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欣赏

合集下载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侗族大歌的传承 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开展侗族大歌的抢救、挖掘和研究工作,对流传下来的曲目进行 整理和保护 此外,一些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工作中,通过举办各种活 动和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侗族大歌
非遗介绍之侗 族大歌
XXXXX
目录
引言
侗族大歌的起源与发展
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侗族大歌的传播与影响
侗族大歌的未来发展
侗族大歌的特点 结语 结语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中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引言
侗族大歌,又被称为"侗族大合唱",是中国 侗族民间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 自然和声的民间歌唱形式。它在2009年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重要代表之一。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音乐风 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 们去了解和欣赏
丰富的曲目:侗族大歌的曲目丰富多 样,包括劳动歌曲、情歌、叙事歌曲 等多种类型,反映了侗族人民生活的 各个方面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 化现象。它承载了侗族人民的历史、信仰、 习俗、艺术等方面的信息,是侗族文化的重 要载体。通过侗族大歌,我们可以了解到侗 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 方面的内容。同时,侗族大歌也是侗族人民 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他们生 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完整版)侗族大歌

(完整版)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基本介绍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侗族大歌历史上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4县,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含今黎平县永从三龙、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小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为"六洞"、"九洞"、"十洞"、"四脚牛"、"千三"、"二千九"等。

贵州榕江和广西三江的部分村寨则属于大歌流传的边缘地区。

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有《蝉之歌》、《大山真美好》、《装呆傻》、《松鼠歌》等。

侗族有三大宝--鼓楼、大歌、风雨桥。

民族文艺方面,侗乡一向被誉为"民歌之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夜"之古风,其民间音乐以大歌、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曲最受人喜爱。

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

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

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

侗族歌曲最好听的十首

侗族歌曲最好听的十首

侗族歌曲最好听的十首
1.《大山真美好》:这首歌曲展现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旋律优美,词意深情,是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2.《蝉歌》:这首歌曲通过模仿大自然蝉鸣鸟叫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是侗族音乐中非常有特色的曲目之一。

3.《相会风雨桥》:这首歌曲以风雨桥为背景,描绘了侗族人民在桥上相会的场景,曲调婉转悠扬,情感真挚动人。

4.《月夜愁》:这首歌曲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旋律幽美,情感深沉,让人感受到侗族人民深厚的情感世界。

5.《梦回侗乡》:这首歌曲以侗族美丽的风景和独特文化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回到侗乡的场景,旋律欢快,意境优美。

6.《唱歌的杉树》:这首歌曲以杉树为比喻,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旋律轻快,节奏明朗。

7.《侗家人的风采》:这首歌曲展现了侗族人民的自信和自豪,旋律雄壮有力,表现出侗家人的豪迈和激情。

8.《山水有情》:这首歌曲描绘了侗族山水间的美丽景色,旋律舒缓悠扬,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9.《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旋律柔和动人,情感真挚感人。

10.《侗族大团圆》:这首歌曲以侗族传统节日为背景,表达了侗族人民团结和睦、欢快祥和的美好愿景,旋律热闹喜庆。

贵州侗族大歌

贵州侗族大歌

贵州侗族大歌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引言:贵州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群体,以其丰富的文化艺术而闻名。

其中,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传统音乐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口头传统艺术。

本文将介绍贵州侗族大歌的背景、特点以及传承与发展情况。

一、贵州侗族大歌的背景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作的一种音乐形式。

侗族大歌以自然界为题材,并取材于农田劳动、生育、婚嫁、祭祀等社会活动,是侗族人民表达情感和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

二、贵州侗族大歌的特点1. 音乐风格独特贵州侗族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音乐风格独特,既有悠扬的旋律,又有独特的音调和节奏。

传统上,侗族大歌是通过口传和耳闻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因此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和地域特点。

2. 多样的演唱形式贵州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多样。

除了常见的独唱外,还有合唱、对唱等形式。

合唱形式中,通常由一名主唱带领,其他人以和声的方式参与演唱;对唱形式中,两位歌手交替演唱。

3. 歌词丰富侗族大歌的歌词通常是由侗族人民自己创作而成的,以侗族方言演唱。

歌词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风貌。

歌词中常常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贵州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1. 传承的困境与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

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着语言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和冲击。

在城市化进程中,年轻一代往往离开农村,接受现代教育,从而导致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

2. 传承的重要性然而,侗族大歌作为贵州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传承侗族大歌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侗族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丰富和拓展中国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3. 传承与发展的措施为了促进贵州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侗族文化的宣传推广,加强相关教育培训,提供适当的场所和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和传承侗族大歌。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侗族大歌》以听思开篇,以悟辨铺陈高一年级(1课时)01 设计理念Design concept立足单元整体视角本教学设计牢牢抓住“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主题,以“侗族大歌”这个少数民族民歌体裁为核心,从“侗族大歌知识回顾”、“侗族大歌与自然”、“侗族大歌与社会”、“升华”四个教学环节入手和学生一起了解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侗族大歌与自然的关系、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理解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侗族大歌发自内心的兴趣,树立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02Textbook analysis《蝉之歌》侗族大歌中声音大歌的经典代表作品,是一首无指挥、无伴奏的合唱歌曲。

侗族人民通过模仿蝉鸣声,将内心复杂多样的情绪表达在歌声里。

侗族大歌的横向曲式结构扩展方式严谨而完整,一枚侗族大歌包含若干角,每一角又分为起顿、更夺、拉嗓子三个部分。

《蝉之歌》共有三角,其多声部织体进行方式为支声复调、拖腔式主调。

散紧结合、灵活多变是其节奏的重要特点。

其演唱采用原生态唱法,声音质朴自然,清澈纯净。

03 学情分析Analysis of situation过往体验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过歌曲《迷人的火塘》、《布谷催春》,对侗族及其风俗文化、侗族大歌的风格特征有了一定的认知。

通过义务教育段的音乐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演唱形式、民歌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已具备演唱多声部作品的能力。

高中阶段音乐鉴赏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体验、感受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同时,探究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成因及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文化理解力。

04 教学目标Teaching goal立足单元整体视角A.对侗族大歌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的感知辨别能力;能辨识侗族大歌的演唱方法、节奏特点、多声部进行特点、结构特点。

B.在学唱、体验侗族大歌的过程中,提高音准能力、演唱能力、多声部训练能力及对侗族大歌的音乐表现能力。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简介侗族大歌(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起源《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合唱形式标准西文译名为 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花城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嘎吉哟(侗族 大歌)_课件1

花城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嘎吉哟(侗族 大歌)_课件1

作品赏析
“起顿”是一段大歌开始的第一句,由领唱者 演唱,篇幅不长,音乐上也不完整,只起引入的作 用。“更夺”是一段中的歌词叙述部分,由歌队全 体成员加入合唱,跟所有的声音大歌一样,这首歌 这部分也比较简单。“拉所”是一段中由象声词或 其他衬词构成的尾腔部分,在声音大歌里尤为重要, 这首歌这部分模拟蝉鸣,非常形象。
作品赏析
全首歌共分三段,每段仅两句,其余为衬词。 第一段以河水流淌起兴,表现了少女由河水引 发的心思:小河水啊你不停地流,把妹妹的心 也带走了——带到情哥身边去了。
作品赏析
第二段点明主题或寓意:树上秋蝉从早到晚 叫啊叫,它如同妹妹想哥,心里涌起一阵又一 阵浪潮。使人们联想到秋蝉一声声的叫声,都 是妹妹想哥不成,心又跌入谷底, 最后一句说情哥“好像板上了铁锁”,给听众 留下遐想的无限空间。
作品赏析
全首歌在音乐彤态上具典型的侗族大歌艺术特 点。全曲羽调式,由三段短歌组合而成,每段大致 又分为“起顿”(开始时具有起腔性质的独唱部分)、 “更夺”(合唱的中间部分)与“拉所”(“拉嗓 子”,合唱的尾腔部分)三个部分。
作品赏析
各段之间,均为变唱关系。最后一段“尾 歌”,大部分是比较固定的虚词,如“干咧宁 久”、“该呀咧呃久”等,人们~听到这里就知 道这首大歌将要结束。
课后活动
学唱《嘎吉哟(侗族大歌)》
嘎吉哟(侗族大歌)
嘎吉哟
“大歌”,侗语称“嘎老”。“啊”就是歌, “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贵州侗族大歌一 一声音歌,是西南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中最精彩 的一种。
侗族人民善于运用人声的潜力,模仿大自然 的各种音响。有的描绘小河流水的情态、有的模 仿山羊跳跃的形象。《嘎吉哟》是一首模仿蝉虫 鸣叫的二声部合唱。

侗族大歌乐声的描写

侗族大歌乐声的描写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以
其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幽雅优美著称
于世。

侗族大歌的乐声非常独特,高、中、低音浑为一体,
音域宽广,声音柔和细腻,旋律优美动人。

在演唱时,通常
由一个领唱者引领整个团队,其他人则以和声的方式进行伴唱,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

侗族大歌的乐声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时而高昂激越,如同
山间的溪流,清澈明亮;时而低沉婉转,如同林间的风声,
轻柔细腻。

在演唱过程中,还可以听到虫鸣鸟叫,山谷回响
的声音,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

侗族大歌的乐声不仅让人陶醉,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演唱者们全情投入时,他们的歌声仿佛可以穿透听众的心灵,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都
可以通过侗族大歌的乐声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宣泄。

总的来说,侗族大歌的乐声是一种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
音乐形式,它不仅传达了侗族人民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也为我们展示了人类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

探析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

探析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

探析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非常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探析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

一、音乐形式丰富多彩,表现奇特侗族大歌的音乐形式相当丰富多彩,有“竹筒打击乐”、“板杖团”、“夜郎锣鼓”等多种乐器的伴奏,有长、短、快、慢等多种节奏形式。

同时,在演唱形式上也十分丰富,在侗族大歌演唱中,常常出现腰摇、手舞、鼓捶、跳跃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得侗族大歌的表演极为活泼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二、歌词闪亮夺目,情感真挚侗族大歌的歌词不仅表达了侗族人民的生活哲学和民族情感,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侗族大歌的歌词常常以环境、人物、情感等为题材,表现出侗族人民深厚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同时,侗族大歌的歌词也带有悲壮和英雄主义色彩,如《竹子吟》《卡姆祖贡》等,体现了侗族人民存在的困境与奋斗精神。

三、演唱技巧高超,人声巧妙合奏侗族大歌的演唱技巧非常高超,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声韵美。

演唱者常常用特殊的喉音、尖音和低音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天赋的音乐才华。

此外,侗族大歌的人声合唱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们协调配合,各自发挥所长,形成完美的音乐效果,使演唱更加具有震撼力。

四、传承不衰,历久弥新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传统代表之一,自古至今,依然保留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艺术魅力。

侗族人民把演唱侗族大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民族标识,深深地融入到侗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成为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总之,探析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可以看出侗族大歌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在侗族人民的传承发展中,侗族大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断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侗族大歌始终以其独特的演唱和表达方式,诠释了侗族人民深厚的内心情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

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

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少数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象征着侗族文化的一种演唱形式。

侗族大歌起源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乐谱,也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传统乐曲。

在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其中包括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具有深刻的文化、宗教和历史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侗族的历史发展,也把侗族的文化传承给后代。

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非常独特,有不同的声音、节奏和音色。

大歌的内容主要包括宗教内容、农民的日常生活、传说以及其他主题。

演唱者通常会用特定的音色和节奏来表达内容,来帮助观众理解歌曲。

侗族大歌演唱者通常会用多种歌唱形式来演唱,最常用的是四声曲(four-tone songs)和五声曲(five-tone songs)。

四声曲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歌声,发音有规律的抑扬顿挫,令人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五声曲由五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歌声,发音更加复杂,笔者认为五声曲演唱者更加技巧,运用把握歌唱技巧的能力更强,令观众对歌曲的深刻理解更加深入。

侗族大歌演唱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嗓音,也需要掌握节奏感和唱腔特点,以便能够把歌曲传达给观众。

演唱者在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要注意大歌声音的保持、节奏的连贯性、节奏的特点等等,以达到歌曲的最佳表现。

此外,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还要传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及对文化传统的尊重等,让观众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侗族的文化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其文化遗产也被世界誉为有价值的宝藏。

在维护中国少数民族及文化遗产方面,每一个侗族人应有责任及义务,让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统一它的精神,保留它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世。

侗族大歌的赏析

侗族大歌的赏析

侗族大歌的赏析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今天店铺将为您简要地介绍一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来源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

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

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

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

更为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举行对歌比赛活动。

那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侗族大歌的分类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

其中的嘎听是最精华的部分。

嘎听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

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嘎嘛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嘎吉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别和年龄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等种类。

随着时代的变迁,侗家歌师们为丰富大歌的内容和种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创作出许多歌唱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混声大歌。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侗族以“饭养身,歌养心”作为生活信条,唱歌是侗族人交往的媒价和特有的风俗,又是侗族文化传承的方式。

侗寨中的歌队及歌队中的歌师,是侗歌的组织者和传承人,唱侗歌是侗族个体获得族群认同的最终方式。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为声音宏大的歌,它本是侗族多声歌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在鼓楼正式对歌时唱的一种多声部的歌,由于“鼓楼”是侗族村寨的象征,而侗族大歌又贯穿于鼓楼对歌的始终,侗族人便把“嘎老”视为多声部歌的总称,即称“侗族大歌”。

主要流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侗族聚居核心区以及锦屏、天柱、镇远、剑河等地,流传面积1000公里,人口20万。

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

嘎听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

嘎嘛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嘎吉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作为传统“口碑”样式,侗族大歌涉及历史传说、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咏唱风物等,大歌的歌词均是韵文体,讲究腰韵、内韵和脚韵之间的联系和押韵。

侗族大歌多以村和房族为单位组建歌队,并作为侗族传统文化的活态见证,是侗族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

“口传心授”和“集体展演”的特殊方式,维护了其口传文化在当代延续,同时又是维系当代不同辈分侗族人的重要纽带,是侗族人共同认同的族群文化标志。

侗族大歌来源久远,宋代,侗族大歌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长歌闭目”的情景,这就是当时演唱侗族大歌的真实记录。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侗族是歌的民族,侗歌是民族的歌。

侗族以前没有文字,歌就是民族的历史。

正因为如此,侗族人民现实生活中,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歌。

歌是恋爱的媒介、婚姻的纽带、节日的装点、劳作的调节,同时也是悲哀的慰籍,总之,歌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特别是侗族大歌的多声音乐,和谐而优美、亲切而自然,犹如一曲人与山水的和音,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侗族大歌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而且成绩斐然,但从声乐演唱角度研究的却尚未见到,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由于工作的需要,本人曾对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作过一下思考,现整理成篇发表,权作引玉之砖,敬请同行专家赐教。

一、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侗族大歌多为合唱及男女声合唱。

按音色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与童声大歌三类。

后为适应舞台演出,增加了男女混声合唱形式。

高音部一般由两歌手轮流领唱,低音部由众人和唱,均用真声,男声沉着深厚,女声清纯亮丽,童声稚气娇嫩,各具特色。

它是一种一领众和的由高低声部谐和演唱的合唱形式,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范畴。

大歌演唱时,领唱者先领唱一至二句,然后众人随声合唱,当地人称之合声,合声有和声的因素,也有对位的成分,声音谐和明亮、音色多变,十分动听,其演唱独具一格:1、演唱的语言特点民歌的音乐语言是从生活语言音调中提炼出来的。

它对音乐旋律的的构成,尤其对民间音乐的色彩、发声、歌唱都有着巨大影响。

启蒙运动杰出思想家、哲学家、音乐家卢梭认为:“音乐不仅可以模仿自然,更重要的是模仿人类的语言。

语言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最有力的手段,模仿语言的旋律比语言本身大一倍的力量影响人的情感和心灵。

”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一个单独部分,分南北两种方言,侗族大歌分布地即属南部方言区。

侗族的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能够细致、准确地表述生活和历史的各个方面。

侗族大歌的歌词是侗族语言的结晶,因而颇富魅力,但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据侗族专家介绍,侗族大歌的歌词不仅押韵,而且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要求符合声调。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演唱特点和形式美特征。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一种特殊的歌唱形式,常常在他们的节日、婚礼、葬礼等重要场合中演唱。

它不仅富有动听的旋律和悠扬的音色,更重要的是通过歌词来表达侗族人民的情感、价值观和思想。

一、演唱特点:1.喉音唱法:侗族大歌以喉音为基础,具有浑厚悠长的音色。

演唱者通过空气的震动,使声带发声时发出喉音,音色独特,深情凝重,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2.多声部对唱:侗族大歌通常由多个音部组成,每个音部有各自的旋律和歌词。

演唱者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旋律的安排,进行分工合作,形成和谐且富有层次感的对唱效果。

多声部的对唱使侗族大歌的演唱更加丰富多样,使人们更易于感受到歌曲中情绪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

3.唱词韵律丰富:侗族大歌的歌词通常采用侗文,其文字简洁、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歌词中经常使用寓言、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演唱时,重复的节奏和叠词句的运用使整个歌曲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形式美特征:1.随节拍变化的旋律:侗族大歌的旋律多变,多以2/4拍或4/4拍为基础,旋律线条流畅,富有变化。

在演唱中,歌者会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和歌词的表达需求,适度地在节奏上加以自由处理,形成乐音的呼应和共振,使整个歌曲语调畅快,旋律丰富多样。

2.舞动的身段:侗族大歌的演唱往往伴随着热烈而激情的舞蹈。

演唱者在歌唱时通过身体的动作、肢体的舞蹈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舞蹈动作多为表现力强烈的跳跃、旋转和拍打,配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表达,形成视听上的艺术效果。

3.团队合作意识:侗族大歌的演唱是集体参与的。

在侗族社区中,每个人都参与到大歌的演唱中,不分年龄、性别、职务等差别。

在演唱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演唱者们手拉手、齐声歌唱,以团结的力量传达出侗族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布谷催春

布谷催春

尾腔部分

“更夺”部分经过了一次反复后, 进入到“拉所”部分。“拉所”(尾 腔)部分在前面旋律的基础上,对旋 律、速度进行了变化。在即将结束歌 曲前,“和唱者”不断模仿着布谷鸟 的叫声,此起彼伏,和谐动听,音乐片段
• 模拟演唱 • 体验,感受歌曲多声部的演 唱特点 • 表现出布谷鸟此起彼伏的鸟 鸣声
引子部分

“起顿”(引子)部分节奏较自 由,具有散拍子的特点。第一句由 “歌首”(领唱)演唱,随后“和唱 者” (应和领唱的人)以齐唱形式在 “歌首”旋律下方演唱,与“歌首” 形成两个声部。“歌首”始终在高声 部演唱,“和唱者”始终在低声部演 唱,二声部先后交替,且各自演唱不 同的旋律。
中间部分
实践与创造
• 欣赏《布谷催春》,说说领唱与合唱 声部的旋律特点。 • 思考侗族大歌属于哪种图形类型。 • a.几条旋律平行进行。 • b.几条旋律时分时合,旋律既有重合, 也有分支进行。 • 说说你的判断。
行歌坐夜
布谷催春 行歌坐夜
侗族大歌
侗族介绍
• 侗族多居住在贵 州、湖南、广西三省 的毗邻地区。侗族人 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 民族,在演唱多声部 民歌方面,有着十分 悠久的历史。按照体 制及社会功用分类, 侗族民歌有大歌、踩 堂歌、拦路歌和花歌 几大类。
《侗族大歌》简介
• 《侗族大歌》,起源于 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 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 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 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 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 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 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 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 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 律”。
• 歌曲进入“更夺”(中间部分)后,开始有 明显的节拍感,主旋律由“和唱”声部担当,仍 以齐唱形式演唱。“歌首”不时插入几个短句, 并始终在“和唱”声部旋律上方作装饰性演唱。 而后歌曲的速度又变得自由,进入侗族大歌独特 的“拉嗓子”(低音持续)部分,持续不断的长 音在同一音高上和唱,表现出演唱者们高超的演 唱技巧和美妙的歌喉,与“歌首”声部形成了侗 族大歌特有的和声效果。歌唱中不时插入模仿布 谷鸣叫的声音,与歌声相映成趣,表现出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融。

小学音乐:小山羊

小学音乐:小山羊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第二首乐曲《天山之春》。对作品背景情况做介绍:本作品原为乌斯满江和喻礼纯合作的热瓦普独奏曲,1961年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后广为流传。
2、复听,学生讨论演奏乐器: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春天到来的情景。聆听的过程中同桌俩互相讨论一下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播放录音《天山之春》)。
教师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对侗族大歌的有关常识作介绍。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大胆的理解作品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知识面。
教师不失时机地参与交流和引导,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通过试唱,让学生亲自进一步感受侗族大歌无伴奏合唱的魅力,学生兴趣浓,印象深。
三、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1、初听:
师:你们听!(师播放维吾尔族器乐曲《天山之春》)。这首音乐与上一首有何不同?
为音乐创编舞蹈培养了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在课外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五、小结
同学们,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搜集听赏相关的民族音乐,并能细细品味其魅力和内涵。
六、教学反思
本 课,着重欣赏歌曲并从中体会乐器演奏和歌唱的动感,通过欣赏,大家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表演风格,如器乐,对侗族儿歌的欣赏上,部分学生显得兴趣不高,可能觉 得歌曲不够长,但是经过对照课本欣赏时,大家也找到了这首歌的乐趣,那就是歌词的形象俏皮;在欣赏琵琶独奏中,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乐器,因为演奏出来的音 色多样,表现出来的情绪也多样,因此受到学生喜爱。
师:“这首乐曲可真好听,而且演奏的乐器还很特别,是什么乐器啊?”
3、介绍演奏乐器:琵琶。(琵琶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曲颈,半梨形音箱,四根弦。音色清脆柔和,演奏技巧多样,表现力极为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侗歌曲欣赏
授课教师:邹小芹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 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 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 民间合唱音乐。
侗族大歌历史上分布在整个 侗族南部方言区,其中心区域 在黎平县南部及从江县北部、 以及榕江县车江、宰麻一带。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 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 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 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 上来进行演唱,参加演唱的人 越多,效果越好。
曾随国家及演出团体出访北美、欧 洲、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地区演出。 受到媒体和广大观众、听众的关注与 好评。
阿幼朵简介
1999年,阿幼朵在贵州省 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 举夺得金奖。又在国家民委组 织的新世纪民间歌手选拔赛中 赢得贵州赛区第一名。现已成 为当今中国歌坛极受欢迎的青 年歌唱家。
2005年1月参加了维也纳中 国新春音乐会,演唱《苗岭飞 歌》。她成为第二位走上维也 纳金色大厅的苗家人。2月,又 参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 联欢晚会。这使得阿幼朵的名 字很快传遍了中华大地千家万 户,从而得到了“苗族歌后”、 “苗族小夜莺”等名号。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 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 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 民间音乐艺术。由于侗族 大歌具备人类创作天才代 表作的突出价值,2005年 已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并作为中国“人类口头及 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候选族大歌具有的特点?
多声部、无指挥、无 伴奏是其主要特点。
侗族常用的乐器有芦
笙、木叶、弹琵琶、二 弦琴(牛腿琴)……等。
“饭养身,歌养心,”
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 话,也就是说,他们把 “歌”看成是与“饭” 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 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 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 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 化,谁掌握的歌多,谁 就是有知识的人。
侗族大歌的传承价值
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 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要为自 己的家乡而自豪、骄傲!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本民族的民歌, 并每人学唱一首。
感情升华
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侗、水、瑶、壮等民 族。这里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 舞著称。
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 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质朴无华的“古歌”、 “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 的艺术感染力。
侗族的歌大多旋律优美,曲调多样,犹如潺潺流水, 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 声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朴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演唱方 式享誉海内外。
❖ 飞歌曲调有挂丁、凯棠、湾 水三种。
苗族飞歌欣赏
❖ 歌曲:苗岭飞歌 ❖ 演唱者:阿幼朵
阿幼朵简介
姓名:阿幼朵
民族:苗族
籍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
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
阿幼朵,出生在素有“歌的世界, 舞的海洋”之称的中国贵州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一个普通苗族家 庭。
阿幼朵与其他苗族歌手最大的不同 是,她一般都用苗语演唱、着苗族服 装,这使得她外在和内心的苗族气息 得到最为充分的绽放,其浓郁的苗味 和美丽陶醉着千千万万的听众。
阿幼朵歌曲欣赏:飞向苗乡侗寨
清甜甜的米酒,姊妹的饭,滋养着苗乡人,千万年的爱, 风雨中的花桥,鼓楼明月,见证着侗家人,不变的誓言。 雷公山的飞歌,天上飘来,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 月亮山的大歌,飘向云外,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 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梦,一起来。 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自然。 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爱,一起来。 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精彩。
模拟鸟叫虫鸣、高山 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 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 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 根源。
苗族歌曲
苗族音乐格调古朴,内容丰 富。主要有飞歌、酒歌、游方歌 (又叫马郎歌)、理俗歌、祭祀 歌、儿歌等种类声。
苗族歌曲歌声高亢嘹亮,热 情奔放。其音乐既有刚毅、率直、 粗狂、豪放的一类(以飞歌为代 表),又有柔情、委婉、细腻、 深沉的一类(以游方歌为代表)。
声乐有酒歌、情歌、嘎百福 歌等。
乐器主要有木鼓、铜鼓、芦笙 等。
苗族飞歌
❖ 苗族飞歌,是一种最有代表 性的典型苗歌,又称之为吼歌、 喊歌、山歌,是青年男女隔山 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 邀约游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 歌。在迎送客人和宴酣时,有 时也用飞歌。
❖ 流行于台江、剑河、凯里等 一带。
❖ 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 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 有强烈的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