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合集下载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说课稿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说课稿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鸭子拌嘴》是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群鸭子拌嘴的场景,歌词幽默有趣,旋律轻松欢快。

歌曲采用2/4拍子,共四个乐句,结构简洁明了。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知识和简单的节奏练习,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复杂的节奏和音准有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耐心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鸭子拌嘴》这首歌曲,理解歌词的意义,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鸭子拌嘴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合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鸭子拌嘴》这首歌曲,理解歌词的意义,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鸭子拌嘴的场景。

2.教学难点:学生对复杂的节奏和音准的把握,以及合唱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合唱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音乐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鸭子拌嘴》的歌曲,引导学生听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鸭子拌嘴的场景。

3.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节奏,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4.合唱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正确地唱出歌曲,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音乐教案《鸭子拌嘴》

音乐教案《鸭子拌嘴》

音乐教案《鸭子拌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中的第二十节《鸭子拌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歌曲《鸭子拌嘴》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中鸭子拌嘴的有趣情景,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鸭子拌嘴》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鸭子拌嘴》的歌词和旋律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学生们参加一场有趣的“动物音乐会”,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们的音乐表现。

2. 歌曲学习:(1)播放歌曲《鸭子拌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景。

(2)分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让学生跟唱,加强歌曲的熟练度。

3.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不同的节奏。

(2)讲解音高的概念,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4. 随堂练习:(1)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其叫声,练习歌曲中的节奏。

(2)个人练习,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注意音高的准确性。

5.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短曲。

(2)学生相互分享作品,进行点评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鸭子拌嘴》2. 歌曲歌词及旋律简谱。

3. 节奏和音高的讲解。

4. 动物主题短曲创作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鸭子拌嘴》为例,创作一首以其他动物为主题的短曲。

2. 答案要求:歌词简洁有趣,旋律流畅,节奏明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激发创作灵感。

(3)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

教科版艺术一上3.3《鸭子拌嘴》教案1

教科版艺术一上3.3《鸭子拌嘴》教案1

教科版艺术一上3.3《鸭子拌嘴》教案1一. 教材分析《鸭子拌嘴》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教科版艺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音乐乐园”中的第3课。

这首乐曲以清新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小鸭子们在河边拌嘴的场景,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感受音乐的乐趣。

但他们音乐基础薄弱,对乐曲的结构、节奏、音高等概念尚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逐步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鸭子拌嘴》这首乐曲的童趣,培养对音乐的喜爱。

2.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节奏、音高等基本音乐概念。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鸭子拌嘴》的乐曲内容,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童趣。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乐曲的基本音乐概念,如节奏、音高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动作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欣赏、图片、动作等教学资源。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乐曲。

3.教学道具:如小鸭子头饰、节奏乐器等。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鸭子拌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角色——小鸭子。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小鸭子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鸭子拌嘴》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童趣。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用动作表现乐曲节奏,让学生对乐曲有更直观的认识。

《鸭子拌嘴》教案_1

《鸭子拌嘴》教案_1

《鸭子拌嘴》教案研究主题:小学低段音乐欣赏“一个重点”教学法探究简介:小学低段音乐欣赏“一个重点”教学法,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音乐作品中最为凸显的一个音乐基础知识(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情绪、曲式结构及体裁等)为基点,通过与之相关的各种音乐活动的创设,由师生共同参与去感受、体验、理解此音乐知识,再通过对相关音乐作品的探究,巩固此音乐知识。

长此以往,通过两三年的积累,较深入地理解音乐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去感受鉴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情感,提升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同时,为今后的音乐欣赏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音乐知识的习得是在音乐欣赏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完成的。

欣赏有助于音乐知识的习得,音乐知识有助于欣赏的深入开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年级下册欣赏课——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松山湖中心小学匡芝兰教学目标:1、能大致辨别出乐曲各段所表现的情境,并从强弱、快慢的节奏中感受鸭子的各种神态、动作。

2、知道本课乐曲是以“钹”为主的打击乐器演奏的,并能用打击乐器跟着老师拍击简单的“鸭子拌嘴”节奏,从中体验到参与演奏的乐趣。

3、能随乐曲大胆地即兴表演,能学以致用,用打击乐给歌曲《龙咚锵》伴奏。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几种打击乐,初步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境。

教学难点:给歌曲《龙咚锵》伴奏。

教具准备:、图片等。

一、导入1、师生问好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让我们听听他们是谁?听出来的同学请举手告诉大家,并且还要说出你的理由。

第一位朋友出场了。

(大象)接下来听听这位是哪个小动物呢?。

(小鸟)同学们的耳朵真灵敏!接下来我们再听听。

(播放鸭子的叫声)(小鸭子)(以声响带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专注地聆听)二、分段欣赏音乐1、分段结合音乐讲故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嘎嘎,嘎嘎还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的同学请坐好。

(依次出示图片)图片1:一天清晨,小鸭子嘎嘎起床了,它推开家门一看,今天阳光明媚,空气真好,赶紧叫上全家一起出了门。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一、活动内容: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

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

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

安志顺根据西安鼓乐五调《中吕粉碟儿》套曲的开场锣鼓为素材而创作。

使用乐器以小镲为主,其他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

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进行各类形式的组合,运用滑、点、扣、刮、滚、闷、等各种打击技巧。

乐曲共分三段,分别为中板、华彩和快板,另有一个小前奏和小尾声。

1、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

《鸭子拌嘴》是一首打击乐合奏,它“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的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

在这堂课中教师始终贯彻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使学生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至理名言。

关注和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在这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鸭子拌嘴

鸭子拌嘴

《鸭子拌嘴》说课课型:欣赏课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一、教材分析:《鸭子拌嘴》是一年级下册音乐书第三单元“好朋友”主题的第二课时,是以欣赏民间打击乐器演奏为主要内容的一节欣赏课。

作品采用模拟手法,运用小镲、大镲、大锣、云锣、木鱼等打击乐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鸭群漫游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的情境。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6-7岁的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针对学生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共有两大需要突破的难点。

一是民间打击乐曲距离学生生活较远。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多接触的是流行音乐,触摸的多是西方乐器,对民间打击乐器比较陌生,较难让他们直接走进民乐。

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音乐,容易产生欣赏疲劳。

俗话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学生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所以,激发兴趣是我突破这一困难的首要关键。

第二点则是来自于学生年龄带来的思维局限。

低龄段学生的欣赏课不好教学。

因为音乐这种表述方式更抽象,不如图像或语言具体好理解,而低学段的学生正好是抽象思维较差,所以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必须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和小伙伴合作,能用响板随《鸭子拌嘴》的音乐模仿小鸭子拌嘴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赏析音乐、模仿演奏音乐动机,和表演音乐场景的方式,深入领会民间打击乐的魅力,培养欣赏民间打击乐曲的兴趣。

情感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赏析乐曲《鸭子拌嘴》,培养团结有爱的同学之情。

教学重点:赏析“拌嘴”部分,并随音乐表演“拌嘴”场景。

教学难点:学生配乐表演《鸭子拌嘴》的故事场景。

四、设计意图:作曲家安志顺先生在西安鼓乐《鸭子拌嘴》中,通过充分运用音色、音量、力度和配器等方面的对比变化,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

本节课抓住作品的这个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决定采用绘本故事的方式,运用互动参与教学法,在课堂中加入游戏和小组表演。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鸭子拌嘴》一、活动内容: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

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

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1、用打击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听懂音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

四、活动准备:打击乐、各种头饰、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笔、纸。

六、活动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1、师播放音乐《凤阳花鼓》,并带学生做律动。

2、认识乐器:学生分小组认识民族打击乐器,看看、摸摸、敲敲、听听。

总结乐器特点。

组与组之间进行“采访”。

(二)主动探讨,巧妙点拨1、游戏:“找朋友”。

2、教师及时解说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三)巧做伴奏,寓教于乐为歌曲“凤阳花鼓”做伴奏。

(四)指导欣赏,表现自我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音乐形象,用的是哪种乐器?乐曲的音响变化和力度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5、师出示音乐片断。

现在请你们两人一组用手掌模拟小镲,表现出“鸭子吵架”的情景。

6、创编音乐小品《小鸭子玩耍》分组表演:两组模仿敲击(两人敲鼓、镲);二组边唱边表演。

7、鼓励学生给乐曲起名,学生讨论后,师解释“拌嘴”的意思。

生讨论回答。

(六)小结本课,课堂延伸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的民族打击乐,还用它们模仿了各种声音,现在让我们欣赏民族打击乐表演。

(七)下课,听音乐出教室。

音乐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八五五农场学校小学部一年级2012年9月。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一、活动内容: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

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

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

安志顺根据西安鼓乐五调《中吕粉碟儿》套曲的开场锣鼓为素材而创作。

使用乐器以小镲为主,其他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

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进行各类形式的组合,运用滑、点、扣、刮、滚、闷、等各种打击技巧。

乐曲共分三段,分别为中板、华彩和快板,另有一个小前奏和小尾声。

1、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

《鸭子拌嘴》是一首打击乐合奏,它“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的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

在这堂课中教师始终贯彻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使学生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至理名言。

关注和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在这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两纲教育”。

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是可以和他们平等交流,玩耍的伙伴和朋友。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

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教案一. 教材分析《鸭子拌嘴》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选自辽海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歌词描绘了小鸭子拌嘴的场景,旋律欢快,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协调感,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较弱,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引导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三. 教学目标1.能正确演唱歌曲《鸭子拌嘴》。

2.能感知音乐节奏和音高,培养音乐协调感。

3.能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4.能运用歌曲中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的童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掌握。

2.音高的准确演唱。

3.歌曲中的动作和表情的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能力。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和音高。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鸭子拌嘴》的音频、视频资料,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小鸭子头饰、拌嘴道具等。

4.教学场地:教室、音乐厅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教师播放《鸭子拌嘴》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小鸭子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朗读。

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特别是儿化音。

随后,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重点指导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演唱技巧。

3.操练(8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互帮互助。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错误。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游戏法,如“鸭子捉迷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和音高。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鸭子拌嘴(1)》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鸭子拌嘴(1)》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鸭子拌嘴(1) 》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鸭子拌嘴(1)》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描绘了鸭子们在河边拌嘴的场景,歌词幽默有趣,旋律简单流畅,富有童趣。

歌曲采用了2/4拍,共4个乐句,每句4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巩固对2/4拍的认知,培养音乐节奏感,同时提高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们的听力、识谱能力和音乐节奏感逐渐形成,但还需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们在课堂上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鸭子拌嘴(1)》,理解歌曲的故事情节,认识2/4拍。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培养音乐节奏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地唱出《鸭子拌嘴(1)》,认识2/4拍,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符,以及2/4拍的节奏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掌握音乐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入《鸭子拌嘴(1)》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

3.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音乐一年级上册《鸭子拌嘴》教案

音乐一年级上册《鸭子拌嘴》教案

音乐一年级上册《鸭子拌嘴》教案教学目标:1.能大致辨别乐曲《鸭子拌嘴》各段所表现的情境,并从节奏的强弱、快慢对比中感受鸭子的各种神态、动作。

2.能随乐曲大胆地即兴表演,从愉快的接龙表演中体验乐曲的情绪。

3.知道《鸭子拌嘴》是用以“钹”为主的打击乐器演奏的,并能用打击乐器跟着老师拍击简单的“鸭子拌嘴”的节奏,从中体验到参与演奏的乐趣。

4.能随老师的琴声,用明亮的声音、活泼的情绪学会演唱《两只小象》,并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表演培养孩子们爱好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将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用身体的动作,随音乐即兴表现出来。

教具准备:电脑电视电子琴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二课时】一、听赏《鸭子拌嘴》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放一些有关鸭子的图片和视频(2)说说你对鸭子的了解师:今天我们要来听赏一首歌曲叫《鸭子拌嘴》知道“拌嘴”是什么意思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听赏(1)结合课本上四幅画,按“出发——玩耍——拌嘴——回家”分段听赏。

听赏完“出发”这一段后,先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段的内容。

然后,同学们跟着音乐做鸭子出发的律动。

(2)听赏“玩耍”(3)听赏“拌嘴”先安排学生认识乐曲中使用的主要打击乐器,用手拍击出“拌嘴”的节奏,并分组跟着老师两只手的演示进行“鸭子拌嘴”表演,然后让学生拿着乐器参与演奏。

(4)听赏“回家”(5)复听全曲将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用身体的动作,随音乐即兴表现出来。

3.即兴表演接龙二、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听赏了《鸭子拌嘴》这首乐曲,请你们结合上节课学的《两只小象》,想一想我们同学们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

音乐一年级上册《鸭子拌嘴》教案1

音乐一年级上册《鸭子拌嘴》教案1

音乐一年级上册《鸭子拌嘴》教案1一、活动内容: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

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

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1、用打击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听懂音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

四、活动准备:打击乐、各种头饰、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笔、纸。

六、活动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1、师播放音乐《凤阳花鼓》,并带学生做律动。

2、认识乐器:学生分小组认识民族打击乐器,看看、摸摸、敲敲、听听。

总结乐器特点。

组与组之间进行“采访”。

(二)主动探讨,巧妙点拨1、游戏:“找朋友”。

2、教师及时解说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三)巧做伴奏,寓教于乐为歌曲“凤阳花鼓”做伴奏。

(四)指导欣赏,表现自我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音乐形象,用的是哪种乐器?乐曲的音响变化和力度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5、师出示音乐片断。

现在请你们两人一组用手掌模拟小镲,表现出“鸭子吵架”的情景。

6、创编音乐小品《小鸭子玩耍》分组表演:两组模仿敲击(两人敲鼓、镲);二组边唱边表演。

7、鼓励学生给乐曲起名,学生讨论后,师解释“拌嘴”的意思。

生讨论回答。

(六)小结本课,课堂延伸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的民族打击乐,还用它们模仿了各种声音,现在让我们欣赏民族打击乐表演。

(七)下课,听音乐出教室。

音乐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八五五农场学校小学部一年级2012年9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
一、活动内容:
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

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

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

安志顺根据西安鼓乐五调《中吕粉碟儿》套曲的开场锣鼓为素材而创作。

使用乐器以小镲为主,其他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

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进行各类形式的组合,运用滑、点、扣、刮、滚、闷、等各种打击技巧。

乐曲共分三段,分别为中板、华彩和快板,另有一个小前奏和小尾声。

1、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

《鸭子拌嘴》是一首打击乐合奏,它“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的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

在这堂课中教师始终贯彻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使学生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至理名言。

关注和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在这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两纲教育”。

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是可以和他们平等交流,玩耍的伙伴和朋友。

如果观察孩子在动物面前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孩子会将成人对
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爱的方式,活灵活现的表现在小动物身上。

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

同时《鸭子拌嘴》是一首民族打击乐合奏曲,让学生通过欣赏乐曲,从而了解我国的民族打击乐器,鼓励学生参与乐器的演奏活动,培养学生喜欢上我国民族乐器的兴趣。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选择,善于表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并通过乐器归类、描绘声音、创编故事、乐曲起名等过程,发挥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

四、活动重、难点:
1、用打击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听懂音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

五、活动准备:
打击乐、各种头饰、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笔、纸。

六、活动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1、师播放音乐《凤阳花鼓》,并带学生做律动。

生演唱《凤阳花鼓》,并做律动。

2、认识乐器:学生分小组认识民族打击乐器,看看、摸摸、敲敲、听听。

总结乐器特
点。

组与组之间进行“采访”。

(打击乐器:鼓、小镲、水镲、锣、木鱼、碰铃、双响筒)
(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产生“我想学”的欲望)
(二)主动探讨,巧妙点拨
1、游戏:“找朋友”。

2、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音乐找朋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生看课件,看自己手中的乐器,展开讨论,提出问题。

(用卡通画制作的课件分别出示四类乐器的动画、音效。


(学生在游戏中辨认了各种乐器。


3、教师及时解说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4、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语言来描绘声音或用手中纸笔画出声音,表现乐器声音的特点。

生会用不同的答案,如木鱼的声音,有的讲象水珠落在石头上的声音,有的用……或用^^^^^来表现。

(师不断鼓励,启发学生想象。


(三)巧做伴奏,寓教于乐
为歌曲“凤阳花鼓”做伴奏。

(四)指导欣赏,表现自我
1、师播放音乐片断问:“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生初听片断,回答问题。

2、师播放鸭子走路的片断和快板部分,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

问: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教师不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集体表演。

4、师播放全曲,同时播放多媒体动画。

(小组讨论)
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听全曲,听、看、想象故事,编故事。

(充分利用多媒体把难理解的音乐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音乐形象,用的是哪种乐器?乐曲的音响变化和力度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5、师出示音乐片断。

现在请你们两人一组用手掌模拟小镲,表现出“鸭子吵架”的情景。

6、创编音乐小品《小鸭子玩耍》
分组表演:两组模仿敲击(两人敲鼓、镲);二组边唱边表演。

(抓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好胜心。


7、鼓励学生给乐曲起名,学生讨论后,师解释“拌嘴”的意思。

生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五)融入生活,拓展教学
师:打击乐刚刚描绘的是鸭子,你们再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以及长短不同的
节奏试试还可以用这些乐器描绘出我们生活的哪些音响呢?
生分组敲击讨论,描绘生活中的一个片断。

有的用三角铁在四周循环敲击,发出长而回旋的声音,模仿闹钟;有的用镲、沙球、碰铃模仿妈妈在厨房里烧饭的声响。

(六)小结本课,课堂延伸
1、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的民族打击乐,还用它们模仿了各种声音,现在让我们欣赏民族打击乐表演。

问: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的民族乐器还有许多,美妙的民族乐曲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让中国人所惊叹,它正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爱乐者为之倾倒。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女子十二乐坊》。

学生动作模仿表演。

课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音乐!
(七)下课,听音乐出教室。

七、教学反思:
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教学活动离不开音乐听觉实践。

,这堂音乐课,从听入手、从感性入手,从感受入手,以聆听、欣赏、鉴赏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较好。

2、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这堂音乐课从情入手,从情境入手,从情感入手,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3、注意了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采用综合式的教学课型,避免欣赏单一的课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变成“我要学”。

4、创设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抓住学生心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纽带和桥梁,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强、信息量大、等等优点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教学效果卓著。

李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