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标杆企业《绿色低碳建筑标准》V1.0版
国家绿色低碳标准
国家绿色低碳标准
国家绿色低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减排:项目应采用高效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例如,使用LED照明、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以及优化建筑设计和隔热材料等。
2. 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应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再利用。
例如,采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3. 环境友好:项目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采用低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环保材料。
4. 绿色生态指标:包括考核绿色低碳发展的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考核环境质量改善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地表水达到和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考核绿水青山、优美生态的森林覆盖率等。
这些指标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
5. 绿色建筑标准:该标准主要关注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行等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认证体系,促进建筑业绿色转型。
6. 低碳交通标准:主要涉及交通工具的能效、排放控制等方面,旨在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推动绿色出行。
7. 循环经济标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标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国家绿色低碳标准旨在引导各行各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绿色低碳建筑评价标准
一带一路”国际绿色低碳建筑评价标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凸显,建筑业也逐渐成为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的重要领域。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绿色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筑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一带一路”国际绿色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
一、评价标准的制订目的“一带一路”国际绿色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制订旨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筑行业向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该标准也旨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共同推动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标准将以多维度、全方位的方式评估建筑的绿色和低碳程度,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标准的核心内容(一)节能减排1. 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评估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包括供暖、供冷、照明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情况,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设备和技术。
2. 气候适应性:评估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能源利用情况,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节能减排情况。
3. 碳排放管理:评估建筑的碳排放情况,对于能源密集型建筑将提出更严格的减排要求,鼓励采用低碳材料和技术。
(二)资源循环利用1. 建筑材料:评估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和可再生性,促进使用可持续材料和生态材料,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 废弃物处理:评估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鼓励采用可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室内环境质量1. 空气质量:评估建筑内部通风、空气净化和排毒处理情况,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2. 自然采光和照明设计:评估建筑内部采光情况和照明设计,鼓励设计能够有效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四)技术创新和管理1. 绿色技术应用:评估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情况,鼓励采用新型环保、节能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
低碳建筑标准
低碳建筑标准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对于低碳建筑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节能:低碳建筑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对节能的标准和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减少采暖和空调等设备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减排:低碳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建筑应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以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循环利用:低碳建筑应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采用高性能、高回收率的建筑材料和产品,提高建筑的再利用率。
绿色建筑理念:低碳建筑应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过程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营造低碳、环保、舒适的生活环境。
具体来说,低碳建筑的标准可能因地区、建筑类型和规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应该以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低碳标准
回收的建筑材料循环再生过程同样需要消耗能源 并排放CO2.我国回收钢材重新加工的CO2排放量 为钢材原始生产CO2排放量的20~50%,可取40% 计算;可循环再生铝生产CO2排放量占原生铝的 5~8%,可取6%计算,因此,建筑材料回收再生产 过程排放 CO2的指标为:钢材为0.8t/t,铝材为 0.57t/t。 2.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量的实际值PTc 3.与建筑能耗相对应的CO2排放状况评价
钢铁 铝制 品
9.5
水泥
玻璃 结构
1.4
2.0
0.8
建筑 陶瓷 洁具 1.4
混凝 土砖
0.12
木产 品
0.2
单位建筑面积所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种排放的CO2的基 准值Bmc(t/m2)
Bmc
Bi X
i 1
n
Bi
(1 ) X rBi A
XBi——第i种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种单位重量排放CO2指 标基准值,t/t Bi——建筑所用第i种建筑材料的重量总和,t α——建筑所用第i种建筑材料的回收率,% XrBi——建筑所用第i种建筑材料的回收过程排放 CO2指标基准值,t/t
2.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量的实际值Pec 3.与建筑能耗相对应的CO2排放状况评价
Pec CO 2排放指数= 100% Bec
二. 住区节水及相应的CO2排放指标 1. 制水过程CO2排放指标 一方面是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减少生产、 输送过程中的耗能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另一方面 是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碳源转化所减排的CO2量。 我国给水行业平均制水单位耗电指标 0.3kWh/m 3 ,生产1kWh电产生CO2约1kg,即生 产一吨水排放的 CO2为0.3kg;我国二级污水处理 平均耗电指标0.25kWh/ m 3 ,即处理一吨污水动 力消耗所排放的CO2量为0.25kg;碳源转化所排 放CO2量为0.55-0.85kg/ m 水。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目录[隐藏]简介背景起源技术要求代表示范区前景摘要: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编辑本段]简介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欧洲近年流行的“被动节能建筑”可以在几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础上,依然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
这在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已经成为现实。
在中国,低碳建筑思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写进国家的发展规划中。
事实上,早在2007年我国提出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将使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20%的目标。
当然,中国低碳建筑的发展还需要有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操作的标准,同时也应辅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氧化碳排放和建筑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王伟强在论坛上强调,上海正在成为绿色资源聚集地,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的密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将成为上海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编辑本段]背景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实际上,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
近零碳建筑技术标准
近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摘要:一、引言1.近零碳建筑的背景和意义2.近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的发展二、近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概述1.标准的目标和范围2.近零碳建筑的评价指标三、近零碳建筑设计要点1.选址与规划2.建筑形态与朝向3.绿化与景观设计4.节能与环保材料应用四、近零碳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1.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控制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3.智能化系统与监测4.建筑废弃物管理五、近零碳建筑案例分析1.国内近零碳建筑案例2.国际近零碳建筑案例六、我国近零碳建筑政策与发展趋势1.政策与法规支持2.技术研究与创新3.市场推广与产业化4.国际合作与交流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近零碳建筑作为一种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舒适度的建筑形式,已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在近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近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概述近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旨在为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提供碳排放控制的技术要求。
该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零碳建筑进行评价:1.能源利用: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设计、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评价。
2.水资源利用:包括节水设计、水资源回收利用、水环境友好等方面的评价。
3.材料与资源:关注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建筑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4.室内环境质量: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声环境、光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5.生态与景观:包括选址、绿化、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评价。
三、近零碳建筑设计要点1.选址与规划:选择合适的场地,考虑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建筑形态与朝向:根据场地条件,合理设计建筑形态和朝向,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3.绿化与景观设计:注重绿化配置,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景观。
4.节能与环保材料应用:采用节能建筑技术及环保材料,降低建筑碳排放。
四、近零碳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1.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控制:通过绿色施工、低碳建材、建筑废弃物管理等措施,降低施工过程的碳排放。
零碳建筑设计标准
零碳建筑设计标准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这是自2021年4月9日,《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正式启动以来,首次推出征求意见稿。
此《标准》适用于新建与既有改造的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与区域的设计、建造、运行和判定。
《标准》提出,建筑应结合场地环境与气候特点,对项目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建筑冷热源和热水热源应优先选用太阳能光热系统、水(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供电系统应优先选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等。
此外,零碳建筑应设置建筑碳排放管理系统,实现建筑运行碳排放量的动态统计、计算、分析和展示等管理目标。
以下为《标准》摘要:1.0.1 为实现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发展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建筑应用,引导建筑和以建筑为主要碳排放的区域逐步实现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与既有改造的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与区域的设计、建造、运行和判定。
1.0.3 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与区域的设计、建造、运行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1零碳建筑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采用全过程多专业协同设计组织形式,从建筑设计内在本质和基本规律出发,基于零碳建筑设计目标开展设计工作。
4.1.2建筑性能化设计应综合考虑其地域、文化、气候、环境等资源禀赋条件,以及经济约束、功能需求、技术措施、建筑美学等多种因素,优化零碳建筑设计策略。
4.1.3 性能化设计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的室内环境参数和碳排放指标要求,利用碳排放模拟计算软件等工具,结合建筑全过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指导技术措施和性能参数的确定。
4.1.5 建筑应结合场地环境与气候特点,对项目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方案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方案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4)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4)1.1.1 生态平衡:绿色建筑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1.1.2 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1.1.3 健康舒适:绿色建筑以人为本,关注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声环境、光环境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1.1.4 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4)1.2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1.2.1 发展现状 (4)1.2.2 发展趋势 (4)第2章节能减排目标与策略 (5)2.1 节能减排目标设定 (5)2.1.1 能源消耗降低目标:在新建建筑中,实现能源消耗较现有同类建筑降低20%以上;在既有建筑中,通过改造实现能源消耗降低10%以上。
(5)2.1.2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新建建筑二氧化碳排放较现有同类建筑降低30%以上;既有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以上。
(5)2.1.3 绿色建筑占比提升目标: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达到50%以上;到203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达到80%以上。
(5)2.2 节能减排策略概述 (5)2.2.1 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 (5)2.2.2 技术创新与应用 (5)2.2.3 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6)2.2.4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6)第3章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减排 (6)3.1 建筑选址与规划 (6)3.1.1 选址原则 (6)3.1.2 规划设计 (6)3.2 建筑体型与朝向 (6)3.2.1 建筑体型 (7)3.2.2 建筑朝向 (7)3.3 建筑遮阳与通风 (7)3.3.1 建筑遮阳 (7)3.3.2 建筑通风 (7)第4章建筑材料选择与利用 (7)4.1 绿色建筑材料 (7)4.1.1 节能型材料:如高功能混凝土、轻质隔热砖、节能型玻璃等,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需求。
绿色低碳企业评价技术要求-2023最新
绿色低碳企业评价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低碳企业的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南山区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开展绿色低碳企业评价活动,其它区域企业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33761绿色产品评价通则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ZDB/Z69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SZDB/Z70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3术语和定义3.1绿色低碳企业green low-carbon enterprise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将生态环境效益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持续满足能源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和污染物排放减少等要求的企业。
3.2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来源:GB/T50378—2019,2.0.1]3.3绿色产品green product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品质高的产品。
[来源:GB/T33761—2017,3.1]4评价要求4.1基本要求4.1.1企业应符合《南山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独立法人”、“注册”等相关条件。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环节中,力求降低碳排放,实现环保、节能、低碳的目标。
这一标准旨在提高建筑行业的环保意识,推广绿色建筑技术,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需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环保、低碳特点,通过优化建筑形态、结构和材料等方面,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2.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应选用环保、低碳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3.运营阶段:在建筑运营过程中,要加强节能管理,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4.建筑废弃物处理:建筑拆除时,应尽量回收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5.碳排放计算与评估:对建筑的碳排放进行详细计算和评估,确保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阶段的碳排放达到三星级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并非一个固定的评价体系,而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不断调整和完善。
低碳建筑设计标准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低碳建筑设计标准:
1. 节能标准:采用高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如外墙保温、节能玻璃、高效暖通空调系统等,以降低建筑能耗。
2. 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4. 水资源管理: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5. 室内环境质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采光、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舒适性,提高居住者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6. 绿色交通:优化建筑布局,方便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7. 废弃物管理:实施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8. 生态绿化:增加建筑周围的绿化面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我国零碳建筑政策
我国零碳建筑政策一、政策目标我国零碳建筑政策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通过推广零碳建筑,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零碳建筑标准为了规范零碳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零碳建筑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等,明确了零碳建筑的定义、设计原则、建设要求、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三、零碳能源利用在零碳建筑中,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达到平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碳排放控制零碳建筑的碳排放控制要求在建筑设计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控制碳排放。
采用低碳材料和设备,优化建筑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五、监管与惩罚为了确保零碳建筑的推广和实施效果,我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监管机制。
对不符合零碳建筑标准和碳排放控制要求的建筑项目进行惩罚,包括罚款、限期整改等措施。
六、宣传与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零碳建筑的认识和接受度,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教育。
包括开展公益活动、制作宣传资料、举办公开课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零碳建筑的意义和优势。
七、技术创新推动零碳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国政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零碳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水平。
通过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推动我国零碳建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八、绿色金融支持为了促进零碳建筑的发展,我国政府通过绿色金融支持政策,为相关企业和项目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
这些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项目投资回报率,推动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参与零碳建筑的建设。
九、行业协作与交流我国政府鼓励各行业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零碳建筑的发展。
通过建立跨行业的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
同时,鼓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相关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评价标准
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评价标准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是当前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更是被寄予厚望。
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目的在于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低碳改造,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资源,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建筑改造不仅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了规范和指导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实施,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操作指南,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监督依据,促进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评价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对绿色低碳建筑的定义、意义和评价指标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现有评价标准的建立和局限性的探讨,旨在发现已有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改进建议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为绿色低碳建筑改造的发展方向和实际工程提供启示和借鉴,促进绿色低碳建筑在既有建筑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绿色低碳建筑改造一直备受关注,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绿色低碳建筑改造还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和舒适性,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对于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改善建筑的能源供给系统、采光通风系统、材料选择等方面,不仅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差,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还可以减少噪音和振动等对居民的影响,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认证标准
美国:智能绿色 屋顶
日本:水之教堂
中国绿色建筑案例介绍
上海世博园:绿色建筑技术的展示中心 南京紫峰大厦:节能高效的标志性建筑 北京奥运村:绿色低碳的居住区规划 深圳华侨城:绿色生态的旅游度假区
绿色建筑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国外案例:如瑞典的被动房、德国的零碳建筑等,介绍其能源利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 优势
对绿色建筑的建议与思考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能源效率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采用可再生能源
对未来绿色建筑的期许与展望
建筑行业的发 展趋势是可持 续性和低碳化
未来绿色建筑 将成为主流
未来绿色建筑 将更加注重生 态、人文和经 济效益的融合
未来绿色建筑 将为人类创造 更加美好的居 住和工作环境
节能设计:采用节能建筑设计,提高建 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耗。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利用智能化技术, 对建筑设备、能源使用等进行实时监控 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雨水收集和利用:将雨水收集起来,用 于冲刷马桶、浇花等,减少对饮用水的 使用。
绿化环境:在建筑周围种植植物,增加 绿化率,改善居住环境。
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方向
节能与能源利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采用节水技术和设 备,减少用水量
环保与材料利用: 使用环保材料和设 备,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健康与舒适性:提 高室内空气质量, 创造舒适的生活环 境
绿色建筑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展望
政策支持:政府 对绿色建筑的扶 持政策,如补贴、 税收优惠等。
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
节能效果:采用低 能耗的建筑材料和 设计,减少能源消 耗
减排效果:采用可 再生能源和绿色技 术,减少碳排放
房地产业低碳化发展背景下低碳建筑标准的法制化
我 国在 低碳 建筑 领域 制 订 了一系 列标 准 , 一
定程度 上满 足 了房 地产 业低碳 化发 展 的要求 。比 如为 了促进 绿 色 建筑 的发 展 , 国颁 布 了 《 色 我 绿 建筑 评价标 准》 ;为 规 范绿色 建筑 的评 价 与标 识
益 , 扰低 碳建筑 市场 的 正常秩序 。 后 , 碳建 干 最 低
乱 , 法有 效 规范和 引导房 地产 业低 碳化 的 良性 无
发展 。
力 、 准 实 施 的条 件 、 准 的 应 用 、 标 标 标准 的推 广 、 标 准 实施 的范 围、 准 实施 的保 障等 内容 。 标 3 低碳 建筑 标准 的评 价 , . 主要 包括 低碳 建筑 标 准 认证 、 建筑 低 碳 化 审 核验 收 、 碳 建 筑 等 级 低
筑 标准 的法 律 规 范使 得 建筑 低 碳 化 有 了制 度 性 的规 定 , 将与 建筑 低碳 化有 关 的法律 制度 和规 范
有机 衔接 起来 , 能够依 法保 障房地 产 业低 碳化 高
效 、 定地 向前 发展 。 稳
管理 , 国颁布 了 《 我 绿色 建筑评 价 标识 管理 办法》
方面 基本 内容 : 1 低碳 建筑 标准 的制定 , . 主要 涉及 标准 制 定
律 、 规如 《 约能源 法》 《 法 节 、 民用 建筑节 能 条例》 、 《 公共 机构 节 能条例》 以及 北 京 、 上海等 地 颁布 的
绿 色建 筑评 价标 准 中也有 关 于建筑 物节 能 、 碳 低
评 定 、 准修 改完善 等 内容 。 标 ( ) 碳 建 筑 标准 法 制 化 过程 中需 要 注 意 三 低
的 问题
二、 低碳 建筑标 准 的法律 规范 问题 ( ) 一 制定 和 实 施 低碳 建筑 标 准 法 律规 范 的
零碳建筑标准 参编单位
零碳建筑标准参编单位零碳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减少或者抵消其对环境产生的碳排放。
为了推动低碳环保建筑的发展,零碳建筑标准被制定出来,以指导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减少碳排放。
参编单位则是参与制定零碳建筑标准的组织或机构。
零碳建筑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挑战。
建筑业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降低建筑碳排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实现零碳建筑的目标,需要从建筑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和使用阶段进行综合考虑。
参编单位在制定零碳建筑标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建筑行业的专业组织、研究机构、建筑公司或政府机构。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制定零碳建筑标准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在制定零碳建筑标准的过程中,参编单位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碳排放计算方法:参编单位需要制定统一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以确定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碳排放量。
这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2. 能源效率:参编单位会推动建筑行业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能源效率,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可能涉及到建筑外墙、屋顶、窗户等方面的设计和改进。
3. 可再生能源:参编单位会推动建筑行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替代传统的能源供应。
这有助于减少建筑的碳排放,同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4. 碳排放抵消:参编单位会鼓励建筑行业在无法完全消除碳排放的情况下,采取碳排放抵消措施。
这包括通过种植树木、投资碳汇项目等方式来抵消建筑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5. 建筑材料选择:参编单位会推动建筑行业选择低碳建材和可持续材料,以减少建筑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
这可能涉及到对建筑材料的评估和认证,鼓励使用环保和可再生材料。
参编单位的参与对于零碳建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能够提供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促进建筑行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零碳建筑标准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
零碳建筑标准 参编单位
零碳建筑标准参编单位零碳建筑标准是一种为实现建筑物的碳中和目标而制定的标准,旨在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碳足迹。
该标准由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编写,包括政府、研究机构、设计公司和建筑行业协会等。
政府是零碳建筑标准的重要参编单位之一。
政府在制定标准时,通常会借鉴国内外的建筑相关法规和政策,并作出适当的调整。
政府承担着规划和管理城市建设的责任,因此对零碳建筑标准的参与十分重要。
政府的参与可以推动零碳建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同时也可以通过法规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鼓励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
研究机构是零碳建筑标准的重要参编单位之一。
研究机构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和实验,提供了零碳建筑标准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研究机构通常会从建筑材料、能源利用、建筑设计和施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机构还可以与实际项目合作,通过试点示范来验证标准的可行性,并对标准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设计公司是零碳建筑标准的重要参编单位之一。
设计公司在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设计公司通常会将零碳建筑的概念融入到建筑方案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优化建筑布局和采用节能技术等方式,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
设计公司的参与可以确保零碳建筑标准的实际可行性,同时也为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实际案例和经验。
建筑行业协会是零碳建筑标准的重要参编单位之一。
建筑行业协会代表了建筑行业的集体利益,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专业知识。
建筑行业协会通常会与政府和研究机构等单位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并推动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建筑行业协会的参与可以促进零碳建筑标准的全面推广,同时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等活动,加强行业从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接受度。
总之,零碳建筑标准的参编单位涵盖了政府、研究机构、设计公司和建筑行业协会等多个方面。
这些单位通过各自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发展转型。
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零碳建筑的目标,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房地产标杆企业《绿色低碳建筑标准》V1.0版
《绿色低碳建筑标准》V1.0版(北方地区居住建筑)2012-12-28目录1. 总则...................................................................................................................................... - 3 -1.1 目的.......................................................................................................................... - 3 -1.2 适应范围.................................................................................................................. - 3 -1.3 低碳建筑指标体系.................................................................................................. - 3 -1.4 低碳建筑指标控制阶段识别.................................................................................. - 5 -1.5 低碳建筑评价分级.................................................................................................. - 6 -1.6 本标准特色.............................................................................................................. - 6 -1.7 其它说明.................................................................................................................. - 7 -2. 术语...................................................................................................................................... - 8 -2.1 总则.......................................................................................................................... - 8 -2.2 住区环境规划.......................................................................................................... - 8 -2.3 布局与设计............................................................................................................ - 10 -2.4 外围护结构............................................................................................................ - 10 -2.5 机电系统................................................................................................................ - 12 -2.6 采光与照明............................................................................................................ - 12 -2.7 可再生能源............................................................................................................ - 12 -2.8 节水........................................................................................................................ - 13 -2.9 建筑材料................................................................................................................ - 13 -2.10 施工与装修........................................................................................................ - 14 -3. 低碳建筑标准评价指标.................................................................................................... - 15 -3.1 住区环境规划........................................................................................................ - 15 -3.2 布局与设计............................................................................................................ - 16 -3.3 外围护结构............................................................................................................ - 17 -3.4 机电系统................................................................................................................ - 21 -3.5 采光与照明............................................................................................................ - 22 -3.6 可再生能源............................................................................................................ - 23 -3.7 节水........................................................................................................................ - 24 -3.8 建筑材料................................................................................................................ - 25 -3.9 施工与装修............................................................................................................ - 26 -3.10 住区运行管理.................................................................................................... - 28 -1.总则1.1目的本标准为万X地产提供一套可实施、能监测、易推广的低碳建筑标准,降低居住建筑在生命周期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引导万X地产向低碳地产转型中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零碳建筑标准
零碳建筑标准零碳建筑标准规定:一个地区的建筑全部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电,热水系统利用海水、地下水、污水等可再生资源加热。
这样就可以减少空调制冷所需能量和燃油消耗,而且使用过程中也没有废气产生。
不是没有新能源了吗?怎么还要采取清洁能源呢?这对环境有害!我想:这样不是更浪费能源吗?我觉得楼房更要保持整体性,就像新闻上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建筑,在城市中人人都是绿色植物,为家园提供能量,绿色出行才能使城市真正充满活力。
我们要倡导节约型社会,反对奢侈浪费。
要树立厉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我希望国家可以多制造一些节能产品,向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重大节假日看齐,设立“低碳日”。
还要建立“低碳银行”,鼓励百姓积极低碳消费,将家庭使用低碳产品和服务记录在案,从而在政策方面鼓励低碳消费,加快形成低碳型社会。
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我们还应该倡导环保的生活方式,只有每个人自觉减少一点碳排放量,世界才会多一点温暖与和谐,一起为改善全球环境做一份贡献。
最后,我想对那些环境污染的人们说,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工厂里排出来的废水、废气都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吗?所以请你们尽量去种花种草,这样也算是帮助我们改善环境了,不然我们的生活都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回首过去,近年来我们大力宣传低碳环保,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低碳概念深入人心,关键还要落实到行动上。
作为现代文明人,我们应当具备一些必要的低碳意识和技能,将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比如购买使用节能家电,使用节水器具,注意交通安全,不乱扔垃圾等等。
低碳理念不仅仅是口号,它体现在日常行为中,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低碳生活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蓝天、碧水、青山永驻我们人类的家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在美丽的地球上幸福生活。
超低能耗建筑与零碳建筑基础及相关标准
超低能耗建筑与零碳建筑基础及相关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超低能耗建筑与零碳建筑是当前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对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低碳建筑标准》V1.0版(北方地区居住建筑)2012-12-28目录1. 总则...................................................................................................................................... - 3 -1.1 目的.......................................................................................................................... - 3 -1.2 适应范围.................................................................................................................. - 3 -1.3 低碳建筑指标体系.................................................................................................. - 3 -1.4 低碳建筑指标控制阶段识别.................................................................................. - 5 -1.5 低碳建筑评价分级.................................................................................................. - 6 -1.6 本标准特色.............................................................................................................. - 6 -1.7 其它说明.................................................................................................................. - 7 -2. 术语...................................................................................................................................... - 8 -2.1 总则.......................................................................................................................... - 8 -2.2 住区环境规划.......................................................................................................... - 8 -2.3 布局与设计............................................................................................................ - 10 -2.4 外围护结构............................................................................................................ - 10 -2.5 机电系统................................................................................................................ - 12 -2.6 采光与照明............................................................................................................ - 12 -2.7 可再生能源............................................................................................................ - 12 -2.8 节水........................................................................................................................ - 13 -2.9 建筑材料................................................................................................................ - 13 -2.10 施工与装修........................................................................................................ - 14 -3. 低碳建筑标准评价指标.................................................................................................... - 15 -3.1 住区环境规划........................................................................................................ - 15 -3.2 布局与设计............................................................................................................ - 16 -3.3 外围护结构............................................................................................................ - 17 -3.4 机电系统................................................................................................................ - 21 -3.5 采光与照明............................................................................................................ - 22 -3.6 可再生能源............................................................................................................ - 23 -3.7 节水........................................................................................................................ - 24 -3.8 建筑材料................................................................................................................ - 25 -3.9 施工与装修............................................................................................................ - 26 -3.10 住区运行管理.................................................................................................... - 28 -1.总则1.1目的本标准为万X地产提供一套可实施、能监测、易推广的低碳建筑标准,降低居住建筑在生命周期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引导万X地产向低碳地产转型中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1.2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引导和规范万X地产在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建材选用、施工、监理、验收、物业管理和评价等,适用于万X地产开发项目的评估。
在执行本低碳建筑标准时,尚应遵守国家或项目所在地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1.3低碳建筑指标体系本标准是根据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建筑材料选用、运行管理过程中影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从住区环境规划等10个方面筛选42项指标构建北方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指标体系(见表1.1)。
以对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行进行指导与评价,降低住宅建筑生命周期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表1.1:北方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标准体系1.4低碳建筑指标控制阶段识别为便于相关人员对各指标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将建筑生命周期分为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5个阶段,并对每个指标在这些阶段的可控性进行识别,见表1.2。
表1.2:建筑生命周期各指标控制一览表1.5低碳建筑评价分级根据所获得的总分值不同,将评价项目分为低碳1星、低碳2星、低碳3星、零碳建筑、负碳建筑5大类,见表1.3。
表1.3:低碳建筑评价分级按照建筑围护结构规定性方法综合考虑,各星级的节能量至少高于基准(JGJ26-2010年能耗标准)15%(一星),25%(二星)和30%(三星-五星),若单体建筑的体形系数达标,又可以至少节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