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宋才发教授以博爱之心育人

宋才发教授以博爱之心育人

宋才发:以博爱之心育人以博爱之心育人宋才发作者:上海育路网发布时间:2011-07-08 来源:上海育路网育人者爱人是研究生导师的基本道德标准。

在中学生时代,我的家庭背景决定了我的基本志向比较现实,那就是发奋读书,今后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保住一个来之不易的“铁饭碗”。

当然我所理解的“铁饭碗”,并不是一辈子老守在一个地方吃饭,而是一辈子无论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如有可能我将努力地把手中的“铁饭碗”,换成“银饭碗”、“金饭碗”。

即使在今天看来,我也不觉得自己在学生时代就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人,倒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

然而在我为师的年代,心系下一代伏案操劳,然则始终以为自己努力不够而时常为之汗颜。

为师者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非吾心虚也。

只是因为天下学生之成长乃国家之希望,家长眼中之期待,皆使我等为师者在百般努力之余,亦常反省自己可有爱生如子之心。

我亦是为人父母,吾亦期望犬子成才,普天之下哪有父母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并不拒绝对学生的关爱,缺陷恰恰在于比较多的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等精神生活的关怀。

教育者固然要关心对受教育者知识的传授,但唯有以内在的精神关心为支撑点,才能够充分显现出知识关心的教育性。

我以为“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能力和境界,人的才华不单纯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也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

只有对知识和精神共同的关怀才是完整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完整的、社会需要的人。

“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我以为关爱的基础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

如果不把尊重作为前提,那么对学生的关爱就会变成为某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施舍。

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当然不是要一味地说服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对话双方关注彼此并且要超越分歧。

有些教师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关爱的平等性,而使学生没有感觉到教师对他(她)的关心和爱护。

大学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对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极为重要的隐性课程。

论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养

论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养

论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养作者:宋金榜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2019年第06期不管是兼职科学课教师,还是专职科学课教师,不管是刚刚接手科学课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执教科学课的教师,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要当好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通晓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具有什么样的素养?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下新课程运作系统的构成以及小学科学教师在新课程运作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2001年根据这两个文件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文简称《方案》)。

这些文件是这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纲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指明了义务教育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001年,教育部根据《纲要》和《方案》,组织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哲学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经过十多年的实验,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这一版本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2017年颁布了正式版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一样,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培养什么样的人),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以及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体现(培养人的什么),也是国际国内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体现(怎样培养人),在新课程运作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扎实的基本功是教师驾驭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扎实的基本功是教师驾驭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扎实的基本功是教师驾驭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在教育界,时常听闻有些教师埋怨:课堂上好像一盘散沙,那些学生太顽劣,没法上课……。

其实,教师要轻松顺利地驾驭住整个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因为扎实的基本功能让教师运用理论知识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讲解、维妙维俏、委婉动人、袭人魂魄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让教师很快地把握住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能够让你灵活驾驭课堂上的学生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个体的突发矛盾事件,扎实的基本功能让教师正确纠正学生偏离素质教育准则的脱轨行为和思想。

扎实的基本功能正确培养出真实能干的学生群体和个体。

扎实的基本功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做得放心,学生听得明白,学得愉快。

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其实,教师的基本功包含很多方面内容的。

一是理论知识基本功;二是道德品格素质行为基本功;三是处理事件能力基本功;四是综合素质基本功等等。

第一,扎实的基本功能使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出口有理有章,思路清晰跳跃、教学环节衔接委婉、完美转折和承接。

能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生动活泼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知识教学氛围,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轻松、自由地翱翔。

能把学生融入文章故事中进一步体会到故事情节中的喜怒哀乐,从而达到领略知识入神入画的境界。

扎实的基本功能使教师正确无误地处理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能给学生保持一个心有所靠的知识港湾和毫无疑问、毫无瑕疵的“知识宝库”。

在学生需要时,能随时随地、无任何阻碍地为他们服务。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做作业或者做练习的过程中,遇到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问题时,如果学生想请教老师,教师却给不了他们的正确答案时,那这个教师此不是很没面子、很尴尬、很丢人啰!由此可见,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必须有扎实的教学知识能力基本功,必须饱读各种领域、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文库。

第二,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师处理学生的违规行为及道德素质方面行为矛盾时,能准确有效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能准确地引导他们向正确方向发展。

高校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高校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高校教师如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学生探索未知、启迪思维的关键人物。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和贡献。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如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深入分析其意义和价值。

一、备课的重要性备课是高校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只有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课程大纲,掌握课程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科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授课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高校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

同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校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亲切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四、课堂管理的艺术课堂管理是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保证课堂秩序,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妥善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突发状况。

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支撑。

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高校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重视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反思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送教下乡总结(精选7篇)

送教下乡总结(精选7篇)

送教下乡总结(精选7篇)送教下乡总结1这个学期,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工程来到我县,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听宋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宋老师淡定自若,气定神闲,一步一步把学生注意引到课堂中来,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浪花,她不仅让学生陶醉,更让听课的老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纵观整堂课程教学,始终紧抓住教学重难点,善于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

她那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富有激情的教学仪表,无不让我叹服。

赞叹之余是深深的反思: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是这样的乐此不疲?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一、课前准备充分,吃透教材。

宋老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能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把知识很好地融入设计的教学之中。

像我这样的新老师,很迫切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教材,在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展开。

二、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强。

宋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环节。

每位老师都有自已的教学风格,但教无定法原则告诉我们应以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环节,会让你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方式注重讲忽略了学,容易使整堂课死气沉沉。

而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师生互动,名师注重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乐学的过程中,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课堂内容。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想一想一名教师在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就意味着将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读宋才发教授《惟寻真知启后人-我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读宋才发教授《惟寻真知启后人-我的
“ 仰之 弥高, 钻之 弥坚”
— —
读宋 才发教授《 惟寻真知启 后人一 我的执教 生涯 4 O年》
李 梦
(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 0 0 0 8 1 )
摘 要: 宋才发教授 , 是一位令我“ 仰之 弥高, 钻之 弥坚” 的师长。他从 穷山沟里走 出来 , 以坚强的毅 力和奋力拼搏 的精神 , 在教 师 的 岗位上勤奋耕耘 。奋 斗, 是他毕 生的信仰 ; 教育, 是他无尽的追求 ; 弟子, 是他永远的期盼。他就是 我人 生的楷模 , 努 力的方向。
关键词 : 宋 才发 ; 终 生执 教 : 培 育 后 生
“ 仰之 弥高 , 钻之弥坚” 。 《 论语 ・ 子罕》 中的这两句话 , 是孔子 的弟子颜渊对孔子 的学问道德高深不可穷 尽的赞 叹。 在他看来 , 老师 的学 问和人德 , 愈仰望愈觉得其高深莫测 , 愈钻研愈觉得坚 不可破 。老师善于一步 步引导我们 , 用文化典籍 开阔我们 , 用礼 仪制度来规范我们 。 而我们想停止学习都很难做到。 敬爱 的导师宋才发教 授 , 就是这 样一位令 我“ 仰 之弥 高 , 钻 之弥坚 ”的师 长。宋 教授于 1 9 5 3年 5月 l 0日生于湖北省武穴 市 。目前是华 中师 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 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历任华 中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研究 中心常务副主任 , 中央 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秘 书长 、 法学 院院长 兼 民族法学研究 所所 长 、 科研处 长兼 学校 “ 2 1 1工程 ” 办 公室 主 任、 民族博 物馆长等职 。 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 国少数民族研究 中心特聘教授 . 全 国著名法学 家、 著名法学博士 生导师 , 享受 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省部级有突 出贡献 中青 年专家 、 国家 民委首届有突 出贡献专家 。 在取得 如此 多的光环和 荣誉之后 , 宋教授 在其花 甲之年沉下 心来 , 以一本厚 重 的《 惟寻 真知启后人一我 的执教 生涯 4 0年》 ,对其执教生涯进行 了认真 总结和深刻反思。 细 细研读这本书 , 发现 书中不仅仅记 录了宋才 发教 授的童年历练 、 求学生涯 以及执教 4 0年的艰辛足迹和奋斗 拼搏 的人 生历程 ,而且还讲述 了许 多为人 处世之道和成功 的经 验教 训 , 深受启发 。 奋斗 。 是他毕 生的信仰 宋教授一直把奋斗作为他毕生 的信 仰。我们虽然无法选择 决定 自己前半生命运 的平 台 。但是 我们要 学会的是真诚地正视 它和接受 它 , 从而改变 自己后半身的处境和生存方 式。 宋才发教 授在书 中坦言 , 自己出生于湖北省广 济县宋巷村宋家垸一个普 通的农民家庭 里, 出身和家境 条件并不是特别优越 ,父母亲文 化程 度不高, 可谓是平 台非 常之低 , 但他一直坚 信: 苦难是人生 最好 的老师。 所 以他 自幼对学 习知识 的强烈渴望 , 并不 因为条件 的恶劣而放弃 自己对知识 的追求 , 而是立志成为一名人 民教师 . 希望能够脚踏实地 ,为祖 国的现代化建设 培养 出更多的优秀人 才。宋才 发教授认为 , 一个人 最终能否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 能否 赢得 社会 的赞誉与尊严 , 并不 取决 于他的外貌和家庭背景 , 而取 决 于在苦难面前 的顽强态度 和惊人毅力 。 正因为如此 , 宋教授凭 借 自己坚强 的意志, 历 经生活 的坎 坷, 终 于从偏僻 的农村走 进省 会城 市武汉再到首都北京 ,并 圆梦成 为一 名令 人敬仰的人 民教 师。他始 终相 信 : 成功 的秘诀 在于做任何一件事情 的时候 。 你 比 别人更执着 、 更拼命 。到 中央民族 大学工作后 , 宋教 授继续发扬 其“ 拼命三郎” 的工作作风 。 每 年的教学科 研业绩考核 , 其年终奖 励基本位 居全校 前列 , 他 的论 文和著作 在国 内外 的检索率 、 引证 率、 转 载率 稳居全校第一 。这些 “ 社会 影响力 ” 是宋 教授挑 灯苦 战, 钻研学问所理应得到 的回报 , 无不体现 了他一步 一步艰辛的 奋斗历程 。 但是 , 宋教授并没有 因为 已所取得 的成绩而延缓前进 的脚 步 , 他 对于学术领域 的勤奋 、 执着 与坚持 还在继续 , 并 将永 不停 息。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6篇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6篇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课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那如何上好一堂课呢?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仅供参考。

1.做好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材、教具等,准时进入课堂,不空堂、不拖课,不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进课堂。

2.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普通话讲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生动、准确;板书工整、规范、有序;合理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3.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活动的组织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

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遵循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理论化,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视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5.有效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提问要有思考价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6.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结构科学,留有学生独立思考和基本练习的时间。

认真组织好课堂的练习与反馈,及时调节,练习要有梯度、层次,适应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困生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篇2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上好一堂课答:(l)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可测;(2)教学效果好;(3)教师对教材的讲解正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4)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5)教学过程设计得好;(6)教学方法多样,有实效;(7)时间分配合理,课堂效率高。

20.教师怎样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怎样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答:处理课堂上发生冲突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冷处理” 。

尽量缓和矛盾,把问题暂时放在一边,推迟到课下再去解决。

有效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

有效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

有效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人才及其智能存在个体差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与特长都得到充分发展。

鼓励冒尖,允许落后,关注全体,因人而异。

比如,作业多布置选做题,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体现弹性,每一层次的教学设计符合该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等等。

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特别强调要有计划性,要坚持备整册书、设计单元教案,教学要求应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分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

若发现缺漏则及时补救,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相观而善原则。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多开展交流讨论。

循循善诱原则。

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它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得少些,讲在该讲之处;问得少些,问在该问之处。

讲得少却讲得精当,问得少却问得神妙,这才是真正的循循善诱。

教学有术,诱导有法,循循善诱,效果奇妙。

摘自: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夏循藻文《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4日原文约2000字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提高备课质量首先,教师应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既要准确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旦明确所教学科每年级段的课标,课堂就有了方向感,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便不会漫无目的,而是井然有序地开展。

其次,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必备课。

教师只有通过研读文本,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理解教材,在课堂上做到“深入浅出”。

在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还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它是恰当展示、传授教学内容的必要手段。

教师应慎选教学方法,合理地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融合起来,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广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中央民族大学校长荣仕星对宋才发教授从教40年的祝贺与评价

广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中央民族大学校长荣仕星对宋才发教授从教40年的祝贺与评价

关键词:宋才发教授;从教40周年;荣仕星校长;祝贺与评价对宋才发教授的祝贺与评价广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中央民族大学校长荣仕星教授(根据视频录音整理)宋才发老师从教40周年,我衷心祝贺他。

宋才发老师是我的老部下、老同志和老朋友。

从老部下来说,当时我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校长,他在法学院任院长,后来调到科研处当处长。

他在这两个岗位上工作都很出色,业绩显著,我很满意。

从老同志来说,我和他都是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他为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老朋友来说,1999年12月我调到中央民族大学任校长,由于我俩都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很快我们就认识了,建立了朋友的关系,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结下了很深厚的感情。

从认识、了解到熟悉,15年来对宋才发老师的印象,我用32个字来概括和评价:这就是治学严谨,成果丰硕;育人严格,桃李芬芳;能力超强,成效显著;为人正直,忠诚事业。

下面我分别来谈一谈。

第一,治学严谨,成果丰硕。

宋才发老师自1972年11月由广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起,即开始了他4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

他的最后学位为法学博士,是中央民族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二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1999年他被评定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评定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评定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

宋才发老师博览古今中外群书,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他在重点刊物发表的论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很多,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

譬如,宋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1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研究》、《农业用地保护的法制规范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30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其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五个一”工程奖,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民政府奖。

宋才发: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

宋才发: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

宋才发: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宋才发教师是承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汉代教育家杨雄指出:“务学不如求师。

师者,人之模范也。

”[1]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直观、最有教益、最活生生的榜样。

我国自古就有注重教育的传统,历来把它作为立国之本。

西汉贾谊认为:“教者,政之本也。

道者,教之本也。

”[2]“以教兴国,正风敦俗”[3]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以教为业的职业教师始于孔子办私学。

私学中的教师别称为“塾师”、“书师”、“学究”、“老学究”、“村夫子”等。

“塾师”就是教师,“书师”指汉时教初学的教师;“学究”和“老学究”指私塾的教师;“村夫子”等是对“乡村塾师”的称谓。

自战国至唐宋诸朝历代,教师的地位一直非常崇高。

孟子把“师”与“君”并列,荀子则进一步把“教师”纳入“天、地、君、师、亲”的牌位序列。

《吕氏春秋》曰:“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

”[4]一些帝王对自己的老师,确实是“屈万乘之重”[5];“厚师臣之遇,执弟子之礼,或不名以士恩,或乞言以敦教。

”[6]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尊师传统。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就说:师者“又如父子,若子不肖,父亦管他不得。

圣人之所以立教,正是要救这些子。

”[7]教师当之无愧的职责,是把世代所有优秀人物的道德经验、精神财富,牢牢地确立在他所培育的青年一代的意识和心灵之中。

所以,宋代理学家程颢认为:“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就其德业,故舜禹文武之圣,亦皆有所从学。

今师傅之职不修,友臣之义未著,所以尊德乐善之风,未成于天下,此非有古今之异者也。

”[8]康有为也认为:“鹦鹉能言,武舞马能舞,不能传授扩充,故无师友之相长,无灵思之相触,故安于其愚,而为人贱弱者。

”[9]教师做的是塑造人的工作,肩膀上承载的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职业并不是造神、造石像,他所创造的是具有真善美的活人。

因而教育乃社会之基、国运之肇、为政之本、成才之道。

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课堂上教育的客观要求;
2. 了解教师授课时的基本行为准则;
3. 掌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原则;
4. 加强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 认真备课
教师上课前首先要认真备课,把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完全准备好,做到心中有数,完成备课任务。

2. 运用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层次的教学法,结合教材,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得到发展。

3. 课堂管理严格
在课堂上,教师要制定一定的规则,鼓励学生做到自律、自觉、自理,确保教学有序进行,学生认真听讲,做到课堂的秩序井然。

4. 课堂讲解准确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讲解准确,不出现错漏,杜绝懒散,百无聊赖。

5. 课堂回收有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进行课堂回收并进行总结,以判断学生学习的成绩,给学生以及时补救。

6.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觉性。

宋才发教授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

宋才发教授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

宋才发:教授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教授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宋才发来源:上海育路网发布时间:2011-07-08教师的学术研究要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更多的真谛,获得更多的真知,最终增加人类知识的积累。

因而学术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和神圣使命,也是大学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生命之所在。

学术研究活动不同于知识普及和一般的课堂教学,它追求的是创新知识,即要讲出人所不知、人所未言的东西。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从理论上讲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即质料层、结构层和理念层,我认为学术原创必须体现这三个层面。

其中,质料层包括研究资料、研究素材和学术积累,学术原创不是一时的灵感闪现,也不是智力的技巧,必须以扎实的研究资料和学术功底做支撑。

结构层就是学术研究的规范与方法,包括与此相关的话语、符号系统。

学术首创及其学术思想的每一步推进,从形式上看都是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突破。

理念层的创造是整个学术原创的落脚点,是学术原创活动的内核与实质,学术原创必须扎根于理念层的沃土之中。

学术原创活动是以理念层的创造带动结构层,进而影响质料层的知识创新过程。

因此,学术研究拒绝平庸,学术研究反对急功近利,学人、读书人应当尽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高度重视学术创新,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学术成果来。

学术创新的本意就是要创造出新的东西,如新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或者孕育出新思想和新见解,或者发掘新材料和新证据。

学术研究成果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遵循学术规范,具有长期的学术积淀。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位科学研究工作者,他必须随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补充或者体现到教学内容当中去,通过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的教案,达到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知识传授的含金量。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加深记忆。

我们平常所说的记忆,就是对某一行为、动作、知识或者技能的回忆。

提高记忆力的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

参加东西部协作培训专业能力提升数学心得体会

参加东西部协作培训专业能力提升数学心得体会

参加东西部协作培训专业能力提升数学心得体会本次培训给我许多的思考,深刻体会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

在新时代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受欢迎的数学老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自己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了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怎样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升华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和专业素养。

通过聆听甘肃教育培训中心项目首席专家王孝军教授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我明白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潜心立德树人的决心,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耕耘者,必须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人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必须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理想、传播真理的重任,在教育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献祖国的引路人。

在自我的人格力量中不断感染学生,在自我提升中升华自己,在善于思考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甘肃省教育教学研究所樊霞会教授的“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实践”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教师应该抬头看路,时刻关注前沿,世界在变,时代在变、学生在变,作为教师的我们怎能够不变?虽然说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则取决于自己心态和作为,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而实践则是砺石,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作为教师更应该读书一生,善思勤积,借力发展,使自己不断变得优秀。

她所讲解的课题研究,基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基于教师成长,令人深思。

因为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变;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教师科研素养的提高;更能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在教学研究上不能想当然,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做。

张 冬:名师之声——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心得

张 冬:名师之声——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心得

张冬:名师之声——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心得名师之声——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心得张冬(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宋才发教授是平易近人的名师。

在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学期,开始了对《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的学习。

《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是由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杰出人才引进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博士生导师宋才发教授开设的。

第一次课的上课时间是早上七点半钟,快到教室门口的我们,远远望见宋教授已经站在教室门前等待。

原来教室的大门还没有打开,已经快到上课的时间了。

不过很快,就有同学带着钥匙来开门。

虽然影响了宋教授的课前准备工作,但是宋教授自始至终没有发脾气,也没有指责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更没有摆出名师的架子。

学生们鱼贯而入,有惊无险,很快平静地进入了授课的正轨。

宋才发教授讲课富有特色和个性。

以我过去的想象抑或理解,《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无非是教授大家有关法学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而已。

对于我们这群刚入学的硕士生来说,显然不知道研究法学应该从哪里入手,更不知道作为一名法学研究生,在这三年时间里,应该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充实自己、构建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宋才发教授讲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既不教条、不枯燥、不死板,十分注重法学方法论的知识传授,又注重研究生的人格塑造和培养,并且以自己年轻时候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寓教于乐、管教管导融为一体。

宋教授讲课的最大特点,是他带有一口纯正的湖北口音。

起初很多同学不太适应,对宋教授的湖北口音感到“很懵”,思想稍有走神,就有可能就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节奏。

稍后一段时间,大家就渐渐地适应了。

宋才发教授虽然只给我们上了8次课,但是每堂课都讲得鞭辟入里、妙趣横生、幽默风趣,尤其是他那率真、奔放的授课激情,最能感动人和感染人。

宋教授在给我们授课的时候,还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两个小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我们进行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滋润和涵养我们的心田。

宋才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宋才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宋才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宋才发教学科研活动始终是大学全部工作的中心。

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身兼何种行政职务,教学科研工作在我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

我历来认为教师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一生的事业追求,我乐于在“三尺讲坛”上自由地耕耘。

我觉得只有始终保持着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始终保持着使命感与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好教师。

自1996年我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1],从事大学教师职业(主要是承担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教学工作岗位,也从来没有因为行政工作忙,或者因为外出开会而拉下任何一节课。

我以为思想决定行动,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须。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的看成是一种责任和荣誉的话;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身的潜力,最终做出正直而纯洁的事情来。

社会上有好些人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而是知道了却仍然没有去做。

我以为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大学里最受人敬重的不应当只是各级领导,主要的应当是那些一心扑在讲台上,倾注满腔热血为学生授课的教师。

学校党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比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就是次要的。

从工作性质来说,他们的天职就是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

譬如,我本人在担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的时候,给自己工作定位就是一手抓学科发展,一手抓创收,力图实现“两手抓、两手硬”。

如果我不抓学科发展,法学院的整体发展就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或者缺乏发展空间,教师就没有出路;如果我不抓“创收”,要改变法学院的生存发展环境就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留不住教师、引不进来好教师。

尽管“创收”对于大学来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奈之举。

我在担任学校科研处处长兼学校“211工程”办公室主任的时候,给自己工作定位归纳为三条:一是当好校领导的参谋;二是当好专家学者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三是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杜绝科研处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教师教学六认真要求

教师教学六认真要求

教师教学六认真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要求和能力。

以下是教师教学六认真要求。

第一,认真备课。

一堂好的课程,离不开认真的备课。

备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我们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深入掌握所教科目的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准确把握教材的结构和各个环节的重点难点,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应该注重教学设计,安排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时长,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主动学习。

备课时还要充分研究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认真上课。

教师上课是为了教学,也是为了学生学习。

我们应该对待上课态度认真,准时进入教室,做好准备工作。

上课时要注意身体语言,保持良好的肢体动作和仪态。

我们要注重课堂管理,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保持课堂秩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在课堂上树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认真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客观反映。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评价要客观公正,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评价时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第四,认真辅导。

第五,认真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我们应该关注教育教学前沿,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我们可以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我们还要注重学科更新和教材研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学科素质。

第六,认真反思。

教师教学工作永远是有进步的空间的。

我们应该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宋才发: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列宁论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宋才发*人民教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光荣称号。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的永恒的社会范畴。

自从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就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者——教师。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想进步和发展,就一刻也不能脱离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教师。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

列宁非常尊敬人民教师,他不但在历次报告和讲话中给予人民教师以极高的评价,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为维护教师的尊严而身体力行。

有一次,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在电话里给列宁读一份十分令人忧虑的电报,讲的是苏俄西北几个省某些地方教师所处的困境。

电报最后说:“‘施克拉勃’在挨饿。

”列宁急忙问:“谁?谁?”卢那察尔斯基回答说:“教师”(‘施克拉勃’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新的称呼)。

列宁气愤地说:“我以为是鱼缸里的什么螃蟹,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是太不像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

这个称号,他们应保持不变。

”1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是靠近工农的。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尽管有许多教师坚持资产阶级偏见,抗拒社会主义革命,敌视无产阶级,公开怠工,列宁不是将这些教师推到资产阶级一边去,而是对他们采取团结和教育的方针。

列宁始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和劳动农民,以全副精神关心他们的利益的。

由于这个事实,列宁对教师总是抱着信任和支持的态度。

他在1919年1月举行的全俄国际主义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靠近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它的深刻的根源,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抱着资产阶级旧偏见、站在旧制度和虚伪的立场上、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存下来的教师斗争中,绝大部分教师是一定会真诚地站到被剥削的劳动者的政权方面来的。

高中教师教学五认真制度(三篇)

高中教师教学五认真制度(三篇)

高中教师教学五认真制度1. 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教师要认真上课,按照教学计划和课堂纪律进行教学,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3.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师要认真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和进步的方向。

5. 教师要认真备课笔记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教师教学五认真制度(二)涉及五个方面的认真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 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中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程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等。

只有认真备课,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认真讲课:认真讲课是高中教师的职业素养所要求的表现。

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深浅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过程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有趣和有效。

3. 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批改作业是高中教师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4. 认真辅导学生:高中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通过个别辅导、集体辅导、家长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积极回应和解决,促进学生发展健康、全面成长。

5. 认真总结反思:高中教师应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和自我反省。

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总之,高中教师教学五认真制度要求教师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总结反思等方面都要保持认真的态度和行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深度完美xpv10积精思而开教径与青年教师共探教学之道

深度完美xpv10积精思而开教径与青年教师共探教学之道
3、课堂要有头有尾,有起有落。头,就是引言,就是起,三两句 话,就凝聚了学生的目光、思想和情绪。尾,就是小结,就是落, 落到下节课,拓展到课外。两者前后呼应,缺一不可。
精选ppt
8
4、除了特别的“材料”,如范文、例题等外,教师要把课案 变成“心案”,就是要脱“稿”,为的是让师生共同进入一种 忘我的境界,沉浸在“角色”之中。
精选ppt
4
10、问题情境创设很重要。它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放在一种语言、 实物、案例等背景中,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良好的问题情境, 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 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陶冶学生的情感,渗透教育性。
11、在课案中要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影子,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目中 有人,心中有数。课堂要有合理的时间分配,重点巩固、难点突 破都需要有较为合理的打算。这都是要在课前筹谋策划的。
精选ppt
10
13、板书要有主题和标题,主板和副板。让学生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知道教师讲的每一个环节想做什么,在做什么。
14、“白笔写春秋”是教师人生的写真。课堂写板书时,粉笔的颜 色不易用得太杂,不然就会失去有色粉笔“着重强调”的意义。
15、提问,做到有的放矢。要先提出问题来,确定哪位同学来回答, 之后要对回答问题的结果做出肯定评价。教师切勿按点名册来“点 卯”,也不能用手指点学生回答问题。提问不宜用太多的集体回答 形式,那样会掩盖许多的个体问题。
积精思而开教径 ---与青年教师共探教学之道
财大附中 宋运芳
精选ppt
1
课前
精选ppt
2
课前
为了让课堂如金秋一样丰厚、深广,如青瓷一样温润、
透彻,又如陈年的美酒,清香而悠长,课前要为课堂做好 充分的准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才发: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宋才发精心备课、认真讲好每一堂课。

我以为能文的人不一定就是文人,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能够当好讲师。

要想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就必须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不经过精心备课就无法给学生授好课。

我始终觉得教师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己和自己辩论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很充实。

然而在备课的内容和质量上,从来就是各有千秋的。

譬如,有些大学教师有意无意的将备课与备教材等同起来,他们的所谓“备课”就是在教材里寻章摘句,或者把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往“一块儿凑”;有的教师教学数年如一日,只要课程名称没有变,教案就不变,讲稿纸发黄了仍照讲不误;有些教师多年来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更有甚者仍然习惯于在课堂上“念讲稿”。

我也是读书读过来的人,我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些念讲稿的教师。

假如把那些趴在讲台上念讲稿的大学教师,放到中学去教书,那一定是“憋足”的或者“不合格”的老师。

大学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授课千万不能够像小学教师那样,一句一句地念,或者一字一字地讲给学生听。

研究生到学校来读书,不是为了熬年头或者混资格,也不是为了死记硬背发给他们的讲义。

他们应当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独立自主地研究学问。

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这个职责比单纯地传授现成知识不知重要多少倍。

因而教师讲授的每一堂课,都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含金量,通过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兴趣是研究生进入科研领域的动力和催化剂。

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是凭考试的结果来调整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的,因而教师也必须根据考试的结果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如果仅把考试当作对付学生的手段,那就大错特错了。

考试既是在考学生,也是在考教师自己。

明眼人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只要一看教师出的考试题目,就能够大体地判定此人是不是一位好教师。

总结自己从教40年来的经验,我基本做到在每届新生入校后,先召开一次座谈会或者分别找他们单独聊天(谈话),通过这种方式熟悉和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面和基本的科研能力,备课时尽量地“靠近”和“结合”他们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传授和组织课堂教学。

我历来提倡学生跟上我的思维,在听讲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和领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不过多地追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具体细节,但是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和严谨逻辑思维的训练。

凡属于知识性的东西一般随课堂讲授点到为止,十分注意克服教学设计上的程式化。

尽管我不敢保证自己给研究生讲的每句话是真理,但是我敢说自己在课堂上讲的每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个数据和实例都是经过推敲论证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意留有师生互动、灵活的课堂活动空间,注重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从来不看重、更不提倡学生只顾埋头做课堂笔记。

我历来不认为文科学生做了多少本课堂笔记就是好学生,历来也不考那些笔记中的死东西,我以为这是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教学导向问题。

现在的教科书由于校对工作的疏忽就经常出错,更何况课堂笔记的挂一漏万。

如果一个学医的学生仅凭课堂笔记去给病人开处方,那一定会闹出人命案的。

教书和著书注重在深入浅出上下硬功夫。

“深入浅出”出自晚清俞樾的《湖楼笔谈》:“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

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

”[1]坦率地说,现在社会上有些理论著作和论文实在不好看懂,读起来特别“咬口”和别扭,我担心是因为自己老不中用和孤陋寡闻所至。

可在我与那些名专家们交流沟通时,他们颇有同感,也说“实在看不懂”。

因为在这些论著中堆砌了太多的外国名词、术语,尤其是滥用早已被人家唾弃了的东西。

我们国家有的、好的东西不用,为什么偏偏要去找那些连自己也没弄懂、没弄透的东西来做佐证呢?我国有句俗话叫做“真佛只说家常话”。

因为佛既然要普度众生、普及佛理,佛家就只能用“家常话”来点拨众生。

如果佛理玄而又玄,又如何让众生知佛、信佛呢?我以为教书和著书的人亦同佛家,欲让受众们听得懂、看得明白,也必须“说家常话”,不可使听众和读者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记得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里说,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里说,都是“骗子”。

我觉得郑渊洁的话不无道理。

我以为任何一篇文章的发表、一部学术著作的出版,都应当以读者能够读得懂为目标;无论多么深奥的论著,让读者能够理解总是第一位的。

要想把高深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深奥的学术成果,“稀释”乃至“简化”成被所有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人,基本上都能够接受、理解和消化的“通识”,本身就是一项十分不易的、也非人人都能做到的艰苦工作。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教书人和著书人“深入浅出”实在重要。

深入浅出的实质就是指讲话或者著述的内容要深刻,而用于表达的语言文字必须浅显易懂。

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也应当如此,即深入浅出地把本来比较深奥的理论,用学生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

譬如,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受“文化大革命”余毒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课无论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通常除了应付考试临时死记硬背之外,少有人自觉地去学习和研究它。

上政治课的时候往往是教师在台上大声讲,学生在下面小声讲;即使采取进教室“签到”和“打卡”的办法制约学生,仍然有学生中途溜走。

“位卑未敢忘忧国”[2]。

我想在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等学府里,大学生和研究生这样的不关心政治,无疑是一件可悲的和可怕的事情。

从2001—2004年连续几年的时间里,中央民族大学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政治课,改在500人教室或者大礼堂由我来主讲。

原来上政治课时出现的那种情况,迅速地得到了根本的扭转。

每当我异常投入地脱掉外套,挽起袖子、甩开膀子、声情并茂地讲授时,尤其是当我讲到精彩处激情高扬时,全场不时地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不仅普通专业的研究生乃至MPA管理专业的硕士都说:“原来政治课也有这样深刻的理论,政治课居然也能够讲出这样好的水平,实在不可想象。

”因而在我上政治课的时候基本上是座无虚席。

我这样说没有丝毫“吹牛”的意思,而是既成的事实。

我始终认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当充满生命的张力,对教学充满激情,是一位眼睛会发亮的人。

一个人在工作中必须忘记自己的年龄和性别,而在生活中又必须牢记自己的年龄和性别。

一个教师要想使学生从内心里接受和欢迎你授课,首先必须让学生真心实意地接受你这个人,教师的授课风格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接受心理。

因而教师在讲台上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和感染力。

所以,教师讲课绝对不能“浅入深出”,否则就是故弄玄虚,学生是不会买这样教师的账的。

我在给博士生或者硕士生讲授专业课的时候,为了使讲授的内容更有连贯性和系统性,通常利用周六、周日整上午或者整下午的连续讲课。

由于我对学生授课历来非常投入和专注,因而往往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忽略了必须的课间休息,有时不免闹出了笑话,个别学生憋不住了只好举手请我批准他去上厕所。

所以,自后上课我就提前把手表放在讲台前方,提示自己注意课间稍作休息。

尽管我在讲课的时候精神抖擞、声音洪亮,让人觉得永远不知疲敝,其实这也只是因为有一种执著的精神在强硬地支撑着。

毕竟年岁不饶人,回到家里有时累得连话都不想说,饭也吃不下去。

平常多注重对研究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传授知识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的活动我以为更为重要,那就是开发学生潜在的智力。

这里所说的开发智力,就是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的成分,积极地影响学生思维过程的活跃程度,消除思维迟缓现象。

我以为一个善于经常与他人进行交流、切磋的人,可以迅速地提高他(她)的记忆力和智力。

因而导师不仅应当激发研究生经常做一些适当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智力水平,而且要给他们提供充分遐想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养成平常多与人交流和切磋的良好习惯。

学术研究的不自由状态,实质上意味着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少或者根本就别无选择。

因而学术自由的最高体现,不只是对真理的捍卫,而是对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过失乃至错误的容忍。

任何人无论他经验多么老到、智慧多么高超、学识多么渊博,总免不了有过失和犯错的时候。

一旦知道自己有错就应当立刻承认,这是光明磊落的表现。

然而只要确实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了错不一定非改不可,既可以继续错下去,也有权利继续错下去。

坚持独立思考尤其是坚持真理不易,因为普遍流行的或者随波逐流的理论并不是真理。

高处不胜寒,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状况,也不仅是一些身处高位人的感受,实际上还是思想理论界并不鲜见得的现象。

因而一个人要坚持真理,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挺得住孤独。

记得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一个又一个葬礼之后才取得进步的。

譬如,哥白尼当年就独自认为地球是绕日而行的,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而已。

当时所有的学术权威一致认为哥白尼错了,哥白尼就是致死不肯改错,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对错易位,所有人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观念。

因而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非常注意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尊重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讨论或者举行读书报告会。

既给高年级学生提供发表自己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平台,也给低年级学生一个相互学习、切磋和观摩的机会。

无论是低年级的研究生还是高年级的研究生,也无论参加者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读书报告会上发言的机会是平等的,一律畅所欲言,最后由学生主持人或者由我本人进行总体点评。

我培养的每位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一般要在大型读书报告会上作3次左右的读书报告。

我以为任何一个不能够当众表述自己研究成果的人,断然不是一位优秀的研究生。

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研究生,起码应当有胆识并且能够完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因而凡第一次做主题发言的报告人,可以带着发言稿上讲坛,但不允许在台上一字不拉地念稿子;第二次只能够带半页纸的提纲上讲坛;第三次必须脱稿进行学术交流,而且每人每次主题报告必须主讲1小时以上。

报告人必须提前一周将报告提纲、主要观点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每位参与听报告的人,凡参与报告会的人都必须提前做好发言准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报告人的报告“挑毛病”。

报告人主题发言结束后,所有听众就报告人的报告展开广泛地讨论:如果是由我来报告我将如何讲?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凡提出与主讲人报告不同的意见或者疑问,均由主讲人逐一做出答辩。

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实现每位研究生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全面提高。

规矩通常总是给别人制定的,同时也是给自己制定的,只有当自己自觉地坚守了,别人才会遵守。

我觉得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因为“打铁必须本身硬”。

所以,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磨练自己,使自己讲授的每一堂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无论一次课讲3小时还是讲4小时,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从来都是把讲稿放在讲台的一边,脱稿在讲台上潇洒自如地进行每一次课的讲授,因而经常博得学生的满堂喝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