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视角下《上海女孩》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喜福会》电影形象改编研究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喜福会》电影形象改编研究王秋华【摘要】东方主义是一种西方人对东方的敌视,任意虚构东方文化,关注其异域性,突显西方优越的一种偏见思维方式.《喜福会》描述的是四对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的故事.小说中的中国与时俱进,母亲坚强勇敢,女儿独立自信,对中国和美国男子的描写并不多.而电影为迎合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思想,突显西方价值观的优越,做了刻意的增减和突显,把中国塑造成守旧破败、中国女子柔弱无助、中国男子粗暴无耻的黄祸形象,却把美国男子塑造成拯救中国的救世主,没有将原著的精髓完整地传达给观众.【期刊名称】《吕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5)004【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喜福会》;电影;文本;比较;东方主义【作者】王秋华【作者单位】吕梁学院外语系,山西离石0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712.074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是中国移民母亲和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之间因为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不同产生的冲突与最后听了母亲在中国的故事后达到的理解与融合。
[1]1此书一问世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原因有三:一是小说传达的母爱主题是全人类永恒的主题,催人泪下;二是小说塑造的美国价值观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三是书中描写的神秘中国文化迎合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好奇与窥视心理。
这正是小说被选中改编成同名电影的主要原因。
美国华裔导演王颖在基本忠实原著的情况下拍摄的电影《喜福会》在首映后赢取了巨大成功。
然而这些成功背后不乏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的歪曲,使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西方观众的思维模式,如充满异域风情却又守旧、破败、脏乱的中国,苏西黄般的中国女子与傅满洲般的中国男子。
通过与小说原著对比,本文拟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来探讨《喜福会》中电影形象的改编。
一、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东方主义”(Orientalism)原是西方人研究东方各国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学科的总称。
爱德华·萨义德批评它是一种西方人藐视东方文化,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偏见性的思维方式。
我国女性文学创作特征及现状——以《上海宝贝》为例
ywjsxxk@《上海宝贝》是我国当代女作家卫慧的半自传体小说,在问世后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上海宝贝》及其引起的文化现象展开解读和反思。
女性书写是女性主义在文化、文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上海宝贝》是我国都市女性书写实践的代表,象征着我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突破性发展。
卫慧作为半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我国女性书写的实践主体,其写作行为本身具有主体性,具有女性主义象征意义;小说在问世后取得极大反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社会影响;小说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争议,体现了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不足。
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入手,分析《上海宝贝》反映出的我国女性文学创作特征及现状。
一、我国女性书写实践女性主义文学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女性书写”概念最早由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在其1929年发表的论文《一个人的房间》中提出。
美国文学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以女性主义经验论的方法对女性主义书写发展及其特点展开研究,将女性书写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女性气质”(feminine )阶段,女性作家必须按照男权社会的要求刻画女性形象,在作品中塑造出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贤妻良母;第二阶段是“女权主义”(feminist )[1]阶段,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反对男权主义价值观,倡导女权主义乌托邦和全世界女性的联合;第三阶段是“女性”(female )阶段,女性作家不必再刻意提出任何思想主张,只需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客观的女性身份进行文学创作。
对于第三阶段的女性书写,法国女性主义者埃莱娜·西苏认为:“女性必须通过身体来写作,她们必须创造出蕴意丰富的语言,摧毁性别隔阂、社会等级、修辞话语、法律条文……”[2]她的“身体写作”理论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第一,女性的身体并非“肉体”,它容纳了重要的女性生理、心理、文化信息;第二,“用身体书写”并非对语言符号的抛弃,用语言书写是女性的存在及自救方式。
《2024年走向现代的都市女性形象——从《良友》画报看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女性》范文
《走向现代的都市女性形象——从《良友》画报看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女性》篇一引言《良友》画报,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化符号。
在时代的长河中,该画报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有力见证者,尤其在展示上海都市女性形象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以《良友》画报为切入点,探索那个时期上海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和社会角色。
一、都市女性形象的形成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良友》画报成为反映当时都市生活的一面镜子。
它展示了那个时期上海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形象变化,展现了她们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画报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主妇或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而是逐渐走向社会、走向职场、走向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
二、画报中的女性形象特点在《良友》画报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独立、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
她们有的是优雅的职业女性,有的则是热情洋溢的时尚追求者。
这些女性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
同时,她们也注重时尚和美妆,善于通过穿着打扮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三、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在《良友》画报的描绘下,我们看到了上海都市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
她们不再是家庭的附属品,而是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她们活跃在各个领域,如职场、文化、艺术等,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她们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女性形象的现代化影响《良友》画报的广泛传播对上海都市女性的现代化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画报的传播和影响,现代女性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传播。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积极追求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画报中的时尚元素和美妆理念也影响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使她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生活品质。
五、结论综上所述,《良友》画报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代表之一,为我们展示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形象变化。
《上海姑娘》一波三折
《上海姑娘》一波三折经过权衡、比较,北影方面认为将《甲方代表》搬上银幕比《锦绣年华》更好,厂长汪洋听说小说的原名就叫《上海姑娘》时,兴奋地说:“好!凭这四个字,就能卖三毛钱!”“折射出时代侧影”《上海姑娘》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位置特殊、经历曲折的影片之一,尚未问世就受到批判,在“文革”中更是同“写真实论”、“中间人物论”、“离经叛道论”以及“人性论”等都挂上钩,最大的罪名就是“美化知识分子,丑化工人阶级”。
为创作该片曾艰辛探索、饱经沧桑的成荫,1978年在被问及怎样看待《上海姑娘》时,只是淡淡一笑说:“当时,我只是想:时代变了,人也变了,上海姑娘的观念也变了。
我想表现这种变化,想追求一种特有的艺术情调和生活趣味。
”虽然成荫仅是寥寥数言,却道出了《上海姑娘》诞生的关键所在。
所谓时代变了,就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性的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上海姑娘》正是这种巨大而深刻变化的产物。
该片编剧张弦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钢铁学院机械专修科,先分配在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后调至北京钢铁设计院。
他虽从事技术工作,却酷爱文艺,又正值朝气蓬勃、敏锐活跃的青年时期,有感于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遏制不住创作冲动,于1956年相继创作出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大学毕业生》和第一篇小说《甲方代表》,它们都以欢畅而明快的抒情笔调,通过对工科大学毕业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前后的经历,描写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沸腾生活。
令张弦终生感动并难以忘怀的是,在他走上创作道路与电影结缘之始,有幸得到了素昧平生的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的关注与扶持。
当张弦忐忑不安地寄去连他自己后来重读都“深为当时的幼稚、浅薄和拙劣感到羞愧”的处女作《大学毕业生》时,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的钟惦,却从这部“写青年人和青年人写的”电影新作中,感受到了“单纯的、真诚的信念和深情”,而且“多少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侧影”。
《上海女孩》中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向了死亡 。正是这种 悲剧性 的题材对 现实生活 的真实反映 , 更加 深刻地 凸显 了人 民生活 的悲惨 ,这也是作者 内心对底层 人 民表现 出的深切 的悲哀 ,爱怜他 们的身世却又愤怒 他们的 奴性 思想 。 2 . 从文 章题材 的选 择上表现 出的悲剧性 精神 。农 民题材 在 《 呐喊》 、 《 彷徨 》中 占有重要 的地位 。鲁迅对 中国农 民 的命 运 表 现 了深 切 的 同 情 ,他 看 到 农 民 所 遭 受 的苦 难 , 也 洞 察 他 们 的 弱 点 和 病 态 , 揭 示 了造 成 他 们 悲 剧 的 主 要 原 因 。 悲剧 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人 民精神 的麻木性 ,在帝 国主 义和封 建官僚的压迫下 ,普 通的 民众依然 麻木地生活着 。鲁迅最开 始 学 习 的 是 医 学 , 因 为 他 觉 得 治病 救 人 能 够 帮助 人 民 减 轻 身 体上 的痛楚 ,但是 一次次 的惨痛经 历使他意识到 国民意识的 麻 木性,他断然选择 了弃医从文 ,从心灵上给予 麻木的群众 以抨 击和拯救 。在他 的文章 中 “ 看 客 ”式 的人物 出现频率很 高,他们 自己困苦 却喜欢看别人 的笑话 ,以此给 自己安慰 , 这 点在 《 阿Q正传 》 的主 人公 阿Q身上最为 突 出 ( 精神 胜利 法 )。这一类 国民的形象是那个 时代的典型 ,无 疑他们都是 悲苦 的 。但是也 正是 因为他们 的迷 信和奴性思想才 使得他们 越 陷越 深,在外 国思想不断地进入 到中 国的过程 中,他们对 于那些 先进 的科 学 技术 以及 思想 表 现 出的是 一种 恐惧 ,反 而 ,让他们见着人 下跪行礼才会让 他们觉得安心和 满足 。这 正是 国民思想悲剧 的所在 。知识分 子题 材在 《 呐 喊》、 《 彷 徨 》中也 占很大 比重 。一类是深 受封建科举制度 毒害的下层 知 识分子,如孔 乙己、陈士成 、高尔础 ;还有一 类人是随着 辛 亥 革 命 的 失 败 而 不 断 走 向迷 惘 和 绝 望 知 识 分 子 。他 们 勇 于 接 受 新 思 想 的 熏 陶 , 不 断 地 号 召 更 多 的 人 加 入 到 革 命 的 队 伍 当中,例如鲁迅在 《 药 》 中塑 造 的 夏 瑜 、 《 伤 逝 》 中 的 子 君, 《 孤 独 者 》 中 的魏 连 殳 ,都 是 作 为 觉 醒 的革 命 者 的 形 象 存在 ,但是在与现 实斗争的过程 中他们无疑是悲 哀的,他们 发 出的号召得不 到大 家的响应 ,最 终只能是悲哀地 死去 ,鲁 迅着重揭示 了他们 的悲剧精神 。这种悲剧精神反 映了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者 的 软弱 性 ,最 终 随 着大 革命 的失 败 以悲 剧 结 局 。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喜福会》电影形象改编研究
原著对 比, 本 文拟用萨义德 的东方 主义理 论来 探讨《 喜福会 》
中 电 影 形 象 的改 编 。
一
、
萨 义 德 的 东 方 主 义 理 论
“ 东方主义” ( O r i e n t a l i s m) 原 是 西 方 人 研 究 东 方 各 国 的 历史、 文学 、 文 化 等 学 科 的 总 称 。爱 德 华 ・ 萨 义 德 批 评 它 是
有 意渲染的东方主义情结 。 二、 中 国形 象 电 影 中 出 现 的 中国 是 一 个 战 乱 、 破败 、 脏 乱 的 国家 , 如 素 云带 着 襁 褓 中 的 双 胞 胎 从 桂 林 逃 亡 到 重 庆 的那 一 段 , 到 处 是
导演王颖在基 本忠 实原 著 的情 况下拍 摄 的电影 《 喜 福会 》 在
第 5卷 第 4期
Vo 1 . 5 No. 4
吕梁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L i i l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5年 8月
Aug . 2 01 5
・
语 言文学研究 ・
东 方 主义 视 角 下 的 《 喜福会》 电影 形 象 改 编 研 究
理解 与融合 。…此 书一问世就取得 了 巨大成功 。原因有 三 :
一
面( 如闺房 、 面纱 、 艺妓 等 , 东方女性被描绘成 为放荡 、 被动 且
颇具异 域风情 ) l 2 ~。下 面 运 用 萨 义 德 的 东 方 主 义 理 论 对
是 小 说 传 达 的母 爱 主 题 是 全 人 类 永 恒 的 主 题 , 催 人 泪下 ;
首 映 后 赢 取 了 巨 大 成 功 。然 而 这 些 成 功 背 后 不 乏 对 中 国 和
《上海姑娘》中新女性形象塑造所受苏联电影影响
《上海姑娘》中新女性形象塑造所受苏联电影影响摘要:1958年,留苏学习归来的成荫导演完成《上海姑娘》。
影片中,坚强独立的新女性形象颠覆了以往影片男女权利位置关系。
该片与苏联电影《没有说完的故事》、《生活的一课》中女主角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以具体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发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对我国的影响,而且对电影中男性、女性位置的划分以及新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上海姑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女性形象1958年,曾有过苏联学习经验的成荫导演完成《上海姑娘》的拍摄。
第二年初,该片在反右派的紧张背景下公映。
“在当时来说,这是一部不仅在题材方面,而且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
[1]”与1955年苏联电影《没有说完的故事》、《生活的一课》相比,有着共同的印痕。
影片均以女性为主角:不怕艰苦、坚持原则的上海姑娘白玫,甘愿奉献、充满关爱的苏联医生穆洛姆卓瓦,倔强反抗、善良可爱的娜塔莎,都着重塑造新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一、现实社会主义中新女性的劳动与奉献50年代中后期,中苏作为社会主义阵容的两个国家,为了共产主义目标全民努力着。
当时的新中国,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
大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劳动和奉献同样占据重要分量。
在反映革命、与革命同步的电影话语结构中,怎样刻画新女性形象、怎样安排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权利秩序话语呢?(一)工作事业中新女性的贡献在《上海姑娘》中,起初被陆野瞧不起、看不惯的上海姑娘白玫,竟然是位了不起的女检查员“老白”。
在全景的工地场景中,唯一的女性“老白”,她有着干练的着装和头发,带领工人忙碌着,耳边就是机器轰隆。
这不仅是我们的视野,同时也是陆野所看到的。
《没有说完的故事》,一开始就是天刚亮的清晨,穆洛姆卓瓦匆忙地去就诊,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病人等待的不是其他急诊医生,想到的只是她。
《生活的一课》,影片以娜塔莎讲述“商品”“利润”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概念开始,从她流利、自信讲解中,我们逐渐了解这位女高才生。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上海女孩》
作者: 苗敕
作者机构: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物刊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页码: 8-1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1期
主题词:�上海女孩》 新历史主义 天使岛
摘要: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也是一种叙述。
那种统一、和谐的历史观实际上是掌握话语权的统治阶级基于自己的利益而建立的一种神话。
被压迫的阶级、种族、群体有必要对历史进行重新书写,颠覆和拆解既有历史,通过历史想象达到重构历史的目的。
本文将运用新历史主义对《上海女孩》中姐妹两人在天使岛的遭遇进行解读,并指出华裔美国人应该重写历史,发出自己的声音,还原真实历史。
鲁迅:上海少女
鲁迅:上海少女鲁迅:上海的少女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
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的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
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然而更便宜的是时髦的女人。
这在商店里最看得出:挑选不完,决断不下,店员也还是很能忍耐的。
不过时间太长,就须有一种必要的条件,是带着一点风骚,能受几句调笑。
否则,也会终于引出普通的白眼来。
惯在上海生活了的女性,早已分明地自觉着这种自己所具的光荣,同时也明白着这种光荣中所含的危险。
所以凡有时髦女子所表现的神气,是在招摇,也在固守,在罗致,也在抵御,像一切异性的亲人,也像一切异性的敌人,她在喜欢,也正在恼怒。
这神气也传染了未成年的少女,我们有时会看见她们在店铺里购买东西,侧着头,佯嗔薄怒,如临大敌。
自然,店员们是能像对于成年的女性一样,加以调笑的,而她也早明白着这调笑的意义。
总之:她们大抵早熟了。
然而我们在日报上,确也常常看见诱拐女孩,甚而至于凌辱少女的新闻。
不但是《西游记》里的魔王,吃人的时候必须童男和童女而已,在人类中的富户豪家,也一向以童女为侍奉,纵欲,鸣高,寻仙,采补的材料,恰如食品的餍足了普通的肥甘,就想乳猪芽茶一样。
现在这现象并且已经见于商人和工人里面了,但这乃是人们的生活不能顺遂的结果,应该以饥民的掘食草根树皮为比例,和富户豪家的纵恣的变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要而言之,中国是连少女也进了险境了。
这险境,更使她们早熟起来,精神已是成人,肢体却还是孩子。
俄国的作家梭罗古勃曾经写过这一种类型的少女,说是还是小孩子,而眼睛却已经长大了。
然而我们中国的作家是另有一种称赞的写法的:所谓“娇小玲珑”者就是。
富有创造性!上海鲁迅纪念馆导游词3篇上海鲁迅纪念馆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只要参观者在纪念馆门前领取参观票就可以进馆参观。
《2024年走向现代的都市女性形象——从《良友》画报看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女性》范文
《走向现代的都市女性形象——从《良友》画报看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女性》篇一一、引言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富有活力的都市女性形象正在形成。
《良友》画报作为当时的重要传媒之一,记录并展现了这一形象的风貌。
本文旨在从《良友》画报这一独特视角,对当时上海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和价值观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二、《良友》画报中的都市女性形象(一)时代背景下的新风貌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女性的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她们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开始追求自由、独立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良友》画报作为当时流行的画报之一,记录了这一时期上海女性的新风貌。
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多以时尚、活泼、自信的姿态出现,展现了都市女性的新风采。
(二)多样化的职业形象在《良友》画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上海女性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而是积极投身于各种职业领域。
如医生、律师、教师、记者等职业的女性形象在画报中屡见不鲜。
这些女性形象展示了都市女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认可和支持。
(三)时尚的穿着打扮当时的上海是一个时尚的城市,都市女性对时尚的追求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往往穿着时尚的服装,展现出独特的时尚品味。
从华丽的旗袍到简约的西装,从精致的配饰到时尚的发型,都体现了当时女性的审美追求和时尚观念。
三、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一)追求自由与独立在《良友》画报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女性敢于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生活方式。
她们不仅在职场上有所作为,还在社交、娱乐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立自主的一面。
她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束缚。
(二)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除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当时的上海女性还非常注重精神文化生活。
她们热爱阅读、欣赏艺术、参加社交活动等,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展现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四、结论通过《良友》画报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从小说《上海女孩》看美国种族歧视现象
从小说《上海女孩》看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作者:李洁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23期摘要:《上海女孩》是著名华裔美籍女作家邝丽莎所著的长篇小说。
邝丽莎来自移民的家庭,她对美国华人移民群体的遭遇有着细致的梳理与深切的同情。
本文将结合小说中的多个移民人物包括两姐妹的坎坷经历和种种遭遇,来审视过去数百年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
关键词:邝丽莎;上海女孩;种族歧视自1995年以来,华裔美籍女作家邝丽莎已经出版十多本作品,《百年金山》、《上海女孩》等成为畅销书,颇受中美两国读者的欢迎。
她写华人故事,揭示华人逃离故国的专制、腐败、战乱后,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在种族歧视下的生存状态。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亚裔是一个曾经遭遇并承受过很多不幸的、仍然积极进取的模范族裔。
华裔是亚裔美国人中的最大族群。
华裔最早是作为“苦力”自愿或被迫来到美国的。
到达美国之后,华工参与了西部铁路和其他工程的修建,工作条件极其艰苦。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华裔移民为个体和家族的生存而忍辱负重,艰难打拼,为美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经常遭遇各种种族歧视,并长期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地位。
种族歧视对少数族裔带来长期的痛苦。
反对种族歧视的人士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减少在教育、就业、住房、婚姻等各领域的歧视,推动美国各族群的和解和谐。
在美国的过去,存在大量的种族歧视现象,种族歧视会造成种族之间的隔膜、对立甚至敌视。
种族歧视是一种根据种族的生理特征,包括肤色、头发等而予以区别对待的行为。
美国自建国至今,是一个以白人为主体的国家,亚裔占比低,亚裔中的华裔占比更低。
美国的种族歧视,集中体现在白人对少数族裔的偏见、不公正对待、迫害。
种族歧视往往损害其他种族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
1910年加州旧金山湾的天使岛开始用来囚禁那些试图进入美国的华人。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期,种族歧视影响了华裔进出美国。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_上海女孩_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2No.6一邝丽莎和《上海女孩》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华裔作家之一,邝丽莎1955年出生在巴黎,成长于洛杉矶。
虽然她只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但却始终把自己视为华裔,其作品也多以描写中国和华人历史为主。
邝丽莎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雪花密扇》、《花网》和《上海女孩》等。
其中,《上海女孩》为邝丽莎的最新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青睐,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宠儿。
《上海女孩》的故事始于1937年的上海。
当时的上海时尚摩登,活色生香但又混乱不堪,鱼龙混杂,各色人等俱全。
21岁的珍珠和18岁的梅是对姐妹花,父亲经营黄包车行,生意兴隆。
两姐妹生活优越,年轻漂亮,衣着入时,无忧无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赌博输掉了全部家产,为了还黑帮的赌债,不得不将貌美如花的女儿卖给陌生的美国华裔男人为妻。
相依为命的两姐妹踏上去美国的路途,她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面临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艰难的抉择,遭遇了毁灭的打击,彰显了人性的坚韧和坚强。
作为邝丽莎的最新力作,《上海女孩》虽然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但是相关的中文评论并不多,中国知网上暂且没有相关的评论文章,本文主要分析东方主义在此书中的体现。
二东方主义东方主义(Orientalism )又称东方学,主要指西方人用18、19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的观点来理解东方世界,以及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守旧的及带有偏见的解读。
东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长期积累了将东方假设并建构为异质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的思维,甚至认为东方是西方的对立面。
它也是一种政治强权和文化霸权,西方国家通过政治手段,制定法律来企图主宰和控制东方,又借助文化交流和传媒工具来误读东方,诠释自身的东方主义情结。
有亚裔背景的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爱德华·W ·萨义德(Edward.W.Said)在1978年出版了《东方学》一书,对西方的政治强权和文化霸权提出强烈的批评。
“宝贝”型的上海女孩——卫慧的创作解析
“宝贝”型的上海女孩——卫慧的创作解析 宝贝型的上海女孩——卫慧的创作解析 王丽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摘要新世纪文坛一个引人注目、惹人争议的文化热点便是七十年代以 后的女作家热。
评论界把七十年代以后看作一种文化上的界定,大约包含了如下意味 在她们成长的年代里,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正历经着由压抑人的本能欲望, 追求形而上的解放、自由的政治乌托邦逐步过渡到人的欲望合法化,从而 被极大张扬、追逐,并在商品浪潮中得以强化的过程。
关键词新新人类;另类写作;消费;后殖民;大众文化 卫慧、棉棉、朱文颖、周洁茹、戴来等一大批带有这种时代文化标签 的年轻女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欲望化书写的方式制造着新世纪中国文学的 喧哗与骚动,她们的写作被人们称为另类写作。
另类写作承接私人化写作套路,内容以都市的浮华诱惑为背景,与个 人私密生活相关,将个体体验、个体欲望、个人情绪以近乎写实的手法大 胆地呈现,透露出个性化的观念抉择和价值取向。
并且她们的写作还常与行为艺术相连,如以办、登玉照、签名的形式 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炒作。
在这批另类作家当中,影响较大、有长篇问世的棉棉、卫慧均来自上 海, 而且她们作品的内容也大多以上海为背景, 渗透着一种具有优越气息、 既爱又恨的上海情结,使我们隐约回望到当年的海上之花——张爱玲。
上海之所以成为催生这批女作家创作的肥沃土壤,并非偶然上海作为 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商业中心,作为外商投资最活跃的空间,它对主 流文化的脱离,它的西化程度远大于其它城市,再加上它固有的海派文化 传统, 以及曾经的殖民色彩, 使它受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大于其它城市。
另类的文化土壤自然会滋生出另类写作。
因此卫慧、棉棉们的出现并非纯属商业炒作的结果,有其存在的必然 性与合理性。
一、宝贝物语 王德威说过,海派文学象征的是城市与消费欲望的互动。
物质的膨胀使人们种种欲望蠢蠢欲动,性欲、钱欲、权欲在都市的空 间里一一释放。
浅谈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性5篇
浅谈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性5篇第一篇:浅谈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性浅谈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性——阅《美狄亚》、观《蝴蝶君》有感09对外汉语龙威 0938240114心理戏剧鼻祖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美狄亚》(Medea)和著名华裔编剧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先生执笔的影片《蝴蝶君》(M.Butterfly)这两部作品都是在以西方人的视角看东方女性,我们可以从中一窥西方人塑造的东方女性具有怎样的一种特质。
我们先来说说《美狄亚》。
美狄亚,科尔基斯公主,赫卡忒神庙中的女祭司,一个为了爱而不顾一切的东方女子。
一支爱神厄洛斯的黄金箭让她为了伊阿宋忘我的投入了爱情,她为了爱情背叛父亲,逃离祖国,与心爱的人儿背井离乡,其后更出谋献计杀害了自己的弟弟阿布绪米托斯;美狄亚,伊阿宋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为了爱而疯狂的东方女人。
同样是这支爱神厄洛斯的黄金箭让她在面对丈夫背叛成为弃妇的时候化身为复仇的恶魔。
先是献毒衣焚杀丈夫的新欢,继而手刃她和伊阿宋的两个小孩,最后乘着太阳神的华车远颺,留下一无所有的负心丈夫举剑自刎,倒在自家的门槛上。
美狄亚,是古往今来最著名的复仇女性,也是所有受背叛、嫉妒所苦的女性的守护神。
为了爱,爱上了一个不速之客,她抛却公主地位、窃走国宝金羊毛、杀死弟弟,甘愿随夫远走他乡、漂泊失所。
然而她的勇敢的爱情和伟大的牺牲最终却变成了一则笑话:丈夫决定另娶柯林斯公主格劳刻,以换取稳定的名位。
美狄亚在走投无路之下,开始了恐怖的复仇…… “ 唉,在一切有理智、有天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妇女是最不幸的。
少女时,我们便憧憬能遇见称心的夫君,结婚后更能和爱人长相厮守。
我们总是把珍贵的爱情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从不理会即将降临的灾难和困苦。
”在经历了丈夫背叛的锥心疼痛后,美狄亚噙着泪,一字一字地说出了这些话。
它们就如同一个亘古不变的箴言,一针见血地昭示出了身为女人最大的悲哀。
同时我们很容易的就可以看出在美狄亚的世界里似乎只剩下了爱情,或许这可以归咎于爱神的那只金箭吧。
上海姑娘中新女性形象塑造所受苏联电影影响
今传媒 2013年第2期 广播影视评论95《上海姑娘》中新女性形象塑造所受苏联电影影响冯 美(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1958年,留苏学习归来的成荫导演完成《上海姑娘》。
影片中,坚强独立的新女性形象颠覆了以往影片男女权利位置关系。
该片与苏联电影《没有说完的故事》、《生活的一课》中女主角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以具体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发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对我国的影响,而且对电影中男性、女性位置的划分以及新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上海姑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95-02收稿日期:2012-12-08作者简介:冯美,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喜剧影视学研究。
1958年,曾有过苏联学习经验的成荫导演完成《上海姑娘》的拍摄。
第二年初,该片在反右派的紧张背景下公映。
“在当时来说,这是一部不仅在题材方面,而且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
[1]”与1955年苏联电影《没有说完的故事》、《生活的一课》相比,有着共同的印痕。
影片均以女性为主角:不怕艰苦、坚持原则的上海姑娘白玫,甘愿奉献、充满关爱的苏联医生穆洛姆卓瓦,倔强反抗、善良可爱的娜塔莎,都着重塑造新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一、现实社会主义中新女性的劳动与奉献50年代中后期,中苏作为社会主义阵容的两个国家,为了共产主义目标全民努力着。
当时的新中国,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
大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劳动和奉献同样占据重要分量。
在反映革命、与革命同步的电影话语结构中,怎样刻画新女性形象、怎样安排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权利秩序话语呢?(一)工作事业中新女性的贡献在《上海姑娘》中,起初被陆野瞧不起、看不惯的上海姑娘白玫,竟然是位了不起的女检查员“老白”。
在全景的工地场景中,唯一的女性“老白”,她有着干练的着装和头发,带领工人忙碌着,耳边就是机器轰隆。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女性文学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女性文学【摘要】: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创作。
首先对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做了简要的叙述。
再以此视角来分析近代上海的女性文学,从战争、城市和女性三方面分析其各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得出正是由于战争这一特殊环境和上海这一典型城市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才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域文学;战争;城市;女性引言区域是人类文化形成的具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国土构成体系;它不是固定的社区、地域划分,而是变化着的社会构成,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所。
该概念的关键在于它包含了人地关系的性质;人地关系是其人文基础和核心内容。
这种人地关系既包含地理性质,又包含人的控制,是人与地的结合。
在人和地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区域文化和文学。
而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将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方法或途径,也可能在一种更加宏阔的整体视野对中国当代文学乃至文化做进一步的细致研究。
1.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1.1 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指民族国家之内在特定时期与环境中存在着的拥有意识文化导向、地区文化限度、地缘文化特性、民族文化特征等四大基本要素并以地域文化、地方文化为中介形成的一种相对文化现象。
在与区域文学的关系上,就相当广义的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区域文学是区域文化的审美化表征,是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1.2 区域文学区域文学是以区域文化为审美对象,拥有意识文化导向、地方文化限度、地缘文化特性、民族文化底蕴四种内涵并以地域文化、地方文化为中介形成的文化现象。
其中,区域文学包含了两因素:地方文学和地域文学。
地方文学是民族国家内不可回避的、自然的、历史的要素,是区域文学中地缘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底蕴良种内涵是外化;地方文学又具有人文基础的历史性,保证了区域文学与传统的、整体的民族文学在文化内涵上的同质性。
而地域文学是促进区域性文化现象出现的构成要素,是政治性的产物,其发生与解体必将围绕这社会制度的波动而波动。
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女人
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女人
尹喜荣
【期刊名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0)004
【摘要】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女人集中展现了现代上海社会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在张爱玲的眼中 ,上海女人时尚、艰难,在婚姻这道巨大的坎上苦苦挣扎.当女人由"宝石"走向"鱼眼睛"的霎那,生活所有的残酷都突显了.张爱玲认识到了这残酷,而面对这残酷,她那苍凉的手势是唯一的回答.
【总页数】2页(P138-139)
【作者】尹喜荣
【作者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湖南,湘潭,411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女性写作的开拓之路--张爱玲与施叔青笔下的女人 [J], 叶玉芳
2.论张爱玲笔下的摩登女人 [J], 齐慧爽
3.张爱玲笔下的女人 [J], 张湘锋;张小勇
4.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与男人 [J], 秦弓
5.婚姻城堡中的女人——记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J], 张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上海女孩》摘要:在《上海女孩》中,华裔作家邝丽莎讲述了两姐妹在故乡中国的悲惨遭遇和她们旅居美国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姐妹间的手足情深以及移民的心路历程。
邝丽莎虽然有着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但她成长于美国,受到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她描绘甚至夸大了中国文化中的特定部分,展现了神秘和异域色彩浓厚的中国。
本文主要分析了东方主义在《上海女孩》中的体现。
关键词:《上海女孩》;东方主义;中国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一邝丽莎和《上海女孩》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华裔作家之一,邝丽莎1955年出生在巴黎,成长于洛杉矶。
虽然她只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但却始终把自己视为华裔,其作品也多以描写中国和华人历史为主。
邝丽莎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雪花密扇》、《花网》和《上海女孩》等。
其中,《上海女孩》为邝丽莎的最新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青睐,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宠儿。
《上海女孩》的故事始于1937年的上海。
当时的上海时尚摩登,活色生香但又混乱不堪,鱼龙混杂,各色人等俱全。
21岁的珍珠和18岁的梅是对姐妹花,父亲经营黄包车行,生意兴隆。
两姐妹生活优越,年轻漂亮,衣着入时,无忧无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赌博输掉了全部家产,为了还黑帮的赌债,不得不将貌美如花的女儿卖给陌生的美国华裔男人为妻。
相依为命的两姐妹踏上去美国的路途,她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面临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艰难的抉择,遭遇了毁灭的打击,彰显了人性的坚韧和坚强。
作为邝丽莎的最新力作,《上海女孩》虽然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但是相关的中文评论并不多,中国知网上暂且没有相关的评论文章,本文主要分析东方主义在此书中的体现。
二东方主义东方主义(orientalism)又称东方学,主要指西方人用18、19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的观点来理解东方世界,以及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守旧的及带有偏见的解读。
东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长期积累了将东方假设并建构为异质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的思维,甚至认为东方是西方的对立面。
它也是一种政治强权和文化霸权,西方国家通过政治手段,制定法律来企图主宰和控制东方,又借助文化交流和传媒工具来误读东方,诠释自身的东方主义情结。
有亚裔背景的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在1978年出版了《东方学》一书,对西方的政治强权和文化霸权提出强烈的批评。
萨义德认为,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神秘的历史、异国的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和非凡的经历。
卡尔·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五月十八日》中提到东方无法表达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西方文学作品的东方是西方人刻意建构起来的,是被东方化了的;东方的观念、文化和历史之类仅仅出自西方人不严谨的想象。
东方学的本质就是东方只是西方人臆想中的东方,是西方人人为构建的产物,是西方人试图控制东方的政治话语,从来就不是真正的东方。
长期以来,西方人不断地对东方殖民统治、不断地误解歪曲东方,刻意夸大东方文化中的某些特征,从而彰显西方文化的文明性、先进性和优越性。
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世界充满了神秘迷信、愚昧腐朽、动荡不安和贫穷落后。
文学作品中的东方学主要表现在对东方对立化和刻板化的描述,如强调东方的异域特色,妖魔化东方男性等等。
三《上海女孩》中的东方学虽然自称为华裔,但是邝丽莎只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她高鼻梁,深眼窝,红头发,典型的西方面孔,不懂中文。
她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都已经美国化,自幼的成长经历也使她不可能像中国人或者她的华人父辈一样对中国文化历史了解充分,不可能对中国人思维习惯理解透彻,不可能对中国传统观念感悟深刻。
对她来说,遥远的故乡中国是陌生而神秘的。
西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使得她在创作时不可能有中国的视角,自然只会用西方人的方式来处理中国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
在《上海女孩》中,中国的某些传统甚至陋习会大量呈现甚至被夸大,使小说具有异域情调和神秘色彩,这正满足了西方人的猎奇心理和东方主义情结。
东方主义把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认为东方是落后和愚昧的,西方是先进和文明的。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是一个神秘莫测、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度。
在《上海女孩》中,作者通过女主人公对祖国的细致入微的描述来使得西方人心目想象中的国度具体化,东方的神秘、落后、非理性和奇特性跃然纸上,使得东方主义具体化。
1 非理性的信仰在《东方学》中,萨义德总结了西方人对东方的误解:东方是非理性的,幼稚和不正常的。
在西方人的眼中,痴迷于迷信和风水已成为中国人的标志,也是非理性的体现。
在《上海女孩》中,中国人神秘莫测的各种信仰和稀奇古怪的行为方式成为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
姐妹二人的梦境是母亲最为关注的事情,解析梦境是母亲的大事和乐事。
姐妹二人的生辰八字成为母亲评判她们做事对与错的标准。
母亲认为姐姐珍珠应该担当责任,照顾妹妹,因为她属龙的,在所有属相中,只有龙能掌握命运,征服命运,驾驭权力。
而妹妹属羊,理应温顺驯服,受人疼爱。
殊不知,其实妹妹更加独立、富有主见,接纳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而姐姐却安静保守,顺从温和。
母亲愚昧的观念使得姐姐承受不当的责任,妹妹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时局动荡与家道中落使得一家人走投无路,母亲只有从风水先生和封建迷信中寻找帮助和出路。
在逃亡出发之时,经济拮据的母亲毫不吝啬地花大钱从算命先生那里买来铜钱,芝麻种子和绿豆之类的吉祥之物,希望保佑自己和女儿平安。
只可惜,这些东西没有发挥任何护佑作用,没能保佑她们远离侮辱、磨难和死亡。
其实,中国人也知道,人的福祸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吉祥物和属相之类的事物能决定的,有时中国人之所以信仰这些神秘之物只是为了求得精神安慰和心理慰藉,而非完全听从莫名力量的摆布。
而邝丽莎对这些风水和迷信夸张的描述只会加深西方读者对东方非理性的认识,增加对中国人属相的误读。
的确,当人们对某些神秘的自然现象不能给出科学的解释之时,对悲惨的人生境遇无能为力之际,会求助于某些神秘奇妙的信仰或方法,这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
在中国,迷信和风水会出现人们的生活中,但绝不是中国人生活的主宰,而在《上海女孩》中,邝丽莎显然把迷信和风水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夸大了,有意展现中国文化的神秘色彩和异域色彩,呼应西方人对东方异质特点的想象,满足西方人对东方的猎奇心理。
在《上海女孩》中,男尊女卑、重男生女这一中国人的诟病也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这一切在提倡人人平等、男女平等的西方人看来,正是中国人愚昧、落后和非理性的表现。
通过信件,夫家得知珍珠在途中生下一个婴儿,自然是欢欣鼓舞,激动不已。
当珍珠和梅历经了各种磨难到达美国之时,公公婆婆甚至没有一声问候和安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婴儿的襁褓来查验其性别,当看到是个女婴时,他们失望之极,竟毫不顾忌儿媳的感受,劈头盖脸抱怨道,如果早知道是女孩就不准备满月酒席了。
珍珠为孩子取名为乔伊(joy,高兴快乐之意),公公却大为反对,他认为生女孩不是值得庆祝和欢欣的事,儿媳应该努力争取早日诞下男婴,为夫家承继香火,所以他要求给孙女取名为招弟或盼弟。
珍珠一再被告知吝啬的公公之所以花钱买下她们姐妹就是为了抱上孙子,只有孙子才能让人有尊严、有希望、有未来。
2 被丑化的男人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对华人尤其是男性的刻板化描写由来已久。
在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中有两个极端的华人男性形象深入人心:恶魔化的傅满洲和女性化的陈查理。
前者聪明绝顶,精通科学,但是无恶不作,阴险无比。
后者则是老实忠诚、阴柔低劣和女性化的象征。
美国文学中对华人男性扭曲夸张,极端刻板描写的传统也深深地影响了华裔作家的创作。
在《上海女孩》中,男性虽然只是充当配角,但是邝丽莎笔下的华人男性依然集中展现了软弱无能、胆小怯懦、自私自利等特点。
男人本应该是家庭的顶梁柱和妻儿的依靠,应该努力为家人创造幸福安定的生活环境。
但是珍珠和梅的父亲却是她们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的根源,父亲由于赌博而输掉所有家当,甚至连女儿们自己做模特挣得的钱也输掉了。
胆怯懦弱的父亲害怕被黑社会追债,竟然偷偷地把两个女儿卖给了素未谋面的美国华人。
日军轰炸上海,全家计划出逃,出发之际,父亲却临阵脱逃,神秘失踪了,没有担当身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他无情地撇下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以致妻子被蹂躏致死,暴尸荒野;女儿被侮辱糟蹋,险些丧命。
姐妹二人做模特时的摄影师z.g是妹妹的恋人,同时也是姐姐的暗恋对象,当遭遇困境时,姐姐认为z.g会像勇士一样保护她们,于是她满怀希望去求助z.g,却被房东告知这个男人消失了。
这个英俊潇洒的艺术家曾经是姐妹二人的心仪对象和希望所在,但他却在危难时刻只顾自己,一走了之,而妹妹梅的腹中还怀着z.g的骨肉。
父亲和z.g是姐妹二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但可惜的是,二人都胆小怯懦,毫无责任之意识,毫无担当之勇气,毫无丈夫之风范,毫无父亲之慈爱。
他们无法也无力保护妻女的安全,无法给她们提供一个安定完整的家庭,更别说赋予幸福的生活了。
妹妹梅的美国华人丈夫自幼体弱多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二人的婚姻有名无实。
她们的公公不但自私自利,而且自以为是,一切家庭事物均由他做主,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其他若隐若现的华人男性要么老实木讷,要么阴险狡猾,要么胆小怕事,要么自私自利,总之没有一个正面形象,没有一个充满阳刚之气和英勇气概的男人形象。
邝丽莎对中国男人形象的处理正迎合西方读者对中国男人的定位,符合了西方人传统观念中对去势化和妖魔化的东方男人的理解。
四结语近现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扩张,西方人把自己当做是世界的主导和中心,认为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优于东方。
东方被视为有别于西方的他者,是堕落、愚昧、迷信、未开化的象征。
作为美国的畅销书作家,邝丽莎在创作时肯定要考虑美国读者的口味和喜好,而喜爱畅销书的读者大多为妇女尤其是家庭妇女,她们大多数人不了解真正的中国,只是怀着猎奇的心理来阅读带有异国风情和神秘色彩的中国故事,所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奇特部分,尤其是中国人的各种独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就会放大甚至夸张,以求吸人眼球,受人关注。
中国文化提倡做人要内敛低调、隐忍包容,而西方人提倡张扬奔放、独立自由,当两种文化观冲突时,西方人会把中国人的温顺友好误解为毫无男子气概,没有胆识勇气,缺乏自信活力,于是一个个女性化的无能华人形象尤其是男性形象就出现了。
当然,我们希望华裔作家在创作时要多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描绘中国,把主流的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展现真实可信的中国,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构架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而非用夸大了的中国文化中的某些特征来吸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