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城市(学生版)
商业PPT课件
2.“市”的发展:
朝代
市的发展情况
秦 代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
代
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管理 机构,长安9市
六 朝 民间集市——草市形成
唐 代 草市普遍,夜市繁荣 宋 代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明 清 商业区繁华
夯实基础:
下面诗句各自反映了哪个朝代市的发展 情况?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有人问什么是策划。 做某件事的逻辑顺序就是策划,也称作 创意策 划。简 单的策 划,也 可以说 是想法 、创意 、点子 。
比如某人要喝水,先要打井,要先勘测 哪块地 方打下 去会有 好喝的 水出来 ,要找 好将要 约好来 打井的 朋友, 要找铲 子,大 家某时 间地点 集合一 起去挖 井,把 这些做 事的过 程逻辑 写下来 以后就 是一 个策划。 策 划 是 书 面 语言 (或图 表)
5.明代:会馆、商帮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农产 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由于商业
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 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 晋商、徽商等。
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
北方会馆的典型 代表——辽宁海城的 山西会馆。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明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
——王建《汴路即事》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杜荀鹤
知识迁移:
❖ 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 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 (B)
❖ A、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 心
❖ B、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
❖ 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
教学准备课程标准及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
第一 、出示两则材料,探讨古代商业交换形式的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 : 4月里的一天,在山东清河县富商西门庆家中,“五 娘”潘金莲斗牌赢了三钱银子,她又撺掇有钱的“六娘” 李瓶儿添出七钱银子,让仆人兴儿买来一只烧鸭、两只鸡、 一钱银子下饭(佐餐菜肴)、一坛子金华酒、一瓶白酒, 另有一钱银子的果馅凉糕。兴儿的妻子把这桌价值一两银 子的酒席整顿好,众妻妾在花园卷棚下开怀畅饮、大快朵 颐,又拿了酒菜,到假山亭子内下棋投壶、赏花观景,度 过了悠闲快活的一天。…… ——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中的一个场景。
(三)对外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学生观看下面两组图 片,结合教材交流探讨相关问题:)
图一 两汉时期
图二唐宋时期
探究问题: 1 、古代通往海外的商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 比起陆路,海上丝绸之路意味着海外贸易的减少还 是扩大? 3、海外商贸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丝绸之路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内容,通过
知识总结:
活动要求:
1、学生结合前两部分学习,结合教材, 小组合作填写下表。可制成知识长条卡片
粘贴于下表内容空白处。(下面图表具体
内容由学生活动完成)
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时 期 原始末 期 商业概况 偶尔物物交换 城市格局 城市功能 城市分布
商朝
西周 春秋战 国 隋唐 宋 元 明清
职业商人和货币出现
教学手段 :
多媒体 、幻灯片(自制)、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分导课、新授、知识小结、板书、知识导 练、课后作业6部分进成
导入新课 :
(一)提出问题,出示材料: 首先,提出问题:老师要买一件衬衣,请同学们帮我提供几 种购买方式? 学生提供几种方式后,给予肯定,出示下面一组古代货币, 让同学说出其名称,引出本节课题,导入新课。
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汇总
材料反映了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南方; 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北方,这说明国内 的商品市场连成一片。
以农业为本的小农经济是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封 建制度的基础,所以古代 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以维 护封建统治!
商 •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帮 •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时间
发展 概 况
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 出现私商;形成著名都会
隋唐 宋 元 明清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繁荣
最早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6、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 非农业税 农业税:非
贯)
(万贯) 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 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 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
中国四大名镇
冶 铁 广东佛山镇 业
棉 河南朱仙镇 纺
业
航 湖北汉口镇 运 业
江西景德镇 制 瓷 业
2009辽宁高考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 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 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发展中国古代商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部落社会。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形成定居生活,生产力逐渐提高。
为了满足需求并交流资源,贸易活动逐渐兴起,从而推动了商业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
商业在中国古代起初以农业生产为基础。
各地以农田、渔业和牧业等为主要生产方式,而商人们则以购买和销售农产品为业。
他们往往乘船或骑马穿越江河,来往于各个城市和乡村,将农产品运送到需求较大的地区。
这种贸易形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商业的兴起,城市逐渐形成。
商业的繁荣催生了各种市场和交易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人和人口聚集。
除了提供商品和服务外,这些城市还成为文化和政治中心。
作为商业的核心,城市发展也带动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景观的建立。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连接了东方与西方。
这条古老的贸易路线不仅传输了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商品,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如长安、敦煌等,成为了当时商人和旅行者的重要驿站和交流中心。
除了丝绸之路,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也与货币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
商业的繁荣促使人们使用一种统一的货币来进行交易,从而方便了商品的买卖和流通。
货币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另外,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还有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往往依据地理环境和风水原则,注重城市的布局和规模,以及街道的整洁和连接性。
而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则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和文化特色。
这些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城市创造了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底蕴。
在商业和城市发展的背后,人们的商业意识和交流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人们通过商务关系和交流活动,传播着商业智慧和商业道德。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逐渐提升,商业活动也逐渐被社会所接受,这为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是由农业生产和贸易活动的兴起推动的。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年月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
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但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
⑵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
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⑶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
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
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⑷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
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⑸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
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
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⑹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
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
5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积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 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与农业、手工业紧密相联,相辅相承; 3.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4.货币种类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5.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6.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算缗” 、“告缗” 。 ——汉 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 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 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 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 处。 ——清
以上几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 思想?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三、“重农抑商 ”▲
▲
①战国:商鞅变法。 推行:②汉初:限制商人的政策。 ③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了 松动。 影响: ④明清: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什么现象?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现象:商业的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 动。 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 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 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 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 大势所趋。
具体表现?
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大 商 人 ( 私 范蠡,越国大夫,弃官从商,商 “奇货可居” 、“一字千金 ) 至山东定陶,改名陶朱公,成 了富甲天下的巨商 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
中国历史朝代的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
中国历史朝代的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中国历史悠久,其朝代更迭演变过程中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朝代里,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经历了繁荣、衰落和再兴盛的循环。
本文将从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两方面,探讨中国历史朝代的发展变迁。
一、商业贸易的兴盛与城市的繁荣在商业贸易方面,古代中国不同的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特点。
商业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城市的繁荣发展。
1. 商业贸易的兴起商业贸易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部落社会。
随着产品和资源的交流,部落之间建立了贸易关系,初步形成了商业活动的雏形。
进入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贸活动逐渐兴盛起来。
商人们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开展贸易活动,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
2. 城市的发展城市也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而逐渐兴盛起来。
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在商周时期,许多城市开始出现,例如邺城、都城洛阳等,这些城市成为商业贸易中心和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随后进入秦、汉时代,许多大城市如长安、洛阳、建业等崛起,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商业贸易与城市的衰落尽管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在许多朝代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了一些挑战和困境,导致商业贸易和城市的衰落。
1. 经济政策的变化在一些朝代,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或统治者的决策可能对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宋代后期实行的闭关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商业活动,导致商业繁荣的南方城市日渐衰弱。
2. 社会动荡的影响社会动荡和战争也给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冲击。
战乱导致商业贸易无法正常进行,城市人口流失,城市的经济活力也随之下降。
例如,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三、商业贸易与城市的再兴盛虽然商业贸易和城市在某些朝代经历了衰落,但在其他朝代又重新兴盛起来。
这要归功于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调整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1. 经济政策的调整在明清两个朝代,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
古代中国的商业
巩固练习
【解析】A 唐朝时期坊市分开。
1.(2008年12月威海市高三调研)“坊巷桥门及隐 【解析】D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代上海商品经济异常 繁荣,说明人们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发生了变化, 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 也反映出商业的激烈竞争、出现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 于 商业资本对生产活动甚至政治都产生影响的史实。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王建《汴路即事》
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杜荀鹤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突破时间限制 ——《易经•系辞》
பைடு நூலகம்
争鸣:唐代有没有夜市?
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作出判断,并说说你的理由。
明清
出现大的商帮和会馆(晋商、徽商势力强大)
二、“市”的发展
•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 治中心, “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 “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 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 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 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很不方便。
东京(开封)商业繁盛(东京梦华录和水浒) 宋朝: 清朝: 苏州等地“十万烟火”(四大名镇)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认为商业的繁荣与 哪些因素有关?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015年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一历史学案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必修二)
【温故知新】考点一、中国古代冶金业(青铜、铁器、燃料)的成就考点二、中国古代纺织业(丝织业与棉织业)的成就考点三、中国古代陶瓷业(瓷器)的成就考点四、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的概况、特点、评价【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课标解读】商业发展的表现;市的演变;古代商业的发展特点;全面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学习重点】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地位【学习难点】理解“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内部偶尔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这就是原始商业的产生。
2.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_______3.周朝:实行“”政策4.春秋战国:成为商人的主体5.隋唐:出现等大都市,陆上、海上繁荣(原因:政治上的大一统和大运河的开凿)6.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集镇、兴盛。
7.元:广泛流通(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8.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新特点①商业市镇兴起;②占据主要地位;③农产品商品化;④广泛使用;⑤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1、城市的发展历程(考点:认识周秦至唐代的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①周秦至唐的城市(整齐划一的坊市制)时间:有时间控制管理:受官府严格控制布局:坊市分开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②宋代城市(坊市制被打破)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等)管理: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控布局:城市职能:功能大大增强【知识拓展】草市,指中国宋朝开始在各城市城墙范围之外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大都位于水路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
因为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初系是买卖草料的市集,所以命名草市。
草市的前身是唐朝坊市制度下乡村的定期集市。
到宋朝,部分集市逐渐发展成为居民点,甚至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与城墙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乃至超过。
七年级历史课件第5课
讲述唐朝时期的政治、 经济、文化发展
时代背景和重要性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创造了著名的 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 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唐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学习目标和要求
01
02
03
传播方式
介绍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如文字记载、口头 传承、艺术表现等,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
文明成果
列举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如古希腊哲学、古罗马 法律、古印度数学和古中国科技等,并分析其对世 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03
中世纪欧洲社会变革
封建制度形成与发展
80%
封建制度的起源
阐述封建制度如何起源于罗马帝 国的衰落和日耳曼人的入侵。
越南
10世纪前期,越南建立了 封建国家,其政治制度和 社会生活深受中国影响。
印度
笈多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印 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 要宗教。
05
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
古代著名科学家及其贡献
张衡
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 家、发明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 台用于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
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中亚、南亚、 北非等地区。同时,阿拉伯人也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等 地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特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亚洲其他封建国家概况
01
02
03
朝鲜半岛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仿 照唐朝制度进行改革,实 行科举制选拔官吏,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水平。
颐和园
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 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美的建筑和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秦汉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科技文化成就。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秦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学习难点:秦汉时期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教学环节】第一章秦汉经济1、农业发展(1)汉代农具改进:西汉的铁犁,有的已经开始安装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
西汉时期发明了播种用的耧车。
东汉的牛耕:二牛一犁一人,一牛一犁一人。
2、水利工程建设(1)秦朝除了继续发挥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外,还开通了秦渠和江南运河。
(2)汉武帝时期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
(3)汉武帝和汉明帝治理黄河,减少水患。
3、手工业(1)秦汉官营手工业: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湛突出行业: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2)两汉丝织业:水平高,能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高超(3)水排的发明: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4、商业(1)秦都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城内商铺林立。
(2)两汉的商业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3)西汉都城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4)除长安外,还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①五大城市,称为“五都”。
第二章秦汉科技1、造纸术(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时期发明了纸。
(2)蔡侯纸: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优点:原料易得、便宜,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提高。
(3)造纸术由中国传遍世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2、医学(1)西汉《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2)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医圣——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系统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4)东汉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制成的“麻沸散”是全身麻醉药剂,他还创制一套名为“五禽戏”的医疗体操,用来强身健体。
3、数学(1)成书于西汉初期的《周髀算经》(2)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初等数学中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中国和东方数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 人教版必修2
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 诸实践
2、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时间:战国时期 商鞅的重农 ①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抑商政策: ②征收较重的租税
③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实行盐铁官营
第二十二页,共24页。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汉高祖严禁商人(shāngrén)购置土地;
(2) 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城镇发展特点:
①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 接监视。
②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 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
第十六页,共24页。
第十七页,共24页。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清代北京(i jīnɡ)前门商业区
第十八页,共24页。
清代北京(běi jīnɡ)节日集市
秦统一(tǒngyī)货币示 意图
第八页,共24页。
大食金币(jīn bì) (唐长安出土,是中国境内 发现最早的阿拉伯铸币)
第九页,共24页。
波斯(bō sī)萨 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jīn bì) (唐长安城何家村窖藏)
第十页,共24页。
徽商(huī shānɡ)的房宅
山西(shān xī)平遥市城楼
第十九页,共24页。
清代苏州繁忙(fánmáng)的怀胥桥商市
第二十页,共24页。
• 请阅读教材,思考一下在中国(zhōnɡ ɡuó)哪 些朝代,商业获得了发展,哪些朝代却受到了 压抑?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三、重农抑商政策(zhèngcè)
1、重农抑商政策提出(tí chū)的原 因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
6、对重农抑商政策 (zhèngcè)的评价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商业的开展与经济政策【根底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开展1.商业开展历程(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
(2)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汉:商业开展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开展。
(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__________得到开展;______和飞钱相继问世。
(5)宋元①宋代: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_______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①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____________贸易开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
③出现了________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轻巧识记] 古代商业开展的"三先〞"三后〞2.市的变迁(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________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2)表现①北方:长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____________,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南方:、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①西汉:由于开通陆海__________,中外贸易逐渐开展起来。
②唐朝: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__________专门管理外贸。
③南宋:海外________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朝: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⑤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一处,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以____________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
[图示总结] 古代城市的开展演变[概念阐释]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
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制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
会馆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 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早期商业交换(以物易物) 朝代 商代 初步发展 西周 交易活动日益频繁,货币需求增加 春秋 富足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 汉代 商运活跃 唐代 宋元 明清
水路、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客舍、邸店、车坊)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明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 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 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 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徽商和晋商都高度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主张 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讲求仁爱之心,不 乘人之危而牟利;童叟无欺,市不二价;不卖假货, 不赚黑钱。特别是徽商,大多“贾而好儒”,以儒道 经商,更赢得商界和顾客的信任和赞赏,得到 了很大 的发展。徽商和晋商的经营之道,反映了中国传统商 业经营的最高水平。
•
材料一:(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 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材料二:(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 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分析上述材料,政府对“市”的控制有什么发 展变化?
政府对市的控制放松
皇都胜迹图(明)
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
行了考古发掘,墓中出土货贝6880枚,在其他商周贵
族墓葬中也出土了许多海贝。可见它被作为财富贮存,
贝被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被广泛应用。
---《中国钱币文化》
子贡
范蠡
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一位大臣,他 让西施去陪侍吴王夫差 。西施使用美人 计迷惑吴王,最终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 夫差。范蠡被封为上将军。范蠡功成名 就后,他毅然辞去官职,与西施一起隐 姓埋名到民间经常,几年间就积累了数 千万的家产,人们称他为陶朱公,他被 封为中国财神。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作业布置
1、按课堂小结记忆 2、做非常学案(学有余力的同学做大题)
课堂检测
• 做试卷前五个题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一)、先秦时期(兴起) 产生 1、原始社会末期: 2、商周时期: 3、春秋战国:3点
(二)、隋唐时期(繁荣) 1、原因 2、表现 3点 (三)、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四)、明清时期(空前活跃) 5点
明 代 银 锭 ( 五 两 槽 锭 、 腰 锭 )
鹰洋
二、城市的繁荣
(一)城市职能的演变 1、周秦至唐:特点: 3点 唐长安:坊市制 典型城市: 2、宋代: 特点: 4点 北宋汴京: 典型城市: 3、明清:3点 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化城市转变 小结:演变趋势: (二)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海外贸易):时期、代表
三、政府的商业政策:
(一)战国(产生)1、原因
战国:原因:(1)(2) 根本原因:
2措施
2、措施 3、影响
(二)汉初(加强)1、原因 (三)中唐以来(松动)
中唐以后:表现 (但重农抑商政策依然未从根本上改变)
(四)明清(强化) 1、表现 2、影响 (五)、评价:积极:பைடு நூலகம்消极:
课堂总结
1、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 2、周秦至唐与宋代、明清城市发展各有何特点? 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3、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评价
1—10 ADACC CBBDD 11—20 CDAAA CACDD 21—27CAACD DCB 1、青铜时代指、鼎盛时期及其主要功用 2、我国何时进入铁器时代、钢发明的时间 3、煤和焦炭的使用历程 4、汉代与唐丝织业发展的表现 5、棉花种植得到推广、对棉纺织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时间、 成就)、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 6、陶器发明的时间、唐三彩的类别 7、青瓷与白瓷产生的时间、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是在、宋代瓷器 发展的表现、是否产生了彩瓷、青花瓷产生的时间、元、明、清 瓷器发展的各自表现 8、古代手工业主要的经营形态有哪些、从产生时间、生产经营模 式、技术水平、生产目的、与市场的关系、历史地位角度进行比 较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
5、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西汉
末年传人中国。东汉明帝时,
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至洛阳。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符合当
时民众渴求平等的愿望,并
得到统治者的扶持,逐渐在 社会上传播开来。
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老城以东 12千米,始建于东汉, 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现存古迹为元、明、清时所 建。
狩猎出行画像石 (东汉) 陕西绥德县出土。
历史纵横:画像石和画像砖
山东画像石有的表现 渔猎、耕织、战斗、伎乐、 舞蹈,有的表现神话世界、 历史故事、神龙仙怪。
历史纵横:画像石和画像砖
四川画像砖的画面题材也很广泛,包括播种、收割等生产场景,集市、 宴会、游戏等社会风俗场景和官僚车骑出行的场景,还有庭院建筑、室内 陈设等画面。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 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
乐府铜钟(秦) 1976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园遗址出土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乐府采集民间诗歌、 编选配乐而成诗集,内容涉 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 《孔雀东南飞》等。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贾谊
两汉时期的优秀散文作品 众多,贾谊的《论积贮疏》《 过秦论》和晁错的《论贵粟疏 》等,文辞激切,极富文采, 对后代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
三、秦汉文化
②、王充思想 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 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 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 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 不为鬼”。
三、秦汉文化
2、史学 我国史学肇始于先秦时期,是世 界史学的独立发源地之一。两汉 时期,我国史学有很大发展,西 汉的司马迁和东汉的班固是著名 的史学家。
一、秦汉科技
1、造纸术 秦汉科学技术成果丰硕。除发 明、改进造纸术外,还在医学、 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取得 很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古代中国的商业与城市【学习目标】1.理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线索,记住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概况;2.对比记住周秦至唐、宋代以后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3.记住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全面把握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感悟高考】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3.(2017·海南高考·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
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2017·海南高考·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
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知识梳理】问题引领商业与城市基础知识梳理1.隋唐、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原因如何?2.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阶段主要表现商周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①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②商业繁荣,形成了著名都会;隋唐繁荣表现:①南北经济往来密切,商贸蓬勃发展;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原因:①政治上统一;②大运河开通。
宋元新高峰①货币;②城市a,b,c,d;③对外贸易明清空前活跃①城市-- ②农产品;③货币;④商人--,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⑤劳动力-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一、商业的发展二、城市的繁荣(一)城市功能与格局变化项目周秦迄唐宋代以后时间定时启闭打破时间限制,夜市、晓市兴盛。
空间①坊市分开,实行严格的坊市制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重难点突破】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4)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时期形成了以白银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5)商人群体活跃。
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探 究 案探究一:(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3.比较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 指出有什么不同?思考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凡县治以上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 ②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被允许置市贸易了;草市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管理 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职能 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城市的经济娱乐功能大大增强。
(二)经济城市的兴起 1. 汉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沿途城镇的兴起,如敦煌、楼兰、龟兹等。
2.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如广州、泉州、明州等等。
3.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专业性和区域分工较强中小工商业市镇,尤其以江南地区为盛。
如松江、景德镇、佛山、汉口等。
三、古代商业政策——“重农抑商” 1.原因:(1)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思想发生矛盾。
(2)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表现: 阶段特征 时间 措施 产生 战国 ①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进行身份贬低; ②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③对商人重征商税。
发展 汉代 高祖:---。
武帝(补充):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松动中唐 ① ② 强化 明清 ①对商业采取不鼓励政策,采取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②推行海禁政策,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3.评价(1)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2)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它压抑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造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
图1 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图2 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图3 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材料二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
(3)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度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3)材料中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人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是什么。
(4分)【当堂自测】1.(2012·全国大纲卷·1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2.(2012·海南单科卷·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
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3.(2015·海南单科·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4.(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6.(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班级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7.(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8.(2013·海南单科·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9.(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10.(2011·海南单科·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11.(2014·全国大纲卷·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12.(2014·海南单科·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