。
2. 办公楼(1)办公楼消防疏散楼梯的设置应考虑人员疏散的需要,宜设置两条或以上的楼梯。
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构造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ﻫ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ﻫ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ﻫ 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ﻫ4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ﻫ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ﻫ1应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设置防烟设施。
ﻫ 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ﻫ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
ﻫ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构造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防烟设施。
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
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
1. 疏散楼梯间的宽度可不能太窄呀!就像通道要是太窄了,人多的时候不就挤得不行啦?就好比学校的疏散楼梯,那么多人同时要通过呢!
2. 楼梯间得有良好的照明啊!不然黑灯瞎火的,多吓人,怎么能迅速疏散呢?你想想晚上走在没灯的楼梯间是不是心里发毛!
3. 疏散楼梯间绝对不能堆放杂物呀!这不是添乱吗?就好像赛道上放了一堆东西,还怎么跑快呀!看看有些小区的楼梯间,堆的满满当当。
4. 楼梯的踏步得稳稳当当的呀!要是松松垮垮的,走起来晃晃悠悠,多危险啊!这不就跟走在摇晃的桥上似的!
5. 疏散楼梯间的门要容易打开呀!总不能使劲都打不开吧,那可急死人了!这就好比逃生门被锁住了一样。
6. 每一层都得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呀!不然人们都不知道往哪儿走,那不就乱套了吗?像在商场里要是没有指示,肯定会晕头转向。
7. 楼梯间要保持通风呀!不然闷得慌,人更容易慌张了。
这就像在一个闷罐子里,多难受。
8. 疏散楼梯间要坚固呀!可不能轻易就坏了,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这就像房子的根基一样重要。
9. 一定要重视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啊!这可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可不是开玩笑的!千万不能马虎对待呀!。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封闭楼梯间:这种楼梯有防火门和墙将楼梯和走廊隔开,和敞开楼梯间相比,封闭楼梯间的安全性更好,但不能完全隔绝烟气进入。
2. 敞开楼梯间:这类楼梯和走廊、大厅等相连,敞开在建筑内,没有用防火门等隔开。
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会影响人员疏散。
3. 室外楼梯:在建筑外墙上设置楼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疏散楼梯形式,这类楼梯安装在室外,为全部敞开式,发生火灾时也不用担心人员从楼梯疏散时因为烟气蔓延呼吸困难等等。
4. 防烟楼梯间:进入这类楼梯间通常需要穿过两个防火门,这类疏通楼梯的安全性更高,楼梯还设置了防烟设施,能够防止发生火灾时,烟气蔓延在楼梯间。
5. 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内设置了两个相互交叉、隔绝的疏散楼梯,每层楼梯间梯段为单跑梯段,这类疏散楼梯也被称为叠合楼梯。
在选择疏散楼梯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层数、耐火等级等因素,并按照有关消防规范进行设计。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文(二篇)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文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置是建筑物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合理的楼梯设计能够提供快速、安全的逃生通道,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本文中,将就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置进行详细介绍。
1. 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原则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a. 位置合理:消防疏散楼梯应该设置在建筑物的合适位置,方便人员迅速疏散。
通常情况下,楼梯应该设置在建筑物的两个无害区,以便人员可以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离。
b. 数量充足: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密度,确定适当的消防疏散楼梯的数量。
一般来说,大型建筑物应该设置足够的楼梯,确保人员的疏散时间不超过规定的安全时间。
c. 宽度合适:消防疏散楼梯的宽度应该根据建筑物使用人员的数量确定。
一般来说,每米宽度可容纳的人数应该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计算,确保楼梯的通行能力。
d. 进出口明确:消防疏散楼梯的进出口应该明确标识,并且保持畅通无阻。
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应迅速找到并准确地离开楼梯通道。
e. 耐火材料保护:消防疏散楼梯及楼梯间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采用耐火材料进行保护,以防止火势蔓延。
2. 消防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消防疏散楼梯间是指连接消防疏散楼梯的封闭空间。
它在保证逃生通道畅通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设计要求:a. 耐火材料:消防疏散楼梯间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采用耐火材料进行保护,以防止火势蔓延。
b. 明亮照明:消防疏散楼梯间应提供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在黑暗环境下人员仍然能够迅速逃离。
c. 水源设备:消防疏散楼梯间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以供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d. 足够的面积:消防疏散楼梯间的面积应足够容纳逃生人员。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应该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员。
e. 通风设施:消防疏散楼梯间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保证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不会受到烟雾等有毒气体的侵害。
3. 楼梯间的消防设施配置为了提高消防疏散楼梯间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应配置以下消防设施:a. 灭火器:消防疏散楼梯间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灭火。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三篇)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1疏散楼梯: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疏散楼梯是具有能够足够疏散人员的主要交通工具。
特别是在火灾事故情况下是以疏散楼梯作为常规的逃生工具,所以,疏散楼梯是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楼梯,是安全疏散的主要通道。
因此,保障疏散楼梯间的畅通无阻是保障人们在火灾事故情况下安全逃生的前提和保证。
任何占用、堵塞、封闭楼梯间都是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
2敞开楼梯间:一般是指建筑物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它是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在低层建筑中应用广泛的用于人员疏散的楼梯间。
3封闭楼梯间:是指设置有阻挡烟气(探火管)和火势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当高层建筑或特殊场所内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不能靠一般的电梯或云梯疏散,而楼梯此时是唯一的最主要垂直疏散通道,必须安全可靠。
而敞开式楼梯间火灾时犹如一个大烟筒既拔烟又抽火,垂直方向烟气流动短时间内经过敞开空间向上扩散,迅速就弥漫到整个建筑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威胁着人身的安全。
设置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等设施是防止火势和烟气蔓延扩散的有效工具。
因此,保障弹簧门、外开门、安全门等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好有效以及楼梯间的畅通无阻就显得非常重要。
4安全出口:建筑物中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一定宽度的安全门对于人员和物资疏散非常重要,若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安全门宽度不够,火灾时疏散很容易发生混乱现象,特别是只有一个出口时往往使人员被烟火封堵而陷入困境。
因此,保障安全出口畅通是保证场所内人员生命安全的保证。
任何占用、堵塞、封闭安全出口妨碍安全疏散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
5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在影剧院、商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烟气弥漫充斥着一定空间,严重影响着人员对逃离方向的识别或火情的判断,威胁着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设置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通道内的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设施就起到了照明和指示方向的作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6.2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6.2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6.2.1 基本保留原条文。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不能靠一般电梯或云梯车等作为主要疏散和抢救手段。
因为—般客用电梯无防烟、防水等措施,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云梯车也只能为消防队员扑救时专用。
这时楼梯间是用于人员垂直疏散的惟一通道,因此楼梯间必须安全可靠。
高层建筑中的敞开楼梯,火灾时犹如高耸的烟囱,既拔烟又抽火。
垂直方向烟的流动速度可达每秒3~4m,烟气在短时间里就能经过敞开楼梯向上部扩散,并充满整幢建筑物,严重地威胁疏散人员的安全。
随着烟气的流动也大大地加快了火势的蔓延。
例如,国内某个宾馆四号楼火灾,首层起火后,烟、火很快从敞开楼梯灌入各个楼层靠近楼梯的客房,顶层靠近楼梯的客房内有几位住客,无法通过楼梯疏散到楼门,被迫从窗口跳出而身亡。
这个多层建筑的宾馆尚且如此,高层建筑就更可想而知了。
又如,1974年2月1日巴西圣保罗市焦马大楼火灾,损失惨重、伤亡众多的重要原因是,全楼唯一的一座楼梯,敞开在走道上,发生火灾之后烟、火迅速经过楼梯向上蔓延,从起火楼层第十二层到二十五层间的所有楼层,都充满了浓烟和烈火。
起火层以上的人员,无法通过敞开楼梯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带。
因此,对高层建筑楼梯间的安全可靠性需要严格要求。
根据高层建筑的类别或不同高度,规定必须设置防烟楼梯间或是封闭楼梯间。
鉴于一类建筑可燃装修和陈设物较多,有些高级旅馆或办公室还设有空调系统,更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塔式住宅仅有一座楼梯。
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垂直疏散距离较大。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应该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
因此,本条规定—类建筑、塔式住宅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除外),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平面布置是,必须先经过防烟前室再进入楼梯间。
防烟前室应有可靠的防烟设施,这样的楼梯间比封闭楼梯间有更好的防烟、防火能力,可靠性强。
具体要求作以下说明。
一、根据防烟楼梯间功能的需要,对平面布置提出了规定。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构造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 楼梯间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 楼梯间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防烟设施。
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6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构造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防烟设施。
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消防安全)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9.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三篇)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9.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消防疏散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间消防疏散楼梯间是建筑物中十分重要的区域,它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扮演着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快速撤离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消防疏散楼梯间在建筑安全中的作用、设计与管理要点等方面。
一、消防疏散楼梯间的作用消防疏散楼梯间是作为建筑物主要疏散通道的关键部分,它能够提供安全、迅速的撤离通道,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具体作用包括:1.1 保护生命安全:消防疏散楼梯间是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拥有良好的设计和管理能够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1.2 阻止火势传播:消防疏散楼梯间作为防火分隔区域的一部分,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门等设施,有效阻止火势传播到楼梯间,为人员撤离争取宝贵的时间。
1.3 提供安全撤离通道:合理设计的消防疏散楼梯间能够提供宽敞、通风良好的通道,方便人员快速撤离。
二、消防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点2.1 楼梯间结构:消防疏散楼梯间应设置独立的楼梯井,与主体建筑相互分离,采用耐火材料作为隔墙,确保消防防火性能。
2.2 通风与照明:消防疏散楼梯间应设置通风和照明设施,确保紧急情况下的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减少恐慌情绪。
2.3 防火门与消防设施:楼梯间的每扇出入口均应设有防火门,并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以便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处理。
2.4 人员容量与标识: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规模,合理确定楼梯间的人员容量,同时设置安全标识,明确疏散通道和出口位置。
三、消防疏散楼梯间的管理要点3.1 定期维护与检查:定期对消防疏散楼梯间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楼梯、扶手、照明、通风等设施的正常运行,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2 停车禁止与易燃物管理:楼梯间应严禁停放车辆及堆放易燃物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3.3 布局与防堵:消防疏散楼梯间不得设置在易燃物储存区域,同时确保疏散通道不被物品阻塞。
3.4 应急沟通:消防疏散楼梯间应设立紧急电话或应急通讯设备,方便人员与外界沟通。
结论:消防疏散楼梯间在建筑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对于保护生命安全和减少火灾损失至关重要。
疏散楼梯
(三)要求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的一般规定外,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的一般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规定: 1、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 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 2、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 筑不应小于4.5m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 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 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 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 6.0m2;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防烟 3、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防烟 或排烟设施,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或排烟设施,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对于前室 又分为三种:第一种前室本身能自然采光、 前室, 对于前室,又分为三种:第一种前室本身能自然采光、 通风,没有什么要求。 通风,没有什么要求。 第二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 第二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其楼梯间也不能 自然通风且设置了机械防烟,这样的前室也没有什么要求。 自然通风且设置了机械防烟,这样的前室也没有什么要求。 第三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其楼梯间, 第三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其楼梯间,能自 然通风,这样的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或排烟设施。 然通风,这样的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或排烟设施。
地下与地上不共用楼梯间
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 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与 其他部位隔开,并宜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时,应为乙级 防火门。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本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本一、背景介绍在建筑物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物中,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与建设非常重要。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合理设计可以保障人员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疏散,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本文将介绍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范本设计。
二、楼梯设计原则1. 通道尺寸:楼梯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通常,每层楼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间,其宽度不小于1.2米。
2. 梯级与台阶:楼梯的梯级高度和台阶宽度应符合设计规范,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通常梯级的高度不超过20厘米,台阶的宽度不小于30厘米。
3. 扶手设计: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合适的高度,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稳定身体。
扶手的高度一般为0.9米至1.1米之间。
4. 疏散标志:在楼梯间应设置合适的疏散标志,如逃生指示标志、疏散标志等,以指导人员快速疏散。
三、消防疏散楼梯设计要点1. 位置选择:消防疏散楼梯应该设置在建筑物的两端或两侧,确保每个房间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到达疏散楼梯。
2. 安全门与防烟门:在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门和防烟门,以防止火灾或烟雾蔓延到楼梯与楼梯间。
3. 通风与明亮: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线,以提升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
4. 楼梯间的消防设备:每个楼梯间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灭火。
四、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范本设计1. 功能分区:根据建筑物功能和使用要求,将楼梯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等,以方便人员疏散和管理。
2. 纵深设计:为了减少楼梯和楼梯间的占地面积,可以采用纵深设计,即将楼梯轴线延长,并设置疏散平台或转角,以提供人员疏散时的休息和转向空间。
3. 防火分隔:为了防止火灾在楼梯间蔓延,可以在楼梯与楼梯间之间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隔离烟雾和火焰,以保护人员的安全疏散。
《建规》对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的条文规定以及图示说明
《建规》对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的条⽂规定以及图⽰说明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光和⾃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前室外墙上的窗⼝与两侧门、窗、洞⼝最近边缘的⽔平距离不应⼩于1.0m【图⽰1】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图⽰2】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图⽰3】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图⽰4】5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丙类液体管道。
【图⽰3】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穿过或设置可燃⽓体管道【图⽰4】。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体管道【图⽰5】,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体管道和可燃⽓体计量表时,应⾤⽤⾦属管和设置切断⽓源的阀门【图⽰6】。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图⽰1】,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能⾃然通风或⾃然通风不能满⾜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图⽰2】或⾤⽤防烟楼梯间【见地6.4.3条】。
2 除楼梯间的出⼊⼝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
【图⽰3】3 ⾼层建筑、⼈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员密集的多层丙类⼚房、甲、⼄类⼚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级防⽕门,并应向疏散⽅向开启【图⽰4】;其他建筑,可采⽤双向弹簧门【图⽰1】。
4 楼梯间的⾸层可将⾛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级防⽕门等与其他⾛道和房间分隔。
【图⽰5】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防烟设施。
【图⽰1】【图⽰2】【图⽰3】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
【图⽰3】3 前室的使⽤⾯积:公共建筑、⾼层⼚房(仓库),不应⼩于6.0㎡;住宅建筑,不应⼩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时,合⽤前室的使⽤⾯积:公共建筑、⾼层⼚房(仓库),不应⼩于10.0㎡;住宅建筑,不应⼩于6.0㎡。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编号:SY-AQ-05343(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Fire evacuation stairs and staircases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疏散通道,在消防设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作为主要疏散通道,具有直接影响人员疏散速度与安全的重要性。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并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首先,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应满足人员疏散的基本要求。
根据消防规范的要求,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根据楼层使用人数确定,一般为人员流量除以单位流量所需的最小宽度。
在选择材料方面,消防疏散楼梯应选用不燃材料,避免火灾发生时楼梯的燃烧,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其次,消防疏散楼梯的布局应符合逃生的需要。
疏散楼梯的位置应合理布置,便于居民或使用人员快速到达并进行疏散。
在建筑物不同楼层之间,消防疏散楼梯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楼层使用人数和层高确定。
此外,楼梯间的通道应无遮挡物,方便人员快速通过。
另外,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应保证其结构的稳固性。
疏散楼梯的结构设计应满足承重要求,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不易坍塌。
楼梯的踏面与扶手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良好的脚步支撑和扶手力度,方便人员疏散。
总之,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需要,合理布置疏散通道,并确保楼梯的稳固性和人体工程学原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员在火灾事故中的安全疏散。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中,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需要高度重视,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为人员
疏散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最后,通过严格的消防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疏散通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以应对不可预测的火灾危险。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迅速地疏散出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和规划1. 消防疏散楼梯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和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建筑物应当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疏散楼梯,以保证建筑物内的人员迅速疏散。
疏散楼梯的位置应当布置合理,方便人员从各个区域快速到达。
2. 消防疏散楼梯的尺寸和结构为了便于疏散人员的快速通过,消防疏散楼梯的宽度应当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楼梯宽度应当不小于1.2米,对于较大的建筑物,楼梯宽度应当达到1.8米以上。
此外,消防疏散楼梯的结构应当牢固,能够承受人员快速疏散时的荷载。
3. 消防疏散楼梯的坡度和踏步间距为了提高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消防疏散楼梯的坡度一般应当控制在30°以下。
此外,踏步的间距也应当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一般不得超过200mm,保证人员的正常行走。
二、消防疏散楼梯的标识和照明设施1. 楼梯标识楼梯应当设置明显的标识,以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楼梯标识应当标明楼层号码、上下行方向以及疏散路线等信息。
2. 紧急灯具消防疏散楼梯的照明设施应当保证在停电等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因此,在楼梯间应当安装紧急灯具,以确保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和疏散通道。
3. 紧急报警装置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发出警报,消防疏散楼梯的上下口应当安装紧急报警装置。
人员只需按下报警按钮,就能够迅速通知其他人员以及消防人员。
三、楼梯间的防火措施1. 楼梯间的材料选择由于楼梯间是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通道,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选择能够抵抗火灾的材料。
楼梯间的墙、门以及天花板等应当采用防火材料,以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了能够及早发现楼梯间的火灾情况,提前采取措施,楼梯间应当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旦系统检测到楼梯间的可燃物起火,将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入口处设有前室(不小于6m2,并设有防排烟设施)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槽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6.2.1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6.2.1.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6.2.1.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6.2.3.3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4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的楼梯间。
6.2.2 裙房和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应设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2.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6.2.2.2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6.2.2.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6.2.3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2.3.1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2.3.2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2.3.3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4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5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6.2.5.1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本规范第 6.1.3条规定的户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6.2.5.2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6.2.5.3居住建筑内的煤气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穿钢套管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6.2.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0,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
6.2.7除本规范第 6.1.1.条第 6.1.1.1款的规定以及顶层为外通廊式住宅外的高层建筑,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它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6.2.8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6.2.9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 6.2.9的规定。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表6.2.9
6.2.10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
当倾斜角度不大于450,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1.10m时,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
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在楼梯周围2.00m内的墙面上,除设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6.2.11公共建筑内袋形走道尽端的阳台、凹廊,宜设上下层连通的辅助疏散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