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现象例析

合集下载

山东济宁方言语音研究述评

山东济宁方言语音研究述评

山东济宁方言语音研究述评作者:张子璇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6期摘; ; 要: 1985年以来,济宁方言的语音特征描写一般作为山东方言区研究、普通话推广资料的一部分出现。

近年来出现以济宁方言为对象的专门研究,但不够充分和深入:有些声学实验只取一位被试,说服力较弱;有些语音描写不够准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本文梳理了济宁方言研究的情况,认为今后可以以声学实验为手段,对比不同年龄段的发音面貌,以观察地区语言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济宁方言; ; 山东方言; ; 普通话; ; 声学实验一、引言按照钱曾怡(1985)对山东省方言区“二区四片”的划分,济宁方言属于山东方言的西鲁片区。

关于济宁方言的记录,早在西晋任城(今济宁市任城区)典辞令吕忱《字林》及其弟吕静《韵集》中便有体现。

原本已散佚,但据清顾炎武《音论》提要所载,吕忱兄弟所著为“鲁卫音读”,可见济宁方言从西晋起就有明显的地区方言特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多数文献都将济宁方言作为山东方言的一部分描写,在研究山东方言面貌,整理不同地区方言语音特点时将济宁方言作为组成部分之一加以叙述。

因为研究主体范围较大,研究主体较大,这样的研究很容易让人忽视内部方言区间的细小差异,难以对包括济宁方言在内的某个方言有全面认识。

在此基础上,对具体地方进行专门化研究,才能更好地展示地区方言全貌。

济宁方言研究的空白在推广普通话政策(以下简称“推普”)下得到弥补。

1994年国家提出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推普力度进一步加大,相应地出现一批指导各方言区群众学好普通话的教材,许多都将不同方言与普通话作了对比,其中包括济宁方言。

后来,有学者专门针对济宁地区的方言,从整体语音面貌或声母、韵母、语流等角度展开研究。

虽然现有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调查不够全面、描写不够具体、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比如有些声学实验只取一位被试,说服力较弱;有些语音描写存在偏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另外,早期研究是否还能反映当代方言面貌?济宁方言在推普之后受到哪些影响?已有成果能否帮助后人了解当代方言情况?方言文化多样性是否面临危机?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山东方言区隶属于官话大区即北方方言区,山东100多个县市方言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分布在河南、陕西、安徽、江苏北部和我省鲁南、鲁西南的菏泽、济宁、枣庄、临沂(部分)等近30个县市。

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天津市及我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个县市。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包括我省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40个县市。

山东方言除了具有北方方言共同的特点之外,在其内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又以语音的差异最为突出。

我省学者钱曾怡等把山东方言分为两大区和四小区。

两大区:西区、东区;四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各个方言小区的语音、词汇、语法也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异。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如何根据受测人保留或残留的方言语音面貌进行评分定级,是一个庞大而又细致的研究课题。

我省自1994年开设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1995年开始测试10年来,按照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试行),在实践中对各个方言区应试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如何界定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符合实际的成果。

因为山东方言在词汇、语法两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比较小,受测人又都是知识分子,在词汇、语法两方面出现失误的机率很小,所以我们将专门就语音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我们以为,孙修章先生在《研制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基本思路》一文里提示的“等的特征和分界”,对于测试中的等级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就经常以此精神来提醒测试人员。

一、一级孙修章先生指出:“一级是高级……高级也允许有失误,但失误应属于普通话的范畴。

如异读词、连读音变等,原则上不能有方言性质的失误。

误差极少的是甲等,稍多的是乙等。

”按照这个原则,一级甲等所能够允许的失误就非常有限了。

就总体而言,应试人应该显示的语音规范程度,从声母、韵母两个方面来说,各个组成音素不能偏离普通话音位系统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应该出现与普通话音位不同的区别特征。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地处中原官话区的最东端,与官话两大次方言区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毗邻。

不仅方言语音颇具特色,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本文以实地调查的46个点的方言资料为基础,并参照中原官话和山东其他方言的情况,辅以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共时描写和历时研究。

本文共分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原官话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和分区。

第二节总结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历史,并指出当前研究中的3点局限。

第三节则重点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以及文中所用材料的来源。

关于材料来源,文中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笔者2014年至2017年的所做的多次田野调查。

第二章,声母研究。

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声母概况,分析了本区声母的共性和差异,并从差异入手讨论声母的读音。

第二节首先描述和分析了尖团音的读音情况,指出46点方言中只有8点尚存尖团之别,其余38点尖团音已合并。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本区精组音值的齿间化现象,认为精组齿间化的进程可能与知三章读为舌叶音相关。

第三节介绍了今普通话读合口呼韵母前精组声母的演变情况,有14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呼读成t(?)y-t(?)y-cy-,13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三等咸山摄字(含少数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读tsu-tshu-su-,并讨论了形成这种读音的机制。

第四节讨论了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其中有7点知二庄与知三章的读音二分,依据读音差异又可分为3种子类型,并结合近代韵书中分混情况和山东其他地区的方言读音,分析知庄章的历史层次。

第五节的讨论重点在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问题上,依据实际读音将知系合口字分为3类,并结合整个中原官话的读音,从发音机制、文献材料和移民因素3个方面出发,得出东片区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的现象是自发演变的结论。

第六节介绍了古日母字的读音情况,这一节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于止摄日母字的读音,有21点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读为(?),6点读为自成音节的(?),并利用语音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二者的语音特征和实际音值。

山东方言儿变韵的衰变

山东方言儿变韵的衰变
45 8
吴永 焕
山 东 方 言 儿 变 韵 的衰 变
2 1 变韵型 .
山东邹平 、 桓台、 章丘、 、 淄博 平邑、 滕州、 山等地方言 , 微 目前方言口语中依然 常用变韵形式来表小 称, 很少用舌面元音卷舌式的儿化形式, 我们称此类方言为变韵型方言。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写的《 山东省志 ・ 方言志》19 :1在描写山东平邑话 的变韵时 , (938) 列出 1 个基本韵母与相应变韵形式 3
表 4 定 陶话 ii、 、 、ii Y四韵 母 的儿 化 韵 读 音 6
定陶话的 U 韵母也有变韵 ui e和元音卷舌式儿化 u 两种形式, r 不过两种读音适用于不同的词语 , 如:
变韵 寻主改嫁
s6  ̄ e i tu i
元音 卷舌 式儿 化 小 猪 小雏 儿
so ‘r 。 i 喀u
ti £ 。 y £
院 y 。 a
表 1 博 山 话 的 “ ” 与 儿 变 韵 的读 首 儿 晋
博 山话“ 音为“ ’发音时“” 儿” I, I的时值较长 , 只是在除阻时带出轻微 的央元音“” a。钱 曾怡 (932 ) 19 :3 在描述博山话的儿变韵时指出:博山的变韵有表示小 、 的意味 , “ 轻微 其作用相 当于北京的儿化 , 但是在 发音上跟‘ 音的关系不明显 , 儿’ 所涉及的韵母也不及北京普遍。 ”
的如下对应 :
基本 韵母
a a l a 1 0

变 韵形 式
£ 1 £ U£ V£
Ua Ua
Va Va
e i

ii u i y i e e e

1 U
表 2 平 邑 话 的 变 韵 形 式

鲁西南鄄城方言举例解析与方言特点

鲁西南鄄城方言举例解析与方言特点

鲁西南鄄城方言解析与方言特点鄄城话与普通话很接近,差别主要体现在声调上,但从音系上看,更接近古汉语,属北方方言中原区。

全县语音基本一致,唯南部与菏泽语音较接近。

语音多儿化词,如明儿,过年儿;人名和单音节经常的(音ne,轻声)化,如斌的,文的,妗的,茅的。

有些字保留了中古的读音或只部分改变了声母(韵尾不变)或只改变了韵尾(声母不便),如药(中古汉语中音yue,鄄城方言中音yue,普通话中音yao),角落(中古汉语中音galao,鄄城方言中音gelao,普通话中音jiaoluo)。

称谓:父亲称“爹”;母亲称“娘”;祖父称“爷爷”;祖母称“奶奶”;伯父、岳父称“大爷”;伯母、岳母称“大娘”;外祖父称“姥爷”;外祖母称“姥娘”;舅母称“妗的(音ne)”;兄称“哥哥”;弟弟称“兄尼”等。

时间:早晨叫清起来;上午中午叫晌午;下午叫恒恒;夜晚叫黑家;昨天叫夜个或燕门儿;前天叫前门儿或前印儿;明天叫明儿;后天叫过明儿;去年叫年逝(音时);明年叫过年儿;春节叫年下;往年叫没(音每)几年;现在叫这会儿或这眼前(qian读平声)等。

这里称这合或这里(音lei平声);那里称那合或那里(音lei平声);前边称前头;后边称后头;正房叫堂屋;厕所称茅的(古称:菊连),角落读做(ge平声lao入声)等。

这些语言都体现了典型中原区语言特点。

在语言交流时,受外界影响,书写一般用“子”代替“的”。

如:腰子=腰的鄄城方言含义举例解析月明地-------月亮、月光下凉凉儿-------阴凉年士-----去年年下--春节、春节那几天眼现-------现在夜没-------昨天前夜、前以-------前天大前夜-------大前天擦黑-------傍晚五更头上-------佛晓头以耳-------前一天今以儿-------今天第以儿-------第二天冬溜-------冰漫散地-------田野拦地-------追肥寨壕-------护村河城墙海子-----护城河牙狗-------公狗羯子-------骟过的公羊夜猫子-------猫头鹰、熬夜的人鹁鸽-------鸽子罗罗猪-----蜘蛛初喘----蚯蚓蜗螺牛子-----蜗牛匪牛-------天牛虫艺儿--------对鸟虫的广义称呼地出力子------蜥蜴各蚤--------跳蚤腻虫子-----蚜虫一绷----一段时间、一段路程啥会儿-------什么时间一里一里哩-------逐渐地黑家-------夜里地阳沟----地界沟汗褂子--------单上衣夹袄-------双层上衣早先--------从前长虫-----蛇小小虫--------麻雀老找-------老麻雀马嘎子--------喜鹊天拦地-------太阳月姥娘-------月亮面面乎子----蝙蝠参参木--------啄木鸟草鞋底-------百足虫光光听、听听-----蜻蜓砍刀-------螳螂爬查-------幼蝉草鱼-------鲫鱼秫秸-------高粱杆地蛋-------土豆夫-----书父---树斧 --------叔叔过过、月月、志志------称重量卷------骂板-------扔拉把-------抚养、翻腾东西咧--------这个词含义极其广泛,开始一样行动、打架江着-------拉手、拉着搁抹-------安装、磨合不攘rang-------有能力、意志强麻暂-------快要、即使得dei意哩-或单门来------故意许乎-------有印象捞捞-------猪抓-------表示问或设问。

山东方言焦点语音实现的共性和差异_省略_特征_以济南_聊城_淄博方言为例_段文君

山东方言焦点语音实现的共性和差异_省略_特征_以济南_聊城_淄博方言为例_段文君

收稿日期 : 2 0 1 3 0 4 2 7 -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 ; 1 0 C YY 0 3 6 国家 “ 九七三 ”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 ) ; 2 0 1 3 C B 3 2 9 3 0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 :段文君 ( ,女 ( 汉) ,山 , : _ E-m a i l s u mm e r u a n 2 0 0 3@1 2 6. c o m y
1] 焦点通常被认作是反映新信息的 手 段 [ ;宽 焦
) 和窄焦点( ) 是其较为 点( b r o a d f o c u s n a r r o w f o c u s 常见的分类 。 以往 国 内 外 众 多 声 学 实 验 分 析 表 明 : 焦点 的 实 现 与 音 高 、 时 长、 音 强 有 密 切 联 系 ;其 中 , 代表音高的基频 F 0是 与 焦 点 最 直 接 相 关 的 声 学 参
自然科学版 ) I S S N 1 0 0 0 0 0 5 4 清华大学学报 ( 2 0 1 3年 第5 3卷 第6期 - / ,2 1 1 2 2 2 3 N J T s i n h u a U n i v( S c i &T e c h) 0 1 3,V o l . 5 3, N o . 6 C N - g
8 3 6
清 华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 2 0 1 3, 5 3 6
点的跨语言研究提 供 重 要 的 证 据 , 具有重要的理论 聊城 、 淄博 3 个方言为对 和实际意义 。 本文以济南 、 象探讨了山东方言内部焦点语音实现的共性和差异 研究过程着 重 于 焦 点 对 各 方 言 语 句 音 高 的 性特征 , 影响 , 而对各方言的 连 读 变 调 以 及 其 与 焦 点 实 现 间 的交互作用暂不作讨论 。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各等级缺陷和错误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各等级缺陷和错误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各等级缺陷和错误1.一级甲等的语音面貌分析一级甲等是当代中国国家标准语言、通用语言的最高等级。

语音标准,语调自然,语气贴切,语速适中,温文尔雅,每分钟240个音节左右。

能够正确表达朗读文章及说话内容的情感,用气、停连、节奏、节拍群、人物说话语气、轻重音处理得当,给人以美的享受。

没有一丁点儿的方言地域痕迹。

总扣分不超过3分,一级甲等分值为97—100分。

一级甲等是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应该达到的标准,由省语委办审核后报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中心复审,以复审成绩为准。

一级甲等语音不仅不能有系统性错误,也不能有系统性缺陷。

如2007年送审的某市电台的一位老播音员,仅有少量齿间音,被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定为96·5分,未能进入一级甲等。

2.一级乙等的语音面貌分析一级乙等,也是国家标准语言、通用语言普通话的代表。

它是县、地市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达到的等级标准;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普通话语音老师应达到的等级标准;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应达到的最低标准;也是学校播音主持、话剧表演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标准。

一级乙等是标准的普通话,要做到语音声韵调标准,语调自然,语气贴切,从容不迫,语速适中,每分钟240个音节左右。

能够正确表达朗读400字文章及说话内容的情感。

不使用方言语气词,像山东的“安样”(哎哟)、交谈时爱用的“吭”;等等。

没有方音,听不出应试人的方言区。

一级乙等没有方音错误,但允许有个别的读音失误和少许的语音缺陷。

如个别齿间音、个别前鼻韵尾n归音欠佳;个别ing、eng开口稍大,如英、耕;个别后ɑ偏近央A,如张;个别前a偏近央A,如安;个别上声调值324。

个别人有个别轻声词错误。

如“絮叨”的“叨”读原调。

但测试总扣分不能多于8分。

一般说来,如有以上1种少许缺陷,得96分左右。

有1-2种个别缺陷,得95分左右。

有1—2类少许缺陷,也就92分左右了。

一级乙等的审核权在各省语委办。

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

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

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一、引言语言结构千差万别,语言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因而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也具有各自的特性。

行为主义的语音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以前的语音习惯对第二语言语音的干扰,[1]学习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发音习惯搬到外语学习中,形成迁移。

迁移是个心理学术语,早期仅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现在一般认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Terence Odlin认为迁移是来自于母语和以前习得(也许是不完全地)的其他任何语言之间相似和差异的那种影响。

[3]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由于语言的相似性,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这时母语规则能减轻外语学习的负担,促进学习。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则指由于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母语的迁移便会干扰外语学习,形成消极影响。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语音语调系统和发音规律上都存在着差异,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也就必然存在。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方言众多,又各自不同,自成体系,学生习得的方言影响根深蒂固,因此研究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就十分必要,本文以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为英语标准,讨论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影响。

二、临沂方言的语音特点钱曾怡、高文达等学者把山东方言分为两大区四小区,即东区的东莱区、东潍区和西区的西齐区、西鲁区。

[4]临沂方言跨越了西鲁区和东潍区两个方言区,其语音特征十分丰富。

舌尖后音翘舌不到位,舌尖前音发成齿间音,舌面音发音靠前等现象是临沂方言中普遍存在的。

而r声母音节发成零声母音节,则是东潍区所特有的。

如日ri发成yi;人ren发成yin;肉rou发成you。

而sh声母与合口呼相拼时跟f声母相混,只出现在西鲁区。

山东三大官话区声母的尖团现象-文档

山东三大官话区声母的尖团现象-文档

山东三大官话区声母的尖团现象-文档山东三大官话区声母的尖团现象一、汉语方言的尖团音研究概况(一)对“尖音”和“团音”的认识对于“尖团音”学界一直有不同的定义与解释。

“尖音”和“团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圆音正考》里面。

“尖”和“团”的命名是根据《圆音正考》里用满文尖头字和圆头字分别来对译精组细音字和见组细音字而来。

很多人通常误以为尖音和团音的区别就是[ts]、[tsh]、[s]和[t?揶]、[t?揶h]、[?揶]的区别,其实不然。

在这里,有必要厘清“尖团音”的概念。

综合各家观点,我们采用如下解释:“汉语方言中,凡是古代“精清从心邪”五母的字,现代的韵母是i[i]、ü[y]或以i[i]、ü[y]起头的字,叫做尖音字;凡是古代“见溪群晓匣”五母的字,现代韵母是i[i]、ü[y]或以i[i]、ü[y]起头的字,叫做团音字。

不论这两组字的声母具体读什么,只要他们能成系统地区分开来,我们就说这个方言分尖团,如:将≠姜、节≠结、秋≠丘、趣≠去、齐≠旗、小≠晓、修≠休;不论这两组字的声母具体读什么,只要它们合为一类,我们就说这个方言是不分尖团音的,如:将=姜、节=结、秋=丘、趣=去、齐=旗、小=晓、修=休。

”[1](二)汉语尖团音的相关研究1.区分尖团音的地区分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55年的通信调查,汉语分尖团的地区集中在河北南部、山东东部、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河南西南部、陕西中部、广西东北部。

[2]整体看来,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尖团音的对立更常见。

2.“尖团合流”的时间考察从官话的语音系统来讲,代表清初(17世纪)官话音系的《五方元音》和《音韵阐微》中精组和见组均未发生腭化,精见组泾渭分明。

代表清代后期(19世纪中后期)官话音系的《正音通俗表》,见组已经分出腭化音,但精组保持古读舌尖前音。

而反映18世纪中后期北京音系的《李氏音鉴》中北京音精见组均已腭化,且两组腭化音已经合流。

清风Get学年论文:论山东方言语音特点

清风Get学年论文:论山东方言语音特点

学年论文:论山东方言语音特点目录目录 (1)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一、山东方言概况 (5)(一)山东方言定义……………………………………………………………………………5(二)山东方言分区……………………………………………………………………………5(三)山东方言语音概况………………………………………………………………………51.西区—西齐小区 (5)2.西区—西鲁小区 (6)3.东区—东潍小区 (6)4.东区—东莱小区 (7)二、山东方言声母和韵母的特点 (8)(一)声母………………………………………………………………………………………81.古全浊声母的读音 (8)2.山东方言中的零声母现象 (8)(二)韵母………………………………………………………………………………………91.山东方言韵母的演变 (9)2.山东方言中的介音现象 (10)三、山东方言声调的特点 (11)(一)调类的分合……………………………………………………………………………11(二)声调调值的特点………………………………………………………………………12结语 (14)注释 (15)参考文献 (16)后记 (17)摘要山东方言是山东人独有的文化遗产。

所谓山东方言,是指山东境内各民族土著居民所说的汉语方言,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齐鲁文化特征。

它虽然属于北方话,但在发音上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以北京话和东北话为代表的北部方言差异较大,在声母、韵母、声调、变调等方面独具特色,特别是有些发音现象在整个汉语方言中都是非常少见的。

这些现象的分析整理对我们研究山东方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山东方言声母韵母声调AbstractShandong dialect is unique among the people of Shandong cultural heritage. Theso-called Shandong dialect, is refers to the territory of Shandong the National Aboriginal said Chinese dialect, has its long history process, and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Qilu culture. Although it belongs to the northern dialect in pronunciation, but it has its own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to the Northeastern Dialect and Beijing diale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orthern dialect differences, in the initial consonant, vowel, tone, tone sandhi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especially some pronunciation phenomenon in the whole Chinese dialects are very rare. These phenomena analysis of our study of the Shandong dialec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 ce.Key words:Shandong dialect consonant vowel tone of voice前言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的语言。

济宁方言中声母[sh]和[s]的音变浅析

济宁方言中声母[sh]和[s]的音变浅析

济宁方言中声母[sh]和[s]的音变浅析作者:陈明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内容摘要:济宁方言声母[sh]和[s]的音变现象是济宁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济宁方言尤其是济宁南部县镇方言中,[sh]和[s]的音变犹为明显。

济宁南部县镇,如微山等地方言中,声母[sh]音变为[f]和[s],而声母[s]在部分情况下则音变为[x]。

在以往有关济宁方言的论文中绝大多数只是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而没有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本文试图从相似语音模式平行发展的理论和发音省力的原则分析以上声母音变原因。

关键词:卷舌音音变机理唇齿化1.济宁方言概况济宁话指的是通行于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充州市、邹城市、泗水县、微山县、汉上县、梁山县、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十二个县市区的方言。

济宁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济宁以孔子、孟子而享誉天下,历史悠久。

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发展期,拥有儒家文化,汉碑石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

济宁话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聚居着众多的原始村落(现已发现古文化遗址上百处)。

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同其它部族的人们共同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大坟口文化和早期的济宁方言。

据西晋音韵学家吕静《韵集》可知,济宁方言在晋代以前便较有特色。

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向北沟通京津,向南连接苏浙,使济宁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

济宁人得以习染许多南北方言成份,济宁方言更趋活跃。

据传说,明初,山西大批移民迁徙济宁,后燕王又使闽南人人济宁境,济宁因人口杂居,方言亦多差异。

至明后期,济宁已是江北重要工商业城市。

至清济宁更以“江北小苏州”的美誉闻名遐迩,济宁方言亦日趋稳定。

明清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如贾凫的《历史鼓词》,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较多地接受了济宁方言的影响。

到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济宁方言又接受了普通话的冲击,于是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济宁话。

中国山东省汉语方言分析

中国山东省汉语方言分析

中国山东省汉语方言分析目录:1.山东方言简介2.语音特点3. 词汇举例4.山东方言简介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等主编)的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

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我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中原官话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及我省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其中我省有青岛、烟台威海等40个县,大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语音特点本章在标注山东方言语音时,尽量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无法用汉语拼音标记的就采用国际音标,并一律加方括号【】,以示跟无括号的汉语拼音方案相区别。

山东各区方言语音特点仍按上文所述二大区四小区来分别介绍。

各地读者可以在自己所属的方言区里查考自己的方言语音跟普通话语音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

西区·西齐小区1.声母(1)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的字“熬、袄、欧、呕、沤、安、俺、岸、恩、昂”等,多数市县读ng声母。

(2)普通话r拼合口呼的字,多数地区读l声母,如“如、入、褥、软、荣、熔”等。

2.韵母(1)“街、解、鞋、矮、崖、涯”等字方言读【iεi】.(2)“责、策、色”等字靠河北省的地方读ê,其他地区读ei。

3.声调(1)淄博、莱芜、博兴、高青、无棣等地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

(2)利津、章丘、邹平、桓台等地“接国铁册”等字读入声。

(3)多数地区“接、国、铁、册”等字读阴平。

(4)去声多读低降调31或21。

西区·西鲁小区1.声母(1)“袄、安、恩”等字读舌根浊擦音【γ】声母。

(2)大运河两岸地区无zh,ch,sh,r声母。

(3)“双、书、水”等字多数地区读f。

(9)山东方言中的“嵌L词”

(9)山东方言中的“嵌L词”

(9)山东方言中的“嵌L词”山东方言中的“嵌l词”作者:张树铮【来源:湘里妹子学术论坛】山西方言中的“嵌l词”(或称“分音词”)曾经引起广泛的注意。

学者们也注意到,在北方方言其他地区也有“嵌l词”。

本文以山东寿光方言为例,说明“嵌l词”在山东方言中也有较多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未用“分音词”的说法,一是因为这种说法需要以肯定其为某个词的分音形式为前提,本文先不预设这种前提;二是为了全面讨论相关问题的方便。

下面分几种情况介绍。

关于寿光方言,可以参看张树铮《寿光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95年)。

一、有对应的单音词的“嵌l词”这一部分“嵌l词”,有对应的单音节词,语音上也有明显的分音规律,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音节都无意可讲,这些可以视作分音词。

这些词中,有些是前人已经提到过的,如“蒺藜=茨”(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反切之始》),“缺连=圈”(如元散曲《高祖还乡》“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兔乌”);有些在北方其他地区也存在,如“旮旯”、“提溜”在北京话中也有;有一些可能是寿光方言独有的,如“婆落=拂”。

下面按音序排列:(因为许多词只能记同音字,所以后面的音标只记连读调,不记单字调,轻声记作0。

【为了不引起误解,摘录后删去0】)1、扒拉pa21 la0—扒:他把好的都~到自家那里了。

‖他往嘴里~了几口就放下筷子了。

2、疤瘌pa21 la—疤:头上净些~。

3、卜拉pu213 la—拨:~算盘。

‖把这些不用的东西都~了一边去。

4、布拉pu55 la—拌,粗粗地搅拌:盘子里菜和肉都放好了,你用筷子~~。

5、嗤棱t?‘ι21 l?η—撑(表示状态):这张纸没放好,乜(那)个(埝儿)地方还~着。

6、出溜t?‘u21liu—抽,象声词,极快地滑过的声音,也单说“抽”:冻冻冰上很滑,他才上去,~一下子就滑倒地了‖他骑车子骑得很快,~的一声儿就过去了。

7、低溜ti21li?u—①提:一只手~着一个包;②低下:~头耷拉角指无精打采。

山东方言中古阳声韵今读以及今读与阳声韵的对应关系

山东方言中古阳声韵今读以及今读与阳声韵的对应关系

山东方言中古阳声韵今读以及今读与阳声韵的对应关系在山东方言中,中古阳声韵的变化非常丰富,呈现四种类型,即“尾”型、“弱”型、“无”型、“阴”型。

本文对这四种类型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考察了它们与中古阳声韵存在的音类对应关系。

标签:山东方言中古阳声韵音类对应关系中古阳声韵即鼻尾韵的演化可以从鼻音韵尾的音质变化和鼻尾韵类的分合关系来考察。

中古时期的鼻音韵尾[m、n、ŋ]在官话方言中普遍合并为[n、ŋ]韵尾,这两个鼻音韵尾和高低主元音配合,形成与现代普通话一样的鼻尾韵类格局。

从韵类上说,山东方言鼻尾韵与北京官话基本一至,但从音值上说,由于中古阳声韵在山东方言中又进一步演变,使山东方言与北京官话的鼻尾韵大相径庭,形成现在山东方言的局面。

下面是中古阳声韵在今山东方言中的情况(本文占有山东方言两区四片中的四十三个点的材料):东莱片:长岛、海阳、牟平、蓬莱、荣成、烟台东潍片:即墨、胶南、莒县、莱州、临朐、平度、青岛、日照、寿光、潍坊、沂水、诸城西鲁片:单县、定陶、东明、东平、菏泽、济宁、金乡、临沂、曲阜、郯城、汶上、枣庄西齐片:博山、德州、济南、利津、聊城、临清、宁津、泰安、无棣、新泰、阳谷、章丘、淄川其中有十三个点的语音材料来自《省志·方言志》:海阳、青岛、临朐、日照、潍坊、济宁、枣庄、单县、东平、菏泽、临沂、章丘、泰安,这部分点都收录了810个音系基础字;另外三十个点的材料来自各地单行本的方言志和优秀硕博论文或以其他形式出版的方言调查报告,这些点所收入的字比较多,各点3000~6000不等。

一、中古阳声韵今读类型中古阳声韵尾在今山东方言中大致读为四种类型,即“尾”“弱”“无”“阴”。

“尾”型即指完整保留中古鼻音韵尾,主要元音不發生鼻化。

“尾”这种类型在东潍、东莱、西齐、西鲁四片中都存在:东潍片的即墨、胶南、莒县、莱州、临朐、平度、青岛、日照、寿光、潍坊、沂水、诸城;东莱片的长岛、海阳、牟平、蓬莱、荣成、烟台;西齐片的博山、聊城、临清、宁津、泰安、无棣、新泰、阳谷、章丘、淄川;西鲁片的单县、定陶、东明、东平、金乡、临沂、汶上、枣庄。

高中语文活动课:山东方言辨正ppt 人教课标版

高中语文活动课:山东方言辨正ppt 人教课标版

• 五、n • 范围:山东各地方言都有读成舌面前浊鼻 音[N]的情况。n和 [N]发音部位不同:前者 为舌尖和上齿龈接触,后者是舌面前和硬 腭前接触。 • 纠正:此类字不多,注意n的发音原理即可。 • 另外,部分地区n和齐齿呼相拼的部分字读 成以y开头的零声母字,如“霓、倪、拟、 逆、孽、牛、虐、疟、凝”等。
如把“尖、千、先”读作ziān、ciān、siān
团音:声母j q x同i ü或i ü开头的韵母相拼。 如把“兼、牵、掀”读做jiān、qiān、xiān
• 2.尖团音合流
• 分尖团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汉语高度精密的 表现。如“拿jiàn来!” • 擒王=秦cin王 香房=厢siang房 • 响起=想siang起 卿家=亲cin家 • 绛色=酱ziang色 剑下亡=箭zian下亡 • 轻生=亲cin生 贤君=先sian尊 山景=山井zing 急病=疾zi病 姓祁=姓齐ci 血书=写sie书
• • • •
3.读成舌尖前浊擦音声母[z] [z]和s发音部分相同,不同的是颤动声带。 范围:西鲁区的济宁、聊城、菏泽一带。 纠正:掌握r的发音原理。 r 发音状况与sh 相近,只是声带颤动。
• 4.r声母字分为两组:开口呼韵母字为一组, 合口呼韵母字为一组。 • 范围:西区大部(枣庄、泗水、滕州等地 除外)及东潍区临朐等地,前一组读音和 普通话相同,后一组读成l声母或[v]声母。 • 枣庄、泗水、滕州等地前一组读成[z],后 一组读成[v]。 •
• 但随着语音的变化,出现了尖团合流。 • 尖团合流又叫尖音舌面化,就是把尖音字 读成团音,也就是把声母为z c s的读音改 为声母为j q x的舌面音,如把尖 千 仙 (zian cian sian)改读为坚 牵 掀(jian qian xian).

山东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初探

山东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初探

山东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初探王彦【摘要】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在山东主要集中于鲁南、鲁西南中原官话区的郑曹片和蔡鲁片,该地区与晋陕南部关中片、汾河片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的情况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显示,这两个并不相邻的方言区同时存在的唇齿音现象,不是移民造成的语言转移的结果,而是[u]介音的圆唇性质及其摩擦化倾向使这两个地区发生了同样的音变.由这种音变现象在山东地区的地域流变情况可见,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有可能首先发生于擦音声母.【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6(000)002【总页数】5页(P151-155)【关键词】山东方言;中原官话;唇齿音;音变【作者】王彦【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1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是指汉语某些方言中的知系合口字和一部分知组开口字的读音与北京话和大部分北方官话的读音不同,不读舌尖音声母,而读唇齿音声母,即“追吹睡软”等字的声母分别读[pf pf‘ f v]。

这种现象在山东主要集中在鲁南、鲁西南中原官话区的郑曹片和蔡鲁片[1](B3),也就是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片[2](第22页)。

具体来说,南部地区[pf pf‘ f v]四个唇齿音声母俱全,如:枣庄、滕州、苍山、微山(湖东)、泗水、邹城(东部)、宁阳、新泰、费县(老派)、平邑等;西南部的阳谷、梁山、郓城、鄄城、菏泽、巨野、定陶、成武、曹县、单县等地区只有一个清擦音[f],日母字按当地方言特点分别读[z]或[]。

中部梁济运河两岸的汶上、兖州、济宁、嘉祥和微山湖西岸的金乡、鱼台一线知系合口字大都不读唇齿音,而读[ts ts‘ s]拼合口呼,但金乡、嘉祥、曲阜等地的一小部分地区也有来自知系的擦音[f]。

这样看来,这一地区知系合口字的读音大致有三种类型:[pf pf‘ f v]、[ts/tʂts‘/tʂ‘ f z/]和[ts ts‘ s z]。

鲁西南地方方言

鲁西南地方方言

鲁西南地方方言鲁西南地方方言鲁西南主要包括临沂、枣庄、菏泽、兖州、济宁五市及下属地区。

鲁西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具体来说属于山东方言区中的西鲁片,同时也属于中原官话的东南片。

鲁西南地域广泛,因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间战争,人口迁移等原因,鲁西南地区各方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鲁西南各地区各方言的相同之处也颇多。

鲁西南方言的特点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上。

本文仅从鲁西南方言的语音、词汇量方面入手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语音方面:鲁西南方言语音方面的特点尤为突出,鲁西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去郑曹片的一种方言。

特点是z\c\s和zh\ch\sh等同,没有翘舌音。

书面语音和口语语音差别较大,比如“药”读作“月”。

基本音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有新音调。

菏泽方言和普通话比较,语法基本相同,但是人称代词菏泽方言不用“我”、“们”而是用“俺”、“您”、“咱”。

词汇方面:鲁西南方言中有很多古语词的遗留现象和一些特殊的民俗词语,且鲁西南方言中词、短语与普通话中的词、短语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鲁西南方言有时要表达与普通话对应的词义需要用短语, 菏泽方言中的词法,词缀最具有特色。

名词词缀主要有“子”、“头”,但是“子”读“的”。

“子”作为后缀的名词繁多,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词根的感情色彩增强,有词缀“子”相当于普通话的“儿”。

例如:米粒子(方言)——米粒儿(普通话)。

名词后缀“头”多指人,喊有贬义,例如:败坏头、拧劲头。

动词后缀主要有“巴”、“达”、“悠”。

单音节动词加上可组成新词,新词重叠表示动作减弱,例如:洗巴、洗巴洗巴、点达、点达点达、转悠、转悠转悠。

“哩慌”多缀在表示感觉的动词和形容词后面,例如:渴哩慌、饿哩慌、热哩慌。

单音节形容词在前,表示程度的部分在后合成的词不论褒贬,都特别形象,例如:苦不拉几、红不楞登、白不趔趄、臭啦哄哩。

菏泽方言句法中的语序,最诙谐的是“知道”的否定说法“知不道”。

鲁西南方言语音、词汇方面的这些特点,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古今语言的演变,以及地区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影响是其主要原因。

方言声调记录中的一种错误

方言声调记录中的一种错误

方言声调记录中的一种错误
罗福腾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1999(000)005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罗福腾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文系!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
【相关文献】
1.莱芜方言清入声归派的变化——一种正在进行中的声调变异现象 [J], 亓海峰
2.谈辽西方言声调缺陷及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 [J], 何冬梅
3.山东费县(刘庄)方言的声调格局——兼及声调中的特殊语音现象 [J], 明茂修
4.PSC中声调偏误类型及教学策略探究——以内蒙古方言区为例 [J], 英君
5.明代闽北政和方言韵书《六音字典》入声调研究——兼论《广韵》入声调在《六音字典》声调中的变异 [J], 马重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昌邑方言虚词变读现象研究

昌邑方言虚词变读现象研究

昌邑方言虚词变读现象研究
昌邑方言是山东省的一种地方方言,它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昌邑方言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即虚词的变读现象。

虚词是语言中具有功能性的词语,一般用于构建语法结构或表达语气等。

虚词的变读现象指的是在某些语境下,虚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昌邑方言中比较普遍。

首先,昌邑方言中的一些虚词在特定的语境下会发生变读现象。

例如,在表示条件的虚词“若”和表示让步的虚词“纵”在特定语境下读作“若是”和“纵是”。

这种变读现象是由于昌邑方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点所导致的,它使得虚词与后面的词语结合起来更加紧密,从而形成了新的读音。

其次,昌邑方言中的一些虚词在口语中经常发生变读现象。

口语是人们日常交流中最常用的语言形式,因此在口语中,虚词的变读现象更加明显。

例如,在昌邑方言中,“要是”和“如果”的虚词在口语中常常被变读为“要着”和“如着”。

这种变读现象使得昌邑方言的口语更加灵活多变,增加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最后,昌邑方言中的虚词变读现象也与方言的音韵规律有关。

昌邑方言的音韵规律较为复杂,存在着许多变音规则。

在这种音韵规律的影响下,虚词的读音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昌邑方言中,“要”这个虚词在某些情况下读作“耀”,这是由于昌邑方言中的音韵规律所决定的。

总之,昌邑方言中的虚词变读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它在特定的语境下发生,并且在口语中更加明显。

这种变读现象与方言的语法结构、口语特点和音韵规律有关。

研究昌邑方言虚词变读现象有助于深入了解方言语言的特点,对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R adi o &TV Un i versit y (Ph i losophy &So ci a l Sc i ences) No .3,2009(Su m N o .150)[收稿日期]2009-05-20[作者简介]宁廷德(1962~),男,泰山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副教授。

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现象例析Analysi s on the Ideographic Pheno m enon of Phonetic Change in South Shandong D i a lect宁廷德N ING T i n g-de(泰山学院,山东泰安271000)(Ta ishan College ,T ai 'an Shangdong Ch i na 271000)[摘 要]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有自己的特点。

对 这个 、 那个 、 去 、 么 四个词音变表意做具体分析,可知鲁南方言音变表意并没有脱离古汉语的破读之法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之方式。

[关键词]山东鲁南方言;音变表意;破读;轻声儿化[中图分类号]H 1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09)03-0110-04Abstract :In s outh Shandong d i alect phoneti c change i deograph con tai ns i ts o w n characteri sti cs .I n t h is articl e t aking "Z H e Ge""Na Ge""Qu ""M e"as exa m p l es and ana l yzi ng concret ely ,a concl u si on ism ad e t hat phoneti c change ideograph i n s ou t h Shandong d i alect i sn t 'd is engaged fro m t h e r u le of "decryp t by read i ng"(破读)i n an cien tC hinese and neu tral t one and retrofl ex fi nals i n moder n Ch i neseM andari n .K ey words :South Shandong d i alect ;Phonetic change i deograph ;Decryp t by reading ;Neu tral t one and retrofl ex fi nals音变表意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古代汉语中谓之破读,即采用改变词的读音的办法来表示词义和词性的转变,也就是音随意转。

如 大王 的 王 做名词时读ua 35,音变为ua 51时,就成了动词 成王 、 当王 。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和儿化,有时也是为了区别表意的需要。

如 过 读kuo 51时,是动词,意义具体而实在,读轻声!kuo 时,是语助词,意义空灵而虚脱。

尖 ,读t ian 55时,是形容词,指物件的 末端极细小 ,读t ian 55(儿化后)时,是名词,指 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 。

在山东鲁南方言中,这种通过改变词的读音来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也存在,包括用改变声母的方式、改变韵母的方式或改变声调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本文只讨论山东鲁南方言中用声调变化来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一、这个、那个在山东鲁南方言中, 这个 、 那个 分别有两读:一是读原调为ts 312k 5,na 312k 5;二是读变调为ts 42k 2,na k42 2。

[1]P256-271其中, 这 、 那 是主要的音变单位,其实际发音调值由312变为42,与古汉语中破读法主要由平、上声变为去声是一致的。

读原调时,是其常态用法, 这个 为近指指示代词, 那个 为远指指示代词,指代的对象都是单数。

即指 这一个 、 那一个 。

读变调时,是其音变表意的特殊用法, 这个 仍为近指指示代词, 那个 仍为远指指示代词,但指代的对象却变成了复数,即指 这一些 、 那一些 。

如:(1)西瓜是小刘送来的,这个是给我的,那个是给你的。

在这个句子中, 这个 、 那个 若读原调(即上述所列第一种读音),则表示:小刘给 你 和 我 送来了两个西瓜,靠近 我 的一个是送给 我 的,离 我 远的一个是送给 你 的。

若读变调(即上述所列第二种读音),则表示:小刘给 你 和 我 送来了一些西瓜,这些西瓜分成了两伙,一伙靠近 我 ,一伙离 我 稍远,靠近 我 的这些是送给 我 的,离 我 稍远的那些是送给 你 的。

∀110∀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总第150期)这个不是与 那个对举使用,而是单独使用,但仍读变调时,也不是指 这一个,而是指 这一些或 这一种,包含的也是多数。

如:(2)雷管、炸药、浓硫酸、酒精等都是危险品,坐火车是不允许带这个的。

(3)这里卖的鱼都是那个受了污染的水库里养的,咱们自己吃,别买这个。

(4)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你都拿走吧。

/这个我都看了,你拿走吧。

例(2)中的 这个是代指前面提到的 雷管、炸药、浓硫酸、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而不是指代 这一个某某东西的, 不允许带这个就是 不允许带这些东西。

例(3)中的 这个是代指前面提到的 这里卖的鱼的, 这里卖的鱼当然不会也不可能是一条,因此,也是指的复数, 这个可以换成 这一种或 这种, 别买这个就是 别买这(一)种。

并且,两个句子中都有表示总括的副词 都,也能提示我们这种句子中的 这个不是指代的单数,而是指代的复数。

例(4)中的两种表达形式表示同样的意思,因为句中都有 都字, 这个指代的也只能是复数。

用山东方言写成的明清通俗白话小说中,这种现象也存在。

下面的例句中, 这个(加着重号 !的)就都应该读变调,指的也不是 这一个,而是 这一些或 这一种,也就是指代的是复数:(5)一个毛食去了一大会,取了两大纸包来到。

陈公说: 你打开包,见个数儿。

谁想那铜杭杭子原待不的久,过了三伏的霉天,久放在那皮箱里蒸着,取将开来,尽情焌黑的都发了翡翠斑点。

陈公一见,甚是惊诧,道: 这就是童伙计交下的么?毛食道: 可不就是他交下的怎么?陈公公骂道: 这狗屄拍的,了不的,拿这精铜杭杭子来哄我呀!你再看看别的也是这个么?那毛食又同了一个把那皮箱抬到陈公面前,逐件取上来看,那有二样!都是些 尧舜与人,绝无银气。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回)(6)至于什么段铺、布铺、绸铺、当铺,不要说没这许多本钱,即使有了本钱,赚来的利息还不够与官府赔垫,这个生意又是秀才们做不得的。

除了这个,只得去拾大粪:整担家挑将回来,晒干,轧成了末,七八分一石卖与人家去上地;细丝白银、黄边钱,弄在腰里。

(同上,第三十三回)(7)二人抬到屋里,他娘合媳妇子方才知是银钱,说: 他掘了多少?这分这们些给你?杨春说: 就只这个,都给咱来了。

拿了一个小荸箩倒在里面,也只好有二三十来掉的钱,二百两多银子罢了。

(同上,第三十四回)尤其是例(5)和例(7),例(5)的 这个后面有 些与之相映衬,例(7)的 这个前面有 这们些与之呼应。

很显然, 这个不是指 这一个,而是指代的复数。

这个、 那个在现代山东鲁南方言中读变调,来表示指代的对象是复数,是一种常见现象,特别是在泰安、宁阳等地,更是十分普遍。

二、去在山东方言的 V+去和 VP+去结构中, 去 常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原调,即读作t %i312,这是常态用法,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另一种是读轻声,即读作!t %,i可以充当句末语气助词,与普通话中通过轻声来区别表意是一致的,先看下面的 VP+去结构的例句:(8)他杖(用)车接她去了。

在这句话中。

轻读时(声调为轻声),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现在已经用车去接她了。

至于现在他接着了她,还是没接着她,是不涉及的。

接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去后 接,即 去接她。

而重读时(声调调值为312,有时变为31),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现在用车接着她已经离开这里了。

接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接后 去,即 接着她去。

去字重读、轻读,关乎整个句子的意义表达,差别十分明显。

再看 V+去结构的例句:(9)那本书他拿去了。

在这句话中, 去的读音变化也影响了 拿的读音变化。

去轻读时(声调为轻声), 拿读高平调(55调值),即 拿去读作na55t %i4,[1]P256-271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去拿那本书了。

拿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去后 拿。

去重读时(声调调值为41), 拿读na42, 拿去读作na42 t %i312( 去的实际调值因受 拿的影响也稍有变化,变为31),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他拿着那本书离去了。

拿和 去两个动作的顺序是先 拿后 去。

通过语音音变分别表达不同意义的情况,在书∀111∀宁廷德 山东鲁南方言中音变表意现象例析 语言文字学研究面语中是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加以判断的,如:(10)这就是那本挺有意思的书,想看你就拿去吧。

(11)那本挺有意思的书在小王那里,想看你就拿去吧。

很显然,例(10)中的 去重读,例(11)中的 去读轻声。

因为,在例(10)表达的语境中,书就在交谈者双方身边,一方告诉另一方:你想看这本书的话可以拿着走。

是先拿后走(去)。

而在例(11)表达的语境中,书不在交谈者双方身边,而是在另一处(小王那儿),一方告诉另一方:你要想看那本书的话可以去小王那儿拿。

是先去后拿。

去通过改变语音音值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种语言现象在明清小说#金瓶梅∃中就有,请看下面的例子(句中用着重号 !标出的 去重读,用下划线 _标出的 去读轻声)(12)那迎春、玉箫、兰香都穿上衣裳,打扮的齐齐整整出来,又不敢去。

这春梅又只顾坐着不动身。

书童见贲四嫂又使了长儿来邀,说道: 我拼着爹骂两句也罢,等我上去替姐每禀禀去。

一直走到西门庆身边,附耳说道: 贲四嫂家,大节间要请姐每坐坐。

姐教我来禀问爹去不去。

西门庆听了,吩咐: 教你姐每收拾去,早些来,家里没人。

这书童连忙走下来,说道: 还亏我到上头,一言就准了。

教你姐快收拾去,早些来。

那春梅才慢慢往房里匀施脂粉去了。

(第四十六回)(13)西门庆刚坐下,就令棋童儿: 拿马接你应二爹去。

只怕他没马,如何这咱还没来?玳安道: 有姐夫骑的驴子还在这里。

西门庆道: 也罢,快骑接去。

棋童应诺去了。

(第三十九回)在有的语境中, 去读重音,还是读轻声,确实难于判别,如:(14)须臾,放了一架烟火,两边人散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