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一、说教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会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三方面的目标是互相依存、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以促动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会用符号记录数据,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2.根据需要,准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设计努力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在导入新课部分,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探究新知部分,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知。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的方法贯穿全课,提升和促动教学的有效性三、说学法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观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活动(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生:喜欢)师:(出示情境图)请看校园里“童心园”的场景,仔细观察这里有哪些人?师: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分别回答)师:看了这幅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知道学生有多少人,老师有多少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感受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概念及意义。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画图、列表等)整理数据。
3.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对于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整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实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受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明白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2. 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来解决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概念及意义。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整理数据的方法多样性。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京课改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可以掌握如何利用法收集数据,如何整理数据,以及如何利用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材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于一些基本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利用法收集数据,如何整理数据,以及如何利用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些疑问。
此外,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对数据的处理不够准确,对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2.学会利用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3.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4.了解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利用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问卷,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操作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第一节的内容。
1.本章是初中阶段统计和概率领域的起步本章是统计与概率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本章是小学“统计初步”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为后续的八年级上册《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八年级下册《频数及其分布》等统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节是本章的起始节《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中的第1节内容,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以来第一次接触统计有关的知识。
对后续的统计表、统计图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本节课要突出统计的思想方法,加强实际操作。
3.对教材的适当处理a.虽然学生对鸟类很感兴趣,但有些鸟类学生不太认识,这种数据的调查与学生离得很远,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
为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学生熟悉的非常关注的“班长竞选”,作为引例。
b.为经历“测量”这个数据收集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主体性,设计了当场测量一小组学生身高这一环节。
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考虑和据我调查,学生对鞋子号与码的不太了解,而对服装尺码的了解要多一些,为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更好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把例2“商场买鞋”更改为“定制校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点:1.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式实例,了解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基本要求;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做出决策与预测的过程,感受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必要性。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品尝用数据说话带来的乐趣。
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括了解数据收集途径及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排序和分组编码。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的一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图的基础。
教材通过两个实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数据可以从生活中收集,也初步尝试过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但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面,学生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
难点:理解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演示: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共同完成实例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4.总结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实践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6.展示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
10.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一、说教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七年级(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第二节内容。
这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明确调查方法,即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之后,介绍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对数据加以整理的几个步骤。
对数据加以收集与整理,是为了了解涉及国事、家事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节课的学习,也是为下一节学习数据的表示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
由于学生遇到的情况可能是各式各样的,对数据如何收集、如何整理都还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因此初学阶段会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学生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涉及了统计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课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按照所需解决问题的目的性选取较为合理的整理方法。
由于受学生知识面的限制,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使学生感到亲切,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提出整理方案。
三、说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意义和步骤;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并能够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教法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是新内容,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设计学生熟悉的且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做好指导者。
协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
五、说学法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步骤。
六、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对2008奥运吉祥物知多少?五个福娃你最喜欢哪一个?你知道哪一个最受欢迎吗?报道一:某网站调查显示,熊猫娃娃晶晶和火炬娃娃欢欢最受青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模板2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模板2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下面是分享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模板2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欢迎参阅。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模板1说教材本节课是第三学段7—9年级“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节《全面调查举例》的第一课时。
它除了与下一节学习的抽样调查构成调查的两种方式之外,还为后面学习“数据的描述”和“数据的分析”打好了基础。
(1)了解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2)从提出问题,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得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据说理的能力。
(3)能利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到学习效率。
学生掌握全面调查中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如何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问卷以及如何设计表格整理数据。
确立重、难点的依据因为本章学习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一些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全面调查中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经历处理数据的.全过程来突出重点。
前两个学段只要求学生会填表,没有自己设立调查问卷。
而现在要求自己设计并使用表格,难度加大,故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问卷以及如何设计表格整理数据。
七年级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但数据处理技能仍不强,尤其对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和用表格整理数据不习惯,所以对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搭设台阶,设计提问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加上七年级学生对获取数据的一般方法已有初步了解,性格又喜欢外露,所以我采用了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激发学习兴趣。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实验版二年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3、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4、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说教法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
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悟,悟中获,获中学,学中创新。
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本节课开始教师就创设情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整理的目的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整理的目的和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整理中的分类方法和整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这是一个继续上一节课讲解的课程,主要讲解数据整理的分类和整理方法。
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数据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分类统计和交叉分类两种方法。
2.数据的整理方法: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数据进行整理,主要包括整理表格和画图法两种方法。
3.数据的综合应用: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数据分类和整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PPT讲解,将数据分类和整理方法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练习法:通过集体练习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对数据分类和整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练习,让学生更熟悉掌握数据分类和整理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教学步骤本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引入老师用实际案例对数据整理的目的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步:数据分类的方法通过PPT讲解,分别介绍了分类统计和交叉分类两种数据分类方法,并通过展示案例进行演示。
第三步:数据整理的方法通过PPT讲解,分别介绍了整理表格和画图法两种数据整理方法,并通过展示案例进行演示。
第四步:练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据分类和整理的集体练习。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五步:案例分析老师提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数据分类和整理能力。
第六步: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自行复习已学知识点。
2. 课堂效果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学生理解了数据整理的目的和方法,掌握了不同的数据分类和整理方法,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课堂效果良好。
苏教版数据收集与整理(一)说课稿(最新版)
苏教版数据收集与整理(一)说课稿苏教版数据收集与整理(一)说课稿苏教版数据收集与整理(一)说课稿篇一:说课稿...苏教版数据收集与整理(一)说课稿篇一:说课稿《数据的收集整理》说课稿西港小学李江红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课是人教版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第2至6页。
这是一节授新课。
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正确地进行计数,这为学习本课起到了铺垫作用,又是之后学习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各种统计图的绘制的基础。
本节课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要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情感方面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上一版的二年级下册学习统计时,重点是学习一个格代表5个数至多个数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本着2016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了新教材的基础上,我把这节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数据并整理数据,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学生在多种计数方法中筛选出用“正“计数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在统计时不要忘记统计上自己,能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的素材,通过任分性教学法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观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大胆的猜测、主动的交流,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个环节通过学生们喜欢动画片来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当下比较受欢迎几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海绵宝宝》,问孩子们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孩子们各抒己见,然后问学生知不知道咱们班最喜欢哪部动画片的人最多,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喜欢每部动画片的各有多少人,问学生怎么可以知道喜欢每部动画片的各有多少人,然后老师选出喜欢每个动画片的一个代表,站在最前面,手里举起一张该动画片的图片,其他喜欢该动画片的学生站在这位同学的身后,由举图片的同学数出该组有多少人,然后老师填在课件上,告诉学生像这样分类数一数,再把大家喜欢每一种动画片的人数填在课件上面就叫“数据的收集”过程,然后老师板书“数据的收集”,继续演示课件,将刚才的数据放进一个表格里,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把收集的数据填到表格里叫“数据的整理”继续板书,完成课题“数据的收集整理。
2023教版数学二年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共二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二、说学情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实验版二年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3、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4、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说教法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
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悟,悟中获,获中学,学中创新。
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本节课开始教师就创设情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于是就选择了同学们熟悉的调查四种颜色,选哪种合适?做校服,这样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1、在教学新知识时,我有意创设问题,举手调查。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通过实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统计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他们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统计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
3.实例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际操作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实例讲解和小组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章内容之后的一章内容。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方程的解法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等知识。
本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数据,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学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数据,如身高、体重、年龄等,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初步的统计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初步的统计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图表的绘制。
2.教学难点: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图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以及图表的绘制。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说课稿
鼓励学生从案例中提炼经验教训 ,反思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与解决 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讨论与互动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经验和方 法。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问、回答和讨论,促进学生对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深 入思考和探讨。
04 教学资源
CHAPTER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选择一本系统介绍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教材,确保内容全面、 准确,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书
推荐几本与数据收集与整理相关的经典参考书,为学生提供 更深入的学习资源。
网络资源
在线课程
提供一些与数据收集与整理相关的在 线课程链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数据资源网站
推荐一些权威的数据资源网站,让学 生能够获取到真实、可靠的数据。
学生需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数 据,但对于如何有效收集和整理数据 缺乏系统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 概念、方法和流程。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严谨性, 树立数据驱动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数 据收集与整理工作,提高数据处理和 分析的能力。
计分析工具。
数据处理基础
03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如数据筛选、排序、分类、
可视化等。
实践能力培养
数据收集能力
学生应具备数据收集的能力,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 的数据来源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
数据整理能力
学生应具备数据整理的能力,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 和组织,使其满足后续分析的需要。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重要内容,它是后续学习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据收集的方法以及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感受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联系实际生活,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数据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活动。
但是,对于如何科学、系统地收集数据,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学生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方法。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生动的实例比较感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思考,逐步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等。
(2)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如分类、排序、制表等。
(3)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本节课教学方法遵循的原则
1、具有启发性 2、突出主体性 3、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采用“情景式”教学法, 结合启发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本节课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1、体现在课引“班长竞选”上
载体:亲身体验过的感兴趣的实例
数
方式:师生、生生讨论合作交流
方式:师生、生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本节课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2、体现在“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上 a、让师生共同寻求数据的收集途径 b、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 c、师生共同探究数据的整理方法
载体:情景“处理身高数据”、“校服尺码选择” 方式:生生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Excel操作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教材分析与理解
本章是初中阶段统计和概率领域的起步
1、本章知识是统计与概率的基础 2、本章知识是小学统计初步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一、教材分析与理解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节 2、本节课的基本要求
突出统计思想方法,加强实际操作
一、教材分析与理解
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初一学生知识、能力特征
1、初一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 2、初一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3、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统计知识 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4、头脑中已形成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对面对的数据 统计问题有想尝试的冲动。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实践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初中阶段学生特征 本节课能力培养目标 本节课教学方法遵循的原则 本节课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九年级数学说课稿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九年级数学说课稿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九年级数学说课稿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数学说课稿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初中数学统计中的基础部分,是在对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的统计概念和方法的进一步落实与加强,同时也是将统计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数学理念的落实;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也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基础与铺垫,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来源和数据处理的必要性。
总之本节内容在统计问题的处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数学的中考必考内容。
2、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内容在中考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广泛联系,为突出重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与原则,能根据需要用不同的统计图表直观有效地描述一组数据,理解统计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才图表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加强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的落实;过程与方法:经历回顾总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的'过程,掌握用图表描述数据的方法;情感与态度: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意识。
3、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数据的收集相对简单,用图表整理数据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统计图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特征也是中考的热点考查内容,所以本课的重难点我确定为以下两点:重点:对统计图表的特征与意义的理解;难点:能综合应用文字与图表信息,解决相关的统计问题。
二、教学方法:1、教法:本课作为中考复习课,在教学中,我以概念的发展为引导,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体会到整理数据的目的和方法,能充分自主地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与发展,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应用,在回忆的过程中达到认识上的升华与领悟,并在解题中得到落实。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说教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为学生今后学习统计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比如我们每天的体温、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等。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最新的教材中,这一章节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感受数据的作用和价值。
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
二、说学情我们面对的是具体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数据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如何科学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还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经验。
不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分析能力,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如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五、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学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给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学校要举办一场运动会,体育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以便更好地安排比赛项目。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1
《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一、说教材关于统计学生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
这节课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学会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让学生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
二、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四、说教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
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学生自己演示,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
学生亲身参与统计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五、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并利用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交流促发展。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新民路小学:张小兵
一、说教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会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三方面的目标是互相依存、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全面提高。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会用符号记录数据,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2.根据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二、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努力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在导入新课部分,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探究新知部分,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知。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的方法贯穿全课,提高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观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生:喜欢)
师:(出示情境图)请看校园里“童心园”的场景,仔细观察这里有哪些人?
师: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分别回答)
师:看了这幅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学生有多少人,老师有多少人。
师:你真棒!(学生回答不上来的话就问:想知道学生有多少人吗?)
生2:我想知道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
生3:我想知道看书的有多少人,玩游戏的有多少人,下棋的有多少人。
(学生回答不上来的话,就问:想知道看书的有多少人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在课件中出示)
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图中的人进行分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这一段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先说说“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再说一说“还想知道些什么”,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把图中的人先分类整理”,揭示主题。
(二)探索新知
师: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指名回答)
生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类。
太棒了!(板书:按老师和学生分类)
(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可以说按老师和学生可以怎么分呢?)
师:可以分成几类?
生:可分成两类。
追问:哪两类?
生:分成老师、学生两类。
你真厉害(板书:老师学生)
师:如果按老师和学生来分类会分吗?
师:你喜欢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一个老师呢?
生:三角圆。
师:会用更简单的符号吗?
生: 用勾很棒!
师:一个勾表示一个。
(一个勾表示一个老师)
师:两个老师用几个勾表示?
生:2个
师:一个学生也可以用一个勾表示吗?
生:可以
师:三个学生用。
5个呢。
师:同学们听懂了吗?请你完成这张统计表。
师:(指着按老师和学生分类的统计表)这是按什么分类的?
师:统计表中的一个“√”表示什么?统计表中的一个“√”表示。
也表示。
小结:刚才我们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了两类,还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呢?
生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板书:看书、下棋、做游戏
师:会用一个“□”表示一个人,完成这张统计表吗?(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师:(指着按参加活动分类的统计表)这个统计表中的一个“□”表示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符号来记录数据。
这样的方法记录结果既清楚又方便。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图上的人物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得到了这两张统计表,那你能根据这两张统计表中的信息回答这两个问题吗?
1. 图中有多少位老师?学生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参加每种活动的分别有多少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得都很好,这是刚才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你能根据这两张统计表得出正确答案吗?(指名回答)
师:你还知道些什么?和同桌交流交流(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现在仔细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发现两次分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人的总数是
一样的)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分类的标准和结果不一样)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分类整理的过程,你觉得分类有什么好处?
师:说得真好,而且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师:我们除了可以按这两个标准分类,还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生:男生和女生两类)课后可以按这种标准分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数据。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说清楚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的,从中认识到: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应该掌握了按不同标准分类了,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师:老师有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积木,谁来说说有哪些颜色?
师:有哪些形状?(指名回答)
师:说的真清楚!那请你先按颜色,后按形状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在下面的表中。
(学生独立完成后实物投影交流)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次的分类结果,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从这两次分类结果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些都难不倒大家。
老师很喜欢集邮,这是我收集到的邮票,(介绍邮票画面上的具体内容)你能帮我分类整理一下吗?先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分类的。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分的?
师:这是刚才两位同学分类整理后的结果,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
师:说得真好!那有没有同时属于两类的邮票呢?(学生观察交流)
师:他观察的真仔细!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可以按哪些标准分一分呢?(按性别分男生、女生;按出生年月分12类;按年龄分2-3类……)请大家课后选择其中的1-2个标准分一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总结全课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使得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映像。
五、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按老师和学生分类按参加的活动分类
老师学生看书□□□□□
√√√√√√√√下棋□□□□
√√√√√做游戏□□□□□□
√√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