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编的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温庭筠二、鉴赏《商山早行》1、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明确:悲故乡——思乡。
2、理解诗意。
3、品味两幅画面。
(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在此融入了怎样的情感?(用笔写,交流)(3)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品味佳句:(自由鉴赏)问: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5、小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羁旅思乡诗回顾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表达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四、作业设计用以上方法自己鉴赏一首羁旅思乡诗。
篇二: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篇二教学设想:《唐诗宋词选读》第六专题是“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该专题有6首诗,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
本课要学的是教学篇。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和旅途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句式和语法结构。
(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商山早行》,掌握诗歌的字词句式和语法结构。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商山早行》,了解诗歌的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欣赏《商山早行》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商山早行》,理解诗歌的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选取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朗读和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商山早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商山早行》这首诗;(2)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商山早行》;(2)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欣赏古典诗词;(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对旅途生活的艰辛和对理想的追求;(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3.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鉴赏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商山早行》,理解诗歌内容;(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鉴赏指导:(1)引导学生运用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旅途生活的艰辛和对理想的追求。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8. 课后作业:(1)背诵《商山早行》;(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分析和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培养具有文学素养的现代人。
商山早行(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商山早行(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商山早行(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在苏教版高二选修课程中,商山早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商山早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商山文化,领略自然风光,提高身体素质等。
在这门课程中,老师要设计好教案,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到更多的知识点。
一、教材解读首先,老师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解读。
商山早行这本书主要是介绍商山文化及商山旅游景点的。
早上早起商山行,感受青山绿水,欣赏名胜古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旅游方式。
商山早行这本书比较适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中感受到商山的文化和美丽。
在学生学习中,老师要重点讲解书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学生应该如何计划自己的商山早行,哪些景点是值得一看的等等。
二、教学设计针对商山早行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实践为主的,借助实地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到商山去探索,了解商山的文化和历史。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定制课程目标商山早行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学生选课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老师需要明确这些目的,并尽可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各自的课程目标。
2、构建知识结构商山早行这门课程需要结合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老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构建好知识结构,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和理解。
3、提供实践机会商山早行最重要的是实践,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商山实地操作,亲自体验商山的文化氛围,感受商山的特色景点。
4、自由探索商山早行相比较于其他课程更为适合自由探索,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在学生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予以指导。
5、查漏补缺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在旁边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作为教师,应该清晰明确学生在学科委外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帮助和支持。
三、教学策略在商山早行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需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策略:1、问题解决策略在学习商山早行这本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体会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分析。
(3)诗歌主题的探讨和思考。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2)诗歌韵律的分析和把握。
(3)诗歌主题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字词、典故、韵律等基本知识。
(2)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欣赏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文本、图片、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机会。
(3)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呈现诗歌的结构和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商山早行》,提问学生对“早行”的理解和联想。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语气。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典故和意境。
(2)分享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典故和韵律。
(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欣赏与实践:(1)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商山早行》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并欣赏诗人王之涣的写作技巧。
能够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领会诗文内容。
学习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欣赏《商山早行》的意境和情感。
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诗句中隐含的意境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教师讲义或教案。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开场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早上起早的经历?早上的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入诗歌主题,展示《商山早行》的背景图片。
2. 诗歌讲解(15分钟)朗读全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僻词语和深层含义。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晨星”、“霜气”、“茅店”、“板桥”等,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3. 讨论与欣赏(10分钟)分组讨论:诗句中哪些字眼让你感受到了早行的艰辛?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古典诗词鉴赏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深入理解和欣赏《商山早行》。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商山早行》的理解和欣赏。
布置作业:背诵《商山早行》,并写一篇简短的鉴赏文章。
注意: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0分钟)教师提出其他描写旅途中早行的诗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晨起》等,让学生比较阅读,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学生分享比较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互动1. 诗句接龙(5分钟)以《商山早行》中的诗句为起点,学生接龙说出其他古诗词中的句子,要求接龙的句子也要描写早行或旅途景象。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翟维娟一、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并能初步鉴赏《商山早行》。
2.鉴赏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理解《商山早行》中的“羁愁旅思”。
3.体会人类亘古不变的思乡情感。
二、学情分析班里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很高,这个学段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积累,诗歌的意思通过自学读懂没有一点儿问题。
但初中生因为自身经历缺乏,没有在外单独出行的经验。
因此,对于这首诗中羁旅愁思的理解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才能深入体会。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四、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本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异口同声)。
师:旅游的过程中心情怎么样?生:高兴、开心、兴奋、新鲜。
师:除了高兴、新鲜,还有其他的感受吗?生:累、困。
师:我们在旅游的时候除了激动,也会感受到疲惫和不适应。
大家想一想,古人远行的时候,因为交通不便、食宿条件不好,通讯设备又不发达,而且一去可能就是好几年,他们在路上的心情可想而知!诗人们把在路上的感受写下来,这一类诗叫羁旅诗。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马致远在漂泊天涯的路上写的《天净沙·秋思》,还记得吗?师生齐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羁旅诗,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二、明确学习目标Ppt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温庭筠。
2.通过朗读、借助注释初步鉴赏这首诗。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4.体会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羁旅愁思。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三、作者和背景介绍(一)作者介绍:基本信息: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人。
“温八叉”绰号来历简单介绍,从这个绰号能看出温庭筠是个才思敏捷的人。
文学成就: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熟悉词调,辞藻华丽,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词风。
代表作《望江南》《菩萨蛮》。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等。
(3)分析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中的亲情、友情、故乡情等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通过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2)通过景物描写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商山早行》。
(2)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时间和地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句,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等。
(2)分析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4. 案例分析:(1)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背诵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商山早行》。
2. 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感悟文章。
3. 选择一首类似的古典诗词进行学习,下次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背诵《商山早行》的情况,以及感悟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3. 课后学习评价:通过学生对类似古典诗词的学习和分享,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商山早行》的诗意和背景。
1.1.2 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
1.1.3 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2.2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和关注。
1.3.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与翻译2.1.1 带领学生朗读《商山早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1.2 翻译诗句,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2 诗歌背景介绍2.2.1 讲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2 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3.1.2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2 教学难点3.2.1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3.2.2 诗歌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4.1.1 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商山早行》。
4.1.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自主学习4.2.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
4.2.2 让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4.3 课堂讲解4.3.1 讲解诗歌的字词和翻译。
4.3.2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4 小组讨论4.4.1 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4.4.2 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小结4.5.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解题技巧。
4.5.2 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商山早行》诗句,加强记忆和理解。
5.2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5.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商山早行》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商山早行》。
(2)学会通过诗句品味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2. 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
2. 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王之涣的诗作,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商山早行》,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品味诗人的情感。
(2)让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中的早行情景。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3. 选择一首类似的古典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 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3. 学生能够通过诗句品味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独特见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对于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可浅尝辄止。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商山早行》及其艺术特色。
2. 组织学生参观诗词展览或相关文化活动,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解释“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等诗句的含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理解。
3.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进行讲解。
3. 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王实甫及其作品《商山早行》。
1.2 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的音乐美。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探究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等。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讲解。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4. 情感体验4.1 学生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4.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
6. 作业布置6.1 背诵《商山早行》。
6.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7. 板书设计商山早行王实甫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能源惭此日,退迹愧前王。
雨足郊原润,泥新道路长。
数声风笛离人泪,一卷诗书伴我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意。
(3)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诗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意境的领会。
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诗文内容、作者介绍、相关图片等。
2. 学生用书:《商山早行》文本。
3. 音频资料:古诗吟诵、背景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字音、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文,分享学习心得。
4. 欣赏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感受古诗的魅力。
5. 朗读背诵(1)学生集体朗读诗文,注意语气、情感。
(2)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诗文,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3)搜集其他王之涣的诗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4. 学生对诗文意境的领会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3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手法教学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感情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才思敏捷,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
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二、评讲:朗读诗文1.注音:铎槲枳凫2.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
3.列出结构:早行思乡早行图景路上图景昨夜梦乡起承转合4.指导赏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请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晨起的场景”。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2.“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的作用。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分析两句的结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四个词皆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语,“月”和“霜”也是名词。
两句共写了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
2.补充类似诗句:“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秋怀》欧阳修“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过张至秘校庄》欧阳修“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总结:A.“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李东阳B.“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
C.音韵铿锵(指音乐美),意象具足(形象鲜明,内涵丰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商山早行》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清晨醒来时,有没有注意过窗外的景色和声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在诗词中描绘早晨的景象。
2.语言建构与应用: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朗读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商山早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化对自然、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依然难以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写作训练,提供更多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修辞手法。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诗词在现代写作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但在引导讨论时,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商山早行》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以早晨景象为主题的现代诗。
本节课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诵读、欣赏和创作中,深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商山早行》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商山早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商山早行》。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励志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商山早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实甫及其作品《商山早行》。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韵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所学,总结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探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4. 诗歌解析(1)教师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体会诗歌美感。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发表看法。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2. 结合课后习题,深入研究诗歌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默写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体会诗人对旅途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珍惜美好生活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古代诗歌韵律和结构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古代诗歌的欣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诗歌所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商山早行的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简要介绍诗人王实甫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的结构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感悟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和无奈,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3)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代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晨钟”、“早行”、“槲叶”、“枳花”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如起承转合的结构、寓情于景的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理解。
2.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 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注释和译文,以便学生参考。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人杜牧的生平介绍等。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杜牧诗作,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商山早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自主翻译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晨钟”、“早行”、“槲叶”、“枳花”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如起承转合的特点。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寓情于景、对比映衬等。
5. 情感体验(1)教师带领学生品味诗文中的情感,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布置1. 背诵《商山早行》。
2. 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鉴赏文章。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商山早行》全文。
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解释并理解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如何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释《商山早行》的题目意义和创作背景。
2.2 课文朗读与解读: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解读课文内容,分析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课文翻译与讨论:翻译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分组讨论,探讨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3.2 解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掌握并运用这些技巧。
3.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引导学生探讨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4.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翻译、写作和练习等。
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4.3 测验评估:进行定期的测验,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商山早行》的文本,包括注释和翻译。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修辞手法。
5.2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与《商山早行》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解析文章。
5.3 写作练习: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两篇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两篇《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研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1、读注释2、补充介绍在晚唐的诗人中,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1)有才。
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
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
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
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
(2)不幸。
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3)失败原因。
第一是曾卷入政治斗争之中;第二是名声不好,平时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时常和歌妓们厮混在一起,要不然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意即兴吹拉弹唱,他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根本用不着什么好琴名笛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在民间,他的确是个大红人,相当于现在有“超男”;第三,他太狂傲,是个狂人,有点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他;第四是考试作弊,他在考试中代人答卷,帮助他人作弊,并强行索取报酬,并且还大闹过考场,这一恶劣行径引起了一些公愤,成为他考学中的巨大障碍。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商山早行》全文。
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解释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通过文本内容推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简述《商山早行》的创作背景,如作者王之涣的生活年代、诗歌创作的时期背景等。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分段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逐句解析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含义,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3 课文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简短的视频资料引入《商山早行》,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课文朗读与初步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细节。
3.3 课文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
学生跟随教师的学习节奏,做好笔记。
3.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的意象和主题,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短文,可以是感想、评论或解析。
第五章:拓展活动5.1 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分组选择《商山早行》中的诗句进行朗诵,注意表达诗的情感和意境。
邀请其他班级或老师作为评委,对各组的朗诵进行评价。
5.2 诗歌创作学生尝试模仿《商山早行》的style 和structure,创作自己的诗歌。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第六章:课时安排6.1 课文朗读与解析:2课时6.2 课文讨论与分析:1课时6.3 巩固练习:1课时6.4 拓展活动:2课时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原文7.2 相关作者介绍资料7.3 古代文化知识讲解资料7.4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7.5 诗歌创作模板和指导资料第八章:教学评价8.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朗读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研讨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1、读注释
2、补充介绍
在晚唐的诗人中,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1)有才。
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
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
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
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
(2)不幸。
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3)失败原因。
第一是曾卷入政治斗争之中;第二是名声不好,平时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时常和歌妓们厮混在一起,要不然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意即兴吹拉弹唱,他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根本用不着什么好琴名笛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在民间,他的确是个大红人,相当于现在有“超男”;第三,他太狂傲,是个狂人,有点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他;第四是考试作弊,他在考试中代人答卷,帮助他人作弊,并强行索取报酬,并且还大闹过考场,这一恶劣行径引起了一些公愤,成为他考学中的巨大障碍。
总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仕途失意的文人。
三、写作背景: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
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
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四、鉴赏诗歌
(一)、学生朗读,读懂诗意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已留有人迹。
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月光下驿站墙边的枳树花开得正鲜艳。
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故乡杜陵,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自得其乐。
(二)朗读,思考: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
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
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2、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
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
(三)、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明确:悲故乡——思乡。
1、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
他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也因思故乡而悲,所以“悲”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
2、“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悲”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四)、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1、描绘两幅画面的内容。
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板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
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
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
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
2、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
凄清、冷寂;温馨、美好。
3、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
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
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4、学过的诗文中虚实结合的例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四)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
1、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这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
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2、意象叠加的实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3、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清晨天气阴凉,道路辛苦难走等;游子的羁旅愁思。
五、总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六、课外延伸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了解羁旅诗的常见特点。
1、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等
3、思乡缘由:战乱频仍,背井离乡;山长水阔,有家难回;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
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反衬哀情。
②侧面落笔(想象)。
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七、课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案】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
作者从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虚景:梅花、关山。
(2)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