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5 杜甫诗三首1.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理想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被誉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传世。
2.白话知识梳理(1)通假字荡胸生曾.云(通“层”,层层。
)(2)古今异义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
)一男附.书至(古义:捎,寄;今义:附加,附带。
)室中更.无人(古义:再;今义:更加,更换。
)天明登前途..(古义:前方的路途;今义:前方的光景,比喻义。
)(3)词类活用造化钟.神秀(名词用做动词,聚集。
)浑欲不胜簪.(名词用做动词,插簪。
)二男新.战死(描述词用做副词,比来。
)听妇前.致词(名词用做动词,走上前。
)3.主题解说《望岳》:赞誉了泰山宏伟的气势,奇异秀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誓欲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流露出他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春望》:经过描绘战乱后长安城的残破荒芜的景色,表达了本人在连绵的烽火中家书隔绝,期待得到亲人音讯的焦虑心情,同时也抒发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经过叙说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蒙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4.重点打破《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标题中都有“望”,两首诗是怎样表现“望”的?提示一:《望岳》全诗句句写“望”。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距离是自远而近,工夫是从朝至暮,“望”中见豪气,“望”中抒豪情。
提示二:《春望》写春天所望,视野由近而远,视野从城到山,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提示三:两诗写“望”,作用各不相反。
《望岳》写“望”中所见,抒发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春望》写战乱以后的残破景象,抒发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5.结构图解首联—远望:青未了(高大、连绵)颔联—近望:割昏晓(宏伟、建望娟秀)功岳颈联—细望:决眦(襟怀激立荡、眼界空阔)业尾联—极望:凌绝顶(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望中所见—山河在、草木深感春望中所感—花溅泪、鸟惊心时望望中所思—烽火、家书忧望中所想—白头、不胜簪国工夫:暮战差吏捉人地点:石壕村争事情:捉人导石三男戍、二男死致壕老妇哭诉孙方乳灾史媳无裙难自请服役战事紧急:急应深老妪服役:备晨炊重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一、积存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2.讲明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不不:3.填空〔1〕杜甫是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三不〞是指他写的、、;〝三吏〞〝三不〞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3〕吏呼一何怒,!〔4〕夜久语声绝,。
5.判定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充满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不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不〞中的其中一首。
〔〕6.翻译以下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
〔2〕感时花溅泪,恨不鸟惊心。
译:。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讲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咨询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形。
二、阅读阅读以下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习题精选 (新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二、文学常识填空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和《》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三、默写1.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
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造化钟.神秀()决眦.入归鸟()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五、阅读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新.战死()未去.()犹得..()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________ 戌()________ 戎()________(2)衰()________ 哀()________ 衷()________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_______”,揭示主题。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5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5姓名班级学号成绩第一部分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杜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不是和。
3.讲明以下句子中的字词。
⑴齐鲁青未了〔青未了:〕⑵造化钟神秀〔钟:〕⑶荡胸生曾云〔荡胸:〕⑷会当凌绝顶〔会当:〕⑸家书抵万金〔抵:〕⑹浑欲不胜簪〔浑:〕⑺老翁逾墙走〔逾:〕⑻吏呼一何怒〔一何:〕⑼有孙母未去〔去:〕⑽犹得备晨炊〔犹得:〕4.填写: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决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想念的诗句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一辈子哲理?6.对«春望»的明白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
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生活,期盼外出游玩的夫君早写信来。
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7.«石壕吏»中显露出的诗人感情是〔〕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楚感到悲伤。
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慨。
8.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为哪一项〔〕A、〝齐鲁青未了〞是讲泰山宽敞,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集合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讲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不,判假设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高中语文同步作业及答案:2.5杜甫诗三首(人教新课标必修3).doc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作业及答案:2.5杜甫诗三首(人教新课标必修3)5 杜甫诗三首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凋.零/尾大不掉.萧.瑟/哀猿长啸.丛.菊/流水淙.淙B.砧.板/饮鸩.止渴潦.草/穷困潦.倒朔.漠/横槊.赋诗C.千载./怨声载.道江渚./锱铢.必较明妃./杞.人忧天D.歌曲./是非曲.直和.诗/群山万壑.霜鬓./文质彬.彬答案:C解析:A项,分别读diāo/diào,xiāo/xiào,cóng/cóng;B项,分别读zhēn/zhèn,liáo/liáo,shuò/shuò;C项,分别读zǎi/zài,zhǔ/zhū,fēi/qǐ;D项,分别读qǔ/qū,hè/hè,bìn/b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 B.万里C.人事..曲中论..音书漫寂寥 D.分明怨恨答案:D解析:A项中的“百年”借指晚年,B项中的“万里”指远离故乡,C项中的“人事”指交游,均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
而D项中的“怨恨”指不满与仇恨的情绪,古今相同。
3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答案:C4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②鹳鹤追飞静③豺狼得食喧④薄云岩际宿A.①④③②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答案:B解析: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
15-16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同步检测题:杜甫诗三首
15-16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同步检
测题:杜甫诗三首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决眦( ) 老妪( )
不胜簪( )
泣幽咽( ) 邺( )城戍( ) 青未了( )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
(1)决眦入归鸟( ) (2)浑欲不胜簪( )
(3)老翁逾墙走( ) (4)犹得备晨炊( )
(5)吏呼一何怒( ) (6)死者长已矣( )
3.阅读《春望》,根据提示填空。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
(2)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3)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
4.根据你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是: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15-16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同步检测题:杜甫诗三首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2.5杜甫诗三首附答案新441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其不同类的一项()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
“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2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21.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
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如闻泣幽咽〔〕不胜簪〔〕决眦〔〕2.填空。
①«望岳»选自«________»。
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②«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
3.以下句子中加粗的词讲明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造化钟神秀〔集合〕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C.浑欲不胜簪〔纷乱〕D.二男新战死〔最近〕4.以下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样指首都的沦落,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宽敞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画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临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朝气蓬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能够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繁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一〕语段点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不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觉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那个地点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如何样的景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讲明〝感时花溅泪,恨不鸟惊心〞,讲讲你的明白得。
(2021年整理)人教版必修3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3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必修3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必修3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的全部内容。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1。
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萧.()森暮砧.()万壑.()环珮.()青冢.()朔.()漠省.()识渚.( )清潦.()倒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⑴江间波浪jiān( )天涌⑵白帝城高急暮zhēn()⑶一去紫台连shuò()漠⑷万里悲秋常zuò()客⑸艰难苦恨fán( )霜鬓3。
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
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
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4.文学常识填空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他亦被称为“”作品集有5。
请举例分析《秋兴八首(其一)》中景与情的关系答:6.“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图景,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初二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维度A 基础知识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A罥(juàn)丧(sānɡ)B黍(shǔ)豚(tún)C蕲(qǐ)浣(huàn)D坳(ào)圃(p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B 孟浩然是唐代诗人;浩然是他的号。
C 《游山西村》的作者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D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3 默写①开轩面场圃;把酒。
待到;还来就菊花。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
从今若许闲乘风;。
③;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一句可谓千古名句;用现代文翻译它的含义;并说明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游山西村》中有一句诗成为千古佳句;是那一句?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做客农家的情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过故人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7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所描写的有何不同?8说说划线的句子描写的是怎样的情景?9这首词的作者是范仲淹;结合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说说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维度C 探究应用俗话说:“吟遍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看看唐诗三百首;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诗;背一背;然后在班上组织一个诗歌朗诵会。
参考答案维度A:1 C 2B 3 ①话桑麻重阳日②衣冠简朴古风存拄杖无时夜叩门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④谁道人生无再少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什么时候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子;让广大百姓能够得以庇护并高兴。
表达了作者关心广大百姓疾苦的感情。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做客农家时;感受到乡间淳朴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热情之后的喜悦之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基础知识应用1、给加点字注音。
岱.宗()决眦.()凌.绝顶()烽.火()不胜簪.()逾.墙()邺城戍.()老妪.()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齐鲁青未了..——————⑵造化钟.神秀————⑶浑.欲不胜簪————⑷天明登前途..——————3、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
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
4、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按课文原句默写。
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⑵《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⑷《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
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
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7、按课文原句填空⑴————?齐鲁青未了。
⑵烽火连三月,————。
⑶夜久语声绝,——————。
8、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⑴三男邺城戍生活贫困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兵役苛酷课文精段赏读(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1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B .万里..悲秋常作客C .人事..音书漫寂寥D .分明怨恨..曲中论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去紫台连朔漠 C.⎩⎨⎧ 无边落木萧.萧下巫山巫峡气萧.森 D.⎩⎨⎧塞上风云接.地阴接.天莲叶无穷碧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
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首联写登高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其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诗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25《杜甫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齐鲁青未了.()决眦.()不胜簪.()逾.墙走()邺城戍.()无完裙.()老妪.()泣幽咽.().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老翁逾.墙走()(5)吏呼一何.怒()(6)三男邺城戍.()(7)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8)夜久语声绝.()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C、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4、文学知识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2)《石壕吏》一诗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以此为背景,杜甫还创作了著名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含《石壕吏》在内的“三吏”。
5、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一首。
()二、阅读训练(一)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高中语文课课通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5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暮砧(zhēn)凋伤(diāo)B. 万壑(hè)青冢(zhǒng)C. 朔漠(shuò)环珮(pèi)D. 渚清沙白(zhǔ)王嫱(qiǎng)2. 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白帝城高急暮砧砧:捣衣石。
B. 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
C.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
D. 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
4. 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1),生长明妃尚有村。
(2)江间波浪兼天涌,。
(3),分明怨恨曲中论。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百年多病独登台。
6. 填空。
杜甫,字,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所作诗篇被称为,人被称为。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 《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 《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恨别(杜甫)①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初二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部编版)一、给下列词语注音岱()眦()簪()逾()二、文学常识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和《》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三、默写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2.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
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
天明登前途,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造化钟神秀()决眦()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五、翻译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新战死()未去()犹得()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________ 戌()________ 戎()__ ______(2)衰()________ 哀()________ 衷()________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 ______5.本段文字正面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_______”,揭示主题。
六、下诗,回答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语文: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25.《杜甫诗三首》达标试题A卷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2)阴阳..割昏晓()()(3)会当凌.绝顶()3.根据要求填空。
(1)《望岳》选自《________》。
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 ____、南岳________。
(2)《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3.迁移过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A.清新自然 B.壮阔雄奇C.含蓄蕴藉 D.慷慨悲凉语文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达标试题B1.填空.(1) 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三吏》是、、。
(2) 杜甫,字,朝的伟大诗人,后人称他为,他和并称为“大李杜”。
2. 阅读理解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
语文: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5
杜甫诗三首·自学评估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齐鲁青未了②决眦③簪④逾⑤戍⑥裙⑦老妪⑧泣幽咽2.解释加粗词。
①齐鲁青未了:②造化钟神秀:③荡胸生曾云:④老翁逾墙走:⑤死者长已矣:⑥泣幽咽:⑦老妪出门看:⑧犹得备晨炊:⑨听妇前致词:⑩天明登前途:3.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 ______。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4.《石壕吏》一词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此为背景,杜甫还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含《石壕吏》在内的“三吏”。
能力提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6.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
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开放探究(一)下面这首律诗是杜甫的《蜀相》,但排列句序乱了,请作调整,再回答问题。
①长使英雄泪满襟②出师未捷身先死③两朝开济老臣心④三顾频烦天下计⑤隔叶黄鹂空好音⑥映阶碧草自春色⑦锦官城外柏森森⑧丞相祠堂何处寻1.重排后的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基础知识应用1、给加点字注音。
岱.宗()决眦.()凌.绝顶()烽.火()不胜簪.()逾.墙()邺城戍.()老妪.()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齐鲁青未了..——————⑵造化钟.神秀————⑶浑.欲不胜簪————⑷天明登前途..——————3、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
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
4、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
D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按课文原句默写。
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⑵《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⑷《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
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
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7、按课文原句填空⑴————齐鲁青未了。
⑵烽火连三月,————。
⑶夜久语声绝,——————。
8、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⑴三男邺城戍生活贫困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兵役苛酷课文精段赏读(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两句诗是诗人远望所见。
是借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齐天耸立的形象。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这两句诗是诗人细望所见。
“荡胸”即心胸摇荡,“决眦”即眼角几乎裂开,写出诗人长时间睁大眼镜观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诗人近望所见。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写。
虚实结合,写尽泰山之风韵。
D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距离由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最后顺理成章地表达了要登上顶峰俯瞰众山小的豪情。
3、有人说“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妙,你能说明理由吗————————————————————————-4、诗的最后一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豪情壮志——————————————————————————————————5、根据这首诗的描写,加上你自己的想像,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泰山,力求生动、细腻。
(50字左右)————————————————————————————————————————————————————————————————————————————————————————————————(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这一题目的意思是————————————。
2、诗中哪几联照应了题目中的“春”字————————————————————————3、诗的第一联为借景抒情,你能具体说说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吗———————————————————————————————————————————————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5、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
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
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
D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三)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解释加点的词。
⑴三男邺城戍.——-——⑵二男新.战死————⑶请.从吏夜归———⑷犹得.备晨炊——-——2、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⑴老翁逾墙走——————————————⑵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4、给第三段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5、老妇人被抓走了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6、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这是指—————和————两人发动的叛乱。
拓展阅读:(一)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诗的开头两句,点明看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独看”写妻子独自观月思亲的情景,“未解”写儿女幼稚不知思念长安的父亲。
(B)“云鬓湿”“玉臂寒”写诗人想象中月下的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以至雾湿云鬓,月寒玉臂。
(C)“倚虚幌”是说夫妻双双倚着帷幔看月,“何时”表示出妻子对这一刻的盼望之情。
(D)“双照泪痕干”是诗人想象中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情景交融,余味无穷。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借看月抒写离情,深刻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真挚感情,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B)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通过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苦,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C)诗人从妻子儿女着笔,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思念和惆怅。
(D)全诗均是想象之词,想象妻子对自己的思念,着力描写妻子“独看”思亲的情景。
4、这首诗属于唐诗中的———(体裁)。
5、古诗词中有许多借月思亲的诗句,请写出两句。
(1)——————,————————。
(2)——————————,————————。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却看妻子..愁何在 B青春..须纵酒 D却.看妻子愁何在..作伴好还乡 C白日放歌2、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作者寓居梓州,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狂喜而作。
你能具体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体现自己的“狂喜”吗————————————————————————————————————————————————————————————————————————————————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⑴剑外忽传收.蓟北——————⑵漫.卷诗书喜欲狂————————4、说说下列诗句的大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对全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B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初闻涕泪满衣裳”,突出了狂喜欲绝的感情。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给人一种不够真实的感受。
C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作返回故乡的准备,突现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D作者用“忽”、“初”、“却”、“须”等虚词结构全诗,使全诗转折自然,舒缓自如,生动活泼。
(三)江南逢李龟年①杜甫岐王宅②里寻常见,崔九堂③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①李龟年:唐开元、天宝间著名歌唱家。
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每逢节日,为人唱歌,听者都感动流泪。
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出蜀至湖南潭州(今长沙市)遇到旧识李龟年,诗即作于此时。
②岐王:睿宗第四个儿子李范。
③崔九:与玄宗关系极密切,用为秘书监。
1、诗的前二句写过去,表现李龟年——————————2、诗的后二句写————————,点明了相遇的时间:——————————,相遇的地点:——————。
3、“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又”字表明——————————————。
4、末句的“落花时节”仅仅是写景吗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还有什么深刻含义——————————————————————————————————————5、诗的末二句借景抒情,含蓄蕴藉,蕴含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我们学过的杜甫诗作中,也有这样的名句,可以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知道是那几句诗吗请写下来。
写作训练文题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应用1、dài zì líng fēng zān yú shù yù2、⑴不尽;⑵聚集;⑶简直;⑷前面的路。
3、唐,诗圣,诗史,杜工部。
4、D(A“层”应为“曾”;B“河山”应为“山河”;C“骚”应为“搔”,“剩”应为“胜”,所以应选D)5、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⑶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⑷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6、A (A项错在:《望岳》不是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而写于杜甫青年时期,即“开元盛世”时期)7、⑴岱宗夫如何⑵家书抵万金;⑶如闻泣幽咽。
8、⑴三男邺城戍——兵役苛苦;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生活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