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联是怎样将景和情交融在一起的?
明确: 1、岭树重遮: A、山岭绵绵,林树重重。 B、志同道合的朋友分别被贬到山岭、林 树 之外的漳、汀、封、连,“重”也是黑暗势力所 设置的层层障碍。
明确: ⒉千里目: A、相距遥远 B、登高“欲穷千里目”,望国都,望朋友, 但是岭树重遮,即使本来能望到很远的地方,现 在因为阻隔,(仕途上的阻隔,感情交流的阻 隔),也是无可奈何,想见,却又不能见到。 登高的目的是为了远望,来解愁思,然而却没 能做到,眼前山岭绵绵,林树重重,使他更愁, 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 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二读诗歌 解读赏析
首联即景抒情 。写了什么景?景物 有什么特色?景和情是怎样交融在一起 的?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请思考颔联写什么?
明确: 惊骇的狂风刮过荷塘水面,波 浪起伏颤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荷 花乱摇,东倒西伏,密集暴雨,斜里吹 打,侵袭着覆盖薜荔的围墙。
你认为颔联应扣住哪些字眼来理解?
A、惊:狂风、突然、使作者心灵惊悸。 B、乱:不是微微风簇浪,而是狂风使得池水剧烈 起伏、动荡。 我们似乎看见狂风席卷而来,池水动荡,满池荷 花东倒西伏,被狂风压弯了腰,还未直起腰杆,又 被压下去,其实,何止是狂风,还有暴雨。 C、密:暴雨密集,铺天盖地。 D、斜:狂风之下。 如果是直下,倒不会对覆盖着薜荔的围墙产生多 大影响,对薜荔也不会有多大的摧残,然而斜侵, 对墙、对薜荔施展它们的淫威。
登高望远,眼前必然是广阔之景,历来 有很多这样的诗句:杜甫《望岳》“荡胸生 层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有 大家非常熟悉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 跃”,这些都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豁然开朗,豪气万丈、心旷神怡
登上柳州城楼的柳宗元为什么会有 “愁思茫茫”的感受呢?
明确:“一身去国六千里”,柳州去京 六千里,荒远闭塞,没有旧月交好,只 有苍茫的荒野,愈是在壮阔的、茫茫的 天地之间,愈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 独,满腔孤愤油然而生,溢满了整个心 胸。
登柳州Baidu Nhomakorabea楼寄漳、 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 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 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 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 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805)九月,革 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 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 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 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乱飐芙蓉水,斜侵薜荔墙”看似写景, 实际上是写什么?
明确: 用“芙蓉”、“薜荔”来比拟自己
的品德的高洁, 惊风、密雨隐喻朝廷上那 些猖狂肆虐地打击进步力量的腐朽势力。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问:颈联写什么?
明确:把目光远投,只见山岭绵绵,林树 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曲折折 的柳江,恰似我的曲结的愁肠。
明确:登上高高的城楼所见到的是荒 漠,辽远的原野,海天相接茫茫的一片。 这句起势高远,意境阔大。诗人面对着 辽阔的大荒野,不禁悲从中来,愁思万 端。
“正”有三个义项,一是“正当”,二是 “恰好”, 三是“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 的持续”,你你认为应选哪一个义项?
明确: 这个“正”强调了“愁思”的 无穷无尽,诗人满腹忧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⑴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 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 怀远之意。
⑵寄:只要设身处地,稍 加思索,诗人眼望苍茫天地 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 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 连四州。
时代背景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 (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 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 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 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 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 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年初,柳宗元与 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 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 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 时写的。
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登柳州城楼所见景 物的描写,曲折地谴责了当时朝廷保守势力 对革新人士的打击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 人由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 切怀念。
明确: ⒊九回肠:
回,反复。九,次数多。肠,愁肠、愁思。愁肠百结。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南朝梁 简文帝《应令》:“望邦几兮千里旷,悲遥 夜兮九回肠。” “江流曲似九回肠”把江流曲比作九回肠,其实是把 自己的不绝愁思用九曲柳江来形容。 《唐诗解》评此联:“无限之情,以有限之景出之;无 形之情,以有形之景状这,对此风景,情可堪乎?” 对政治的抱负不绝,对友人的思念无限,但被重重山 岭阻断,满腹愁思无形,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 柳江江水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
以哀景写哀情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 哀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抒发了怎样的哀情?(诗人遭 贬后的心情如何?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 特点?) 明确:诗人将自己被贬谪的哀情寓于哀景的铺 叙之中。“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 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 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 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的无限哀情表达了 出来。 愁: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②对自己 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问:共同的遭遇,同样的命运,都被贬到了荒远的地 区,各处一方,想互通问候,却又音信不通。这是一种 怎样的愁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A、五岭以南,福建、广东、广西其实 相距较距离京都来说并不远,但仍然不能互通音 信,愈觉荒远闭塞,愈觉孤独、寂寞。 B、大家一起被贬到这样的蛮荒地区朝廷的罪 贬之重,将来的遥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