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
《村居》和《咏柳》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的两首古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下边分享这两首古诗及译文。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吹送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第1页(共1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之村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之村居原文、翻译、注释、断句及赏析《村居》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村居》的原文、翻译、词语注释、断句、赏析及作者简介,供大家收藏学习。
【原文】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翻译】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词语注释】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5.散学:放学。
6.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断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整首诗抓住了春天典型的景物和春日里孩子们的活动来写,写出了春天赋予人们的无限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这首绝句就像一幅画,前两句写绿草、飞鸟、杨柳、炊烟等静态景物,突出地描绘出春日村居的宁静。
后两句写儿童归家,放飞风筝的动态,动静结合,除了进一步深化主题之外,更增添了一种宽松和谐的美感与生活气息。
诗人那种悠然自得而又略带闲愁的心境,也就在这样幽雅的景物描写中随意流出。
【作者简介】高鼎(1828年~1880年),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有《拙吾诗文稿》。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
著有《拙吾诗稿》。
【创作背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
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咏柳》说课稿 附[共三套说课稿】
《村居》说课稿一、说教材《村居》是人教部编版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首古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乡村的春景图。
这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如诗如画的意境,深切体验了春天带的快乐。
这首诗歌内容简短,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本课的目标设为(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个目标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的。
三项目标中,我把正确认读生字作为学习重点,因为2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字、写字。
难点为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二、说学情2年级的学生好动,许多行为习惯还正在培养,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开学时。
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且本班学生不善于举手发言,一小部分学生会也不举手。
三、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1.创设情境《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体验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
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以上的教学方法都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
(二)说学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合作交流、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
(精品)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咏柳》优秀教案
课题古诗二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4.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春天的美好,背诵古诗,积累优美诗句。
5.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素材1.搜集诗歌、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与诗中描写的景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
2.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心中勾起春天美好学生朗读课题。
作者简介:(课件出示2)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
著有《拙吾诗稿》。
回忆,很快将学生带到学习中来。
新课教学()分钟二、自读古诗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
(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3)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诗二首》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诗中流露出诗人难掩的喜悦之情。
两首诗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柳”,“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向,因其吐青早而成为春天新生的象征。
在这两首诗中,以柳来写春景,春意,呈现出一派轻柔旖旎,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二、教学目标1.认识“莺、咏”等11个生字,会写“童、碧”等8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1.猜谜引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出示谜语)对,是风筝。
古时候人们把风筝称为“纸鸢”,请跟着老师来读读这个词语。
2.引出诗题:春天来了,天气暖洋洋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到田野里去放风筝,那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啊!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居住在农村,他在田野里散步的时候,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春色,还看到了一群正在放风筝的孩子,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诗题就是《村居》。
板书诗题:村居,学生齐读诗题。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揭示课文题目,为接下来的解诗题做好了铺垫。
二、理解诗题学生朗读诗题,并说说“村居”的意思。
村:农村。
居:居住。
村居:在农村居住。
三、了解作者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著有《拙吾诗稿》。
四、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初读古诗。
(1)教师提出要求: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提醒: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对比出自己哪几个字读得不准确。
(3)同桌互读互查。
(4)指名读,老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古诗读准确。
2.学习字词。
(1)学习会认字。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生字词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生字词《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咏柳》通过对早春二月柳树的描写,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诗(古诗诗歌)村(山村村庄)童(童年儿童)绿(碧绿绿色)碧(碧绿碧血丹心)妆(化妆妆扮)丝(丝巾丝瓜)剪(剪刀剪破)2、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古诗二首生字组词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古诗二首生字组词湖(湖水)(江湖)(湖泊)(西湖)莲(莲花)(莲子)(莲叶)(水莲)穷(无穷)(穷人)(贫穷)(哭穷)荷(荷花)(荷叶)(荷包)(荷包蛋)绝(绝句)(绝对)(拒绝)(绝交)含(包含)(含义)(含笑)(含泪)岭(山岭)(岭南)(分岭)(西岭)吴(吴国)(吴语)(东吴)(吴歌)3、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说课稿一、说教材《从军行》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诗的头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
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
将士们身经百战,战斗的激烈和生活艰苦,都浓缩于七个字中,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
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分两课时进行,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针对五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观全文想画面解诗意悟诗情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受到感染。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
理解边塞诗歌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对比学习诗歌,了解不同作品蕴含的不同情感和诗歌特色。
四、说学生五年级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我意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1、古诗二首【教材简析】《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
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
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
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的特点。
“谁裁出”是诗人对柳叶发出的赞叹。
那一片片细小精致的新叶,是哪个心灵手巧的人剪裁出来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对上一句的回答。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这细巧的叶子裁剪出来的。
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也许这个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冬的寒意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1.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4.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春天的美好,背诵古诗,积累优美诗句。
5.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1. 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搜集诗歌、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与诗中描写的景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
1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色彩美 形态美
柳枝绿、 柔美、 细长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 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 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不知细叶谁裁出, 设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巧妙 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巧妙地过渡 到对大自然的赞美。
《咏柳》通过描绘 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 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 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 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们快乐活泼的形象。(难点)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cūn
村居
yīnɡ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liǔ zuì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tónɡ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yǒnɡ
咏柳
bì zhuānɡ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lǜ sī tāo
读一读,记一记。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杨柳 柳条
bàn
化妆 梳妆打扮
1.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 课后搜集整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 与同学们分享。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cái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jiǎn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莺拂柳 裁绦堤 醉 咏妆 丝 剪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īng fú dī liǔ zuì
莺 拂堤柳 醉
多音字
长 zhǎng(长大) cháng(长处)
我会写
shī
诗
古诗 诗人
cūn
村
村居 农村
tóng
咏柳 (唐)贺知章 _碧__玉__妆__成__一__树__高___ , __万__条___ 垂 下 绿 丝 绦 。 _不__知__细__叶___谁裁出,状元成_才路 _二__月__春_风__似__剪__刀____。 这首诗中,写状元成才路 作者的联想的诗句是: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学反思《村居》和《咏柳》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两首诗都是以“柳”来写春景、春意,呈现出一派轻柔旖旎、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整堂课,我侧重在“读”上花工夫,以读解意,以读悟情,具体表现在:1.以“音读”奠基础。
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落字,不加字,不重复,发音响亮清楚。
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
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自由读,交流重点字词,然后我给学生范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
然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景。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比赛读、师生对读等,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2.以“意读”显策略。
《村居》所描写的场景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和小伙伴们放风筝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画面,把生活中的体验带入到古诗学习之中。
然后结合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边读古诗边看插图,理解诗句大意。
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景象。
教学《咏柳》时,联系《村居》中描写杨柳的诗句,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然后,结合课题,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咏”,读懂诗题,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说出诗句描述的美景。
教学《咏柳》时,学生对“碧玉”和“丝绦”两词不熟悉,我就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将“碧玉”和“丝绦”与柳树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3.以“情读”突重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以至理解诗的大意。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学时,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如个别读、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等,读出诗歌的味道。
如,“忙趁东风放纸鸢”要读得欢快活泼;“不知细叶谁裁出”尾音要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二月春风似剪刀”则要读出恍然大悟、满心愉悦的感觉。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咏柳》课件 完美版
·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
理解句 子的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思。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
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拂堤杨柳醉春烟。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 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 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 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熟字相加识记:立+里=童 王+白+石=碧
zhuāng 笔顺:
吃妆
书写提示:第三笔竖是垂露竖,“女”字笔画舒展。 组词:梳妆 妆扮 化妆 巧记:一“女”倚在“丬”旁边。
造句:小柳树对着平静的河面梳妆打扮。
lǜ
笔顺:
叫绿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录”第三笔横长,竖钩挺立。 组词:绿色 碧绿 翠绿 绿丝绦 巧记:“录”旁有蚕丝(纟)。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理解诗句的意 思
这两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草长莺飞二月天
春季
二月春风似剪刀
品读《村居》说一说草、黄莺和 杨柳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在做什么?
草长莺飞二月天。
小草是嫩绿的,小黄莺欢唱 着飞来飞去。
拂堤杨柳醉春烟。
杨柳长长的柳枝,摇摇晃晃的 好像是在抚摸着地面。
古诗二首 村居 咏柳
部编版,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腰。
谜底:( 风筝 )
初读感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初读感知
2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二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包括《村居》和《咏柳》两首古诗。
下边分享两首古诗及译文。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吹送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第1页(共1页)。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1.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莺、拂、堤” 等 11 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
3.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以及画面美,能够借助诗歌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形成诗歌文化积累。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歌的美好意境,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高鼎、贺知章的资料;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村居课时目标:1. 会读“莺、拂、堤” 等 5 个生字,会写“诗、村、童” 3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村居》。
3. 理解诗歌大意,感受春天的景物之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有趣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播放一组春天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我看到地上的小草已经变绿了,看上去就像是铺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生:小河边柳树开始发芽了,好像是美丽的姑娘在对着河水梳长头发呢!生:我还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师:孩子们,你们不仅看得仔细,还说得生动形象,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看看古代诗人们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2.板书诗题:古诗二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注意生字“诗” 的正确书写及朗读(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其中右边的三笔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且第二笔横画要长于另外两笔。
同时引导他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将“诗” 字进行描红并临写两遍。
3.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
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准诗题中“村” 的读音(平舌音“cūn” ) 。
新统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精品教学课件
课文教学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最后两句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两句诗句用了设问和比喻。
课文教学
认识设问
什么是设问?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 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找中心句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 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 波澜,有变化。
课文教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就是描 写春天的词语,描写 春景的词语还有: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花红柳绿 万紫千红
莺歌燕舞 春暖花开
课文教学
村居
“醉”写活了杨柳的娇姿; 写活了杨柳的柔态。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 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知识引入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1. 中国古代民间有插柳迎春的风俗。寒食节,家家户 户门前常插柳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 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 意:其一,“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 意;其二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 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 天来临而喜悦,以及见到的春天景象 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课文教学
咏柳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 两个比喻,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机,葱翠 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 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 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
课文教学
按节奏读古诗
村居
知识引入 诗人导入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村居》
层次梳理
村居
主旨归纳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 天的景象,以及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表 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在春天里,你还看到了什么景色?参加哪些活动和游戏?
春天里,风儿是轻轻的、暖暖的;雨儿是细细 的、密密的。花儿是红红的、香香的;大人、小孩 个个都是笑逐颜开的。我们一起去郊游、去寻找春 的足迹。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奇妙想象 赞美春天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一问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一答
解 这细长的柳叶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原来 释 是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层次梳理
咏柳
主旨归纳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初春二月 柳树迷人姿态的描写,歌颂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的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贺知章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 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 贺知章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 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主要作品:《咏柳》《回乡偶书》等。
自由读古诗,把诗句读通读顺。
咏柳
bì zhuānɡ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lǜ sī tāo
疏通字词
放学 回来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泛指风筝
纸鸢(风筝)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 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解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回家了,赶 释 紧趁着轻柔的春风放起了风筝。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的儿童舒臂(bì)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 的喜悦和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赞美。
《咏柳》一诗,诗人通过对初春二月柳树的描写,歌颂春天, 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学有所得
这两首诗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特有的 明媚、迷人的景色,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早春二月, 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长长的柳条垂落下来, 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儿童在醉人 的春光中兴致勃勃地放着风筝。看到此情此景,我们感受到了那 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画出来。 草、莺、堤、杨柳、春烟、儿童、纸鸢。
2.《村居》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 这 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呢?
二月。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
3.《咏柳》中作者把柳树和柳条分别比喻成什么? 作者把柳树比喻成碧玉,把柳条比喻成丝绦。
4.《咏柳》中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这细细的柳叶是“二月春风”裁剪出来的。
识字方法(部件识字法) 利用已经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字的偏旁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如“寸”,加上木字旁,就是“村 居”的“村”;“寺”加上言字旁,就是“诗歌”的“诗”。
语境识字 堤边拂晓景色丽,春风裁剪柳丝碧。村景妆饰如诗画,绿色丝绦 牧童系。 横坐牛背咏诗句,黄莺也唱醉人曲。 词语拓展 出自古诗的成语:草长莺飞 柳暗花明 万紫千红 粉身碎骨 寸草春晖 人面桃花 春风得意 心有灵犀
风吹又生”的顽强精神做好铺垫。 2. 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仿佛也具有 作 者的思想和感情,做到情景交融。比如杜甫通过“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抒发亡国的感伤,在这里,花、鸟都具有了人的感 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二月天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 二月早春。
拂堤杨柳醉春烟
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孩子们放学回 来得很早,一个个 急忙借着东风愉快 地放起了风筝。状元成才路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连一连。 yīnɡ sī fú tāo dī zuì jiǎn liǔ
状元成才路
堤 莺 丝 绦 状元成才路 柳 剪 拂 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做一做。
村居
(清)高鼎
_草__长___莺飞_二___月__天__,拂堤杨柳醉___春____烟。 _儿___童__散学归_来__早___,状元成_才路 _忙___趁_东__风___放纸鸢。
《村居》较为明快,朗读时,要边读 边想象春天草长莺飞时,环境的优美和儿 童生活的快乐画面。
朗读指导: 《咏柳》朗读时速度要舒缓,边读边
想象春风吹来柳树发芽,柳枝随风摆动的 美丽画面。
读一读,填一填。 ◇ _草__长__莺飞_二__月__天__,拂堤杨柳醉_春__烟__。 ◇ 不知细叶谁裁出,_二__月__春__风__似__剪__刀____。
笔顺:
书写提示:两点稍小,横长托上盖下,“刀”笔画 舒展。 组词:剪刀 裁剪 巧记:一刀放在前下面。 造句:海小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一样。
熟 字 相 加 识记 :前+ 刀=剪
诗村童碧妆绿丝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左右状元成才路 结构
上下 结构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
咏柳
碧 玉/妆 成/一 树 高, 万 条/垂 下/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似 剪 刀。
赞美,歌颂。
打扮。
咏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绿色的玉。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枝条多。 万 条 垂 下 绿 状元成才路 丝 绦。
不 知 细 状元成才路 叶 谁 裁 出,
读一读,记一记。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杨柳 柳条
bàn
化妆 梳妆打扮
1.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 课后搜集整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 与同学们分享。
状元成才路
这首诗中描写儿童的句子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咏柳 (唐)贺知章 _碧__玉__妆__成__一__树__高___ , __万__条___ 垂 下 绿 丝 绦 。 _不__知__细__叶___谁裁出,状元成_才路 _二__月__春_风__似__剪__刀____ 。 这首诗中,写状元成才路 作者的联想的诗句是: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状元成才路
写人 儿童(放风筝)
:
状元成才路
乡充 村满 生情 活趣
咏柳
[唐] 贺知章
贺知章(659—约744),唐 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越州 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其诗风清 新脱俗,以绝句见长。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状元成才路 《采莲诗》《回 乡偶书》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再读诗歌,划出节奏。
猜一猜 像蝴蝶,像飞鸟, 乘着风儿天空飘。 一根线儿拴住它, 无风一栽往下掉。 谜底( 风筝 )
猜一猜 小姑娘,手细长, 身儿软,头发长。 春风吹来长发飘, 跳起舞来真漂亮。
谜底( 柳树 )
1 古诗二首
R·二年级语文下册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cūn
村居
yīnɡ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yīng
fú
易错提示:
莺 拂 后鼻音,不要读成yīn。 组词:草长莺飞 黄莺
易错提示:
韵母是u,不要读成fó。 组词:拂拭 吹拂
dī
堤
zuì
醉
易错提示: 一声,不要读成二
声。 组词:河堤 堤坝
liǔ
柳
易错提示: 平舌音。
组词:喝醉 陶醉 沉醉
yǒng
咏
易错提示:韵母是iu, 不要读成ui。 组词:柳树 杨柳
咏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描绘 :
碧玉——树高 万条——绿丝绦
比喻
想象 :
柳叶——谁裁出 状元成才路 春风——似剪刀 状元成才路
自问 自答
巧以 妙柳 新咏 奇春
描写春天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状元成才路
把诗句补充完整。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 春 )烟。
(
儿童
状元成才路
)散学归(
来早
),
状元成才路
( 忙 )趁( 东风 )放纸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村居》这首诗描写 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 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 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村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写景 草长 莺飞 杨柳醉 :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
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善于
描写自然景物。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状元成才《路 拙吾诗稿》。
再读诗歌,划出节奏。
草 长 莺 飞 /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 放 纸 鸢。
tóng
吃童
bì
叫碧
笔顺:
书写提示:点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稍长。
组词:儿童 童年 童话 童心
巧记:“立”在“里”上坐,“里”在“立”下 藏造。句:我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笔顺:
书写提示:“王、白”笔画紧凑,在竖中线两侧, “王”第三横变提,“石”撇画舒展。 组词:碧绿 碧玉 碧蓝 巧记:王老师,白老师一起坐在石头上。 造句:海鸥在碧蓝的大海上空飞翔。
村居
住在农村。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杨柳枝条很长,
垂下来,微微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摆动,像是在
状元成才路
抚摸堤岸。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放学。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迷醉, 陶醉。
风筝
再读诗歌,思考交流: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找出写景的 诗句。
的水汽。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
鹰的风筝。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
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
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
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村居
[清] 高鼎
组词:古诗 诗歌 诗人
巧记:一“讠”立在“寺”之左。 造句:我喜欢背诵古诗。
笔顺:
书写提示:“木”撇画舒展,捺变成点,“寸”横 稍向右上方倾斜。 组词:村庄 山村 村居 农村 巧记:“寸”边一棵树。 造句:我的故乡是一座美丽的小山村。
偏 旁 识 记 :“ 诗”的 意思和 语言有 关,所 以是讠 字旁。
熟 字 相 加 识记 :立+ 里=童 王+ 白+石 =碧
zhuāng 笔顺:
吃妆
书写提示:第三笔竖是垂露竖,“女”字笔画舒展。 组词:梳妆 妆扮 化妆 巧记:一“女”倚在“丬”旁边。
造句:小柳树对着平静的河面梳妆打扮。
lǜ
笔顺:
叫绿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录”第三笔横长,竖钩挺立。 组词:绿色 碧绿 翠绿 绿丝绦 巧记:“录”旁有蚕丝(纟)。
fú dī liǔ zuì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tónɡ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yuān忙 趁 东 风 放 纸 Fra bibliotek。yǒnɡ
咏柳
bì zhuānɡ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lǜ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cái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jiǎn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易错提示: 后鼻韵母,声母是y,不
要读成r。 组词:歌咏 吟咏 咏叹
tāo 易错提示:
绦 前鼻音,不要读成tang。 组词:丝绦
cái
裁
易错提示:平舌音。
组词:裁剪 裁缝 裁 纸
这些字 你认识吗? 快来读一读。
醉
追气球啦!
这些字 你认识吗? 快来读一读。
追气球啦!
shī
吃诗
cūn
叫村
笔顺:
书写提示:“讠”小而居中,“寺”第三笔横长。
细细的嫩叶。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满树。 丝线编成 的带子。
好像。
碧玉妆成一树高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 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 碧玉妆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
从树上垂下无数条好像 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比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柳枝
碧玉 状元成才路
绿丝绦 状元成才路
色彩美 形态美
柳枝绿、 柔美、 细长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 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 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不知细叶谁裁出, 设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巧妙 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巧妙地过渡 到对大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