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一、活动内容:
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
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
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安志顺根据西安鼓乐五调《中吕粉碟儿》套曲的开场锣鼓为素材而创作。使用乐器以小镲为主,其他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进行各类形式的组合,运用滑、点、扣、刮、滚、闷、等各种打击技巧。乐曲共分三段,分别为中板、华彩和快板,另有一个小前奏和小尾声。
1、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鸭子拌嘴》是一首打击乐合奏,它“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的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在这堂课中教师始终贯彻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使学生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至理名言。关注和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在这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两纲教育”。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是可以和他们平等交流,玩耍的伙伴和朋友。如果观察孩子在动物面前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孩子会将成人对
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爱的方式,活灵活现的表现在小动物身上。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同时《鸭子拌嘴》是一首民族打击乐合奏曲,让学生通过欣赏乐曲,从而了解我国的民族打击乐器,鼓励学生参与乐器的演奏活动,培养学生喜欢上我国民族乐器的兴趣。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选择,善于表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并通过乐器归类、描绘声音、创编故事、乐曲起名等过程,发挥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
四、活动重、难点:
1、用打击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听懂音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
五、活动准备:
打击乐、各种头饰、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笔、纸。
六、活动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1、师播放音乐《凤阳花鼓》,并带学生做律动。
生演唱《凤阳花鼓》,并做律动。
2、认识乐器:学生分小组认识民族打击乐器,看看、摸摸、敲敲、听听。总结乐器特
点。组与组之间进行“采访”。
(打击乐器:鼓、小镲、水镲、锣、木鱼、碰铃、双响筒)
(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产生“我想学”的欲望)
(二)主动探讨,巧妙点拨
1、游戏:“找朋友”。
2、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音乐找朋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生看课件,看自己手中的乐器,展开讨论,提出问题。
(用卡通画制作的课件分别出示四类乐器的动画、音效。)
(学生在游戏中辨认了各种乐器。)
3、教师及时解说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4、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语言来描绘声音或用手中纸笔画出声音,表现乐器声音的特点。
生会用不同的答案,如木鱼的声音,有的讲象水珠落在石头上的声音,有的用……或用^^^^^来表现。
(师不断鼓励,启发学生想象。)
(三)巧做伴奏,寓教于乐
为歌曲“凤阳花鼓”做伴奏。
(四)指导欣赏,表现自我
1、师播放音乐片断问:“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生初听片断,回答问题。
2、师播放鸭子走路的片断和快板部分,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
问: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教师不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集体表演。
4、师播放全曲,同时播放多媒体动画。(小组讨论)
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听全曲,听、看、想象故事,编故事。
(充分利用多媒体把难理解的音乐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音乐形象,用的是哪种乐器?乐曲的音响变化和力度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5、师出示音乐片断。
现在请你们两人一组用手掌模拟小镲,表现出“鸭子吵架”的情景。
6、创编音乐小品《小鸭子玩耍》
分组表演:两组模仿敲击(两人敲鼓、镲);二组边唱边表演。
(抓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好胜心。)
7、鼓励学生给乐曲起名,学生讨论后,师解释“拌嘴”的意思。
生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五)融入生活,拓展教学
师:打击乐刚刚描绘的是鸭子,你们再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以及长短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