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脑部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脑部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3) 脑实质:(图)分三部分 大脑(额、颞、顶、枕叶)、小脑、脑干 *基底节:(为脑出血好发部位)(图) 尾状核 豆状核 内囊 苍白球(可钙化)
基底节
壳核
丘脑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4)脑室系统:(图) 双侧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 侧脑室分为体部、三角区和前、后、 下角 脑室内可见脉络丛钙化
ppt课件 15
2、脑CT:病变表现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 征象 1)直接征象:主要看密度(还有其他-略) 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图)出血、钙化 等密度(图)软组织 低密度(图)水、气、坏死 混杂密度(图)以上各种混合存在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增强: 均匀强化(图) 不均匀强化 环形强化 不强化 2) 间接征象: 占位效应、脑萎缩、脑积水、颅骨改 变
ppt课件 26
(二)肿瘤的间接征象:
1、占位效应: 肿瘤及其继发脑 水肿具有占位作 用,表现为相邻 脑室和(或)脑 池、脑沟的狭窄、 变形和移位,重 者可见中线明显 移位。
ppt课件 27
2. 骨质改变: 脑膜瘤可发生骨增生和破坏(图) 垂体瘤可发生蝶鞍扩大、破坏(图)
ppt课件
28
3. 脑水肿:影像上为肿瘤周围的低密度 区,一般沿脑白质分布,很少累及脑灰 质。水肿带常以肿瘤为中心,多与正常 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扫描水肿区无 强化。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MRI :也以断层解剖为基础,解剖结
其T1WI、T2WI表现也不同。
构和形态与CT一致,但表现形式有差别,
ppt课件
14

脑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脑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 为癫痫、偏瘫、视听觉障碍、复视、头痛以及其它颅内压增 高的体征。但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且晚期出现,因此,神经 放射学检查是脑肿瘤诊断的重要工具。
• 五、脑瘤(tumors of brain)
• CT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对脑瘤的检出比较敏感,〉1.0cm病 灶,结合增强扫描,其定性诊断率达70%—80%,根据肿瘤位 置、密度、多少、毗邻关系,增强的程度和形式、形态,脑水 肿有无,钙化程度,囊变等确定其性质。
• 4、头颅平片:脑膜瘤常出现颅内压增高征和松果体钙斑移位, 对定位诊断有一定帮助。有定位乃至定性诊断价值的表现为骨 质改变、肿瘤钙化和血管压迹的增粗。骨质变化包括增生、破 坏或同时存在。
顶叶脑膜瘤
• [临床与病理]
•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前庭部分的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为良 性脑外肿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成包膜。血远丰富; 可发生囊变或出血;骨性内耳道扩大;压迫脑干和四脑室引起 脑积水。
[影像学表现]
• CT表现:
• 1.垂体微腺瘤的CT表现
• (1)垂体高度异常:垂体腺瘤40.0%~81.5%有垂体高度增加, 但是垂体正常高度(男<7mm,女<9mm)这一标准难以被普遍接受。因 为正常高度的垂体内发现微腺瘤也并不少见。
• (2)垂体内密度改变: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 迟扫描为
诊断更准确,但定性诊断有时也有困难。
• 颅内肿瘤发病情况在小儿与成人不同。婴儿及儿童期以幕下 肿瘤常见,其中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发生率较 高。成人中约70%的颅内肿瘤位于幕上,中年人最常见为胶质 瘤和脑膜瘤,老年人则最常见为脑膜瘤和转移性肿瘤。临床表 现因肿瘤类型和部位不同而各不相同。
• 等密度或高密度。因为垂体无血脑屏障,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进 得快、去得快,而肿瘤的血供不如垂体丰富,对比剂进得慢、去得也 慢。肿瘤低密度世可由肿瘤液化、坏死和纤维化所致。低密度肿瘤多 见于PRL腺瘤,而HGH腺瘤和ACTH腺瘤多为等密度。鞍内垂体腺瘤 的强化形式包括有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局限低密度、未见异常密

脑部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脑部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组织学分为: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 粒型、血管瘤型等15型。
MR表现
肿瘤:T1等或略低、T2略高信号可伴钙化、囊变等 肿瘤周围:边界光滑、锐利,有时伴瘤周水肿 占位效应: 静脉窦侵犯: 邻近颅骨改变
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临近脑膜强化 “脑膜尾征”
CT平扫
右侧额区脑膜瘤 CT平扫及增强
CT增强
右侧顶区脑膜瘤 MR平扫及增强
左侧听神经瘤CT平扫及增强
右侧听神经瘤MR
右侧听神经瘤MR
右侧听神经瘤MR
左侧听神经瘤+脑膜瘤
鉴别诊断
桥小脑astatic tumors)
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来自肺癌、乳腺癌、前列 腺癌、肾癌和绒癌等,经血行转移而来。常为多发, 易出血、坏死、囊变。
垂体正常平片
垂体瘤平片
垂体正常MRI表现
垂体瘤 CT增强扫 描
平扫
增强 垂体微腺瘤
垂体大腺瘤
垂体腺瘤
垂体微腺瘤
垂体微腺瘤
鉴别诊断
垂体脓肿 垂体癌 鞍区脑膜瘤
颅咽管瘤 女性青春期生理改变
手术病理证实:垂体脓肿 病人伴有下丘脑综合征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
起源于胚胎颅咽管残留细胞,属于良性肿瘤。儿 童多见,常位于鞍上,肿瘤分囊性和实性,囊性多 见,肿瘤多有钙化。
MRI表现 囊性病变为水样信号,壁清楚,钙化明显时,T2WI
有条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囊壁明显强化。 囊实性病变为混杂信号,实性病变有明显强化。 病变区出血时,T1WI表现为高信号。
囊性颅咽管瘤 囊实性颅咽管瘤
左侧顶区脑膜瘤 MR平扫及增强
CT平扫
CT增强
MR平扫
MR平扫T2
MR增强

脑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脑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为癫痫、偏瘫、视听觉障碍、复视、头痛以及其它颅内压增高 的体征。但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且晚期出现,因此,神经放射 学检查是脑肿瘤诊断的重要工具。
ppt课件
5
五、脑瘤(tumors of brain)表现 CT 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对脑瘤的检出比较 敏感,〉1.0cm病灶,结合增强扫描,其定性 诊断率达 70% — 80% ,根据肿瘤位置、密度、 多少、毗邻关系,增强的程度和形式、形态, 脑水肿有无,钙化程度,囊变等确定其性质。
28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平扫:(1 )肿瘤呈均匀高密度(占75%)、等或低密度, 边界清 (2)沙粒样钙化或不规则钙化 (3)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 2 、增强扫描:肿瘤 90% 均匀一致强化,10% — 15% 呈不典型 环状强化。
ppt课件
29
脑膜瘤CT平扫+强化
ppt课件
30
ppt课件
ppt课件
6
脑瘤CT平扫表现

高密度 高于脑组织密度,常见于钙化、 出血
等密度 与脑组织密度相等,常见于脑膜 瘤和其他少见肿瘤。 低密度 低于脑组织密度,绝大多数的肿 瘤。


ppt课件
7
脑瘤CT平扫表现

部位
脑膜瘤 与颅骨、大脑镰相连 转移瘤 脑周边 鞍内 垂体瘤 鞍上 颅咽管瘤 桥小脑角区 听神经瘤
(2)垂体内密度改变: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 迟扫描为
ppt课件
54
等密度或高密度。因为垂体无血脑屏障,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进 得快、去得快,而肿瘤的血供不如垂体丰富,对比剂进得慢、去得也慢。 肿瘤低密度世可由肿瘤液化、坏死和纤维化所致。鞍内垂体腺瘤的强化 形式包括有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局限低密度、未见异常密度。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影像ppt课件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影像ppt课件

【颅骨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又名外生骨疣,属软骨肿瘤,是指 在骨的表面覆以软骨帽的骨性突出物。是最常 见的骨肿瘤,有单发性及多发性两种。单发性 多见,多发性较少见。 骨软骨瘤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 和胫骨上端最为常见 ,颅骨骨软骨瘤较少见。 骨软骨瘤好发于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 X线上表现为:骨性基底和软骨盖帽两部分。
颅骨的病变比较复杂,前一段时 间注意到诸多关于颅骨的病变。
本人特总结一下关于颅骨的肿瘤 及肿瘤样变,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 助。
本文病例、图片大多来源于国内专 业书籍、杂志及论坛,仅在此表示感 谢!
颅骨肿瘤仅占骨瘤中0.8~1.8%,大多可引起头局部肿块, 按病变性质可分为三类: (一)原发性颅骨肿瘤 较少见,包括: ①良性者有:骨瘤,软骨瘤,血管瘤,板障内上皮样及皮样瘤, 板障脑膜瘤,良性巨细胞瘤及纤维瘤等。 ②恶性者有:成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脊索瘤及恶性 巨细胞瘤等。 (二)继发性颅骨肿瘤有: ①良性:脑膜瘤,颈静脉球瘤等。 ②恶性:转移癌,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骨髓瘤,白血 病,淋巴瘤,鼻咽癌及副鼻窦局部侵蚀性肿瘤等。 (三)颅骨肿瘤样病变(类肿瘤)有:嗜伊红性肉芽肿,黄色 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畸形性骨炎,颅骨硬化症,副鼻窦 粘液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脑膜囊肿,板障内骨囊肿, 颅骨膜血窦,婴儿颅骨皮质肥厚,颅骨内板增厚及石骨症等。
附病例:顶骨骨瘤
颅骨血管瘤(MRI) 血常规:白细胞4.1× 10 /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130×10 /L。 颅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内为脂肪密度CT值多为负值,常在-15~10HU之间 骨软骨瘤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为常见 ,颅骨骨软骨瘤较少见。 以硬化为主达15%~45%,以往文献以象牙惟为其特征性改变:溶骨和硬化混合存在占41%~60%。 0 cm,T1WI 以稍低信号为主,T 2WI 呈明亮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其内有低信号分隔,边缘为极低信号包膜及结节,肿块 边界清楚,Gd-DTPA 增强后见肿块向颅骨生长,并向下累及筛窦,左侧脑室受压变形,双侧脑室扩大积水,在中线侧脑室之间还有一 直径约4 cm 类似囊性肿块,与前者相连,余脑实质未见异常。 或可能与血管、淋巴管增生有关。 以硬化为主者占4.3%,混合型16% 。 4、尿崩:垂体和下丘脑组织受浸润所致,个别患儿可见蝶鞍破坏。 55%位于干骺板,再侵及骺部和干骺端 ,其中尤以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最多见。 邻近软组织信号无异常; 主要症状是持续的脊柱疼痛,呈进行性加重。 图5:颅脑CT平扫骨窗示后枕骨内外板均有增厚,局部骨质破坏,并见高密度坏死骨。 附病例:右侧额骨肉瘤 3、溶骨性改变:相对较多见,多见于急淋L1型,表现为顶骨、额骨、枕骨失去原有的三层结构,广泛的骨溶解样改变,无明显边缘, 破坏程度不同,骨密度浓淡不均。

颅脑外伤及颅脑肿瘤的影像ppt课件

颅脑外伤及颅脑肿瘤的影像ppt课件

其他常见的颅脑肿瘤包括中枢神经细胞瘤、髓母细胞 瘤、室管膜瘤等,其影像学表现各异。
输标02入题
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见于大脑半球深部,呈圆形或类圆 形占位性病变,MRI检查可见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 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01
03
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可发生于脑室内或脑 实质内,CT扫描可见肿瘤呈低密度影,MRI检查可见
颅脑肿瘤的预后因肿瘤性质、大小、 位置等因素而异。良性肿瘤预后较好, 而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总体而言,早 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
06 颅脑外伤及肿瘤的预防和 保健
如何预防颅脑外伤的发生
安全意识培养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颅 脑外伤的认知,避免参与高风
险活动。
佩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可能发生颅脑外伤的活 动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如头盔、护腕等。
颅脑外伤及颅脑肿瘤的影像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颅脑外伤概述 •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 颅脑肿瘤概述 • 颅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颅脑外伤及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 颅脑外伤及肿瘤的预防和保健
01 颅脑外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冲击 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颅脑外伤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改善交通环境
优化道路设计,提高交通法规 执行力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 率。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头部检查,及早发现 并处理可能导致颅脑外伤的潜
在问题。
如何预防颅脑肿瘤的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 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环境。
避免过度辐射
避免长时间或高强度暴露于电磁辐射、放射 线等有害辐射源。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课件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课件
组织学特性:双相模式,不同比例压缩 的双极细胞伴Rosenthal纤维,以及疏松 结构的多级细胞伴微囊变和嗜酸性颗粒/ 透明滴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肿瘤-1(WHO1级)
发生率:约占所有胶质瘤的5-6%,是儿童最常 见胶质瘤,大多数(67%)位于小脑。
年龄与性别: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0-14岁占 CNS肿瘤21%,15-19岁占16%,成人中平均22 岁,50岁少见。无性别倾向。
影像特征:界限不清肿块,水肿广泛,密度/信号不均匀 ,囊变坏死和出血多见,环形强化、结节状强化。
预后:平均生存期<1年,年龄越大预后越差。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无钙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 单发转移瘤 近期发病的脑梗死 脑脓肿 小脑星形细胞瘤鉴别:髓母细胞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小脑梗死
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肿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分级
Ⅰ级分化良好,呈良性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Ⅲ、Ⅳ级分化不良,呈恶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母细胞瘤
-II级胶质瘤表现不强化或轻微强化。 3-4级胶质瘤、 转移瘤明显强化。脑外肿瘤,如脑膜瘤、颅神经肿瘤、 垂体瘤等良性肿瘤,血供丰富,均有明显而均匀强化。
常不转移:但可以沿脑脊液或神经索播散
脑肿瘤与发病年龄
婴幼儿约占15% 儿童(10y前后)和成人(40y前后)是脑瘤两次 高发年龄段,占80%;中老年恶性肿瘤不少见 1.原发 2.继发 转移性肿瘤 多见老人,占颅内肿瘤 20%以上。以肺、乳房、皮肤、甲状腺和肾的恶 性肿瘤发生率最高。恶性淋巴瘤、骨髓血液系统 恶性肿瘤也易颅脑侵犯。

颅脑肿瘤影像诊断系统分析ppt课件

颅脑肿瘤影像诊断系统分析ppt课件

桥小脑角区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鉴别诊断
肿瘤频率 肿瘤类型 发生率(占%)
75% 8-10% 5% 2-5% 2-5% 1-2% 1% 听神经瘤 脑膜瘤 表皮样囊肿 其它N鞘瘤 血管性病变(椎基底A 扩张、A瘤畸形) 转移瘤 蛛网膜囊肿 脂肪瘤 皮样囊肿 外生型小脑脑干星形细胞瘤 脊索瘤
常见肿瘤
不常见肿瘤
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
原发性肿瘤的占位效应相对于病变本身并不明 显(浸润性生长) 转移瘤或脑外肿瘤占位效应更明显(膨胀性生 长为主)
CNS肿瘤的发病率
胶质瘤 转移瘤 非胶质肿瘤
颅内肿瘤年龄的分布
2岁以下:脉络丛乳头状瘤、间 变性星形细胞瘤、畸胎瘤。 10岁以下:髓母细胞瘤、星形 细胞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 而转移瘤非常罕见(神经母细胞 瘤)。 成人:50%为转移瘤,其次为星 形细胞瘤(低级和高级)、脑膜 瘤、少突胶质瘤、垂体瘤、神经 鞘瘤。(胶质母细胞瘤绝大多数 见于老年人)
影像特点 骨、脊膜相连 颅骨改变 脑内肿瘤 一般不连 一般不存在 脑外肿瘤 广基相连 增生或破坏
CSF间隙 蛛网膜下血管 皮质移位变形 灰、白质交界 血液供应
变小或消失 一般无移位 一般不明显 破坏 颈内动脉
常表现增宽 受压移位 明显 保留 颈外动脉
黄箭:增宽蛛网膜下腔 蓝箭:蛛网膜下腔中静脉血管
某些肿瘤CT密度较高:淋巴瘤、胶样囊 肿、髓母细胞瘤等。
钙化
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进行性视力障碍患者,鞍区 钙化性脑膜瘤
囊性或实性
区分囊性或实性肿块主要依据:形态; 液液平面;T1WI、T2WI、FLAIR序列上 为等CSF信号;弥散受限。 蛛网膜囊肿在各个序列上均与CSF等信 号,而肿瘤坏死或囊变部分不会完全与 CSF等信号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优秀课件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优秀课件

影像学表现(2) 第五节
★ MRI平扫: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 号 , T2WI 呈 不 均 一 高 信 号 , 边 界 不 清,灶周可有水肿和占位表现
★ 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
间变性 星形细胞瘤
(图)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下转移 (图)
★ 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发病高峰 年 龄 40~60 岁 。 常 发 生 于 大 脑 半 球 髓 质,以额叶、颞叶最常见
★ 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
影像学表现(1) 第五节
★ 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 边界不清。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 见,多无钙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 表现
★ CT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
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3. 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
颅内肿瘤起源 第五节
★ 颅骨、脑膜、血管、垂体、颅神经、脑 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
★ 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
颅内肿瘤分布 第五节
★ 婴儿和儿童期 ◆ 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 成人与老年人 ◆ 幕上:70%,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脑膜瘤、转移性肿瘤
2 . 颅神 经和脊 神经肿 7.鞍区肿瘤

8.局部扩展性肿瘤
3.脑膜肿瘤
9.转移性肿瘤
4 . 淋 巴 和 造 血 组 织 肿 10.未分类肿瘤 瘤
5.生殖细胞肿瘤
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平片) 第五节
★ 颅内压增高
★ 颅内肿瘤的定位征象
◆ 颅缝增宽
◆ 局限性颅骨改变
◆ 蝶鞍改变
◆ 蝶鞍改变
◆ 脑回压迹增多 ◆ 钙化
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 (CT与MRI)

脑部肿瘤的影像学PPT课件

脑部肿瘤的影像学PPT课件

• CT增强扫描50%~80%呈明显均匀或
不均匀强化,单环或多环状强化,囊变 坏死区不强化;
• MRI:1、肿瘤多呈不均匀的长T1、T2 信号,多有囊变;

2、肿瘤出血时,血肿与囊变处
可形成液平面;

3、能清晰显示内听道内的肿瘤,
以T2显示最好;

4、注射Dd-DTPA后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处不强化。
• (一)胶质瘤(glioma)
• 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属脑内肿瘤,占 颅内肿瘤40%。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枝胶 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等,最 常见者为星形细胞瘤。
• 星形细胞瘤(astracytoma):占颅内肿瘤的 30%—35%,又分为星形细胞瘤、间变型及多 形胶母三个亚型。肿瘤分级采用4级分类法, Ⅰ、Ⅱ级偏良性,Ⅲ、Ⅳ级为恶性,现在国际 上倾向于三分法:既: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 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学分型有纤维 型、原浆型、肥胖型和间变型。成人多发于大 脑半球,儿童多见于小脑。星形细胞多呈浸润 性生长,无包膜,与正常脑质分界不清,肿瘤 常有囊变,囊内有肿瘤结节,恶性者易发生坏 死和出血,血管形成不良,可见钙化。
池。较大的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 死或囊变。偶可钙化。临床表现有压迫症状, 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头痛等。 内分泌亢进的症状:泌乳素(PRL)腺瘤出现 闭经、泌乳、生长激素(HGH)腺瘤出现肢端 肥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出现 Cushing综合征等。
[影像学表现]
• X线:平片显示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 收、破坏,鞍底下陷,偶尔可见鞍内钙化。 部分病例可见颅高压征象及颅骨增厚等。
脑膜瘤钙化
顶叶脑膜瘤
三、听神经瘤(acoustic

最新 原发性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的影像学表现 课件

最新 原发性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的影像学表现 课件

浆细胞瘤


鉴别诊断
脑膜瘤:放射状,针样新生骨形成 转移瘤:原发病史
嗜酸性肉芽肿:发病年龄小,肿块体积较小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第一部分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内容
第二部分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嗜酸性肉芽肿


概述
属于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中的肿瘤样病变,是一种以组织细胞突发性非肿瘤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鉴别诊断
颅骨血管瘤:膨胀性骨质破坏,高密度的骨针排列,明显强化 转移性颅骨肿瘤:以溶骨表现居多,常呈多发穿凿样、鼠咬状骨质破坏,或 呈片状局限性骨质破坏。单纯成骨性转移灶较少见,有时可见混合性转移灶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常见于20岁以下,偏心、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病变区,
围骨质无硬化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T1WI信号改变明显

骨质破坏区及软组织肿块的边界均较清楚,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常受侵,


影像学表现
浆细胞瘤
颅骨破坏后在肿瘤内部其原始骨板的轮廓仍然可以分辨 其信号与脑实质相比, 这可能与肿瘤内出血和坏死的程度有关 MR增强明显强化,常均匀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液-液平面
嗜酸性肉芽肿:发病年龄小,单发或多发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可见残留骨 块,伴或不伴骨质硬化
第一部分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内容
第二部分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浆细胞瘤
概述
起源于骨髓的一种原发性的和全身性的恶性肿瘤,来源于B淋巴细胞,具有 向浆细胞分化的性质 单发者少见,约占浆细胞瘤的3 % ~5%,发病率较骨肉瘤高

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广泛,血脑屏障受损重,肿瘤T1加权呈混杂信 号,以低信号为主,间杂更低、更高信号,T2
加权混杂性高信号,肿瘤坏死灶和灶周水肿信
号,强化明显,坏死灶不强化。恶性度越高,
T1和T2值越长,囊壁和壁结节强化愈明显。

-
29
三脑室后部胶 质瘤
-
30
右颞恶 性星形 细胞瘤
(VI级)
-
31
多形 胶质 母细 胞瘤

-
15
影像学表现
• 1.颅骨平片:主要观察颅高压和肿瘤定位征。 • 2.CT表现: • (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平扫多为脑内边
界较清的低密度灶,可见斑点状高密度钙化灶, 瘤周水肿轻,占位效应轻,病灶轻微强化或不 强化。
-
16
平扫
左额叶良性 星形细胞瘤
增强扫描
-
17
-
18
-
19
-
20
-
-
26
恶性胶质瘤CT表现
-
27
-
28
• 3.MR表现:
• (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T1加权呈低信号,
T2加权呈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由于血脑屏
障受损轻,水肿轻、占位效应轻,肿瘤无强化
或强化轻。
• (2)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由于肿瘤发生间
变,细胞密度及多形性增加,肿瘤血管增多以
及瘤内大片坏死、出血而占位效应明显,水肿
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天幕,少数位于脑
室内。组织学分为合体型、纤维型、过 度型、沙粒型和成血管细胞型。
-
35
• [影像学表现] • CT表现:
• 1、平扫:(1)肿瘤呈均匀高密度(占
75%)、等或低密度,边界清

脑部肿瘤的影像学课件

脑部肿瘤的影像学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影像学表现
1.颅骨平片:主要观察颅高压和肿瘤定位征。 2.CT表现: (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平扫多为脑内边
界较清的低密度灶,可见斑点状高密度钙化灶, 瘤周水肿轻,占位效应轻,病灶轻微强化或不 强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肿瘤内出血:T1、T2可均为高信 号。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瘤MRI表现
肿瘤内的钙化均无信号。 信号均匀不伴水肿常提示良性;信号
不均匀伴水肿常提示恶性。 增强规律同CT。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瘤CT平扫表现
高密度 高于脑组织密度,常见于钙化、 出血
等密度 与脑组织密度相等,常见于脑膜 瘤和其他少见肿瘤。
低密度 低于脑组织密度,绝大多数的肿 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R表现: 1、平扫:脑膜瘤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
号,在T2WI呈高信号,少数呈等或稍低 信号;脑膜瘤附近脑皮质和脑白质内移; 脑瘤周围水肿可有或无;肿瘤周围见包 膜呈环形低信号; 2、增强扫描呈中度以上强化,邻近脑膜 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脑瘤(tumors of brain)
CT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对脑瘤的检出比较敏 感,〉1.0cm病灶,结合增强扫描,其定性诊 断率达70%—80%,根据肿瘤位置、密度、 多少、毗邻关系,增强的程度和形式、形态, 脑水肿有无,钙化程度,囊变等确定其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酸性肉芽肿:发病年龄小,单发或多发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可见残留骨 块,伴或不伴骨质硬化
内容
第一部分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浆细胞瘤
➢ 概述
起源于骨髓的一种原发性的和全身性的恶性肿瘤,来源于B淋巴细胞,具有 向浆细胞分化的性质 单发者少见,约占浆细胞瘤的3 % ~5%,发病率较骨肉瘤高 通常在40~50岁以后发病,少见于30岁以前,不见青春期以前 诊断为单发者需除外系统性多发性骨髓瘤,且常有如下特点: 非肿瘤部位的骨穿刺往往不见异型浆细胞 血中M蛋白不高 尿本-周蛋白阴性
➢ 临床表现
小者无症状,表皮正常
大者头皮下肿块隆起,周围血管可怒张,因肿瘤影响骨膜可有轻微头痛
少数肿瘤突入颅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及局限性神经症状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 影像学表现
血管瘤
CT
均表现为高、低混杂密度
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边界清晰
高密度的骨针排列具有特征性,表浅者骨针与颅骨表面垂直,深部骨针呈蜂 窝状或放射状排列(栅栏样改变)
颅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优秀课件
病例1
➢ 男,15岁,突发头痛呕吐10余天
病例2
➢ 患者,女,14岁,双侧枕骨无痛性多发肿块2年余
概述
➢ 流行病学:仅占骨肿瘤的0.8~1.8%,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也可发生于颅 骨任何部位 ➢ 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或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和 肿瘤样病变) ➢ 生长方式:外生型、内生型、混合生长型,多于局部形成肿块 ➢ 临床表现:颅骨肿块、肿瘤向颅内生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局部压迫症状
其信号与脑实质相比, 这可能与肿瘤内出血和坏死的程度有关
MR增强明显强化,常均匀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浆细胞瘤
➢ 鉴别诊断
脑膜瘤:放射状,针样新生骨形成 转移瘤:原发病史 嗜酸性肉芽肿:发病年龄小,肿块体积较小
内容
第一部分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 影像学表现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CT:
常见骨质增生而少见膨胀性改变或溶骨性破坏,呈膨胀性改变可有完整或不 完整的骨性包壳,病灶内可有不规则的钙化
颅板内外侧均可见放射状,针样新生骨形成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MRI: 广泛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形成,内外板膨胀,可见放射状骨针,边界清楚 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较均匀强化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 影像学表现
浆细胞瘤
颅骨骨质破坏,被软组织填充,且可突破内外板形成双凸状软组织肿块,周 围骨质无硬化
骨质破坏区及软组织肿块的边界均较清楚,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常受侵, T1WI信号改变明显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 影像学表现
浆细胞瘤
颅骨破坏后在肿瘤内部其原始骨板的轮廓仍然可以分辨
局限性以内板增生硬化为主,弥漫性则以内外板及板障均受累
骨质增生以外板为主时,可呈层状或放射状骨针,但骨针较短
常有增粗的血管沟和颅内压升高等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 概述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发生在颅骨硬膜外的脑膜瘤定义为颅骨内硬膜外脑膜瘤
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残留于硬膜外组织内的蛛网膜细胞
➢ 诊断标准
肿瘤具有脑膜瘤的病理特征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 概述
嗜酸性肉芽肿
属于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中的肿瘤样病变,是一种以组织细胞突发性非肿瘤 样增生为特点的溶骨性病变,额、顶骨多发。 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之一
嗜伊红肉芽肿发病原因不明。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病理分为增殖期、肉芽期、黄色肿块期、纤维化期
对放射治疗效果较好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嗜酸性肉芽肿
➢ 影像学表现 CT
颅骨破坏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穿凿性改变,边缘清晰 若颅骨内板和外板的破坏范围不一致,表现为“双边”征 颅骨破坏不完全时留有高密度死骨,典型者表现为"钮扣征“ CT下可见单发或多发颅骨破坏伴或不伴有软组织肿块,颅骨破 坏区内可有残留小骨片,破坏边缘清晰或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硬化
MRI:T1WI等、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稍高信号,
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明显强化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嗜酸性肉芽肿
病灶位于硬膜外及颅骨内
脑组织、蛛网膜及硬膜均未受累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多较轻微,主要为头晕不适,易被忽视 当肿瘤体积逐渐增大,造成颅内压增高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 模糊等颅内高压症状 引起颅内高压的原因主要是颅骨的增厚及硬脑膜窦的阻塞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 鉴别诊断
颅骨血管瘤:膨胀性骨质破坏,高密度的骨针排列,明显强化 转移性颅骨肿瘤:以溶骨表现居多,常呈多发穿凿样、鼠咬状骨质破坏,或 呈片状局限性骨质破坏。单纯成骨性转移灶较少见,有时可见混合性转移灶
动脉瘤样骨囊肿:常见于20岁以下,偏心、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病变区, 液-液平面
概述
➢ 分类
成人以骨瘤最多见,儿童则以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最多见 ➢ 影像学方法:X线、CT、MRI
内容
第一部分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恶性颅骨肿瘤
第二部分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 概述
血管瘤
系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构成的错构样新生物
占所有骨肿瘤的0.2%
可发生于颅骨各部位,以额骨最常见,其次为顶骨、枕骨和眼眶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 影像学表现
血管瘤
MRI
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稍高信号
周围脂肪界面清晰,增强后无骨针区域明显均匀强化
原发性良性颅骨肿瘤
血管瘤
➢ 鉴别诊断
成骨肉瘤:持续性局部钝痛,很快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痛
骨纤维异常增埴症:儿童及青少年多件,磨玻璃样改变
脑膜瘤:颅骨增生硬化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
➢ 临床表现
早期常有低热,乏力,血象中白细胞增高,嗜伊红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 沉加快
颅部有局限性隆起,有疼痛及压痛,内板破者肿块可有搏动
原发性颅骨肿瘤样病变
➢ 影像学表现
嗜酸性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肿
X线
局限性多发或单发颅骨全层破坏缺损
边缘不整齐呈“地图状”
周围无硬化及骨膜反应,向颅内侵犯者可见头皮下有软组织肿块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