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排风竖井
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住宅地下车库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1、总的原则:小让大,有压让无压,无坡度要求让有坡度要求。
风管为主,桥架次之,水管为辅,各种管线优先水平紧凑布置,无条件需上下排布时,遵循风上电中水下的原则布置。
2、车库内的通风排烟风管、消防干管、自喷干管、采暖干管及电气桥架等尽可能的布置在车位上方,并且贴墙或者是柱冒边缘布置,以便保证车道的净高要求。
3、通风、排烟风管及消防给水管要贴梁底(梁柱结构)或板底(大板结构)敷设。
桥架遇梁贴梁底,过梁后上返与顶板预留桥架高度+50mm距离。
4、排烟风管的高度控制在400mm高以内,排烟风速尽可能控制在19m/s 左右,风管宽高比可以控制在8:1,以保证风管尺寸经济合理。
排烟风口的排烟距离控制在25-30米,以便尽可能的缩短排烟风管的长度。
5、若暗走道需要排烟,通过调整排烟风机房或者排烟竖井的位置,走廊内尽量不走排烟风管。
若建筑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走道内时,按第11条原则布置。
6、排烟风口首选不占用层高空间的单层百叶,若消防强制要求选择常闭多叶排烟口,要在风管侧面安装,禁止下装占用层高。
7、主要干管管道及桥架要注明标高,管线密集处要出纵断。
要求设计院与总包单位均出具管线综合及纵断图。
8、能设置在夹层或者屋顶等公共区域的管线及设备,严禁设置在商铺及储藏室内。
9、设备及电气管线尽可能地集中合理布置,电气桥架和水管及风管的水平及垂直净距≤100mm,设备管道之间的净距≤50mm。
商铺内的自喷消防采暖干管应在隔墙或外墙处贴梁底安装。
10、合理安排安装施工顺序,本着风道—桥架—重力流管道(雨污水管)--有坡度要求管道(采暖、空调管及冷凝水管)--无坡度要求管道(消防、给水管、电气桥架)的工序进行。
11、风管、消防干管及电气桥架必需布置于商铺内时,要紧靠墙体并梁底敷设,便于后期局部吊顶,不得影响商铺主空间吊顶及视觉效果。
12、管线应尽量避免直接穿越防火卷帘及挡烟垂壁,当无法避免时,可采取在防火卷帘两侧加建筑隔墙用于管线敷设等措施。
通风竖井通用条件

通风竖井的设置1.地下停车库:排风井接风管处净宽度W>900mm① 1000~1200m2设置一个排烟竖井,面积F≥0.7~0.75m2,竖井出地面后设置1.8~2.0m2的百叶窗。
排烟竖井尽量在防火分区内均匀布置,这样可以少布置风管(风管高度可以控制在300mm)、减少水、电、风专业之间管道交叉打架,还能保证车库层高。
每个风井设置在风机房内,风机房面积为3mx5m=15m2。
② 4000m2(即每个防火分区之内)设置一个消防用进风竖井,面积为F≥1.5m2,竖井出地面后设置 3.6~4.0m2的百叶窗。
进风(新风)竖井必须尽可能远离排烟竖井,以避免气流短路。
进风井远离排风井水平距离至少10m,达不到者则排风竖井必须高于进风竖井6m。
如果满足《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P14页第5.3.3条,则可以用车道出入口补风,不需要再设置进风竖井。
进风井设置在风机房内,风机房面积为3mx5m=15m2。
③ 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的排烟竖井可以共用(面积叠加即可),但之间必须用墙体分隔2个竖井。
④ 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的进风井可以共用,面积叠加即可。
⑤ 如果是复式立体车库,可以把风井布置在车道上(建议此处风井形式可以为采光天窗),这样,充分利用车道层高,将风管沿车道布置,不会影响立体车位的使用。
2.柴油发电机房:设4个竖井,面积分别为:1.0m2(进风)、1.0m2(排风)、0.3m2(消防排烟),竖井出地面后分别设置3.0m2、3.0m2、0.3 m2的百叶窗。
排风井远离进风井水平距离至少10m,达不到者则排风竖井必须高于进风竖井6m。
另外,单设一个0.3 m2的排风井用于排放高温柴油尾气,接风管的那一面墙体宽度300mm即可。
储油间必须单独设最小尺寸为300x300mm的排风竖井一个,竖井出地面后设置0.2m2的百叶窗。
3.变、配电室:设2个竖井,面积均为:0.3m2,竖井出地面后设置0.8 m2的百叶窗。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一、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两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35 m2(两个);送风机房32 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1.7m2(两个);送风竖井2.7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排风防雨百叶5m2(两个);送风防雨百叶4.2m2。
二、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48m2;送风机房32 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3.4m2;送风竖井2.7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排风防雨百叶10m2;送风防雨百叶4.2m2。
三、地下需要设计空调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新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6m2)新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6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0.7~0.8m2;送风竖井0.6m2。
四、地下仅设计通风及防排烟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送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6m2)送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6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0.4~0.5m2;送风竖井0.4m2。
五、机械防烟注意:1)以下表格风量按照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
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1.75系数计算。
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易小于0.7m/s。
2)如果防烟楼梯间为剪刀楼梯间,则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应乘以2.0系数。
地下室强条参考意见

一、违反强制性条文:1、当配电间的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时,其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GB50016-2006第5.3.12.3条。
2、应说明防火卷帘的安装,并满足防火封堵及防烟要求,GB50016-2006第7.5.3.2条。
二、违反强制性标准:1、地下汽车坡道出入口离道路不应小于7.5米,GB50352-2005第5.2.4条。
2、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两个对外出入口,可以共用楼梯,且楼梯在两个防火分区的门均应为甲级防火门,但不能将穿过另一个防火分区的出口作为该防火分区的出口,GB50067-97第6.0.2条及GB50067-97第5.2.6条。
3、下沉式庭院的楼梯出入口墙上应设乙级防火门,GB50067-97第6.0.3条。
4、地下汽车坡道的截流沟与坡道同宽、5#汽车坡道被集水坑打断而且集水坑又是实心盖板,JGJ100-98第4.2.14条。
三、设计深度及其他:1、室内外不同标高需挡水处应在平面及大样中表示高差线位置。
2、地下室顶板的防水层与保护层宜做隔离层,GB50108-2008第5.3.25.1条。
3、应标明汽车轮档的做法。
4、设计说明依据不全正确,防水等级前后应一致。
5、根据江苏省审查意见:地下汽车库和为汽车服务的通风排烟机房应与为全楼服务的各类设备、库房和其它用房划分防火分区,前者执行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后者执行高规或一、违反强制性条文:1、消防水泵房的门不应直接开向7#封闭楼梯,GB50015-2006第7.4.2.3条。
2、机械式复式停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应大于4000×0.65=2600平方米,现图中有防火墙面积有的已达2620平方米,GB50067-97第5.1.1条注③。
3、应说明防火卷帘的安装并满足规范的防烟及防火封堵要求,GB50016-2006第7.5.3.2条。
二、违反强制性标准:1、地下水泵房平面中应注明标高,画上高差线,并做好防排水措施,GB50352-2005第6.12.3条(楼梯大样平面也应画上室内外高差线)。
地下车库的排风排烟设置(暖通设计)

设计地下车库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1执行规范1.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50019-2003)1.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1.5《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1.1.6《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2002)1.2超过200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就要进行机械排烟排风排烟1.3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 m2,每个防烟分区不大于2000 m2,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单边长度不得超过60m)。
每个防烟分区需有至少一个排风竖井,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相邻的两个防烟分区可共用一个竖井,以平均层高3m计,竖井土建净面积为排烟区面积的‰,共用竖井应以共用排烟区面积总和来计,此时风井流速为4m/s左右。
每个防火分区的多个防烟分区可共用一个进风通道,可利用汽车坡道作进风通道,但汽车坡道上不得设置防火卷帘,没有汽车坡道的防火分区应该增设进风井,进风井的大小约为服务区域面积的‰。
1.4进排风口的面积约为进排风井面积的到2倍。
根据DGJ08-98-2002之规定:1.4.1机动车停车库排风口与环境敏感目标的间距不应小于。
1.4.2机动车停车库排风口朝向人员活动区域时,其底部离地面不应小于;排风口设在非人员活动绿化地带内时,其底部可低于。
1.4.3机动车停车库的机械进风口底部离地面宜大于;设在绿化地带内的进风口,其底部离地面宜大于。
1.4.4机动车停车库的进风口、排风口处于同一立面、同一高度时,其水平间距宜大于,进风口应布置在排风口的常年主导风向向上风侧。
(如果把汽车坡道作为进风口时,应该同样满足这样的要求)机动车停车库的进风口与排风口处于同一立面,且水平间距小于时,其进风口顶部应低于排风口底部,且保持足够高差和水平间距。
车库通风排烟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分析

四 、 机 动 车库 挡烟 垂 壁 与 排 风 口设 置 在 工 程 中经 常 出 现 的 问 题 是 , 个 别 设 计 人 员 直 接 采 用 车 库 等 高 的 主 梁做 划 分 防 烟 分 区 的 挡 烟 垂 壁 ,这 种 做 法 是 不 合 适 的 。 对 一 般 车 库 工 程 ,主 梁 往 往 高 度 基 本 相 同 , 采用这种 方式就 意味着防烟分区不明确 ,有火警时无法防 止 烟 气 越 过 防 烟 分 区 蔓 延 。 如 采 用 等 高 的 梁 做 挡 烟 垂 壁 , 任 何 四个 相 邻 的 主 梁 均 自然 形 成 一 个 防 烟 分 区 ,这 样 一 个 不 大 于4000m 的 防 火 分 区 就 会 被 自动 划 分 成 几 十 个 防 烟 分 区 ,每 个 防 烟 分 区均 需 设 置 独 立 的 排 烟 口及 排 烟 系统 。 这 样 划 分 防烟 分 区 会 大 量 增 加 排 烟 系 统 的 数 量 ,这 在 车 库 通 风 排 烟 设计 中 是 无 法 做 到 的 。 既 不 经 济 也 不 合 理 。 在 工 程 中 我 们 一 般 按 不 大 干2000m 划 分 车 库 防 烟 分 区 ,采 用 在 等 高 梁 下 再 用 不 /J\于 500mm (同 时 不 /J、于 排 烟 风 管 高 度 )的不燃材料做 挡烟垂 壁。不燃材 料可采用 1防火玻璃 2热 镀 锌 钢 板 。 需 要 特 别说 明 的 是 采 用 防 火 玻 璃 时 应 采 用 A类 防 火 玻 璃 , 不 能 采 用 B类 及 C类 防 火 玻 璃 。 只 有A类 防 火 玻 璃 才 能 同 时 满 足 耐 火 完 整 性 及 耐 火 隔 热 性 的要 求 ,可 以做 防火 门 窗 、 挡 烟 垂 壁 等 建筑 构 件 。 根 据 上 述 挡 烟 垂 壁 设 置 原 则 ,排 风 兼 排 烟 口建 议 设 在 排 风 管侧 边 ,可 更 有 效 地 排 除 烟 气 ,不 宜 设 在 风 管下 部 。 在 一 些工 程 中 由 于 没 有 设 计 风 量 调 节 装 置 且 风 管 管径 设 计 粗 放 ,设 计 时 不做 详 细 计 算 ,造 成 距 风 机 较 远 的风 口经 常 出现 无风 可排 ,给 车 库 排 烟 设 计 造 成 隐 患 ,在 消 防验 收 时 被 要 求整 改 。
041 地下空间竖井排风对地面空气质量影响分析及布置优化

地下空间排风竖井对地面空气质量影响分析及布置优化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陈玖玖☆张杰朱奋飞摘要本文针对地下空间排风竖井对地面空气质量影响的问题,以单个排风竖井为研究对象,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典型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及优化,得出其排风对地面空间空气质量影响的定性规律,并对地下空间排风竖井的设计和布置方案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地下空间;排风竖井;空气质量;数值模拟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需求增长和城市可用地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
开发地下空间成为扩大城市容量,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1]。
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建或正在建设许多公共地下空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地下空间不同于地上空间,其建筑结构相对封闭,内部污染源多,导致地下空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且某些疾病发病率大大高于地上空间,直接影响人们对于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的评价,这已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7]。
同时,地下空间多处于繁华地区,其排风竖井排出的污浊空气将影响地面环境,特别是地下空间空气质量较为恶劣时,其排风往往对周围的地面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选择合理的排风方式、合理布置排风竖井,以减少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值得探讨,但是目前对地下空间的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时却较少考虑此问题。
本文将以单个排风竖井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手段,对排风竖井的典型布置方案进行模拟,得出其对地面空间空气质量影响的定性规律,进而提出优化方案,为今后地下空间排风竖井的设计和布置提供建议。
2单个排风竖井对地面空气质量影响的模拟分析2.1模拟分析的工具在本次分析中,采用的商用CFD计算程序是PHOENICS。
2.2计算工况及模型地下空间排风竖井有两种典型布置方案:方案一为高出地面排放(排风口在人员活动区以上);方案二为高空排放(通常布置在群房顶部)。
本节将针对此两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
高层住宅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地下车库是现代高层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车库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达到良好通风效果,设计和施工合适的排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高层住宅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方案设计在进行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车库规模:根据车库的面积和高度,计算出所需排风设备的数量和位置。
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够得到合适的排风服务,避免死角和堵塞。
2. 设备选择:根据地下车库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排风设备,如离心风机、轴流风扇等。
考虑设备的风量、噪音、能耗等指标,确保选择的设备符合工程要求。
3. 通风口设置:根据车库结构和实际需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通风口,保证新风的引入和污浊空气的排出。
4. 电气设计:对于排风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应进行仔细的设计。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同时能够根据车库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自动调整排风量。
二、材料与设备采购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
应选择优质可靠的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需按照设计要求购买所需数量的材料和设备,并留出一定的备用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三、施工流程1. 准备工作:施工前,应对车库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灰尘。
同时,验收材料和设备,确保质量合格。
2. 吊装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吊车等设备将排风设备吊装至预定位置。
确保设备稳固,与车库结构连接牢固。
3. 安装管道: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排风管道系统。
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漏风现象。
同时,应根据车库结构的情况,合理安排管道的布置,避免出现狭窄或拥挤的区域。
4. 电气连接:安装并连接排风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
确保电气线路正确连接,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避免电气设备受潮或渗水。
5. 测试调试:施工完成后,对排风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排风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要点概述

01、地下车库通风排烟概述地下车库位于地下,车库内行驶或停泊的汽车排出的废气不易扩散。
车库废气主要是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车库的通风就是排除汽车尾气和汽油蒸气,并向车库送入新鲜空气,把有害物的含量稀释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要求。
地下车库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果不能迅速排除,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给消防人员进入地下车库扑救带来困难。
车库防排烟的目的就是满足火灾时的排烟要求,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迅速排除滞留烟气,限制烟气的扩散,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撤离现场,减少伤亡。
02、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的特点车库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面积较大:依据GB50067―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地下车库,其防火分区按4000划分,在每个防火分区内部一般划分两个防烟分区,每个面积不大于2000.车库层高:为减少土建的造价,车库层高控制应尽量低。
规范规定地下车库净高不得低于2.2m,因此本人觉得单层车库梁下净高不得小于2.8m,否则不能避让电缆桥架、消防喷淋管道等,风管布置相当有困难。
地面限制因素多:车库风机房的选择,既要考虑本专业的合理性,又要兼顾排风,竖井出地面的位置防火要求与周围建筑保持一定距离,而且也要结合景观不影响交通组织,另外送排风口还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距离。
03、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要点一、地下车库通风设计1、设计原则: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独立设置通风系统,尽量采用自然补风,节能运行。
排风机采用多台并联或采用变速风机,夜间及汽车出入不频繁时,风机风量可减少50%。
有条件时宜设置CO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风机的运行。
2、排风量:车库机械排风的排风量,过去一直沿用6次/h换气次数对应的数值,但存在较为笼统、浪费能量等问题。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针对车库的具体状况,给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排风量完全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选择,这样可以有利于节能。
浅谈地下室通风与排烟设计(转).

浅谈地下室通风与排烟设计简介:从通风排烟系统划分、通风方式及通风排烟风机选择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地下室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相结合,以充分利用地下室上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包括解决从平时运行到火灾运行的可靠转换的做法。
强调了风机的选择、布置及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地下室通风,排烟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面积大,层数多为1~3层,除大部分作地下车库外,常设置部分设备用房,如高低配电室、水池、泵房、通风排烟机房及空调冷冻机房。
若设有六级人防地下工事,则地下层还应设有人防进出风口部分(滤毒室、进风机房、密闭通道、消毒通道、扩散室、活门室等。
因此,地下室集中了水电、通风空调大部分管线,特别是通风排烟管道,尺寸大,系统多。
在工程设计中,有必要把平时通风管道兼作火灾时该区的排烟管,以减少地下室上部空间占用及风管用量,而排风排烟机合理组合及控制,对于火灾时排风排烟系统可靠地转换为排烟系统就显得很重要。
1系统划分通风排烟系统划分应结合建筑防火分区来考虑,做到既有利于通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又不会出现排烟风管跨越防火分区的现象。
根据文献[1],地下室在设有自动喷淋灭火设施时,防火分区面积为1000m2,可分成2个防烟分区,排烟量按60m3/(h·m2计算,该防火分区排烟量为60000m3/h,而平时通风量按换气次数8h-1计算,层高(净高按3.9m计,通风量为1000×3.9×8=31200m3/h。
可见,平时通风量与火灾时排烟量相差约一半,而平时通风管主干管风速一般设计在8~10m/s,火灾时排烟风管风速允许最大达20m/s,所以使用一套风系统可以满足通风与排烟要求,但应注意,共用一套风管时风管应满足排烟风管所要求的壁厚(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mm。
所以每个防火区应设一套通风、排烟系统,按文献[1]还应设一套机械进风系统,进风量为火灾时排烟量的一半。
此进风系统除保证火灾时启动补风外,最好平时也能开启补风,特别是对于地下二层及更深层的地下室,靠车道补新风已不可能。
地下车库排风

有关地下车库通风一、有关地下车库的强条:1.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风量不小于6次/h2.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送风量不小于5次/h3.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烟量按6次/h4.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5. 地下车库面积超过2000m2时通风系统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6. 排烟口距最远排烟点不超过30m即可满足要求7. 排气量应大于进气量,以便使车库有一定的负压,防止车库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8. 停车库风机一般风量大风压小,故大多采用离心风机,工程中有时采用混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
二、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通风兼排烟系统)传统的设计方法:1. 车库送风系统兼做排烟时的补风2. 排风与排烟系统共用设备及风道3. 排烟口与上部排风口合用4. 排风时上部排风口负担1/3风量,下部排风口负担2/3风量5. 由于4条将导致排烟时上部排烟口风速过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将在上部增设一定数量的排烟口(常闭),同时在下部排风口分支管设防烟防火阀调节阀,火灾时电动关闭所有下部排风口分支管上的防烟防火阀调节阀打开上部排烟口(常闭)与排风口共同进行排烟。
三、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弊端:1. 选用了大量的电动控制的阀门,工程造价大幅提高,控制系统复杂,火灾时防烟防火阀调节阀一旦失灵会自下部吸引烟气,不但不能有效控制并排除烟气,反而会因下部排风口的抽吸使烟气向下部空间蔓延,直接对人员疏散产生威胁,所以这种通风兼排烟系统作为排烟系统时的可靠性较低。
四、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改进之一1. 车库送风系统兼做排烟时的补风2. 排烟系统只与排风系统共用主机及主管段,然后个分支路,在排烟支路上设排烟防火阀(280°C,常闭),在排风支路上设防烟防火调节阀(70°C,常开)火灾时消防控制中心只对这两个阀门进行启闭就可以实现排风系统向排烟系统的转换。
从而减少了电动控制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传统的系统比较,就是排烟与排风各设支管。
地下室送风井面积的规范要求

地下室送风井面积的规范要求篇一:风井面积的确定风井的确定高层建筑中,和暖通专业相关的井道包括1、排烟井:除了高层住宅以外,一般高层的公共建筑中如果无法进行自然通风,就必须设置排烟井,排烟井一般应该上下对齐,排烟井面积按以下考虑:a) 办公、酒店建筑的走道排烟,大概需要0.6,0.7平方米的井道;b) 商业建筑的排烟,则排烟井需要1.5平方米左右;c) 地下车库的排烟,排烟井的面积约为所负担的排烟区域面积的2‰以上井道可以合用,合用井道的面积以最大值为基准。
2、补风井:对于进行机械排烟的场所,如果没有与室外直接相通的窗户、门(不包含防火门)、车道等,必须设置补风井,地下二层的车库必须设置补风井,补风井的面积等同于为这一区域服务的排烟井面积的2倍。
3、正压送风井:对于楼梯间、电梯前室等需要按照规范1设置正压送风井,楼梯间的正压送风井一般不小于1.2平方米,电梯前室的正压送风井一般不小于0.8平方米,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的楼梯间和地上部分的楼梯间是完全被防火门分隔开的,因此地下室的楼梯间的正压送风井需要单独考虑,按照上海地区的规范,当地下不超过三层,并且地下最低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米,首层有直接开向室外的门或者有不小于1.2平方米的可开启外窗时可以不设置正压送风系统,如果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则必须设置不小于1.2平方米的正压送风井,此时如果正压送风机只能放在顶层,则楼梯间内正压送风井就要至少1.8平方米。
4、新风井:高层公共建筑中,如果无法每层吸入新风,就需要设置新风井,新风井面积与其服务区域面积相关,办公酒店建筑,其比值约为万分之六,商业建筑,其比值约为千分之一,如果新风井为多个区域服务,应对其面积进行累加。
5、排风井:高层公共建筑中,如果无法每层水平排出废气(包括卫生间、茶水间、吸烟室的排出物)就需要排风井,排风井面积约为新风井面积的80, 篇二:暖通加压送风井面积设计标准(精华)暖通加压送风井面积设计标准一、加压送风井最小面积可按下表确定:注:(1)上表加压送风的风量是按开启单扇门确定。
高大建筑物地下汽车库通风方式

平时通风采用均匀排风,即地下汽车库均匀设置排风管及排风口,平时排风用,火灾时兼作排烟风管及排烟口,此通风方式比均匀,集中排风效果会好。
但是排风口能否与排烟口一并设置呢?由于烟气密度较小,排烟口应布置在车库上方,这一点没有异议。
但平时的排风情况如何呢?过去通常的说法是:汽车排出的一些有害物比空气轻,另一些有害物比空气重,所以排风口在车库的上部和下部均应布置,且宜从上部排出风量的1/3,而从下部排出2/3,其根据是现行《汽规》第6.3.5条。
但是只要认真考虑一下就会发现,此规范的规定对于地下汽车库的排风不一定合适。
首先,汽车有害物的大部分,其中包括CO(一氧化碳)的98%~99%,CmHn (碳氢化合物)的55%~65%和NOx(氮氧化物)的98%~99%都是从尾气散发出来的,而尾气的排放温度高达500℃~550℃,这样高温的排放气流产生很大的浮力,很难设想尾气会滞留在车库下部。
其次,尚有1%~2%的CO和NOx以及25%的CmHn从曲轴箱排出,有10%~20%的CmHn从燃油系统排出,这两部分排放物虽然温度不像尾气那么高,且NOx也比空气密度大些,但应该注意往常被忽视的一点常识,那就是这些有害物是在发动机工作时才排放的,而发动机工作时汽车处于行驶状态,车库的气流随着车子进进出出处于强烈扰动与混合状态,尾气也处于汽车后部的涡流之中,很难想象排放物会沉积于车库下方。
而那些停稳放好的汽车,其发动机已经关闭,没有什么有害物排出了。
再次,有实测数据可以证明,用通风换气的办法将汽车排出的CO稀释到容许浓度时,NOx和CmHn远远低于它们相应的允许浓度。
也就是说,只要保证CO浓度排放达标,其他有害物即使有一些分布不均匀,也有足够的安全倍数保证将其通过排风带走。
最后,高层建筑的地下汽车库一般只为停放轿车,最多是面包车设计的。
车库净高只有2.4~2.8m左右,这样的高度,上下都布置风口,既不便于施工,也无太大必要,况且有时根本没有空间允许车库下部布置风口。
车库通风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研究

车库通风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家用汽车数量逐渐增加,为提升逐渐削减的城市土地资源使用率,许多高层民建工程均配置有地下车库。
高层民建工程地下车库存在高密闭性特征,车库中流动或停放的车辆排放尾气中,带有铅、CO、氮氧化合物等成分,不仅影响车库中的空气质量,并且会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其通风和排烟问题非常关键,特别是二者兼用等引起了设计师的广泛关注。
地下车库内通风和防排烟十分重要,在设计时,设计者要按照实际情况规划出科学的设计方案,以提升地下车库防排烟规划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空间。
针对地下车库而言,需要按照其总体布局、平面分布、结构防火等要求。
本文以北京某综合体项目车库通风和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为例,从系统是否合理性、是否满足现行规范、造价、施工等方面指出了该车库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作为一个设计管理者对图纸的审核要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审核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优化建议方案,希冀能对车库通风和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有所借鉴。
关键词:综合体建筑;车库通风设计;车库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绪论该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78.3万m2,地上约51.7万m2,地下(不含地块间)约27.4万m2。
是由办公、公寓、商业及其附属设施构成的城市综合体。
此综合体项目共含有6个地块及其间4个中间地带(政府产权),根据市区关于“一体化”设计要求,共同开发,共同设计。
本文研究的项目是以其中一个地块内汽车库为例进行论述。
此地块总建筑面积17.8万m2,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建筑高度109.9m,地上26层,地下3层。
其中1层至3层(局部)为商业,3层(局部)及以上为办公,地上建筑面积约12.2万m2。
地下1层为商业,汽车库,自行车库和配套设备用房,地下2层和地下3层为汽车库和配套设备用房,地下建筑面积约5.6万m2。
本项目位于通州新城的核心位置,建成后将成为新城核心区的地标性建筑。
一种地下车库下沉式通风排气竖井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地下车库下沉式通风排气竖井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9d0bff6650e52ea5418987d.png)
专利名称:一种地下车库下沉式通风排气竖井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温桃,袁志华,袁米乐,袁雪梅,毛腾逸,袁冬梅,胡浩楠,胡天翼,杨惠源,龚晨辉,黄伟玲,周正阳,胡鹏,顾连胜,
王振华,严景宁,张绍平
申请号:CN201811613901.2
申请日:20181227
公开号:CN109457910A
公开日:
201903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下沉式通风排气竖井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地下车库防排水技术领域,包括顶板结构层,顶板结构层上竖直设有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罩顶1侧壁斜向下贯穿设有排水管II;一种地下车库下沉式通风排气竖井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地下车库顶板结构层起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步骤二:用SBS防水卷材包裹地下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顶板结构层和混凝土反坎并上翻至百叶窗窗口底部,形成防水层;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排水管I能有效对集水槽收集的积水进行排放,避免顶板结构层上出现积水,排水管II可对罩顶顶部的积水进行及时排放,能有效的规避排水不通畅、滋生细菌现象,能有效的防止渗漏水现象。
申请人: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地址: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元
60
00 2. 85 3.
40 6. 0
1301
2.
2. 2. 26 50 1. 30 4 2. 15 3. .47 2 2 3. 3. 2. 60 25 2 3.
1. 41 0 0
1.
2. 05 0. 50
2.
0. 80 0
2. 7
3. 3 4 6. 0
25 2.
2 3.
1304
0
5 1. 85
3.85
1403
2.00
1.10
2.90
2.05
3.20
4单元
1003 3.07
0.90 0.90
6.35
0.50
2.35 2.05 3.20 2.35 3.20 0.90 0.90 1202 2.90
0.35 0.35
3.08
1.60 2.40 2.25
4单元
0.90 0.90
3.20
3.20
4单元
1.
35 2.
2. 2 2. 6 50 2. 00
08
7. 70
0. 90
90
2.
6 1.
梯2 (平均分摊1)
2.
00
0
5
3.
0
0
3.
20
20
0
5
0. 9 5
3 2.
0
60 .4 1. 2
2. 9 0
85
6 0.
2 2.
3.
2. 0 20
0 60 2.4
35 2.
0
0. 50 35 2. 90 3. 0. 9 85 6. 3.
1402
20
3. 07 3. 0.
90
6. 35
3. 80
2. 2 2. 6 50 0
1002
90
00
35
50 6
2.
2.
0. 90 0. 5 20 2. 7
08
2. 2 . 3. 70 0 2. 3.
1003
90
3. 0. 85 90 2 3. 2.
60 2.40 25
00 2. 60 40 1. 2. 25 2.
地下车库排风竖井
建筑面积(㎡)
分摊面积(㎡)
套内面积(㎡)
3. 3 0
3.
30
40 6.
0
40 6.
2 3.
30 0
3.
30
40
2 3.
3.
6.
80
20
1301
0.
3. 30
3.
1. 3
0
40
35 2. .47 2
6.
40
2 3.
0
90
08 3.
07
0
0. 80
60
6.
80
2. 38 0 3.
3.
3.
30 0
4 2. 60
3. 8
2. 05
15 7 3. 2.4
2 2.
6 1.
00 2. 5 8 3.
2单元
1203
4.
27
35 0.
40 2. 25 60 2. 1. 00 2.
30
27
20 3.
3. 30 6 4.
35 0.
15 7 3. 2.4
1.
2.
3. 3
1.
2 1 2 .26 .5 0 7 6
0.90 0.90
2.60 2.05 2.76 梯4 (平均分摊2) 0.50 2.26 7.70 2.50 6.35
2.60 2.05 2.76 梯4 0.50 (平均分摊2)0.50 2.26 2.26 7.70 2.50 2.50 1.41 3.85 3.85
2.60 2.05 2.76 梯4 (平均分摊2) 0.50 2.26 7.70 2.50 6.35
80 3.
35 7 2. 2.4
08 3.
0.
6.
20 3.
3. 90
1. 12 09 0.8 0 1 0. .12 80
1101
7
2. 0. 76 50 2. 6. 35 2 26 .5 0 2. 38 1. 30
0. 8
0
3. 8
0
0
0
3. 0
6 0.
35 2. 2.47
08 3.
1202
07
1. 3 0 3. 90
3.20
0.95
十四层中轴图 十一层中轴图
1.30 2.38 2.76 3.20 0.35
十层中轴图
0.80 0.80
地
1.09 2.47 3.15
6.40
1.30
十三层中轴图
1403 3.90
2.00
1003
3.20
0.60
1.30 2.38
分户图
3.12
901 3.20
0.75 0.72
0.75 0.72
1.
1.
2.
85 0.
0
27
06
1.77 1.92
75 0
2. 76 5 1. 4. 3. 1. 41 06
00 2.
4.
85 0.
50 1.
0.75 0.72
3.45
6
1.77
4.
85 0.
07
1.77 1. 07 1.92
2. 7
4.
1301 2.05 3.20
3.45
0 4.
7
1.77 1. 07 1.92
2
6
2. 2 2. 6 50 0 2.
0. 90
0. 5
1.
3. 0. 85 90 7. 05 0
35
2. 90
90 3.
2.
60 0.
25 2.
3. 85 7. 70 0. 90 3. 0. 85 90 5 76 0. 50 2. 60 40 1. 2. 25 2. 3 2. 5
20 3.
3 2.
30 5
15 3. .47 2
0.
2 2.
2. 0
3. 30
3.
60 1.
6 1.
30
00 2. 85 3.
40 6. 40 6.
3 0.
5
40
1. 30 3.
15 3. .47 2
0
3. 30 0
2. 0
1.
2. 2. 26 50 3. 30 6
50
25 2.
35 0.
0. 50 2. 76 0 0 30
0.75 0.72
0. 50
25
1304
60 0
20
0
40 2.
2. 7
00 2. 5 8 3.
2. 41 2. 26 50 3. 30 1. 3 0 3. 0. 5 60
0. 5
2.
15 7 3. 2.4
05 2 .
1.
2 4.
2单元
50
1104
1.92
2. 7
1. 4
00 2.
2. 2. 26 50 2. 05 2 . 25 2. 6 1.
2.60 2.05 2.76 梯4 0.50 (平均分摊2)0.50 2.26 2.26 7.70 2.50 2.50 1.41 3.85 3.85
1402 2.90
2.35
2.25 2.40 1.60 0.60 3.20
3.20
3.90 3.20 2.38 1.30 1101 3.30 1104 3.30 3.80 1.12 1.12 0.80 0.80 1.09 3.80 3.20 6.40 1.30 1104 3.30 1.09 2.47 3.15 2.00 3.20 2.35 2.47 2.76 3.85 2.00 2.76 1.60 2.40 2.25 3.08 0.35 1.60 2.40 2.25 1203 3.90 0.95 3.80 3.80 0.60 2.90 2.05
3.15 2.47
2.00
3.08
2.25 2.40 1.60
3.20
2.38 1.30
1.50 0.95
2.47 2.35
2.00 3.85
901 3.30
6.40
3.20
1.12 1.12 0.80 0.80 1.09
904 3.30
十二层中轴图
0.80 0.80
1.12 1.12 0.80 0.80 1.09
5
20 3.
3.
60 0.
1403
1. 3 0. 5 5 5 2. 6 0 30
2. 2. 26 50
1304
2. 0
3. 9
3. 0
85
7. 7
35
3. 8
2. 05 5 3.
7. 70
47 2. 35 2.
3. 9
0.
0
0
2. 0
1. 30
0
0
05 2 .6 0. 5
1104
2 3.
2. 2. 26 50
20 3.
85 0 3. 2.0 0 60 2.4 1. 25
85 0.
7 9 .4 1.0 2 15 3.
0
7 9 .4 1.0 2 15 3.
2. 9 90 6.
2. 76 0 2. 2. 26 50 20 07 3. 3. 0. 35 2. 08
2.
20 3.
85 0 3. 2.0 0 60 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