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学吴礼权

合集下载

解读《青花瓷》的修辞

解读《青花瓷》的修辞

解读《青花瓷》的修辞摘要:这是周杰伦的一首中国风歌曲,收录在《我很忙》专辑里。

优美的词,是这首歌的灵魂。

词作者方文山将词写得出神入化,极其细腻。

每一个用字,都可以分离出来,形成一幅极具意境的图画。

诗一般的歌词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辞格,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辞格之中领略到这首歌的不同风采。

关键字:修辞手法意境等词语的锤炼正文: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语言中,同一思想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这些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又各有其特点和效果。

通过解读《青花瓷》的修辞,来了解具体的修辞方法是怎么样表达思想内容,其又有哪些特点和效果。

《青花瓷》是一首中国风歌曲,其修辞手法的运用惟妙惟肖,下面,就歌词的具体内容为例,解读《青花瓷》的修辞。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比喻)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比拟)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第一句中没有出现主语,却用“勾勒”一次描绘出了“我”的动作,手握毛笔,小心翼翼的在素胚上勾勒出一朵朵美丽的青花,我们仿佛看到了笔锋由浓转淡的美妙情景,拖得墨迹的尾巴,轻轻的描画。

简单的一句话却向我们描画了一幅极付意境的图画。

第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瓶身勾勒的牡丹”是“喻体”,“你初妆”是本体,简单的比喻将女子的妆容描绘出来,“我”在瓶身勾勒的不是牡丹,而是女子的妆容,更是对女子的思念。

同一思想内容可有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可以选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采用哪种表达方式、什么样的语句最好,往往受制于特定的语言。

这里的比喻运用的恰到好处,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了理想的效果。

第三句,冉冉檀香透过窗被“我”闻到,于是我仿佛明白了檀香的心事一般,于是,一股思念从心里穿透身体而出,放下笔,心不知道飘向哪里。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比拟)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比喻)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比拟)正如“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一般,仕女将韵味私藏,将釉色渲染的仕女拟人化,没有那么多的繁华,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将嫣然一笑比喻成一朵花含苞待放,我们放佛可以看见女子如花般的笑容,不矫揉造作,一如山水画的恬淡。

《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师范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汉语修辞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把握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以增强修辞表达、修辞理解能力和修辞批评水平以及学术研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语文素质的目的,为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修辞的目的、要求、作用、手段、一般规律及基本原则。

理解修辞中各类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掌握各类修辞格的组成形式及其修辞效果,从而具备联系社会语用实际,切实指导自己和他人语言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侧重帮助学生观察语言现象,分析语言事实,从而提高对修辞的理性认识。

讲授时注意各种相似点的比较,以便使学生更好地遣词造句,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加强学生对汉语言的认知与热爱,培养学生对日后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责任
感。

四、课程进度表
理论教学进程表。

现代汉语修辞学目录吴礼权著

现代汉语修辞学目录吴礼权著

现代汉语修辞学目录吴礼权著现代汉语修辞学吴礼权著目录编辑绪论第一节修辞、修辞学及与之有关概念的界定第二节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范围第三节学习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意义第四节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第一章婉约蕴藉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第一节语里言外,别有洞天:双关第二节迂回前行,曲径通幽:折绕第三节锦绣其外,旧物其内:讳饰第四节羞抱琵琶半遮面:藏词第五节言有尽,意无穷:吞吐第六节正言若反,翻案冤亲:倒反第七节珠玉匿水,伏采潜发:用典第八节半遮半掩,欲却还就:推避第九节醉翁之意不在酒:讽喻小结思考和练习第二章传神生动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第一节假物博依,义皎而朗:譬喻第二节天人合一,物我融通:比拟第三节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摹状第四节虚构事象,历历在目:示现第五节一词一景,幻化无穷:列锦第六节直录语误,毕显原形:飞白小结思考和练习第三章追求视听美感效果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第一节奇峰对插,交映生辉:对偶第二节大江东去,浩浩汤汤:排比第三节首尾衔接,往复成章:回环第四节参差其辞,和谐灵动:错综小结思考和练习第四章强化语意印象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第一节发蕴飞滞,披瞽骇聋:夸张第二节情思难遏,二三其辞:反复第三节无疑而问,意在警醒:设问第四节煞有介事,望之俨然:精细第五节先声夺人:倒装第六节后来居上:层递第七节参互对比,前后映照:同异第八节别调介入:异语小结思考和练习第五章幽默诙谐讽嘲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第一节旧瓶装新酒:仿拟第二节老树发新枝:别解第三节一行白鹭上青天:旁逸第四节诱敌深入,声东击西:歧疑第五节时空交错,古今打通:移时小结思考和练习第六章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第一节顺水推舟:拈连第二节称此言彼:借代第三节移花接木:移就第四节人面桃花相映红:映衬第五节因地制宜做文章:析字第六节大珠小珠落玉盘:叠字第七节改类变性,别致生动:转品第八节上下递接,前后蝉联:顶真第九节旁征博引,凸显胸臆:引用小结思考和练习第七章字句段落篇章的修辞使命第一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炼字的功夫第二节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锻句的学问第三节勾上连下,自然流畅:段落的衔接第四节总文理,统首尾:篇章结构的策略小结思考和练习第八章语体与修辞第一节语体及其类型第二节口语体的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第三节书卷体的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小结思考和练习第九章风格与修辞第一节风格及其基本类型第二节刚健风格与柔婉风格第三节简约风格与繁丰风格第四节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第五节明快风格与含蓄风格第六节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小结思考和练习参考文献后记3.仿拟(Parody)仿拟就是根据表达需要,按照已有的格式,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说法。

部队标语中的多重修辞手段解析

部队标语中的多重修辞手段解析


部队标语的特点
等方面显示 出强 大 的感召 力量 , 如( 1 ) 和( 2 ) 。而在 明令禁 部队标语常以横 幅、 宣 传版 、 电子 宣传屏 等方 式广 泛应 用于基层部队官兵训练 、 生 活、 娱乐的方方 面面 , 是为广大 官
兵喜 闻乐见的重要 宣传 方式 。我 们经常 能在 训练场 上看 到
止类标语 中 , 则 更 容 易使 人 明确 应 注 意事 项 的严 肃 性 , 如
( 3 ) 。
同时, 依据现代语音 系统来 考察 , 部 队标语 也讲 求平 仄
协调这一语音修辞模式 。例如 : ( 4 ) 位卑 未敢 忘忧 国, 报 国寸心 坚似 铁。
这样的横幅“ 谁英 雄谁好汉 , 训 练场上 比 比看 ” , 信 息资源 中 心墙上的“ 我不保密 , 密不保我” 等等 。部队标语体现着浓郁 的军事特 色 , 语言简 洁凝 练 , 讲究韵 律 , 多用祈 使句 、 无主语 句等 , 表述一般开门见 山 , 明 白晓畅 , 具有很强 的号召力 和鼓
用, 也包 括语 音修辞 、 词语 修辞和不同句式的选择。
声音形式方面的修辞 努力 , 可 以增 添语 言 的听觉美 感 , 使接
受者于语义 内容信息接 受 的同时获 取一种 接受解 读 的审美 享受 。 在这方面 , 为使部 队标语 达到 音韵 和谐 、 便 于 呼喊 和传 诵等效果 , 而在句子 中较多地使用 了押韵现象 。例如 :
( 1 ) 中的“ 汉” 、 “ 看” 的共同韵母 “ a l l ” 相押 , 属于 上下旬 押韵 。( 2 ) 中上下旬分别在 句 内押韵 , 其 中“ 苦” 、 “ 五” 的共 同韵母 “ U ”相押 , “ 累” 、 “ 辈” 的共同韵母 “ e i ” 相押 。( 3 ) 中

著书立说与标题立目的营构——以吴礼权教授的修辞实践为例

著书立说与标题立目的营构——以吴礼权教授的修辞实践为例

() 4 二句三年得 , 吟双泪流 : 一 锻句的学 问( 现代汉语 《 修辞学》 第七章第二节标题 , 自唐 ・ 岛《 引 贾 题诗后》 。 ) () 5- 旧学商量加邃密 , 新知 培养转深沈 : 清代 中国语 言 哲学拓进发展之气象 ( 中国语 言哲 学史》 《 第七 章标题 , 引 自宋 ・ 朱熹 《 鹅湖寺与陆子寿》 。 )
格运用 , 是别 有创 新。概括 起来说 , 而 主要 有“ 引” “ 直 、 喻
引 ”“ 、 借引 ” “ 、 改引” “ 、 仿引 ” 等五类 。
【 ) 引 一 直
所谓 “ 直引 ” 即标题直 接引 用诗 词、 文佳 句或熟语 , 古 人题 , 文字上没有改 动 , 语意上也没有脱离原义 。如 : () 3 吟安一个字 , 捻断数茎须 : 炼字的功夫。
以道理计的。
括之间存在着一种 比喻关系。如 :
() 6 青草池塘处处蛙—— 文体风格众 家说 。
收稿 日期 :0 9一l 20 O一2 5
作者简介 : 朱雯雯( 9 5 , , 18 一) 女 上海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汉语修 辞学研究 。
18 5
例 ( ) 吴 氏《 国修辞 哲 学史》 七 章第 六节 的标 6是 中 第
以吴 礼权 教 授 的修 辞 实践 为 例
朱 雯 雯
( 复旦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 o3 ) o4 3

要 : 术著 作的标题 立 目一般 给人 的印象都是凝滞 刻板的 , 少有新 颖灵 动之 韵致。但是 , 学 很 复旦大 学吴 礼权 教授
在这方面的修辞实践 则告诉我们 , 其实学术著作 的标题立 目也是可 以做到别 开生面、 引入入胜 的。吴氏许多学术著作的标 题常直接引用诗词 、 古文、 熟语 , 或改用诗词 、 古文 中的名句, 或仿写类似 古诗 、 成语形式的句子 , 往往 紧扣 文意, 能辅助表现 主 旨, 凸显中心 意思 , 不仅使标题立 目在整体上呈现 出了整齐统一的美感 , 而且营造 出 了与著作 内容相辅 相成的典雅风格 , 既易于 引起读者兴趣 , 又大大提高 了著作的表达接 受效果 。 关键词 : 标题 ; 辞; 修 诗词 ; 心理

关于黎锦熙的研究综述

关于黎锦熙的研究综述

关于黎锦熙的研究综述葛丹迪(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黎锦熙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不仅在语言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方志学、目录学、辞书编纂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关于黎锦熙先生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从三个层级进行:黎锦熙先生自己的论著、收入黎锦熙先生资料的专著、研究黎锦熙先生的文章(主要以期刊和论文为主)。

整理后的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语言学、语文教育、其他专业。

其中,关于语言学和语文教育的文献较多,会重点论述。

本文也会对黎锦熙先生的生平经历进行简单论述,旨在将黎锦熙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当前关于黎锦熙先生的研究作总结,亦希望能选取某些研究不足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黎锦熙;现代汉语;语文教育;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一、生平简述黎锦熙先生出生于1890年,病逝于1978年,享年88岁。

笔者根据黎锦熙先生亲笔书写的履历表、年谱广记提纲以及黎泽渝编写的《黎锦熙先生年谱》,将黎锦熙先生的生平经历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890—1919):黎锦熙先生接受新旧两种教育,并且取得了卓著成绩。

在这段时间,黎锦熙先生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主要成果是教材的编订。

第二阶段(1919—1949):这一时期是黎锦熙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重要的学术成果大都在这一时期完成。

黎锦熙先生不仅积极推动国语运动,而且利用假期时间热心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第三阶段(1949—1978):黎锦熙先生在这一时期将研究重点转入语言学,进行语法的深入研究。

黎锦熙先生的一生处于中国较为动荡的时期,经历了中国教育的转折,也经历了“文革”的浩劫。

虽然一生波折,但是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将毕生精力花费在汉语语法的研究、国语及白话文的推广、语文教育方面,并且涉及了辞书学、史学、目录学、哲学等方面。

就黎锦熙先生的生平而言,笔者认为有一点值得深入思考。

现代汉语修辞学 吴礼权

现代汉语修辞学 吴礼权

折绕:含蓄委婉、迂回曲折地表达本意,即“拐弯抹角”。

例子: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了皮袍子了,天气却还并不冷。

(对于革命者蜕化的讽刺)“我们台湾的水,我们台湾的蔬菜,我们台湾的……”。

(婉转表达对于台湾的思念)买家:亲,说好的传图片就返现2元,我的钱呢礼品呢买家:亲,把图片删了删了,我给你20!讳饰:为了避免对犯他人忌讳,有意美化或规避话语。

例子:无病无灾一路向西走。

(对于死的讳饰)副帅马失前蹄。

(对于失败的美化)藏词:将人们熟知的成语或名言的一部分藏却,只说出一部分。

注:歇后语也属于藏词的一种。

例子: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四十而不惑)故能降来仪之瑞。

(凤凰来仪)留白:将要说的意思说一半留一半,甚至将最关键的信息也略去。

即“欲言还休,闪烁其词”。

例子:“我听说要吐的……”(是否怀孕)“要是你三月来,苹果花开,……”。

倒反:正话反说的修辞文本。

例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

没有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

(反讽)“你的高见,实在不敢沟通。

”推避:表意明确,而又故作掩饰,即“心是口非”。

(文本后一部分常用“不知道”之类的话推辞,或用“总所周知”、“不言自明”之类的辞令来回避)例子:他的社会主义怎么样呢,我不知道。

有多少效果呢,我不知道。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

讽喻:于特定语境中临时编造一个故事来讽刺或教导,即“讲故事”。

摹状:描摹事物情状以致形象逼真的修辞手法,即“栩栩如生”。

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眉间深深地印着“川”字,额头上深深地印着“三”字纹。

列锦:将名词或以名次为中心的短语进行铺排,组成多项排列的特殊非主谓句,即“名词铺排”。

例子:春雨-古宅-念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江山。

飞白:飞白又名“非别”,是一种明知说错或写错,而故意如实援用或仿效的修辞手法。

即“将错就错”。

例子:赵:听你妈说你搁哪研究爹呢?范:(笑)不是,没有,研究木乃伊。

论元代【天净沙】曲词的特点及意义

论元代【天净沙】曲词的特点及意义

论元代【天净沙】曲词的特点及意义【天净沙】,越调,因无名氏词有“塞上清秋早寒”句,故又名【塞上秋】。

【天净沙】是元代散曲、套数与杂剧作品中的常见曲牌。

学界目前对于【天净沙】这一曲牌的学术成果多局限于《天净沙·秋思》这一经典作品之上,各式赏析及对其体裁、时代、作者的考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然而这些成果缺乏从整体上对【天净沙】这一曲牌的把握及认识,不免使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叹。

因而,从格律、句式、修辞、思想内容等方面对元代【天净沙】曲词之特点进行考察,或可略补当今研究之不足。

一、【天净沙】曲牌溯源以【天净沙】为名的作品,在元代并见于词牌和曲牌。

這使得人们对于【天净沙】最初究竟是词还是曲不免产生困惑。

若要研究【天净沙】这一曲牌的曲词特点,这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追溯其源,文学史中最早署名【天净沙】的作品见于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序言》:“北方士友传沙漠小词三阕,颇能状其景。

”其辞曰:瘦藤老树昏鸦,远山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斜阳西下,断肠人去天涯。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

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西风塞上胡笳,明月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多。

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

{1}盛如梓在序言中明确说明是“沙漠小词三阕”。

在他看来,这三首小令其文体为词,其内容为描写沙漠之景。

后世的词选,对于这组【天净沙】,也多视之为词,如张禄《词林摘艳》、陈耀文《花草粹编》、沈辰垣《历代诗余》都收录了这三首沙漠词。

然而同时,后世学者对【天净沙】是词抑或是曲的看法又常常是分裂与混淆的。

如朱彝尊在所编《词综》卷三十“元词”部分收录了上文所引的【天净沙】小词三首。

但是他在撰写《词综·发凡》时,又对《词综》所录的作品是否全为词体并不自信:“元人小曲,如【干荷叶】【天净沙】【凭栏人】【平湖乐】等调,平、上、去三声并用,往往编入词集。

然按之宋词,如【西江月】【换巢鸾风】【少年心】【惜分钗】【渔家傲】诸阕,已为曲韵滥觞矣。

部队标语中的多重修辞手段解析

部队标语中的多重修辞手段解析

部队标语中的多重修辞手段解析[摘要]在军营文化中,标语简洁凝练、好懂易记,是重要的宣传手段和教育手段。

为使标语达到启迪官兵、鼓舞士气、凸显警示等不同作用,部队标语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段。

本文试从音、词、句及修辞格等方面对部队标语进行分析,解读其对丰富军营文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修辞手段;部队标语;军营文化吴礼权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认为:“修辞是表达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积极的语言活动。

这包括通过对某一语言中各色形、音、义的词语与各种句式等的调遣、配置,让各种语言材料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适得其所。

”[1]在修辞学中,修辞不仅包括各种修辞格的运用,也包括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不同句式的选择。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

[2]自中国近代以来,标语以其简洁凝练、好懂易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而部队标语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很早就被我军重视和使用。

通过对我军部队标语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部队标语为了体现其启迪官兵、鼓舞士气、凸显警示等重要作用,广泛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

笔者在收集大量实例的基础上,从音、词、句、修辞格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归类研究和分析,以探求部队标语中不同修辞手段对丰富军营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部队标语的特点部队标语常以横幅、宣传版、电子宣传屏等方式广泛应用于基层部队官兵训练、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是为广大官兵喜闻乐见的重要宣传方式。

我们经常能在训练场上看到这样的横幅”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信息资源中心墙上的“我不保密,密不保我”等等。

部队标语体现着浓郁的军事特色,语言简洁凝练,讲究韵律,多用祈使句、无主语句等,表述一般开门见山,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鼓动力。

[3]从表达形式上看,部队标语则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段以达到鼓舞士气、规范作风等重要作用。

下面,文章将从语音、遣词、锻句和修辞格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现代汉语修辞学吴礼权.doc

现代汉语修辞学吴礼权.doc

折绕:宛转含蓄、转弯抹角地表达原意,即“借题发挥” 。

比如: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约换上了皮袍子了,气候却还并不冷。

(关于革命者蜕化的挖苦)“我们台湾的水,我们台湾的蔬菜,我们台湾的⋯⋯ ”。

(悠扬表达关于台湾的思念)买家:亲,说好的传图片就返现2 元,我的钱呢?礼品呢?买家:亲,把图片删了删了,我给你 20!讳饰:为了防止对犯别人忌讳,有意美化或躲避言语。

比如:无病无灾一路向西走。

(关于死的讳饰)副帅马失前蹄。

(关于失利的美化)藏词:将人们熟知的成语或名言的一部分藏却,只说出一部分。

注:歇后语也归于藏词的一种。

比如: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四十而不惑)故能降来仪之瑞。

(凤凰来仪)留白:即将说的意思说一半留一半,乃至将最要害的信息也省略。

即“欲言还休,含糊其辞”。

比如:“我传闻要吐的⋯⋯ ” (是否怀孕)“要是你三月来,苹果花开,⋯⋯”。

倒反:正话反说的修辞文本。

比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起科学的国家。

没有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

(反讽)“你的主意,真实不敢交流。

”推避:表意清晰,而又故作粉饰,即“心是口非” 。

(文本后一部分常用“不知道”之类的话推托,或用“总所周知” 、“不言自明”之类的辞令来逃避)比如:他的社会主义怎样样呢,我不知道。

有多少作用呢,我不知道。

因为我们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

讽喻:于特定语境中暂时假造一个故事来挖苦或教训,即“讲故事” 。

摹状:描画事物情状致使形象传神的修辞方法,即“绘声绘色” 。

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眉间深深地印着“川”字,额头上深深地印着“三”字纹。

列锦:将名词或以名次为中心的短语进行铺排,组成多项摆放的特别非主谓句,即“名词铺排”。

比如:春雨-古宅-念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四十年来家乡,三千里地江山。

飞白:飞白又叫“非别” , 是一种明知说错或写错,而成心照实引用或效法的修辞方法。

即“一差二错”。

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借代义研究

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借代义研究

第6期2018年12月阅江学刊YuejiangAcademicJournalNo.6Dec.2018㊃语言文字研究㊃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借代义研究孙银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摘要:借代和常用词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借代直接造词,二是通过借代使汉语常用词产生借代意义㊂借代意义从来源上看有两种:一是借代造词直接产生的意义,二是由非借代意义变化发展产生出来的意义㊂借代意义可以依据客观世界中各种各样的语义联系产生,因而形成了现代汉语常用词多种多样的借代意义㊂从形成理据上看,词的借代意义的借体与本体之间有同类理据和异类理据的分别,异类理据可以再分六个小类㊂从实际应用看,研究常用词的借代义及其构成理据有助于辞书释义的规范㊁明晰㊁确当,能有效地引导辞书释义体例趋向统一,从而大大提升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将语言研究引向深入㊂关键词:借代义;构词理据;辞书;释义体例中图分类号:H109 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8)06⁃0052⁃1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现代汉语常用词的构成理据研究(13BYY123)作者简介:孙银新,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㊂㊀㊀一㊁引㊀言请看下面的例子:(A)胃口耳目肝肠身手首领手脚口舌口吻皮毛骨血骨肉眉目眉宇眉睫(B)点滴痛痒冷暖轻重甘苦动静生活生死生息推敲动手(C)茶饭柴米王国米袋子菜篮子柴米油盐油盐酱醋悲欢离合饮食男女(D)领班领队领航领悟领奏饮食妄言亡国花销城管暗探(E)苹果菊花鸡冠花花榈木花红秋海棠单杠双杠高低杠鞍马1鞍马2花鸟花蜜花卉花灯花期花腔花心花招东风(F)阿斗诸葛亮伯乐月老/月下老人西施/西子霸王东郭先生王老五白骨精(G)东宫西宫东方西方东床白宫(H)孔方兄丘八八音八角青衿青衣杀青双身子米寿茶寿白寿25cn. All Rights Reserved.孙银新: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借代义研究以上这些词都与修辞格借代有关联,本文暂且称为与借代有关联的词㊂这样的词现代汉语里有很多,先列举有代表性的这几类,远非全面,文中论证分析时将会呈现得更多㊂再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这类词的释义情况㊂①虽然借代意义在词里的呈现方式并无定规,释义内容也有繁有简,但结合词形和词义,我们仍然不难看出词中的借代非常普遍㊂例如: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诙谐兼含鄙视意)㊂单杠:①体操器械的一种;②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㊂鞍马:①体操器械的一种,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是木马的一种;②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在鞍马上,手握半圆环或撑着马背做各种动作;③鞍子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㊂显然,上面几个词的释义内容,有的很笼统,有的分条列出逐项说明,表明‘现代汉语词典“对跟借代有关联的这类词的释义非常自由,比较随意,形式并不统一㊂根据释义,也可以发现因为借代出现了同义词的例子:眉目:①眉毛和眼睛,借指容貌;②指文章㊁文字的纲要;条理㊂眉眼:眉毛和眼睛,借指容貌㊁神情㊂眉宇:两眉上面的部分,借指容貌㊂其中后两个词 眉眼 眉宇 与第一个词 眉目 在义项① 借指容貌 上是义项对应的同义词关系㊂②三个词互相对应的这个义项恰好也都是借代意义㊂总起来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带有借代意义的词,有这样几个特点很值得注意:(一)从义项数量来看,有的词只有一个借代意义㊂如:双身子:指孕妇㊂米寿:指八十八岁寿辰( 米 字拆开为 八㊁十㊁八 )㊂有的词有多个义项,但是借代意义只有一个㊂如:花卉:①花草;②以花草为题材的中国画㊂领队:①率领队伍;②率领队伍的人㊂霸王:①秦汉之间楚王项羽的称号;②称极端霸道的人㊂菊花:①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 是观赏植物,有的品种可入药;②这种植物的花㊂有的词虽然明显带有借代意义,可是与该词别的意义混杂,没有从中单列为一个义项㊂例如:花草:花和草,特指供观赏的花和草㊂看摊:照看摊位,泛指照管工作㊁事务㊂伯乐:春秋时期秦国人,善于相马,后借指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㊂阿斗: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㊂阿斗为人庸碌,后多用来指懦弱无能的人㊂青蚨:传说中的虫名,古代借指铜钱㊂35①②如没有特别说明,本文所引用的释义均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第6版,2016年9月第7版㊂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2-207页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18年第6期有的词带有几个借代意义,例如:耳目:①耳朵和眼睛;②指见闻;③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㊂东道:①东道主;②指请客的事儿或义务㊂手脚:①指举动或动作;②为了实现某种企图而暗中采取的行动(含贬义)㊂生活:①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②进行各种活动;③生存;④衣㊁食㊁住㊁行等各方面的情况;⑤ 方⓪活儿(主要指工业㊁农业㊁手工业方面的)㊂(二)从这些词的借代义所用的释义提示语来看,形式也不统一㊂有的不用,例如:上面例子中的 领队 的义项②, 东道 的义项①, 花卉 的义项②, 生活 的后四个义项㊂有的用直接指称,例如: 双身子 , 东道 的义项②, 耳目 的后两个义项㊂有的用 特指 ,如: 花草 ㊂有的用 泛指 ,如: 看摊 ㊂有的用 借指 ,如: 伯乐 ㊂有的用 多用来指 或 多指 ,如: 阿斗 ㊂有的用 一般用来称 也称 代称 ㊂再如:诸葛亮: 一般用来称足智多谋的人㊂东床: 因此,后来也称女婿为东床㊂白宫:美国总统的官邸,在华盛顿,是一座白色的建筑物㊂常用作美国官方的代称㊂(三)有的词里虽然用了 借指 这个提示语,实际上并不是借代义㊂如:王国:①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国家;②借指管辖的范围或某种境界;③借指某种特色或事物占主导地位的领域㊂皮毛:①带毛的兽皮的总称;②指事物的浅层或表面;③借指表面的知识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青红皂白:借指是非㊁情由等㊂(四)有的词在释义时明确地阐述了理据㊂例如 孔方兄 白宫 等都是㊂又如:王老五:指大龄未婚男子,因同名电影而得名㊂青衣:①黑色的衣服;②古代指婢女;③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中年或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㊂由此看来,现代汉语常用词中,带有借代意义的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意义复杂,语义类型繁多㊂‘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常用词的借代义的释义体例和方式多种多样,并不稳定统一㊂这不仅不利于辞书编校体例的严密规范,也会给使用者理解词义带来不便,有的还可能造成词义理解上的偏差㊂从辞书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看,也迫切需要进一步严格修订和完善㊂鉴于此,本文拟从这些常用词的造词和词义方面,结合构词理据对有借代意义的词作理论上的分析和描述,总结归纳常用词中借代意义的不同类型㊁规律,并就辞书中常用词借代义的释义体例及模式进行探讨,以供辞书编纂和修订时参考㊂㊀㊀二㊁借代与造词㊁词义借代是现代汉语里除比喻以外的常用修辞格之一,也是除比喻外跟词和词义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修辞格㊂关于借代的类型,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它区分为旁代和对代两大类㊂旁代又分为四类: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事物和事物的所在或所属相代,事物和事物的作家或产地相代,事物和事物的资料或工具相代㊂对代也分为四类:部分和全体相代,特定和45孙银新: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借代义研究普通相代,具体和抽象相代,原因和结果相代㊂①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也将借代(书中叫 代替 ,还说也叫 换名 )分为两大类:对代和随代㊂对代包括八类:实代虚,虚代实,果代因,因代果,局部代全体,全体代局部,泛称代特称,特称代泛称㊂随代,就是借从属物以代替本体,分为四类:以特征代本体,以特征的喻体代本体(可以看成比喻兼借代),以标识代本体,以所在地代事物本体㊂②可以看出,陈㊁张两位先生对借代辞格的类型划分大体上是一致的㊂只是借代的小类名称和数量略有不同:‘发凡“中的 事物和事物的作家相代 ,‘修辞学“中没有涉及;‘修辞学“中的 以特征的喻体代本体(可以看成比喻兼借代) 在‘发凡“中没有提及㊂虽说这种类型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特定语境中的句子为观察对象得出来的,但是与词层面也有着显著的一致性,也同样适合用来对汉语借代造词和词中所含有的借代意义进行分析㊂借代跟汉语常用词相互关联也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借代影响汉语的造词;二是借代影响汉语词义的变化发展,是引起词的义项增加的一种重要方式㊂借代对于现代汉语造词的影响,就是人们可以直接利用事物或事物的某种属性,选取关键性的词素,组合构造现代汉语的新词㊂网络时代常用的一个词 美眉 就是根据这种方式创造出来的㊂这个词抓住了女性眉毛好看这一重要的局部容貌特征,使用部分代整体的方法,创造了 美眉 一词,用以指代本体整个的人㊂这一造词过程就是对借代法的成功运用㊂这与平常所说的表示局部意义的 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的 花 被直接借用于表示整体意义上的 可供观赏的植物 ,道理是相似的㊂关于借代造词或产生词的借代意义的问题,拙文‘论修辞格对汉语词义的影响“曾有所涉及㊂③其中谈到汉语可以直接用借代修辞格产生汉语词义,举的例子如:铁窗:安上铁栅栏的窗户,借指监牢㊂美味:味道鲜美的食品㊂美色:美丽的姿色,借指美女㊂美眉:指美女㊂月老:媒人㊂粉领:某些国家和地区指从事秘书㊁打字等工作的职业女性㊂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所以叫作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㊂裙钗:旧时妇女的服饰,借指妇女㊂细软:指珠宝㊁首饰㊁贵重衣物等便于携带的东西㊂直接用借代产生的汉语词,从词形或者字面意义来看,本身往往只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定的个体,特定的行为动作,或者某种特征㊁属性㊁质料等,这也就是修辞上讲的借体;而其真正的词义则正好是这些属性或特征的主体或领有者,这也就是修辞上讲的本体㊂下面这些词和固定短语的情况又有点儿不同,但也都属于借代造词㊂词本身都是借55①②③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80-92页㊂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97-101页㊂吴礼权㊁李索:‘修辞研究“(第一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74-87页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18年第6期体,所包含的词义部分也都是被代替的本体㊂面首:指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面:指脸㊂首:指头发)㊂(借部分代整体)手软:指不忍下手或因心慌而下手不狠㊂(借结果代原因)手松:指随便花钱或给人东西㊂(借原因代结果)手痒: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极想动手去做㊂(借结果代原因)陛下:对君主的尊称㊂(借空间处所代人)眉睫:眉毛和眼睫毛,借指眼前㊂(借事物代时空)守空房:指丈夫长期外出,妻子一人住在家里㊂(借结果代原因)闭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朵害羞,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㊂(借结果代原因)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㊂(借结果代原因)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㊂(借结果代原因)手紧:①指不随便花钱或给人东西;②指缺钱用㊂(借一种结果代两种原因,形成两个借代义)借代对于汉语常用词的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使词获得了借代意义㊂词由于借代法产生借代义是汉语多义词产生新的义项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㊂①借代作为产生词的义项的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其表现形式也各不一样㊂有的是利用词的某一意义通过借代而产生了借代意义,而有的则是直接在借代造词的基础上,带上了相应的借代意义,有时甚至带有不止一个借代意义㊂例如: 美眉 一词的借代意义,就是在造词的时候,直接获得了与之俱来的借代意义㊂ 美味 也是这样,直接借指 味道鲜美的食品 ㊂而 手紧 一词,则同时直接获得了 不随便花钱或给人东西 缺钱用 两个借代意义㊂这类词的特点是:借体是词形本身,本体就是词的意义内容㊂本体和借体之间的关系恰好就是词义和词的直接对应关系㊂所以,词形和词义就正好构成了借代修辞格㊂另一种情况则是,在某一个词的现成的意义基础上,通过改变用法,比如扩大或缩小某一个意义的使用范围或者使用条件,使其产生一种新的借代用法,并在语言中稳定地传承下来,成为词义中的一种特定类型 借代意义㊂相对于词和词的原义而言,借代意义是后起的㊂例如:石榴裙:红裙子,借指女人㊂饭碗:①盛饭的碗;②借指赖以谋生的职业㊂柴米:做饭用的柴和米,泛指必需的生活资料㊂花灯:用花彩装饰的灯,特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灯㊂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 石榴裙 饭碗 柴米 花灯 等本来都是常见的事物名词,语言中实际的指称对象都很明确,意义具体明晰㊂由于语境的变化,语言交际中使用范围的变化,人们依赖这种具体明晰的意义,使其他一些事物与之产生了特定的语义关联,借以指称代替其他事物㊂这样代替指称所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在一个常用意义的基础上,又各自产生了一个新的借代意义㊂借代意义的产生对语言有重要意义㊂这表现为两个方面㊂一方面,使得相互关联的65①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181-182页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孙银新: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借代义研究意义能够容纳在一个词形之中,也就直接导致了多义词及其义项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汉语词汇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总词量增加过多过快的可能,这也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要求㊂又如下面的例子:闭眼:①闭上眼睛;②婉辞,指人死亡㊂(借结果代原因)笔头:①毛笔㊁钢笔等用以写字的部分;②指写字的技巧或写文章的能力㊂(借工具代事物)笔下:①笔底下;②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辞和用意㊂(借空间代事物)比较发现,这样产生的借代意义,被用于代替本体的时候,其原有的借体形式有两个:一个就是词的原有意义,另一个就是词形本身㊂所以,这样的借代意义中,就出现了一个本体对应两个借体的情形㊂就 闭眼 的两个义项来看,义项①既是 闭眼 的一个义项,同时也是义项②的借体㊂义项②仅表示本体,是由借体产生的借代意义,而词形 闭眼和义项①则都同为借体形式,这就形成了一个本体的借代意义同时对应两个借体形式的意义对应关系㊂这与前面借代造词同时直接产生词的借代意义中借体和本体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是明显不同的㊂当然,再从时间先后上看,两种方式产生的借代意义在产生的时间上与词的产生就有了同步和不同步的差异㊂借代造词所出现的借代意义与词同时;而因某一个意义在语言的使用中改变使用条件和范围而新出现的借代意义,自然要晚于词本身在语言中出现的时间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三、借代造词的理据类型分析表示借代意义的词,与其造词理据密切相关㊂这种理据主要表现为,人们造词活动中所选用的替代物(也就是借体)与被替代对象(也就是本体或者实体)之间相互关联上有远近之别,在关联方式上存在多样性㊂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总是遵循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遵循由直接到间接,由关联性较多到关联性较少,由关联很强逐渐过渡到关联很弱的逻辑顺序和认知规律㊂语言中的造词活动同样依赖人类共同遵守的思维规律㊂语言社会在造词的时候,会按照近取诸身㊁远取诸物的原则,从已有的语言材料中选取不同的造词材料,用以造出不同的词,由此形成的造词理据也就不同;并且汉语中这些不同的词的理据也还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倾向性㊂据此,可以首先根据借代造词中借体和本体所显示的意义是否属于同样的语义范畴,将借代造词的理据区分为同类理据和异类理据㊂所谓同类理据,也就是指借体与本体通过语言意义所显示出来的人或者事物在类型上属于同一个类别,也就是属于相同的语义范畴㊂例如: 阿斗 诸葛亮 王老五 瓜子 等都属于这一类㊂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字孔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㊂‘三国演义“对他的智谋多有渲染,一般用来称足智多谋的人㊂瓜子:①瓜的种子,特指炒熟做食品的西瓜子,南瓜子等;②指葵花子㊂古代:①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②特75阅江学刊:2018年第6期指奴隶社会时代(有时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㊂古诗:①古体诗;②泛指古代诗歌㊂古人:①古代的人;②人类学上指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㊂生活在距今约20万年至4万年前㊂古音:①泛指古代的语音;②专指周秦时期的语音㊂谷:①谷类作物;②谷子(粟)㊂本文开头所举的(F)组的例子就都属于同类理据这一类㊂所谓异类理据,也就是指借体与本体通过语言意义所显示出来的人或者事物现象在类型上不属于同一个类别,也就是不属于同一个语义范畴㊂前面所举的 东床 东宫白宫 等词都是异类理据㊂再如:泰山:岳父的别称㊂杯中物:指酒㊂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中,除了(F)组外都属于异类理据这一类㊂比较而言,同类理据的借代造词数量较少,异类理据的借代造词数量更多㊂具体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一)人体的器官名称或事物的构成成分,如 耳目 口舌 胃口 身手 须眉花 皇粮 ㊂须眉:①胡须和眉毛;②指男子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皇粮:①旧时指官府的粮食;②借指国家供给的资金㊁物资㊂本文开头例证的(A)组(C)组都是这种情况㊂(二)事物的主体,如: 苹果 橘子 稻 菊花 ㊂橘子:①橘子树;②橘子树的果实㊂有的地区叫橘柑㊂(注:②中的 橘子树 应该改为 这种植物 )谷子:①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②谷子的没有去壳的籽实,也叫粟,有的地区叫粟子㊂(注:②中的 谷子 应该改为 这种植物 )本文开头例证的(E)组都是这种情况㊂(三)人或事物的附属物㊁标志或领属物的特征,如 细软 石榴裙 巾帼 花灯红领巾 等㊂巾帼: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㊂红领巾:①红色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②借指少年先锋队员㊂大块头:胖子,身材高大的人㊂大款:指很有钱的人㊂细软:①纤细柔软;②指珠宝㊁首饰㊁贵重衣物等便于携带的东西㊂重身子:①指怀孕;②指怀孕的妇女㊂本文开头例证的(H)组都是这种情况㊂(四)人或事物的主体动作行为或状态特征,如 及笄 及冠 吃皇粮 等㊂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束发用的簪子㊂古代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85孙银新: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借代义研究簪子)㊂及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岁,到了成年(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戴上成年人戴的帽子)㊂吃皇粮:指在政府部门或靠国家开支经费的事业单位任职㊂公主:君主的女儿㊂周代时,君主的女儿出嫁,君主自己不主婚,而让同姓者主之,故称为公主㊂秦汉以后,君主嫁女儿,让三公(司马㊁司徒㊁司空)主婚㊂也称为公主㊂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只能浮起酒杯,泛指事物的起源㊂本文开头例证的(B)(D)组也都是这种情况㊂(五)人的主体存在与动作行为活动状态等所涉及的时间㊁地点㊁处所㊁方位㊁工具㊁原因㊁结果等,如 弱冠 饭碗 手紧 手痒 单杠 双杠 等㊂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所以叫作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㊂皇室:①皇帝的家族;②指朝廷㊂王室:①指王族;②指朝廷㊂本文开头例证的(G)组也都是这种情况㊂可见,带借代意义的词,之所以获得了借代意义,从源头上看,是由于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不同的词涉及多个不同角度的关联性所使然㊂这种不同的角度在语言系统中又是相互依存㊁相互关联的,没有主次分别㊂不过,就其关联的事物的类别而言,同类关联和异类关联还是有着性质上的不同㊂也正因此,我们将这些不同的语义内在联系方式区分为同类理据和异类理据㊂从探求理据的角度看,同类理据要比异类理据相对容易一些㊂㊀㊀四、常用词的借代义的认知机制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所具有的借代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被看成是引申意义㊂而 引申 的范围太广,太笼统,分析描述太少,也就难以看到其内在规律㊂这从罗正坚著‘汉语词义引申导论“一书中就可见一斑㊂①我们将借代意义从引申意义中单列出来,详加分析㊂对于同类理据构成的常用词而言,其本体所指称的事物有可能被扩大使用范围,从而涵盖该类事物对象的大部分或者全部㊂也有可能正好相反,本体所指称的事物出现使用范围缩小的情况,使得其本体所涵盖的事物对象仅仅是原来同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甚至是个别对象㊂扩大使用范围的理据如:阿斗诸葛亮古代古诗缩小使用范围的理据如:花灯谷金借代现象一旦出现,借体就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被代替的本体对象,而总要出现被代替的事物对象范围的调整㊂所以,从本质上说,借代意义是由于其中的部分语义95①罗正坚:‘汉语词义引申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18年第6期特征丧失或者增加所致㊂丧失部分语义特征,会使得借代意义变得宽泛,从而可以指称同类型的其他事物㊂而增加部分语义特征,则限制了本体事物原有的适用范围,于是只能被用于小范围内的事物,甚至被固定在个别事物上㊂比如, 阿斗 一词语义特征中,包含了[+三国时期+懦弱无能+后主刘禅]等成分,由于[+三国时期]和[+后主刘禅]被调整,其使用范围扩大,于是就变成了借代意义的构成形式[+现在+懦弱无能+人]㊂同样, 花灯 的词义中,包含了[+用花彩装饰+灯]等成分,由于增加了两个成分[+元宵节][+观赏用],自然使用范围变小,变成了借代意义的构成形式[+元宵节+观赏用+用花彩装饰+灯]㊂对于异类理据构成的常用词而言,被用作借体的词,不仅要打破自身原有的指称对象范围所特有的格局,还要突破甚至进入与其有一定关联性的其他事物对象所在的特定范围,所以,必须要对原有的个别语义特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化,使之能够把原有的语义特征和新调整的语义特征结合起来产生新的认知关联,并随之建立起一种新型的语义联系,实现对新的本体的代替和指称,产生其借代意义㊂比如, 石榴裙 本为 服饰 类,由于调整其使用范围,而增加相应的成分,便可以直接联系到其领有者或者使用者这样的主体对象,也就是某种特定的 人 类,于是其借代的语义格式便可以描写成[+像石榴一样红+裙子+领有者/可以穿着的人]㊂石榴裙:红裙子,借指女人㊂其他各种不同的角度产生关联借代的常用词,其理据变化也可以据此类推㊂cn. All Rights Reserved.这样就可以理解:本为表示味觉属性状态的 甘苦 为什么会用于借指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也可以指称在工作或经历中体会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本为汉字构造部件的 丘八 为什么旧时被用于称呼士兵了,八十八岁为什么会被称为 米寿 ,一百零八岁为什么会被称为 茶寿 了㊂㊀㊀五、带有借代意义的词的释义问题既然带有借代意义的词是很有特点的一类词,借代意义也是很有规律性的意义,那么,词典对这类词进行释义时就应该表现出借代意义的特点和规律,在辞书的编写和释义体例上也应该尽可能地完善和规范㊂事实上,这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㊂具体说来,借代类词的释义规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释义的内容要能够清楚地标注出词义中是借代意义的义项,而不应该把借代意义混同为词的普通一般的指称意义㊂比如:杯中物:指酒㊂美味:味道鲜美的食品㊂花: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②可供观赏的植物㊂这几个词,都用直接指称的方式释义,看不出有借代的用法㊂ 杯中物 的释义可以改为 借代指酒 或者 借指酒 ㊂同样, 美味 的释义可以改为 借代指味道鲜美的食品 ㊂ 花 的意义②也可以改为 借代指可供观赏的植物 ㊂(二)借代意义与非借代意义要严格区分开,不能混淆㊂例如:王国:①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国家;②借指管辖的范围或某种境界;③借指某种特06。

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一章(吴礼权)

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一章(吴礼权)

• 第二类是语义双关
• ——利用词语的多义性以及在特 定语境下语义的多解性的条件构成的。 例如:

李敖自写《传统下的独白》闯祸起, 被追诉多年,一直翻不了身,这本《独白 下的传统》,是书名翻身,不是他。李敖 大隐于市,常常几个月不下楼,神龙见首 不见尾,这本重新持笔的新书,聊可如见 其人,并为仇者所痛,亲者所快。 远景过去没有李敖,李敖过去没有远 景,现在都有了。 (李敖《李敖回忆录》)

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方法,约略可 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谐音双关 • ——利用语音的相同或相近的条 件构成的双关。 • 在我国,谐音双关具有悠久的历 史,古典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十分 常见。比如: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
•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 曹雪芹《红楼梦》

藏词这种修辞格,由于情意展露半遮 半掩,所以表达上便显得婉约蕴藉; • 在接受上,由于表达者用藏词的手段 故意在自己的表达与接受者的接受之间制 造了‚距 离‛,接受者必须依靠自己的知 识经验去补足表达者所留下的表达空间, 才能破解表达者真实的语义指向。 • 这尽管给接受者的理解带来了障碍, 但一旦接受者破除了 这一阻碍,就会自然 生发出一种解读成功的心理快慰,获得一 种接受解读中的审美感受。
珠玉匿水 伏采潜发:用典
• 用典
——一种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 的词语来说写的修辞格。 • 例如: •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 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 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天香夜 读书‛的艳福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 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 ‚学者‛皱眉。 (鲁迅《忆刘半农》) •
羞抱琵琶半遮面:藏词

[21]陈丽梅.“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研究

[21]陈丽梅.“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研究

[21]陈丽梅.“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研究吴礼权.复旦大学,2012.“言外之意”是古今汉语中普遍存在,且被广泛关注的一种修辞现象。

“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在古今汉语各文体中都大量存在,其语料资源亦异常丰富。

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探究,从先秦延续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涉及众多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积淀。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探讨来看,以“言外之意”修辞现象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著作还尚未出现。

因此,“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研究,虽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仍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的课题。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角度,以狭义的“言外之意”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

即以表达者有此“言外之意”,而接受者也能恰切地理解的,且需要接受者思而得之的这部分内容为研究对象。

在研究中,采用了“归纳法”、“阐释法”、“多学科结合和交融法”、“抽样调查法”等方法,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表达和理解贯通起来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引论”部分,界定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概念,回溯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历史探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创新点等。

其中,在研究目的中,明确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两个目的:一是探究“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得以存在的理据。

二是探究“言外之意”修辞现象表达和理解的规律。

本文试图通过以上探究,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能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此外,还指出了本文的三大创新点:第一,比较全面地探究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理据。

第二,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生成机制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第三,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表现类型作了概括,并对其理解规律作了较为系统的探究。

第二章“‘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理据探究”,从哲学、语言、文化、审美四个层面探讨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首先,哲学中的“言意之辨”,指出了“言”与“意”之间是“不尽之尽”的关系。

语境和修辞的关系

语境和修辞的关系

语境和修辞的关系07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7050102026 普加成摘要:修辞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以在进行修辞的过程时要注意语境。

语境分为话语层次、修辞主体层次、社会文化层次三个层次,在修辞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的考虑这些层次。

语境和修辞之间具有辨证的关系,鉴于修辞行为与语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修辞过程中,修辞不但可以积极利用语境因素,而且还可以能动地调动各种语境因素甚至创设语境,利用话语或其他条件,使语境适应修辞需要。

关键词:修辞语境辨证关系一、引言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修辞是离不开一定的人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

不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书面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网络中进行的。

大到民族、国家文化环境,小至具体场合,都对人们的言语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民通常把修辞交际行为实施的环境及相关因素,叫做言语环境,简称语境。

语境一词,一般认为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出的。

在我国修辞学中,较早的提到“语境”的是张弓196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修辞学》。

在谈到修辞的定义时,张弓指出:“修辞是为了有效的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形式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以美化语言。

”此后,1964年,王德春提出:“言语环境”范畴,并把分析言语的环境作为建立修辞学的基础。

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停顿之后,到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语境是修辞学的基础。

”进入90年代后,语境研究纳入修辞规律研究并成为主线,比如提出了“与言语环境相适应的规律”。

此后,随着语境研究的深入,提出了建立语境学,语境因素的揭示也更加全面细致、深入。

90年代末期,一些修辞学分支学科的建立及其对修辞规律的分析,也是围绕修辞行为与语境系统各种因素之间的共变关系展开的,比如社会心理修辞学、认知修辞学等等。

以上分析说明了语境在修辞及其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修辞研究的深入,语境不仅已经成为揭示修辞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成了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

论吴礼权史传小说的叙事修辞

论吴礼权史传小说的叙事修辞

说的底本亦 即“ 故事” , 而史传小说作家据此进行 独 立 的空 间区域 里 。这 样 的 叙 写方 式 显 然 不 宜 用
的选 取 、 编排 、 变形 、 描 述 是 在 底 本 基 础 之 上 进 行 在 以塑 造人 物形 象 、 探 析人 性 、 关 注人 生 价 值 为 目 的具 有 个性 化 的 “ 叙 述 ”, 它 最 终 的 目的是 要 生 成 的的创作 中。因此 , 司马迁 《 史 记》 中的《 张仪列 作 为述 本 的 史 传 小 说 。叙 事 学 认 为 , 底 本 故 事 有 传 》 尽管 是 以其 为依 据 , 进行加工, 多所 增 益 而 做 , 什 么很 重 要 , 而述本 叙什 么 和怎么 叙也很 重要 。 但《 张仪列传》 是以线性 时间的先后为顺序 , 以人 叙 什 么的 问 题 是 对 叙 述 内容 的选 取 , 怎 么叙 则 是 物 生平 串联 起 系 列 历 史 故 事 。这 样 , 叙 述 时 序 与
创作的《 冷月飘风 : 策士张仪》 进行叙事修辞探讨 : 劣 。在他的《 冷月飘风 : 策士张仪》 中, 以线性 时间
他在《 史记 》 、 《 战 国策 》 等 前 置 文本 的基 础 上 对 张 的先后 顺 序 作 叙 事 顺 序 的 主 导 , 用 时 间 的 推 移 串 仪 的人 生 故 事 采 用 了什 么 样 的叙 事 修 辞 策 略 , 他 连 人物 的主 要 活 动 空 间 , 让 张 仪 的生 命 长 度 在 他 的叙述 因此 而产 生 了怎样 的审美魅 力 。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Hu ma n i t i e s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名词铺排的篇章布局模式之历史演进

名词铺排的篇章布局模式之历史演进

㊀㊀2018年8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ug.,2018总第293期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93㊀No.8㊀语言学研究㊃汉语语法修辞研究专题㊃[收稿日期]2018-05-28[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经费支持项目 汉语名词铺排史[作者简介]吴礼权(1964-),男,安徽安庆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 楚天学者 讲座教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从事修辞学㊁语言学理论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㊂名词铺排的篇章布局模式之历史演进吴礼权(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摘㊀要]名词铺排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㊂最初由先秦时代的‘诗经“发凡创例,之后历代诗㊁赋㊁词㊁曲㊁小说乃至散文创作中都有文本建构,不仅在结构形式上不断有创造与变化,而且在篇章布局模式上也有历史演进㊂篇首布局模式出现于先秦诗歌中,篇中布局模式则是由汉代诗人创造,在汉赋中也有出现㊂篇尾布局模式由魏晋南北朝诗人首创,全篇布局模式则由元代诗人创造出来㊂名词铺排文本在篇章不同位置上出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修辞行为,是文本建构者为了某种特定审美追求而进行的修辞努力㊂[关键词]名词铺排;篇章;文本;布局模式;审美[中图分类号]H15;H146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8-0122-10㊀㊀一、名词铺排汉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也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㊂这种生命活力,跟汉语的修辞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㊂众所周知,在汉语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非常多的修辞方式,这些修辞方式对于丰富汉语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㊂汉语书写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是源于对这些修辞方式的创造性运用㊂说到修辞方式,也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诸如比喻㊁比拟㊁夸张㊁排比㊁对偶之类的修辞格㊂其实,除了修辞格之外,还有一些不能归入修辞格的修辞现象,也是值得我们玩味的㊂比方说,我们本文所要论述的 名词铺排 ,就是其中之一㊂名词铺排,[1]可以说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汉语所特有的修辞现象㊂在汉语修辞学界,也有人将之视为一种修辞格,名曰 列锦 [2]㊂不过,对于 列锦 的定义,汉语修辞学界是有不同说法的,最新的说法是 所谓 列锦 ,是表达者有意识地利用汉语语法的特点,以一个或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包括名词短语组合)单独构句,以此写景叙事,在表情达意的同时使文本别添某种审美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3]㊂其实,对这种汉语特有的修辞现象,我们到底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命名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要认清这种修辞现象的本质㊂根据我们多年考察与研究的结果,发现 名词铺排 的最大特点 就是构句不用动词,也不靠其他虚词(如介词㊁助词等)的辅助,完全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独立构句,而且在语法结构上跟它前后的其他语句没有任何纠葛(即既不充当其前句的谓语或宾语㊁补语,也不充当其后句的主语或定语㊁状语),在语义上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 [4]㊂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单句呈现式,二是对句呈现式,三是多句呈现式 [4]㊂单句呈现式的名词铺排,如:㊀㊀(1)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㊂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㊂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㊂(唐㊃韩愈‘感春三首“之二)例(1) 黄黄芜菁花 ,从语法上看,是以名词 花 为中心语,以 芜菁 为直接修饰语,以叠字 黄黄 为间接修饰语的 NP 式名词短语;从语境上看, 黄黄芜菁花 居于全诗之首,跟其后一句 桃李事已退 没有语法与语义上的纠葛,属于独立构句(因为 桃李事已退 本身是一个结构与语义完整自足的主谓句)㊂可见, 黄黄芜菁花 是一个以五言成句且以叠字领起的 NP 式名词铺排文本,属单句呈现式㊂对句呈现式的名词铺排,如:㊀㊀(2)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㊂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㊂(三国魏㊃徐幹‘室思诗六章“之二)例(2)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从语法上看,是分别以名词 首 道 为中心语,以 高山 万里 为直接修饰语,以叠字 峨峨 悠悠 为间接修饰语的 NP 式名词短语句并列呈现出来;从语境上看,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居于全诗之首,跟其后二句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没有语法与语义上的纠葛,属于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因为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二句各是一个结构与语义完整自足的主谓句,各有谓语动词)㊂可见,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是一个以五言成句且以叠字领起的 NP,NP 式名词铺排文本,属于对句呈现式㊂多句呈现式的名词铺排,如:㊀㊀(3)遂引少府向十娘卧处:屏风十二扇,画障五三张,两头安彩幔,四角垂香囊;槟榔豆蔻子,苏合绿沉香,织文安枕席,乱彩叠衣箱㊂相随入房里,纵横照罗绮,莲花起镜台,翡翠生金履;帐口银虺装,床头玉狮子,十重蛩駏毡,八叠鸳鸯被㊂数个袍裤,异种妖娆 (唐㊃张鷟‘游仙窟“)例(3) 槟榔豆蔻子,苏合绿沉香,织文安枕席,乱彩叠衣箱 与 帐口银虺装,床头玉狮子,十重蛩駏毡,八叠鸳鸯被 ,从语法上看,均是 NP,NP,NP,NP 结构,四个短句之间彼此没有结构上的纠葛;从语境上看, 槟榔豆蔻子,苏合绿沉香,织文安枕席,乱彩叠衣箱 的前句 两头安彩幔,四角垂香囊 ,每句各有主语与谓语(前后句主语分别是 两头 四角 ,谓语分别是 安彩幔 垂香囊 ,属于动宾结构),其后句 相随入房里 ,在语法结构上也是独立的(主语 少府与十娘 ,蒙上省略,谓语 相随入房里 ,是动宾结构)㊂ 帐口银虺装,床头玉狮子,十重蛩駏毡,八叠鸳鸯被 ,情况亦然㊂可见, 槟榔豆蔻子,苏合绿沉香,织文安枕席,乱彩叠衣箱 与 帐口银虺装,床头玉狮子,十重蛩駏毡,八叠鸳鸯被 ,各是一个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属于 NP,NP,NP,NP 结构的多句呈现式名词铺排㊂㊀㊀二、名词铺排篇章布局模式及其发展演进名词铺排作为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修辞现象,如果从表现形式上看,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如上所述的三种结构类型㊂如果从篇章布局上看,则可以将之区分为篇首呈现式㊁篇中呈现式㊁篇尾呈现式㊁全篇呈现式等四种模式㊂名词铺排现象虽然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但其篇章布局的四种模式则是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非在某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全部出现了,而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家分别创造出来的㊂(一)篇首呈现式根据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在名词铺排的上述四种篇章布局模式中,就现见最早的汉语文学史料来看,以篇首呈现的布局模式为最早,是先秦时代诗人们的创造㊂如:㊀㊀(4)喓喓草虫,趯趯阜螽㊂未见君子,忧心忡忡㊂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㊂(‘诗经㊃国风㊃草虫“)(5)秩秩斯干,幽幽南山㊂如竹苞矣,如松茂矣㊂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㊂(‘诗经㊃小雅㊃斯干“)例(4)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从语法上看,前句以 草虫 (即蝈蝈,蝗虫的一种)为中心语,以 喓喓 (草虫的鸣叫之声)为修饰语;后句以 阜螽 (即蚱蜢,蝗虫的一种)为中心语,以 趯趯 (阜螽的跳跃之状)为修饰语㊂二句皆以叠字领起,均为四言成句的 NP 式结构㊂从语境上看,这两句居全诗之首,前面没有其他句子,因此它们不可能充当其他句子的谓语㊂而它们之后的句子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是两个并列的主谓谓语句,主语(诗中所写的 女子 )都被省略㊂前句 未见君子 ,有动词( 见 )㊁有宾语( 君子 );后句 忧心忡忡 ,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谓语, 忧心 是主语, 忡忡 则是形容词当谓语㊂可见,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是个独立表义的言语单位㊂而在这个言语单位内部, 喓喓草虫 与 趯趯阜螽 是一种并列对峙的关系,各自独立成句,在结构上互不充当彼此的语法成分㊂如果将其转换成一般的主谓句,则是 草虫喓喓,阜螽趯趯 ,两个句子在结构与语义上的独立性更加明显㊂可见,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是典型的名词铺排,是先秦诗人创造出的最原始形态的名词铺排文本㊂从审美上看,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二句,由于采用了两个名词短语句的并列铺排,遂使本来属于叙事形态的文本添加了一种画面构图的审美效果㊂ 喓喓 拟草虫鸣叫之声, 趯趯 摹阜螽跳跃之状,两个名词短语句就像两幅画,一个是听觉形象,另一个是视觉形象,冠于全诗之首,给人以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先声夺人的效果非常明显,读之让人有一种味之无穷㊁诗画合一的审美享受㊂例(5)情况亦然,是同一类型的名词铺排㊂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是两个 NP 式名词句的并列铺排,共同组成一个独立表义的言语单位,跟其后的句子在语义上互不相属,在语法上不存在结构上的纠葛(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二句,各是一个比喻,在语法上是省略了主语的主谓句㊂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兄及弟矣 是主语,后二句是两个谓语)㊂可见,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跟例(5)一样,也是一个以叠字领起且以四言成句的 NP,NP 式名词铺排文本㊂这一文本由于居于全诗之首,因此在审美上别具一种造景呈象㊁创造意境㊁先声夺人的效果㊂由于名词铺排在篇首呈现的布局模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因而从汉代开始,中国历代诗人都对之予以热烈追捧,并在摹仿中不断创新㊂如:㊀㊀(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㊂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㊂(汉‘古诗十九首㊃青青河畔草“)(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㊂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㊂(汉‘古诗十九首㊃迢迢牵牛星“)(8)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㊂(汉‘古诗十九首㊃青青陵上柏“)(9)岧岧山上亭,皎皎云间星㊂远望使人思,游子恋所生㊂(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例(6)至例(9)跟例(4)㊁例(5)‘诗经“中的名词铺排一样,在语法结构上都是 NP,NP 式(且以叠字领起),在表现形式上均属对句呈现式,在篇章布局上均为篇首呈现式㊂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汉代诗人所创造的名词铺排皆以五言成句,不同于‘诗经“的四言成句,这是诗歌语言与体式发展的结果㊂汉代以后的诗歌(包括现代诗歌)中,名词铺排在篇章结构中居于篇首位置的也很常见㊂如:㊀㊀(10)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㊂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㊂(三国魏㊃曹丕‘于明津作诗“)(11)惨惨寒日,肃肃其风㊂翩彼方舟,容裔江中㊂(晋㊃陶渊明‘答庞参军诗“六章之六)(12)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㊂照雪光偏冷,临花色转春㊂(南朝梁㊃庾肩吾‘和徐主簿望月诗“)(13)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㊂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㊂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㊂(唐㊃沈佺期‘别侍御严凝“)(14)石榴酒,葡萄浆㊂兰桂芳,茱萸香㊂愿君驻金鞍,暂此共年芳㊂愿君解罗襦,一醉同匡床(唐㊃苏绾‘倡女行“)(15)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㊂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㊂(南宋㊃尤袤‘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之二)(16)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㊂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㊂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㊂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㊂(南宋㊃文天祥‘南安军“)(17)萧萧林樾风,泫泫幽篁露㊂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暮㊂深思无与言,美人隔云路㊂迢迢银汉章,无声自西去㊂(明㊃许继‘夜坐“)(18)泛泛桃花水,春风路几千㊂月明寒食夜,人在广陵船㊂极浦迷乡树,孤蓬接远天㊂黄昏何处笛,吹绿一江烟㊂(清㊃孙暘‘春日北行夜泊江口“)(19)一位妇人一只狗一株旷野中的大树整个欲雨的午后没有人曾在树下白大理石椅上坐过,背景的芒花宛如细雪,远远的,我听不清散步的声音(台湾㊃陈煌‘芒花季节“)例(10)至例(19),不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㊂其中的名词铺排文本,不论是单句呈现式,还是对句呈现式,或是多句呈现式,都居于诗的起首部分,均属篇首呈现的布局模式㊂其实,除了诗歌以外,早在汉代的赋中,就有名词铺排在篇章结构中居于篇首的布局模式㊂之后,在历代词㊁曲㊁小说㊁散文中,也都有名词铺排在篇章结构中居于篇首的布局模式㊂如:㊀㊀(20)忘忧之馆,垂条之木㊂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绿㊂出入风云,去来羽族㊂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绛足㊂蜩螗厉响,蜘蛛吐丝㊂阶草漠漠,白日迟迟㊂于嗟细柳,流乱轻丝㊂君王渊穆其度,御羣英而翫之㊂小臣瞽聩,与此陈词,于嗟乐兮㊂(汉㊃枚乘‘柳赋“)(21)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㊂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㊂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㊂冰眸莲脸见长新,巫峡更何人㊂(唐㊃李晔[唐昭宗]‘巫山一段云“之一)(22)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㊂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㊂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㊂(元㊃胡祇遹‘双调㊃沉醉东风“)(23)大汽车和小汽车㊂无轨电车和自行车㊂鸣笛声和说笑声㊂大城市的夜晚才最有大城市的活力和特点㊂(王蒙‘夜的眼“)(24)悄然的北风,黯然的同云,炉火不温了,灯还没有上呢㊂这又是一年的冬天㊂(俞平伯‘陶然亭的雪“)例(20)汉赋㊁例(21)唐词㊁例(22)元曲㊁例(23)现代小说(全篇第二段)㊁例(24)现代散文中,都在篇章结构的篇首位置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呈现,在审美上都有追求造景呈象㊁创造意境的鲜明倾向,实际上也臻至了类似于电影 蒙太奇 的画面效果㊂(二)篇中呈现式名词铺排在作品篇中呈现的布局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最早是出现于汉诗与汉赋之中㊂如:㊀㊀(25)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㊂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㊂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㊂(汉㊃辛延年‘羽林郎诗“)(26)土阶茅茨,匪雕匪饰㊂爰及季世,纵其昏惑㊂饕餮之群,贪富苟得㊂鄙我先人,乃傲乃骄㊂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㊂是用鹄逝,不践其朝㊂三省吾身,谓予无諐㊂(汉㊃扬雄‘逐贫赋“)例(25)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从语法上看,前句以名词 带 为中心语, 长裾 与 连理 分别是间接与直接修饰语;后句以名词 襦 为中心语, 广袖 合欢 分别为间接与直接修饰语㊂二句并列,属于非叠字领起的 NP,NP 式结构㊂从语境上看,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是一个独立表义的言语单位㊂因为这二句与其前后的句子均无结构上的纠葛,结构与语义皆是完整自足的㊂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 居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之前,但不以之为谓语;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居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之后,但不以之为主语㊂而 长裾连理带 与 广袖合欢襦 两句之间,也是彼此无结构上的纠葛,呈并列对峙的格局㊂可见,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属于名词铺排㊂从审美上看,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二句,以偏正结构的形式构句,将 连理带 与 合欢襦 并立对比,就像电影 蒙太奇 的两个特写镜头,因而不仅画面感特别强(后二句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不是名词铺排,而是各自省略了动词 戴 的普通句),而且于对比中呈现出一种交相辉映的审美效果㊂例(26)的 瑶台琼榭 ,从语法上看,是两个偏正式名词短语 瑶台 琼榭 的并列加合,属于 NP+NP 式结构㊂从语境上看, 瑶台琼榭 是一个独立表义的言语单位,因为之前的句子 鄙我先人,乃傲乃骄 ,在语法结构上是完整的主谓句, 鄙我先人 是主语, 乃傲乃骄 是谓语㊂也就是说, 瑶台琼榭 跟它前面的句子没有语法结构上的纠葛㊂ 瑶台琼榭 之后的 室屋崇高 ,在语法结构上也是完整的, 室屋 是主语, 崇高 是形容词作谓语,整体上是一个主谓句㊂也就是说, 瑶台琼榭 与其后面的句子也没有语法结构上的纠葛㊂其实, 瑶台琼榭 不仅在语法上是独立的,而且在语义上也是独立的㊂它前一句说的是 先人 ,后一句说的是 室屋 ,内容上跟 瑶台琼榭 并无特别直接的关连㊂可见, 瑶台琼榭 是一个名词铺排文本㊂从审美上看,作为一个 NP+NP 式结构的名词句, 瑶台琼榭 杂处于诸多主谓句之间,看上去显得很不协调,但却以独立构图的画面形象与自标一格的语法结构形式打破了全赋整齐板滞的格局,因而既增添了作品的形象性,又调节了赋的语言节奏,使作品文字显得灵动飞扬,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情趣㊂由于名词铺排在篇中呈现的布局模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效果,跟篇首呈现的布局模式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汉代之后,这种布局模式不仅在诗㊁赋中广泛出现,而且在词㊁曲㊁小说㊁散文等文体中也经常出现㊂例如:㊀㊀(27)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㊂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㊂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㊂萧萧含风蝉,寥唳度云雁㊂寒商动清闺,阴灯暧幽幔㊂(南朝宋㊃谢惠连‘秋怀诗“)(28)泽葵依井,荒葛罥涂㊂坛罗虺蜮,阶斗麕鼯㊂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㊂饥鹰厉吻,寒鸱吓雏㊂(南朝宋㊃鲍照‘芜城赋“)(29)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㊂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㊂(唐㊃张志和‘渔父“)(30)系吟船,西湖日日醉花边㊂倚门不见佳人面,梦断神仙㊂清明拜扫天,莺声倦,细雨闲庭院㊂花飞旧粉,苔长新钱㊂(元㊃张可久‘双调㊃燕引雏㊃西湖春晚“)(31)蔚蓝的黄昏笼罩着全场,一只saxophone正伸长了脖子,张着大嘴,呜呜地冲着他们嚷㊂当中那片光滑的地板上,飘动的裙子,飘动的袍角,精致的鞋跟,鞋跟,鞋跟,鞋跟,鞋跟㊂蓬松的头发和男子的脸㊂男子的衬衫的白领和女子的笑脸㊂伸着的胳膊,翡翠坠子拖到肩上㊂整齐的圆桌子的队伍,椅子却是零乱的㊂暗角上站着白衣侍者㊂酒味,香水味,英腿蛋的气味,烟味 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黑咖啡刺激着自家儿的神经㊂(穆時英‘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32)还说那时的话,从杨柳枝的乱鬓里所得的境界,照规矩,外带三分风华的㊂况且今宵此地,动荡着有灯火的明姿㊂况且今宵此地,又是圆月欲缺未缺,欲上未上的黄昏时候㊂叮当的小锣,伊轧的胡琴,沉填的大鼓 弦吹声腾沸遍了三里的秦淮河㊂(俞平伯‘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例(27)南朝诗㊁例(28)南朝赋㊁例(29)唐词㊁例(30)元曲㊁例(31)现代小说㊁例(32)现代散文中,其篇章结构中都将名词铺排文本置于篇首位置予以呈现,在审美上均臻至了拓展意境㊁增加画面效果以及调节作品语言节奏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审美价值㊂(三)篇尾呈现式名词铺排在作品篇尾呈现的布局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之中㊂不过,就现存魏晋南北朝诗歌作品来看,这种用例并不多,目前只见到如下三例:㊀㊀(33)仲秋有秋色,始凉犹未凄㊂萧萧山间风,泠泠积石溪㊂(晋㊃湛方生‘诗“)(34)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㊂三春竹叶酒,一曲鵾鸡弦㊂(北朝周㊃庾信‘春日离合诗“二首之二)(35)肆礼虞庠,弘风阙里㊂降心下问,劳谦让齿㊂五方耸听,百辟倾耳㊂济济耆生,莘莘胄子㊂(南朝陈㊃江总‘释奠诗应令“八章之四)例(33) 萧萧山间风,泠泠积石溪 ,前句以名词 风 为中心语, 萧萧 山间 分别为间接与直接修饰语;后句以名词 溪 为中心语, 泠泠 积石 分别为间接与直接修饰语,属于 NP,NP 式结构㊂从语境上看, 萧萧山间风,泠泠积石溪 二句居于全诗末尾,因此在语法上不可能充当其他语句的主语㊂而跟它之前 仲秋有秋色,始凉犹未凄 二句也无语法结构上的纠葛,因为这二句各是一个主谓句㊂可见, 萧萧山间风,泠泠积石溪 是一个独立表义的言语单位,属于名词铺排㊂从审美上看, 萧萧山间风,泠泠积石溪 以 NP,NP 式结构呈现,两个名词短语句的并立铺排,就像两幅独立构图的画面,又像是电影 蒙太奇 的两个特写镜头,因而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意境㊂同时,名词铺排文本 萧萧山间风,泠泠积石溪 居于全诗篇尾的布局模式,因为以画面结篇,所以极易让人产生联想想象,给人以一种味之无穷的美感㊂例(34)㊁例(35)的情况亦然,亦是 NP,NP 式名词铺排文本居于篇尾的布局模式㊂如果说跟(33)相比有什么不同,例(33)是以五言成句,且以叠字领起,而例(34)虽以五言成句,却不以叠字领起,例(35)则是以四言成句,且以叠字领起,属于‘诗经“创造的原始结构㊂尽管结构形式上有区别,但三例都居于全诗的篇尾,在审美上都有造景呈象㊁拓展意境㊁引人遐思的效果㊂正因为篇尾呈现式有其独到的审美效果,魏晋南北朝之后,诗歌中的名词铺排文本在篇章结构布局上就不断有这种模式的运用㊂如:㊀㊀(36)江上授衣晚,十月始闻砧㊂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㊂(唐㊃白居易‘江楼闻砧“)(37)倚筇聊一望,何处是秦川㊂草色初晴路,鸿声欲暮天㊂(五代㊃左偃‘秋晚野望“)(38)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㊂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㊂郄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㊂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㊂(五代㊃黄滔‘放榜日“)(39)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㊂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㊂(宋㊃周弼‘夜深“)(40)白蘋红寥几千秋,‘魚發“‘魚發“金鳞不上钩㊂云饵括囊徒自秘,虹竿收拾便宜休㊂离朱罔测还南望,狂屈难言知北游㊂千丈洪涛沧海阔,满天明月一虚舟㊂(金㊃姬志真‘罢钩“)(41)远岫层层何处,矮房簇簇谁家㊂烟树夕阳归鸟,清溪古渡横槎㊂(元㊃张宪‘题画“)(42)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㊂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㊂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㊂(明㊃杨慎‘三岔驿“)(43)十里珠帘映碧流,丝丝金线拂船头㊂阊门过去盘门路,一树垂杨一画楼㊂(清㊃宋乐‘苏台柳枝词“)例(36)至例(43)诸例中的名词铺排文本,有的是以单句式呈现的,有的是以对句式呈现的,在语法结构上也各不相同,但都在诗歌的篇尾位置出现㊂这样的篇章结构布局模式,从审美上看不仅有造景呈象㊁增强诗歌的画面效果,还别具一种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的意境之美㊂名词铺排文本在篇尾呈现的布局模式,除了从唐代开始在诗歌中广泛出现外,词㊁曲中也不少见㊂例如:㊀㊀(44)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㊂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㊂(唐㊃李白‘忆秦娥“)(45)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㊂酒醒人静奈愁浓㊂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㊂(五代㊃徐昌图‘临江仙“)(46)碧海无波,瑶台有路㊂思量便合双飞去㊂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㊂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㊂(北宋㊃晏殊‘踏莎行“)(47)海外九州,邮亭一别,此生未卜他生㊂江上数峰青㊂怅断云残雨,不见高城㊂二月辽阳芳草,千里路傍情㊂(金㊃赵可‘望海潮“)(48)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㊂闲身空老,孤篷听雨㊂灯火江村㊂(元㊃倪瓒‘人月圆“)(49)最是采莲人似玉,相逢并著莲舟㊂唱歌归去水悠悠㊂清砧孤馆夜,明月太湖秋㊂(明㊃史鉴‘临江仙“)(50)数燕云十六神州,有多少园陵,颓垣断碣㊂正石马嘶残,金仙泪尽㊂㊂(清㊃。

政治修辞学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政治修辞学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The Content, Method and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Rhetoric Research
作者: 吴礼权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政治修辞学;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摘要:政治修辞学的研究,在内容上所要涉及的方面颇为广泛,其中"政治修辞主体与受体""政治修辞情境""理想政治与现实政治的矛盾""政治修辞与人格定位关系""政治人与自然人分野""政治人的政治修辞与情绪控制""政治修辞的基本原则及其技巧"等七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在研究方法上,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心理分析法等四种.政治修辞学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上的,可以促进政治修辞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以建立起来;二是理论上的,可以丰富政治学与修辞学的理论,促进政治学与修辞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三是实践上的,可以对政治人的政治交际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有助于实现其政治修辞的目标预期.。

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Figurative Word-Building and Chinese Cognition 作者: 吴礼权[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7-104页
主题词: 比喻造词;中国人思维心理特点;汉语词汇;抽样统计;定量分析
摘要:世界上许多语言中都存在着比喻造词现象。

比喻造词虽然不是汉语所特有的,但在汉语中却表现得特别突出。

之所以如此,这与中国人喜欢形象具体的民族思维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将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汉语相关词汇的抽样统计分析的形式,以系统的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数据对此予以论证。

同时也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发中国人这种思维特点的文化渊源及其合理性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绕:含蓄委婉、迂回曲折地表达本意,即“拐弯抹角”。

例子:
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了皮袍子了,天气却还并不冷。

(对于革命者蜕化的讽刺)
“我们台湾的水,我们台湾的蔬菜,我们台湾的……”。

(婉转表达对于台湾的思念)
买家:亲,说好的传图片就返现2元,我的钱呢礼品呢
买家:亲,把图片删了删了,我给你20!
讳饰:为了避免对犯他人忌讳,有意美化或规避话语。

例子:
无病无灾一路向西走。

(对于死的讳饰)
副帅马失前蹄。

(对于失败的美化)
藏词:将人们熟知的成语或名言的一部分藏却,只说出一部分。

注:歇后语也属于藏词的一种。

例子: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四十而不惑)
故能降来仪之瑞。

(凤凰来仪)
留白:将要说的意思说一半留一半,甚至将最关键的信息也略去。

即“欲言还休,闪烁其词”。

例子:
“我听说要吐的……”(是否怀孕)
“要是你三月来,苹果花开,……”。

倒反:正话反说的修辞文本。

例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

没有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

(反讽)“你的高见,实在不敢沟通。


推避:表意明确,而又故作掩饰,即“心是口非”。

(文本后一部分常用“不知道”之类的话推辞,或用“总所周知”、“不言自明”之类的辞令来回避)
例子:
他的社会主义怎么样呢,我不知道。

有多少效果呢,我不知道。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

讽喻:于特定语境中临时编造一个故事来讽刺或教导,即“讲故事”。

摹状:描摹事物情状以致形象逼真的修辞手法,即“栩栩如生”。

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眉间深深地印着“川”字,额头上深深地印着“三”字纹。

列锦:将名词或以名次为中心的短语进行铺排,组成多项排列的特殊非主谓句,即“名词铺排”。

例子:
春雨-古宅-念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江山。

飞白:飞白又名“非别”,是一种明知说错或写错,而故意如实援用或仿效的修辞手法。

即“将错就错”。

例子:
赵:听你妈说你搁哪研究爹呢
范:(笑)不是,没有,研究木乃伊。

赵:哦,研究姨呢
范:不是姨,是古尸。

赵:古尸,你上那研究啥啊,咱们国家就有古诗啊!
“都说闺女是爸上辈子情人,我就奇了怪了,我上辈子怎么看上你了!”
别管这种心灵鸡汤,这种汤喝不得。

回环:词语的正反排列组合。

例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错综:将原本整齐的话语故意改说成参差不齐的形式,即“参差不一”。

(包括:抽换词面、交错语序、伸缩文本、变换句式)
例子:
我徘徊于中条山中,我徜徉在黄河河畔。

让人想到宇宙不是在膨胀,而是在缩小。

(肯定与否定交错)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反复:用同一的语句,一再表现强烈的情思。

例子: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精细:把话语中“不需要也不能说得十分精确的”事物,故意说得十分精确,即“斤斤计较”。

例子:
柔嘉打了个面积一寸见方的大呵欠。

层递: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依照某种逻辑意义进行排列,即“得寸进
尺”。

例子:
与其入政府,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同异:把字数相等,字面同中有异、同中有异的词语用在一个语言片段,即“求同存异”。

例子:
又漂亮有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有优秀、又伤感又感性、又不可理喻又不可理解。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异语:在语言中故意插入少许异族语言。

仿讽:有意模仿特定的词语、名句、名篇的结构而更换以全新内容,即“旧瓶装新酒”。

例子:
气吾老以及人之老。

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无路可走了。

别解:在特地给语境下赋予某一词语以全新的解释,即“曲解”。

例子:
不过老眼看去,像一串不修整的流苏挂在身上,“吊儿郎当”四字足以尽之。

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

旁逸:有意离开主旨而旁枝逸出,加以风趣的插说或注解,即“话锋一转”。

例子:
两人(海瑞和严嵩)在文品上倒也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要是生在今天,在文协担任一个理事之类,不会有人撇嘴,说他们尸位素餐。

歧疑:故意将关键信息暂时保留,使读者产生误解,然后再将其说出,即“抖包袱”。

例子:
有一桩事,男人站着做,女人坐着做,狗翘起一条腿儿做。

这便是----握手。

移时:故意将现代的事物用于古代,把古代的事物加以现代化,有意造成时空错位。

例子:
海瑞以辞职的办法要挟给他工作,写了一封公开信“满朝之士,悉皆妇人。


拈连:叙说中将适用于某一事物的词语由此及彼地搭配到另一事物。

例子:
直等到满天阳光被渔网网尽,渔筏儿才缓缓归航。

它们(羊群)嚼的不只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新绿,以及草地上边无际的阳光。

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

移就:把人的性状移属于非人或无知的事物。

例子:
然而悲惨的皱纹,却从他的眉头和嘴角出现了。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他就是长得有些太着急了
映衬: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象组合于一处,从而相互衬托。

例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何处不知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叠字:将形、音、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紧密地连用在一起。

例子: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转品: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语的词性,即“词语的活用”。

例子:
整夜的大风,门响窗动,使人不英雄的把头埋在被子里。

不烟、不酒、不茶、不咖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