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程讲义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戴冠青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的含义;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和区别;3、文艺学的五个分支;4、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2、文学理论的任务;①文学本质论: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②文学创作论: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③作品构成论: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④文学接受论: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①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②文学理论应受到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③坚持与发展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正确态度。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①体现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服务;②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理论。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的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①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②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2、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以反映论为基础;2、文学心理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特殊心理行为;3、文学符号学:研究语言符号的生成和破译;4、文学信息学:研究文学这一特殊信息的传播、接受和反馈;5、文学社会学: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6、文学价值学:研究文学的艺术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7、文学文化学:研究文学的泛文化状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批判地断承德国古典美学——人类文学理论史的革命性转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性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①对象化论;②艺术生产论;③特殊的意识形态论;④能动的反映论;⑤文学起源论;⑥现实主义的创作论;⑦文学历史发展论;⑧文学批评论。

文学理论教程 ppt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  ppt课件

PPT课件
12
文学活动本质论
•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 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 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 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 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PPT课件
13
文学创作论
• “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 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 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 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 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 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及批评传统》
文学发展论 文学创作论 作品构成论 文学接受论 文学本质论
文学理论任务与文学活动结构关系相对应 文学活动结构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本书的逻辑线索
PPT课件
11
文学发展论
•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 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 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 呢? 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 呢? 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PPT课件
14
作品构成论
• 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 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 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 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 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 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PPT课件
15
文学接受论
• 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 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 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 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 的生命体。
PPT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这样,从理论上说文艺学的分支就不是三个, 而是五个,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小结)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五个分支之一,它与 其它四个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 横向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 的普遍的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 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 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 上。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 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要采 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 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 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 出不同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 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 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以新时期文学为例)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之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 社会集团的观点。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的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 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这就是说文学活动在意 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 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 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 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 形态。
我们要强调的是,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是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

文学理论精品课电子讲义(阎嘉)

文学理论精品课电子讲义(阎嘉)

本文由491637795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讲:第一讲:文学本质论一、文学的本质(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二)有关文学本质的有影响的观点 1,模仿论:模仿论也被称为再现论。

模仿论强调的是自然或生活等客体对文学的决定作用。

2,表现论:表现论强调的是作家个人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文学的本质。

3,形式本体论:形式本体论强调的是作品本身及其内在结构。

4,意识形态本体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人类的社会经济关系对文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三)文学本质的多层次性 1,不能忽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2,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复杂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往往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来实现。

3,不能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之,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具有多个层面,是一种审美创造。

在根本上,它要运用语言来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评价性的反映。

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一)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 1,文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

2,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3,文学的兴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二)社会生活是文学活动的唯一源泉 1,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根本性的。

2,强调文学与生活之关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

3,表现在文学中的“社会生活”不同于客观社会生活本身。

4,作家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

二、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通过特定的媒介进入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就要对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

2,作家内心希望有真正的“知音”。

3,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多方面和复杂的。

(二)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文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这三样个方面。

1,文学的审美作用: 2,文学的认识作用: 3,文学的教育作用:(三)正确认识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1,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要通过读者精神的潜移默化来实现。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讲义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讲义资料

第一章关于文学本质的探讨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奥斯丁《爱玛》哈代《还乡》E·M福斯特《印度之行》《廊桥遗梦》1.开头(钩子)王小波《黄金时代》2.作家闯入3.悬念《白鹿原》4.视角5.陌生化6.复调(鲁迅)多种声音曹征路《那儿》7.元小说,关于小说的小说,作者把自己的虚构成分和制作程序暴露给读者。

张贤亮《浪漫的礼炮》8.巧合9.反讽,正话反说,与话语的表面意思相反的解释《傲慢与偏见》10.结尾亨利詹姆斯开创了现代小说新型结尾的先河,他常常在一场对话的中途结束文章。

结局的经典形式:1.死亡《永别了武器》2.大团圆3.私奔《笑面人》4.揭谜《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5.喜剧(解嘲)《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一节文学是再现(再现论)九月(海子)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镜如月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一、西方文论中的模仿再现说--古希腊的模仿说在古代,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逼真的描绘,模仿论、再现论由此而来。

1.德谟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说。

2.古希腊有两种观点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认为为客观世界之外存在理念世界,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与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肯定艺术存在的合理性。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论14世纪,透视法的出现--《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为代表人物三、19世纪的再现说果戈理《钦差大臣》司汤达《红与黑》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第二节文学是表现(表现论)一.情感表现1. 在中国,这种“作品是作者情感表现”的观点,与“作品是世界的反应”的认识往往和谐共存。

文学理论(全套课件582P)

文学理论(全套课件582P)

亚里士多德: ‚净化‛说
立普斯: ‚移情‛说
康德:‚审美态度‛ 说 弗洛伊德: ‚无意识升华‛说
荣格:‚原型‛ 说
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
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
20世纪的语言学和符号学
符号学的开路先锋:卡西尔
卡西尔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 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人 论》等。 他的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 ‚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 文学活动的整体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物感‛说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礼记· 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舞咏。‛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 说、‚无意识升华‛说、‚原型‛说、 ‚投射‛说、‚心理距离‛说、‚直觉‛ 说

《文学理论教程》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课件

戏剧
以表演为主,通过对话、 动作和舞台布景来展示情 节和人物。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技巧
创意构思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首先需 要确定主题和情节,并构 思出主要人物和情节线索 。
叙事技巧
作家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 ,如倒叙、插叙、伏笔等 ,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吸引力。
修辞手法
作家运用比喻、拟人、排 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 表现力和增强作品的艺术 效果。
古典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理性、秩序和规范,重视作品的教化功能。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文学理论主张文学作品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强调理性、秩序和 完美,重视作品的教化和道德作用。它强调作品的结构和形式,追求作品的完 整性和统一性。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个性和情感,重视对自然和人类心灵的探索。
详细描述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强调个性和情感,主张文学作品应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 受。它追求自由、个性和创新,反对传统束缚和规则,重视对人类心灵的探索和 表达。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对现实的客观描写和反映,追求真实和细节的再现。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主张文学作品应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通 过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和刻画,揭示社会和人性的真相。 它追求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注重细节描写和对人物心理 的刻画。
02
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
语言文字
文学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是表 达思想、情感和意义的基本工具 。
意象与象征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是表达 深层含义和情感的常见手法。
文学作品的类型与风格
01
02
03
小说
以叙述为主,通过人物、 情节和环境来反映社会生 活。

文学理论精品课课件全套,共266页

文学理论精品课课件全套,共266页

(2)写景型
一般分为两种: 其一,借景抒情。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
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其二,托物言志。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 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
(3)抒情型
即直抒胸臆。通过抒发作者个人的思想感 情,来折射一个时代的精神。因为作者之 情往往正是其彼时彼地的生活境况、时代 环境的反映。
其一,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同一对象的反映 不同。如施耐庵《水浒传》、俞万春《荡 寇志》。产生于清道光年间以小说反小说 的《荡寇志》,秉承金圣叹“惊恶梦”的 意愿,演化为攻杀剿灭梁山泊众头领的故 事情节。
其二,相同时代的作家对同一对象的反映 不同。如现代作家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其三,同一作家对同一社会生活的反映会
表明两个问题:一是“文学”还没有从历史、 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 获得独立地位;二是它还没有被赋予特殊的 审美性质。
2.狭义的文学观(魏晋以来、西方18世纪后)
凭借虚构、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 性情感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审美的文 学观
诗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学(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等 人文——人类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方式 2.文艺学在人文科学中的位置
独特——着眼于人的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活动。 关键——人必须在审美中才能得到净化,走向文明。
二、文学理论的体系
(一)文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从文学实践到文学理论,大致经历三个环节:
文学实践→批评中介→理论总结 (见教材P3黑格 尔语) 2.文学理论著作的两种类型: 有原创性体系的著作:《诗学》《美学》《艺术 哲学》《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艺概》; 面向文科大学生的教材类体系:《文学概论》等 。

文学理论课程讲义

文学理论课程讲义

文学理论课程讲义文学院文学理论课程讲义简编(一)倪思然(按照知识点和问题点内容的重要性,从最重要到最次要,依次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简要了解、粗略浏览四个层次)第一讲课程导语基本概念1.文学理论(粗略浏览):文学理论(也称:文学概论)是有关文学的产生、作家特征、作品内容构成、创作过程、艺术技巧、读者欣赏、批评和文学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概述和简论。

文学理论亦可称作文学原理,是对文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简要的概括与说明。

文学理论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作品,作家如何创作,读者如何阅读,文学批评如何进行,文学如何发展这样几个大问题。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结合课本P5~6,一般掌握,准备大题):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

具体而言有以下内容:(1)文学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

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2)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存在。

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具有多个环节,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A.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②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③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评家的评论。

B.文学活动的两个层面: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C.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此处依据马克思的学说: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3.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结合课本P6~9,粗略浏览):(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实践就是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文学鉴赏实践活动。

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活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文学实践中来,并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2)文学理论的人文性“人文”(humanities, 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 “人”),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科知识。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第一章:文学理论概述1.1 文学理论的定义与作用1.2 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3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1.4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关系第二章:文学作品的表达与形式2.1 文学语言的特点与运用2.2 文学作品的节奏与韵律2.3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体裁2.4 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流派第三章: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3.1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内涵3.2 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3.3 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3.4 文学作品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第四章: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技巧4.1 文学批评的意义与作用4.2 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与步骤4.3 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与评价4.4 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与规范第五章:文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5.1 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演变5.2 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5.3 当代文学理论的新趋势与挑战5.4 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前景第六章:文学作品与读者反应6.1 读者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6.2 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6.3 读者的接受理论与阐释策略6.4 文学作品的意义构建与解读第七章: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7.1 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7.2 文学作品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分析7.3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7.4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发展第八章:文学理论与性别研究8.1 性别研究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8.2 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构建与表达8.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8.4 性别研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第九章:文学理论与后殖民研究9.1 后殖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9.2 文学作品中的后殖民现象与批评9.3 后殖民文学创作与身份认同9.4 后殖民时代文学理论的挑战与机遇第十章:文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10.1 文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0.2 文学理论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10.3 文学理论在批评实践中的体现10.4 文学理论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和“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是重点环节。

文学理论讲义

文学理论讲义
1 第四篇 文学作品
1.1 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及本篇的结构
在整个文学活动体系之内,文学作品占据着中心地位,创作和阅读都围绕着作品而开展。从而使得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成为一个奇特的现象,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不是主观的又不是客观的,说它是主观的,这是从创作上而言,作品总是作者的一个主观的产物,但是作品在脱离了作者之后又获得了一定的客观普遍性,是一个独立的意义实体;同时作品在被阅读之中又被读者阐释着,这也显示出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读者的阐释又不是随意的,从而作品相对于读者而言又显示出一定的客观普遍的有效性;但若就此反过来说作品是一个客观性的存在,又不尽然,从作者方面来说,作品总是作者的一个人工制造品,从读者方面看,不同的读者往往对同一个作品作出不同的阐释,显示出作品的意义的多样丰富性,并不具备一个客观的普遍的有效意义。一个中介的说法是主客观结合的存在,但这个说法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说法,可以说整个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都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存在的这个模棱两可的描述之上的。
1.2.3 两种基本的外部形态
本教材选取了两种基本的外部形态来加以讨论,就是类型和体裁。这两种基本的外部形态的划分是有各自的偏向的,类型的划分是倾向于内容方面来作划分的;体裁的划分是倾向于从形式方面来作划分的,当然这种偏向是从作品的内部元素的划分才能看出来,因为内容和形式是内部形态的元素。下面一一讲解:
普遍 普遍的客观有效性
从与阅读的关系 普遍
个体 事实的客观有效性
客观性存在形态 与世界的关系
作品内部的元素及其系统 内部
如图表中所示,如果以单个文学作品为单位,所有单个文学作品之外的事物和文学作品的关系以及从此关系来认识文学作品的称之为对文学作品的外部研究,对文学作品的外部形态认识;所有文学作品之内的各元素和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称之为对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对文学作品的内部形态的认识。

文学理论讲义

文学理论讲义

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

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

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

认为文学的摹仿要达到“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是一种既重视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价值阅读: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情致:由黑格尔提出。

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

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

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

虚静:中国古代文论概念。

“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文学理论讲义完整版.doc

文学理论讲义完整版.doc

绪论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涉及关于文学的各种理性谈论。

当作家不满足于仅仅写作文学作品而是要直接告诉人们自己这样写的意图时,当读者不局限于只是阅读一部文学作品而是想把它同对于别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体会联系起来比较时,文学理论就已经出现了。

可以说,文学理论是就那些不满足于仅仅写作或阅读文学作品、而是渴望了解更多的人们的行为而说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完整的解答,可以从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内容构成、学科品格、研究方法等。

二、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又叫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它以文学为研究对象。

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那么文艺学与文学理论有什么关系呢?“文艺学”这一名称是1949年建国以后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实际上他正确的名称应是“文学学”,即关于文学的学问。

但这一说法不太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人们也就普遍接受了文艺学的说法,所以大家不要一提到文艺学,就认为是与文艺舞蹈有关。

这一名称甚至一直延续到我国现行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中。

不过,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概念在中国文学研究界广泛传播,逐渐取代“文艺学”而流行开来,成了当今中国文学研究界的一个通行语了。

•人类科学领域的三大系统:•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文艺学(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等。

(一)三分法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二)五分法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三、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的任务:1、文学活动论2、文学作品构成论3、文学接受论4、文学创作论5、文学活动本质论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作家——世界——读者——作品1.文学作品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再现”人类生活世界,从而总要涉及人对世界的反映问题。

所以,在东西方文学观念中,文学活动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向受到高度重视。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第一章:文学理论概述1.1 文学理论的定义与意义1.2 文学的基本元素:语言、形式、内容1.3 文学的分类与体裁1.4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第二章:文学作品与作者2.1 文学作品的构成与特征2.2 文学作者的角色与创作动机2.3 文学作品的原创性与独特性2.4 文学作品与作者的关系解析第三章:文学形式与体裁3.1 文学形式的意义与作用3.2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主要文学体裁的特点与区别3.3 文学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关系3.4 文学体裁的创新发展第四章:文学主题与思想内涵4.1 文学主题的定义与功能4.2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与价值观念4.3 文学思想内涵的挖掘与分析4.4 文学主题与思想内涵的关系探讨第五章:文学批评与鉴赏5.1 文学批评的意义与方法5.2 文学鉴赏的标准与原则5.3 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演练5.4 文学批评与鉴赏的能力培养第六章:文学史与文学理论6.1 文学史的重要性与研究方法6.2 文学发展与文学思潮的变迁6.3 文学理论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6.4 文学史案例分析与理论解读第七章:文学理论的主要流派7.1 古代文学理论: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理论7.2 现代文学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理论7.3 当代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7.4 文学理论流派的比较与评价第八章: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术语8.1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8.2 叙事理论:故事、情节、人物、叙述视角8.3 诗歌理论:节奏、韵律、意象、象征8.4 戏剧理论:戏剧冲突、角色、舞台设计、戏剧结构第九章: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9.1 文献综述:收集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9.2 文本细读:深入解读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9.3 比较研究: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9.4 理论应用:运用文学理论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第十章:文学理论的实际应用10.1 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关系10.2 文学教学与文学理论的应用10.3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实践10.4 文学理论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挑战第十一章:叙事理论11.1 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11.2 叙事视角与叙事者11.3 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11.4 叙事技巧与叙事结构分析第十二章:抒情理论与诗学12.1 抒情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2.2 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分析12.3 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的关联12.4 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与技巧第十三章:戏剧理论与表演艺术13.1 戏剧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要素13.2 戏剧结构与戏剧冲突13.3 角色塑造与演员表演技巧13.4 戏剧批评与戏剧理论的应用第十四章: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14.1 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4.2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4.3 世界文学与文学理论的相互影响14.4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文学理论的未来展望15.1 当代文学理论的新趋势与新问题15.2 数字媒体与网络文学对文学理论的挑战15.3 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发展与创新15.4 文学理论教育与未来文学人才培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文学理论电子教案

文学理论电子教案

文学理论电子教案第一章:文学理论概述1.1 文学理论的定义与意义1.2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1.4 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第二章:文学作品与文学语言2.1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2.2 文学语言的特点与功能2.3 文学语言的种类与运用2.4 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与结构第三章:文学风格与流派3.1 文学风格的内涵与表现3.2 文学风格的意义与价值3.3 主要文学流派概述3.4 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第四章:文学史与文学理论4.1 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4.2 文学史的价值与意义4.3 文学史的基本构成与分期4.4 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关系第五章:文学理论批评与实践5.1 文学批评的定义与功能5.2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5.3 文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5.4 文学批评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第六章:叙事理论6.1 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6.2 叙事视角与叙事者6.3 叙事结构与叙事方式6.4 叙事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应用第七章:抒情理论7.1 抒情理论的定义与特点7.2 抒情主体的情感表达7.3 抒情手法与抒情风格7.4 抒情理论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中的应用第八章:象征理论8.1 象征理论的基本概念8.2 象征的手法与功能8.3 象征主义文学流派概述8.4 象征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应用第九章:审美理论9.1 审美理论的基本概念9.2 审美经验与审美主体9.3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功能9.4 审美理论在文学批评与教育中的应用第十章:文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与挑战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10.2 跨媒介与跨文化文学理论10.3 文学理论在数字时代的发展10.4 文学理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第十一章: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1.1 文学理论与哲学的关系11.2 文学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11.3 文学理论与社会学的关系11.4 文学理论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第十二章:文学理论的教育与应用12.1 文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12.2 文学理论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12.3 文学理论在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中的应用12.4 文学理论教育与文学素养的关系第十三章:文学理论的女性主义批评13.1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13.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与应用13.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13.4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重新解读第十四章:文学理论的后结构主义批评14.1 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14.2 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14.3 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14.4 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第十五章:文学理论的未来展望15.1 科技发展对文学理论的影响15.2 文学理论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5.3 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15.4 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视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文学理论展开,涵盖了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方法、历史发展等多个方面。

文 学 理 论 讲义 (重点)

文 学 理 论 讲义 (重点)

文学理论讲义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在学习文学理论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学理论。

要弄清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品格等三个方面进行。

下面,我们首先看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在这一小标题下,我们要看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1、文艺学的性质、它的过去与现在;2、文艺学三个主要的分支学科、各自的任务及其相互关系;3、文艺学应该由哪几个分支学科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1)文艺学就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文艺学的名称是从俄国译过来的。

(2)无论东西方,早期的文学研究都是以研究诗为主。

像我国最早的文学研究是诗经的研究,在汉代有齐(轩固生)、鲁(申公)、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其后,我国的文学理论著作也多是以诗为研究对象,像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直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都是如此。

(3)本世纪以来,严格意义上的文艺学科才建立起来。

2、(1)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这三个分支学科任务各不相同,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文学的范畴及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一般性标准;文学批评分析评价具体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文学史探讨文学发展的历史。

(3)三者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

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没有文学史提供的材料,文学批评提供的成果,文学理论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文学史、文学批评也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等作指导,离开了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灵魂,成为没有条理、随心所欲的乱弹。

3、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共时←----─-╀─ ----→历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特殊根据这一图解来看,童庆丙等以为文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史处在“一般”这一端,侧重于对文学的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的探讨,主要不以个别具体的作品、作家及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文学理论课程讲义简编(一)倪思然(按照知识点和问题点内容的重要性,从最重要到最次要,依次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简要了解、粗略浏览四个层次)第一讲课程导语基本概念1.文学理论(粗略浏览):文学理论(也称:文学概论)是有关文学的产生、作家特征、作品内容构成、创作过程、艺术技巧、读者欣赏、批评和文学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概述和简论。

文学理论亦可称作文学原理,是对文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简要的概括与说明。

文学理论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作品,作家如何创作,读者如何阅读,文学批评如何进行,文学如何发展这样几个大问题。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结合课本P5~6,一般掌握,准备大题):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

具体而言有以下内容:(1)文学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

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2)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存在。

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具有多个环节,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A.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②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③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评家的评论。

B.文学活动的两个层面: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C.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此处依据马克思的学说: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3.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结合课本P6~9,粗略浏览):(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实践就是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文学鉴赏实践活动。

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活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文学实践中来,并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2)文学理论的人文性“人文”(humanities, 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 “人”),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科知识。

广义的“人文”是指对于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基本关怀,即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在阶级社会中,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阶级性。

(3)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揭示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科学性的体现(三个步骤):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4)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每个流派或每位理论家的文学理论,是从特定的立场出发的,因而认同某种价值,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结合课本P8~9,粗略浏览即可)4. 文学理论的形态(结合课本P9~12,一般掌握,准备名词解释)(1)文学哲学,即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学)问题,包括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假等范畴。

(2)文学社会学,即文学中存在的社会学问题,具体有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3)文学心理学,又称文艺心理学,即文学涉及到的许多心理学问题,包括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验、文学与联想、文学与想象、文学与回忆、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4)文学语言学,文学以语言符号来表现人与社会,不能不涉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包括文学与音律、文学与节奏、文学与修辞、文学与文体等。

(5)文学价值学,文学具有价值,文学价值即文学作品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娱乐价值、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

(6)文学信息学,文学是一种信息,需要加以传播,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与媒介、文学与出版、文学与媒体、文学与市场、文学与接受等。

(7)文学文化学,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涉及许多文化问题,包罗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与伦理、文学与性别、文学与民族、文学与地域、文学与民俗、文学与传播、文学与传统、文学与现代等。

(8)文学符号学,详参课本P10。

第二讲文学与文学理论(本讲内容课本无系统性的对应内容,一般掌握,准备客观题)一、强调世界和作品的对应关系:再现说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中西文艺摹仿学说的传统——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周易》、刘勰、荆浩、叶燮二、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表现说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中、西传统关于作家情感表现的文学观念中:“诗言志”与“诗缘情”西:浪漫主义,如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三、以文本为唯一核心:独立说作品(Works)不等于文本(Text)。

文本(Text):指文学作品的实际物质存在方式。

侧重于从语言而不是作家的角度来理解,突出了文学文本的符号特性。

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①俄国形式主义,如罗曼·雅各布逊: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文学性指的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主要是指写作的技巧或者文本形式所具有的属性。

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 。

②英美新批评,如燕卜荪:“细读法”(Close Reading ):注意文本而非围绕文本的种种因素。

细读既要求我们解读作品时集中注意力同时也限制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不会从作品的语言分析“自然而然地滑向作者胡子长度的探讨” 。

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本体论”,关注文学活动的焦点在于文学作品本身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四、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实用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中国:教化说;“文以载道”说;讽喻说。

西方:净化说;寓教于乐说(古罗马的贺拉斯)。

例如亚里士多德:净化说,将戏剧的功能归纳为对读者心灵与情感的“净化”(古希腊语的音译为“卡塔西斯”)。

五、强调读者阅读作品的感受与再创造:读者本体论读者本体论:读者体验理论把读者看成是文学活动的本体,读者决定着文学的一切。

代表有德国接受美学和美国读者反应批评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期待视野(课本P350~352)伍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课本P355~358)小结:文学理论研究模式的转换与文学观念的变迁①再现说(摹仿说):从世界与文学的关系入手,提出文学摹仿现实的观点,虽然有“不能达到真理”(古希腊:柏拉图)和“能够达到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区别。

②表现说:重视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作家”应当是文学研究的中心。

文学是作家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表现(英国:华兹华斯)。

作为“天才”的作家为自然立法(德国:康德)。

③独立说(作品本体论):视文本为文学的一切。

文本之外一无所有。

“作者死了”(俄国:雅各布逊、什克洛夫斯基)。

④实用说:读者可将文学作为外在的工具与手段(中国儒家的诗教说、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

⑤读者本体论:读者是文学意义与价值的真正创造者(德国接受美学、英美的新批评和读者反应批评)。

第三讲文学与语言一、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重点掌握,准备大题)①“陌生化”与“自动化”文学语言往往具有“陌生化”或曰“奇特化”的特质,而相较而言,日常语言往往是“自动化” 的,让人自然而然说出口,习以为常,不足为奇。

什克洛夫斯基的重要理论贡献:陌生化: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第一次见到的眼光来描述,假定称呼对象,只能进行非指称的描写,造成似曾相识的感觉,重新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体验。

(可结合课本P158~159)什克洛夫斯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②单义性与多义性日常语言的意义往往是单一的,每句都要准确传达一定信息。

文学语言则相对偏重于语言的非指称性和表现性,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意义。

文学语言的多义性:A. 在读者解读文学作品时,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的读者,对其中语言有不同解读,产生多义或歧义。

B. 作品中的全部话语处在同一个大语境(context )中,因此任何一个词、句子、段落的意义,不但从它本身获得,还从上下文、从本作品全部话语中获得意义。

③外指性与內指性文学作品诞生——“审美语义场”建立因此,文学的真不等于自然的真——“艺术的真实”概念日常语言指向语言结构之外的现实环境,因此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检验。

而文学语言具有“內指性”,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只须和作品艺术世界相衔接即可。

二、语言在文学中的位置(简要了解,答题时要懂得灵活运用)1、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结合课本P76~85)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韵律性。

语言以物质存在方式表达精神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学的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和实现方式。

①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②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③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

(请结合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散文的声音节奏》,以及古代文学课程涉及作品,用心领会)2、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收入高尔基著《文学论文选》)①语言工具论高尔基——语言“工具”论者。

语言工具论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形式”、“工具”、“媒介”、“载体”,语言功能在于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

内容是第一性的,具有“优先权”;形式(包括语言)是第二性的,处于被决定的位置。

语言工具论的长处与缺陷:长处——语言是思想、情感的物质外壳;只有通过语言,思想和情感才能具体化、才能成形。

缺陷——过分强调语言的从属地位,造成迷思。

那么,人们在思维的时候到底需要不需要语言?当然需要!语言参与了甚至塑造了思想!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若没有语言,人们甚至无法思考,或思绪杂乱无章。

②语言本体论索绪尔:区分了“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杰姆逊:现代语言学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结构主义宣布,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

“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

语言荣升至“本体”的地位!从本体论的角度定位语言,有无道理?有的!卡西尔:“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