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柳州东门城楼
柳州古八景简介
柳州古八景简介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东南第一城”。
柳州自古以来就有“柳州八景”的美誉,这八景分别是:石门山、柳江春色、柳州城楼、柳州古桥、柳州古寺、柳州古塔、柳州古窑、柳州古街。
这些景点不仅是柳州的代表性景点,也是柳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石门山石门山位于柳州市区东南部,是柳州市的一道典型的岩溶地貌风景线。
石门山因其形状像一扇敞开的石门而得名,是柳州八景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石门山景区不仅有壮丽的山峰和奇特的岩石,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唐代石刻、宋代石窟等,是柳州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二、柳江春色柳江春色是柳州八景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指柳江两岸的柳树在春天绽放的美景。
柳江春色的美,不仅在于柳树的繁茂,更在于柳江的清澈和柳树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每年春天,游客们络绎不绝地来到柳江畔,欣赏这一著名的景点。
三、柳州城楼柳州城楼是明代建造的一座古城楼,位于柳州市区的中心地带,是柳州八景中的重要景点之一。
柳州城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是柳州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楼内还有一些历史文物和展示馆,可以深入了解柳州的历史和文化。
四、柳州古桥柳州古桥是柳州八景中的重要景点之一,是指柳州市区内的古老桥梁。
这些古桥梁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柳州市区内的重要交通枢纽。
其中最著名的是柳州古桥,它是柳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柳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五、柳州古寺柳州古寺是柳州八景中的重要景点之一,是指柳州市区内的古老寺庙。
这些古寺庙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柳州市区内的重要宗教场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柳州禅寺,它是柳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柳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六、柳州古塔柳州古塔是柳州八景中的重要景点之一,是指柳州市区内的古老塔楼。
这些古塔楼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柳州市区内的重要地标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是柳州古城楼,它是柳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柳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登柳州城楼
登柳州城楼文章一:登上柳州城楼的感受今天,我终于登上了柳州城楼。
站在这座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上,俯视着整个柳州市区,我惊叹于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美丽。
从城楼上可以看到柳江河畔的渔家乐,那些半截插在江中的房屋和彩色的小船让人心旷神怡。
河对面的威远山和流动的云朵相映成趣,像是一副水墨画中的山水画卷。
城楼的四周是城墙,城墙上种满了参天大树,随风摇摆的树枝似乎在向游客问候。
城楼内部也有丰富的展品,让我了解到柳州发展的历史和文化。
这次登上城楼,让我对柳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我相信,柳州城楼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重点分析:本文是一篇以个人观察和感受为主的游记文章。
首先通过描述城楼的周边环境和城墙上的景色来引出核心观点。
其次介绍内部的展品,并表达了对柳州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简洁,用词生动。
文章二:柳州城楼的历史和文化登上柳州城楼,一座六代历史,地位重要的古城楼,既是一次美景的欣赏,也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
柳州城楼建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特点。
城楼分为下楼、中楼、上楼三层,高达33.8米。
城楼内部还有望远镜、瞭望台等展品,展示了柳州的军事防御和交通运输的历史。
在中楼和上楼的展示室里,展示了柳州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传统工艺品。
从砖雕、石雕、木雕到瓷器、银器、草编等,每一件展品都凝聚了柳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这些精美的工艺品不仅展示了柳州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这些展品外,城楼内还有古代军队巡逻的音乐表演和当地小吃的销售。
这些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柳州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座古城楼的登顶之旅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柳州的魅力,更加热爱和珍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重点分析:本文以城楼对于当地历史文化的作用为主题,通过与其他城市和文化的对比来彰显柳州的独特性。
内容详实,包含了城楼的历史、建筑风格和展示品,以及展示品与当地文化的联系。
柳州东门城楼简介
柳州东门城楼简介
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
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柳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柳州东门城楼。
柳州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柳州市区东部,是柳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木结构城楼之一。
柳州东门城楼高11.3米,长18.3米,宽8.6米,建筑面积为1550平方米,共有三层,其中二楼和三楼是观景台。
柳州东门城楼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工艺,结构严谨,雕刻精美。
城楼的主要材料是木头和石头,木构架采用十字架和榫卯结构,十分坚固。
城楼的四周是石墙,墙上有许多雕刻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柳州东门城楼是柳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城楼建筑的代表之一。
在它的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修葺和重建,但是它始终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现在,它已成为柳州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柳州东门城楼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城楼,更是一部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缩影。
它见证了柳州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它的存在,不仅让人们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更为人
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观柳州市东门观后感
参观柳州市东门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了柳州市的东门观,可好玩儿了!早上我们坐车一路“哐当哐当”地到了那儿,一下车就看到大大的东门观城楼,红彤彤的瓦片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真漂亮!
一进门,导游阿姨就开始讲解,说东门观有好几百年历史,是柳州的老城门。
我睁大眼睛看着那些墙上的砖头,心里想着:“哇,这些砖头这么老,它们会不会偷偷说悄悄话呀?”
后来我们上了城楼,我拉着爸爸的手,小心翼翼地往上走,楼梯有点儿陡,可站到上面后,风“呼啦啦”地吹着,特别凉快!从楼上往下看,柳江像一条蓝色的带子,桥上的车“滴滴滴”跑得飞快,我忍不住“哇”了一声,太壮观了!
参观完以后,我觉得东门观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我跟妈妈说:“这城楼像一个老爷爷,守着柳州,看着它变得越来越棒!”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你说得对,这就是东门观的意义呀。
”
今天可真开心,我长大以后还想来看看这儿!
—— 1。
依托历史古迹的旅游文化街区开发研究——以广西柳州东门街区为例
进 了柳 州 文化 的 传 播 与继 承 。 今 , 州 工 业基 础 如 柳
南宁软 数 虢
学 报
21 0 0年 第 l 5卷 第 1 期
2 0 01 Vo .1 1 5 No .1
J u n lo n i g P l tc 区发究 托 史迹 旅 文街 开研
— —
以 西 州 门 区例 广 柳 东街 为
不 单 具 有 商 业 功 能 , 具 有 文 化 旅 游 、 憩休 闲 、 还 游 城 市 形象 等 功 能 。通 过 旅 游文 化 街 区集 中展示 城
纽 、 贸 集 散 中心 。 州 还具 有 浓 郁 的 乡土 文 化和 商 柳 民族 文 化 . 托 以三 江 侗族 、 依 融水 苗 族 为 代 表 的 民 族旅游资源 , 柳州 的旅 游业 如 火 如荼 地 发 展 。 笔者
o
王 丽娜 。 等
依 托历史 古迹 的旅 游文化 街 区开发 研究 ——以广西柳州东门街区为例
( ) 二 东门城楼 的文脉分析
随着 封建 社会 的发 展 。 州城 的政 治地 位 不 断 柳 提高 。 唐代 柳宗元 做柳 州刺 史后兴 教育 、 抵迷 信 、 废
~
、
旅 游 文化 街 区 的 特 点
旅游 文 化 街 区是 挖 掘 街 区所 承载 的历 史 影 响
柳 州城 历 经 了 2 0 1 0多 年 的历 史 , 济 、 化 等 方 经 文 面发 展 迅猛 。 代 大 文豪 柳 宗元 曾任 柳 州刺 史 , 唐 促
千年渡口见证风雨沧桑
又称 “ 榕荫古渡” 。
窑埠 , 可说 是柳 州历 史 上 的 一座
千年疆口见证风■沧桑
◎ 文/ 何继权
“ 郡 蓁
10 多年前写下的 《 00 柳州峒氓 》 一诗,
描 述 的就 是 站在 柳 州东 门城 楼 上看 到 叶 包好 , 说笑 笑渡河 回家 。 说
欢 到萝 卜 搞 烧 烤 , 蟠 龙 山烧 香 拜 洲 到
佛, 桥梁 工地也经常 需要渡船运输工 作人员, 的渡船靠 “ 他 副业” 才维持了
千年渡 口一 孤舟
几十年 , 靠 这层 关 系承包 起渡 船 , 他 后
来索性脱离公司, 干起了,体 。 在他的
坚 持 下, 埠码 头延续 了20 多年 的摆 窑 , 0 0 渡 行业 , 才得 以继 续存 在 。
杨作州 , 是渡船 上惟 一的摆渡 人。 “ 有时 ~ 天都 不会 有一个人 过 河 曾经繁 华归沉 寂
客准 备 的。
地, 渡船人来客往, 日 每 络绎不绝 , 更使
渡 口显现 着畸 形的繁 荣景 象 。
还 有 电视 机 、 VD机 等 , 然 是 为 游 巨大的榕树, D 显 冠如天伞, 覆盖码头 , 故
古代柳州的交通, 只有官道( 一 从 马路) 三门江经龙公塘、 卖酒岭 东环大道往
的。 杨 作州说 , 时闲得 慌 。 ” 平
西汉 元鼎 6 , 年 即公 元前11 , 1年 朝 ( 江) 柳 的中游 。 这~ 带 的江 岸 , 水深 方便 行人 上下c 此 , 头就 设在 了附 因 码 码 头 。 头顶 南侧 的峭 壁上 , 出一棵 码 长
写柳州乡情的作文
写柳州乡情的作文我的故乡位于广西的柳州,虽然它不及上海的喧嚣,也不像云南那样物产丰富,但四周群山环抱,风景如画,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
东门城楼是柳州悠久历史的象征。
站在城楼前,可以仰望到约30米高的城楼,宽度大约20米。
城楼两侧是坚固的城墙,保护着后面的居民区。
城楼上的装饰精美,内部的圆柱直接支撑着屋顶,没有斗拱,设计巧妙。
城楼的脊梁上装饰着龙吻兽,屋角的飞檐高高翘起,显得非常壮观。
这座城楼始建于明朝洪武14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的屋顶采用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体系稳固,屋顶平缓,线条流畅。
穿过城门的通道,沿着城墙右侧的石阶向上,便能到达城台。
放眼望去,十几门铁铸的大炮指向天空,让我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到了敌人正向我们的城池发起攻击。
城楼中央是“武帝阁”,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尊塑像。
其中,关羽的塑像最为引人注目,他目光如炬,眉头紧锁,神态严肃,手持一书,站在宝座上,显得非常威严。
塑像上方的牌匾上写着“忠义千秋”。
确实,关羽的忠诚和义气使他受到世人的敬仰。
关羽左侧是周仓,他身材魁梧,英俊威武,手持青龙偃月刀;右侧是关平,他体格健壮,身着铠甲,右手持官印,显得非常威风。
顺着狭窄的楼梯上到第二层城楼,从窗户向外望去,柳江河水清澈透明,宛如一条晶莹的绸带,穿城而过。
对岸的鱼峰山、马鞍山倒映在江面上,绿意盎然,让人分不清山与水的界限。
河上的桥梁也成为了美丽的风景。
站在高大的城楼上,这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东门城楼凝聚了柳州人民的辛勤汗水,见证了柳州的发展和变迁,是我家乡的标志性景点。
作为柳州人,我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柳州。
第 1 页共 1 页。
柳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廖磊公馆
民国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市中山东路
廖磊公馆是廖磊将军于1930年到1937年任第7军军长驻军柳州市时自己兴建的住宅。始建于1922年,由主楼、大门围墙、前院和后花园组成,面积约1000平方米。廖磊(1891-1939),广西陆川人,字燕农。曾参加护法战争,后参加北伐,1931年任国民党第七军军长,1937年10月率军赴上海抗日,1938年10月兼任民国安徽省主席,1939年病故。廖磊在驻军柳州时做了许多强国强军、利民富民的事,如扩建柳州机场,创办广西航空学校、修筑张公岭军事工事、建设柳候公园,协办龙城中学,移风易俗推动当地的军民跟上时代潮流等。许多事情都是廖磊将军与军政委员、地方贤达,在廖磊公馆内商谈策划后进行的。廖磊公馆是廖磊将军在柳州进行一系列利国利民活动的历史见证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乐群社旧址——胡志明革命活动旧址之一。1943年至1944年胡志明与范文同、武元甲等其他越南领导人经常在这里召开会议,策划革命活动。
红楼旧址——胡志明革命活动旧址之一。1954年7月,胡志明秘密来到柳州,入住红楼(今红楼旧址)1-6号房间,并在这里与周恩来进行了秘密会谈,就日内瓦会议关于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会谈结果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署奠定了基础。
9
古城墙遗址
明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治区人民政府1981年公布
曙光东路中段
柳州镇南门古城墙是原古代柳州城墙的一部分,始建于明代洪武12年(1379年)。该城墙由于柳州市城市建设的需要,于民国初期已基本拆除,至今除了东门城楼(包括连接东门城楼两侧的两段城墙)仅有此段长约70米的残存城墙。
现存柳州古城墙长约70米,上宽6.4米—8.5米,下宽约9米。
柳州市城中区旅游景点
柳州市城中区旅游景点1. 城中区的柳侯公园那可是个超棒的地方啊!就像咱们的心灵休憩站一样。
你想想,漫步在那幽静的小路上,感受着微风拂面,是不是超级惬意?看看那古老的建筑和葱郁的树木,仿佛时间都慢下来了呢!就问你心不心动? - 我上次和朋友去,朋友直说那里好美,都不想走啦!2. 东门城楼啊,那可是城中区的标志性景点哟!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你去看看那雄伟的身姿,感受一下历史的韵味呀,难道不会被震撼到吗?- 我带外地亲戚去的时候,他们都被惊到了,连忙拍照呢!3. 蟠龙山公园也是个好去处呀!那山峦起伏的样子,就像一条巨龙盘踞在那里。
你难道不想去爬爬山,俯瞰一下整个城中区的美景吗?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上次我在那看到了美丽的日落,真的太惊艳啦!4. 金沙角也很有意思呀!在那,你可以尽情享受江边的悠闲时光,就如同置身一个欢乐的海洋。
面对那波光粼粼的江水,你能不陶醉吗?- 我和家人经常去那里散步,感觉特别放松。
5. 柳州市博物馆也在城中区哟,那里简直就是知识的宝库!各种各样的展品就像一本本生动的史书。
你不想去探索一下吗?去了解我们的城市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呀。
- 带小孩去那里,能学到好多东西呢!6. 窑埠古镇你可不能错过呀!那古色古香的街道,仿佛把你带回了过去。
在那逛逛小店,吃吃美食,不好吗?这可是享受生活的绝佳机会呀!- 好多人在那里穿着古装拍照,太有感觉啦!7. 马鹿山公园也值得一去呢!那大片大片的绿地,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毯子。
去那散散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美吗?- 我超喜欢在那放风筝,可好玩啦!我觉得城中区的这些旅游景点各有特色,都很值得我们去好好感受呀,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
柳州古八景简介
柳州古八景简介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柳州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誉为“柳州古八景”。
这些景观包括柳州城楼、柳江风光、花桥月色、东门古城、柳州古渡、青竹山水、铜钟山景、石门山水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柳州古八景的风貌和历史。
一、柳州城楼柳州城楼是柳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柳州古八景之一。
这座城楼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柳州城的主要防御建筑。
城楼高12米,面积达400平方米,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南方建筑风格。
城楼内部设有多个展览厅,展示了柳州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二、柳江风光柳江是柳州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柳州古八景之一。
柳江风光以其清澈的水质、壮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水上文化而闻名。
柳江两岸的景色变化多样,有高耸入云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水流、古老的桥梁和建筑等。
在柳江上还有许多水上活动,如漂流、划船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花桥月色花桥月色位于柳州市区的花桥公园内,是柳州古八景之一。
这里是柳州夜景最美的地方之一,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花桥公园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桥梁,加上灯光的点缀,使得这里更加美丽动人。
每年中秋节时,这里还会举办花灯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四、东门古城东门古城位于柳州市区的东门广场附近,是柳州古八景之一。
这里是柳州最古老的城门之一,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仍保留着部分原貌。
东门古城周围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商铺,是柳州市区的商业中心之一。
这里还有许多美食和小吃,是柳州的美食天堂。
五、柳州古渡柳州古渡位于柳江上,是柳州古八景之一。
这里是古代柳州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曾经是柳州的重要码头和商贸中心。
柳州古渡周围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商铺,是柳州市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这里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六、青竹山水青竹山水位于柳州市区的青竹山上,是柳州古八景之一。
这里是柳州市区的最高点,海拔达到了400多米,可以俯瞰整个柳州市区的美景。
柳州东门城楼家长观后感
柳州东门城楼家长观后感《柳州东门城楼家长观后感篇一》带孩子去参观柳州东门城楼,回来后真的是感触颇多。
一到东门城楼那儿,就感觉像穿越回了古代似的。
那城楼高高地耸立着,就像一个威严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城楼上的建筑风格很有特色,飞檐翘角的,仿佛展翅欲飞的鸟儿。
我当时就想,这古人的建筑技艺可真是牛啊,比咱现在一些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有韵味多了。
走进城楼里面,能看到一些关于柳州历史的展览。
那些图片和文字就像一位位无声的讲解员,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我家那小崽子呢,一开始还蹦蹦跳跳的,对啥都好奇,东摸摸西看看。
可没一会儿,就开始不耐烦了,拉着我要走。
我就有点生气了,心想这孩子怎么就不懂欣赏呢。
我就跟他说:“你看这些东西,这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就像宝藏一样,你得好好看。
”可他就嘟囔着:“这有啥好看的,还不如我的动画片呢。
”我当时那个无奈啊,真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不过,静下心来想想,也许孩子还小,还不懂得这些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我就给他讲了个小故事,我说:“宝贝啊,你知道吗?以前这里可是有很多勇敢的士兵在守卫着我们的家乡呢。
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要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啦。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觉得东门城楼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更像是一本活着的史书。
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可能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但是现在的孩子啊,被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包围着,像手机啊、平板啊,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兴趣缺缺。
这是不是我们家长的失职呢?是不是我们没有好好引导他们呢?我自己也有点不确定了。
从东门城楼回来后,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得想个办法,让孩子能真正地去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文化。
不能让这些宝贵的东西在他们这一代就断了传承。
比如说,可以把历史故事编成有趣的小漫画,或者是带他们参加一些古装体验活动之类的。
总之啊,这次参观东门城楼,对我这个家长来说,真的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了传承文化的紧迫性。
《柳州东门城楼家长观后感篇二》去了趟柳州东门城楼,哎呀,这心里啊,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柳州第一批历史建筑介绍
柳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城中区罗池路东一巷8号,坐南向北,建于民国初年,1944年被日本飞机轰炸,部分损毁。
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期间又有一部分被拆除。
现存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占地面积74.7平方米。
建筑临街立面保存有浓厚的西欧风格,东侧墙壁残留有日机轰炸扫射的机枪眼。
柳江大桥位于市区柳江河段。
柳江大桥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第一座T型悬臂加吊梁体系的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
南北走向,从鱼峰路横跨柳江直通龙城路,正对人民广场,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
桥全长608.04米,桥面宽20.00米,1966年3月15日动工,1968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
蟠龙山工业供水设施位于鱼峰区水南路东段蟠龙山西北麓,分别属原市印染厂和柳州冶炼厂(东北部分属冶炼厂,西北部分属印染厂),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途为沉淀、过滤抽取来自柳江的河水,再供给工厂作为工业用水。
其中冶炼厂蓄水池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并一直沿用至该厂停产。
马鞍山自来水设施位于鱼峰区屏山大道西段马鞍山西北麓,由蓄水池、沉淀池组成,有圆塔形蓄水池和立方形沉淀池各1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途为沉淀、过滤、消毒抽取来自柳江的河水,再供给城市居民作生活用水。
该设施外形简朴,是柳州较早期的自来水供水设施。
原柳州电灯公司位于城中区斜阳路和景行路交叉口。
该旧址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当时商人陈敬堂利用军阀势力,创办了柳州电灯公司,两广督军陈炳焜任董事长,陈敬堂任经理,安装有木炭电机组一台,向城区官府和主要街道、商店提供照明用电。
现留存有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一栋,建筑尚保存完好。
春日的暖阳,洒播在有着60多年历史的城中区罗池路东一巷1号二层小楼房,青瓦屋面、硬山顶的龙宅,让这座建筑显得古朴而庄严。
柳州这座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积淀,是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3月20日,市规划局和文化局公示了我市35项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希望广大市民访问观看、了解详情、建言献策。
柳州市东门城楼红色景点介绍
柳州市东门城楼红色景点介绍
柳州市东门城楼是柳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柳州市中心的东门广场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城楼之一。
柳州市东门城楼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原为市内东
门的城楼,是古代城墙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楼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26.8米。
建筑整体为石木结构,以青砖
水泥包覆,外墙为朱红色,十分鲜艳。
东门城楼目前已经修复完善,成为柳州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景区内有庄严的城楼建筑,可以俯瞰柳州市区的美景。
游客可以在城楼上感受到柳州市的古老韵味、现代风貌及城市的繁华景象。
此外,在东门城楼周边还有东门古城、东门广场等景点。
东门古城是柳州市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街道两旁建筑古朴、风格各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柳州市悠久的历史文化。
东门广场是柳州市的主要商业中心,周边有许多商场和餐饮店,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总之,柳州市东门城楼是一个值得游览的红色景点,它既展示了柳州市的历史文化,又融入了现代城市的气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带小孩参观柳州东门城楼观后感
带小孩参观柳州东门城楼观后感前几天带娃去参观了柳州东门城楼,那可真是一次超有趣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意思呢。
一到东门城楼底下,娃就瞪大了眼睛,小嘴巴张得大大的,就像看到了超级大的玩具一样。
这城楼啊,高高大大地矗立在那儿,特别威风。
那城墙看上去就很厚实,我跟娃说,这墙在以前就像一个超级保镖,保护着城里的人呢。
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就开始在城墙边跑来跑去,像只欢快的小兔子。
走进城楼里面,感觉就像走进了历史的大门。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展览品,什么古代的兵器啦,士兵的盔甲啦。
娃看到那些兵器,兴奋得不行,拿着个小木棍假装自己是个古代的小将军,嘴里还嘟嘟囔囔地喊着:“看我打跑坏蛋!”我在旁边看着都要笑岔气了。
那些盔甲也特别酷,娃还想试穿一下,可惜人家不让,他就只能在旁边摸了又摸,眼睛里满是好奇。
从城楼上往外看,风景那叫一个美啊。
车水马龙的街道,远处的高楼大厦,和眼前充满历史感的城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就跟娃说,你看,这就像是把古代和现代放在了同一个画面里。
娃就歪着脑袋问我:“爸爸/妈妈,古代的小朋友也会像我一样站在这里看风景吗?”这问题把我给问住了,不过我觉得他能这么想还挺棒的。
这次带娃参观东门城楼,不仅让娃玩得开心,也让他了解了一点咱们柳州的历史文化。
以前总是给他讲历史故事,感觉他都是半懂不懂的,这次实地一看,感觉他好像真的有点明白历史是怎么回事了。
而且啊,我自己也对东门城楼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就觉得它是个古建筑,现在觉得它就像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觉得以后真得多带娃来这种地方走走,比在游乐场里玩还有意义呢。
既能让他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又能增进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下次啊,我还打算带他去更多的历史古迹看看,让他变成一个小小的历史迷,哈哈!。
写柳州著名景点的作文
我的家乡是广西柳州,那里虽然没有上海的繁华,也没有云南的物产丰富,但那里群山环绕,风景如画,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的历史名城。
最能体现柳州悠久历史的,恐怕还要数东门城楼了。
站在东门城楼前,抬头看到:城高30米左右,左右宽约20米。
两边还有厚实的城墙包围着后面的民居。
城楼上雕梁画栋,楼内圆柱无斗拱,直接承支屋顶,巧妙异常。
楼外脊上龙吻兽饰、屋角飞凌空。
显得特别雄伟壮观。
这座城建于明朝洪武14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城楼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穿斗式木构体系,屋顶平缓、有举无折。
穿过城门的甬道,沿着城墙右侧的"石阶而上,就来到了城台上。
一眼望去,十几门铁铸的大炮直指苍穹,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敌人正在进攻我们的城池。
城楼正中是“武帝阁”,走进大厅,有3尊塑像首先掉入眼帘。
其中,中间那尊关羽的塑像最引人注目。
它目光炯炯,愁眉紧锁,神态严峻,手里拿着一本书,站在宝座上,样子十分威严。
彩塑的正上方有一块牌匾,上题“忠义千秋”。
是啊!正是因为关羽的“忠”和“义”,他才会被世人所敬仰。
站在关羽左侧的是周仓,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里拿着青龙偃月刀,昂首挺胸,嘉立在关羽身边。
关羽的右侧是关平,他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套着铠甲,右手拿着官印,特别威风。
顺着狭窄的楼梯而上,就到了第二层城楼。
向窗外远望,柳江河清澈见底,像一条透明的绸缎,穿城而过。
对岸的鱼峰山、马鞍山都倒映在江面上,绿油油一片,都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水了。
河上架起的一座座桥梁,也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站在高大的城楼上,这一切都能尽收眼底。
东门城楼凝聚了无数柳州人的汗水,它见证了柳州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柳州的沧桑风雨,是我家乡的特色景点。
作为一个柳州人,我为它骄傲,我为它自豪!这,就是我的家乡--柳州!。
柳州东门城楼家长观后感
柳州东门城楼观后感今天,我跑到柳州东门城楼逛了一圈,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就像小时候过年拿到压岁钱一样,美滋滋的。
这东门城楼,简直就是柳州的一个老宝贝,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多瞅两眼,好好品味品味。
刚一到那,我就被那气势给震住了。
城楼高高地耸立着,就像个老大哥一样,稳稳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那城墙,哎呀,真是厚实得不得了,感觉就算来个小地震啥的,它也能纹丝不动。
城墙上的砖块,一块一块的,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经过精心打扮的小姑娘,让人看着就舒服。
我沿着城墙根儿溜达,发现这城楼还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好像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城楼上那些斑驳的痕迹,就像是岁月的皱纹,记录着历史的沧桑。
我仿佛能听到那些远古的战鼓声,还有士兵们坚定的脚步声,在耳边回响。
走着走着,我就到了城楼的最高处。
嘿,这一看,整个柳州城都尽收眼底了。
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那密密麻麻的房子,都像是被精心布置过一样,美得让人心醉。
我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在城楼上,我还碰到了一些同样来游玩的朋友。
他们有的拿着相机在拍照,有的则像我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
看到他们,我突然觉得,这城楼不仅仅是个景点,更是个能让人放松心情、感受历史的好地方。
下城楼的时候,我还特意去看了看那城门。
那城门可真是个大家伙,又高又宽,感觉就像是个能吞掉大象的大嘴巴。
城门上那些雕刻,栩栩如生,就像是刚从画里跳出来的一样。
我摸了摸那些雕刻,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真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离开东门城楼的时候,我还有点依依不舍。
回头望了望那高耸的城楼,心里头默默地说了一声:“再见了,老宝贝。
”虽然我知道,我这一走,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东门城楼给我的那份震撼和感动,却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回到家后,我还特地找了些关于东门城楼的历史资料看了看。
原来,这城楼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了,见证了柳州的兴衰变迁。
看完资料后,我更加觉得,东门城楼不仅仅是个建筑,更是个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
柳州东门城楼介绍
8
餐饮住宿
餐饮住宿
柳州东门城楼附近有许多餐馆和小吃店,提供各种地方特色美食,如螺蛳 粉、糍粑肉等。游客可以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柳州的饮食文 化。如果需要住宿,城楼附近也有多家酒店和旅馆可供选择,从经济型到 豪华型都有,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总之,柳州东门城楼作为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不仅是 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个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了解柳州历 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游客来到柳州,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城楼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 物和文献资料,对于研究柳 州乃至广西的历史文化具有 重要意义
4
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柳州东门城楼是柳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
1
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登上城楼,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感受历史
2
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此外,城楼附近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如柳江大桥、马
3
鞍山公园等,可以一并游览
城楼内部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庭 院幽深。正殿为重檐歇山顶,高约15 米,宽约20米,进深约10米。殿内宽 敞明亮,有8根大红柱支撑,柱上雕刻 着精美的龙凤图案。正殿两侧各有配 殿和厢房,建筑风格类似正殿,但规 模略小
10 LOREM
3
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
柳州东门城楼不仅是柳州的 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 国明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x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 规模
2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
柳州东门城楼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 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城楼高 约30米,宽约50米,进深约20米,占 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城楼建筑风格 独特,以红色为主色调,搭配灰色砖
柳州城历史
柳州城历史1.古代的柳州又叫什么城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南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早在五万年前就有“柳江人”在这里生活,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这是柳州建城的开端。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置昆州,领五县,以马平县为治所。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为柳州,《新唐书•地理志七上》中记载“以地当柳星更名”。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因郡有龙城县而得名。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以州界柳岭为名”,再次改称柳州。
柳州境内生活着汉、壮、瑶等多民族,几千年来汉族和岭南土著民族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了浓郁而独特的乡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
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 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壶”,所以又称之为“壶城”。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描绘这个美丽的城市。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愧无惠化传。
”这是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写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种柳戏题》。
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后,努力在自己权限范围之内兴利除弊,做了很多有益于民的事。
他亲自种植柳树,并即兴题咏,抒发了“好作思人树”的情感,表达了努力给柳州人民留下惠政的愿望。
柳宗元的朋友吕温写了一首《嘲柳州柳子厚》和柳宗元开玩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诗题虽说是“嘲”,其实是赞扬,末句“千秋柳拂天”,是比喻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文章,会永远留在柳州人的心里。
2.柳州的历史柳州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12课保护文物 (2)
▪ 1964 3
有胜交除列厘底独 东
两纹叉了。米,具冲 汉
对、纹栉 太。平艺型 年立 ,圆、纹阳鼓面术铜 蛙
这心变夹 纹面曲魅鼓 月铜
样垂形同 有饰腰力, 在鼓
12
的叶羽心 有,。不柳现
造 型 很 有 审 美 价 值
纹 等 。 另 外 , 它 的 扁 耳
人 纹 、 变 形 翔 鹭 纹 、 定
圆 纹 和 纹 带 , 还 有 复 线
柳州东门城楼是目前柳州市保存较好的明代文物古迹。建于明朝洪武十四 年(公元1381年)。历代有修葺。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穿斗木结构, 梁架雕花,歇山瓦顶,重檐起晕。整个东门城楼的修筑没有用一颗铁钉, 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正脊饰鳌鱼抢珠,两端龙吻,高17 米,基座为方块料石,城是青砖砌制,巍峨雄伟,异常壮观。城门上有两 层谯楼,楼阁内的圆柱斗拱古朴大方;衔架屏板均有美丽的花饰雕刻。
以下这些文物,反映了 各个时代建筑,雕塑, 工艺美术等方面的艺术 成就。
黄 花 梨 圈 椅
五 彩 鱼 藻 纹 瓷 罐
龙 门 石 窟 大 佛
齐 景 帝 陵 墓 麒 麟
玉 凤
家乡柳州
文物
这幅作品为清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真迹,属国 家二级保护文物,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今, 市民在“古代扇面书画艺术”展厅内就能见到这 幅仅花了7元钱买回的皇帝御宝。
保护文物
文物的概念
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 上有价值的东西,一般包括:
▪ 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 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 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 物, 遗址,纪念物等
▪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 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 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 艺美术品 4)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 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 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 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会产移交给龙城中学。 解放后政府曾5次拔款进行维修和修复,使其成为游览和观赏风光的好去处。 1961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东门城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 值, 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维 修,基本上恢复了明代柳州“粤西声名文物之盛郡”的府城气象,并新增柳 州古城陈列。 东门城楼气势宏伟、古朴大方,它滨临柳江,遥对灯台山,可观仙弈、驾鹤 之胜,向来是仿古游览和观赏柳州风光的好去处。 明代柳州始筑砖城时,原城呈一椭圆形,既不同于北方筑城 常见的方形,亦不同于江南的带状或块状平面布城形式,东楼正处于此椭圆 城的轨迹上。 东门城现存砖砌墙体120余米,城墙通高7米,厚6米左右。 现今城墙、—垛口及女墙多为90年代维修时恢复的。 东门城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高约17米,面宽20米,进深11 米,由城门和谯楼两部分组成。城门以大块石料作基,明砖砌墙。 门洞上方现存明代大书匾“东门”二字,署“洪武十四年四月立”。 城门洞为砖券门,城墙南面檐墙城外一侧门洞高3.43米,宽3.36米,背面 檐城内一侧门洞口高4.62米,宽4.02米,两洞口相连为通道,形成一圆 洞,夏日凉风习习,附近居民皆喜来此乘凉,叫卖之小贩亦集中于此,颇为 热闹。 城门为木棚厚板,上钉铁板,可防枪炮,有铁链关锁,民国十年以前,入夜 后关城。
柳州东门于柳州市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 大桥北端。 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 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广西目前 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城门楼。 东门城楼坐北朝 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高约17米,面宽 20米,进深11米,由城门和谯楼两部分组成。 城门以大块石料作基,明砖砌墙。城门上为两 层谯楼。楼内圆柱无斗拱,直接承支屋顶,巧 妙异常。楼外脊上龙吻兽饰、屋角飞檐凌空、 气势宏伟。
龙城夜卖号外
龙城夜卖号外 “日本投降了!” 1945年8月15日晚上9时许,一个叫朱杰的年 轻人在柳州的东门城楼上大声喊道。 朱杰是当时《柳州日报》的收报员,工作时用一 台手摇收报机接收来自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 看到中央社连续3次发布关于日本投降的电讯, 朱杰才相信自己没有听错。记录完后,他将手中 的铅笔一掷,兴奋地向同事传达这一喜讯。
东门城楼图片欣赏
东门城楼图片欣赏
东门城楼图片欣赏
谢谢观赏
重返家园
由此可见,当时饱受日寇侵略之苦的柳州人,心 中留下了多么浓重的阴影。当晚,已经重新进驻 河南银仔山下飞机场的美国空军,也通过电台收 到了同样的消息。美军官兵拿起枪支朝空中扫射, 用乒乒乓乓的枪声表示庆祝。 第二天,号外就好卖多了,被市民抢购一空,消 息很快在柳州传开。当时逃难在外的人们,大多 是通过这份号外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之后便纷 纷收拾行囊,重返家园。
详细介绍
完整的明代城门楼
广西柳州市东门城楼俗称“东楼”、“东门楼”,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中 段,北接罗池路东一巷,南临柳江,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东楼作为目前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城门楼,历代屡有修葺。初建时, 为护城之用,清咸丰年间曾遭火灾,光绪元年(1875年)由柳州一姓郭 的名建筑师 (佚其名)重建。 民间得其作为奉祀关帝的地方,称“武帝阁”,有神像,亦有庙祝焚香洒 扫,每逢年节,东门内外住户去楼上进香。 光绪年间,东门街喜做善事的谢有福,邀集乡绅商民聚资成立单刀会,定 五月十三为会期,举行庙会,演戏饮酒,并购置几处房地产,收租作历年 庙会之用。至日抗战争后,单刀会停办。 城下有戏台,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拆掉改建电话局机房大楼。民国 36年,中共广西地下党将其作为编辑和印刷《广西日报》柳州版的地点。
柳州沦陷 报社烧光
1944年11月柳州沦陷前两天,《柳州日报》社迁至桂北的融安县 继续办报。 第二年6月底,日寇撤出柳州城,报社不久也迁了回来。 日寇撤离前纵火毁城,报社的房子被烧光,工作人员挖出埋在地下的 印刷器械,发现大部分已无法再用。所以,报社临时设在逃过一劫的 东门城楼上,7月20日恢复出报,也只能靠油印,一份报纸只有八开 大小。据当时任编辑的于逢先生回忆,报社收到这一大“猛料”后, 当即决定出号外。 一位姓凌的工作人员负责刻蜡版,虽然消息不长,但他花了很多时间 精心刻写标题,以至于同事们在旁边干着急。当晚10时许,号外印 出来了,编辑、记者人手一沓,拿下楼沿街叫卖。“日本投降!日本 投降!请看日本仔投降了!”当时逃难在外的柳州人大多没有回城, 街上十分冷清,因为还没有恢复电力供应,满城漆黑一片。少数没有 被毁坏的房子里,人们早早就吹熄煤油灯上床睡觉了。 所以,当时买号外的人并不多。据于逢先生回忆,因为当时临江街道 的住户大多说白话,卖报的记者就用白话吆喝“日本投降”,竟有人 从窗口探出头来,惊慌地问:“乜野话(粤语“什么”)?日本过 河?”原来是听错了。
简介
柳州东门城楼 城楼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穿斗式木构体系,屋顶平缓、 有举无折。 此楼风格高古,端庄大方,体现了当时高超的营造技术和 独具匠心的设计技巧。东楼初建时,为护城防卫之用,历 代屡有修葺。 楼内新增有柳州古城陈列、明城沙盘模型和古炮台。 因其气势宏伟、古朴大方,又滨临柳江,遥对灯台山,可 索仙弈、驾鹤之胜,是访古旅游和观赏柳州风光的好去处。 城楼常年对游客开放。 登上城楼,可以看到柳江如带,碧波荡漾,群山倒立,桥 影绰绰,令人心旷神怡
南方古建筑
城门上为两层谯楼。楼内园柱无斗拱,直接支承层顶。 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混合构架,大梁为“九架梁”,出檐柱承托挑 檐檩,无脊瓜柱,乃以花板承重传予“三架梁”,梁架上均有花虫鸟兽作装 饰,古色古香。 顶楼以悬臂梁柱作平衡支架,结构巧妙异常。楼外脊上龙吻兽饰,屋角飞檐 凌,、气势雄伟。 主楼的重楼檐下原悬挂有光绪六年邑贡生秦绳祖(字其武)所书的“出乎震” 青底黑字横匾(文革时毁),与西门的“丽泽兑”匾额用典同出于《易经》, 全楼俱油漆青色,寓东方属青之意。 正殿当中塑关云长像,神龛两旁塑关平捧印,周仓持刀之立像,龛上悬底金 字匾额一块,书“刀侔笔”。关公神龛两旁塑有佛像二尊。顶楼有二十八宿 木雕神像,光绪三十年,楼上为电报局所用,雕像移至楼下头门,头门为勒 马式门楼,香案旁泥塑人牵马颇为神骏。 由于东门城楼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穿斗式木构体系,飞檐翘角,其翘角 塑造之斑爪,精致厚重,故具有出檐浅、简单实用、古朴大方的特点和明清 建筑稳重、严谨的风格,体现了当时高超的营造技术和独具匠心的设计技巧。 此楼风格高古,庄重大方,为五个城楼之冠,富于南方古建筑的特点。 1991年新增明城沙盘模型和古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