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第19课《文字演变》
文字演变ppt 华东师大版
《中国娃》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一、文字起源
二、文字萌芽 三、文字的形成
四、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结绳记事
金文
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毛公鼎上的文字
请欣赏
释峄 文山 刻 在皇石 者帝 嗣立 世国 称维 王初 )
(
小 篆
字 体 :
请欣赏
释东 文汉 曹 家高等全 钱年恤碑 粜抚民 米育之 )
(
隶 书
字 体 :
请欣赏
释晋 文王 其朱不天羲 楚有鼠之 人驗 膏十 今者 治七 所乃 耳帖 在是 聋 往要 有 得藥 验 )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乾· 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诚廉》 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文字演变》word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文字演变》word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复习导入〕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明白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约10分钟)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刻,请大伙儿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把握的内容或者你不懂得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伙儿合上书本,回忆你经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
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
教师按照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奇: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讲文解字》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转注)甲骨文:定义、发觉、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汉字的作用聪慧的制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讲明:学生述点情形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懂得存在咨询题。
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讲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讲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那个地点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确实是讲: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那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聪慧的制造和结晶。
所以,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
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点。
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步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
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
【初中历史】文字演变ppt 华东师大版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一、文字起源
二、文字萌芽 三、文字的形成
四、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结绳记事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原始文字的雏形是 (A) A.刻画符号 B.楷书 C.磨制陶器 D.草书 (C) 2.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A.钟鼎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隶书 3.《说文解字》一书的编写者是 (D) A.黄帝 B.仓颉 C.孟子 D.许慎 二、填空题 1.研究商朝的历史,既可以从 甲骨 文字中,也可以从 金 文 中找到一些珍贵的史料。
金文
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毛公鼎上的文字
释峄 文山 刻 在皇石 者帝 嗣立 世国 称维 王初 )
(
小 篆
字 体 :
释东 文汉 曹 家高等全 钱年恤碑 粜抚民 米育之 )
(
隶 书
字 体 :
释晋 文王 其朱不天羲 楚有鼠之 人驗 膏十 今者 治七 所乃 耳帖 在是 聋 往要 有 得藥 验 )
(
字 体 :ຫໍສະໝຸດ 草 书唐 颜 真 卿 多 宝 塔 碑
字 体 :
楷 书
东 晋 王 羲 之 的 兰 亭 集 序
字 体 :
行 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齐白石: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印章篆刻
邓石如: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望同学们能够自己动手
选一种字体刻一枚印章
吴昌硕: 园丁生于梅 洞长于竹洞
文字演变(华师大版七年级上)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文字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文字演变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字的形态和功能也在不断 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现代汉字,文字的演变规律主要表 现为简化、规范和标准化。
文字演变趋势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字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变 化。未来文字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更加简化的书写方式、更 加多样化的字体和排版、以及更加智能化的文字处理技术。
文字演变推动科技进步
文字作为知识和技术传承的载体,其演变过程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为人类社会 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语言教育的启示与影响
文字演变对语言教育提出了挑战
随着文字形态和表达方式的变化,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文字演变丰富了语言教育资源
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字演变的研究,可以为语言教育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楷书的发展与特点
楷书的起源与形成
楷书起源于汉末,是在隶书的基 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 其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平直、
结构严谨。
楷书的风格流派
楷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风格 流派,如欧体、颜体、柳体等,各 具特色,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
楷书的意义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走向规 范化和标准化,对文化传承和文字 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04 文字的现代化演变
宋体、仿宋体和黑体
宋体
源于宋代,字形方正,横 细竖粗,是刻版印刷的标 准字体,常用于书籍、报 纸等正式场合。
仿宋体
仿照宋体风格,但笔画更 加均匀,多用于排版要求 较高的场合,如文稿、宣 传册等。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文字演变》教学设计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文字演变》教学设计文字演变》教案〖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复习导入〕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约10分钟)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
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转注)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汉字的作用智慧的创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
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当然,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
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
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
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
文字演变ppt1 华东师大版
想一想:
假如你要记住一件很重要 的事,你要怎么办?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一、文字起源
1、想一想,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 是怎样记事? 结绳记事 2、在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 的? 仓颉造字
二、汉字萌芽
我国文字是由什么 逐渐演变而来: 刻画符号
这片龟甲 1929年出土 于河南安阳, 现藏中国历 史博物馆。
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金文,叫铭 文,也叫钟鼎文。
曾侯乙铜簠:器盖 和器身的内底上均 有铭文2行7字:“曾 侯乙作持用终”。
甲 骨 文 (凿、钻)
金 文 (铸刻)
小 篆 (毛笔)
商 朝
周
朝
秦
文
字
的
演
变
• • • • • • • • • • • • • • • • • •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乾· 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诚廉》 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七年级历史上册 5.19《文字演变》名师精编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19课《文字演变》学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把握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想一想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为什么这样说呢?(二)试一试1.你能说一说关于我们汉字起源的传说和古代的记事方法吗?2.你能否给大家讲一下汉字的真正起源,可否举例说明。
3.试着解决一下课本阅读与练习4.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跟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你能讲述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吗?5.你能说说汉字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吗?(三)练一练(1-10为必作,11为选作)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A、甲骨文—金文—小篆B、金文—隶书—小篆C、甲骨文—小篆—金文D、甲骨文—楷书—金文5、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A、形声表意B、历史悠久C、书法艺术D、电脑输入快捷6、就汉字的构成而言,你所学的汉字大多是()A、象形字B、会意字C、指事字D、形声字7、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A、仓颉B、黄帝C、秦始皇D、李斯8、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9、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火B、文字的出现C、制造工具D、定居生活10、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下列遗址中未发现刻画符号的是()A、元谋B、半坡C、姜寨D、大汶口11、阅读下列材料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因其为中药材,便卖给中药铺。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文字的演变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19课文字的演变【自主学习】1.古人常说“”。
这指的是在文字产生前的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的传说。
2.我国的文字是由演变而来的,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的雏形。
3.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称“”。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4.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
构字的四种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齐备。
5.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及连笔的和。
6.汉字不仅是一种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的根。
【要点破解】要点一:许慎和《说文解字》。
要点点拨: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些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备。
【例1】(2010某某某某中考,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记忆能力,依据课本可知,甲骨文就是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
所以,故答案为D。
要点二: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要点点拨: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形文字。
小篆是秦始皇规定的统一字体。
隶书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在民间日益流行的一种更为简易的字体。
楷书是东汉后期人们从笔画上继续简化隶书而出现的一种新书体。
草书形成于汉代。
行书指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的一种流畅书体,是适应性最强、应用X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书体。
【例2】(2010某某某某中考,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是一道识图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选项中的四种文字分别是金文、楷书、甲骨文、行书。
然后才可可判断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小魔棒:关于我国文字演变的历史可编成以下歌谣——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说文解字千古传,构字四法许慎通;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隶书楷书草和行,传情达意民族根。
文字演变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请欣赏
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
思考课本104页练习
“山”:象形字, “刃”:指事字, “林”:会意字, “渭”:形声字。
许慎和《说文解字》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 一生肖吗?
猴
鸡
牛
蛇
鼠
羊
四、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体
行书
汉字子形演变图
请欣赏
《中国娃》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一、文字起源
二、文字萌芽 三、文字的形成
四、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结绳记事
金文
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毛公鼎上的文字
请欣赏
释峄 文山 刻 在皇石 者帝 嗣立 世国 称维:
请欣赏
释东 文汉 曹 家高等全 钱年恤碑 粜抚民 米育之 )
(
隶 书
字 体 :
请欣赏
释晋 文王 其朱不天羲 楚有鼠之 人驗 膏十 今者 治七 所乃 耳帖 在是 聋 往要 有 得藥 验 )
甲骨文的 发现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 )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 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 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三、文字的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最新初一历史 第19课文字演变课件(华师版七上ppt课件
“齿”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第十章 标杆分析
第十章 标杆分 析
标杆分析 概述
标杆分析计 划阶段
内部数据收 集与分析
外部数据收 集与分析
改进项目绩 效
持续改进
第十章 第一节 标 杆分析概述 第一节 标杆分析概述
1. 标杆分析的起源(低频且易,简答)
标杆分析,又称标杆管理、基准管理、基准化分析等,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
理方法。
(1)标杆分析和标杆分析的定义
① 标杆分析就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 补 自身的不足。② 标杆分析法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 的企 业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 久业绩 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 种方法。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此字为“众”。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拓片、摹写、漫画、照片图示。字形为太阳下的三个人,到金文 “日”讹变为“目”。
表示众多的意思;也表示某一种身份的人,如同现在的“群众”。 甲骨文中的“众”与“众人”从事农业生产、战争、狩猎、做工等。是商王朝的劳动者,其身份为 奴隶还是平民,众说纷纭。
隶书,是
小篆的简便写
法,最早流行
图
于秦代下层人
为
物中间,相传
汉
为程邈在监狱
隶
中将其整理成
一种新字体。
图为湖 北出土 的秦隶 竹简。
汉字字体的楷模: 楷 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 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
初中历史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学案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文字的演变【自主学习】1.古人常说“”。
这指的是在文字产生前的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的传说。
2.我国的文字是由演变而来的,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的雏形。
3.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称“”。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4.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
构字的四种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齐备。
5.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及连笔的和6.汉字不仅是一种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的根。
【要点破解】要点一:许慎和《说文解字》。
要点点拨: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些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备。
【例1】(2010福建龙岩中考,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D.隶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记忆能力,依据课本可知,甲骨文就是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
所以,故答案为D。
要点二: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要点点拨: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形文字。
小篆是秦始皇规定的统一字体。
隶书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在民间日益流行的一种更为简易的字体。
楷书是东汉后期人们从笔画上继续简化隶书而出现的一种新书体。
草书形成于汉代。
行书指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的一种流畅书体,是适应性最强、应用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书体。
【例2】(2010福建宁德中考,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是一道识图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选项中的四种文字分别是金文、楷书、甲骨文、行书。
然后才可可判断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小魔棒:关于我国文字演变的历史可编成以下歌谣——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说文解字千古传,构字四法许慎通;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隶书楷书草和行,传情达意民族根。
第19课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1、甲骨文的含义?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是一种象形文字
2、甲骨文出土于何处? 殷墟 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
3、甲骨是三千多年前的文字, 它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呢?
❖
王懿荣
甲骨文的 发现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 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 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 用記號、符號來表達抽象的概念 ❖ 一看就知道它要表示什麼 ❖ 大部份都不是名詞
會意
❖兩個或兩個以上字義加起來,表現出 新字的意思
兩隻手表示握手,就是朋友的「友」。
形聲
❖一個「意符」加上「聲符」,組合 成新字
遊戲時間!
猜一猜這些字是用哪 一個造字原則造出來的。 加油!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中国印 ·舞动北京
答:中国的汉字、 中国的书法艺术、 中国的篆刻艺术。
甲骨文的意义:
第一,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价值。
第二,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是 一脉相承 的。
甲骨文大观
人 牛 水日 上 下 明射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山 指事 刃 会意 林 形声 江
象形
❖用簡單的筆畫把具體的東西畫出來
指事
記得要舉手,不要把答案先說出 來。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指事
象形
象形
象形
第19课文字的演变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 一生肖吗?
狗
猴
虎
鸡
龙
马
牛
蛇
鼠
兔
羊
猪
返回
史海拾贝:
甲骨文的 发现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 ) 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 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 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返回
这是借据结绳。 每一结代表向某人借 苞谷一斗。还债主一 斗,则自己解开一结。
返回
仓颉像
仓颉相传是 黄帝时候的史官, 是汉字的创立者。 这是汉代画像石 上的仓颉形象。
返回
半坡出土的彩陶盆
盆边上刻 画着表示某种特 定含义的白色符 号,具有汉字的 笔画形状,与汉 字的产生可能有 一定联系。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许慎
返回
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山
指事
会用摹写实物的形状特征来构造文字的一种方法。 举例: 日 田
指事: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构字法。 举例: 上 下
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新字的构字法。 举例: 明
从
形声:用表意符和表声符合并成新字的构字法。 举例: 河 盂
第19课 文字演变
结绳记事
起源 传说 仓颉造字
文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法。 传说我国古代的文字是由 仓颉 发明的。
萌芽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 刻画符号 是原 始文字的雏形。
含义 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称甲骨文。 发现 地点 河南安阳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 意义 (1)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汉字演变
第19课《文字演变》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我叫。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汉字的演变》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第五单元。
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逐一加分析和说明。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字演变》。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文字的起源传说,文字的萌芽;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文字出现之前,结绳是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的传说。
然而,我国的文字的萌芽要追溯到五六千年前,“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经过相当长的演变发展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造字结构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乘的。
甲骨文已经齐备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
汉字的演变历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汉字的作用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是维系和链接中华民族的根,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演变,识别并辨认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2、能力目标:能讲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明确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几千年文化价值与个人情感的培养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等。
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增强了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字的演变的过程与形式内容。
2.难点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四.教学主要内容1、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殷商)(周) (秦)(汉)(魏晋)2、具体介绍隶书,2、汉字演变的历史意义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
第19课文字演变(华师版七上)PPT课件
图
于秦代下层人
为
物中间,相传
汉为程邈在监狱Fra bibliotek隶中将其整理成
一种新字体。
图为湖 北出土 的秦隶 竹简。
汉字字体的楷模: 楷 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 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 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 准字体。
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图为钟繇作品《宣示表》
他 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 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 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 帝 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 ’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 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 ‘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 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 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 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 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文字演变》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9课《文字演变》【教师寄语】: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
【学习目标】1、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等的学习,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2、掌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其意义。
【学习要点】学习重点: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自主学习】1、关于文字的起源,我国流传着“上古”、“造字”等传说。
2、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3、保存在甲骨文用以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4、在《说文解字》所说到的构字法中,其中四种方法象形、、5、甲骨文之后,先后出现的文字书法形式有金文、、、楷书、草书和。
6、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还是联接和维系中华民资的根。
【达标测评】1、我国最古老的记事方法是:()A、上古结绳记事B、仓颉造字纪事C、甲骨文记事D、金文记事2、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B、是我国最早的结绳结绳记事画面C、是我国文字的雏形D、是我国最早的甲骨文3、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小篆C. 行书D. 金文5、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的文字B.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D.甲骨文已经齐备了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总结的六种汉字结构方法6、请你在以下有关汉字的评价中,选出正确的项 ( )①汉字历经千年不衰,形声表意②电脑时代汉字因为输入慢而将走向拼音化③汉字在演变过程中,虽然字形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④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 篆
字 体 :
释东 文汉 曹 家高等全 钱年恤碑 粜抚民 米育之 )
(
隶 书
字 体 :
释晋 文王 其朱不天羲 楚有鼠之 人驗 膏十 今者 治七 所乃 耳帖 在是 聋 往要 有 得藥 验 )
(
字 体 :
草 书
唐 颜 真 卿 多 宝 塔 碑 字 体 :
楷 书
结:
形声表意的方块字,在世界文字里独具一格。 其悠远的历史、形象的表达方式、意寓深远 的含义,无不折服所有的”外国人“。今天 我们就文字的起源、文字的萌芽以及文字的 形成和发展,展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使我 们对汉字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文字萌芽
我国文字是由 什么逐渐演变而来?
刻画符号
三、文字的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商代)
史海拾贝:
甲骨文的 发现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 )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 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 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一、文字起源
二、文字萌芽 三、文字的形成
四、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结绳记事
2、在传说中,我国古代 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造字
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盆边上刻画 着表示某种特定 含义的白色符号, 具有汉字的笔画 形状,与汉字的 产生可能有一定 联系。
“山”:象形字, “刃”:指事字, “林”:会意字, “渭”:形声字。 许慎和《说文解字》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 一生肖吗?
猴
鸡
牛
蛇
鼠
羊
四、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体
行书
汉字子形演变图
金文
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毛公鼎上的文字
释峄 文山 刻 在皇石 者帝 嗣立 世国 称维 王初 )
字 体 :
行 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齐白石: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印章篆刻
邓石如: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望同学们能够自己动手
选一种字体刻一枚印章
吴昌硕: 园丁生于梅 洞长于竹洞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原始文字的雏形是 (A) A.刻画符号 B.楷书 C.磨制陶器 D.草书 (C) 2.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A.钟鼎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隶书 3.《说文解字》一书的编写者是 (D) A.黄帝 B.仓颉 C.孟子 D.许慎 二、填空题 1.研究商朝的历史,既可以从 甲骨 文字中,也可以从 金 文 中找到一些珍贵的史料。
三、文字的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商代) 2、为何称为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用以记载占卜情况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
思考课本104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